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十一章能力PPT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普通心理学能力课件

思维的特性与形式
总结词:相互影响
总结词:相互促进
详细描述:记忆和思维也可以相互促进。通过思维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而记忆则可以为思维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经验,促进思维的深入和发展。
详细描述:记忆和思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思维需要借助记忆中的信息和经验来进行;另一方面,记忆也受到思维的影响,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会影响记忆的效果。
激发兴趣和创新精神
教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发展是教育的基础
心理发展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育应适应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
教育促进心理发展
通过教育可以引导和发展学生的心理能力,培养其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发展与教育相互影响
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应将二者有机结合,以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记忆的分类与过程
总结词:思维特性
详细描述:思维的特性包括概括性、间接性和逻辑性。概括性是指能够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抽象出来;间接性是指通过已知信息推导未知信息;逻辑性则是指思维过程要符合逻辑规律和规则。
思维的特性与形式
总结词:思维形式
详细描述:思维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和概括;判断则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肯定或否定;推理则是根据已知信息推导出新的信息。
总结词
情绪的分类与表达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在力量,其来源可以是内在需求或外在刺激。动机在人类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机的来源可以分为内在需求和外在刺激两种。内在需求如饥饿、口渴、睡眠等,外在刺激如奖励、惩罚、社会期望等。动机的作用在于激发和维持个体的行为,以达到一定的目标或满足某种需求。动机不仅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还与成就、满意度和幸福感等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课件]普通心理学能力PPT
![[课件]普通心理学能力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e6e469c850ad02de80416e.png)
第十一章第二节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三)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1.智力三元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 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须说明三个方面,智力的 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份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 外部作用。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和 智力情境亚理论。 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 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是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 动 智力的经验亚理论: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 的能力;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第十一章第一节
能力的一般概念
三、能力、才能和天才
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叫才能 天才是能力的高度发展, 往往结合着多种高度发展 的能力。
2018/12/8
普通心理学
5
第十一章第二节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一、能力的种类 按能力的构造: 一般能力(最基本的,智力)和特殊能力(音乐能力)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按创造按创造程度: 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创造能力 按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 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 液体智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晶体智力: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决定于后天的学习
2018/12/8
普通心理学
13
第十一章第三节
能力测验
一、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智力与智商
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2018/12/8
普通心理学
14
第十一章第四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三、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2018/12/8
1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课件_第十一章 能力

② 智商 智商也称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智商是根 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它 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MA)与实际年龄(CA) 的关系。计算智商的公式为: 用智龄和实际年龄的比率来代表智商,叫比 率智商。比率智商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人的实际 年龄逐年在增加;而他的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却 可能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样,采用比例智商来 表示人的智力水平,智商将逐渐下降。这是和智 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
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 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 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 力。一般来说,个体总是努力适应他所处的环 境,力图在个体及其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
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 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 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应对新异 性的能力和自动化的能力是完成复杂任务时两 个紧密相连的方面。
(2)斯坦福—比奈量表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是一种年龄量表。 它以年龄作为测量智力的标尺,规定某个年龄 应该达到的某一智力水平。
① 智力年龄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以智力年龄衡量智 力的绝对水平。智龄,即受测者通过测验项目 所属的年龄。它说明了一个儿童的智力实际达 到了哪种年龄水平,但是,智龄的大小并不能 确切地说明一个孩子的智力发展是否超过了另 一个孩子。智龄相同的两个孩子,由于实际年 龄不同,他们的智力是不一样的。
② 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由英国心理学家阜南提出。他认为,能力的 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 素(G);第二层次分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 育方面的因素,与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叫大 因素群;第三层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 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第四层次 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普通心理学—能力

《创造能力结构的心理学分析》陈中永
…end…
28
能力的种类
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29
雷蒙德·卡特 尔
(Raymond Bernard Cattell , 1905—1998), 美国心理学家,最早应用 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他 对心理测验的研究,对个 体差异的测量,以及对应 用心理学的倡导,有力地 推进了美国心理学的机能 主义运动。他编制的“16 种人格因素测验”应用十 分广泛。
创造能力 新 独特性 创造性
25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关系
(1)相互联系 (2)相互渗透
人们常是先模仿后创 造,模仿是创造的前 提和基础,创造是模 仿的发展。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是相对的,模仿能力 中包含创造能力的成 分,创造能力中包含 模仿能力的成分。这 两种能力相互渗透。
