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导论

合集下载

财政学导论

财政学导论

(3)效率理论
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尤其是帕 帕 累托提出的效率准则 效率准则——即帕累托效率准则, 累托 效率准则 成为现代经济学评价资源配置状态的基本依据 和标准。帕累效率准则最先是用于分析市场机 最先是用于分析市场机 制的资源配置状态,它不仅提出了为私人部门 制的资源配置状态 生产私人商品的资源配置效率标准 资源配置效率标准,而且也指 资源配置效率标准 出了实现帕累托效率的路径 在完全竞争市场 实现帕累托效率的路径:在完全竞争市场 实现帕累托效率的路径 条件下, 条件下,只要消费者在其收入约束下通过出价 竞争方法依据其偏好自由选择商品, 竞争方法依据其偏好自由选择商品,生产者按 照利润极大化原则生产和提供相应的商品, 照利润极大化原则生产和提供相应的商品,就 可以实现帕累托效率。 可以实现帕累托效率。
四、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4、比较分析法
理论实证分析 经验实证分析
数理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第三节 财政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朴素的财政思想 1、藏富于民,培养财源,发展经济,以增加财 、藏富于民,培养财源,发展经济, 政收入的理财思想。 政收入的理财思想。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以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必先富民”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 以“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的 原理管理财政。 原理管理财政。 北宋的王安石明确指出:“因天下之功 因天下之功,以生天下之 北宋的王安石明确指出 因天下之功 以生天下之 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用 财,取天下之财 以供天下之用”。 取天下之财 以供天下之用” 明代丘浚更提出“理财之道,以生财之道为本 以生财之道为本” 明代丘浚更提出“理财之道 以生财之道为本”的 治财哲理。 治财哲理。

财政学导论

财政学导论

Public finance
9/13/2013
13
本章小结
Public finance 财 政 学
5.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财政学基本上秉承英美财政学 体系;建国初期,主要引进前苏联的“货币关系体系”的财 政学;50年代后期以来,“国家分配论”的财政学逐渐占据 主流地位,其间,各种流派的财政学相继问世;改革开放后, 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美英等国外财 政理论得到引进和吸收,出版了为数不少的“公共财政学”、 “公共经济学”著作,对“国家分配论”的认识也得到了深 化。
Public finance
9/13/2013
4
第一节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二、财政学的研究范围 Public finance 财 政 学
财政政策: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任务指定的处 理各种财政活动的规则和秩序,是对财政关系的强制性规定,是
根据统治阶级利益处理财政活动关系的准绳。
财政制度:根据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财政工作的 依据和规范,即规范财政活动关系的具体形式。 财政学的对象范围,是指研究财政学并揭示其特殊矛盾、 特殊规律的一个特定领域。 财政学的研究,要密切联系财政政策、财政制度、财政史、 财务、金融、投资、会计等学科。
(一)古典学派和庸俗学派的观点
2. 大卫·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
9/13/2013
9
第二节 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 Public finance 财 政 学
(二)现代西方学者的观点
1. 国家干预与市场经济问题 (1)个人主义的国家观认为国家不能通过财政来干预市场经 济。 (2)集体主义的国家观认为国家应通过财政来干预市场经济。 2.凯恩斯主义关于财政学的主题 凯恩斯认为传统的财政范畴:税收、支出、公债、预算等仅 仅是财政学主题的一部分。之外,他还系统地论述国家干预经济, 尤其是包括政府政策的实施对总体经济活动(如失业和通货膨胀 等)水平的影响。

(完整版)财政学导论(陈共第九版)

(完整版)财政学导论(陈共第九版)

MAUQ
-7-
我们身边的公共财政问题?
公共财政学有助于我们探讨我国目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如公共资源利用效率、政府职能发挥、财政支出合理性、 税制设置安排……
我们日常消费支出中包含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 获得收入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违规、违章所必须缴纳 的罚款……
和我们联系更为密切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
MAUQ
- 18 -
(二)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财政现实、寻 找解决问题方法。
(三)学习方法:
方法1:唯物辩证法——财政学的方法论基础
方法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 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 相结合等。
MAUQ
- 19 -
什么是实证分析?
MAUQ
-6-
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
税 收: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 使用费:电费、水费、路桥通行费…… 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
公共(政府)预算:安排财政收支的法定文件。
我们的一生时时、处处受政府经济活动的影响。由于财 政是政府经济活动的核心,因此它是现实社会中最为普 遍的经济现象之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2008年 12月在CCTV《新闻1+1》中披露,中国行政开支,仅公款 吃喝、公费出国考察、公车的“三公”费就接近9000亿 元人民币。
MAUQ
-9-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MAUQ

