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主要树种花粉形态
台湾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的花粉形态比较研究

台湾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的花粉形态比较研究作者:张雪梅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8期摘要为比较水青冈属台湾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花粉形态特征,采集了米仓山自然保护区7个分布地的台湾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运用醋酸酐分解法将花粉其成制成装片,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花粉的形态特征和外壁纹饰,并测定了一定的性状指标。
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花粉形状均为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或三角形。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米心水青冈和台湾水青冈花粉为三孔沟,萌发沟较短。
2个种花粉的外壁纹饰各不相同,米心水青冈花粉外壁纹饰为脑状纹饰,孢粉表面由棒状突起物组成,台湾水青冈花粉外壁纹饰为网状,孢粉表面具有扁平的块状,轮廓线为不均匀的波浪线,以此可以区分2个物种。
关键词台湾水青冈;米心水青冈;花粉形态;纹饰;三孔沟中图分类号 S79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154-02Abstract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pollenmophology of selected Fagusspecies, two Fagusspecies collected from 6 distributions in MiCangShan Nature Reserve Authority.Decomposition of acetic anhydride method was used to dispose the pollen grains.The shape of pollen grains and ornamentation characters of all the species were exa mined by LM and SEM.The study showed that shapes of pollen grains of the two plants were nearly elliptic and trifid circular or triangle in polar view.We also observed that 3 pollen apertures existed in Fagus engleriana and Fagus hayatae. However,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species was the type of granular on pollen wall.Clublike apophysis on the pollen wall was in Fagus engleriana and reticulate pollen wall in Fagus hayatae.So we could distinguish the two species from the ornamentation of pollen wall.Key words Fagus engleriana;Fagus hayatae;pollenmophology;tricolporate壳斗科是在被子植物中的比较大的一科,分布广泛,是亚热带、温带的重要森林树种[1],在中国有900多种,7个属,分别是栗属(Castanea)、锥属(Castanopsis)、水青冈属(Fagus)、柯属(Lithocarpus)、栎属(Quercus)、青冈属(Cyclobalanopsis)三棱栎属(Trigonobalanus)。
花粉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花粉形态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花粉形态观察的实验技能。
2.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花粉的形态结构,加深对植物分类学、系统发育和传粉方式的认识。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具有多种形态和结构,对植物的传粉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的形态和结构,可以了解花粉的多样性及其与传粉方式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不同植物的花粉样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
2. 试剂与耗材:冰乙酸、乙酸酐、浓硫酸、甘油、石炭酸、加拿大树胶、蒸馏水、酒精等。
3. 仪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水浴锅、离心机、小试管、镊子、解剖针、细铜网、载玻片、盖玻片、双面透明胶带、酒精灯、目镜测微尺。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花粉样品:将采集到的花粉样品放入干燥器中,待花粉干燥后取出,用解剖针挑取适量花粉,放入装有冰乙酸的试管中。
2. 制片:将花粉样品在冰乙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后滴加少量加拿大树胶,将花粉粘附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3. 光学显微镜观察:将制片放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形态、大小、形状、纹饰等特征。
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将制片放入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表面结构,如纹饰、突起等。
5. 记录数据:根据观察结果,记录花粉的形态、大小、形状、纹饰等特征,并计算花粉的长度、宽度、面积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小麦花粉为长椭圆形,长度约为30-40微米,宽度约为15-20微米,表面具有网状纹饰;玉米花粉为圆形,直径约为20-30微米,表面具有突起;大豆花粉为长椭圆形,长度约为40-50微米,宽度约为20-30微米,表面具有网状纹饰。
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小麦花粉表面具有明显的网状纹饰,纹饰大小不一;玉米花粉表面具有突起,突起高度不一;大豆花粉表面具有网状纹饰,纹饰大小不一。
3.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不同植物花粉的形态和结构,可以看出花粉在大小、形状、纹饰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植物的传粉方式和适应性有关。
红花玉兰等5个玉兰种花粉形态观察及分类学意义_cropped