26
模仿、创造能力的区别及意义
32
晶体能力(晶体智力)
• 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 题解决等测验度量,晶体 能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 是人们学会的东西,它的 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 已加工过的问题。晶体能 力一部分是由教育和经验 决定的,一部分是早期流 体能力发展的结果。
• 晶体能力主要表现为 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去吸收新的知识或解 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 于后天知识经验的多 寡,它与后天的环境、 教育密切相关。
22
创造能力的基本特征
23
• (美)吉尔福特等人:发散思维表现于外部行为就代表个 人的创造能力。重视发散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的作用, 并不排斥集中思维的作用。人们在进行创造思维时,整个 过程反复交织出现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创造思维
发散思维 集中思维
24
(三)划分依据: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
…end…
28
能力的种类
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29
雷蒙德·卡特 尔
(Raymond Bernard Cattell , 1905—1998), 美国心理学家,最早应用 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他 对心理测验的研究,对个 体差异的测量,以及对应 用心理学的倡导,有力地 推进了美国心理学的机能 主义运动。他编制的“16 种人格因素测验”应用十 分广泛。
创造能力 新 独特性 创造性
25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关系
(1)相互联系 (2)相互渗透
人们常是先模仿后创 造,模仿是创造的前 提和基础,创造是模 仿的发展。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是相对的,模仿能力 中包含创造能力的成 分,创造能力中包含 模仿能力的成分。这 两种能力相互渗透。
26
模仿、创造能力的区别及意义
32
晶体能力(晶体智力)
• 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 题解决等测验度量,晶体 能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 是人们学会的东西,它的 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 已加工过的问题。晶体能 力一部分是由教育和经验 决定的,一部分是早期流 体能力发展的结果。
• 晶体能力主要表现为 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去吸收新的知识或解 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 于后天知识经验的多 寡,它与后天的环境、 教育密切相关。
22
创造能力的基本特征
23
• (美)吉尔福特等人:发散思维表现于外部行为就代表个 人的创造能力。重视发散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的作用, 并不排斥集中思维的作用。人们在进行创造思维时,整个 过程反复交织出现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创造思维
发散思维 集中思维
24
(三)划分依据: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
普通心理学 第十一章 能力

特殊能力。在生活中,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一般能力在某种活动中的特殊发展,就可能成为特殊能 力。另一方面,特殊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又发展了一般能力。 (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就是仿效,模仿能力就是仿照他人的言行举止去做,以 便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被模仿者相同的能力。模仿中主要包括两 种成份:观察和效仿。模仿实际上就是一种较复杂的操作条件反 射的学习过程。模仿能力的大小,表现为个人的行为方式与被模 仿者的行为方式的相似性上,两者愈相似,表明模仿能力越强。 创造总是与创造产物相联系的。创造产物通常是指“首创” 加“适宜”的产物。创造力是指既是首创又是适宜的产物能力。 在创造能力中,创造思维与创造想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模仿 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密切的联系。人们通常是先模仿,然后进行创 造;在创造中也是有借鉴的。人们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有个 别差异。 (三)认知能力与元认知能力 简单地说,认知能力就是个人获取和保存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观察力方面,有些人长于分析,对细节感知清晰, 但整体性较弱。另一些人富有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分析较 弱;另一些人富于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分析较弱,还有些 人既善于分析又善于综合。
第二节 智力与智力结构
关于智力的概念,心理学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一般认 为,智力是在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 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它是 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的,表现为有目的的行动,合理思 考及有效应付环境。
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注重对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 使他们更好地去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进行创造,成为有创 造能力的一代新人。
三、能力的种类
人的能力很多,可以从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 以下几种: (一)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在许多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且各种活动都必须 具备的能力。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学习、 工作、创造发明、任何活动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这些能力。一 般能力的综合也被称为智力。 特殊能力是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数学 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机械操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完 成相应的活动是必须具备的。每一种特殊能力都是由该活动性质 所制约的集中基本心理品质构成的。 人要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备一般能力和该种活动的
普通心理学课件 模板8第十一章能力

6
⑴不应该仅根据一个人知识的多少去简单地断定 这个人能力的高低。
⑵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的掌 握,而且要关心他们能力的发展。
⑶要研究评定能力的特殊方法,而不能用知识的 评定来代替对能力的鉴定。
2020/12/13
第十一章 能 力
7
3、能力、才能和天才
❖ 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结合。 ❖ 天才是能力的高度发展,是能力的独特结合,
2020/12/13
第十一章 能 力
4
(3)从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上看,三者的发展不是 同步的。
(4)从迁移的特点上看,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范围 都比较窄。能力则有较广泛的概括性和适应性 。
(5)从个体之间最简单的比较来看,即使人们 的知识、技能相同,但能力却会不同,而能力 大致相近的人,知识、技能也可能很不相同, 这三者是不等价的。
❖ 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specific factor),简称S因素,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 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因此人们的作业成 绩才没有完全的相关;
❖ 由许多特殊因素与某种普遍因素相结合就组成 人的智力。如下图:
2020/12/13
第十一章 能 力
20
2020/12/13
❖ 人们在完成任何一种作业时,都 有G和S两种因素参加。活动中G 因素越多,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 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 晶体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流体能力。
2020/12/13
第十一章 能 力
13
1.4、认知、操作和社交能力
❖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 力,即一般所讲的智力。
❖ 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 活动的能力。操作能力与认知能力不能截然分 开,不通过认知能力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就 不会有操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反之,操作能 力不发展,人的认知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 发展。
普心第十一章 能力

技能等于能力吗?
