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优越性及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疗效观察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中医治疗哮喘病的研究现状•西医治疗哮喘病的研究现状•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研究•临床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引言哮喘病是一种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病可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00例哮喘病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对照组,每组各50例。
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内容与结构研究内容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肺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变化情况。
研究结构本研究包括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实施、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等部分。
02中医治疗哮喘病的研究现状中医认为哮喘病主要由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外邪入侵,痰浊内生,肺失宣降所致。
哮喘病的中医认识中医治疗哮喘以调理脏腑功能、祛邪化痰为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病期、病情轻重采取分期分型治疗。
中医治疗哮喘的原则中医对哮喘病的认识及治疗原则中药复方治疗临床上采用中药复方治疗哮喘病,如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等,疗效显著。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哮喘病也有一定疗效,常采用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方法。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可以缓解哮喘患者的症状,减轻病情,临床应用广泛。
中医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治疗哮喘病的疗效评估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哮喘发作的次数,次数越少表示疗效越好。
发作频率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改善情况生存质量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时间越短表示疗效越好。
检测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包括FEV1、FVC等指标,改善越大表示疗效越好。
采用生存质量评分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
03西医治疗哮喘病的研究现状哮喘病的认识哮喘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涉及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和气道炎症等病理过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11临床研究49支气管哮喘简称是哮喘,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指由于多种细胞参与的以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临床治疗一般采取解痉、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的方法,但是疗效较不理想。
我院近年来应用中医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西医的诊断标准,其中西医参照临床通用的2003年版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中医参照2002年制定的《中药西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病程2~23年不等,平均病程10.2年,所有患者中均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和研究期间所用药物过敏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中医西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所有患者给予西医的常规治疗,患者在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祛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等以西医常规治疗;在疾病的缓解期给予患者祛除病因、脱敏等治疗,并嘱患者加强锻炼。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
所有患者均给予平喘汤处方行加减治疗,基本药方主要包括:桑白皮、黄芪、生石膏各30g ,黄岑、苏子、葶苈子、生甘草、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高 萍四川省崇州市中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1230【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西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西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
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过度敏感,气道肌肉痉挛以及气道黏液分泌增多等症状。
中医和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可以综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供更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其优势。
一、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1.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脉象和舌苔等,判断病情所属的中医证候,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痰热壅肺型哮喘患者,可以使用清热化痰的中药,如半夏、黄芩等;对于气虚型哮喘患者,可以使用补气养肺的中药,如党参、黄精等。
2. 食疗调理中医注重通过调理饮食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改善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哮喘患者,可以适当增加鱼类、瘦肉、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滋养肺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避免诱发症状。
3. 中药治疗中医药物对于哮喘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例如,肺脏与大肠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有“大肠通肺”的观念。
因此,一些通便药物如芒硝、车前子等可以通过通便排毒来改善哮喘症状。
此外,一些中药如苦杏仁、桑叶等也具有平喘作用。
二、西医治疗哮喘的方法1. 快速缓解药物西医治疗哮喘主要采用快速缓解药物,如β2受体激动剂和短效支气管舒张剂等,以迅速减轻哮喘发作的症状。
这些药物能够迅速舒张气道平滑肌,促进气道畅通。
2. 持续控制药物西医还采用持续控制药物来预防和减轻哮喘发作。
这些药物包括吸入型类固醇和长效支气管舒张剂等,通过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过敏反应,达到控制哮喘症状的效果。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优势1. 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能够综合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综合利用各种治疗手段。
比如,在急性发作期可以使用西医的快速缓解药物来迅速缓解症状,而在缓解期可以使用中医的辨证施治来调理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2. 个体化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中医辩证的特点,可以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分析,选择适合其体质和病情的中药进行治疗,并结合西医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哮喘病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

哮喘病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具有慢性气道炎症和可逆性气道阻塞的特点,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是目前治疗该病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方法和研究进展。
首先,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和中医按摩等。
中药治疗哮喘主要通过调整患者的体质和清除体内的湿热等病理因素来缓解症状。
一些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哮喘的有效率可达到60%以上。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桔梗汤、平喘片、风寒胃片等。
此外,针灸治疗也是一种常用的中医疗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改善气道痉挛和炎症反应,减轻哮喘发作。
一些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
中医按摩是通过按摩患者的背部和胸部,来改善患者的气道通畅性和呼吸困难。
研究表明,中医按摩可以有效缓解哮喘发作和减轻患者的症状。
其次,西医治疗哮喘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和免疫调节等。
药物治疗是西医治疗哮喘的首选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短效β2-激动剂、长效β2-激动剂、类固醇和抗白三烯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扩张气道、减轻气道炎症和阻塞,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状。
支气管扩张是通过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改善患者的气道通畅性和呼吸困难。
