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2

合集下载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单人/双人复苏, 心脏按压 30 次 行口对口人工呼 吸 2 次(30:2)
胸外心脏按压
➢ 原理:胸泵机制,心泵机制。 ➢ 心泵机制:心室受胸骨和脊柱的挤压而泵血。 ➢ 胸泵机制:胸腔内压力的增减,类似心脏挤压。
心跳骤停早期,心脏瓣膜功能较好,心泵机制为主。 随缺血时间延长,瓣膜功能逐渐丧失,逐渐以胸 泵机制为主。 ➢ 并发症:肋骨骨折,内脏损伤,血气胸。
降温的重点是脑 组织,在大血管 经过的部位可放 置冰袋
心跳骤停的诊断
➢神志突然消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颈总动脉,股动脉) ➢自主呼吸消失 ➢呼气末CO2分压(ETCO2)测不到(全麻或
气管插管)
尽早开始复苏是CPCR成功的关键
➢心跳停止后 4 min 内开始初期复苏, 8 min 内开始后期复苏,复苏成功率 最高。
“生存链”的4个重要环节


①尽早识别并启动紧急医疗 服务系统(EMS); ②尽早进行CPR; ③尽早以除颤器除颤; ④尽早进行高级生命支持。Fra bibliotek脑损害。
心脏停搏表现为三种类型
• 心室纤颤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 心脏停顿 (ventricular standstill)
• 机-电分离 (electro-mechanical dissosiation) 以心室纤颤最为多见
心室纤颤
心肌纤维失去协调一致的收缩,不 规则的快速蠕动,无排血功能。 QRS波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 蠕动波形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一 重症监测治疗 (一)概述 (二)工作内容
1 循环系统 2 呼吸系统 3 肾功能监测与保护 4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的调整 5 营养支持
二 心肺脑复苏

外科学教学课件: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外科学教学课件: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C-Circulation
心脏停搏类型: 心室纤颤、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停顿和
电-机械分离,以心室纤颤最为多见 共同特点:心脏丧失排血能力,全身血液
循环处于停止状态,患者神志丧失,大动
脉搏动消失,无自主呼吸,呼气末CO2分 压ETCO2测不到(全麻或气管插管患者)
心室纤颤
心肌纤维失去协调一致的收缩,不规 则的快速蠕动,无排血功能。QRS波 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蠕动波形
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心脏按压概念: 间接或直接按压心脏,形 成暂时人工循环的方法
心脏按压目的: ➢ 维持心脏的充盈和搏出 ➢ 预防重要器官(脑),因较长时间缺血缺
氧导致的不可逆性改变 ➢ 诱发心脏的自律性搏动
胸外心脏按压
在胸壁外施压,对心脏间接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定位
过掌根部垂直按压胸骨下1/2处。
按压与松开时间之比 1:1,下压至
少5 cm ,或胸部前后径1/3,频率
100 次/分。每次按压后,胸廓充
分回弹。
B
单人/双人复苏,心脏 按压 30 次行口对口人 工呼吸 2 次(30:2)
胸外心脏按压 (external chest compression)
➢ 原理:胸泵机制,心泵机制。
始,易延迟复苏时间。
开胸心脏挤压方法
胸骨 角
开胸切口
开胸切口:胸骨左侧第4肋 间,起于胸骨左缘2~2.5cm, 止于腋中线。
以除拇指外另外四指指腹与 大鱼际均匀用力按压,忌指端 用力。
频率 60~80 次/分。
开胸心脏按压的指征
➢ 胸廓严重畸形,胸外伤引起的张力性气胸,多发性肋 骨骨折,心包填塞,胸主动脉瘤破裂需要立即进行体 外循环者,以及心脏停搏发生于已行开胸手术者,首 选直接心脏按压。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医学考试复习资料)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医学考试复习资料)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心肺复苏CPR:针对呼吸和心搏骤停所采取的紧急医疗措施,以人工呼吸代替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重点是恢复中枢神经系统的灌注和功能。