技能:人们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主要表 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
两种活动方式: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动作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实现,动作的对象是
物体。 心智技能:借助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完成,动作对象是观念。 技能直接控制活动的动作程序的执行,因此是活动的一个
能力的高度发展称为天才。往往聚合着多种高度发展的才 能。 天才与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关(时势造英雄);离不开个人的勤 奋与努力(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智力和能力的关系
心理学上,能力这个术语经常与智力发生混淆。 能力的涵义实际上很笼统,它在多个方面都有所表现,它
可以表现在肢体或动作方面的能力,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 即交际的能力,表现在处理事件方面的才能等等。总的说 来,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 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2.智力的二因素论 ※
能力包含两种因素:
①一般能力(G因素),代 表人的基本心理潜能,决 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 因素。
②特殊能力(S因素),完 成某些特定任务或活动所 必须的。
在完成任何一种任务时,都 是G,S两种因素协同作用,认为个体的能力应该包括多种平等的基本能力因素。 提出了7种基本心理能力: ①语词理解 ②语词流畅:迅速正确进行词义联想的能力。 ③数字运算 ④空间关系 ⑤联想记忆:机械记忆能力 ⑥知觉速度:迅速辨别事物异同的能力。 ⑦一般推理
成功智力的概念:
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种主要目标的智力,是在现实生 活中真正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
这里所说的成功,其一,是个体通过努力能够最终达到的人生 理想目标的成功;其二,是每个正常的个体都可以发展的成功。 不应仅仅同学校中的成功有关,而更应同生活里的成功紧密联 系。生活里的成功是个体用创造和实践的能力去适应环境、选 择环境和塑造环境,并最终获得的成功。
《普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语言概述
语言定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 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 通交流的主要表达方式 。
语言特点
社会性、符号性、系统 性。
语言的作用
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影响他人行为等。
语言的种类与结构
语言的种类
根据语言的语法结构可分为孤立语、 黏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根据 语言的表达方式可分为口头语言和书 面语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意 识不断提高,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这使 得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需求,逐渐形成 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同时,心理发展也促进了个 性倾向性的形成和稳定,使得个体在面临不同情境时能够 保持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THANK YOU
感知觉的过程
感知觉过程包括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 三个阶段,其中信息加工是核心环节。
感知觉的种类与特征
感觉的种类
01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温觉、冷觉、痛觉等。
知觉的种类
02
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
感知觉的特征
03
包括感受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等。
意识与注意
01
02
个性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要点一
个性影响心理发展
个性倾向性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基本动力,是推 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个性心理特征则是个体身上经 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 和性格等。这些特征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 ,从而影响着心理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要点二
心理发展促进个性的形成
情感与动机的关系
情感对动机的影响
情感可以激发或抑制人的动机,积极的情感可以增强人的动机,而消极的情感则可能削 弱人的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联想记忆(associative memory,简 称M),属两事联结的机械式记忆;
10
• (6)知觉速度(perceptual speed,简 称P),属凭视觉迅速辨别事物异同的能 力;
• (7)一般推理(general reasoning,简 称R),属根据经验能做出的归纳推理能 力。
• 第十一章 能力 • 第一节 能力概述 • 一、什么是能力
• 所谓能力(ability)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 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 征。
