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粒的形成

合集下载

实验十花药及花粉粒的发育

实验十花药及花粉粒的发育

实验十花药及花粉粒的发育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花药的形态及结构;2.了解花粉粒的形成过程并掌握其结构。

二、仪器与材料1.仪器用具:生物显微镜、解剖针、镊子、刀片;2.材料:百合花药幼期横切片、百合花药成熟期横切片、小麦花药(花粉母细胞时期)横切片。

三、内容和方法雄蕊是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由花丝和花药(花药通常具有四个花粉囊,但有些植物的花粉囊为二个,由中部的药隔相连)两部分组成。

在雄蕊的花药中产生花粉母细胞。

由花粉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小孢子。

然后由小孢子进一步发育形成成熟花粉粒。

在不同植物中成熟花粉粒的组成不同,有些种类的成熟花粉粒为两细胞的花粉粒,如百合成熟花粉粒只包含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有些种类的成熟花粉粒为三细胞型花粉粒,如小麦成熟花粉粒包含一个营养细胞和两个精细胞。

实验中,通过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药制片的观察,来了解花粉粒的发育过程与各阶段各阶段花药的基本结构。

(一)百合花药及花粉粒的发育图10-1百合花药横切面—造孢组织时期1.造孢组织时期取造孢组织时期百合花药永久制片,在低倍物镜下观察整个花药的结构( 图10-1)。

可以看到每一花药由4室组成,每室即为一花粉囊(或称药室),花粉囊之间有药隔相连。

在药隔中有一维管束穿过,药隔的其它部分为薄壁组织(有时,在永久制片中还可以看到在药隔之下的空间中,有一花丝横切面,花丝中部为一维管束,周围为薄壁组织)。

看清花药 图10-2 百合花药横切面造胞细胞时期的一个花粉囊轮廓构造后,选一切面完整层次清晰的花粉囊,换高倍镜(40 ),从外向内仔细观察。

在造孢组织时期,花药壁的各层分化不明显,整个花药最外一层细胞为表皮,其上可见气孔,其内每一药室由多层分化不大的壁细胞包围,药室中央为一群造孢细胞 ,造孢组织的细胞呈多角形,细胞质浓厚,细胞核较大,易与壁细胞区分( 图10-2)(在制片中,由于材料脱水收缩,常常使中层、绒毡层、造孢组织与外侧的壁细胞分离)。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2)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2)
第四章第三节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一 花药的发育 二 小孢子的形成 三 花粉粒的发育和形态结构
冉翠香
一 花药的发育
花药(即小孢子囊)是雄蕊产生花粉的 主要部分,多数被子植物的花药是由4个花 粉囊组成,分为左、右两半,中间由药隔 相连,也有少数种类花药的花粉囊仅2个。 花粉囊外由囊壁包围,内生许多花粉粒。 花药成熟后,药隔每一侧的两个花粉囊之 间的壁破裂消失,二花粉囊相互沟通。
花药的发育
花药分化的流程图
花粉囊壁的发育及结构功能
平周分裂 初生壁细胞
药室内壁:表皮下的一层细胞,细胞体积较大.
花粉母细胞阶段,其中常贮有淀粉粒. 花粉成熟 时,细胞在横向壁和内切向壁 上出现带状的次生 加厚条纹,并栓质化或木质化又称纤维层。
中层:药室内壁内侧1-3层细胞,常富含淀粉,
成熟花药中往往被分解吸收。
成熟花药中绒毡层细胞退化解 体。
二 小孢子的形成
造孢细胞
有丝分裂
小孢子母减细数胞分裂
(花粉母细胞)
四分体
分离 小孢子
(单核花粉粒)
(单核花粉粒)
(小孢子是尚未成熟的花粉粒)
三 花粉粒的发育和形态结构
单核花粉粒 分裂一次
(小孢子)
营养细胞 生殖细胞 分裂一次 两个精子
成熟花粉粒有的只含有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这
孢粉学:花粉外壁的孢粉素有抗分解的能力,在各
地层或泥炭积层中,常可找到古代植物遗留的花粉。 可以推断当时生长的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
1.由于种种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时散出的花 粉没有经过正常的发育,不能起到生殖的作用,这一
现象,称为花粉的败育(abortion)。哪些因素会造
成花粉的败育呢? 2.在正常自然条件下,也会产生花药或花粉不能正

