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课程标准—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课程标准—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标准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1)二、课程教学目标 (1)(一)知识目标 (3)(二)技能目标 (3)(三)职业素养 (3)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4)四、教学实施 (6)(一)课时分配建议 (6)(二)教学方法建议 (7)五、实施保障 (7)(一)教学内容组织 (7)(二)教学条件 (8)1.师资条件 (8)2.教学设施设备要求 (8)3.教学资源 (8)(三)考核与评价 (8)六、其他 (9)(一)编制单位 (9)(二)编写依据 (9)(三)适用范围 (10)《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新能源与技能技术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程学时/学分:48/3.0适用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其他汽车类专业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汽车类其他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

课程主要帮助学习者认识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和汽车相关其他节能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知道新能源汽车的类型;能够认识不同类型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组成;能够知道汽车领域各种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激发学习者的专业学习兴趣、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学习者的节能环保和创新思维意识。

本课程建议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课开设在第2学期,汽车类其他专业作为专业拓展课程建议课安排在第5学期学习。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汽车构造》、《车间安全及常用工具设备使用》等专业基础课,为《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提供学习支撑;后续开设的课程有《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PDI检查与维护保养》、《混合动力汽车构造与检修》等专业核心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课程以新能源汽车维修工、服务顾问等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根据行业岗位能力标准;在教育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指导下;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领域职业技能等级标准》1+X证书中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紧跟汽车行业新技术、新理念的发展,以适应行业新需求,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替代能源汽车课程教案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替代能源汽车课程教案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替代能源汽车课程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和醇类燃料的理化特性、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的主要类型、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醇类燃料在发动机上的燃用方式、醇类燃料在发动机上的参数选择、醇类燃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及面临的技术难题,氢的制取与储存,电动汽车的发展优势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蓄电池的主要性能特点、电动机的主要特性以及电动汽车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组成及主要性能特点。

掌握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的性能评价。

本章重点: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和醇类燃料的理化特性有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掌握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的性能评价。

本章难点:电控喷气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液化石油气汽车蒸发调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不同工况下混合气浓度的实现,电动汽车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工作过程。

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天然气汽车一、天然气汽车概述天然气汽车主要成份是甲烷,其主要理化特性见表2-1二、天然气汽车的类型(-)按储存天然气的压力和形态分类1、压缩天然气汽车天然气以高压气态储存,工作时经降压、计量和混合后进入气缸。

2、常压天然气汽车天然气以常压气态储存,但运输存储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基本被淘汰。

3、液化天然气汽车天然气以液态储存,其体积仅为标准状况下的1/625 4、吸附天然气汽车(二)按燃料的组成与应用分类1、单燃料汽车2、CN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3、CNG.柴油双燃料汽车(三)按燃料供给的方式分类(1)机械控制式天然气汽车(2)机电联合控制式天然气汽车(3)电控式天然气汽车(开环和闭环)三、压缩天然气汽车(一)压缩天然气供气专用部件结构及原理1、负压输出的减压调节器基本原理:高压天然气经过天然气滤清器后,进入到常闭式高压电磁阀,以控制供、断天然气。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工作页-实训工作页(全部)、知识工作页测试题可修改全文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件--工作页-实训工作页(全部)、知识工作页测试题可修改全文
8 9 10
表 2-2 实 训 评 分 表
评分标准 实训准备和实训过程的认真仔细程度和实训态度 技术资料应用情况 团队工作计划与分工 测量与检查记录或文件记录 按专业要求做实训 按专业要求使用量具、检验器具及工具 注意遵守劳动与环保规定 做好将车辆/ 系统交给客户之前的准备工作 团队配合与沟通 回答实训过程中教师的提问
90 ~ 100
手指感觉剧痛, 迅速麻痹, 不能摆脱电源, 呼吸困难
灼热感更强, 手部肌肉开始痉挛
呼吸麻痹, 心房开始震颤 呼吸麻痹,持续 3min 或更长时间后,心脏麻痹或心房停止跳动
强烈灼痛, 手部肌肉痉挛, 呼吸困难 呼吸麻痹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 ①女性较男性敏感 ; ②小孩遭受电击较成人危险 ; ③人体的皮 肤 干 湿等情况对电击伤害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皮肤干燥时电阻大, 通过的电流小; 皮肤潮湿时电 阻小, 通过的电流大, 危害也大; ④患有心脏病、 神经系统疾病或结核病的病人受到电击的伤害程度 比健康人严重。
A、B、C、D
分组任务 任 全务实一际:操认作知安全电压和电流任务二: 用电安
各组分享检测结果讨论 学生自评
备注 部分设备轮流使用 教师讲评
@
实训开始前, 学生分成小组, 并填写表 1-1 的内容。
表 1-1 实 训 实 施 准 备 项 目 表
实训名称
小组成员
设备工具
资料
工作计划制订 教师评语
24
备注 部分设备轮流使用
1 课时
A、B、C、D
各组分享检测结果讨论 学生自评
教师讲评
@
实训开始前, 学生分成 4 个小组, 并填写表 3-1 的内容。
表 3-1 实 训 实 施 准 备 项 目 表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教案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教案

