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参考表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学习顺序

高中数学学习顺序

高中数学学习顺序篇一:高中数学学习顺序高中数学文理科上课顺序及选修内容先学必修5 本,顺序分别是必修1、4、5、2、3。

文科完成选修1-1、选修1-2、选修3-1、选修4-4 的学习,方可在数学学科获得进入人文、社会科学类高等院校的资格。

但选修3-1、选修4-4 高考不要求。

理科完成选修2-1、选修2-2、选修2-3、选修3-1、选修4-4、选修课4-5 的学习,方可在数学学科获得进入理工、经济类高等院校的资格。

选修3-1、选修4-4、选修课4-5 高考不要求。

篇二:高中数学学习顺序人教版新课改高二数学上哪些必修选修顺序是怎样数学Soul丶02872014-11-04篇三:高中数学学习顺序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实验教材首先于2004年秋季开始在广东等四省进行试验,目前,全国已经有约三分之二省市进入了新课程教材的试验。

在此期间,各地组织了许多新教材研究、培训、备课活动,广大教师通过试验对新课程所提倡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思想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经过几年的试验,新教材试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许多研究者也对教材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的办法。

笔者参加了新教材的研究、编写,也赴各试验区进行了教材介绍、回访、调研等工作,对新教材进行了反复学习,对教材试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了研究、分析和思考,本文对高中新教材必修模块教学顺序问题作探讨,希望对后续的实验推广和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修订完善有所启示。

一、必修模块的教学顺序问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必修五个模块的教学顺序没有作明确规定,必修五个模块的教学顺序问题是高中数学教材试验必须研究确定的问题。

在教材实验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某些地区连续三年按照不同的模块顺序(12345,12453,14523)进行教学。

对模块顺序问题,老师们发表了许多意见。

2017第八批浙江省高中生网络选修课程

2017第八批浙江省高中生网络选修课程
103
行走中的国都
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
陈绍伟
知识拓展
电子教材类
104
TED你我他
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
万芳芳
知识拓展
电子教材类
105
高中生物实验素质探究(一)
宁波中学
陈松
知识拓展
电子教材类
106
高一化学难点剖析及训练
浙江省开化中学
程俭
知识拓展
电子教材类
107
丝路密码
诸暨中学暨阳分校
袁建钦
知识拓展
电子教材类
24
高中生心理课堂
台州市实验中学
李汉桥
兴趣特长
电子教材类
25
外国名家诗作选粹
嵊州中学
黄宝镄
兴趣特长
电子教材类
26
编织DIY
杭州市萧山区第九高级中学
项青雅
兴趣特长
电子教材类
27
国之君子君子之国——跟着邮票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柯桥区鲁迅中学
王军
兴趣特长
电子教材类
28
高中地理3D视野拓展
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
73
散文欣赏与创作
浙江省上虞中学
王佳飞
知识拓展
电子教材类
74
化学Cosplay
仙居县城峰中学
应春晓
知识拓展
电子教材类
75
《吟啸徐行——高中吟诵基础入门》
浙江省仙居中学
李燕
知识拓展
电子教材类
76
《方言与语文》
浙江省天台中学
姜忠勤
知识拓展
电子教材类
77
农作物与养生
柯桥区豫才中学
王育梅
知识拓展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等普通高中课改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等普通高中课改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等普通高中课改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6.06.28•【字号】浙教基〔2006〕135号•【施行日期】2006.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等普通高中课改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浙教基〔2006〕135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积极、规范、有效地开展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我厅研究制定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以下简称《课程设置意见》)、《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试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

现将这些文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及时转发至所辖普通高中学校。

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并督促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设置意见》,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择,逐步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选课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防止学生过早偏科,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鼓励各地和学校在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各项课程政策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和学校实际,在课程开设、选课指导、学分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形成办学特色。

各地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请及时向我厅基础教育处反馈。

附件:1.《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2.《浙江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4.《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意见》二○○六年六月二十八日。

