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和资产表法会计处理案例

合集下载

三张报表的关系(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勾稽关系

三张报表的关系(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勾稽关系

三张报表的关系(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勾稽关系三张财报的勾稽关系1资产负债表的角色首先先给老王解释了资产负债表。

老王你看,其实资产负债表体现的是你这家公司有多少家当。

就像你之前给女儿找对象的时候,总喜欢问男方家里有几套房子,几辆车子,多少存款,如果人家平常也像你们奶茶店每年编制一份完整的财务报表,那么通过看资产负债表这些家当一目了然。

资产负债表有三个要素: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我们都知道,不管是街边摆个摊位还是在国贸里租个办场所搞点大事情,都要先有钱才能办事。

正因如此,上面这个恒等式体现的就是一家企业的钱来自哪里,去往何处。

一家企业想要正常的运作起来,其核心是钱的流动,现金就像一个活泼的小孩,他蹦蹦跳跳惹人怜爱。

他从银行的金库里跳到企业的账目上,从企业的货币资金账目上,跳到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这些生产要素里,变成了产品,产品跳啊跳,跳到了客户的仓库里,客户拿到了货,将更多的钱支付给这家企业,这些钱扣除了成本,跳啊跳,跳到了所有者权益里,要么当做股利分配给股东,要么沉淀在资产负债表上。

所以在财务上,企业经营的本质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着一个从现金开始,投入生产要素,到产生产品或者服务,再将一批产品卖出去,获得一笔收入,这样转了一圈,又回到现金的这样一个循环。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当这个孩子越活泼,企业的生命力就越旺盛,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数额就会逐年扩大,显示出作为一个高富帅应有的基本素养。

此外,资产负债表还可以判断有多少钱真正是你自己的,有多少是通过负债借来的,你看左边的时候感觉都是你的东西(掌握对他们的控制权),你再看右边就会比较清醒,就像那些个首富别看他们表面风光,其实哪个不是屁股后面一大帮抄着家伙在后面追债的。

宝宝心里苦,你们不知道。

前阵子国家去杠杆,有不少看着像高富帅的企业轰然倒塌,正是因为在流动性充足的时候拼命加杠杆。

当市场上流动性泛滥,银行的业务人员哭爹喊娘的来求老板贷点款啊。

财务会计案例与分析题集

财务会计案例与分析题集

财务会计案例与分析题集(1)—— 案例题一、 应收款项 案例分析题1)佳艺装饰材料公司 2003——2005 年连续三年的比较利润表见表 3-7。

表 3-7 比较利润表 单位:千元 近几年来, 由于该公司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 使销售量有所增加, 但坏账损失也随之 上升。

该公司采用“赊销百分比法”估计坏账,各年已冲销的坏账假设均为上年所计提的坏 账准备。

问题:(1)如果 2022 年的赊销额为 50 000 000 元,请根据前三年的资料估计 2022 年的坏账 损失数。

(2)若该公司将 2005 年的付款方式进行调整,见表 3-8表 3-8 2005 年付款方式调整表 单位: 千元○1若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 银行将收取 2%的手续费。

○2若采用支票付款方式, 约有 3%的客户因存款不足而退票, 且无法收回。

问题: 试比较上述三种付款方式哪一种对企业更有利?为什么?2) 凯得公司因发展业务需要投入大笔资金,经研究提出如下融资方案:(1)将 800 000 元的应收账款向信贷公司抵借,按协议取得 80%的借款, 并按 0.5%支 付佣金。

6 个月后公司收回已抵借的应收账款 600 000 元, 偿还信贷公司借款 480 000 元, 同时支付借款利息20 000 元。

(2)将面值 500 000 元、 期限 6 个月、利率 8%的带息商业汇票向银行办理贴现,贴现 期为 5 个月,贴现息为 10%。

(3)将 300 000 元的应收账款出售给中翔信贷公司,售价为 280 000 元, 无追索权。

问题:比较、分析融资方案中的三种方式的区别,同时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项目 销售收入 不同付款方式占销售额的百分比 (%)支票 赊销 商业汇票方式 1 50 000 50 20 30 方式 2 50 000 50 50方式 3 50 000 50 50 项 目销售收入其中:赊销销售成本毛利管理费用其中:坏账损失净收益 2005 年 50 000 40 000 25 000 25 000 10 000 2 000 15 000 2004 年 40 000 30 000 20 000 20 000 9 000 1 500 11 000 2003 年 30 000 20 000 12 000 18 000 10 000 1 000 8 000二、存货案例分析题1) ABC 公司是增值税普通纳税企业,使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使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 ,2022 年度发生的业务和事项及会计处理如下:(1) 2022 年 3 月,购进一批工程用物资,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200 万元,增值税额为34 万元。