分为三个阶段:基本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LS,复苏后治疗PCAC。

●基本生命支持BLS:又称初期复苏或心肺复苏,是心搏骤停后挽救病人生命的基本急救措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包括呼吸道的管理)。

●高级生命支持ALS:是基本生命支持的延续,是以高质量的复苏技术,复苏器械、设备和药物治疗,争取最佳疗效和预后的复苏阶段,是生命链中的重要环节。

包括呼吸支持、恢复和维持自主循环、CPR期间的监测、药物治疗。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丧失排血功能而导致周身血液循环停止和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

包括①心室纤颤VF②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PVT③无脉性心电活动PEA(包括心肌电-机械分离EMD、室性自搏心律、室性逸搏心律等)④心搏停止●心脏按压/心脏按摩:间接或直接施压于心脏,使心脏维持充盈和搏出功能,并能诱发心脏自律搏动恢复的措施。

●电除颤:是以一定能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使室颤中止的方法,以直流电除颤法最为广泛应用●氮质血症:由于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不能经肾排泄,含氮物质积聚于血中,称~。

●肾脏代替治疗RRT:又称为血液净化,是应用人工方法替代肾脏功能清除体内水分和溶质,同时调节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常用方法包括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HF、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腹膜透析●重症监测治疗的内容1、循环系统①心电图监测:了解心率快慢、诊断心律失常、判断心肌缺血、监测电解质改变、观察起搏器功能。

②血流动力学监测:无创和有创性监测③组织灌注的监测:组织灌注状态与其预后密切相关2、呼吸系统①呼吸功能监测②呼吸治疗●简述初期CPCR的主要任务和步骤1、主要任务:迅速有效地建立人工呼吸和循环,恢复生命器官特别是心、脑的血流灌注和供氧2、步骤:C-A-B-D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A(airway)保持气道通畅B(breathing)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D(defibrillation)尽早电除颤●看到有人在路边晕倒,你该怎么做?(踩他两脚嗯。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课件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课件

医疗告知和知情同意
医疗告知:医生需要向患者或家 属详细说明病情、治疗方案、风 险等
法律要求:医生必须遵守医疗告 知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否则可能 面临法律责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知情同意:患者或家属在了解病 情和治疗方案后,有权决定是否 接受治疗
伦理原则: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 知情权,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护理计划和实施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和 需求,制定个性 化的护理计划
实施护理措施: 按照护理计划, 实施相应的护理 措施,如药物治 疗、呼吸支持等
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 护理计划
加强沟通协作: 与医生、护士、 患者家属等保持 良好的沟通协作, 确保护理计划的 顺利实施
血液净化技术: 通过血液净化 设备,清除血 液中的有害物 质,如毒素、
代谢废物等
血液净化技术 类型:包括血 液透析、血液 滤过、血液灌
流等
适应症:适用 于各种原因引 起的急性肾衰 竭、慢性肾衰 竭、肝衰竭等
治疗效果:可 以有效改善患 者的肾功能、 肝功能,提高
生存率
营养支持治疗
肠内营养:通过胃肠道提供 营养,如鼻饲、胃造瘘等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的伦理和法律问 题
患者权利和伦理原则
知情同意:患者有权了解治疗方案、风险和预期结果 自主权:患者有权选择治疗方案,包括拒绝治疗 隐私权:保护患者的医疗信息和隐私 公平公正:确保所有患者都能获得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尊重生命:尊重患者的生命权,避免过度治疗和过早放弃治疗 专业责任:医疗团队应遵守伦理原则,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第九章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第九章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一、概述
3. ICU发展 ➢ 1958年创立第一个ICU
➢ 目前ICU已发展为具有对重症病人进行监测、诊断、 治疗和对生理功能的支持和调控等功能,是现代化 医院中不可缺少的医疗单位
➢ 专 门 学 科 : 危 重 病 医 学 (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CM)
一、概述
4. ICU的设立 ➢ 规模较小的医院:综合性ICU ➢ 500张床位上的医院:专业ICU ➢ SICU:外科重症监测治疗病房 ➢ CCU:冠心病监测治疗病房 ➢ RICU: 呼吸监测治疗病房 ➢ 大学附属或医学中心:危重病急救中心
一、概述
9. 基本监测治疗设备
多功能监测仪、心排出量测定仪、脉搏血氧 饱和度仪,ETCO2测定仪、血气分析仪、呼吸器、 氧治疗用具、除颤器、输液泵和各种急救用具等
一、概述
10. 术后主要收治指征 ➢ 心内直视手术后的病人
➢ 严重创伤和大手术后需要继续监测重要器官生理功能 者
➢ 术后需要进行呼吸机治疗者
三、病情的评估
★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ISS) 是根据病人所需要采取监测治疗,护理和
一、概述
1. 重症监测治疗室(ICU)概念 是集中各有关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先进的监测和
治疗设备,对重症病例的生理功能进行严密监测和及 时有效治疗的专门单位
一、概述
2. ICU特点 ➢ 疑难重危病例集中 ➢ 监测细致 ➢ 治疗积极且针对性强 ➢ 护理水平高 ➢ 工作效率高 ——因此ICU 是现代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治疗原发病 ➢ 衡量治疗效果及其预后
(一)循环系统
1. 循环监测 心电图
主要是了解心率的快慢,心律失常类型的诊断,心 肌缺血的判断等 血流动力学监测

