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学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优质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共45张PPT)

优质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共45张PPT)
过度放牧
人为因素
过度樵采
过渡开垦、轮荒耕作
开矿、修路、房屋、城镇建设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 水土流失危害的分析思路: • 1、对水土流失源头地区的影响――主要考
虑流水的侵蚀和搬运所产生的影响。 • 2、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考虑流水沉
积所产生的影响。
【探究二】 :根据水土流失危害的分析
思路,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 读右图: 1、A、B、C、D四处水 土流失最严重和最轻 的是?为什么?
B处最严重; C处水土保护最好.
C处降水强度小,植被覆盖 率高,坡度小;
B处降水强度大无植被,土
质细小松散,坡度大。
分析水土流失
大到暴雨
A
B 质土地


小到中雨
C
D 地面


影响水土流失的四大因素:
• 气候因素――降水强度、 地貌形态(地形、地形坡度) 地表物质构成(土壤) 地表植被状况
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调整土地 利用结构。
位置特征:
东—太行山 西—乌鞘岭
南—秦岭
北—长城
经纬度位置—— 34 N~ 40 N ; 103 E~114 E
105E
110E
40N
0m,处于中国第二级阶梯;
依据河流流向可知: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35N
2、读图2-1-5
黄土高原
的水来蓄清排浑,把黄河干、支流的泥沙冲入大海,
水资源未得到更有效 利用。
水土流失的危害:
• 对农业的危害——破坏土壤肥力,使农业减产 • 对工业的危害——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 造成生态恶化——加剧干旱灾害发生的程度和频率 • 对下游的危害——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 • 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治理PPT课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治理PPT课件

-
14
人为因素
●材料一:70岁的老人李开福告诉记者,50年前,金竹 至荷花走廊也曾森林茂密,环境宜人。大炼钢铁和文 化大革命后,一座座山被理了光头,成了水土流失的 重灾区。形成了10万多亩的荒山秃岭,表土尽失。
●材料二:黄河专家穆兴民:黄土高原的问题就在于人 口过多,人口多了以后肯定开垦,导致水土流失。
坡度
A
B
C
-
10
第三组实验:
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散,都是暴雨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B表面植 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幸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C表面的植被已经被 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
植被
A
B
C
-
11
第四组实验:
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A是和风细雨, B是暴雨倾盆,那么哪一个区域水土流失严 重?
答案:在黄土高原地区,只要是 男人,无论老少,都喜欢在头上 扎条白羊肚手巾。 这种手巾,冷 了往下一拉,耳朵就护住了。当 地风沙大,可以防风沙。天热还 可以擦汗。 可以说,头上扎条毛 巾- 已经成为陕北男子汉的标志3。0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 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
-
21
怎么办
-
22
水土流失的治理 (1)工程措施:平整土地 打坝淤地 修筑梯田 (2)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封山育林 (3)农业技术措施 土壤培育、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
提高复种指数(改善土质、改造地形、提高植被覆盖率)
-
23
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 域,它在黄土高原上多达百万条以上。
黄土土质 地表植被 降水强度 地形坡度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公开课精美课件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公开课精美课件

集雨节水灌溉
通过集雨节水灌溉技术,将雨水收集 起来用于灌溉,减少地表水流,降低 水土流失风险。
04
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果与展望
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果
植被恢复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得到显 著提高,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
土壤保持
通过修建梯田、拦沙坝等工程措施,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得到有效 控制,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和肥力。
淤地坝建设
在沟谷中建设淤地坝,拦截泥 沙,形成肥沃的淤泥,同时防
止下游的水土流失。
农业技术措施
合理轮作
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的水土保 持能力。
等高耕作
在坡地上按照等高线方向耕作,降低 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力,减少水土流失 。
深耕深松
通过深耕深松等农艺措施,增加土壤 的孔隙度和渗透性,提高土壤的水土 保持能力。
影响
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 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和 社会经济发展。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
面积
危害黄土Biblioteka 原水土流失面积广泛,涉及多 个省份。
导致土地贫瘠、水资源减少、河流淤 积等。
程度
水土流失程度较严重,部分地区出现 荒漠化现象。
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
自然因素
黄土高原地区降雨量大且集中,黄土 质地疏松,易于侵蚀。
水质污染
水土流失导致土壤中的污 染物进入水体,影响水质 。
水量减少
水土流失导致地表水流失 加速,地下水位下降,影 响水资源量。
水库淤积
水土流失还可能造成水库 淤积,影响水库的蓄水功 能和发电效益。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 生物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减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治理PPT课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治理PPT课件