2019会计造假真实案例

2019会计造假真实案例

康美药业A股史上规模最大的财务造假舞弊案2019年4月29日,康美药业发布更正公告,称其2017年的年报数据存在重大差错。

存货少计195亿元,现金多计299亿元。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几乎所有数据都需要更正,对2017年财报做出重大调整。

4月30日晚间,上交所立刻向康美药业发监管函,称公司在财务管理、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等方面可能存在重大疑问,予以高度关注。

此外,证监会已对康美药业审计机构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涉嫌未勤勉尽责立案调查。

5月17日下午,证监会通报了康美药业调查进展。

据证监会称,现已初步查明,康美药业披露的2016至2018年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信息,一是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 二是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 三是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

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第63条等相关规定。

康美药业是曾经的千亿市值白马股、中药行业的龙头,前期已经屡遭质疑,但没有确凿的证据。

如今,随着证监会调查进展的通报,财务造假有了实锤。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康美药业市值仅剩186亿元,较上年末458.09亿元缩水六成。

康得新A股史上最大利润造假案康得新2015年虚增利润总额23.81亿元,占年报披露利润总额的144.65%。

2016年虚增利润总额30.89亿元,占年报披露利润总额的134.19%。

2017年虚增利润总额39.74亿元,占年报披露利润总额的136.47%。

2018年虚增利润总额23.81亿元,占年报披露利润总额的722.16%。

合计四年虚增利润119亿元,成为A股史上最大利润造假案。

公司股票自7月8日起,一直处于停牌状态。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康得新市值仅剩125亿元,较上年末270.53亿元市值缩水逾5成。

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已经被立案调查。

康得新利润造假的方法是通过伪造海外客户,炮制虚假业务合同,临摹国外客户签名,粘贴打印,虚构外销业务产业链。

审计学课程设计案例题答案

审计学课程设计案例题答案

审计学课程设计案例题答案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案例一资产负债表审计一、上述疑点存在的问题及对报表相关项目的影响1、“应收账款”项目问题:违反了营业收入的确认原则,按实质性测试,采用交款提货方式的销售,以货款已经收到或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同时发票账单和提货单已交给购货方时确认收入实现。

所以公司应在20×1年1月10日确认的收入不属于本年营业收入。

影响:这样做会虚增本年资产,给报表使用者造成误会。

所以:应收账款账户应进行相应调整,减少58500元的虚增资产。

2、“长期股权投资”项目问题:康盛公司对B公司的投资占有10%,即对合营企业的投资,属于共同控制,应采用权益法计算,而在权益性投资下,是对股票股利不做处理的。

影响:此做法给报表使用者造成误会。

所以: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应进行相应调整,减少50000元。

3、“应付账款”项目问题: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为应付账款总账余额与预付账款借方余额的总和。

影响:此项目虚减10000元,使得利润虚增,负债减少。

造成报表使用者误解。

所以:应付账款账户应相应调整,金额调整为435000元。

应付账款应从贷方转到预付账款的借方。

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付账款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4、“预提费用”项目问题:向银行借入6个月的生产周转款,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康盛公司未作任何会计处理。

影响:少计提了6个月的利息。

所以:借款应贷记“短期借款”账户,借款所发生的利息应计入“预提费用”账户。

作正确的会计分录如下:借:预提费用 3 000贷:应付利息 3 000二、重新编制资产负债表表1 资产负债表会股01表编制单位:康盛股份公司 20××年12月31日金额单位:元三、若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不平衡,请说出你的审计建议1、检查资产项目金额是否反映其实际成本;2、检查各项数字符号标示是否正确;3、检查报表项目的填列口径是否正确;4、检查资产负债表补充资料是否完整。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关系和实例讲解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关系和实例讲解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关系和实例讲解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关系和实例讲解一、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的关系1、利润表是按照“收入一费用=利润”编制的,它反映的是一个期间会计主体经营活动成果的变动。

