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阅兵:形式不同,内涵相通
仿写六年级上册第七课阅兵式六百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探讨阅兵式这一主题,从简到繁地探究其意义、历史、现状以及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让您更深入地理解阅兵式的深刻内涵和历史背景。
一、阅兵式的意义阅兵式作为一种军事仪式,不仅仅是对军队的一种检阅,更是国家安全意识的体现。
通过阅兵式,国家可以向国民和外界展示其军事力量和国防实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阅兵式还是国家重要的政治仪式,能够凝聚国民的爱国情感,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阅兵式的历史阅兵式作为一种古老的军事仪式,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队检阅和游行。
在我国,最早的阅兵式可以追溯到周朝的军队巡阅,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兵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国家的重要政治仪式。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阅兵式传统,如英国的白金汉宫阅兵仪式、美国的国庆阅兵等。
三、阅兵式的现状随着时代的进步,阅兵式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现代的阅兵式不再只是简单的军队检阅和游行,更多地融入了文艺表演、科技展示等元素,使得阅兵式更富有仪式感和观赏性。
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阅兵式也更加突出了军队的先进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
四、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仪式,阅兵式不仅仅是对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认同感的体现。
通过参加阅兵式,国民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安全,增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阅兵式也是国家精神文明和军事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阅兵式,可以传承和弘扬国家的优秀传统和军事精神。
总结:通过本文的阐述,相信您对阅兵式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阅兵式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仪式,在展示国家军事实力的也体现了国家的安全意识和国家认同感。
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借助阅兵式这一重要的仪式,不断弘扬和传承国家的优秀传统和军事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本篇文章中,我从简到繁地探讨了阅兵式的意义、历史、现状以及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能够让您更深入地理解阅兵式的深刻内涵和历史背景。
阅兵式有关的知识

阅兵式有关的知识阅兵式是指军队在国家重要场合进行的盛大阅兵仪式,通常是为了展示军队的实力、向国内外宣示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决心。
阅兵式是一种古老的仪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早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就有阅兵式的传统。
阅兵式通常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领导人主持,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仪式。
阅兵式的时间、地点、规模、装备、阅兵方队等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是国家的一次庄重礼仪和政治宣示。
阅兵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阅兵式可以追溯到中国秦始皇时期,当时秦始皇为了检阅自己的军队而进行了一次盛大的阅兵式。
在欧洲,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阅兵式也非常盛行。
阅兵式在近代成为一种国家仪式,通常是在国庆节、独立日、胜利日等重大节日或国家纪念日举行。
阅兵式通常包括军乐队演奏、国旗升降、阅兵方队行进、武器装备展示等环节。
阅兵式的规模和装备展示通常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科技水平,是一种向国内外宣示国家实力和决心的重要手段。
阅兵式的阅兵方队通常由军队精英组成,所选兵员必须身体健康、素质优良、纪律严明、技能娴熟。
阅兵方队的选拔是一个极其严格的过程,除了身体素质和技能的考核外,还包括政治觉悟、忠诚度、纪律性等方面的评估。
阅兵式的装备展示环节通常是阅兵式的重头戏,军队会展示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坦克、导弹、火炮、战斗机、舰艇等。
