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表达技巧学案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学案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学案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学案教学博苑07-29 1131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综合运用文章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国画的传统技法的具体情况;2、结合上述三种情况来学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重点难点鉴赏古典诗歌中所用的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一、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古典诗词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明确: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古典诗词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排除“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二、古典诗词中表达方式例析。

1.记叙记叙笔法中的“抑扬”“卒章显志”等手法常被应用到诗歌中。

试举例言之。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就是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方式先叙被拒的扫兴,后写意外的惊喜,游园看似不值,实际很值。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祠堂的典型景物,五、六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最后两句写出了此次寻找的目的,是对诸葛亮功业未遂的惋惜,更是抒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卒章显志。

2.描写描写运用到诗歌中,主要有环境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但这些描写有时是互相交叉的。

试举几例。

点绛唇(宋)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整首词对荡秋千的少女进行了外貌描写、行动描写。

但最后三句尤其精妙,再写少女外貌、行动的同时,也写出了少女既害羞又想见来人的复杂心理,同时“嗅青梅”这个动作又是一个细节描写。

细微的情节往往有更大的作用,在诗歌中尤其不能忽视。

少年行(唐)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一个仪表潇洒的贵公子游春归来,豪饮买醉的场面跃然纸上如在目前。

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解题训练学案

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解题训练学案

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解题训练学案教学园地11-08 22221.阅读下面的这首南朝古诗,回答问题。

别范安成沈约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①。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②。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注】①易:看得轻易。

前期:来日重见之期。

②难重持:难得再有持杯共饮的机会了。

(1)诗中的“易”与“难”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诗虚实结合,哪一句是虚写?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易”与“难”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少年与暮年不同人生阶段对离别的感受。

少年时,不知离别的愁苦;暮年时方知离别的愁苦,担忧难有再会的机会了。

诗人以前者衬托(或反衬)后者,表达此时与朋友离别的凄伤之情。

(2)虚写的是第七句,它表达的意思是:分别以后,即使在梦中也难以相会,更不用说在现实中了。

这强化了全诗的感情,深化了诗歌的主旨。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听流人水调子①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

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

第三句在写法上虚实结合,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答案实写景物,描绘出层层山岭雨雾迷蒙的视觉形象;虚写音乐,以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了音乐复叠、繁促的听觉形象。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学案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学案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二、考点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高考命题情况看,一切用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各种手法。

“表达技巧”是广义综合概念,它有时与“艺术特色”“表达特色”“艺术技巧(手法)”等概念是同义词。

一般来说“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分别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特点(艺术构思)。

三、自主学习1、表达技巧分类:2、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增强了感染力。

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以小见大,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如:烽火连三月的“烽火”代指战争,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帆”代船。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木兰辞》;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长恨歌》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互文:诗句精炼,意蕴仍在。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主人下马客在船。

《琵琶行》3、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

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四、提问方式1、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3、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5、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6、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7、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高考古典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学案

高考古典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学案

高考古典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学案学案博苑09-15 0817高考古典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例析学习并掌握诗词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点;2、在鉴赏训练过程中提高辨析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和掌握鉴赏古诗词的知识点,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

学习难点提高鉴赏能力特别是形成并强化解题必需的语言表述能力。

学习方法1、例析与质疑2、训练与交流3、交流与点拨学习内容与步骤诗歌形象(一).形象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也称文学形象,包括广义文学形象和狭义文学形象。

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

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角色、典型人物、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等含义相同或相近。

我们在平时的诗歌鉴赏中,应采用广义的形象概念。

1.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2.景物形象: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1) 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2) 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借此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寓意)。

3.动作形象:就是通过动作进行描摹刻画,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

(1)鉴赏依据——人物的动作行为。

(2)鉴赏角度——通过人物的动作行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意象古诗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采用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形象上,从而使诗人的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形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步步高】高考语文一轮古诗文阅读 学案30

【步步高】高考语文一轮古诗文阅读 学案30

学案30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一)——审题答题规范学案目标 1.准确判定古诗常用的表达技巧,并能略作分析。

2.掌握鉴赏表达技巧题的审题与答题规范要领。

考点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考点样题1.(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8·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撚:持取,捻弄。

“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7·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0·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学案63 赏析表达技巧(二)——精准判断,精析效果-2024-2025学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人教版