…………
植退退 树耕牧 种还还 草林草
.
36
植树种草
沙棘是黄土高
原综合治理的 突破口
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实的统称。植物沙棘为胡颓子科
沙棘属,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
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
土保持。国内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等地。沙棘
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
改造自然
农业技术措施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控制人口 改造人类
. 合理安排生产生活:退耕还林,还草41 .
.
42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B) A上游 B中上游 C下游 D中下游
2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D)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3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D)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 随时播种,四季 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三北防护林
.
38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
• 阅读教材, 观察右图, 思考并讨论:
• 什么叫小流 域?
• 在小流域的 各个部分应 分别采用什 么治理措施?
.
39
小流域综合具体措施
工程措施
适用 效果 地段
固沟工程 建淤地坝 、小水库 沟谷 拦泥蓄水防
营造 防护林
地段 止其继续扩 展
1、拦蓄泥沙,防止 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坝地玉米 2、坝上泥沙淤积成
“坝地”,土层深厚, 土质良好。
.
34
农业技术措施:开展

栽培种植、 田间管理、 增施肥料、
等农耕农业

、发展地膜及 喷灌 和
滴灌 技术、科学施肥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99704.ppt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99704.ppt
①保塬: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 营造护田林网,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
滴灌
19
②护坡: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 基地;封坡育林育草。
③固沟: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支 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20
(10年安徽卷文综第34题) 34.(32分)
【答案】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扩展; 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分)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分)
21
17
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措施
打坝建库 工程 平整土地 措施 修基本农田
抽、引水灌溉 生物 植树(乔、灌木)、 措施 种草
深耕改土、科学施肥 农技 选育良种、轮作套种 措施 地膜覆盖
功能
贮水拦沙, 改善生产条件, 合理利用水土
蓄水保土, 发展多种经营 蓄水保土, 提高肥力, 充分利用光热
18
3、南小河沟的综合治理 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8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背景:
• 1、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 • 表现:黄土高原抵御灾害能力较低;黄土
高原的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 • 2、尖锐的人地矛盾
9
二、水土流失的形成
1、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沟谷地貌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沟间地貌
塬:平坦的黄土高地,地表平坦,坡度1°—3°
沟间 墚: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坡度多在1°—5° 地貌 峁:孤立的黄土丘,峁顶面积不大,并明显穹起
思考1.读图简述黄土高原 的范围;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PPT教学课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PPT教学课件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见面容易拉话话难 一个在那山上一个在沟 拉不上话儿招一招手
黄土梁: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位置及范围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图片点击可放大)
长城
日 月 山
太 行 山
秦岭
黄土高原东起__太_行__山_西至 __日_月__山__ 南至 _秦_岭_____北至 长__城_____,跨越了 ___山_西__省_ 、 ___陕_西__省_ 、 __宁_夏__回_族__自_治__区__ 、 ___甘_肃__省__等省。
A秦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10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因
素是( C )
A冰川侵蚀 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 D 风力沉积
1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C )
A毁林开荒,过度垦殖 B开挖煤矿,毁坏森林
C黄土疏松,多暴雨 D经济落后,伐林为薪 12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景观有(黄土塬) (黄土梁) ( 黄土峁 ) 13黄土高原东起( 太行山),西至(日月山),南 到( 秦岭 ),北抵( 长城 )
2、遥感技术的原理
地物在不断地吸收、发射(辐射)和反射电 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利用一定的技术设 备和装置,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 地物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 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1820年第一架照相机拍摄的第一张 风景照片就可以称为遥感,是利用近地 面平台成像遥感,利用气球作为遥感平 台是对近地面遥感的进一步发展;20世 纪初第一架飞机诞生、1915年世界上第 一台航空摄影专用相机产生,标志着航 空遥感技术产生;1957年,原苏联第一 颗人造卫星的升空,随后美国阿波罗宇 宙飞行器发回第一张地球影像图,标志 着航天遥感时代到来。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精品PPT课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精品PPT课件