2、资产负债表是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制的,它反映的是某一时点会计主体全部资产的分布状况及其相应来源。

3、由于等式“收入一费用=利润”的结果既会在利润表中反映,也会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它门之间的联系可以用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表示。

4、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部分“未分配利润”年初、年末数等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利润分配部分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年末未分配利润”,年度之中,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部分“未分配利润”期末数等于年初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的净利润之和。

二、利润表的编制实例:天华股份有限公司20×7年度有关损益类科目本年累计发生净额如表1所示。

表11 天华股份有限公司损益类科目20×7年度累计发生净额单位:元科目名称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主营业务收入 1 250 000主营业务成本750 000营业税金及附加 2 000销售费用20 000管理费用157 100财务费用41 500资产减值损失30 900投资收益31 500营业外收入50 000营业外支出19 700所得税费用85 300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天华股份有限公司20×7年度利润表,如表2所示。

表2 利润表会企02表编制单位;天华股份有限公司20×7年单位:元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略)一、营业收人 1 250 000减:营业成本750 000营业税金及跗加 2 000销售费用20 000续表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略)管理费用157 100财务费用41 500资产减值损失30 900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31 500列)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280 000加:营业外收入50 000减:营业外支出19 700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略)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310 300减:所得税费用85 300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225 000五、每股收益:(略)(一)基本每股收益(二)稀释每股收益三、资产负债表编制案例: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均需填列“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丽栏。

MBA 案例2 企业利润表生成与理解

MBA  案例2   企业利润表生成与理解

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学》案例2 企业利润表生成与理解一、案例目的1. 熟悉会计基本方法,包括设置账户、成本计算、复式记账以及报表生成;2. 理解权责发生制以及会计确认、计量报告过程;3. 了解企业的产品成本构成以及会计处理;4. 了解增值税特点以及增值税核算。

二、案例内容甲企业2019年1月1日成立,并收到乙股东和丙股东投资款。

1月份甲企业购置办公室、发生借款、购买材料等业务,具体业务如下:1. 2019年1月1日,企业甲收到股东乙股东和丙股东各投资3000万元。

2. 2019年1月3日,企业甲购买管理部门用办公室,用银行存款支付400万元,预计使用20年。

假设购进当月计提折旧。

3. 2019年1月5日,企业甲取得银行借款1000万元。

4. 2019年1月8日,企业甲从银行提取现金20万元。

5. 2019年1月10日,企业甲支付全年报刊杂志订阅费12万元。

6. 2019年1月12日购置生产厂房,支付2000万元,厂房预计使用10年;购置设备500万元,预计使用5年。

假如固定资产当月折旧,折旧费在A、B两种产品之间平分。

7. 2019年1月13日,企业甲购买原材料铜300万元,铁500万元,款项尚未支付,增值税税率为17%。

8. 2019年1月15日,企业甲生产部门领取原材料铜300万元,用于生产A产品,领用铁400万元生产B产品。

9. 2019年1月31日,计算出本月应当支付给管理人员工资40万元,应当支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万元,应当支付专设销售机构人工工资6万元,应当支付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40万元,应当支付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30万元。

制造费用在A、B两种产品之间平分。

10. 2019年1月18日,甲企业董事长出差,从财务部借款3万元。

11. 2019年1月25日,甲企业董事长出差回来,报销出差费用2.8万元,退回0.2万元。

12. 2019年1月31日,材料盘点,发现价值2万元的材料丢失。

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分析

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分析

1.主营业务收入利润表反映的主营业务收入在一般情况下会≦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的销售收入。

其小于部分企业应作纳税调整处理。

利润表中反映的主营业务收入尚不包括视同销售货物的收入,因此企业视同销售货物在会计上无需通过销售账户处理,这部分收入亦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项目。

对该项目应分析销售成本率或毛利率。

结合成本一起分析。

案例:(1)低价开票,少计收入;(2)挂靠企业开发,不申报纳税;(3)收取价外费用,不申报纳税。

案例:中国税务报2006.12.11“销售滞后”应被认为偷税行为所谓销售滞后,是指按税法规定应当在当期确认并进行纳税申报的应税销售收入,拖延至后期确认并进行纳税申报的行为。