教案-重症监测与复苏

教案-重症监测与复苏

【装[订II 【线皖南医学院教案教学内容、步骤及时间分配:第九章重症监测与复苏第一节重症监测治疗一、概述5分钟二、ICU的工作内容20分钟三、病情的评估5分钟第二节心肺脑复苏一、概述10分钟二、初期复苏20分钟三、后期复苏20分钟四、复苏后治疗20分钟5分钟国内外进展图片展示5分钟 教案续页)第九章重症监侧治疗与复苏第一节重症监侧治疗一、概述重症监测治疗室(intensivecareunit,ICU )是集中各有关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对重症病例的生理功能进行严密监测和及时有效治疗的专门单位。

感染、应激等多种病因都可引起病人发生器官或系统的功能不全或衰竭、代谢障碍、内环境紊乱等。

在此阶段,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非常迅速,需要对病人的生理功能进行系统、实时和动态的监测,并进行及时或有预见性的治疗。

ICU 现已发展为具有对重症病人进行监测、诊断、治疗和对东理功能的支持和调控等功能,并有培训专业人员和进行科研的能力,成为临床医学中的专门学科一一危重病医学(criticalcaremedicine),是现代化医院中不可缺少的医疗单位。

ICU 的设立应根据医院的规模、病种、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而定。

一般认为,规模较小的医院可设综合性ICU ,为各专业服务。

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应设有专业ICU o ICU 的专业化是近年来发展的趋势,如外科重症监测治疗病房('SICU )、冠心病监测治疗病房(CCU )和呼吸监测治疗病房(RICU )等。

也可将各专业ICU 集中在一个区域,建立ICU 中心或危重病医学科,可集中使用大型仪器和设备,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ICU 床位在综合医院一般为总床位的3%-6%,在专科医院(如心脏外科)可增加到10%—15%。

ICU 是一个多专业协作的医疗单位,必须分工明确,组织有序。

ICU 主任全面负责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

主治医师1-2名,主要负责日常医疗工作,并与护士长共同负责日常病房管理工作。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2)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2)

