创新体系下“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方法创新及改革实践的探讨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方法创新及改革实践的探讨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方法创新及改革实践的探讨摘要:针对食品分析课程特点及其教学内容,探讨了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问题,提出了该课程应该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实践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措施,对于提高学生对食品分析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食品分析》是河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课,一直是食品专业重点建设的课程,也是我校食品本科专业最有特色课程之一。

食品分析是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是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在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的理论指导下,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检测分析手段,监测和检验食品中与营养及卫生有关的化学物质,具体指出这些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说明是否合乎卫生标准和质量要求,是否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从而决定有无食用价值及应用价值的科学。

主要讲述食品的样品采集与保存,理化检验方法,包括食品的营养成分、添加剂、有毒有害物质等的分析检验方法及食品新鲜度的检验。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的训练,一方面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动手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可更扎实地掌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另一方面为其今后从事食品科学的研究及其相关的分析检测、食品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近年来食品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海关或进出口检疫局等要害部门,这也对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教学实践表明,无论是教还是学,它都是一门难度很大的课程。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食品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事件的层出不穷,让这门课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所以,在新的形势下,作为任课教师必须不断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之与时代同步,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学生更满意。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而食品安全检测的首要步骤就是食品分析实验,而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食品分析实验的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就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展开讨论,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期能够为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一、课程设置改革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教学设计中应尽量做到融合实践和理论,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

根据实际情况,我校本科生开设的食品分析实验课程应当增加相关的实践操作,除学习理论知识外,还应当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

另外,在课程设置上,重点应当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改革时,要加强实验技能、数据分析及计算机技术操作等方面的知识传授,为学生构建一个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习体系。

二、实验教学改革其次,在实验教学改革上,应当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改进学生对实验的态度。

为此,我们应当加大实验失误的警示力度,以及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做到时时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中。

此外,实验教学中应当增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比如课堂上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让学生及时掌握实验知识;用影像记录实验过程,保持实验精准;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验的技巧。

三、教学行为改革最后,在教学行为改革上,我们应当把握好教学激励。

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师生的心理知识,通过肯定的方式来鼓励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对本科食品分析实验课程有一种责任感与自信心,以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食品分析实验的实际需求,实现食品安全的目的。

因此,本校应当抓紧时间改革食品分析实验课程,以期为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更多有效的支持。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食品分析实验教学也受到了重视,在教学中更加灵活地将教学理念和实际应用结合,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食品分析实验的内容,更好地提高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质量。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食品分析实验的全过程,从实验设计到数据处理,从试验技术到实验报告。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采用团体讨论、课堂实验、报告答辩等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

同时,学校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如远程实验、线下实验、网上实验、实验活动等来拓展学生的实验空间。

其次,要激发学生学习食品分析实验的积极性,也就是让学生感受到食品分析实验的实际作用,了解食品安全、食品质量测试等工作。

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让学生参加校园社会实践、参观企业或科研机构、参加科技大赛等活动,使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食品分析实验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

此外,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并继续推动食品分析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实验环境。

学校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实验资源,如教学实验资料、实验工具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水平。

最后,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还可以提高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开展食品分析研究,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资助,以促进学生参与科研工作。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相关的实践室,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实验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实验技术,同时也可以通过开设讲座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应当将实践性和理论性有机结合,采取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同时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让学生既能掌握实验技术,又具备科学研究的潜力,从而更好地提高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质量。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被重视,食品分析实验教学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非常重要的一支军队,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发展必须加以重视。

本文在对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现状加以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研究、教学组织、实验设备及实验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几点尝试。

一是从理论研究方面进行改革。

要加强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理论研究,完善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理论体系,深入研究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技术方法,研究新型食品分析仪器,提供科学理论基础,为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从教学组织方面进行改革。

应该重视教学组织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初、中、终三步检查,积极推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食品分析实验原理和技术应用,提高学习效果。