重庆交通大学教师备课本课程名称: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授课对象:交通运输专业开课单位:交通运输学院教研室: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教师姓名:邵毅明2013年8月30日校训严谨求实团结进取教风敬业精业善教善育工作作风为公唯实勤勉高效学风勤学勤思求真求新《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教案首页学生专业班级交通运输专业((汽车服务专业方向)2005级学时数48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堂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节能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以及汽车节能的主要途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掌握最新的汽车节能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为今后从事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汽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第二章替代能源汽车第三章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第四章汽车底盘节能技术第五章汽车车身节能技术第六章汽车燃油、润滑油合理选用第七章汽车运用节能。

教学重点主要替代能源的理化特性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发动机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底盘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车身节能的主要措施及发展方向,合理选择燃油、润滑油节能的原理及其正确的选用方法,汽车运用节能的主要原理及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主要替代能源的理化特性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发动机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底盘主要节能技术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汽车运用节能的主要原理及主要措施。

教学进程按照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启发引导式教学教具多媒体、激光笔课后总结作业备注:教学进程一栏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自定页数《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汽车节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节能的重要意义,掌握汽车节能有关的基本概念、汽车节能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和节能的基本途径。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修订稿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修订稿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一、名词解释:1.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2.粘温性能——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温度下降时粘度增大,这种关系及其变化程度就是润滑油的粘温性。

3.制动能量回收——是指汽车减速或制动时,将其中一部分机械能(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加以再利用的技术。

4.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膨胀波。

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

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

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5.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

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6.节能——是指在保证能够生产出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获得相同经济效益,或者满足相同需要,达到相同目的前提下的能源消耗量下降。

7.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

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

8.激光拼焊板——是根据车身设计的强度和刚度要求,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把不同厚度、不同表面镀层甚至不同原材料的金属薄板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冲压。

9.清净分散性——主要是指发动机润滑油能将老化后生成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悬浮在油中,使其不易沉积在机件上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润滑油能将已沉积在机件上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清洗下来的能力。

10.节能管理——包括制定有关运行油耗的法规和标准,完善油耗考核奖惩制度,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汽车,正确选用燃润料与轮胎,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进行驾驶员轮训等11.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重交大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教案07汽车运用节能

重交大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教案07汽车运用节能

2023年09月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考核安排(第七批)笔试历年高频试题荟萃附带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单选题(共55题)1、根据虫情预报,农业物资供应部门做好农药储备属于______。

淘 A.现场控制豆B.前馈控制网 C.反馈控制D.直接控制2、增强CT扫描可______。

淘 A.区别肿瘤的恶性程度豆B.区别病变的良恶性网 C.将肿瘤与瘤周水肿分开D.区别先天和后天性病变3、红细胞的平均寿命大约是______。

淘 A.3个月豆B.120天网 C.100天D.72小时E.48小时4、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____淘 A.Na+浓度豆B.总渗透压网 C.K+浓度D.胶体渗透压E.Ca2+浓度5、在体格检查中提示气道处困难的体征的是?______淘 A.年龄大于55岁豆B.舌体大网 C.牙齿缺失D.嗜睡6、阿托品抗休克的主要机制与下列哪项有关?______淘 A.兴奋中枢,改善呼吸豆B.阻断迷走神经对内脏的抑制,增加心输出量网 C.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D.收缩血管,升高血压E.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7、洋地黄中毒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是______。