黄土高原的范围
乌 鞘 岭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 观察组
图,注 意图中 哪些内 容反映 了黄土 高原水 土流失 严重。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 严重的地区
黄土高原的真面目
LOESS YUAN
LOESS LIANG

水蚀

流 失


干旱地区:蒸发加 剧,促进土壤次生 盐碱化
沙砾沉积严重破坏土 地墒情
农业减产
引发山区泥石流
威胁工矿交通设施
莫拉克台风在台湾
水土流失的危害
• 对山区的危害——侵蚀和淤积 • 对下游的危害——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
涝灾害
• 造成生态恶化——干旱灾害频繁 • 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水土流失的治理
回顾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和黄土高 原的实际,在影响水土流失的诸因素 中哪些是人类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人 类无法控制的?因此,人类可以采取 哪些有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应采取哪些措施恢复植被?
植退退 树耕牧 种还还 草林草
的山区和丘陵地带。
• 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图3-6
红漠化 30°N
晴天张牙舞爪、雨天头破血流
23°26′N
南方低山丘陵区地域广阔,其范围大体指淮河以南,云贵 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感知黄土高原
探究:1.黄 土高原的东、 西南、北方 的边界在哪 里?
2.黄土高原 包括哪些省 区?
(%) (%) (%) 20 15 3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PPT教学课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PPT教学课件
17
资料: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
界,森林与草原的分界。
400毫米
山地高原
平原
18
黄 由平原过渡到高原山地

高 由湿润过渡到干旱

的 由森林过渡到草原

渡 性
由种植业过渡到畜牧业
处在自然环境的 过渡地带
区域可持续发展
19
开荒、耕作、抛荒、开荒
轮荒制度
20
开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
27
坡 黄土塬
沟谷
28
沟谷 黄土塬
分组讨论: 1、分析沟道治理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析坡面采取了什么治理措施? 3、黄土塬的治理措施?