• 影响活动效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在 解决数学难题时,如果一个人过于紧张, 他的解题效率就会受到影响,但这种心理 特征对解决问题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 间接的,故不能称为能力;
2
• (二)按能力是否只与所要完成的任务有关, 可将其分成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 力是指完成大多数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一般能力也叫智力,它的核心是抽象逻辑 思维能力。
• 特殊能力则是指完成某项专门的活动所必 须具备的能力,相对而言,较为狭窄。比 如音乐能力、数学能力、机械能力、体育 运动能力、写作能力等。
8
• 二、群因素论 • 群 因 素 论 又 叫 基 本 心 能 论 ( primary
mental abilities),系由美国心理学家 塞斯顿(Thurstone,1938)提出的。根 据对实际智力测验分数进行因素分析的结 果,塞斯顿发现,在智力组成中并没有像 斯皮尔曼所说的普通因素,而且也未发现 所谓特殊因素。按塞斯顿的分析结果,人 类的智力组成中,包括了七种基本能力:
4
• (四)根据能力所关涉的活动的性质,可以 将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 力
5
•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
6
• 第二节 智力理论 • 所 谓 智 力 理 论 ( theory of
intelligence),是指心理学家对人类智 力所作的理论性与系统性的解释。 • 一、二因素论 • 智力的二因素论(two-factor theory of intelligence),简称二因论(two- factor theory),系英国心理学家斯皮 尔曼(Charles Spearman,1863一1945) 于1904年所倡议。
3
• (三)按能力所参与的活动结果的新颖性, 可将能力分成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 能力是指仿效他人而引起与他人相类似的 活动的能力,如学习写字、学习跳舞、学 习弹琴等等,模仿能力是人们从事社会活 动所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从事创造活动 的基础;
• 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 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类社会进步所必不可 少的能力。
7
• 他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素:一为普通因素 (general factor)简称G因素;另一为 特殊因素(specific factor),简称S因 素。按斯皮尔曼的解释,人的普通能力系 得自先天遗传,主要表现在一般性生活活 动上,从而显示个人能力的高低。
• S因素代表的特殊能力,只与少数活动有 关,是个人在某方面表现的异于别人的能 力。一般智力测验所测量者,就是普通能 力。
12
• 弗侬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是斯皮尔曼二因 素论的深入,他在G因素和S因素之间增 加了大因素群和小因素群两个层次。
• 四、三维结构模型 • 美 国 心 律 学 家 吉 尔 福 特 ( Guilford ,
1959)提出智力是思维的表现,而思维则 包 括 思 维 内 容 ( content ) 、 思 维 操 作 (operation)以及思维产物(product) 三个心理维度。由此三个心理维度,构成 一个立体结构,即为智力结构。
14
• 各种智力都可以用不同的测验来检验,如 给被试一系列4个字母的组合,PIAS、 FHKY、DSEL等,要被试将它们重新组 合成熟悉的单词,如FISH、PLAY、 DESK等,在这一测验中,智力活动的内 容是符号,操作为认知(理解),产物为单 元。按重新组合的单词数量来计算成绩, 以此来测量一个人的符号认知能力。
• 塞斯顿根据因素分析发现的结果来界定智 力,而且,他也根据分析发现的七种基本 能力编制智力测验,称为基本心能测验 ( Primary Mental Abilities Test , 简 称PMAT)。
11
• 三、层次结构理论 • 英国心理学家弗侬(P. E. Vernon,1960)认为
智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 层次是普遍因素(G因素);第二层是两个 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因素、操作和机 械因素;第三层是五个小因素群,包括言 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能力、手工操 作;第四层为特殊因素,即各种特殊能力。
13
• 思维内容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 行为;
• 思维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 集中思维、评价;
• 思维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 转化、蕴含。
• 这三个维度构成一150种的结合。每一种结 合代表一种智力。
• 吉尔福特宣称他基本上发现了这150种智 力。
15
• 五、卡特尔的智力结构论 •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卡 特 尔 ( R.B.Cattell ,
1
• 而观察的精确性、记忆的准确性、思维的 敏捷性等则是完成许多任务所不可缺少的, 这些心理品质就应该称为能力。
• 二、能力的分类
• 能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 (一)按能力的是否已经获得,可将其分为 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已经培养起来的或 表现出来的叫实际能力,如会写作、游泳、 打字等;尚未表现出来的一种可能性叫潜 在能力,可能性经过适当的训练和教育可 以转化成现实的实际能力。
9
• (1)语文理解(verbal comprehension, 简称V),属理解语文涵义的能力;
• (2)语句流畅(word fluency,简称W), 属迅速语文反应能力;
• (3) 数字运算(number,简称N),属迅 速正确地计算能力;
• (4)空间关系(space,简称S),方位 辨识及空间关系判断能力;
10
• (6)知觉速度(perceptual speed,简 称P),属凭视觉迅速辨别事物异同的能 力;
• (7)一般推理(general reasoning,简 称R),属根据经验能做出的归纳推理能 力。
• 第十一章 能力 • 第一节 能力概述 • 一、什么是能力