淘 A.窦性心动过缓豆B.室性早搏二连率网 C.Ⅲ度房室传导阻滞D.Q-T间期短缩E.AT-T鱼钩状改变8、男性,60岁。

3年来经常发作心前区闷痛,每次持续2~3次min,含硝基甘油1~2min 后可缓解,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其发作诱因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____淘 A.喝少量黄酒豆B.登四楼网 C.迎寒风步行D.与人争吵E.睡眠时9、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______。

淘 A.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豆B.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网 C.积极发现和治疗局部病灶和潜在性感染D.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E.采用选择性脱污染措施,减少内源性感染10、下列哪一种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抗原?______。

淘 A.AEP豆B.CEA网 C.CA125D.PSA11、下列有关CT诊断结直肠癌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教案 (一)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教案 (一)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教案 (一)本教案针对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概述课程设计,通过国内外汽车新能源技术的概述,融入汽车能量管理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思路,强化学生节能意识及技术应用能力。

本教案以汽车新能源发展历程为线索,围绕节能技术与环保意识,构建起完整的学习体系。

一、教学目标1. 系统掌握汽车新能源技术发展概况,掌握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车用电机及电控技术等原理和技术,把握新能源汽车各个系统的结构组成。

2. 掌握汽车能量管理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思路,掌握新能源汽车运行过程的能量流转,运用汽车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 培养学生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为未来研究和应用新能源汽车提供基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概述(1)新能源汽车简介(2)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及发展历程2. 车用动力电池技术(1)电池的基本概念(2)电池的组成和改进(3)常见车用动力电池技术3. 车用电机及电控技术(1)电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电机类型与特点(3)电机控制方法与技术4. 新能源汽车各个系统结构组成(1)先进传动系统(2)动力蓄能与制动回收(3)辅助驱动系统(4)车载电力系统5. 汽车节能技术与环保意识(1)汽车能量管理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思路(2)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流转及热力学关系(3)汽车节能及环保技术的新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多媒体、图表、实物等辅助教具,系统掌握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和技术。

2. 安排参观实践:安排学生参观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新能源汽车的具体体验,加深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和认识。

3. 研究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挖掘新能源汽车潜力,探究新能源汽车技术提升和应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考核方法1. 课堂表现:出勤情况、课堂问题解答、互动讨论等,占总成绩的20%。

2. 个人作业:针对新能源汽车相关问题及技术概述等作业,占总成绩的40%。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区别2. 新能源汽车的分类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如氢发动机汽车、太阳能汽车等)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4.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组成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电池技术电机及控制技术能源管理系统充电设施及技术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新能源汽车案例,让学生了解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动力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等。

2. 案例资料:新能源汽车案例及相关数据。

3. 网络资源: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新闻、技术文章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时的表现。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6.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补贴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各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及补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政策及措施7.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概况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市场表现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需求及购买行为8.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与挑战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最新进展技术创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作用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9.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与环保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新能源汽车的环境影响安全与环保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重要性10.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应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现状阻碍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的因素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政策与补贴、市场概况、技术创新与挑战、安全与环保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河南理工大学一、名词解释:1. 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2. 粘温性能——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温度下降时粘度增大,这种关系及其变化程度就是润滑油的粘温性。

3.制动能量回收——是指汽车减速或制动时,将其中一部分机械能(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加以再利用的技术。

4. 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膨胀波。

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

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

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5. 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

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6. 节能——是指在保证能够生产出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获得相同经济效益,或者满足相同需要,达到相同目的前提下的能源消耗量下降。

7. 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

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

8. 激光拼焊板——是根据车身设计的强度和刚度要求,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把不同厚度、不同表面镀层甚至不同原材料的金属薄板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冲压。

9. 清净分散性——主要是指发动机润滑油能将老化后生成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悬浮在油中,使其不易沉积在机件上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润滑油能将已沉积在机件上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清洗下来的能力。

10. 节能管理——包括制定有关运行油耗的法规和标准,完善油耗考核奖惩制度,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汽车,正确选用燃润料与轮胎,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进行驾驶员轮训等11.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12. 稀薄燃烧汽油机——稀薄燃烧汽油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只要α>17,且保证动力性能,就可以称为稀薄燃烧汽油机。

13. 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膨胀波。

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

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

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14. 营运管理——包括掌握运输市场信息,建立现代化调度系统,搞好运输组织,提高现有汽车的实载率,大力研究结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先进运输信息系统(ATS)的新型货运系统和客运系统。