学案63 赏析表达技巧(二)——精准判断,精析效果-2024-2025学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人教版

2.角度:大/小。大角度是指很宽泛地鉴赏,不明确鉴赏的具体角度, 常用“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艺术特色”“手法”之类的用语;小 角 度 是 指 明 确 鉴 赏 角 度 , 如 “ 修 辞 手 法 ”“ 表 现 手 法 ”“ 表 达 方 式”“描写技巧”“抒情特色”等具体角度。大角度,要从几个角度入 手,优先考虑某个角度。小角度,角度很明确,不能乱答,问“修辞手 法”,不能答“表现手法”;问“表现手法”,不能答“修辞手法”, 等等。不能混淆概念,答错角度。
4.数量:多/少。即要分清楚题干中的“一”与“些(多)”、“主”与 “次”的区别。题干中说“哪种”,只能答一种;题干中说“哪些”, 则要多角度切入,不能少答;题干中说“主要(突出)的”,则一般只答出 一种,至多两种。因此,要求答一种的,绝不能多答;要求答多种的, 绝不能少答;要求答主要的、突出的,绝不能答次要的、不突出的。这 样才能确保答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古诗常用的结构技巧有:
技巧
效果
线索有事线、物线、情线。设置线索,使结构更严谨,内容 巧设线索
更集中。 开门见山 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开宗明义,直接点题。
对要褒扬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对要贬损的人或物先写其长 抑扬结合
处。抑扬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
用典抒情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借物抒情
(三)赏析结构技巧 古诗之美,内在的是其意境和神韵,外在的是其辞采、声律和结构。 美的主题,必须凭借美的组织形式,才能激发出审美感受。在外在形式 上,结构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既体现了诗人的写作思路,又承载 着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鉴赏诗歌,除了赏析语言 技法之外,还要了解诗歌的一般结构特点,以便快速敏锐地整体把握诗歌。 古典诗歌的思路大都是由景到情,由景到理,由事到理,而近体诗 的结构是:起—承—转—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鉴赏古诗表达技巧之篇章结构(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鉴赏古诗表达技巧之篇章结构(1)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学案11鉴赏古诗表达技巧之篇章结构课前预习一、篇章结构考点解读:古诗词的结构是体现诗歌形式之美、反映社会内容、表现诗人感情的重要手段。

赏析其结构形式要整体分析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人这样写的意图和对诗词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

1.先景后情以景结情2.重章叠句铺垫照应过渡3.开篇点题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

结构技巧:技法解密:1、认识诗歌结构特点古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

除此之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结构特点:开门见山、欲扬先抑、伏笔照应、情景分写、情景合写、小中见大、画龙点睛、起承转合。

2、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如在以时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句子;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要注意末尾卒章显志的抒情议论句。

技法分解:一、古诗词形象与情感的关系:其中心是景(事、物)情(或主旨)的关系先景(事)后情(大多如此)按照景与情的先后顺序先情后景以景结情1、先景后情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

村行【宋】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诗中首先细致地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尾联陡转,以“惆怅”引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2、先情后景下笔即写情,对诗歌而言,有点类似开门见山。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诗词背景介绍- 诗词语言赏析- 诗词意境感悟- 诗词创作启示教学步骤1. 诗词背景介绍- 介绍作者:介绍诗词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

- 解读题目:分析诗题,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主题。

2. 诗词语言赏析- 字词解析:分析诗词中的生僻字、关键字,解释其含义。

- 句式分析:分析诗词的句式结构,如对仗、排比等。

- 修辞手法:讲解诗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诗词意境感悟- 描绘画面:引导学生想象诗词中的画面,感受诗人的情感。

-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如喜悦、忧伤等。

- 价值观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中的价值观,如爱国、敬业等。

4. 诗词创作启示- 写作技巧:分析诗词中的写作技巧,如构思、用词等。

-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古诗词,培养文学素养。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诗词创作实践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 诗词文本: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词。