被子植物的减数分裂和双受精

被子植物的减数分裂和双受精

被子植物的减数分裂和双受精被子植物花粉粒的形成被子植物的花粉粒是由花粉囊里的小孢子母细胞(也叫做花粉母细胞)发育而成的。

每个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细胞,叫做小孢子。

每个小孢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都比小孢子母细胞的减少一半。

初始形成的4个小孢子排列在一起,以后相互分离,形成4个单核的花粉粒。

单枝花粉粒形成不久,便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细胞:一个是营养细胞,另一个是生殖细胞。

营养细胞一般比生殖细胞大,而且里面贮存有营养物质。

有些植物的生殖细胞接着又进行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子,这样,成熟的花粉粒中就有3个细胞。

有些植物的生殖细胞的分裂,是在花粉管中进行的,因此,成熟的花粉粒中只有两个细胞。

被子植物胚囊的形成被子植物的胚囊是由胚珠内的大孢子母细胞发育而成的。

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细胞,都叫做大孢子,每个大孢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都比大孢子母细胞的减少一半。

这4个细胞排成一纵行,其中靠近珠孔的3个细胞退化,里面的1个细胞发育成为早期的胚囊。

早期的胚囊不断地从周围的组织中吸收养料,体积增大,细胞核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但是每次核分裂以后,并不接着就进行细胞质分裂,因此,就形成了具有8个细胞核的胚囊。

开始时,这8个细胞核分别位于胚囊的两端,每端各4个。

接着,每端各有1个细胞核移到胚囊的中央,这就是极核。

靠近珠孔端的3个细胞核发育成3个细胞,也就是1个卵细胞和2个助细胞。

另一端的3个细胞核也发育成3个细胞,叫做反足细胞。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不同于裸子植物。

花粉管通过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然后穿过珠孔进入珠心,最后到达胚囊。

花粉管进入胚囊一旦接触助细胞,其末端就破裂,管内的内含物,包括营养核和两个精子一起进入胚囊,接着营养核解体,一个精核(n)与卵细胞融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

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

这是被子植物新特有的现象。

花粉粒的结构与发育ppt课件

花粉粒的结构与发育ppt课件

2、花粉粒的类型
1、二细胞型花粉粒
• 二细胞花粉粒=营养细胞+生殖细胞 如棉、
桃等。(70%的被子植物)
2、三细胞型花粉粒
• 三细胞花粉粒=营养细胞+2个精子 如水
稻、小麦、油菜等。
.
3、花粉粒的结构
.
(1)花粉壁 外壁:厚、硬而缺乏、弹性;主要成分为 孢粉素、 蛋白质等。 内壁:薄、软而有弹性;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果 胶质、蛋白质等。
层细胞,外层细胞称为
,内层细胞成


• 3、周缘细胞再进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
产生数层细胞,自外向内逐渐形成



.
• 4、随着单核花粉粒的生长发育,细胞进行
பைடு நூலகம்
有丝分裂形成了大小悬殊的2个细胞,大的

,小的为

• 5、花粉粒包括

两种类型。
• 6、 生殖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 2个 。
.
二、选择题
• 1.减数分裂发生在 ( )的过程中。 • A.花粉母细胞一小孢子 • B.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 • C.孢原细胞→造孢细胞 • D.造孢细胞→小孢子 • 2.花粉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
花粉粒的结构与发育
.
花药 原始 体
(初生壁细胞)
药室内壁
唇细胞 纤维层
.
壁花 药
花药形成过程
药隔及维管束
花药
原表皮
表皮
幼花粉囊
平周 周缘细胞
孢原细胞 分裂
平周 垂周
药室内壁 纤维层(花药开裂)
中层 (最后消失)
花粉
绒毡层(提供养料,最后消失) 囊壁

花粉名词解释植物学

花粉名词解释植物学

花粉名词解释植物学花粉名词解释:种子植物雄蕊花粉囊内的粉状体,总称花粉。

其中每一粒,称为花粉粒。

由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

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含单倍染色体数的子细胞常连在一起,称四分体。

以后四分体中的细胞逐渐增大并各自分离,形成4个单核花粉粒(小孢子)。

在多数植物,单核花粉粒细胞分裂,形成含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的成熟花粉粒,称2细胞花粉或2核花粉。

