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负数教案
六年级数学《负数的认识》教案(优秀3篇)

六年级数学《负数的认识》教案(优秀3篇)六年级数学《负数的认识》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在认真研读教材后,我改变了教科书原有的编排。
教材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用“气温”和“温度计”这两个熟悉的情境,让学生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
适时加入初一学习数轴初步知识,改变原有的编排,整合学习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为此,我制定出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需要的,掌握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初步应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方面:①、从实际问题引入正数、负数,然后通过实例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②、根据新课程标准新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我想通过正负数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③、通过对负数有关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并能对三者初步进行大小比较。
四、说教学环节以及设计意图为了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1、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2、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3、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4、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下面,我就来具体阐述教学环节以及我的设计意图。
第一个环节: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我们都知道: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她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于是,我改变原有课本呈现三个城市的温度教学,一开始,让学生记录三条意义完全相反的信息:“老师说几件事,把你所听到的数据信息记录下来,独立思考,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这些数据信息是我精心准备的:比赛中进球丢球、学生的转进转出、生意的盈利亏损。
【推荐】六年级下数学教案-负数-人教新课标3份

【推荐】六年级下数学教案负数人教新课标3份教案:负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负数这一章节。
主要内容包括: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运算,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定义,掌握负数的运算方法,并能将负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运算方法。
难点: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向学生介绍银行存款利息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利息的计算方法。
2. 讲解负数的定义:利息的计算涉及到负数,借此机会向学生讲解负数的定义,即负数表示欠款或者亏损。
3. 讲解负数的运算:引导学生学习负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负数的运算方法。
4. 实际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温度计,贷款等。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负数的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负数运算的掌握情况。
6. 板书设计:板书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运算方法,以及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设计1. 请用负数表示下面的情景:(1)小明的储蓄罐里原来有100元,今天他取出了50元。
(2)小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他给了老板10元,找回5元。
2. 答案:(1)50元(2)+5元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银行存款利息的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定义,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了负数的运算方法。
但是在实际应用部分,有些学生对负数的概念还是有些模糊,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负数在科学研究,如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教学的起点,它关系到学生对负数概念的第一次接触。
我选择银行存款利息作为引入情景,是因为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能够正确读写有关负数的数学表达式。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负数进行运算。
4.能够正确运用负数对温度、高度等概念进行描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负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运用负数进行计算。
•实际问题中应用负数进行描述。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负数的运算规则。
三、教学准备1.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相关练习题及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正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负数?”来引入本课内容。
2. 概念讲解1.通过示例向学生介绍负数的概念,例如负气温表示。
2.讲解负数的取值范围以及表示方法。
3. 运算练习1.进行基础的负数加减法练习。
2.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运算规则。
4. 实际问题应用教师设计一些涉及负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负数描述温度、高度等概念。
五、课堂小结1.对本节课所学的负数概念及运用进行概括总结。
2.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并梳理主要内容。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强化学生对负数的掌握。
七、教学反思1.教学中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
2.学生对负数概念及运算是否掌握良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基本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运算规则,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负数进行描述。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负数2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负数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负数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掌握负数的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负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负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负数的概念的理解和负数的加减法的运算。
教学准备:1. 教材: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 教具:数学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1. 引导学生回忆正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以温度计为例,让学生思考温度计上的0度以下的温度应该用什么表示。
2. 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表示比零更小的数,用负号“-”表示。
3. 通过让学生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实际意义。
Step 2:负数的表示方法1. 引导学生回忆数轴的概念和用途。
2. 介绍数轴上的负数表示方法:数轴上数的负半轴部分表示负数,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
Step 3:负数的加法运算1. 引导学生回忆正数的加法运算,并通过数轴上的移动方式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加法运算规则。
2. 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加法运算方法:正数加负数,相当于正数减去相应的正数。
Step 4:负数的减法运算1. 引导学生回忆正数的减法运算,并通过数轴上的移动方式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减法运算规则。
2. 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减法运算方法:正数减负数,相当于正数加上相应的正数。
Step 5:应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1. 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一些与负数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应用负数解决问题。
2. 让学生归纳总结负数的运算规律。
Step 6:巩固练习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确保学生掌握负数的加减运算。
Step 7: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与正数进行对比。
《负数》教案一等奖范文3篇