这些武器装备的展示不仅是为了向国内外展示国家的军事实力,更是为了向军队官兵展示国家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以激发他们的斗志和责任感。
阅兵式是一项非常复杂和庞大的仪式,需要大量的筹备工作和人力物力的投入。
阅兵式的筹备工作包括阅兵方队的选拔、训练和统一指挥、武器装备的检修和调试、场地的布置和安全保障、通讯指挥系统的建设等。
这些工作需要各部门和单位的密切配合,以确保阅兵式的顺利进行。
阅兵式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仪式,是国家和军队展示实力、向国内外宣示决心和信心的重要方式。
通过阅兵式,国家和军队可以展示出自己的军事实力、科技水平和战斗力,向国内外宣示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的决心。
阅兵有关的知识

阅兵有关的知识阅兵是一种盛大的军事仪式,是展示国家军事实力和士兵纪律的重要场合。
它不仅是一种庄重的军事仪式,更是一种国家形象的展示。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与阅兵有关的知识。
阅兵是一种以展示军事力量为主要目的的仪式,通常由国家元首或高级军事领导人主持。
在阅兵仪式上,军队会按照特定的队形和步伐进行行进,展示出他们的纪律和军事能力。
阅兵通常分为陆军、海军和空军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会展示出各自的特点和实力。
阅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的阅兵仪式多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
阅兵通常被用作国家庆典、军事操练、国际友好交流等场合。
世界各国都会定期举行阅兵活动,以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和国家形象。
阅兵的准备工作通常需要大量的训练和演练。
参与阅兵的士兵需要熟练掌握特定的步伐和队形,并保持良好的纪律和形象。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参与阅兵的部队通常会进行多次排练,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训练。
阅兵的队形通常由各种不同的编队组成。
最常见的队形有方阵、长列和梯形等。
在阅兵时,士兵会按照特定的步伐和动作进行行进,展示出他们的纪律和军事能力。
同时,士兵还会进行军礼、致敬和齐步走等动作,以展示他们的军事素质和纪律。
阅兵的地点通常是宽阔的场地或大型的广场。
为了保证阅兵的顺利进行,通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场地布置和设施建设。
在阅兵的场地周围,通常会设置观众席和媒体采访区,以方便观众观看和报道。
阅兵的仪式通常包括军乐演奏、军旗升降、领导致辞等环节。
军乐演奏是阅兵仪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音乐的表演来增强仪式的庄重感和氛围。
军旗升降是阅兵仪式中的重要环节,通常由军事领导人亲自主持。
领导致辞是阅兵仪式上的重要环节,通常由国家元首或高级军事领导人发表。
阅兵仪式在国内外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影响力。
它不仅是一种展示国家军事实力的方式,更是一种国家形象的展示。
通过阅兵仪式,国家可以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和国家形象,增强国家的声誉和影响力。
阅兵是一种重要的军事仪式,它能够展示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士兵的纪律。
关于阅兵的知识

关于阅兵的知识阅兵是指军队在特定场合进行的一种庄重、庆典性的仪式活动。
阅兵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军事领导人检阅军队,展示军队力量和战斗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阅兵仪式通常包括军乐队演奏、士兵列队、军队装备展示等环节。
阅兵仪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中国的阅兵仪式始于周朝,当时的阅兵是为了检验士兵的训练成果和提振士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兵逐渐演变成一种庄重的国家仪式,成为国家权威和军队实力的象征。
现代阅兵仪式通常在国庆、军事节日等特定的纪念日或重大庆典活动中举行。
阅兵场地通常选在宽阔平坦的广场或操场,以便于大规模的军队集结和行进。
阅兵仪式的组织与筹备工作相当繁琐,需要精确安排士兵的队形、步伐和动作,确保整齐划一的表演效果。
阅兵仪式的核心环节是军队行进和检阅。
在行进环节中,军队按照特定的队形、步伐和节奏进行行进,以展示军队的纪律和统一性。
检阅环节中,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军事领导人会乘坐检阅车辆或徒步检阅军队,观察士兵的装备和表演。
阅兵仪式还包括士兵列队和军队装备展示。
士兵列队时,士兵按照特定的队形站立,通常是整齐的方阵或长列,以展示士兵的统一性和纪律。
军队装备展示中,军队会展示各种武器、装备和战机,以展示军队的战斗力和现代化水平。
阅兵仪式中的军乐队演奏是增添庄重氛围的重要环节。
军乐队通常演奏国歌、军歌等具有庄严感的音乐作品,以彰显国家的威严和军队的荣誉。
阅兵仪式不仅是军事活动,也是国家形象的展示和外交交往的一种方式。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军事领导人的出席,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军事代表互动,都是加强国际友谊和展示国家实力的重要机会。
