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钩沉:中国人民志愿军名称的由来

合集下载

历史小故事_战争故事介绍

历史小故事_战争故事介绍

历史小故事_战争故事介绍历史小故事(一)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伤亡多少人?为了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许多英雄儿女的鲜血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和光荣负伤者共36万余人,其中有14万人长眠在异国他乡(在战斗中牺牲11.5万余人,事故伤亡和病故等非战斗伤亡2.5万余人),在战斗中负伤22.1万余人。

在十几万名烈士当中,有军职干部3名,师职干部10余名,团职干部200多名。

历史小故事(二)抗美援朝中的特级英雄携炸药跃向敌群的杨根思1950年11月,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率领三排打退美军8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

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同年12月,命名其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黄继光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

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历史小故事(三)中国人民志愿军以炒面代干粮的由来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由于敌机疯狂轰炸,昼夜封锁破坏志愿军后方供应线,致使志愿军的口粮和副食供应难以及时得到补充。

而且即使有时得到补充,白天也不能生火做饭,敌机发现哪里有炊烟,马上就会狂轰滥炸。

加之战事紧张,战士们常常也来不及做饭。

中国人民志愿军何时撤销番号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何时撤销番号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何时撤销番号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0年10月25日,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方面部队的名称。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改编而成。

部队称为“志愿军”是为了避免扩大战争范围缩小战争规模。

1950年10月8日,中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决定出兵朝鲜,并将东北边防军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2014年3月28日7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进行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

2015年3月16日,韩国新发掘的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装殓工作在韩国京畿道坡州市启动;3月20日,中韩举行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

2016年3月31日,韩方向中方再次移交一批共36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

“中国人民志愿军”名称的由来

“中国人民志愿军”名称的由来

“中国人民志愿军”名称的由来《再见了,亲人》(小学语文第十册)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958年从朝鲜回国时,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我国出兵支援朝鲜开始于1950年,在出兵前对部队的名称,党中央曾做过仔细的斟酌研究,最后定下来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下面讲讲这个名称的由来.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开始了向朝鲜的进攻.中共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策.在正式出兵前,对出兵的名义问题做了认真研究.开始时,毛主席和周总理商量,想用支援军的名义出兵.他们为慎重起见,决定征求一下民主人士的意见.征求意见的通知发出后,中国民主建国会领导人黄炎培便登门造访.毛主席和周总理一起听取了他的意见.黄炎培说: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名不正这个仗就打不好.所以对这个问题要认真考虑.我们叫支援军,周总理说,支援朝鲜人民嘛.黄炎培说:这样叫,是不是师出无名?需要再考虑一下.怎么是师出无名?支援军,顾名思义,是派遣去的.谁派出去支援?当然是国家.这样,我们是不是要向美国宣战?毛主席一听,点点头说:对,有道理!随手拿起一枝铅笔,将支援两字划去,改成了志愿,接着说:我们不是跟美国宣战.不是国与国宣战.我们是人民志愿的嘛,这是民间的事儿,人民志愿去朝鲜帮助朝鲜人民,不是国与国的对立.周总理兴奋地做了一个手势,对,世界上有许多志愿军的先例,马德里保卫战就有各国来的志愿军.黄炎培也很同意叫志愿军,笑道:师出有名则战无不胜!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称,就这样定了下来.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与此同时,国内也掀起了抗美援朝运动.朝鲜战场上,在朝中人民军队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义连遭失败.1953年7月27日,美帝国主义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至此,朝中人民军队取得了抗击美帝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运动也胜利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分批回国的,1958年全部撤离朝鲜.(《我爱这土地》《乡愁》)学案自主预习(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5)概括本诗的主旨.乡愁自主预习2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③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拓展延伸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2.语言运用.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3、小结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王湾《次北固山下》:“”崔颢《黄鹤楼》:“”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教学后记:。

“志愿军”——一个让美国人称道的好名字

“志愿军”——一个让美国人称道的好名字

“志愿军”——一个让美国人称道的好名字
彭望元
【期刊名称】《军事史林》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并把战火燃烧到我国东北边境鸭绿江边。