免疫调节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和增强抵抗力,从而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这些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近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项对比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和减少急性发作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单独治疗组。
该研究还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另外,一项系统综述研究发现,中医中药治疗哮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创新方法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创新方法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1 研究背景哮喘,这个听起来就让人感到一丝紧张和不安的词汇,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
每当看到那些因哮喘而痛苦不堪的患者,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同情和责任感。
因此,我决定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创新方法,希望能为患者带来福音。
在西医领域,哮喘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这些药物虽然能够快速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却容易产生副作用,如免疫抑制、骨质疏松等。
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救了患者的急,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而中医呢,它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治疗时应注重调和脏腑功能,达到阴阳平衡。
中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优点。
那么,如果我们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结合起来,会不会产生一种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哮喘的方法呢?这就是我研究的初衷和动力。
1.2 研究意义这项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
它有助于提高哮喘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我们可以减少西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这项研究还将推动中医学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中医治疗。
二、核心观点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必要性2.1 中医治疗哮喘的优势中医治疗哮喘有着独特的优势。
它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哮喘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因此治疗时不仅针对肺部症状进行缓解,还注重调理脾胃和肾脏功能,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中医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这些优势使得中医在治疗哮喘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2 西医治疗哮喘的局限性西医在治疗哮喘方面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虽然西药能够快速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副作用和耐药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疗效观察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主要是可逆性的气道阻塞和炎症反应。
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并且有机会结合两种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疗效进行观察。
首先,我们回顾下目前西医治疗哮喘的常见方法。
西医治疗哮喘主要采用两类药物,即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性类固醇。
长效支气管扩张剂通过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增加气道通畅度,从而缓解症状。
吸入性类固醇则通过抑制气道的炎症反应,减轻气道壁的水肿和炎症,从而改善气道通畅度。
这些西医药物在治疗哮喘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吸入性类固醇可能引起反应性气道痉挛等。
中医治疗哮喘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
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和艾灸等。
中医认为哮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肺虚、脾虚、肝火旺盛等,因此治疗方法也多样化。
中医治疗哮喘的优势在于能够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结合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疗效。
中医治疗方法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气道水肿。
而西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来迅速缓解症状,同时也能够控制疾病的进展。
因此,综合运用中西医治疗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症状,并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疗效是显著的。
对于一些慢性和难治性哮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明显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结合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内环境,降低疾病的反复发作,减少疾病复发的几率。
这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并减少不必要的治疗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监督。
由于哮喘的病因复杂,中医辨证施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方法。
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 肺功能,提高肺活量和氧合能力,有助于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较好 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和不良反应。
研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01
02
03
样本量较小
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 ,可能影响结果的稳定性 和可推广性。
缺乏长期随访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疗效,日益受到临床医生 和患者的青睐。
研究目的和内容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生命质量、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研究方法和流程
选取符合条件的哮喘急性发作 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 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04
临床试验设计和方法
研究对象和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本次试验共纳入120例哮喘 急性发作患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 均符合哮喘诊断标准。
3. 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年龄在18-65岁之间;
纳入标准:患者被纳入试验前需满足以 下条件
1. 符合哮喘急性发作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和给药方法
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中药汤剂和西药吸入治疗。
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汤剂联 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 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 质量、肺功能及炎症因子变化 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02
哮喘急性发作概述
哮喘急性发作的定义气急、胸闷等症状突然 加重,伴有呼气流量降低,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 不当所致。
给药方法
中药汤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西药吸入治疗 每日2次,每次1吸。
观察指标和评估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3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华盖散合金水六君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喘息、哮鸣音、咳嗽、咳痰、善太息等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差异(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气道和肺功能指标对比无差异,实验组治疗后的气道和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气道和肺功能指标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为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的气道功能和肺功能都有积极的影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极高的治疗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气道炎性疾病,发病因素较多,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其中环境因素包括环境污染、吸烟、花粉等,遗传因素就是过敏体质。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表现为喘息、气促、呼吸困难、咳嗽等,若长期反复发作则会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源性心脏病,严重的还会造成心血管疾病。
