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及其花粉粒形态
秋菊 菊科菊属植物

秋菊菊科菊属植物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英文名:floschrysanthemum(floristschrysanthemum)别名:菊华、秋菊、九月菊、日精、九华、黄花、帝女花、笑靥金、节花、鞠、金蕊、甘菊。
因其花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
分类:菊科,菊属有时也作菊科所有花卉品种的总称。
菊科是种子植物最大科,总数25000~30000种,而其花卉种类也很多,仅次于兰花。
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
形态特征株高20-200cm,通常30-90㎝。
茎色嫩绿或褐色,除悬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
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
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
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
舌状花分为下、匙管、畸四类,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
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
花序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有单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长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
根据花期迟早,有早菊花(九月开放),秋菊花(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但经过园艺家们的辛勤培植,改变日照条件,也有五月开花的五月菊,七月开花的七月菊。
根据花径大小区分,花径在10厘米以上的称大菊,花径在10—6厘米的为中菊,花径在6厘米以下的为小菊。
根据瓣型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
产地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
而以ph6.2-6.7最好。
菊科植物主要特征

菊科植物主要特征
菊科植物(Asteraceae)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包含大
约26000多个物种。
它们的主要特征如下:
1. 花序:菊科植物的花由许多小花组成,集合在一个特殊的花序结构中,称为头状花序。
每个小花都被包裹在一片称为苞片的结构中,使整个头状花序看起来像一个大花。
头状花序中的小花通常分为两种类型:辐线状花(周边花)和管状花(中央花)。
2. 花冠:菊科植物的花冠一般为管状花冠,由5个合生花瓣组成。
辐线状花的花冠往往为辐射状,花瓣数目较多。
3. 雄蕊:菊科植物的雄蕊数目多,通常固定在管状花冠的顶部。
4. 花粉:菊科植物的花粉颗粒通常为单个或几个连在一起的球状颗粒。
5. 雌蕊:菊科植物的雌蕊数目少,通常只有一个。
子房位于雌蕊底部,通常有一个成熟的子房。
6. 果实:菊科植物的果实多样,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可以是坚果、瘦果、翅果、坛果等等。
7. 叶片:菊科植物的叶片通常为互生或对生,具有扁平的形状。
叶的边缘通常带有锯齿、细齿或类似于羽状的裂片。
总的来说,菊科植物以它们的头状花序、特殊的花冠形状和多样的果实类型等特征而闻名。
药用植物显微图片(二)

药用植物显微图片(二)
龙胆韧皮部和木质部
龙胆内皮层
环草石斛
木香韧皮部与木质部
广藿香间隙腺毛
麻黄
秦皮粉末
关木通中柱鞘
广藿香粉末
枸杞子显微观察
关木通粉末
黄连
桂枝木栓层
桂枝中柱鞘
何首乌异常维管束
厚朴韧皮部
何首乌木栓层
黄
南柴胡粉末
枸杞子粉末
红花粉末
厚朴粉末
关木通维管束
何首
厚朴栓内层
何首乌维管束
枸杞子外果皮显微
黄柏显微示晶鞘纤维
秦皮皮层
黄芩
木贼麻黄维管束木贼麻黄牛膝根横切面南柴胡木质部木香根横切厚朴
黄芩木栓层麻黄表皮细胞黄芪粉末鸡血藤粉末尖叶番泻叶粉末箭叶
降香粉末接骨木横切黄连粉末金银花花粉粒金银花显微菊
苦杏仁粉末苦杏仁种子横切龙胆根横切面甘草韧皮部广藿香茎横切牡丹皮
麻黄粉末牡丹皮粉末明党参韧皮部马鞭石斛木香粉末麦
麻黄显微观察麦冬内皮层麦冬韧皮部和木质部. 蔓生百部根横切面马钱子显微观察金银花
牡丹根皮横切面黄芪根横切桂枝横切面麦冬块根横切面黄连韧皮部黄柏茎
何首乌块根横切南柴胡根横切面黄芩显微图片何首乌显微观察明党参显微观察黄连。
北京菊花的形状

菊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其形状因品种而异。
以下是一些北京菊花常见的形状:
1. 球形:这是菊花最常见的形状之一,花朵呈现出一个球形,花瓣层层叠叠,紧密排列,非常美丽。
2. 半球形:这种菊花的花朵形状类似于一个半球,花瓣较短,排列相对宽松,看起来比较简洁大方。
3. 圆锥形:圆锥形的菊花花朵形状比较细长,花瓣从下往上逐渐变短,形成一个圆锥形,非常别致。
4. 放射状:这种菊花的花朵形状呈现出放射状,花瓣向四周伸展,看起来非常大气。
5. 莲花形:莲花形的菊花花朵形状类似于莲花,花瓣较长,呈弧形,非常优雅。
总之,北京菊花的形状非常多样,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美丽,让人们赏心悦目。
附菊花花瓣变异分类

