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与X线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应用超声诊断在胸腔积液诊治中的价值分析

泛 细致扫查 。 重点观察有无积液, 积液位置 、 形态 、 同, 范 积液 内有 无 回声 、 无 分 隔 ; 周 围 脏 器 关 系 , 否 包 裹 。 有 与 是
2 结 果
21 2 1 胸 腔 积 液 的性 质 与 病 因 . 9例
按 积 液 性 质 及 病 因 进
行 归 纳 。胸 膜 毛 细 血 管 壁 通 透 性 增 加 : 核 性 胸 膜 炎 2 6 无 回声 暗 区 , 有 形 成 分 增 多 , 内 可 见 点 状 回 声 密 如 其
集或稀疏, 体位改变可见光点 回声 翻动, 多见于渗 出液, 脓性 时点状 回声粗亮, 可有絮状物沉积, 胸腔积液时间较长 时, 可
出现 纤 维 分 隔 带 回声 , 时 呈 网 状 分 隔 , 出 液 一 般 不 出 现 有 漏 此 征 象 。 胸 腔 积 液 的 病 因 可 分 为 胸 膜 原 发 和 其他 疾 病 并 发 引 起 , 报 道 , 核 和 恶 性 肿 瘤 是 两 个 主 要 致 病 原 因 。本 文 据 结
断胸 腔 积 液 , 在 病 因诊 断 及穿 刺 引 流 治 疗 上 具 有 重 要 临 床 价 值 。 并
【 关键 词 】 超声诊 断 ; 声引导 ; 超 胸腔积液 ; 诊断 ; 治疗
胸 腔 积 液 在 临 床 比较 常 见 ,超 声 检 查 胸 腔 积 液 是 一 种 无 创 、 捷 和 有效 的影 像 技 术 。本 文 对本 院 2 0 快 0 7年 1 至 月 20 0 9年 8月 经 超 声 检 查 并 在 超 声 引 导 下 穿 刺 抽 液 的 2 1 9 例 胸 腔 积 液 患 者 超 声 声 像 图特 点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回声 光 点 反 射 漂 浮 , 息 后 可见 低 回声 光 点 沉 积 , 膜 多呈 静 胸 非 均 匀 增 厚 , 区 内 可 见 实 质 性 肿 块 向胸 膜 腔 内突 出 , 界 暗 边
B超与X线在胸腔积液检查中的优劣比较

・
本 人 从 2 0 年 3月 至 2 0 年 5月对 入 住 我 院 并 经 03 09 X线检 查确 诊为胸腔积液 的 2 例患者, 1 同时作 B超对 比
第 8卷第 8期 总 第 8 8期 二 0— 0年 四 月・ 下半 月刊
◎ 哼E EI MM现 NA EOID教 DDACF  ̄ENAC 厦R ̄T育 I D远O N SU I 为T 程 N 代O
李俊成 甘肃省秦安 县 中医院 ( 4 60) 710
B超 与 x线在 胸 腔 积 液检 查 中 的优 劣 比较
检 查 。 临床 最常见 的这两种检查 胸腔积液方法 的优 劣 , 对 进行对 比分析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穿刺 定位抽 液 的首选方法 。 本文 2 例 胸腔积 液 中有 3例 1 少量 胸腔积 液 x线未 能显示 , 中 1 B超 显示双侧 中 其 例 等 量 胸 腔 积 液 ,B 超 定位 右 侧 抽 出浅 黄 色 胸 腔 积 液 6 0 ,次 日左侧抽 出浅 黄色胸腔积液 9 0ml 0 ml 0 ,化验为
液 ,B超定位 抽胸腔积液 2 ,病理报告 为结核 。l 0 m1 例 x线显示少量 胸腔积液而 B超显示胸腔积液达 中等量 。 x 线显示胸腔积 液 ,取决于患者所取 的体位、胸腔 积液 的多少及检查者 的技术和方法 。侧卧位最敏感 ,立 位次之 ,仰 卧位 最差 。要查到胸腔积液 ,用普通 x线技 术 时,胸腔 积液不能少于 2 0 。也有人认 为胸腔积液 0 ml 少于 3 0 , 0 常规后 前立 位摄影可能 阴性 。还有人认为 , ml 立位 时,少量胸腔积液积 于肺 下部 , 在肺底 与横膈之间 , 可见 患侧 膈肌升高 ,其 中内侧似乎 变扁平 ,肺底清 晰度 减低 。达 2 0ml 0 时,外侧肋膈角变钝 ,5 0 时可清晰 0 ml 看到 。侧 卧位胸片较 立位胸片更 能早发现胸腔积液 ,仅 5 n 时可看 出。不过 即使胸腔积液量很大仰 卧位胸片也 l I 可漏诊 ,双侧 更易漏诊 。其 中 1 B超显示 少量胸腔积 例 液而 x 线 未发现 ,主要是 未达 到立位 的起码量 ( 0 2 0・
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3-08-30T11:12:09.920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王书祥[导读] 胸膜壁层和脏层之间存在一胸膜腔,正常情况下,于胸膜腔内所含的微量润滑液体,其存在可起到一定的动态平衡性。