阅兵仪式的成功举行离不开良好的组织和筹备工作。
主办方需要提前做好场地布置、安全保障、交通疏导等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而参加阅兵的军队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准备,以保证整齐划一的表演效果。
阅兵仪式是一个国家的盛大典礼,既代表着军队的荣耀和实力,也体现了国家的威严和统一。
通过阅兵仪式,国家可以向国内外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和国家形象,同时也是对军人的鼓励和嘉奖,激励他们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各国阅兵式 秀肌肉要走心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通常是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中进行。
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军队中就举行过阅兵式。
将士出征前和凯旋后,都要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母亲要把象征荣誉和勇敢精神的盾牌亲自交给儿子,如果打赢了,就以带回盾牌为标志;阵亡了就用盾牌抬回尸身。
到了18世纪,阅兵式盛行于欧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各国极为重视阅兵。
英、法、俄、德等欧洲强国,无不借助阅兵这一特殊形式炫耀武力。
现代阅兵一般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
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首长或贵宾的检阅。
阅兵既是武装力量的展示,更是综合国力的展示。
各国阅兵有一套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差异,不同国家的阅兵形式可谓“别具特色,异彩纷呈”。
目前,世界各国的阅兵式,从形式上大体可分为美式阅兵、苏式阅兵、英式阅兵和法式阅兵四种。
美式阅兵:秀出欢乐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很少举行大规模阅兵,更多的是通过实战来显示实力。
美式阅兵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表演性十足,阅兵典礼中经常伴随着漫天飞舞的彩带和闪亮的纸片,有时候马戏团的大象也穿插在阅兵队伍中,让本应严肃的阅兵典礼增添了几分狂欢的味道。
美国、韩国、菲律宾等美式阅兵国家,阅兵式从开始到结束都欢乐不断,阅兵队伍主要由礼仪性仪仗队组成,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正步走”,参加队伍仿佛散步似的接受检阅,更别提高精尖的战略装备了,只是在典礼要结束时出现几辆警车和摩托警仪仗队。
美国阅兵流于形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把军队都派驻到世界各地,执行美国军事战略,留在本土的兵力根本组织不起来阅兵单位。
仅冷战结束后,美国就参加多次对外用兵,大规模的战争就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更别提不计其数的小规模军事行动了。
通过这些一次次实战,美军直接把超强的军事实力展现在世人面前,组织规模宏大的阅兵式则显得多余。
世界各国国庆节

世界各国国庆节各国国庆节——传承与庆典国庆节作为一个承载着国家历史、文化与未来希望的庆典,既是一个集体的纪念日,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的象征。
在世界各个角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国庆方式,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表达国家自豪感与团结力量。
本文将以不同国家的国庆节为切入点,探讨世界各国国庆节的异同与文化内涵。
一、美国国庆节:自由与独立的庆祝美国国庆节在每年的7月4日举行,以纪念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的历史事件。
这一天美国人民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统一标志是国旗和焰火。
各个城市都会举行游行、音乐会和烟花表演。
全国各地的居民会在此日举行烧烤和野餐聚会,同时也会享受户外运动和游泳的乐趣。
美国国庆节所传达的是自由与独立的价值观,也是对国家自由民主精神的深深崇敬。
二、法国国庆节:革命与自由的纪念法国国庆节,即巴士底日(Bastille Day),是在每年的7月14日庆祝。
它纪念的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民众攻占巴士底狱的事件。
法国国庆节以盛大的庆祝典礼和军事游行见长,重要标志是爱丽舍宫前的军事阅兵式。
庆祝活动还包括音乐会、烟花表演以及传统的舞会。
法国国庆节传达的是革命与自由的精神,象征法国人对自由平等价值观的坚守。
三、中国国庆节:民族团结与和平的庆贺中国国庆节,也称为国庆日,每年的10月1日庆祝。
这一天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且在中国有着独特而隆重的庆祝仪式。
庆祝活动主要包括升国旗仪式、盛大游行、文艺演出和烟花表演。
国庆期间,中国各地还会举办传统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太平鼓和花车巡游。
中国国庆节庆祝的是民族团结与和平繁荣,表达的是中国人民对于国家发展和幸福生活的期盼。