(11)加压输血 (12)抗休克裤(MAST) (14)输血小板 (15)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 (16)急充分反映手术(24 h内) (17)急性消化道出血灌洗 (18)急诊行内镜或纤维支气管镜 检
(19)应用血管活性药物(>1种)
23
(1)静脉营养(包括肾心肝衰营养液)
(15)电转复治疗心律失常
6 8 8 12 48 48 32 32
12 12 24 19
15
低流量吸氧时氧浓度的调节 低流量系统 :
常用方法有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带贮气囊面罩吸氧。
吸氧 方法
鼻导管吸氧
面罩吸氧
贮气囊 面罩吸氧
氧流量 1 2 3 (L/min)
4 5 6 5~ 6 7 6 7 8
6 ~~

78
10
FiO2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Intensive care and recuscitation
第一节 重症监测治疗
一、概述
重症监测治疗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集中各 有关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对 重症病例的生理功能进行严密监测和及时有效治疗的 专门单位。
感染、应激等多种病因都可以引起病人发生器官或系统 的功能不全或衰竭、代谢障碍、内环境紊乱等。
22
一、TISS评分标准
评分


(1)心搏骤停或电除颤后(48h内) (2)控制呼吸,用或不用PEEP (3)控制呼吸,间断或持续用肌松药 (4)食管静脉出血,三腔管压迫止血 (5)持续动脉内输液 4 分 (6)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 (7)心房和(或)心室起搏 (8)病情不稳定者行血液透析 (9)腹膜透析 (10)人工低温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ppt课件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ppt课件