王书祥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人民医院 2237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腔积液的病因以及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 月到2013 年5 月收治的96 例胸腔积液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8 例结核患者治疗后,其中36 例患者在实施后,患者病症明显改善,胸液减少;20 例确诊恶性患者实施治疗后,8 例患者胸液明显减少。
对15 例肝硬化、心功能不全以及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后,患者胸液基本完全吸收。
结论:导致胸腔出现积液的主要原因为肿瘤和结核,在临床治疗中,首先应准确鉴别这两者,而后针对不同病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及预后。
【关键词】胸腔积液;临床分析胸膜壁层和脏层之间存在一胸膜腔,正常情况下,于胸膜腔内所含的微量润滑液体,其存在可起到一定的动态平衡性。
当存在病理原因而导致其不断减少和增加时,可能会导致胸腔积液的出现。
胸腔积液主要包括渗出液和漏出液两类。
笔者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到2013年5 月收治的96 例胸腔积液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其进行辅助检查,对其病因、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以及具体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 年4 月到2013 年5 月收治的96 例胸腔积液患者,男52 例,女44 例,年龄为13-79 岁,平均年龄为46±1.2 岁。
1.2 病因分布其中96 例患者中,良性胸液67 例,患者均接受相关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胸膜活检以及临床治疗后患者病症明显改善,对患者进行为期1-3 个月,患者病症确诊;其中2 例外伤,1 例肾病综合征, 3 例脓胸,4 例尿毒症,5 例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6 例肝硬化,8 例心功能不全,38 例结核性病症。
胸腔积液的超声与X线诊断比较

在 ,但难 以区别液体的性质 。胸腔积液 因液量 的大小和所在 部位的不 同 ,而有 不同的x线表 现。 目前 ,由于超声 显像技术 在临床上 广泛应 用 ,目前它 已成 为胸 腔积 液的常 规检 查方 法之 一 ,特 别对 少量 胸腔 积 液和伴 胸膜增 厚的积 液 ,超 声检查 明显优 于x 线 。王玉莲 分 析报 道 ,采用 B 超 胸腔 积液确诊 率 明显 高于x线 ,特 别是少量 积液 方面优 于x线检查 。超声在 两个介质 声阻抗差 >O . 1%时就 有 回声反 射 ,而x 线在 两组 织密度 差 >1 %时才有对 比度 ,可见超 声显像分 辨力高 于x
3 - 3 . 5 MH z ,常规 沿肋 间 多切 面 多方位进 行探 查 。结果 本组 6 6例胸腔 积 液 惠者 ,均进行 x 线及超 声诊 断 ,并 同时进 行胸部 穿刺 。X 线 未 能正确 诊 断 1 6例 ,漏诊 率 占 2 4 . 2 4 % ,超 声正 确诊 断 1 0 0 %。其 中癌 性 积液 2 0例 ,x 线漏诊 6 例 。结论 超 声可作 为胸 腔 积液 的首选检 查
任何疾病 ,如果改变 了一个或几 个影响胸膜 液体移动 的因素 ,使 胸水形成 速度超过 清除速度 ,便 可招致胸腔 积液 因此 , 胸 腔积液 是 常见 的多 种疾病 的临床症状 ,该症 状一般通 过患者病 史结合胸腔影像 学 、生化 、细胞学 、胸腔穿刺活检 、支气管镜等能够得到 明确诊断Ⅲ 。 目前其常规 的检查 手段 多为x线与超声 ,为 比较超声与x 线检查在胸腔 积液诊断中的I 临 床价值 ,笔者 回顾性 ̄ 2 o 1 2 年1 月至2 0 1 3 年4 月 我院收
线 。本组 有6 例 超声 显示 少量 胸腔 积液 ,x 线显 示 阴性 ,超 声定位 抽
胸腔积液诊断的中国专家共识

胸腔积液诊断的中国专家共识摘要:胸腔积液是多种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其病因诊断具有挑战性。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胸膜与纵隔疾病学组(筹)组织专家,充分评估了胸腔积液诊断领域最新的研究结果,基于GRADE证据分级的原则,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和修订,最终形成了胸腔积液诊断的专家共识。