其中营养细胞较大,含较多的营养物质,与花粉管的形成有关。

生殖细胞较小,花粉萌发时,在花粉管中分裂形成2个精子,直接参与生殖过程。

有的植物花粉粒成熟前,生殖细胞又进行一次分裂,因而成熟时有一个营养细胞和2个精子,称为3细胞花粉或3核花粉。

例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花粉成熟时,花药开裂,花粉自花粉囊中散出。

花粉粒具两层壁。

外壁较厚,含大量孢粉素和角质,壁上有一至数个萌发孔,表面有突起和花纹。

内壁较薄,主要由果胶质和纤维素所组成。

花粉壁上的蛋白质,在花粉与柱头的相互识别及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中有重要作用。

花粉粒萌发时,内壁经外壁上的萌发孔向外突出,形成花粉管。

不同植物花粉粒的形状、大小、颜色、外壁上的花纹和萌发孔等都不一样。

因此,可以利用花粉的形态特征来帮助鉴定植物种类、研究植物的演化关系和地理分布,调查蜜源植物等,花粉可成为化石保存上百万年,故在古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中及矿产勘探方面有重要意义。

豚草属、蒿属等的花粉为重要的致敏花粉,在花粉大量产生的季节,可引起某些人、畜患花粉症(即枯草热症)。

花粉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以植物激素诱导,可以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即能得到纯合的2倍体植株,用于杂交育种,可使杂交后代性状稳定并大大缩短育种周期,为植物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

由于花粉内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近年来,已有多种含花粉成分的强力营养滋补食品和化妆品问世。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介绍ppt(58张)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介绍ppt(58张)
第二节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1
主要内容
一、花药的发育 二、花粉粒的形成过程 三、花粉粒的形态 四、花粉粒的结构 五、花粉粒的内含物 六、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
2
一、花药的发育
来源于雄蕊原基,经细胞分裂、分化,逐渐 伸长 顶端膨大成花药,基部伸长成花丝。
3
4
花丝
雄蕊
花药
结构
结构
外为一层表皮
花粉囊:产生花粉粒的处所
(archesporial cell)
8
➢ 细胞体积和细胞核大、质浓,平周分裂形 成内外两层,外层细胞组成周缘细胞 (parietal cell),
➢ 内层细胞成为造孢细胞(sporogenous cell)。 ➢ 中部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维管束和薄壁细
胞,构成药隔(connective)。
9
➢ 周缘细胞再进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产生数层细胞, 自外向内逐渐形成药室内壁(endothecium)、中层 (middle layer)和绒毡层(tapetum),与花药表皮共同构成 了花粉囊壁。 ➢ 在周缘细胞分裂的同时,造孢细胞也进行分裂,形成 多个花粉母细胞(pollen mother cell-PM),少数植物的造 孢细胞不经分裂可直接形成花粉母细胞,以后再由花粉 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许多花粉粒。
10
11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介绍(PPT5 8页)
一个花粉曩的放大(示花粉母结构) 12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介绍(PPT5 8页)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介绍(PPT5 8页)
2、花粉囊壁的结构和功能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介绍(PPT5 8页)
药室内壁 12 3 4
13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介绍(PPT5 8页)

植物中的花粉形成过程

植物中的花粉形成过程

植物中的花粉形成过程花粉粒的发育过程:成熟的花粉粒传至柱头上,经过相互识别,排斥亲缘较远的异属和异种花粉粒,接受同种花粉粒,或排斥自己的(同株或同花)花粉粒,接受同种不同基因型的花粉粒。

被柱头接受的有亲和性的花粉粒,吸水膨胀后,内壁经外壁上的萌发孔向外突出,形成花粉管,得以萌发。

从花粉粒传至柱头到萌发,需经过一定的时间。

这段时间的长短因植物而异。

例如水稻、甘蔗、高粱等,几乎在传粉后立即萌发;玉米、橡胶草等需要5分钟左右;棉花需1~4小时。

花药的发育过程:雄蕊起始于花芽中的雄蕊原基,雄蕊原基的顶端为花药发育的区域。

花药发育初期,结构简单,外层为一层原表皮,内侧为一群基本分生组织。

不久,由于花药四个角隅处分裂较快,花药呈四棱形。

以后在四棱处的原表皮下面分化出多列体积较大,核亦大,胞质浓,径向壁较长,分裂能力较强的孢原细胞(archesp-orial cell)。

随后孢原细胞进行平周分裂,成内、外两层,外层为初生周缘层;内层为初生造孢细胞,初生周缘层细胞继续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逐渐形成药室内壁、中层及绒毡层。