浙江省中小学课程课时安排

浙江省中小学课程课时安排

浙江省中小学课程课时安排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中小学课程的课时安排如下:
小学课程
语文课程
- 每周共安排12个课时,每节课45分钟。

- 重点内容包括文字、语言文字运用、阅读、写作等。

- 考试重点涵盖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课程
- 每周共安排10个课时,每节课45分钟。

- 重点内容包括数与数的关系、数的比较与运算、几何等。

- 考试重点涵盖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

英语课程
- 每周共安排8个课时,每节课45分钟。

- 重点内容包括英语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等。

- 考试重点涵盖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课程
语文课程
- 每周共安排10个课时,每节课45分钟。

- 重点内容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语言运用等。

- 考试重点涵盖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课程
- 每周共安排10个课时,每节课45分钟。

- 重点内容包括代数、几何、数与数量关系等。

- 考试重点涵盖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

英语课程
- 每周共安排8个课时,每节课45分钟。

- 重点内容包括英语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等。

- 考试重点涵盖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

以上是浙江省中小学课程课时安排的基本情况,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安排可能会有一定调整,请以教育部门的最新通知以及学校发布的具体安排为准。

2024浙江中考科目及各科分数是多少

2024浙江中考科目及各科分数是多少

2024浙江中考科目及各科分数是多少中考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浙江中考2024年起,社会100分,五科总分620分!今天小编整理了2024浙江中考科目及各科分数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2024浙江中考科目及各科分数从2024年起,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5门科目实行省级统一命题,卷面总分值62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120分,科学160分,社会100分。

“社会”在2024年、2025年设置过渡期,同时命制开卷考试试卷、闭卷考试试卷,由省级统一命题,原采用开卷方式的地区2024年、2025年可继续选择开卷。

2026年起全省统一采取闭卷考试。

“英语”总分值中笔试100分、听力20分,听力部分可采用人机对话考试替代,由设区市教育局选定并自主命题。

选择英语人机对话考试的地区,笔试部分使用省级统一命题试卷。

“体育与健康”的考试方式、项目和标准等由各设区市教育局制定,考试日期不迟于5月底,分值在30—50分。

浙江2024中考改革有哪些变化1、浙江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和体育与健康等6门学科为全省统一考试科目,成绩计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总分。

艺术、劳动学科暂不列入全省统一考试科目,可以按等级制列入考核,具体由各设区市自主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是否赋分计入录取总分由各设区市自主决定;2、从2024年起,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5门学科由省级统一命题。

五科卷面总分为620分。

3、“社会”学科考试方式设置过渡期,另出开卷考试试卷,由省级统一命题,分值100分。

原采用开卷方式的地区2024年、2025年可继续选择开卷。

2026年起,全省统一采取闭卷考试。

4、英语学科卷面分值为120分,其中笔试100分,听力20分。

英语听力部分可以用人机对话替代,分值20分,由设区市教育局自行选定,并自行组织命题。

选择人机对话的地区,英语笔试考试时间为85分钟,为16:00—17:35。

《浙江省普通高中 信息技术 新课程实验实施指导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 信息技术 新课程实验实施指导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实施指导意见》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精神,按照省课改办提出的“我省高中课改要积极稳妥、逐步深化、逐年推进”的要求,从我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出发,对我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以下若干实施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

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属于基础学习领域。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的信息交流与处理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采用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陈述的方式呈现信息技术的具体目标。

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不可或缺,贯穿过程始终的目标,“过程与方法”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目标,“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它服务和服从于上述两个维度目标的需要。

在课程实施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融合与协调,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

定海一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定海一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定海一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按照《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基础上的多能发展为目标,遵循“忠信崇德,励学图强”的校训,切实转变育人模式,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充满活力的新课程体系,实现我校办学质量的新跨越。

一、学校背景分析(一)学校概况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创办于1956年;1981年5月,学校被列为省第二批重点中学,1997年7月,初高中分离后演变为高级中学,1999年学校易地搬迁,2002年7月,晋升为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