呼吸监测
血氧饱和度监测
通过监测血液中的氧饱和度,了解患者的氧 合状态。
肺功能监测
通过肺功能测试,了解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 能。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估患者的通气 功能。
胸片和CT检查
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肺部病变和通气状况 。
循环系统监测
01
02
03
04
心电监测
持续监测心电图变化,了解患 者的心律和心脏电活动。
免疫疗法
03
利用免疫系统的力量对抗疾病,为重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特别是对于癌症和感染性疾病。
医护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模拟训练
利用模拟设备对医护人员进行重症监护和复苏技能的训练,提高 其实操能力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在线教育
利用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提供重症监护和复苏相关的教育和培训 ,方便医护人员随时学习和更新知识。
对于血压不稳定的患者,使用血管活 性药物来调节血压和改善微循环。
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
通过血液透析机将体内多余的代谢废物和水分排出体外,减轻肾 脏负担。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对于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缓慢持续地清除 体内毒素和水分。
腹膜透析
对于不适合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 进行物质交换。
气道管理
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及时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 肺部感染。
氧疗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 不同浓度的氧气吸入,维 持患者正常氧合。
循环支持治疗
液体治疗
通过补充或限制液体,调整患者血容 量,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血管活性药物
血液净化
对于急性重症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 疗,清除体内多余的炎症介质和毒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脑复苏(CPCR)针对呼吸和循环骤 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 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 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从而尽快恢复中枢神经
系统功能,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复苏、后期复
苏、复苏后治疗。
二、初期复苏(心肺复苏)
初期复苏(basic life support ,BLS)是
CVP 低 低 高 高 正常 BP 低 正常 低 正常 低 临床意义 血容量不足 血容量轻度不足 心功能不全 容量血管收缩,肺循环阻力高 心输出量低,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二)、通过SWan—Ganz漂浮导管获参数为
三方面 压力(PAP、PAWP)、流量(CO)、氧代谢 (混合静脉血) PAWP(肺毛细血管楔压):以漂浮导管完成
专科ICU
3、ICU的规模:综合ICU床位8~12张为宜, 少于4张不值得具有单独的医生力量,ICU床
位数占总床位数1%~2%,美国高达20%。
4、ICU人员组成
医生:床位=1.5~2:1
护士:床位= 2~3:1
5、ICU收住标准:ICU收治对象来自各临床科室的
危重病人,其中ICU只能帮助那些病情中等或中等 偏重的病人,对死亡性不大或很大的病人ICU则几 乎不能提供什么帮助,如脑死亡者、急性传染病、 恶性肿瘤晚期、老龄自然死亡过程不属于收治范围,
运输过程的多环节。
(二)、氧疗 1、定义:提高吸入气中氧浓度,纠正低氧血症。 2、何为缺氧:氧供不足,氧耗过大,氧利用障碍引 起的组织器官病理改变。 缺氧程度(根据动脉血气分析) 轻度 50~60mmHg 中度 30~50mmHg 重度 <30mmHg
3、常用氧疗方法 鼻导管吸氧:FiO2=21+(4×氧流量L/分) 面罩吸氧:普通面罩、带贮气囊面罩、文图里
开胸:胸左旁2.5cm,第4肋间→腋前线。
三、后期复苏
后期复苏(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 是初期复苏的继续,借助于器械和设备、先进
的复苏技术和知识以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 纠正内环境紊乱。
(一)、呼吸道的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使用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气
管插管、气管切开。
(二)、呼吸器的使用(简易呼吸囊或呼吸机) (三)、监测 心电图、心电监护、PCO2 、PO2 监测、尿量、 CVP
(四)、药物治疗 途径:①首选静脉给药 ②气道内给药(肾上腺素、利多卡因、 阿托品)
③心内注射
1、肾上腺素 首选药物,α 、β 双重兴奋的儿茶酚胺类
药,α 受体兴奋可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冠脉、 脑血管收缩微),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室 纤颤由细颤转为粗颤,提高电除颤成功率,用 量0.5mg~1mg每次,0.01~0.02mg/kg,每5分
措施:1、脱水降颅内压
脱水应以减少细胞内液和血管外液为主
脱水治疗一般以渗透性利尿为主,快速利尿药(速尿) 为辅,甘露醇是最常用的渗透性利尿药,每次 20%甘露醇0.5~1 g/bg,30min内快速静滴, 每日4~6次,必要时加用速尿,