本共识分为三章:胸腔积液的评估和检测、常见病因胸腔积液的诊断、其他类型胸腔积液的诊断。
第一章主要推荐意见如下:(1)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怀疑为胸腔积液的患者,推荐行胸部CT和(或)胸腔超声检查明确有无胸腔积液。
(2)有条件情况下,推荐在超声引导下行胸腔穿刺。
诊断性胸腔穿刺,建议至少检测胸腔积液总蛋白、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细胞分类计数和细胞病理。
(3)建议用Light标准来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部分漏出液经Light标准可能被误判为渗出液;如果存在心脏疾病,而胸腔积液判断为渗出液,建议检测胸腔积液N-端脑钠肽前体或血清-胸腔积液白蛋白梯度协助判断。
(4)针对胸腔积液样本检测未能明确病因的患者,推荐行胸膜活检,CT或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准确性更高。
经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测和(或)胸膜活检未能明确病因者,建议行胸腔镜检查。
第二章主要推荐意见如下:(1)胸腔积液细胞病理显示为异型细胞、可疑恶性或恶性细胞,建议获取更多样本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协助确诊及分型。
(2)建议用液体培养基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TB)培养以提高阳性率。
推荐在疑诊结核性胸腔积液时进行分子诊断(核酸扩增或Xpert MTB/RIF)。
疑诊结核性胸腔积液而胸腔积液检查未能确诊者,推荐行CT或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或胸腔镜获取胸膜组织行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扩增和培养。
(3)推荐检测胸腔积液C反应蛋白协助鉴别非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PPE)和复杂性PPE。
对PPE和脓胸患者,建议将胸腔积液接种到血液培养瓶中,或将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的标本进行培养,提高培养阳性率。
第三章主要推荐意见如下:(1)如果胸腔积液不能用常见病因解释,建议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积(2)液特征和活检病理结果等,以排查少见和罕见病因。
X线上纵隔不一致性移位在大量胸腔积液中的诊断意义

其 中结核性 2 例 , 6 恶性肿 瘤 3例 , 胸部 外伤 l例。结 核性 患者显示胸腔大量积液 , 管与心脏均一致性被推向健侧 ; 气
恶性肿瘤患者 3例, x线上 2例气管未 移位 , 而心脏被推 向 健侧 , 另外 l例 , 气管被推 向健侧 , 而心脏未见移位。
3 讨 论
对大量胸腔积液患者 , 观察其 x线上纵 隔不一致性移 位 的方法 , 对于我们基层单位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 , 有一
上部 为其好 发部位 。而糖尿病患者所患肺结核则有别于常 见的典 型的肺结核表现 , 日常 工作 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 作 者多年来收集肺结核病例的资料 , 现挑选 8 例糖尿病合 l
并肺结核 的患者 资料进行讨论 。 1 对象与方法 选取 18 9 8年 1月至 2 0 0 4年 1月我 院收治 的 8 l例糖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8 例 X线分析 1
山 西 医科 大 学 第三 医院 ( 30 3 边其 健 005 )
肺结核的 X线表 现 , 已为 广大 医务人员 所熟 知 , 它有 自身 的特征 , 依其病理 性质 的不 同而 有各 自的特 点。两肺
似~般 的炎性感染 , 呈片絮状密度增高影 , 经抗生素治疗无 效而抗结核治疗后 6个月病灶 开始好转。
液 , 时 胸 膜 尚无 黏 连 形 成 , 力 学 作 用 下 , 此 在 因患 侧 压 力 增
3 0例患者为 19 9 4年 1 l目至 2 0 年 l 月 3 月 06 2 1日在