2006年12月晋升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学校位于定海昌国路103号古学宫遗址,是我市唯一的一所座落于古学宫遗址上的市属中学,这里办学历史悠远,文化底蕴深厚。

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古池,环境优雅,现尚存“泮池”(清朝)和“御书楼”(宋朝)二处古迹。

据史书记载,学宫早在宋淳熙十六年(1188年)就在芙蓉洲办县学,元朝时,县学升为州学,清康熙四十三年,县学规模盛极,为莘莘学子求学胜地。

纵观学校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1)艰苦创业期(1956-1969年)。

学校的前身为“定海县城民办补习中学”,从民办学校起步,勤俭办学,艰苦创业,成为初具规模的全日制初级中学。

(2)恢复发展期(1969-1981年)。

文革初期,学校由于受到较大冲击,被迫停课,后随着“军宣队”、“工宣队”的进驻,学校复课。

从1971年开始招收高中生,同时转为公办,调整充实师资,成为完全中学。

(3)稳步推进期(1981-1999年)。

1981年学校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扩大高中招生,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日益提高。

(4)规模扩张期(1999-2005年)。

1999年,学校迁址到原舟山师范所在地,初高中分离,成为高级中学,学校规模扩大,成为舟山市一所有影响的省重点高级中学。

浙江省嘉善中学语文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浙江省嘉善中学语文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浙江省嘉善中学语文学科课程建设纲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l0-2020)》《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浙江省深化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对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不断地深入,“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的教研理念焕发出生机。

作为这理念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活动形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与实践。

结合嘉善中学的办学传统、学生人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定位,在总结学校一期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汇集我组教师的智慧,就此编写嘉善中学语文学科课程建设纲要。

通过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把“大人文教育”特色落到实处,切切实实地推动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

一、语文学科基本现状分析(一)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门教学科目,是以使学生掌握语言这一交际工具为基本目标的基础学科,也是是一门具有人文教育内容的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语文学科现状我组一直以改革发展为主思路,坚持以文育人的理念,培养和造就科学精神的人文素养相融合的优秀人才。

在第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就立足必修课,充分发挥学校和老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展实践,在学生社团建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课程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2011年语文组组建了校第一个学生社团至源文学社,该文学社在校园内活动积极,多次参加“语文报杯”、“叶圣陶杯”、“作家杯”新概念作文大赛以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等国家级作文大赛活动,均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至源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团、全国百强文学社,社刊《至源文学》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刊”,该社在嘉善县有较大的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参考表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参考表
(征求意见稿)
表1:选考政、史、地为例
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选考★
英语社会化考试※
表2:选考理、化、生为例
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选考★
英语社会化考试※
表3:选考理、地、技为例
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选考★
英语社会化考试※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参考表
说明
优点:
1.如果按每课时40分钟,每周39节计算,如此设计能保证每周选修课程至少20%的要求。

如果按每课时45分钟,每周35节计算,则在高一历史、
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选择1门到高二年级开始开课,也能保证每周选修课程至少20%的要求。

2.高一学生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大大缓解了各学科开快车赶进度现象,引导学校按客观规律合理安排课程。

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普遍推后,避免高三年级只开语、数、外现象。

3.如此设计能保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每门学科都能考2次。

问题:
1. 高一年级并开科目过多。

为满足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考2次的需要,高一年级并开科目会达到10门,突破了原来规定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不超过8门的规定,并会挤压或削弱四类选修课程开设。

2.高二下、高三上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过于集中。

高二下学业考试科目7门,高三上达到8门。

3.英语学科学习压力大大增加。

由于全国社会化考试词汇量达到3500,高于我省2015、16年高考2800单词要求,增加了选修模块数量,不得不从高二开始增加英语课时。

4.自主选修空间减少。

根据我省深化课改方案中毕业标准规定,选修学分需要48学分,其中职业技能类至少6学分,社会实践类不超过8学分。

现在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语数统一高考和英语社会化考试,再加上3门选考,限定选修模块数达到14个,28个学分。

如果加上职业技能类和社会实践类14学分,真正自主选修学分可能仅仅6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