• 所谓能力(ability)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 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 征。
• 影响活动效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在 解决数学难题时,如果一个人过于紧张, 他的解题效率就会受到影响,但这种心理 特征对解决问题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 间接的,故不能称为能力;
2
• (二)按能力是否只与所要完成的任务有关, 可将其分成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 力是指完成大多数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一般能力也叫智力,它的核心是抽象逻辑 思维能力。
• 特殊能力则是指完成某项专门的活动所必 须具备的能力,相对而言,较为狭窄。比 如音乐能力、数学能力、机械能力、体育 运动能力、写作能力等。
8
• 二、群因素论 • 群 因 素 论 又 叫 基 本 心 能 论 ( primary
mental abilities),系由美国心理学家 塞斯顿(Thurstone,1938)提出的。根 据对实际智力测验分数进行因素分析的结 果,塞斯顿发现,在智力组成中并没有像 斯皮尔曼所说的普通因素,而且也未发现 所谓特殊因素。按塞斯顿的分析结果,人 类的智力组成中,包括了七种基本能力:
4
• (四)根据能力所关涉的活动的性质,可以 将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 力
5
•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
6
• 第二节 智力理论 • 所 谓 智 力 理 论 ( theory of
intelligence),是指心理学家对人类智 力所作的理论性与系统性的解释。 • 一、二因素论 • 智力的二因素论(two-factor theory of intelligence),简称二因论(two- factor theory),系英国心理学家斯皮 尔曼(Charles Spearman,1863一1945) 于1904年所倡议。
3
• (三)按能力所参与的活动结果的新颖性, 可将能力分成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 能力是指仿效他人而引起与他人相类似的 活动的能力,如学习写字、学习跳舞、学 习弹琴等等,模仿能力是人们从事社会活 动所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从事创造活动 的基础;
• 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 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类社会进步所必不可 少的能力。
7
• 他认为智力包括两种因素:一为普通因素 (general factor)简称G因素;另一为 特殊因素(specific factor),简称S因 素。按斯皮尔曼的解释,人的普通能力系 得自先天遗传,主要表现在一般性生活活 动上,从而显示个人能力的高低。
• S因素代表的特殊能力,只与少数活动有 关,是个人在某方面表现的异于别人的能 力。一般智力测验所测量者,就是普通能 力。
12
• 弗侬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是斯皮尔曼二因 素论的深入,他在G因素和S因素之间增 加了大因素群和小因素群两个层次。
• 四、三维结构模型 • 美 国 心 律 学 家 吉 尔 福 特 ( Guilford ,
1959)提出智力是思维的表现,而思维则 包 括 思 维 内 容 ( content ) 、 思 维 操 作 (operation)以及思维产物(product) 三个心理维度。由此三个心理维度,构成 一个立体结构,即为智力结构。
14
• 各种智力都可以用不同的测验来检验,如 给被试一系列4个字母的组合,PIAS、 FHKY、DSEL等,要被试将它们重新组 合成熟悉的单词,如FISH、PLAY、 DESK等,在这一测验中,智力活动的内 容是符号,操作为认知(理解),产物为单 元。按重新组合的单词数量来计算成绩, 以此来测量一个人的符号认知能力。
• 塞斯顿根据因素分析发现的结果来界定智 力,而且,他也根据分析发现的七种基本 能力编制智力测验,称为基本心能测验 ( Primary Mental Abilities Test , 简 称PMAT)。
11
• 三、层次结构理论 • 英国心理学家弗侬(P. E. Vernon,1960)认为
智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 层次是普遍因素(G因素);第二层是两个 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因素、操作和机 械因素;第三层是五个小因素群,包括言 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能力、手工操 作;第四层为特殊因素,即各种特殊能力。
13
• 思维内容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 行为;
• 思维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 集中思维、评价;
• 思维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 转化、蕴含。
• 这三个维度构成一150种的结合。每一种结 合代表一种智力。
• 吉尔福特宣称他基本上发现了这150种智 力。
15
• 五、卡特尔的智力结构论 •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卡 特 尔 ( R.B.Cattell ,
1
• 而观察的精确性、记忆的准确性、思维的 敏捷性等则是完成许多任务所不可缺少的, 这些心理品质就应该称为能力。
• 二、能力的分类
• 能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 (一)按能力的是否已经获得,可将其分为 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已经培养起来的或 表现出来的叫实际能力,如会写作、游泳、 打字等;尚未表现出来的一种可能性叫潜 在能力,可能性经过适当的训练和教育可 以转化成现实的实际能力。
9
• (1)语文理解(verbal comprehension, 简称V),属理解语文涵义的能力;
• (2)语句流畅(word fluency,简称W), 属迅速语文反应能力;
• (3) 数字运算(number,简称N),属迅 速正确地计算能力;
• (4)空间关系(space,简称S),方位 辨识及空间关系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