沁源县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 (0 4年 以前为沁源县卫生 防疫 20 站) 慢性病科 就诊的病 例 , 患者就诊 时拍胸部 X线 , 发现胸 腔积液者 , 结合临床资料及其他 特殊检查 , 予以确诊 。 2 结 果 3 0例患者 中, 男性 2 , 0例 女性 l , 龄 l -6 0例 年 8 2岁 ,
56例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体 温多 超过 3 8℃ ; 癌性发热 占 5 . % , 8 6 无明显 规律性 , 温多在 体
3 8℃ 以下 。二 者 之 间有 非 常 显 著 差 异 ( 0 0 ) ( ) 痛 : P< . 1 。 2 胸 统 计 5 结 核 性 胸 膜 炎患 者胸 痛 占 9 % , 病 时较 明显 , 着 胸 腔 O例 0 起 随 积 液 的 增 加 而 减 轻 或 消 失 : 性 占 5 . % , 痛 随 着 胸 腔 积 液 的 癌 86 胸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I|- … j |
21 0 0年 8月 第 8卷
I l | 一 : | l 。:| t
第1 7期
C I E E 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 G D C LR S A C
| | l | |
2 1 胸 腔 积 液 是 较 为 常 见 的病 症 之 一 , 成 的 原 因 很 多 , 病 因 . 形 在
诊断上可归 纳为以下 5点 : 1 胸 膜或 邻 近组 织感 染 : () 如结 核杆 菌、 肺炎球菌 、 菌等引起 的感染 , 霉 如肺结 核 、 肺炎 、 肺脓 肿 、 肝脓 肿 、 下脓肿 、 吸虫病 等 。( ) 瘤 : 膈 肺 2肿 胸膜 间 皮癌 、 癌胸 膜转 肺 移、 肺外 恶性肿瘤胸 膜 转移 、 性淋 巴瘤 等 。( ) 缔组 织疾 病 恶 3结 与变态反应疾 病 : 如类 风湿关 节 炎 、 系统 性 经斑 狼疮等 。( ) 4 心
l( ) 4 1.
[ ]罗 照 星.纳 络 酮 在 儿 科 临 床 应 用. 药 与 临 床 , 9 8 7 4 新 18 ,
( )3. 1 :9
[ ]江 明 性.药理 学. 3版.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9 0 1 第 北 人 19 :
胸部X线、B超及CT在小儿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证实 , 合率 10 符 0 %。
3 讨 论
引起小 儿胸腔积 液 的原 因很多 , 早 明确病 因, 指导 治 尽 对 疗及 改善 预后 均有 重要 意义 。胸 腔积 液 的出现 意 味着 患儿 存 在严重 的局部 或全 身性疾病 , 而肺 部感染 又是小 儿胸腔 积液 的
() 同影像学早期 阳性率 :8例 发病 早期行 x线检 查发 1不 2 现胸腔积液患 儿 2 , 4例 阳性率为 8 .1 ;7例行 CI 查发现 57 % 2 、 检
胸腔积液患儿 2 , 7例 阳性率 达 10 1 0 %;1例行 B超检 查发 现胸 腔积液 1 例 , 1 阳性率达 10 0 %。() 2 影像学 与手术胸膜 肥厚 确诊
渗 出液 1 , 2例 后经穿刺和 手术 均得到证 实 , 合率 10 符 0 %。1 例
影像学检查对胸 腔积液的诊 断及治疗 有重 要 的指 导作用 ,
主要 病因 , 临床上 以细菌 、 支原体及结 核感染 为主 , 如果 感染 处
理不 当易形成脓胸 , 病理 学发现 早在脓 胸形成 后 7d即可见 到 胸膜表面纤维蛋 白积 聚 , 结果 可至胸 膜纤 维 化 , 因此 早期 诊 断 胸腔积液对改善 患儿 肺功 能 , 高治 愈率 , 为必 要。本 文 于 提 尤 20 05年 4月至 20 06年 8月共 收治肺炎 性胸 腔积液 患儿 3 , 5例 观察影像学对诊断治疗 的指 导价值。
A O unY e6 。 T M H a u )
2 结 果
性积 以及液 腔 中是 否 存 在条索分隔或多房 的情 况作 出判 断 , 而为 临床上采 取何种 从
治疗方 法提供了确切 的方 向性 的依据 。B超在鉴定 胸腔积液性 质具有 其优越性 , 如本组病例 中 1 3例患 儿行 B超检 查 , 示为 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与X线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与X线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50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超声及X线检查,并跟踪随访。