财政学导论

财政学导论

导论一、财政现象与财政概念•1、财政现象•2、财政概念•3、财政学概念(一)哪里有财政?为什么会有?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市场私人物品私人需要政府公共物品公共需要家庭、企业、政府1)财政现象1.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供电、供水、供气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医疗保障、失业保险基础科学行政管理、国防、治安、司法扶贫、补贴、抚恤计划…..重大事件2.政府同时承担着政治和社会职能2)财政行为(财政就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1.政府支出2.政府收入3.国家预算(二)什么是财政?1.从其直意理解:“财”与“政”、Public Finance2.从财政现象来理解:社会经济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财政现象;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家庭个人都同政府收支有关。

3.从财政的产生来理解:生产力、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国家、财政。

4.财政概念: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标。

或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注:1)财政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国家(财政)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基础,国家(政府)是财政产生的前提。

财政与国家(政府)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最早的财政范畴是捐税。

中国最早的财政形态是夏代的贡赋。

2)所谓财政,指的就是国家或政府的分配行为。

因此,财政活动的主体就是国家或政府。

离开了国家或政府,就谈不上国家或政府的分配,就无所谓财政活动;反之,如果不是国家或政府的活动,即使是分配活动,也不是财政活动。

5.财政的基本特征:阶级性公共性强制性无偿性收支平衡性二、什么是财政学?(一)财政学:是研究国家(政府)经济行为的一门科学;是综合性的政府理财学;是属于应用理论科学。

1.研究对象:研究国家(政府)经济行为。

2.研究内容:政府收支及其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一章 财政导论[20页]

第一章  财政导论[20页]

二、公共财政
2、我国公共财政的现状
13
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
❖ 一、资源配置 ❖ 二、收入分配职能 ❖ 三、经济稳定职能
14
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
❖ 一、资源配置 (一)概念
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及相应财政政策的制定、调整与实 施,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结构与流向 进行合理的调配,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
财政意义上的收入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层 含义。
17
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和手段
❖ 1.调节企业利润水平。 ❖ 2.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
18
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
❖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使整个 社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以此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9
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
(二)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和手段
❖ 1.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的财政政策,调节社会 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
❖ 2.运用财政收支活动中的制度性因素,发挥财政“内在稳定 器”的作用。
20
8
一、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
❖ (一)公共物品 ❖ (二)外部性 ❖ (三)竞争的不完全性 ❖ (四)信息不完全
9
二、公共财政
❖ (一)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 (二)我国的公共财政
10
二、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 (1)公共性 ❖ (2)非盈利性 ❖ (3)法制性 ❖ (4)强制性 ❖ (5)无直接偿还性
5
三、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 (一)财政的产生
财政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经济条件——剩 余产品的出现;另一个是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

第一章 财政学 导论

第一章 财政学   导论


五、国家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

该分配关系的重要性:农民人口多、相对贫穷等, 以及农产品的特性(一)农民对国家财政的贡献: 1. 直接方式—农业税等,占全部税收3%左 右
2. 间接方式— “剪刀差”。定义。图形。低
价销售农产品—工业品较低的工资成本和 物化成本— 较高的效益—财政收入
高价购买工业品—工业部门较高的销售收入— 较高的效益—财政收入 (二)财政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

“剪刀差”的再分配原理
P/V
工业品价格/价值
1
农产品价格/价值
O 年份
假定经济领域只生产两种产品:工业品和农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品价格与价值比越来越大于1, 农产品价格与价值比越来越小于1,形成剪刀张开状。
二、 财政学研究的问题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国民经济中“公”与 “私”的分工。它研究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 运行方式。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财政学必须进行两种不同 性质的研究: 1)实证分析, 2)规范分析。
2、公共产品论的发展