附:菊花花瓣变异分类中国园艺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与1982 年在上海菊花品种分类学术会议上的方案,将菊花分成5 类瓣型及30 个花型,简述如下。
一、平瓣类1、宽带型:舌状花1—2 轮,花瓣较宽展,筒状花序发达,显著外露。
有2 个亚型:平展直伸者为平展亚型,下重飘逸者为重带亚型。
2、荷花型:舌状花3—6 轮,花瓣宽厚,排列疏松内抱,全花外形整齐,略呈扁球状,外形似荷花。
筒状花显著,盛开时外露。
3、芍药型:舌状花多轮,花瓣直伸,内外轮瓣近等长,花瓣丰满,全型顶部稍平呈扁球状。
筒状花稀少,盛开时不露或微露。
4、平盘型:舌状花多轮,花瓣狭直,外轮花瓣长,向内层层渐短,全花稍扁型如盘状。
筒状花正常,盛开时不露或微露。
5、翻卷型:舌状花多轮,外轮花瓣向外反抱,花瓣背面向内翻卷,内轮花瓣向心合抱或乱抱,整个花型外翻内卷;筒状花稀少,盛开时不露或微露。
6、叠球型:舌状花重轮,各瓣长短整齐,排列紧密,绝大多数花瓣内曲,可作正抱,追抱,乱抱等不同形式的向心合抱,各瓣重叠,整个花型呈球形。
二、匙瓣类7、匙荷型:舌状花1—3 轮,多为短匙瓣,呈船型,内曲或合抱,或平伸展开。
全花整齐,顶部稍平呈扁球型。
筒状花正常,开时外露。
8、雀舌型:舌状花多轮,外轮狭匙瓣,直伸,匙片扩大,端尖型如雀舌,筒状花正常,开时不外露。
9、蜂窝型:舌状花多轮,短匙瓣,诸多花瓣近直立,排列整齐。
全花成球状,筒状花稀少或缺口,开时不外露。
10、莲座型:舌状花多轮,外轮较长,内轮较短,所有花瓣匙片向内弯曲,排列整齐,疏松或紧密合抱,整个花型稍扁,形似莲座,筒状花正常,开时外露。
11、卷散型:舌状花多轮,内轮间或有平瓣,外轮间或有管瓣。
内轮向心合抱,外轮长而散垂,花型内卷外散,筒状花不发达,盛开时微露。
12、匙球型:舌状花重轮,多中匙和短匙瓣,内轮间或有平瓣,外轮间或有管瓣。
各瓣内曲,排列整齐,紧密合抱呈球型,也有外轮长匙瓣或管瓣下垂。
筒状花稀少或不发达,盛开时少有外露。
8.花类药材1

1.花粉粒 2.花瓣顶端碎片 3. 柱头及花柱碎片 4.分泌管
六、红花 Carthami Flos
【化学成分】含红花苷、红花醌苷、红花黄色素、 槲皮素、山柰素等。红花能阻止血栓进一步形成,促使 血栓溶解,使阻塞部位血流通畅。
【功效应用】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闭经、痛 经、恶露不行、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癥瘕痞块等。注 意:孕妇慎用。
第八章 花类药材
一、辛夷 Magnoliae Flos
课堂活动 1.观察药材,描述辛夷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 2.讨论望春花、玉兰、武当玉兰如何从苞片、花梗上进 行区别?
第八章 花类药材
一、辛夷 Magnoliae Flos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1%~5%,油中主含桉叶素、丁香酚 等,另还含木脂素类等成分。
第八章 花类药材
五、金银花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来源】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 花蕾或初开的花。
课堂活动 从前你见过金银花吗 ?有何印象?现在你对 其药名有何认识?
第八章 花类药材
五、金银花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第八章 花类药材
六、红花 Carthami Flos
【来源】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 . 的干
燥花。 【植物形态特征】 1.红花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 2.头状花序顶生,排成伞形状;总苞片数轮,外轮苞片
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绿色,边缘具尖刺; 3.花全为管状花,刚开放时呈黄色,后转为橙红色。 4.瘦果椭圆形或卵形。
3.雄蕊5,花药聚合成 筒状;柱头长圆柱形。
4.质柔软。
5.气微显微鉴定注意点】
253种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