该病无法得到根治,西医治疗采用孟鲁司特钠,能够有效抑制气道分泌物,改善气道功能。
不过单一西药治疗无法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中医治疗在临床各个领域的应用,联合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成为了主要手段,本文采用华盖散合金水六君治疗,华盖散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效果,金水六君具有固肾降逆、补益肾精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3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41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优越性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11-08T10:29:27.2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5期供稿作者:寇正文
[导读]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优越性及疗效观察。
寇正文(四川省南充卫校 637000)
【中图分类号】R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5-0107-02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优越性及疗效观察。
方法采用中西医常规治疗加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临床跟踪长期观察,比单纯用西药治疗疗效大大提高。
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显效41例(61%),好转21例(32%),无明显效果5例(7%),总有效率达912%,远期疗效,经过15年以上临床观察未再复发14例(20%),有的未随访到,显效时间8.8±2天。
结论从治疗结果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比单纯西医治疗疗效优越,远期疗效好。
且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治疗哮喘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关键词】哮喘过敏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
The advantages and effects about com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o asthm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dvantages and effects about com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o asthma. Methods Treat asthma by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com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Results Com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o asthma, 41 example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61%), 21 examples to get better, 5 examples are inefficient (7%),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91.2% and the time to be act is need 8.8±2 days. Prospective efficacy, 14 examples do not relapse (20%) by tracking above 15 years.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s better by com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an simple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to asthma, prospective efficacy is better and relapse rate is lower, the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higher, it provide a new way to cure asthma. 【Key words】asthma allergy com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Chinese herbal drugs 哮喘(过敏性哮喘)是一种由过敏体质引发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儿童哮喘发病率高,主要由过敏源(灰尘、气候变化、食物)病毒、细菌感染等,在中医学中称为“哮证”、“喘证”、“咳喘”等,常反复发作,特别是气候变化,过敏食物、花粉、煤烟、异常气味均可诱发哮喘发作,临床上哮喘以多发肺细胞及细胞产物参加慢性气道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
部分运动后发作: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大约儿童(0-14岁儿童居多),从1993年3月-2011年5月,笔者观察的67例哮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特佳,中草药采用补肺温肾健脾,理气化痰治疗,疗效尤佳,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有67例在医院确诊为哮喘,来诊时均处于发作期,45例,缓解散2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54例,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65岁,范围4-65岁之间,平均52岁,女性居多,病程哮喘最长16年,最短6个月,所有病例诊断标准均符合《哮喘临床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所有患者西医均采用氨茶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1.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在急性发作期,咳、喘、痰多、呼吸困难均采用抗炎+糖皮质激素+甲氰咪呱+VB6治疗,中药采用温肾补肺健脾,理气化痰治疗,因为肺主气,主全身之气,肾主宣发肃降,肾主纳气,为气之根,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皆经咽喉过,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气,气行则痰消,根据内有伏痰,外邪引动而复发,合乎医理,治疗标本兼顾,方药采用附子理中汤和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药如下:
北细辛6g、桂枝15g、制附片30g(先煎)、射干18g、白术61g、陈皮10g、石菖蒲15g、苡仁60g、黄芪60g、紫苑15g、百部30g、天竺黄15g、冬花10g、半夏15g、枳壳16g、茯苓30g、甘草6g、三天一剂,一日三次,每次50-80ml。
病情缓解后,将西洋参30g、黄芪60g、当归30g、苡仁30g、杏仁10g、制附片30g、每三天一剂,每日三次,一次50-80ml,两个月为一疗程,疗效显示:一般缓解症状均在8天左右,一般最长的筑固治疗的时间为9个月,治疗期间尽量不吃海鲜,发物,过敏物质,注意冷暖,减少感冒防止复发。
2 结果
疗效标准:显效,哮喘未复发,感冒后也未再复发21例(31%),好转哮喘缓解(感冒后有轻微症状,40例,60%),无效6例,占9%,总有效率91%,显效时间8.8±2天。
病案举例:
冯某某,女,22岁,(四川省南充顺庆鱼龙乡人),1993年5月6日就诊,患者6岁感冒后,出现哮喘,先后在多家医院治疗好转,反复复发,冬天严重,后发展到夏天也哮喘,大多时间在医院输液治疗,在多家医院治疗达16年。
22岁,未来月经,就诊时,面色苍白,哮喘、咳喘痰多,呼吸急促困难,胸闷,喉中痰鸣,血压80/60mmHg,听诊双肺湿罗音,X片肺纹理增多、增粗。
舌质淡,苔腻薄白,脉沉细弱,血常规正常,大小便正常。
诊断: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诊断:喘症,哮症,证型:肾虚、痰湿症。
治法:补肺温肾健脾,理气化痰,方用:附子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附片30g(先煎),白术61g、干姜10g、茯芩30g、射干10g、石菖蒲15g、麻黄10g、白细辛8g、桂枝60g、补骨脂30g、川芎15g、红花15g、青皮10g、白部15g、款冬花10g、甘草6g、半夏10g、天竺黄20g,三日一剂,一日三次,每次50-80ml,同时,口服甲氰咪呱,头孢拉定,VB6,共服15天,半月后,患者呕吐大量痰诞200ml左右,胸闷大减,继续筑固治疗半年,未再复发,患者一年后,有了月经,三年后,结婚并生一子,随访18年,未再复发。
讨论:哮喘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小儿发病最多,特别是过敏体质,感冒后,反复复发,遇有过敏源,异味、煤烟等就复发,现代医学认为,哮喘是一个慢性的炎症的变态反应过程,治疗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中医根据脾胃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气,肺主气、肾主纳气,内有伏痰,外邪引动,而复发,采用补肺温肾健脾、理气化痰,提高肺通气功能,提高肺活量,提高肺的张力,增加肺泡的弹性,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宣发肃降的功能,达到治标与治本,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特别是远期疗效,尤于单纯西医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哮喘病学分会,临床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中华呼吸病学杂志》,1981.3.61.
[2]周仲英,主编.《中医内科学》P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
[3]陈仲华,毛细支气管炎吸入激素干预治疗与哮喘相关研究,《临床儿科杂志》,2003.21(8).506.
[4]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 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27.
[5]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
[6]湖北中医学院.伤寒论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