四、德国国庆节:传统与现代的庆祝德国国庆节也被称为德国统一日。
每年的10月3日是纪念东西德统一的日子。
德国国庆节庆祝活动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节日游行”,各地会有不同类型的游行表演和车队。
庆典还包括音乐会、烟花表演和传统的街头节庆。
德国国庆节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代表了德国人民对于统一和和平的向往。
国庆节阅兵式的身份象征与意义分析

国庆节阅兵式的身份象征与意义分析每年的国庆节,中国都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式,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仪式,不仅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和威慑力,也象征着国家的独立、团结和发展。
阅兵式的身份象征和意义深远,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阅兵式是国家身份的象征。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庞大人口的国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阅兵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强大。
通过展示军队的装备和技术水平,阅兵式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国际力量。
这种象征意义让人们感到自豪,并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感到骄傲。
其次,阅兵式是国家团结的象征。
阅兵式上,各个军种的士兵们肩并肩地行进,展示了中国军队的统一和团结。
这种团结的象征意义不仅体现在军队内部,也体现在国家整体上。
无论是军人还是普通民众,都能感受到国家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
阅兵式通过展示军队的纪律和组织能力,向全国人民传递了一个信息: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阅兵式是国家发展的象征。
随着中国的崛起,国家的军事实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阅兵式上展示的先进武器装备和高超的军事技术,体现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水平。
这种象征意义不仅仅是对国内人民的一种鼓舞,也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军事实力的重要方式。
阅兵式通过展示军队的发展成果,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国家,有能力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此外,阅兵式还具有激励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对于参与阅兵式的士兵和观众来说,这是一种无比庄严和激动人心的时刻。
士兵们在阅兵式上展示的英勇和纪律,激励着全国人民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而观众们则通过观看阅兵式,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自豪,激发起对国家的热爱和奉献精神。
阅兵式成为了一个集体凝聚力和自信心的重要象征,激励着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国庆节阅兵式的身份象征和意义不可忽视。
它是国家身份的象征,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强大;它是国家团结的象征,体现了中国军队的统一和团结;它是国家发展的象征,展示了中国军事实力的现代化水平;同时,它还具有激励和鼓舞人心的作用,激发着全国人民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国庆节的军事阅兵

国庆节的军事阅兵国庆节是中国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大节日,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国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时刻。
军事阅兵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令国内外观众们为之惊叹,更是焕发着中国军队的荣耀与自信。
一、国庆节的军事阅兵概述军事阅兵是通过列队行进、礼仪表演等形式,展示国家军事力量、仗剑天下的气派和决心的重要方式之一。
国庆节的军事阅兵通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和媒体的关注。
阅兵现场有数千名士兵列队,高精度的组织和训练让整个阅兵过程显得井然有序。
二、军事阅兵的意义与影响1. 彰显国家实力:军事阅兵是国家向世界展示军队实力的窗口。
庞大的队伍和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国家的发展成就。
通过阅兵,各国能够真切感受到中国的国力。
2. 增强民族自信:军事阅兵不仅是对外展示,更是对内建设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的重要方式。