三是从实验设备方面进行改革。

就实验设备方面,要加强监测,定期检查实验设备,保证实验设备按标准要求完好运行,增强学生实验技能,具备从事食品分析工作的能力,提高食品分析实验的质量。

四是从实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改革。

要把食品安全问题贯穿实验教学,注重讲授食品安全知识,加强实验教学实践性,引导学生熟悉各种常用实验方法,提高学生使用仪器设备实验能力,为他们做大量实践活动,使学生对食品分析实验充满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食品安全的科学化管理。

总之,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既要把理论研究、教
学组织、实验设备及实验教学内容作为改革的重点,又要注重实践性,积极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保证食品安全。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食品分析实验教学质量,从而把食品安全问题控制得更好。

食品分析实验课教学改革之浅见

食品分析实验课教学改革之浅见

食品分析实验课教学改革之浅见食品分析是食品科学应用研究领域的基本技术和手段。

食品分析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大部分,其中食品分析实验课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

一方面,食品分析实验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应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如何深化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并能够很快适应今后食品工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几个问题1.1 课程学时安排有待改进食品分析课程总共5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32学时。

整个课时量偏少,学生难以在有限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习所有内容。

1.2 教学内容需要改进现行食品分析实验课中主要偏重基础知识学习,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主要表现在实验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食品行业普遍进行的检测项目,如脂肪、酸、还原糖、灰分、总砷和部分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的测定,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实验极少,创新性实验更是没有。

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很不利。

1.3 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学习一般食品分析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几个步骤: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仪器、材料、操作步骤、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结果计算和注意事项;学生动手实验,教师随时指导实验;学生按规定的格式提交实验报告。

这种机械式的食品分析实驗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1.4 教学资源不够充分高校中购置的实验仪器由于购置的小型常用仪器如pH计、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较少,仪器不够分配,学生只能分组排队进行测定,既拖延浪费教学时间又消磨学生积极性。

另外购置的精密仪器如原子吸收、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红外色谱等更少,考虑到学生每次实验人数较多,仪器不够分配及学生动手操作可能造成仪器在实验中损坏等因素,学生很可能只能观看教师演示实验过程。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是在食品安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改革食品分析实验教学已成为当前紧迫的课题。

首先,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传统的食品安全教学重视理论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应持续开展食品分析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培训需要结合最新的学术研究,由专家学者和食品行业专家共同提供指导。

其次,改进实验教学内容。

应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纳入课程设置,加强实验环节。

并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实验成为学习的一部分。

应加强实验设备的建设,引入部分新型分析仪器来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进行,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获取分析结果。

再次,加强实验指导。

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新教学手段,采用开放式实验指导,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演示,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实验指导,以激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分析能力,真正做到教学有理,学习有效。

此外,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通过开展一些课外学习活动,如建立实验室俱乐部,参加实践比赛等,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提高社会实践实习的程度。

合理安排学生在食品行业单位实习,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掌握最新的食品分析技术,为社会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做出贡献。

总之,推进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可以通过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指导、注重学生参与性、提高社会实践实习的程度等方式来实现,从而提高食品安全的实际水平,促进食品安全教育的发展。

食品分析检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食品分析检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食品分析检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分析检测成为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食品分析检测实验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食品分析检测实验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实验内容和方法陈旧,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食品分析检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势在必行。

一、实验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食品分析检测是食品科学、生物科学和化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其技术和方法不断更新换代,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成为食品安全和质量监管领域的专业人才,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

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

食品分析检测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促进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提高,为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实验内容更新与衔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实验内容的更新和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验内容方面,要面向行业需求,结合当前食品行业的发展状况,选取能够反映最新科技进展并且与课程理论知识相互衔接的实验内容。

基于DNA分析的食品真伪鉴定、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残留农药分析等,这些实验内容都涉及到食品分析检测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

通过实验的设计和开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和质量监测的关键技术。

2. 实验方法改进与创新实验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实验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传统的实验方法以定性定量分析为主,学生在实验中缺乏创新意识,只是简单地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

在实验方法方面,可以引入一些新颖的实验方法,比如微型实验、仿真实验、虚拟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来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食品分析检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食品分析检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食品分析检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食品分析检测实验教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存在着实验时间紧、内容繁多、实验设备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分析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和选择。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食品分析检测实验,如pH值测定、酶活性测定、氨基酸测定等。