1、《负数》教案一等奖范文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2过程与方法:经历负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归纳总结的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思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难点2.1教学重点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2教学难点用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我正你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
1、向上看(向下看)2、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3、电梯上升15层(电梯下降15层)4、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很好,接下来,老师换一个游戏规则。
老师给大家看一幅图片(课件出示第2页例1的几幅图)。
二、初步感知师:同学们以前有没有见过类似于第2页例1的几幅图的情景呢?生:有,看天气预报的时候。
师:我国面积非常大,在同一个时间,不同的地区气温相差非常大。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这六个城市,你能读出这六个城市的天气怎样的吗?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读一读。
三、认识负数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师:(课件出示温度计)同学们,认识它吗?生:温度计。
师: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课件出示℃、℉)生:℃表示摄氏温度,读作“摄氏度”。
生:℉表示……师:℉表示华氏温度,读作“华氏度”。
那我国用什么来计量温度呢?生:我国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
师:一大格表示多少摄氏度?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对温度计做进一步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一大格表示10摄氏度,一小格表示2摄氏度。
师:0摄氏度怎样规定的?你知道吗?生: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负数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负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负数。
2.让学生掌握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负数的概念2.负数的读写方法3.负数的加减法运算4.负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负数的概念,负数的读写方法,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负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负数的概念与读写方法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正数,比如身高、体重、温度等,那么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负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负数的概念。
2.负数的概念师:负数是一种小于零的数,它表示一种相反的量或者不足的量。
比如,地上5米表示地面上5米的距离,那么地下5米就表示地下面5米的距离,我们可以用-5来表示地下5米。
3.负数的读写方法师:负数的读写方法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即可。
比如,地上5米写作5,地下5米写作-5。
4.练习读写负数师:下面请大家练习一下读写负数,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第二课时:负数的加减法运算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负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那么我们来学习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2.负数的加法运算师:负数的加法运算其实和正数的加法运算类似,只需要注意符号即可。
比如,-5加上-3,我们可以将它们看作是-5向左移动3个单位,所以结果是-8。
3.负数的减法运算师:负数的减法运算稍微复杂一些,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加法运算。
比如,-5减去-3,我们可以看作是-5加上3的相反数,即-5加上3的相反数-(-3),结果是-2。
4.练习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师:下面请大家练习一下负数的加减法运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第三课时:负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负数的加减法运算,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负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小学6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

小学6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负数的概念与运算教学目标:1. 理解负数的概念,能够用语言解释负数的含义。
2. 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够在数轴上标出负数。
3. 能够进行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与负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负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2. 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2. 数轴、数字卡片、游戏道具等教具。
3. 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的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负数概念(10分钟)1. 使用教学课件或投影仪展示一个温度计,并让学生观察温度计上的正负刻度。
2. 引导学生思考,问他们负数在温度计上代表什么含义。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负数的含义,并与全班分享。
Step 2: 负数的表示方法(15分钟)1. 展示数轴,并让学生观察数轴上的正数与负数的位置关系。
2. 通过示范,教授负数的表示方法,如-1、-2等。
3. 分发数字卡片,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在数轴上标出对应的负数。
Step 3: 负数的加减法运算(20分钟)1. 回顾正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思考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解决一些简单的负数加减法题目。
3. 教师随机抽取几组学生展示答案,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Step 4: 实际问题的解决(15分钟)1. 提供一些与负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欠债、海拔等,让学生运用负数的概念和运算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实际问题的解答,并与全班分享他们的思路和答案。
Step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总结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加减法运算规则。
2. 展示一些拓展的负数运算题目,鼓励学生尝试解答并思考更复杂的负数问题。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负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2. 提供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负数的概念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负数》教案