三类滞后现象:一是直销收入滞后:指销售方直接向购货方销售商品或劳务(指按税法规定应当确认收入)后,若购货方不急于取得发票,销售方当期不确认收入,也不进行纳税申报,从而形成销售滞后;二是代销收入滞后:供货方将货物发往异地代理商,代理商销售货物并将货款汇给供货方后,不提供或延缓提供“代销售清单”(或代理商提供“代销售清单”后,供货方不及时确认收入),从而形成销售滞后。

三是经销收入滞后:供货方将货物发往经销商后,经销商从供货方取得货物时暂不索取销售发票,并将发票直接开往购货方,这样经销商不仅达到了不缴或少缴流通环节税款之目的,也同样造成了供货方销售滞后。

例:某企业于5月以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一批,产品成本为6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0元,税金17000元。

该商品已发出,并办妥托收手续。

此时得知购买方资金周转困难。

经与购买方交涉,确认此项收入目前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暂不确认收入。

借:发出商品 60000 借:应收账款 17000贷:库存商品 60000 贷:应交税金-增(销)17000税法:若当年仍未确认收入,作纳税调增40000,以后年度确认收入时,作纳税调减。

2.主营业务成本企业在正常核算情况下,利润表中反映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存在着一定的配比性。

合并财务报表案例分析

合并财务报表案例分析

合并财务报表案例分析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财务报表合并逐渐成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部分。

本文以一家虚构的集团公司为例,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合并,并对合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集团公司概况ABC集团公司拥有多家子公司,涉及制造、销售、服务等不同行业。

各子公司的财务报告均由各自独立编制,母公司对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二、财务报表合并流程1、编制统一报表格式ABC集团公司需编制统一的财务报表格式,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各子公司需按照母公司要求的格式编制财务报表。

2、汇总财务报表母公司汇总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形成合并财务报表的初稿。

3、调整内部交易在汇总过程中,需对各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进行调整。

例如,母公司需抵消对子公司的销售收入,以避免重复计算。

4、合并抵消项目对于一些共同成本或费用,如管理层薪酬、租金等,需在各子公司之间进行分摊。

还需对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进行确认和分摊。

5、最终合并报表经过上述调整后,母公司最终形成合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三、合并财务报表分析1、财务状况分析通过合并财务报表,我们可以分析ABC集团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集团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了解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状况。

我们还可以计算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评估公司的偿债能力和流动性。

2、经营成果分析通过合并财务报表,我们可以分析ABC集团公司的整体经营成果。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集团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净利润等指标,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

我们还可以计算集团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等指标,评估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

3、股东权益分析通过合并财务报表,我们可以分析ABC集团公司的股东权益状况。

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少数股东权益的比例和构成,以及其对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的影响。

我们还可以计算集团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评估公司对股东的回报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某企业2000年12月购入一台设备,原价为580万元,预计残值为2万元。

按税法规定可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会计上采用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8年。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假设该企业每年所得税前利润为2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

根据这项经济业务,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①2001年: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折旧额=5÷15×(580-2)=192.67(万元)按直线法计算每年提取的折旧额=(580-2)÷8=72.25(万元)时间性差异=192.67-72.25=120.42(万元)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120.42×25%=30.105(万元)按会计收益计算的所得税=200×25%=50(万元)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200-120.42)×25%=19.8595(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500 000贷:递延税款 301 050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98 950②第2002年:按税法规定计算的折旧额=4÷15×(580-2)=154.13(万元)按直线法计算每年提取的折旧额=(580-2)÷8=72.25(万元)时间性差异=154.13-72.25=81.88(万元)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81.88×25%=20.47(万元)按会计收益计算的所得税=200×25%=50(万元)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200-81.88)×25%=29.53(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500 000贷:递延税款 204 700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95 300③第3年:按税法规定计算的折旧额=3÷15×(580-2)=115.6(万元)按直线法计算每年提取的折旧额=(580-2)÷8=72.25(万元)时间性差异=115.6-72.25=43.35(万元)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43.35×25%=10.84(万元)按会计收益计算的所得税=200×25%=50(万元)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200-43.35)×25%=39.16(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500 000贷:递延税款 108 400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9 160④第4年:按税法规定计算的折旧额=2÷15×(580-2)=77.07(万元)按直线法计算每年提取的折旧额=(580-2)÷8=72.25(万元)时间性差异=77.07-72.25=4.82(万元)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4.82×25%=1.21(万元)按会计收益计算的所得税=200×25%=50(万元)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200-4.82)×25%=48.79(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500 000贷:递延税款12 100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87 900⑤第5年:按税法规定计算的折旧额=1÷15×(580-2)=38.53(万元)按直线法计算每年提取的折旧额=(580-2)÷8=72.25(万元)时间性差异=38.53-72.25=-33.72(万元)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33.72×25%=-8.43(万元)按会计收益计算的所得税=200×25%=50(万元)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200+33.72)×25%=58.43(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500 000递延税款 84 3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84 300⑥第6年:按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已经提完。