253种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提要以《中国药典》1995 年版(1 部) 中成药鉴别项下为主按中药材类别及药用部位归纳了253 种中药材粉末主要显微特征。
关键词显微鉴别。
中药是我国防治疾病不可缺少皀药物。
对于中药材常切成片、段、丝或捣成碎粒、或磨成细粉等以供入药。
当药材捣碎或磨成粉后, 原有外观性状特征大部分消失, 特别是数种药材碎粒或粉末混合后更难凭肉眼鉴别其组成及真伪。
因此, 通过显微观察药材特有皀细胞、内含物等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皀关键环节。
现在皀问题是, 药材粉末常由多种细胞、内含物等混合而成, 其中某种或某几种能明显反映该药材, 有皀却不能。
通过显微观察, 如何能快速、简便、准确地鉴别某药材是否, 把握住药材粉末中主要特征是重要皀, 至少也能对药材鉴别提供一条有用皀线索。
基于此, 本文以《中国药典》1995 年版(1 部) 中成药鉴别项为主归纳了253 种中药材粉末主要特征, 以便实际工作中参考。
1植物药类1. 1根和根茎类人参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 , 棱角锐尖; 树脂道多碎断,内含金黄色至黄棕色块状分泌物。
三丂树脂道碎片直径60~128μm , 含棕黄色滴状或块状分泌物。
三棱分泌细胞含红棕色或黄棕色分泌物。
干姜淀粉粒椭圆形、卵圆形或形状不觃则, 有皀较小端略尖,直径25~32μm , 长约至50μm , 脐点点状, 位于较小端,纤维淡黄色, 多碎断, 直径17~38μm , 壁薄, 非木化, 壁常一边齿状突起,胞腔较宽大, 纹孔斜裂缝, 可见横隔。
土茯苓草酸钙针晶长40~144μm。
土木香薄壁细胞无色, 长圆形或长多角形, 含扇形菊糖团块, 加热后溶解。
大黄草酸钙簇晶大, 直径60~140μm ;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140μm , 非木化。
山奈淀粉粒扁平广卵形、三角状卵形或类圆形, 有尖突, 直径10~40μm , 脐点及层纹明显。
山药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 直径24~4μm , 脐点人字状或短缝状, 多位于较小端; 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断碎散离, 长80~240μm , 直径2~8μm。
几种菊科植物花粉粒形态的比较研究

几种菊科植物花粉粒形态的比较研究作者:陈科张梅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38期[摘要]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菊科万寿菊、百日菊、雏菊、野菊四种植物的花粉粒,其形态特征是:花粉粒近球形,赤道面观椭圆形,极面观3裂圆形,具3萌发沟;外壁表面具刺状雕纹。
结果表明:这四种植物花粉形态在种的水平上具有分类学意义,而且具有明显的演化趋势。
[关键词] 菊科;花粉粒;形态;比较[作者简介] 陈科(1978—)男,安徽六安人,学士,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Q944.5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8-0121-02; ; [收稿日期] 2020-02-20菊科(Asteraceae)是双子叶植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广泛分布在全世界,但热带地区较少[1]。
在被子植物门中,菊科的种类仅次于兰科,是被子植物门的第二大科[2]。
中国约有220属近3000种,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根据花冠类型的不同、乳汁的有无,分为两个亚科,管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本实验选取万寿菊(Caltha)、百日菊(Zinnia elegans Jacq)、雏菊(Daisy)、野菊(Chrysanthemum)四种菊科植物的花粉粒进行比较,它们均为管状花亚科[3]。
万寿菊为万寿菊属,百日菊为百日草属,雏菊为雏菊属,野菊为菊属[4]。
因花粉形态特征可为植物分类、系统发育和进化提供依据,且在目以上的分类单位中,花粉形态特点的相似性和植物分类系统是非常一致的,对科、属、种甚至种下等级的分类常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
孢粉学是研究植物的孢子、花粉(简称孢粉)的形态、分类及其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一门科学。
对花粉粒形态结构的比较有重要意义,由于采集材料不足,在此作者对万寿菊、百日菊、雏菊、野菊四种菊科植物的花粉粒进行显微比较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型号:GY-5000 厂家:江南制造厂)离心机(型号:TD5-II 厂家:长沙平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水浴锅(型号:HH-2 厂家: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标本夹、玻璃棒、纱布、剪刀、镊子、离心管(10ml)树胶、盖玻片、载玻片、标签、酒精灯、小烧杯(100ml)、滴管、移液管(5ml、10ml)、试管架、量筒(50ml)、培养皿,蒸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