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发展与生态双赢之路

探索中国发展与生态双赢之路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记者黄堃)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让低碳经济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巴黎协议要能推动各国走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双赢。回顾中国近来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等举措,可以看出中国正是在探索一条让经济与生态双赢的道路。

绿色发展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方面的代价。鉴往知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习主席在讲话中再次提到了绿色发展这个关键词。

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被列为指导未来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这是近年来中国发展思路一脉相承的体现。中国也已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将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其中提到,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33.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2%,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216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21.88亿立方米……

在这些已有成就基础上,中国确定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中国还将继续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在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城市、沿海、生态脆弱地区形成有效抵御气候变化风险的机制和能力,逐步完善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

这些做法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近日在一个记者会上回答哪个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可称榜样时点名提到了中国。她说,作为一个仍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中国采取了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提到的目标,还有把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都表明中国在对待气候变化问题上非常非常认真。

低碳经济

现在全球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要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就不可避免地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一些影响。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的背景下,这个问题更加引人关注。习主席在有关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就提到:在经济结构、技术条件没有明显改善的条件下,资源安全供给、环境质量、温室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