花药中部的细胞逐渐分裂,分化形成维管束和薄壁细胞,构成药隔。

花粉粒成熟后,纤维层细胞失水,所产生的机械力使花药在裂口处断开,花粉粒由裂口处纵轴形成的裂缝散出。

花粉囊壁因绒毡层的解体而消失,或仅存痕迹,只剩有表皮及纤维层。

扩展资料花粉粒萌发的主要因素花粉粒中贮存的酶和各种代谢物质,是花粉萌发的重要因素。

例如花粉粒和花粉管中存在的角质酶,可降解大多数植物柱头表面存在的角质层,使花粉粒能从柱头组织中吸收萌发所必需的水分,并为花粉管的生长打开了通道。

花粉粒中贮存的代谢物质。

为花粉管的最初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另外,湿性柱头表面的分泌物,为花粉萌发提供了必需的基质,特别是其中的酚类物质的变化,对花粉的萌发可起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干性柱头虽无分泌物溢出,但其表面的亲水性蛋白质薄膜,有辅助粘着花粉或水合花粉,使花粉获得萌发所必需的水分的作用。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ppt课件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ppt课件
1)特征
细胞大,核较大,质浓,细胞器丰富。 初期细胞中含单核,后来发生核分裂,但不形成细胞壁,就形 成了双核、多核或多倍体核结构,表明绒毡层细胞具有高度的 代谢活性。 细胞含有较多的RNA、蛋白质、酶、丰富的油脂、类胡萝卜素 和孢粉素等物质。它对花粉粒的发育形成起着重要的营养和调 节作用。
17
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胼胝质酶,能适时分解花粉母细胞和四分体 的胼胝质壁,使单核花粉粒互相分离而保证正常发育。 合成的蛋白质运转到花粉壁构成花粉外壁蛋白质,这是一种识 别蛋白。在花粉与雌蕊的相互识别中,对决定亲和与否起重要 作用。 如果绒毡层发育和活动不正常,则花粉发育不正常,出现雄性 不育现象。 绒毡层细胞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发育达到 顶峰,以后出现退化,待花粉粒成熟时,绒毡层完全解体。
在花粉囊交界处有唇细胞。
15
③中层 药室内壁的内方,1至数层较小的薄壁细胞。 在造孢细胞向花粉母细胞发育过程中,中层细 胞内贮藏物质渐被其消耗而减少,同时由于受 到花粉囊内部细胞增殖和长大所产生的挤压, 中层细胞较早解体而被吸收。 成熟花药中一般已不存在中层(百合除外)
16
④绒毡层
花粉囊壁的最内层细胞,与造孢细胞直接毗连。
内为薄壁组织
药隔:花药中部,连接着花粉囊
中央有一个维管束贯穿
由薄壁细胞及维管束组成
功能
功能
开花时,花丝以居间生长 方式迅速伸长,将花药送 出花外,以利花粉散播。
花粉囊:产生花粉粒
药隔:供应花药发育时所需的水 分和养料
5