202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负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六章第一节《负数》。
详细内容包括: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表示方法、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知道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能在数轴上正确表示负数。
3. 培养学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负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
重点:负数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轴模型、PPT、黑板、粉笔。
学具: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温度计,引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零下温度。
2. 新课导入(1)负数的定义:在正数前面加上“”号表示的数称为负数。
(2)负数的表示方法:利用数轴,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负数。
3. 例题讲解(1)零上3度和零下3度如何表示?(2)在数轴上表示+5和5。
4. 随堂练习(1)写出5个负数并说明其意义。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负数的定义2. 负数的表示方法3. 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4.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5个负数并解释其意义。
(3)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负数?2. 答案(1)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见解析。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在数轴上表示负数的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负数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负数的定义3. 负数的表示方法4. 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在本节课中,通过展示温度计,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零下温度,从而引出负数的概念。
这一环节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具(如PPT、实物温度计等),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负数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负数教案【篇一: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负数》教案设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孩子:(1)□中学(2)学科:数学(3)年级:六年级2、课时: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共4课时,选送参评教案为第2课时。
3、互联网应用:(1)孩子利用互联网回顾2008抗震救灾情况。
(2)孩子利用互联网了解负数的相关知识。
(3)孩子利用互联网了解生活中的负数。
教学课题:认识负数一、教材分析:《认识负数》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认识负数打下基础。
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有时仅仅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了,于是产生了负数。
学生在感知了负数的产生之后,由于生活经验,已经见过负数的存在,于是在这种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温度中,深刻体会了负数的意义,从而为下节课系统认识“正负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 p2-4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负数。
(出示抗震救灾图片)孩子们,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全国人民悲痛万分。
救灾人员发现一栋楼房下陷了二层,你能说说原来的一楼、二楼地震后变成了几楼吗?(附带进行防震和爱心教育)引导学生看图,帮助理解后试说出楼层。
有的学生会说:下一楼、下二楼;也有的学生会说出;负一楼、负二楼等。
师:你觉得用哪种表示方法比较恰当?刚才我们接触了一个新的数,谁知道它称为什么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认识负数其实,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负数无处不在。
今天,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负数。
二、探究气温中的正数和负数,进一步认识负数。
出示课本第2页上面的插图,那位同学手中拿着什么?(出示温度计模型)1、你了解温度计的什么知识?生1:每格代表1℃生2:零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生3:?师: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以谁为分界的呢?(0℃)科学家把自然状态下水刚开始结冰的温度定为0℃。
瑞典科学家摄尔休斯把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
当温度降到0℃时你有什么感觉?(冷)2、小组讨论:(课件显示)零上温度都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表示。
那0呢?它算什么?是正数?负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师讲述并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小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师板书)4、温度的读法。
老师下载了二月份某天的气温预报:上海:0℃——8℃北京:-5℃——5℃哈尔滨:-15℃——-3℃师:谁愿意当小播报员,来播报这3个城市的气温?生读:零摄氏度——(零上)八摄氏度零下五摄氏度——(零上)五摄氏度零下十五摄氏度——零下三摄氏度师:他把负数的温度读做零下几摄氏度,你读的和天气预报员一样规范。
负数的温度还可以怎么读?生读:负五摄氏度负十五摄氏度负三摄氏度小结:在温度中,负数的温度可以有哪几种读法?(两种:可以读做零下几摄氏度,也可以读做负几摄氏度)5、巧用温度计,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水到了0℃就会结冰,2008年春节前我国韶关等地区发生雪灾(显示相关图片),因路面结冰,车辆无法通行,全国人民伸出援助之手解救被困人员,想象一下如果此时你站在冰雪世界里-16℃的温度下帮助被困人员,你会有什么感觉?(用动作或表情表示一下),这时的心里又是怎样的?(心里热乎乎的)(1)(课件显示温度计)让学生出来指着温度计讲一讲,说一说。
-16℃在哪儿?怎样才能准确找到-16℃在温度计上的位置?是从哪儿开始数,往哪个方向数?(2)怎样找到16℃?(3)-16℃和16℃有什么不同?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知道正数的正号可省略不写。
(指名板书)(4)-16℃和16℃哪个温度更冷?他们的意义相同吗?6、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3.5 -3.5 +0-4052-(2)同桌互相写5个不同的负数读出来,并说出它们的意义三、生活中的负数。
1、投影存折,说说存折上的数表示什么?如果刘老师下午去银行取1000元,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在存折上打出什么?如果我本月的工资2800元到帐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又会在存折上打上什么?(指名学生板书出来)小结:这里的正数、负数各表示什么?2、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1)请孩子们看第4页的第2题的图,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这两个数据怎样表示?学生先独立思考片刻,然后小组讨论。
指名学生介绍想法。
(2)师: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
一般的以海平面为界线,海平面以上的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用负数表示。
那海平面用什么表示?(0)3、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负数。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先分小组交流,再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
师结合学生的介绍显示电梯里的正负数,股市中的正负数,水库中水位高度的正负数,存折中的负数等。
(点击浏览)四、挑战自我。
1、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读一读。
(1)开启后的盒装牛奶应贮藏于0℃—4℃,并在48小时内喝完。
(2)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水结冰的温度是0℃。
(3)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4)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
(5)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某服装店上月赢利3000元,记作()元;本月亏损800元,记作()元。
(2)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记作()人;本学期转走6人,记作()人。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退的米数应记作()数。
(4)体重增加5千克记作(),体重减少6.5千克记作()。
(5)(出示电梯按钮图)老师家在四楼,车库在地下一楼。
如果我要回家,按()层的按钮;如果要到车库取车,按()层的按钮;家与车库相隔()层高。
3、练习一的1、2、3题。
五、总结评价1、你知道我国使用负数的历史和负数符号的演变吗?出示第4页的“你知道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
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
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算筹表示正,黑色算筹表示负。
而西方国家认识负数比中国迟了数百年。
听完介绍你有什么感受?(中国人太了不起了!)你知道老师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吗?我在为同学们感到骄傲,你们【篇二: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六年级下册教学教案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板书:相反。
)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二、教学新知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
“+”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
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
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15 ℃~-3 ℃北京:-5 ℃~5 ℃深圳: 12 ℃~23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
(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