- 参考资料:有关诗词背景、作者生平等的资料。

-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等。

教学建议-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指导。

-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兴趣。

-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诗词学习的氛围。

以上为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古诗表达技巧学案(一)课 题 主 备 审 核 使用教师编 号编写时间 鉴赏古诗表达技巧贾克文边 强2012、11一、知识网络记叙 议论 说明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 借景抒情表达方式 间接抒情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正侧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描写渲染、白描(粗笔勾勒)、工笔(细笔描绘) 用典、联想(想象)、象征、铺陈(赋)、起兴、 表现手法以小见大、列锦(意象叠加)、移情、移位、点染 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双关 修辞手法衬托(正衬、反衬)、顶真、互文、通感、反语、叠字、反复 结构技巧:统摄全诗、照应、伏笔、铺垫、过渡、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二、课堂识真1、知识点一: ⑴例题分析示儿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本诗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表达技巧⑵强化演练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西京:长安。

牙璋:皇帝调兵的符信。

凤阙:皇宫的代称。

龙城:匈奴名城。

这里指敌方要塞。

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知识点二:⑴例题分析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⑵强化演练①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唐)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

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闲居。

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鉴赏古诗表达技巧学案(二)课题主备审核使用教师编号编写时间鉴赏古诗表达技巧贾克文边强2012、113、知识点三:⑴例题分析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⑵强化演练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题目。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本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扼要赏析。

4、知识点四:⑴例题分析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由天守旧势力排挤,欧阳修被贬官外任,乃作此诗。

本诗运用了主要什么表达技巧?简要分析。

⑵强化演练①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题目。

北陂杏花(宋)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本诗运用了主要什么表达技巧?简要分析。

②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题目。

杨花(唐)吴融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

百花长恨风吹落,惟有杨花独爱风。

本诗运用了主要什么表达技巧?简要分析。

鉴赏古诗表达技巧学案(三)课题主备审核使用教师编号编写时间鉴赏古诗表达技巧贾克文边强2012、115、知识点五:⑴例题分析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请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

⑵强化演练①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忆余杭潘阆长忆①观潮,满郭②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①长忆,老是回想起。

②满郭,满城。

郭,城的外墙。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是说多次梦中观潮,梦中的景象醒来还觉得胆寒。

这是运用的什么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②阅读下面一首诗,试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这首五绝作于被贬江州司马时。

6、知识点六:⑴例题分析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⑵强化演练①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②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中两次写到“巴山夜雨”,二者含义是否相同?用到了什么手法?简要分析。

鉴赏古诗表达技巧学案(四)课题主备审核使用教师编号编写时间鉴赏古诗表达技巧贾克文边强2012、117、知识点七:⑴例题分析冬柳(唐)陆龟蒙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本诗写景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⑵强化演练①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请从写景的动静角度分析全诗。

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①朱敦儒,宋高宗绍兴1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请结合全词简析下片的表现手法。

8、知识点八:⑴例题分析采莲曲(唐)白居易菱叶索波荷颭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本诗采用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简要分析。

⑵强化演练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撚(niǎn):持取,捻弄。

“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题目。

听流人水音调王昌龄孤船微月对枫林,分付叫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

水音调:水调歌。

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扼要赏析。

鉴赏古诗表达技巧学案(五)课题主备审核使用教师编号编写时间鉴赏古诗表达技巧贾克文边强2012、119、知识点九:⑴例题分析例1: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本诗在写景上的突出特点及效果。

例2:公子家聂夷中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例3: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试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⑵强化演练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题目。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往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穷,沾襟比散丝。

本诗在写景上的突出特点及效果。

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题目。

寒食日献郡守(唐)张友正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在艺术手法。

③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题目。

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试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鉴赏古诗表达技巧学案(六)课题主备审核使用教师编号编写时间鉴赏古诗表达技巧贾克文边强2012、1110、知识点十:⑴例题分析例1: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岑参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例2: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这首词多处运用了点染手法,请选择一处简要分析。

⑵强化演练①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雨陈与义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复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大举南侵,陈与义避寇逃难,辗转流徒,诗即写于其时。

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就上句进行赏析。

②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晓上空泠峡王闿运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做岸之气隘下言表”。

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简要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

11、知识点十一:⑴例题分析例1: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诗歌三、四句是本诗的佳句,试分析这两句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例2:不第后赋菊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⑵强化演练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画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鉴赏诗中是运用何种表达技巧来表现“悲怨”这一主题的。

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鉴赏古诗表达技巧学案(七)课题主备审核使用教师编号编写时间鉴赏古诗表达技巧贾克文边强2012、1112、知识点十二⑴例题分析例1: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韩翃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简要分析本诗颔联的艺术手法。

例2:赠别(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分析该诗的艺术手法。

例2: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