通过观看军事阅兵,人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军队,感受到军队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力量,增加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3. 促进军事交流与合作:国际观众对军事阅兵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通过在阅兵式上展示军事实力,与国际观众建立联系,可以促进国际间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增进友谊,促进世界和平。
三、国庆节军事阅兵的历史沿革国庆节的军事阅兵活动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节,旨在庆祝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阅兵的规模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化。
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军事阅兵不断创新,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阅兵风格。
四、国庆节军事阅兵的筹备工作国庆节军事阅兵作为一项重大活动,需要进行仔细的筹备工作。
在活动筹备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人员编组和训练:对参与阅兵的士兵进行编组,以确保队形整齐划一,行进紧凑有序。
对士兵进行严格的训练,确保动作流畅、精准协调。
2. 装备展示和演示:对阅兵式上展示的装备进行检验和保养,确保其状态良好。
在阅兵过程中,进行精准的装备展示和演示,展示现代化军事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国阅兵:形式不同,内涵相通
作者:张帅
来源:《祖国》2019年第19期
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国家其阅兵形式也有所不同。
大体从形式上可分为苏(俄)式阅兵、英式阅兵、法式阅兵和美式阅兵四种,
俄罗斯每年5月9日都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
和西方国家相比,红场阅兵无论在规模还是在质量上都要高出一筹。
数目庞大的三军士兵按照精心设计的严整方阵,迈着整齐威武的正步从广场走过。
参加阅兵的还有数目庞大的坦克、装甲车、飞机和大量最尖端的导弹。
当密密麻麻的士兵喊出震耳欲聋的口号,当铁甲洪流从广场缓缓驶过,当最先进的战机以遮天蔽日之势从上空呼啸而过时,那种磅礴的威严阵势简直让人透不过气来。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每年官方都会邀请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兵加入阅兵或者观摩队伍。
这些当年在战场浴血杀敌的英雄如今已经到了垂暮之年,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再也无法像年轻时踢出标准的正步,但依然能做出最标准的军礼。
不少莫斯科市民眼含热泪,向这些老兵致敬。
可以说,每年的红场阅兵都是俄罗斯人接受爱国主义洗礼的重要途径。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冷战结束后中断了几年,从二战到现在,俄罗斯已举行过大小阅兵近200次。
法国国庆日阅兵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常规性阅兵活动,从1880年開始,每年的7月14日都要举行一次,除了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影响外。
按常人理解,阅兵都是让本国三军战士接受领导人检阅,最多邀请外国使节和贵宾在现场观摩。
但法国近年来却专门邀请国外军队参加国庆阅兵。
法国阅兵也是传统,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和拿破仑当政期间就有规模宏大的阅兵式。
拿破仑时代到处征战,为展示战果,阅兵比较频繁。
阅兵最早在巴黎郊区的赛马场,一战后首次在香榭丽舍大街举行,之后在巴黎不同的街道广场以及军事学院都举行过。
历史上有一次还是在其它国家进行的,就是在1939年二战期间,德国占领法国,国庆日
法国军队在英国伦敦坚持举行阅兵。
从1981年开始到现在,法国总统都选择在香榭丽舍大街进行国庆阅兵,观礼台设在协和广场。
仪式开始之前,法国总统由国防部长陪同站在阅兵车上,在法国骑兵队伍的簇拥下出现在凯旋门,沿着香榭丽舍大街缓缓前行,检阅各部队方阵。
总统和重要官员在观礼台上就坐后,阅兵正式开始。
序幕由法国巡逻兵的飞行表演拉开,巡逻兵的机群从西往东飞,在经过凯旋门上空时飞机机尾喷出蓝色、白色和红色的烟雾,这正是代表法国国旗上的三种颜色,紧接着法国的战斗机、直升机等各种机型在空中列队出现。
空中展示结束后就是对地面部队及重要军事装备的检阅。
阅兵式结束后,总统会发表答记者问,这也是法国总统对内传递重要信息的时刻。
法国阅兵最独具一格的地方是会有外国军队参加,曾经有多支军队在凯旋门下列队走过。
近年来,根据世界局势或法国形势,法国会在每次阅兵式中突出一些主题特点,例如:2014年是一战百年纪念,法国邀请了8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阅
兵;2015年的主题突出反恐,法国从事反恐行动的三支特种突击部队首次参与阅兵。
英国没有法定国庆日,每逢女王诞辰、重大的纪念日,英国总是用一场小型但隆重的阅兵仪式来追溯那段“太阳永恒照耀国土”的岁月。
主要还是为皇家壮声势,重温“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出动的人员主要是皇家卫队。