1)萨缪尔森的贡献。在1954年萨氏的《公共支出纯论》和次年的 《公共支出论图解》两篇论文中,萨缪尔森以崭新的思路分析了 公共产品的最佳供应模型问题。对林达尔模型作了更新、发展和 完善,表明了公共产品论新的发展阶段的到来。他分析得出了公 共产品的定义,并提出公共产品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对抗性问 题,在此基础上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公共产品的最佳供 应问题,并相应建立了萨缪尔森模型。

3、“边际革命”对西方公共财政学的影响: (1)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运用于分析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时,使政 府公共服务成为具有价值的“公共产品”。 (2)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引人,还使得市场等价交换原则也适用于对 政府公共服务的成本和费用的补偿分析。 (3)边际效用价值论使得公共财政活动和公共产品提供的目的,从 政府需要转到私人需要这一基点上。 (4)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运用于公共财政分析上,就使得有效配置资 源的私人经济原则也适用于公共经济活动。 上述四大变化的直接结果是,公共经济和政府活动已不再表现为 市场经济的异己分子,即财政活动不再是虽然有必要,但对于资 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来说都是尴尬的例外了。

《财政学》导论(对外经贸汪德华)

《财政学》导论(对外经贸汪德华)
《财政学》导论(对外经 贸汪德华)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财政收支和财政活动的科学,本导论课程将介绍财政学的 目的、定义与范畴,以及财政收入、支出和赤字的分类与控制,财政管理的 基本原则,以及财税制度的改革与建设。
导论目的和意义
1 理解财政学
探索财政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国家经济和公共财政的作用。
2 学习目标
财政管理应当公开透明、受到责任追究。
长期与短期平衡
平衡短期经济需求与长期经济发展的目标。
效率与公平
理顺财政收支关系,确保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公 平分配。
可持续与稳定
确保财政管理具备可持续性和经济稳定性。
财税制度的改革与建设
税制改革 财政制度 社会保障
推动税收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提高财政收入。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和资金监督。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服 务。
财政收入及其分类
税收收入
非税收入
介绍各种类型的税收收入,如个 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消费税。
探讨政府从非税收渠道获得的收 入,如政府债券和特许权。
特殊收入
介绍特殊收入来源,如关税、罚 款和罚款。
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社会福利支出
• 教育和培训 • 医疗保健 • 社会保障
公共基础设施
• 交通运输 • 能源和水利 • 通信网络
国防支出
• 军队装备 • 军事基地建设 • 军费开支
财政赤字及其控制
1
赤字的后果
2
分析财政赤字对国家经济和公共财政的
潜在风险和挑战。
3
原因分析
探讨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如经 济周期、政府支出和收入失衡。
控制措施
介绍财政赤字控制的不同方法和政策, 如减少开支和增加收入。