一般在第3~4天脑水肿达到高峰,因此脱水治疗应持 续5~7日。
腔内分泌物、血液、呕吐物等。
(二)、B 人工呼吸 1、徒手人工呼吸法(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特点:简便、迅速、不受条件限制 要领:尽量吸气、用力吹气
有效标:胸廓扩张
2、利用器械或特制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法
(三)、C 心脏按压 心跳骤停定义:心脏的有效排血功能突然 丧失,可表现为三种类型:①心室停顿;②心 室纤颤;③电-机械分离。临床症状是神志突然 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
1、胸外除颤
位置:一电极板放在靠近胸骨右缘的第 2肋
间,另一电极板放在左胸壁心尖部,电极下垫
盐水纱布或导电糊。
电击能量:(成人)200J 300J 360J
(小儿)2J/kg
2、胸内除颤 成人 20~80J 小儿5~50J
四、复苏后治疗
(一)、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心肺复苏后应对呼吸系统进行详细检查, 并检查胸片,判断气管插管的位置,有无肋骨
(五)、体液治疗 积极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低血容量→① 心脏充盈压↓,心脏收缩性↓;②全身组织缺 血缺氧)。监测CVP,维持在10~12cmH2O,以
晶体为主,适当输入胶体。
(六)、心室纤颤和电除颤
电除颤是目前治疗室颤的唯一有效方法, 定量电流冲击心脏使其完全去极化,异位兴奋 灶消除,室颤终止。
钟可重复一次。
2、阿托品 能降低心肌迷走神经的张力,提高窦房结 的兴奋性,促进房室传导,适用于窦性心动过 缓。 用量:心脏停搏 1mg iv 。 心 动 过 缓
0.5mg 每隔5分钟可重复。
3、利多卡因
防治室性心律失常(室早、室性心动过速)。 用量:1~1.5mg/kg iv。 2~4mg/min 静 脉滴注
目前多根据病种结合病情和医院条件制定收治标准。
6、危重病人转入ICU后,其病情由ICU医师与原专
科医师共同负责处理。
二、血流动力学监测
(一)、中心静脉压(CVP)
1、定义:近右心房的胸腔段、上下腔静脉内压, 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主要与血容量、右心 功能、静脉张力有关,正常值6~12cmH2O。
2、CVP与BP的关系:二者结合分析对评价循 环功能具有一定价值。
2、低温:耗O2↓,体温33~35℃ 适应症→心脏停搏时间较久或病人呈现体温 升高或张力增高者。 3、皮质激素:尽早开始,3~4日停药
4、氯化钙 心肌收缩力↑,延长心脏收缩期,提高心 肌的激惹性,适用于因高血钾或低血钙引起的 心脏停搏。
用量:10% CaCl2 2.5~5ml iv
5、碳酸氢钠 纠正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药物。酸中 毒时(PH<7.20)→①容易发生顽固性室颤; ②心脏收缩力↓;③拟交感类药物作用↓。 用量根据PH及血气分析。当碱剩余(SBE) 达到10mmol/L以上时,可按公式计算:
SBE×体重(kg) 5%NaHCO3(mmol)= 4
不能测PH时及血气分析,首次1 mmol/kg, 每10分钟0.5 mmol/kg,静滴速度15 ml/min。
6、其他 多巴胺:适用于低血压和心功能不全者。 去甲肾上腺素:适用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合并明显低血压者。
异丙肾上腺素: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呼吸、循环骤停时的现场急救措施,分为ABC,
即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B(breathing) 人工呼吸、C(circulation)重建循环(心脏按
压)。
(一)、A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人工呼吸的先 决条件 1、仰头抬颏法:解除舌后坠引起的呼吸道 梗阻。 2、清洁呼吸道:排出呼吸道内异物或口
(Venturi)面罩
(三)、机械通气 应用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的一种方法,是治疗 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常 用 通 气 模 式 : cmv ( 控 制 通 气 ) 、 A/cmv
(辅助/控制通气)、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
气)、psv(压力支持通气)、PEEP(呼气末
正压)
第二节
一、概述
心肺脑复苏
第九章 重症监测治疗与 复苏
第一节 重症监测治疗
一、ICU特点
1、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病
房或加强治疗科。
是由受过专门训练,具备各有关专业知
识和技术的医护人员,在有先进设备和救治
措施的环境里对重症及并发症进行集中、连
续、强化治疗的科室。
2、ICU的分类: 综合ICU
骨折、气胸、肺水肿等并发症,监测血气分析。
(二)、确保循环功能的稳定
循环功能稳定是一切复苏措施之所以能奏
效的先决条件,血流动力学监测十分必要,除
常规监测ECG、BP、CVP,有条件的应监测
PAWP,并降CVP、BP及尿量综合分析,用以
指导输液治疗。
(三)、保护其他脏器功能,防治MODS的发

(四)、脑复苏 为了防治心脏停搏后缺氧性脑损伤所采取 的措施为脑复苏。 原则:防止或缓解脑组织肿胀和水肿。
1、胸外心脏按压:CO为正常的30~40%
原理:心泵机制、胸泵机制。
方法:仰卧、硬板、胸骨上2/3与下1/3的交接处 (即剑突上4~5cm处),速度使胸骨下陷 4~5cm,频率80~100次/分(成人)。 并发症:肋骨骨折。
1人操作
2人操作
2:15(吹2按15)
1:5 (吹1按5)
2、开胸心脏按压:CO为正常的40~60%。
的,反映所经途径的压力,尤其可反映左心功
能为其特点。
共腔
肺A 右房 右室 左房 左室 PCWP≌LAP≌LVEDP
根据CVP、BP、PCWP可间接算数多项值,全 面监测与治疗
三、呼吸功能监测和呼吸治疗
(一)、呼吸功能监测 由简单→复杂,由基本→需特殊设备的
数据与项目繁多,其实反映通气、换气、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