花花药的发药育

1~5花药的发育过程
6
1、花药的发育过程
7
花药的发育
➢幼小花药:外层为原表皮;内侧为基本分生组织。 ➢花药四个角隅的细胞分裂较快,使花药形成四棱形。 ➢四棱处,原表皮内侧分化出一列或几列孢原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旱金莲科,蔓生草本,是围绕着提高生殖效率,避免自花授粉,有着 精确的时、空规律的,含有深刻生物学意义的花结构
3 其它的传粉方式
• 水媒 :一些水生被子植物。如金鱼藻、水, 苦草属植物等。
《自然》:新发现的自花授粉机制 ——花粉滑动授粉( 2004)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年 轻的博士研究生、广东仲 凯农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 英强及其导师张奠湘、陈 忠毅研究员 .
减 数 分 裂 meiosis
四分体 tetrad
百合的四分体
棉花的四分体
三、花粉粒的发育growth和形态结构morphostructure
二细胞花粉
三细胞花粉
FROM
花粉囊中花粉母细胞的发育过程
tetrad pollen mother cell dyad
生殖细胞 有丝分裂
精细胞
microspore
花粉萌发孔、沟
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及萌发孔或萌发 沟的数目、位置、形态,以及花粉壁 上的纹饰均有较明显的种属特征,是 研究植物系统分类,演化、地理分布 和古代气候的重要依据。 进行花粉研究的学科称为孢粉学 palynology
花粉壁pollen wall
• 外壁: 成分:孢粉素、蛋白质、脂类、酶 特点:厚,坚硬,抗酸、碱腐蚀和生物 分解 • 内壁: 成分:纤维素、果胶质、水解酶
inter integument megaspore nucellus chalazal funiculus ridge
胎 座placenta
一 胚 珠 的 发 育
• 胚珠的发育过程:外形与内部结构的变化
胚 珠 的 类 型
orthotropous ovule
anatropous ovule
Hemitropous ovule
营养细胞 有丝 生殖细胞 分裂
2细胞花粉
成熟花粉(雄配子体)
四、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
•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散出的花粉没有经过 正常的发育,不能起到生殖的作用,这一现 象,称为花粉败育(abortion). • 引起花粉败育的原因: 减数分裂不正常 绒毡层失去作用
雄性不育(male sterility ):雄蕊的花药或花粉不 能正常地发育,成为畸形或完全退化的现象。
黄花大苞姜是不借助外 力自花传粉的“先驱”
黄花大苞姜
黄花大苞姜的传粉过程
• 黄花大苞姜是我国特有的姜 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主 要分布在华南的广东广西, 生长在高度潮湿的林内石壁 或山沟瀑布边石壁上,花果 期为5-8月,花期内,通常每 天每花序只开一朵花,酷似 兰花的黄色花朵在自然状态下开放2天,花在第二 天下午15:00以后开始凋谢,花凋谢后约20天蒴果 即成熟开裂。
• 大约早上6:00-6:30时, 黄花大苞姜的花开放,花 药的花粉囊同时开裂.刚 开裂时,油质液浆状的花 粉从花粉囊溢出成球形, 然后很快铺满于花药面, 慢慢流向柱头,约在当天 下午15:00开始到第二天 早上7:30间,花粉陆续流 到柱头的喇叭口,实现自 花传粉。
大根槽舌兰刷新生殖方式
• 大根槽舌兰
研究对象是生长在美洲的大花冠洛玛草。既产生能开的花 朵,进行开花受精,同时也产生不开的花朵,而那些不开 的花朵内则进行的是闭花受精,。
开放的花 干 旱
水分充足 数量增多
赤霉素增加
干 旱 水分充足
脱 落 酸 增 加
数量减少
闭花
那缺水水分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增加,使植物闭花受精。而 水分充足时,植物体内赤霉素增加,使植物开花受精
campylotropous ovule
百合子房横切: 示两个胚珠原基上产 生的珠心组织和大孢子(胚囊)母细胞
(二)、胚囊的发育和结构
(直生胚珠)
1个
2个
n
4个
3n
直生胚珠: 珠孔端在上, 合点端在下
stamen
pistil petal
antipodal cell
polar nucleus integument
绒毡层 tapetum
造孢细胞
多次有丝分裂
花粉母细胞
connective thinwalled containers vascular bundle epidermis clinandrium
单核花粉
减数分裂
花粉母细胞
二、小孢子(单核花粉 microspore )的形成
花粉母细胞
pollen mother cell
合点chalazal 珠心nucellus 胚囊megaspore 内珠被 外珠被 珠孔micropyle 珠柄funiculus
第五节、 开花、传粉与受精
一、开 花
当雄蕊中的花粉和雌蕊中的胚囊达到成 熟的时期,或者二者之一已经成熟,这 时原来紧包的花被慢慢张开,露出雌、 雄蕊,等待传粉,这一现象称为开花。