财政学导论

财政学导论

五、财政学的学科体系
• (一)理论财政学 • (二)比较财政学 • (三)财政思想史 • (四)财政史 • (五)财政管理学 • (六)税务管理学 • (七)财政学其他学科
导论
• 主要讲授内容: • 一、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 二、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 三、关于财政学的几个认识问题 • 四、财政学的学科基础 • 五、财政学的学科体系 • 六、如何学习财政学
《案例》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 1986年,哈佛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约翰•贝 勒博士说,美国正在抗癌的战斗中遭受失 败,“对癌症的治疗工作没多大起色。”但是 ,美国癌症学会的L•加菲考博士回答道:“ 毫无疑问,总体死亡率上升的原因是肺癌 所致。如果不考虑肺癌,死亡率就不是上 升了8%,而是下降了13%。” 参考资料:《美国抗癌失败录》,载《纽 约时报》,1986年5月8日
三、关于财政学的几个认识问题
• (一)财政学的定位 • 财政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同其他的经济
学分支学科一样,财政学的具体内容也要依存于 、立足于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背景。 • (二)财政与财政学 • 财政是政府的资金收支活动或政府的理财活动。 • 财政学是一门关于钱的学问。学习财政学的目的 就是了解政府理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导论
导论
• 主要讲授内容: • 一、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 二、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 三、关于财政学的几个认识问题 • 四、财政学的学科基础 • 五、财政学的学科体系 • 六、如何学习财政学
一、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财政现象
• 从现象上看,财政即政府的资金收支活动或政 府的理财活动。对此,可以从现实财政现象中 有一个直接的感性认识。由此而言,财政学是 一门关于钱的学问。学习财政学的目的就是了 解政府理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评价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福利经济学) –效率问题:如何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 –公平问题:产品和服务如何在社会成员间恰当分配 。 •
******公平和效率*****
• 两种观点 ——效率和公平是一致的。一个完美的市场经济制度,既 是最公平的制度,也是最有效率的制度;反之亦然。
SWU
2013-8-7
Public Finance
2013-8-7
20
SWU
21
• 人类从事各类活动的目的:增进福利 • 政府各类活动的目的: 增进社会福利
**人民的福利就是政府的目标。一国的物质进步和繁荣,只 要能给全体好公民带来精神和物质福利,就是好事 ----西奥多〃罗斯福
2013-8-7
SWU Public Finance
• 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的 经济学分支; • 也称为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或公共部门经 济学
SWU
2013-8-7
19
Public Finance
1.3 财政的评价标准
• 什么是对稀缺资源做出选择的原则(目 标)?评价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
– 效率 – 公平
7
2013-8-7
SWU Public Finance
• 2010年4月,一则《公务员买房内部价惊人》的帖子引发 了公众的关注。在这个帖子里,作者爆出了一些中央部委 及下属行政事业单位、大型央企和北京市地方政府系统的 内部集资房、团购房、经济适用房的内部价格,并和周边 商品房价格进行了比较。
8
• 随着司法部、公安部在7月26日公布三公经费2010决 算和2011预算,98个中央部门中,已有80余个部门 公布了“三公经费”。 • 援引《21世纪经济报道》7月25日报道,国家税务总 局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达21亿元,目前位列全 国第一;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最低的是国家信访局 ,为98.25万元;2011年预算最低的是国务院扶贫办 ,为148.29万元;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比2010年决 算涨幅最高的是体育总局,其2011预算额为1.82亿 元,相比上年决算额增加了1475.8万元。
22
——效率和公平是矛盾的。“十一五规划”公布后,一些 学者认为,以前一直倡导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 理念,也将让位于“效率与公平并重”,或“更加注重 公平”。 十二五规划建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 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Public Finance
1.3.1 帕累托效率
定义1: 帕累托改进 Pareto Improvement
2013-8-7
SWU Public Finance
9
• 斯塔克先放火烧了自家的房屋 •
2013-8-7
SWU Public Finance
撞击大楼后,小型飞机支离破碎
2010年18日10时许,斯塔克驾驶美国派珀飞机公司产单引擎PA -28“切罗基”型小飞机撞入奥斯汀国内税收署大楼,致使大楼内一名 工作人员死亡、2人受伤。据推测,斯塔克当场死亡。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
2013-8-7
SWU Public Finance
财政学 Public Finance
余 珊 E-mail:yushanswu@
2
2013-8-7
• 2011年2月,文化部、财政 部共同出台政策,明确在 2011年底之前,全国各国家 级、省级美术馆将对公众实 行免费开放,而所有公共图 书馆、文化馆(站)也将实 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而 在2012年底之前,各级美术 馆也将向市民免费敞开怀抱 。这是继2008年博物馆、纪 念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后的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的又一重要举措。