刚刚结束国内战争的中国人民本无意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但中国人民别无选择,抗美援朝战争不能不打。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制定了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赴朝参战的重大战略决策。

但为什么给这支部队定名为志愿军?详情还不为人知。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彭望元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97.5
【相关文献】
1.一个值得称道的细节创新
2.十堰一个人人称道的地方
3.如何给新公司取一个好名字
4.给那场雨取一个好名字
5.如何给产品或者服务取一个"好名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志愿军

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志愿军

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志愿军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而抗日志愿军则是这场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们以自愿参军的方式,积极投身抗日战场,为保卫祖国、争取民族独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志愿军的成立与发展抗日志愿军的成立源于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斗争的需要。

在日本侵略者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领土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了保家卫国的重要性。

他们自愿组成了抗日志愿军,投身到抗日战斗中。

抗日志愿军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然而,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抗日志愿军逐渐壮大起来。

二、志愿军的组成与特点抗日志愿军的组成非常多样化,涵盖了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士。

有学生、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背景,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国家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而奋斗。

抗日志愿军的特点是他们的自愿参军,他们并非被动被征召,而是出于内心的热爱和责任感,自愿加入到战斗中。

三、志愿军的战斗经历与贡献抗日志愿军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参加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如淞沪抗战、平津战役等,展现了出色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意志。

抗日志愿军的战斗经历是一部血泪交织的史诗,他们经历了艰苦的战斗、牺牲和伤痛,但他们始终坚守信念,不屈不挠地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

他们的英勇战斗不仅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也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四、志愿军的精神与价值抗日志愿军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他们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坚韧。

他们以自愿参军的方式,体现了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爱国不是口号,而是需要实际行动来证明。

抗日志愿军的价值在于他们为中国人民争取了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奋斗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五、抗日志愿军的影响与传承抗日志愿军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是深远的。

他们的英勇事迹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抗战史上的一部重要篇章。

抗日志愿军的传承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中国军队名称演变

中国军队名称演变

资料:中国军队称谓的历史演变工农红军军旗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名称诞生于1927年8月1日,诞生以来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

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

1928年6月起,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开始陆续改称红军。

1930年8月至1936年7月,红军又先后编成了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

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

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党的洛川会议和我党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8月将红军主力部队改名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1937年10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北、河南和安徽8省15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于1938年1月6日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

从八路军、新四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6月,国民党公开撕毁国共两党签定的《停战协定》,悍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各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人民解放战争全面展开。

由于战略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从1946年9月中旬起,我军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和彭德怀分别任正副总司令。

抗美援朝的中国军队为何叫志愿军?黄炎培建议,毛主席改名

抗美援朝的中国军队为何叫志愿军?黄炎培建议,毛主席改名

抗美援朝的中国军队为何叫志愿军?黄炎培建议,毛主席改名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1战,也正是在这场直接对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战争之中,新生的新中国初生牛犊不怕虎,以巨大的装备劣势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军,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也以此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没有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军队的付出和牺牲,就不可能有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

不过有趣的是,前后进入朝鲜半岛参战的240余万中国军队,并不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义参战的,它的名称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明明是中国军队整建制地参战,为什么援助朝鲜的中国军队却取命名为“志愿军”呢?“志愿军”这个名字有怎样的说法?为什么会这么起?其实,自朝鲜战争爆发,尤其是美国率领联合国军悍然参战并越过三八线之后,虽然毛主席和新中国已经决定派遣军队入朝参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希望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打大规模的战争,更不等于向美国宣战。

三八线因为,当时的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美国打全面战争。

急于建设自己的新中国,更没有意愿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面对抗。

在这种情况之下,将战争局限在朝鲜半岛,不与美国发生全面冲突,就成为中国的首要选择。

所以,即便是派遣大军入朝支援朝鲜人民作战,也不能使用解放军的名义。

因为,一旦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义入朝参战,那么也就意味着,这支军队是由中国政府派出的,是与美国直接对抗的行径,这与美国宣战毫无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美国本身不愿意扩大战争,也不得不对中国宣战,这显然并不利于中国的利益。