英国阅兵的环节安排,基本还是延续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华丽传统。
自源于17世纪查理二世统治的时代,在1948年,变成了英国国王的庆生仪式,从1820年开始为每年的例行盛事,除了1955年由于铁路工人罢工而取消之外,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位期间每年都参加军旗礼阅兵,从1969-1968年,一批由加拿大皇家骑警进贡的母马因为年事已高,从1987年起女王改为乘坐马车来检阅。
英国阅兵,走在最前面的往往是敲着鼓点的军乐队,随后是穿着红色的双排制服,戴着高高的熊皮黑帽,肩扛长枪的皇家卫队,接着是骑着高头大马,全身穿着胸甲的骑兵,后面紧跟着各军种单位。
在大国中,美国基本上没举行过大型阅兵式。
2009年,奥巴马举行过一次,更像是嘉年华狂欢。
美式阅兵主要有美国、韩国、菲律宾等国家,其主要特点是娱乐性、表演性和商业性较强,犹如一场精彩热闹的武装大游行或狂欢节仪式,士兵受阅时只走行军步伐,不走正步。
一些国家的阅兵还有欢乐嘉年华的意味,如印度等国阅兵。
印度每年1月26日在新德里国王大道举行国庆阅兵式,印度阅兵有一定的商业性,老百姓可以买票观赏阅兵式。
印度国庆阅兵更像一场户外演出和武器展览。
阅兵式上会进行高难度的摩托车特技表演,有骆驼队,还有穿着民族特色服装的士兵骑着涂满艳丽油彩的骆驼列队缓缓驶过。
阅兵还以展现高尖端武器闻名,“大地”、“烈火”系列导弹,“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已连续3年成为阅兵式上的常客,而且每年都会有更新的型号出现,体现了迅速膨胀的军力。
德国:国庆日更多是反思和忏悔。
1990年10月3日,东德和西德统一,这一天也成为德国国庆日。
国庆当天罕见大型阅兵仪式,因为正是希特勒当年悍然发动二战导致德国分裂了近半个世纪,性格内敛、充满思辨精神的德国人不愿通过阅兵来凸现军队的力量,渲染武力会让
他们觉得尴尬。
二战后,作为战败国,德国基本不阅兵,开放式阅兵很少。
这天举行的游行基本上以反战和忏悔为主题,大多数是非官方性质。
阅兵代表着国家的政治意志
近现代意义上的阅兵就是各国政府对本国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和军队出征、凯旋、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节日、缅怀先烈、树立国威军威、彰示抵御外侮的决心和意志。
国家阅兵代表着国家的政治意志,传递不同时期的政治意涵,也是国家形象的集中展示。
所有这些国家的阅兵无论选择在胜利日还是国庆日都宣扬了国家精神和国家意志,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阅兵的组织形式一度受苏联影响较深,后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阅兵模式。
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阅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多次举行盛大的阅兵,接受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检阅。
最著名的包括开国大典阅兵、新中国成立后十周年阅兵、改革开放后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阅兵以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这些纪念和阅兵活动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立不屈的精神状态以及推进改革开放、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意志。
2015年9月3日上午,中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举行了盛大的阅兵活动。
这次阅兵主题是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与国庆日阅兵不同,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代表着国家对民族先烈的祭祀,是对人民抗战的缅怀和对民族精神的纪念。
这次阅兵不只是军事现役人员和军队装备的展示,同时还组织为国家和民族做浴血奋战的抗战老兵参加阅兵,而在抗战老兵中既有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战士,也有坚持抗战的国民党老兵,这代表了包括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华民族各界的心声,即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富强的殷切热盼。
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一是展示中国军事实力。
通过阅兵,我国可以向世界展示人民解放军的军容、军貌、军心,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军事装备实力。
有了这些硬实力支撑,才能在国际博弈中让对手心有忌惮,才能让伙伴安心合作,才能在战略博弈时让形势往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二是向世界宣示中国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坚定决心,通过展示自己的军事能力,来表明中国的态度和决心。
三是凝聚国人信心,增加自豪感。
从阅兵式上能看到保家卫国的先进装备和军纪严明的军队,有这样的军队自然就能增加信心。
此时进行大阅兵,展示军荣、军貌、军心、军备,自然就会增加国人的自豪感,提升国人对国家安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