按直线法计算每年提取的折旧额=(580-2)÷8=72.25(万元)时间性差异=-72.25(万元)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72.25×25%=-18.06(万元)按会计收益计算的所得税=200×25%=50(万元)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200+72.25)×25%=68.06(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500 000递延税款 180 6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80 600⑦第7年的会计处理与⑥相同(略)。

⑧第8年的会计处理基本同⑥,但递延税款账户余额为180750元,应将其余额全部结转完毕,并调整尾数。

借:所得税费用 500 000递延税款 1807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80 750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不管税前会计利润多少,应交所得税(在税率不变情况下)都是按照应纳税所得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金额确定;从计入利润表的所得税和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账户的金额看,虽然两者的金额不同,但是,从该项资产的整个折旧期间(包括按税法规定的折旧和会计规定的折旧)看,两者的总额则是一致的。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账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需要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账户来核算暂时性差异对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余额,要按照税率的变动或新征税款进行调整。

具体来说,在计算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时,应按企业本期实际执行的税率计算确定;如果在未来转销时间性差额的期间内,将要采用已公布、但在暂时性差异产生时尚未执行的税率,应按已公布尚未执行的税率计算确定;如果在暂时性差异产生时不存在已公布将要执行的税率,应按实际执行税率计算确定,待税率变更时,再对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进行调整;如果以前各期已经确认的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未考虑开征新税的因素,应根据未来开征新税对已经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

另外,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如果是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那么,与企业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相关的项目往往在同一或不同的会计期间直接计入权益,因此,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也应当直接计入权益。

【例2】某企业于2001年12月购买取得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400万元,预计净残值20万元,会计处理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根据税法规定可以采用年数总和法,使用年限为4年,假定企业每年的会计利润均为1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所得税税率为25%,请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账务处理。

步骤一:确定产生暂时性差异的项目——固定资产税法折旧采用年限总和法,会计折旧采用直线法,会导致在固定资产的存续期间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记入“递延所得税负债”步骤二、三、四:确定该固定资产存续期间各年的暂时性差异及该项差异对纳税的影响时点值和当期发生额,如表所示。

表暂时性差异纳税影响计算表单位: 万元借方“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贷方2001年末 02002年发生数 192002年年末 192003年发生数 9.52003年年末 28.52004年发生数 02004年年末 28.52005年发生数 9.52005年年末 192006年发生数 192006年年末 0步骤五:计算应交所得税,如表所示。

表应交所得税计算表单位: 万元步骤六:计算“所得税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如表所示。

表所得税费用计算表单位: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的记录如下:2002年:借:所得税费用 250 00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90 000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0 0002003年:借:所得税费用 250 00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95 000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5 0002004年:借:所得税费用 25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0 0002005年:借:所得税费用 250 000递延所得税负债95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45 0002006年:借:所得税费用 250 000递延所得税负债19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40 000练习题【练习】甲股份有限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25%。

2006年12月购入一台设备,原值1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3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按税法规定,应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假设企业每年的会计利润为600万元。

【要求】(1)根据资料,分析填列下表(包括计算折旧、计税基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等)。

(2)列出会计折旧与税收折旧的计算过程。

(3)要求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账务处理。

【例】某企业全年发生超标业务招待费为3.5万元。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本年折旧额为50 000元;计税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本年折旧额为65 000元。

年度利润表上反映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

该企业本期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计算如下:税前会计利润 1 000 000加:永久性差异 35 000减:时间性差异 15 000应税所得额 1 020 000所得税率 25%本期应交所得税 255 000本期所得税费用 255 000会计分录如下:借:所得税费用255 000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5 000实际上交所得税时:借: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5 000贷: 银行存款255 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