新中国开国大典所以,虽然入朝作战的军队确实由中国军队组成,但却不能叫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某部队,更不能直接隶属解放军。

鉴于此,周恩来总理最先起的名字是支愿军,顾名思义,就是支援朝鲜人民的军队。

但是,在毛主席征求民主人士黄炎培等人的意见后,却被黄炎培否定,因为黄炎培认为:自古战争就有师出有名的说法,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仗就不好打。

但是,支援军这个名字是出兵支援的意思,既然是支援朝鲜,那么,又是由谁派出去支援的呢?主体是谁?是国家吗?那是不是还犯了与美国宣战的错误?黄炎培的看法显然十分有道理,提醒的也及时,所以,毛主席大笔一挥,将“支援”改为了“志愿”,志愿的意思自然一目了然:前往朝鲜作战的这支军队并不是新中国派出的,志愿军在朝鲜与美军的作战,也不是国家与国家的对立,而是民间的行为,这自然也就不存在中国与美国直接对抗乃至于全面宣战的可能了。

人民军队名称的演变史 共42页PPT资料

人民军队名称的演变史 共42页PPT资料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 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 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 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 节。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没有被国民党的屠刀所吓倒,继 续英勇地高举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为了挽救革命, 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927年7月12日,党中央政治局进行了改组,成立了临 时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陈独秀停职,作出了在南昌 举行武装起义、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等决定。
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但因为中央没有规定新的革命 军队的统一称号,所以各地起义军的名称很不一致。
1937.8.25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1937.9.11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1937.10.2
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5.8.15
背景
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叛变了革命的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代替了北洋军阀,企图扑灭革命, 消灭共产党,残酷地镇压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党组织遭 到破坏,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
在汪精卫的怂恿下,5月17日,独立第十四师师长夏斗寅在鄂南叛变。 5 月 21 日,驻长沙的第三十五军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发动叛乱。5月29日、6月5 日,江西省长兼第三军军长朱培德将共产党人“遣送出境”。湘鄂赣地区的 土豪劣绅乘机反攻倒算,破坏革命组织,杀害革命群众。6 月初,共产国际 代表罗易把共产国际发来的紧急指示不向中共中央传达,直接拿给汪精卫, 汪即以此作为“分共”的一个主要借口,召集武汉地区非共产党员的国民党 中央委员开会,策划反共办法。6月10日,汪精卫等与冯玉祥在郑州举行会 议,策划反共。19日,蒋介石、冯玉祥等举行徐州会议,密谋“宁汉合流”, 共同反共。在革命的紧急关头,陈独秀主持的中共中央继续坚持右倾投降主 义错误,下令制止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自动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30日,中 共中央举行扩大会议,通过了一个关于国共两党关系的决议案,企图用投降 式的让步拉住汪精卫,致使汪的反革命气焰更为嚣张。7月15日,汪精卫不 顾宋庆龄、邓演达等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 二十次扩大会议,讨论“分共”问题。决定:在一个月内,开第四中央全体 会议,讨论决定分共问题。在未开会以前,制裁共产党人“违反本党主义政 策之言论行动”。随后,反动军队封闭了工会、农会和所有革命团体。在 “宁可枉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下,大规模地逮捕、屠杀共产党 员和革命群众。由于蒋介石的“清党”,汪精卫的“分共”,第一次国共合 作遭到破裂,国民革命遭到失败。国民党由各革命阶级的联盟变为代表地主 买办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党,国民政府由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政权变为地主买办 阶级的反革命专制政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史钩沉:中国人民志愿军名称的由来
∙正文
∙我来说两句(213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3年10月08日02:48
来源:人民网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出兵干涉。

8月6日,毛泽东指出:如果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

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

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签署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

东北边防军正式改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此后,中国赴朝参战部队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名义出国参战,从形式上、名义上看,是民间的,是人民群众志愿组织的。

这样做,不给美国对中国宣战以口实,更为策略,对中国更为有利。

全军指战员纷纷报名赴朝参战,社会各界青年也踊跃报名参军。

从这个意义上讲,赴朝参战部队,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南京政治学院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李峻提供)
(《解放军报》2009年8月5日
星期三
10版:国庆特刊·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