29
30
31
1、沟道治理:打坝淤地 ——固沟
拦泥蓄水,淤地造田,防止泥沙流入下游
32
“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 ” “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 ” “沟里筑道墙, 拦泥又收粮 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A
B
影响因素:地表构成物质
区域可持续发展
10
第四组试验: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 散,都是暴雨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B 表面植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幸 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C表面的植被 已经被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 哪一个几乎没有水土流失?
A
B
C
影响因素:地表植被
区域可持续发展
23
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25
学习目标
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生物措施和工程 措施等,分析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
通过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 归纳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影响因素:地表构成物质
区域可持续发展
10
第四组试验: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 散,都是暴雨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B 表面植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幸 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C表面的植被 已经被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 哪一个几乎没有水土流失?
A
B
C
影响因素:地表植被
区域可持续发展
39
平整土地的作用?
减小坡度,降低流速,增加水流下渗 ,削减地表径流,减轻水土流失。
40
生物措施
固沟
保塬
建淤地坝,建水库
平整土地建粮田、 建防护林
缓坡:修筑水平梯田 陡坡:退耕还林,造林种草
41
工程措施
护坡
生物措施
固沟
保持水土
保塬
建淤地坝,建水库
平整土地建粮田 、 建防护林
A
B
C
影响因素:坡度
区域可持续发展
8
第二组试验: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 A是和风细雨,B是暴雨倾盆,那么 哪一个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因素 是什么?
A
B
影响因素:降水强度
区域可持续发展
9
第三组试验:同样的坡度、同样是暴 雨倾盆,区域A是松散的泥沙,区域B 是粘性较好的粘土,哪一个水土流失 严重呢?影响因素是什么?
受侵蚀
地形--
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形坡度 大
植被-- 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 轮荒 削减地表径流能力低
陡坡开荒
营建宫殿
战争
人类活动破坏地表结
建窑洞 构,使地表更加疏松,
修路
植被更少
采矿
伐木烧薪
13
位置特征:
东—太行山 西—乌鞘岭
南—秦岭
北—长城
经纬度位置——35 N~ 40 N ; 105 E~114 E
修建宫殿
阿房宫的大兴土木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22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分析了水土 流失的影响因素(难点)和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重点)
课后思考:(以黄土高原为例)
1.水土流失的危害是什么? 2.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应该如何治理 水土流失? 课后作业: 完成《优化设计》相关作业
4
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
•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积达356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37.1%,占世界水土流失总 面积 21%,每年流失土壤 50 亿吨。
• 中国水土流失地区主要分布在耕垦历史较久的山地丘陵 和高原地带。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地 区、东北黑土地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 等地区,都有水土流失发生。
17
资料: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
界,森林与草原的分界。
400毫米
山地高原
平原
18
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由平原过渡到高原山地 由湿润过渡到干旱 由森林过渡到草原
由种植业过渡到畜牧业
处在自然环境的 过渡地带
区域可持续发展
19
开荒、耕作、抛荒、开荒
轮荒制度
20
开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
21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生态问题主要有: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森林和湿地开发不当
2
第一课时 水土流失的原因
3
什么是水土流失?
指指在在水水力力、、重重力力、、风风力力等等外外营营力力和和人人 为为因因素素综综合合作作用用下下,,水水土土资资源源以以及及土土地地 生生产产力力遭遭受受的的破破坏坏及及损损失失,,包包括括土土地地表表 层层侵侵蚀蚀及及水水的的损损失失。。
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地形区 黄土高原
2.地势:地势高低、起伏变化 地势较高,由西
3.地表形态: 千沟万壑
北向东南倾斜
4.地貌类型: 黄土地貌
16
水文特征:
1.补给: 以降水为主要补给 23..径含流沙量量::含总沙量量、高汛期等水 且量年较际小变,化汛大期在夏季 4.结冰期:有结冰期 5.水能:落差大,水能较丰富
33
2、坡面的治理
陡坡
缓坡
34
2、坡面的治理:缓坡——修水平筑梯田
35
据图分析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Hale Waihona Puke 36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37
2、坡面的治理 ——护坡
陡坡—植树种草 缓坡——修水平梯田
38
3、塬面治理:
保塬——平整土地,建防护林网
海陆位置—— 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地带
105E
110E
40N
1435N
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
2.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3.降水特点: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分配特点等 年降水量较少,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105E
110E
40N
年降水量550mm
1535N
• 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区域可持续发展
5
活动:读下面一幅图片回答问题
为什么?
1.该图说明该 地具有什么 样的地貌特 点?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2.这种地貌特 点说明什么 ?
说明水土流 失现象非常 严重!
6
探究1: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有哪些?
7
第一组试验: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三 种不同坡度的区域,三个区域都没有植被 的保护,水土流失哪个最严重,哪个最少? 说明影响因素是什么?
27
坡 黄土塬
沟谷
28
沟谷 黄土塬
分组讨论: 1、分析沟道治理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析坡面采取了什么治理措施? 3、黄土塬的治理措施?

29
30
31
1、沟道治理:打坝淤地 ——固沟
拦泥蓄水,淤地造田,防止泥沙流入下游
32
“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 ” “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 ” “沟里筑道墙, 拦泥又收粮 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23
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25
学习目标
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生物措施和工 程措施等,分析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
通过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 , 归纳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
借鉴水土流失分析的思路,提炼分析区域环 26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
11
根据上述分析总结,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有:
自然原因
地面坡度(地貌)
降水强度(气候) 地面组成物质(土壤)
地表植被(植被)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生产建设以及其他人为活动
区域可持续发展
12
探究2: 水土流 失严重 的原因
特殊性
自然 因素
人为 因素
降雨-- 变率大,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作
用强
黄土特性-- 直立性强,土质疏松,多孔隙---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