这些实验既能满足学生对于基本分析技术的需求,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我们改变了实验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的,学生只负责操作。

我们则采取了学生主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还鼓励学生进行实验的创新和改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我们增加了实验设备的配备和操作培训。

为了解决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我们积极争取经费和资源,增加了实验设备的配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实验设备的操作培训,确保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实验设备进行实验。

我们加强了实验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食品分析检测实验至关重要。

我们加强了学生对于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培训,教会学生正确分析和判断实验结果。

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探索,我们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实验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学生对于实验教学的兴趣也有了提升,更多的学生选择了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

也需要注意到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实验设备的更新和维护需要大量的经费和技术支持;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差异,需要教师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

食品分析检测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为培养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引言许昌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在经济高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的经济技术爆炸时期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的综合性人才,成为学院目前教学的重中之重。

“食品分析”作为食品本科专业的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学院教师通过10年探索,建立了创新体系下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对专业基础课“食品分析”的教学改革探索总结如下。

1优化教学内容(1)把整个内容分为5个模块。

模块一:概述及分析基础;模块二:物理检测法;模块三:食品的化学成分和化学特性分析;模块四:污染物和外加物质分析;模块五:特种食品的检测。

(2)对课本的部分章节顺序重新编排。

原课本《食品分析》(第2版,王永华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19,20章部分内容整理合并后归为第3章《实验方法评价与数据处理》[1]。

数据处理和方法评价内容能够在讲方法和实验具体操作中及时应用。

其目的是首先让学生明确掌握食品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基本原则及数据处理方法,在随后开设的实验课上,每次实验课获得的实验数据,都须要按照第3章所学的知识执行,养成良好的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习惯。

课本上其他部分章节也调整了顺序,使知识体系更合理,上完理论课后及时进行实验,学以致用,及时进行知识巩固。

(3)重新组织了部分实例,与实际更接近。

增加部分案例,带领学生对实际检测项目进行剖析。

如何选择方法如何查找方法国家标准?使方法更具操作性。

如何查找限量国家标准?以判断检测结果是否合格,得出结论。

案例又与实验项目结合,在后续实验课中做到这个实验,要求学生查到这2个国标。

学会查找国标,熟悉国标内容,提前准备实验。

在实验课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摘要:“食品分析”作为食品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10年探索,建立了适合地方本科高校创新体系下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对专业基础课“食品分析”的教学改革从优化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特色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为学院工科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成功经验,为全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创新体系;食品分析;食品专业;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TS201.1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ki.1671-9646(X).2018.04.052(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Xuchang University,Xuchang,He'nan461000,China)As the specialized core course,Food Analysis is very essential to mak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for food science major.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for food science major has been made in our ordinary university through ten years continuousexploration and practice.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Food Analysis under the innovation system has been summary from four as-pets of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organizing teaching,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It provided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in our university,and provided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for our school transform to application technology university.innovation system;Food Analysis;food science major;educational reform创新体系下“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肖付刚,孙军涛,张永清(许昌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许昌461000)收稿日期:2018-02-26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7SJGLX443);许昌学院转型发展建设项目(食品分析)(201603);许昌学院产学研专项(2014CXY12)。

作者简介:肖付刚(1978—),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和农副产品加工。

文章编号:1671-9646(2018)04b-0075-03农产品加工2018年第4期(4)在保持原来使用教材对分析方法实验原理详细阐述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原理,对操作步骤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如何将一个实验原理准确地应用到具体的食品分析项目当中,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讲解、归纳、比较不同方法中用到的类似食品分析手段,让学生熟悉食品分析领域的“十八般武器”。

在每一章中提炼出典型的食品分析仪器应用,详细讲解仪器参数选择、条件控制,让学生逐渐将仪器分析课程学到的理论知识具体到食品分析当中[2]。

(5)在理论讲解时,增加热点项目检测知识内容。

如脂肪酸分析时,如何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反式脂肪酸,让学生思考问题,并学习问题的解决思路。