SWU Public Finance
5
SWU
Public Finance
2013-8-7
重庆公租房
SWU
2013-8-7
6
Public Finance
• 从2011年2月12日公租房首批房源接受申请以来, 社会反响热烈,群众咨询踊跃。截至2月18日,7 天内现场接受咨询15.6万人次,网上点击16.7万人 次,4.5万群众领取了申请表格。
效率的分析框架
SWU
2013-8-7
25
纯交换经济
交换效率
Public Finance
同时存在交换 和生产的经济
生产效率 产品组合效率
交换效率
分析框架
生产效率: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下,最大 化产出。
SWU
2013-8-7
26
产品组合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实现最大满 足社会的要求和愿望的产品组合。
财政学框架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10
1.
理论 一
2013-8-7
SWU Public Finance
一一一
一一一
4.
3.
2.
第1章
SWU
导言
11
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 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政 者,为国之要而万事之统。
——(宋)苏辙
2013-8-7
Public Finance
导言
14
• 欲望(需求)
–私人欲望(需求)
• 指个人希望独自拥有、独自享用的欲望 • 如:获得并享用食品、衣服等物品的欲望
2013-8-7
SWU Public Finance
–公共欲望(需求)
• 指能够与别人共同享用而不是独自享用的欲望 • 如:道路与公园的使用、警力与国防的保护等欲 望。
导言——财政的研究的问题
橘 子 产 量
SWU Public Finance
31
生产可能性曲线:给定一定数量的资源, 可以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最大的产出组 合。 在苹果的生产量既定的情况下所能生产 出来的橘子的最大数量。
o
2013-8-7
苹果产量
生产可能性曲线
橘子
32
E点是不可能配置
60
2013-8-7
SWU Public Finance
SWU Public Finance
重庆市房产税改革
•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行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 革试点的暂行办法》和《重庆市个人住房房产税征收管理 实施细则》,自2011年1月28日起施行。 • 重庆房产税的征税对象包括:对于独栋别墅,不管存量房 还是增量房,均要征税;对于房价达到当地均价两倍以上 的高档公寓也将征税;此外,对于在重庆无户口、无工作 、无投资的三无人员在重庆所购房产,购买两套以上住房 的从第二套开始要征收房产税。 • 对于房价达到当地均价2倍至3倍的房产,将按房产价值的 0.5%征税;对于房价达到当地均价3倍至4倍的房产,将按 房产价值的1%征税;4倍以上,按1.2%的税率征税。
• • • • • 经济原理回顾 财政的含义 财政的评价标准 财政思想及简史 公共财政与中国
SWU
2013-8-7
12
Public Finance
1.1导言——经济学原理回顾
• 什么是经济学?
– 探讨如何用有限的资源(稀缺的)来做最佳 选,以满足人类无穷的欲望。
SWU
2013-8-7
13
Public Finance
产量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Public Finance
A B C D E
28
• 厂商的决策
资本K
2013-8-7
SWU Public Finance
• 等产量线,isoqant • 斜率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 只有等产量线的切点才满足生产效率 • 等产量线的切点满足:两种产品的边际 技术替代率(MRTS)相等
2013-8-7
SWU Public Finance
MRTS
a L, K
MRTS
o L, K
• 因此,竞争的市场也能达到生产效率
(2)产品组合效率
产品组合效率: 无法通过改变不同产品产量之间的比例来实现Pareto改进
劳动L
K MRTS L, K L
效率 A 无效率 B 和 C 有效率 只有等产量线的切点才满足生产效率
SWU 25a 10a Public Finance
D
29
生产苹果的劳动
0a
80F
生产橘子的资本
30a
生产苹果 的资本
C B
A
60F 50F
0o
2013-8-7
生产橘子的劳动
30
SWU
2013-8-7
15
人类欲望 (无穷)
公共欲望——投票过程——预算——公共部门经济 私人欲望——价格过程——市场——私人部门经济
社会资源 (有限)
Public Finance
– 私人部门经济学(private sector economics)着重研究私人 欲望如何借助市场途径达成; – 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着重研究公共 欲望如何借助预算和投票过程达成。
SWU
2013-8-7
3
Public Finance
2013-8-7
4 • 征收对象 • (一)试点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首批纳入征收对象的住 房为: • 1.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 • 2.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高档住房是指建筑面积交易单 价达到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2 倍(含2倍)以上的住房。 • 3.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 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 • 新购住房是指《暂行办法》施行之日起购买的住房(包括 新建商品住房和存量住房)。新建商品住房购买时间以签 订购房合同并提交房屋所在地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中心 的时间为准,存量住房购买时间以办理房屋权属转移、变 更登记手续时间为准。 • (二)未列入征税范围的个人高档住房、多套普通住房, 将适时纳入征税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