(一)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及其生物学意义 1.自花传粉 self-pollinate : 概念:花粉从花粉囊中散出,落在同一朵花 的柱头上的现象 条件:两性花,雌雄蕊同时成熟;
柱头对接受自身的花粉无生理上的障碍。 如大豆、豌豆、大麦、小麦、芝麻等都是自花 传粉
闭花受精cleistogamy :一种极端的自花受粉。
异花蓳菜
为什么会闭花受精
• 达尔文曾指出,闭花受精是自花传粉植物的一种 受精方式。他认为闭花受精能使植物避免大量的 花粉被昆虫吃掉,或者能防止花粉因受潮湿而失 去繁殖能力。 • 1980s,美国植物学家敏特和劳德两人,认为植 物有花不开,进行闭花受精,是植物所采取的巧 妙的节能“策略”,并能过实验证明了观点。
原因:生理或遗传造成。
三种类型:花药退化、无花粉或花粉败育。
第四节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胚 珠 ovule ——种子的前身
胚 珠பைடு நூலகம்
ovule 子房
胚 珠 ovule ——种子的前身
胚珠 子房 豆角
豆子
苏铁裸露的胚珠
胎座
• 胚珠和胎座
胎 座
胚 珠
胚珠的构成
micropyle outer integument
(二) 风媒花和虫媒花
1、风媒花 anemophilous flower :以风力传送花粉的方 式称为风媒。大部分禾本科都是风媒植物,另 如杨树、栎树、桦木及等。
特征: 植物体先叶开花,多为穗状花序或葇荑花序。 花被不显著,没有鲜艳的颜色,也没有香气和 蜜腺, 雌蕊为增加接受花粉的机会,它的柱头扩展非 常显著突出。 雄蕊的花丝比较长,花药悬垂在花外,可随风 传播。 花粉干燥、轻小、量多,便于被风吹送,更多 地保证了传粉的机会。
避免自花传粉的机制
两种传粉方式的比较
• 自花传粉self-pollinate的植物因为雌雄两方遗传性非常 相似,所以其后代必然会缺少适应环境的能力,是 一种原始的传粉方式。但自花传粉能避免花粉受到 一些伤害,比如昆虫的吞食。在条件不适于异花传 粉时,植物通过自花传粉就可以完成生殖过程。这 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现象。 • 异花传粉cross - pollination.的因雌雄生殖细胞来源于不 同的个体,遗传差异大,后代往往具有强大的生活 力和广泛的适应性。因此,在进化过程中逐渐被选 择并得到发展,成为大多数被子植物的传粉方式, 但其传粉效果应受传粉媒介的影响。
有丝分裂
sporule
两种雄配子体 male gametophyte
二细胞花粉
三细胞花粉
营养细胞nutritive cell
• 与生殖细胞明显不同: • 细胞核结构松散,细胞器较多 • 内含大量的淀粉、脂肪、各种酶、维生素、 植物激素和无机盐 为花粉管的生长提供营养
生殖细胞sex cell
• 裸细胞 • 核大,染色质凝集,具1~2个核仁 • 细胞质少,含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核糖体、微管等细胞器,多无质体 • 微管与细胞长轴平行
中央细胞central cell :有 时形成次生核,与卵细 胞和助细胞有密切联 系 助细胞synergid :液泡在 合点端,细胞质浓厚,珠 孔端壁内突生长形成 丝状器,为卵细胞提供 营养. 卵细胞oocyte :液泡在珠 孔端,合点端细胞壁不 连续,细胞器少,代谢弱.
丝状器
filiform apparatus
2、异花传粉 cross - pollination
概念: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植株或不同 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条件:单性花 unisexual flower ; 两性花 bisexual flower : ①雌雄蕊不同时成熟 ②自花受粉有生理障碍 ③雌、雄异长、异位,不能进行 自花传粉。
柱头显出。
胚囊的发育过程
分裂
周缘细胞
形成珠心的一部分
孢原细胞 造孢细胞
长大
胚囊母细胞
3个消失 减数 3次有 7细胞或 四分体 单核胚囊 分裂 1个发育 丝分裂 8核胚囊
卵细胞1个 助细胞2个 中央细胞1个(含极 核2个或次生核1个) 反足细胞3个或多个
直接发育(水稻、小麦)
雌配子体
胚 珠 的 结 构 和 组 成
鸢尾花
栀子花
匆忘我
二、传粉
传粉(pollination): The transfer of pollen from microsporangia to the stigma in angiosperms or to directly to the ovule in gymnosperms.
花粉囊散出的成熟花粉,借助于一定的媒介 力量,被送到同一花或另一花的雌蕊柱头上 的过程, 称为传粉。
clinandrium
囊壁
(初生壁细胞)
花药 原始 体
花 药 壁
药室内壁
唇细胞 纤维层
绒毡层 tapetum
• 细胞特点:大,胞质浓厚, 富含RNA、蛋白质、油脂、 类胡萝卜素等 • 变化:早期单核,减数分 裂前后成为2或多核 • 功能:花粉粒提供营养; 分泌胼胝质酶;合成孢粉 素和外壁蛋白;提供花粉 壁外脂类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