在食品物性学分析中,质构分析在食品研究与开发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点强化质构仪的原理、构造、数据分析及应用实例。

糖类测定增加离子色谱法测定糖及气相色谱法测定糖的方法原理和仪器构造,注重讲解离子色谱在糖组分分析中的应用。

在硝酸盐测定中增加离子色谱测定部分,同时增加离子色谱分析阴阳离子的原理、应用及案例。

(6)实施翻转课堂。

根据课本和学科前沿知识、行业最新动态列出一些题目让学生选择。

题目选定后,结合课本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查找学科前沿知识和行业最新动态,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写出论文,然后做成PPT,在课堂上讲解。

学生讲后,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和补充。

这一方面在课堂上补充了学科前沿知识和行业最新动态,弥补课本不能及时更新的问题;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查找资料、归纳总结、科技论文写作、PPT制作、讲演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2精心组织教学理论教学是课程教学的基础。

教学程序上,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任务的难易,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按照“先懂后会、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教学做”一体。

构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操作技能[3]。

在章节学习后结合所学知识和工厂实际,选取典型检验项目进行实训。

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作为参照,以任务驱动设计工作过程的各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重在强化检测项目规范操作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按照岗位要求,使学生增强独立完成项目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为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技能开展新项目检测的能力,选取焙烤食品、肉制品、乳制品等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1周的综合实训。

在教师指导下,以4~6人为1组,学生确定检测样品,自己查找质量标准和相关检测方法标准,选择检测方法,制定方案,配制试剂,准备仪器,采样与样品处理、测定,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出具检测报告,完成一个产品感官、理化、安全指标的测定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独立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4]。

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建设网络课程,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

采用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增加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巩固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创造条件。

根据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具体如下:①每次预实验教师提前进行测定,得出检测结果,通过比对学生检测数据,考核学生测定的准确性;②提前下达任务,通过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报告,考核学生制定检测方案、检测准备的情况;③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纠正不规范操作,考查学生的操作水平;④针对普遍问题,进行现场演示讲解;⑤开展单项技能评比,让学生互评,提高操作水平[5-6]。

3改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

每年6月份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时总结、及时改进;同时,采用校内和校外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来判断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具体为评价课程体系,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用人单位调查、毕业生调查反馈情况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等。

目前,河南洁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正与学院合作,共建实验室、检测平台,已进行第三方认证,进行食品品质及安全方面的检测。

“食品分析”课程部分实验、实训项目在共建实验室完成。

学生得到初步训练后,以检测平台的检测项目进行实学真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公司实际运行标准对学生的水平进行评价。

另外,“食品分析”作为专业基础课,除期末考试外,还进行期中考试,由校外同行专家出题,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由期中考试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考勤、论文、翻转课堂成绩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换算总评成绩,通76··2018年第4期过多方面考查检验学习效果。

社会评价由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学生实习单位给出鉴定进行综合评定。

该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考核办法主要包括作业、考勤、论文、翻转课堂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总成绩=平时成绩(30%)+笔试成绩(70%);期末考试建立有食品分析试题库。

4彰显教学特色(1)将“食品分析”课程的系统性与项目实施的应用性结合,建立课程内容。

(2)部分内容实行翻转课堂,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学习、总结、归纳升华为自己的知识。

锻炼学生查找资料、设计课程内容、PPT制作以及表达能力。

(3)强化了实践教学,在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还增设了一些选做实验项目,以促进学生对该课程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程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注重介绍学科领域最新研究动态,以使学生达到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及时了解专业动态,开拓知识视野,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目的。

(5)开放实验室,食品分析实验室面向全体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开放,学生提出申请,经相关管理教师批准即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包括教师指定的项目实验或学生设计的实验等。

(6)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以所学食品分析知识对科研项目中部分成分和指标进行检测。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及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请。

每位教师每年必须带一定数量的学生参加科研实验,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分解成几个较小的方向,有学生自己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并完成实验过程,得出有意义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