结果经定位穿刺抽液及病理检查41例,超声诊断正确率95.1%,X线诊断正确率85.4%。
另9例经临床治疗均符合超声诊断及超声追踪随访结果。
结论超声相对于X线在胸腔积液诊断中能够鉴别胸腔积液性质,计算积液量,准确定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超声;X线;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病及多发病,可分为漏出性、渗出性胸腔积液,病因多为感染性、肿瘤性、心源性等[1]。
临床多以X线检查为主,随着超声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显示出对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2004~2007年来医院就诊发现有胸腔积液患者50例,男性42例,女性8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9岁。
患者均行X线及超声检查,并经胸腔穿刺抽液及病理检查。
1.2方法超声检查采用美国ATL公司生产UItramark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日本岛津公司生产SDU-22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2.0~5.0 MHz。
患者取骑跨坐位,探头沿脊柱旁到腋前线之间,从肩胛下角自上而下沿肋间扫查,发现胸腔积液进行定位,以利于临床穿刺抽液。
X线检查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800 mA遥控X光机。
患者取立位,由上而下观察两侧肺野,发现病变进行胸部正位及侧位摄片。
2结果
35例中至大量的游离性胸腔积液经X线检查及超声诊断定位后,临床给予穿刺抽液。
其中27例为结核性胸腔积液,3例为肺癌并发胸腔积液,2例为心源性胸腔积液并伴有心包积液,2例为肝硬化合并胸腹水,1例为肝脓肿引起反应性胸腔积液。
9例超声诊断为包裹性胸腔积液,X线检查4例符合包裹性胸腔积液,2例诊断为叶间积液,3例未见明显异常。
后经临床证实7例为结核性胸腔积液,2例为脓胸。
患者经抗炎抗痨治疗均治愈。
6例超声诊断为胸腔积液,液量为5~100 ml之间。
X 线检查胸膜增厚,肋膈角模糊呈片状阴影,不能明确有无积液。
经临床采用保守治疗,在超声监测下积液均消失。
3讨论
中至大量的游离性胸腔积液,由于重量的作用,常常聚积于胸腔的底部,X线检查表现为致密均匀阴影,肋隔角完全消失,或伴有纵隔向健侧移位。
X线虽然能够明确积液的存在,但难以区别积液的性质。
超声检查不仅能准确定位,
并能观察到积液内部的回声及周边脏器的情况。
结核性胸腔积液前期,肋膈处显示有长条形或三角形无回声区,随呼吸运动稍有变化;中期因纤维素沉着,可见带状、网状稍强回声散在漂浮,并伴有胸膜增厚;后期多呈现分隔状、片状等回声。
血胸、脓胸超声显示无回声区内稀疏光点散在漂浮,变换体位时,漂浮现象更为明显。
心源性、肝源性胸腔积液可通过探查心脏及肝脏等周边脏器寻找原发灶。
大量的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时,可在左室长轴及剑下四腔心探及增强心包膜来区别。
胸腔积液合并腹腔积液时,应从肋缘下向上逐步扫查,探及肝被膜及膈肌分界来区别。
包裹性胸腔积液一般局限于胸壁、叶间、纵膈及肺底,往往为多量的胸腔积液局限化后形成[2]。
位于肺底X线不易显示,本案有2例漏诊,位于叶间X线不易于叶间积液鉴别。
超声检查包裹性胸腔积液可呈半圆形或扁平状,内多可见条索状回声光带,随体位改变不移动。
位于叶间时,需探查积液外侧缘是否与胸壁相连。
积液较为局限,与胸壁无明显连续,多为包裹性胸腔积液。
多房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可在超声引导下避开网络状分隔顺利穿刺抽液。
少量胸腔积液或伴有胸膜增厚时,一般积液聚积于肋膈角。
X线检查肋膈角模糊,胸膜增厚,无法判断是否有积液存在。
超声检查对积液较为敏感,对5 ml左右积液均可探及,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超声与X线在胸腔积液诊断中,超声检查优于X线检查。
超声不仅能够鉴别胸腔积液的性质,计算积液量,准确定位,引导穿刺抽液,还能够跟踪随访,在操作上简单方便,无放射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44
2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