15. 吨(座)位利用率——是指汽车实际完成的运输周转量与汽车在重车行程利用全部额定吨(座)位,所能完成的周转量的百分比,它表示汽车在重车行程载质量的利用程度。

16.超越离合器定义17.汽车滑动二、简答题1. 目前,提高发动机升功率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简答)最主要的措施有:通过合理组织燃烧过程,以降低过量空气系数Фa;改善发动机换气过程,提高充量系数Фc ;提高转速n,以增加发动机单位时间内发动机每个气缸作功的次数;采用增压技术,以增加进气密度ρs 。

2.分析氢燃料理化性质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答: 1)动力性氢是所有元素中质量最轻的。

在标淮状态下,氢的密度为0.08998g/L,仅为空气的1/14.5。

氢的质量低热值非常高,是汽油的2.7倍,但因其密度太小,故以容积计的理论混合气热值很小,如果在机外使氢气与空气混合,那么由于容积效率低,发动机功率比原汽油机低20%~30%。

2)经济性氢极易点燃,最小点火能量只有汽油的1/3,火焰传播特性也很好,容易实现稀薄燃烧;氢是气态燃料,混合气形成质量好、分配均匀,加之火焰传播速度高,允许采用较稀的混合气;氢的自燃温度比汽油高,辛烷值高,允许有较高的压缩比。

这些因素都使得燃氢时热效率较高,燃料消耗率较低。

3)排放性氢燃料中不含碳元素,因而不排放CO、HC及硫化物。

燃烧后生成H 0,而没有CO 。

这从降低全球CO 排放的角度来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被称为最理想的环保燃料。

当然,产生的NO 高于汽油机3. 汽车节能的相对指标γ1、γ2、γ3 、γ4 分别有什么特点?一般应怎么选用?可以直接而又真实地反映节约燃料的效果。

但原车水平可能较高,也可能较低,在做横向比较时,没有相同的基准。

如果原车水平较差,即使节约燃料率较高,也不一定能反映节约燃料改造的水平的节约燃料率;适于在本单位或本地区使用。

由于地区或单位燃料消耗标准一般比国标或行业标准严格,的数值一般比小,因此采用应当说是可以反映改造的水平的,但由于各地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就不便于进行比较,也不能反映实际的节约燃料率。

一般采用与或两个指标,综合考核节约燃料改造的水平。

更多采用的是与相结合,既看实际节约燃料率,又看与原车出厂指标相比较的节约燃料率。

4. 试述汽油机稀薄燃烧技术节能的原理。

稀薄燃烧发动机可以在空燃比大于17的条件下运行,由于氧气充足,可以保证燃料完全燃烧;稀燃发动机有降低爆燃的趋势,故可采用较高压缩比,这导致热效率较高;稀混合和节流损失;使用缸内直喷方式还可以实现对混合气空燃比的精确计量,有更好的瞬态反应特性,能实现更好的节能效果。

5、简述柴油发动机采用废气蜗轮增压技术节能的原理。

就改善经济性而言,柴油机增压后,平均指示压力 pmi 大大增加,而其平均机械损失压力pmm 却增加不多,因此,机械效率ηm 提高;同时,由于增压适当加大了过量空气系数Фa,使燃烧过程得到一定改善,其指示热效率ηit往往也会有所提高。

如果增压和非增压发动机功率相同,则增压发动机可以减少排量,显然,这样使机械损失减少,燃油消耗率降低。

另外,由于发动机排量减少,整台发动机体积、质量都会减少,这样降低整车油耗也有利。

发动机采用增压后,还可以在保证原有功率和一定转矩下,适当降低转速。

这样,由于机械损失和磨损减少,对改善燃料经济性有利。

6. 简述发动机可变配气系统节能的原理。

(简答)因为在部分负荷工况只要缩短或延长进气门开启持续角度和增大或降低进气门升程,不必减少节气门开度便能减少进气量,从而减少进气管真空度造成的泵气损失和节气门的节流损失;低速时降低气门升程至lmm 左右能增强紊流,加速燃烧,改善冷启动和怠速性能而节油。

燃油经济性得以提高还因为在怠速工况通过缩减气门叠开角减少残余废气提高怠速稳定性,从而可以在较低转速下达到稳定的怠速运转。

在全负荷工况如果能够增大气门升程,则减小了气门节流损失,也有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

7、为什么使用锁止式液力变矩器能节能?锁止式液力变矩器是在液力变矩器的泵轮与涡轮之间安装的一个可控制的锁止离合器。

当汽车的行驶工况达到设定目标时,锁止离合器自动将泵轮与涡轮锁成一体.液力变矩器随之变为刚性机械传动,从而提高了传动效率。

锁止后,消除了液力变矩器高速比工况时效率的下降。

理论上锁止工况效率为100%,从而使高速比工况效率大大提高。

由于效率的提高,液力变矩器转为热散失的无效功下降.也减少了发动机风扇的功率消耗;同时,锁止后功率利用好,也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

实践证明,采用锁止式液力变矩器可减少燃油消耗4%~8%。

8. 发动机润滑油牌号是如何划分和选用的?答:发动机润滑油是根据润滑油的质量等级和粘度等级划分的;选用发动机润滑油的一般原则为: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条件选择润滑油的质量等级;粘度等级则按以下原则选择:(1)根据发动机的性能,例如大负荷、低转速的发动机选用粘度大些的润滑油;小负荷、高转速的发动机选用粘度小的润滑油;(2)根据发动机的磨损情况,旧发动机磨损大,选用粘度大的润滑油;新发动机磨损少,选用粘度小的润滑油;(3)根据工作地区的气温,夏季南方使用的发动机,选用粘度大一些的润滑油,而冬季北方选用粘度小的润滑油。

9. 分析汽油机使用醇类燃料时相应参数的选择。

(简答)答: 1)提高压缩比,可用较大压缩比。

2)改善燃油分配均匀性及供油特性。

3)混合气空燃比的调整,可使用更稀的混合气。

4)火花塞及点火时间的选择。

选用较冷型火花塞,增加点火能量、延长点火时间、采用多电极及电极局部侧面有屏障的特种火花塞等。

10、为什么使用锁止式液力变矩器能节能?(论述)锁止式液力变矩器是在液力变矩器的泵轮与涡轮之间安装的一个可控制的锁止离合器。

当汽车的行驶工况达到设定目标时,锁止离合器自动将泵轮与涡轮锁成一体.液力变矩器随之变为刚性机械传动,从而提高了传动效率。

锁止后,消除了液力变矩器高速比工况时效率的下降。

理论上锁止工况效率为100%,从而使高速比工况效率大大提高。

由于效率的提高,液力变矩器转为热散失的无效功下降.也减少了发动机风扇的功率消耗;同时,锁止后功率利用好,也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

实践证明,采用锁止式液力变矩器可减少燃油消耗4%~8%。

11. 降低空气阻力系数的措施主要有哪些?答: 1)改善轿车前端形状。

2)改善后窗倾角和车顶拱度3)正确选择离地间隙4)放置扰流板5)优化发动机舱内流场12. 用高速档行驶与采用低速档行驶相比哪种情况节油?为什么?(简答)答:当主减速比一定时,在一定的道路条件下,用高速档行驶较为省油。

这是因为在同样的道路和车速条件下,虽然发动机输出功率相差不大,但档位越高,后备功率越小,发动机的负荷率越高,发动机有效比油耗越小。

所以一般尽可能选用高档位行驶,以便节油。

13. 应如何合理选择车用汽油以达到节能的效果?答:1)根据汽车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选择。

选择时注意说明书上要求的辛烷值是研究法辛烷值(RON)还是马达法辛烷值(MON)。

2)抗爆性选择。

当使用的汽油辛烷值与发动机压缩比不符时,可通过调整点火提前角等措施来弥补。

3)蒸发性选择。

即确定汽油的馏程(10%馏出温度)和饱和蒸汽压。

4)根据使用条件选择。

高原地区大气压力小,空气稀薄,汽油机工作时爆燃倾向减小,可以适当降低汽油的辛烷值。

5)根据使用时间调整汽油牌号。

6)长期贮存的汽油,其辛烷值会有所降低,在使用中应适当减小点火提前角,避免发生爆燃,必要时可以用高辛烷值汽油掺合使用。

7)汽车使用者应重视汽油的质量。

14. 说明变速器速比的确定方法。

答:按照预定的最高车速确定变速器最高档速比,按照要求的最大牵引力和最低牵引力确定最低档速比;按照保证发动机稳定、经济运转确定变速器档位数;按等比级数或渐进速比分配各档位传动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