第 27卷 第 4期Vo l . 27 No . 4植 物 研 究2007年 7月BULL E T I N O F B O T AN I C AL R E SEARC HJ u l . , 2007红花玉兰等芮飞燕 5个玉兰种花粉形态观察及分类学意义马履一 3彭祚登 贺随超 王希群(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摘 要 通过对红花玉兰 (M ag n o l ia w u feng en s is L. Y . M a e t L . R. W ang )等 5个玉兰种的花粉的 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拍照 ,测量光学显微镜下的花粉大小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 。
结果表明 :光学显微镜下 ,木兰属 5个种的花粉均呈现椭圆形或近圆形 ,各种之间大小 、形状方面 有较大差异 ,种内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 ,各种花粉均为舟形 ,且具有闭合 、 长及两端的远极萌发单沟等一致特征 ,花粉表面纹饰 、突起等特征在种内部比较稳定 ,不同种之间 差异明显 ,可以为木兰属植物种的划分提供比较准确的依据 。
关键词 红花玉兰 ;花粉形态 ;分类Taxono m y S ign if icance Ba sed on Pollen M orphology O bserv a tion of F ive Spec ies of M a gn o lia L. I n c l ud in g M a g n o lia w u f en g en s is L. Y. M a e t L. R . W an gRU I Fe i 2Yan MA L ü2Yi 3PEN G Zuo 2D e ng H E Su i 2Chao WAN G X i 2Q u n( Ke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Silvicu l tu r e and C on se r va t ion of M in i stry of Educa t ion, B e i jing Fo r e s try U n i ve r sity, B e i jng 100083 )A b s tra c t Po l l en s of 5 sp e c i e s of M agnolia we r e ob s e r ved and sc r eened w i th li gh t m i c r o s cop e (L M ) and scann i ng e l ec tr on m i c r o scop e ( SE M ) re sp ec ti ve l y; po ll en siz e we re m ea su red unde r L M ; and the m e t ri 2 ca l re su lts we re ana l yz ed. The re su lts show tha t unde r the L M a ll po llen app ea r a s ova l o r c l o se t o r o t un 2 d ity, bu t the se sp ec i e s a re d iffe ren t i n siz e and shap e, and a lso the d isti nc ti o n s exist i n d iffe ren t tr ee s o f sa m e sp ec i e s; wh il e unde r SE M , a ll the po ll en s app ea r a s boa ts, eve ry po ll en ha s a c l o sed sp r o u t chan 2 ne l who se l ength a l m o st equa l t o the l o nge r axis of po ll en, the cha rac te rs of po llen su rface s a re st ead i l y i n sam e sp e c i e s , bu t the r e a r e som e visi b l e d i ffe r ence s among po ll en of d i ffe r en t sp e c i e s and the s e d i ffe r 2 ence s can p r ovi de i m po r tan t mo r p h o l o gi c ba s is f o r c l a s si fi ca t i o n of sp e c i e s of M a g n o l ia L. . Key word s M agnolia w ufengensis L . Y . M a e t L . R . W ang; po l l en mo r p h o l o gy; tax onom y据[ 2~11 ],但是目前尚未见到以统计学手段对 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相关报道 。
花粉生命力的测定与形态观察

实验三花粉生命力的测定与形态观察花期不遇,给杂交工作造成困难,有的树木和园林植物可通过催延花期解决,有的则不得不进行花粉贮藏,为此我们必须掌握花粉贮藏的原理与技术。
为了避免杂交工作失误,在使用远地寄来的花粉或经过一段时间贮藏的花粉之前,必须对花粉生命力进行鉴定,以便对杂交成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实验目的掌握了解花粉贮藏及花粉生命力鉴定的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材料芙蓉花的花粉。
三、仪器及药品载玻片、盖玻片、标签、标记笔、显微镜、蔗糖、蒸馏水、联苯胺、 -萘酚、酒精、碳酸钠、过氧化氢、琼脂。
四、实验原理在园艺植物有性杂交工作中,常因杂交亲本间花期不遇,或父本植株栽在异处(地)而必须预先收集花粉。
花粉贮藏在低温(0~4℃)、干燥(相对湿度0~40%)、黑暗的环境下,代谢降低,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花粉生活力,但其贮藏期长短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因品种而不同。
在授粉之前,对贮藏的或外地采来的花粉必须预先测定花粉的生活力,以确定哪些花粉不能用于杂交,这对取得杂交效果有直接影响。
一是将待测花粉直接授粉,然后统计结实率和结子数。
此法的缺点是需时间较长,且实验结果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二是将待测粉受到柱头上,隔一定时间切下柱头,在显微镜下检查花粉的萌发情况,根据萌发率的高低来鉴定花粉的生命力;三是在培养基上进行花粉的人工萌发,检查待测花粉萌发率的高低。
将花粉播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来测定其发芽能力的方法。
培养基常用蔗糖、琼脂(1%)和蒸馏水配制而成。
不同植物的花粉,对蔗糖浓度要求不同,如柑桔花粉要求25%左右,苹果和梨10~15%,桃10%左右为宜。
蔗糖浓度高低可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压,以防止花粉在培养基上破裂。
培养基以微酸性为宜,一般在pH5.2~6之间。
发芽温度在20~25℃左右,并需要空气和湿度,为了促进花粉发芽,在培养基中还可加入少量的硼酸和维生素B1。
利用花粉发芽试验测定花粉生活力是一种直接的测定方法,其结果也最可靠,但操作较麻烦,要有一定设备和一定时间。
槭树科花粉形态的研究

槭树科花粉形态的研究槭树科是蔷薇科植物中大家熟知的一个重要成员,可以用自然环境和分类学双重角度来评价它的地位。
本文以研究槭树科花粉形态的形态学变化为目的,以建立一个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解释各种花粉形态及其变化作用。
槭树科花粉形态在形态学上有两种:球形和棱形,这两种形态都可以在不同种类的槭树中发现。
球形花粉是圆形或球形,表面平滑,比棱形花粉小;棱形花粉是锥形或棱形,表面布满微棱,比球形花粉大。
槭树科花粉形态的主要变异是在花粉球形、棱形之间的分布,细节差异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花粉来发现。
槭树科花粉的形态变化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
由于不同的植物和环境条件,槭树科花粉的形状会有所变化。
比如,在缺水的条件下,槭树科花粉趋于棱形;在水分较丰富的环境中,槭树科花粉则较多为球形。
此外,在不同的植物种类中,棱形花粉要大于球形花粉的比例也可能有所不同。
槭树科花粉形态的变化也与植物的进化有关。
由于植物的生长、形态和生殖机制的不同,槭树科花粉的形状和分布也会发生变化。
比如,在进化较晚的植物种类中,棱形花粉比例一般较大,而在形态较古老的植物种类中,球形花粉比例则更高。
因此,槭树科花粉形态的研究可以证实植物的进化过程。
槭树科花粉形态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植物的繁殖方式和进化历史。
例如,在研究花粉形态的变化过程中,可以推断出植物的繁殖方式以及它们在植物物种进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此外,槭树科花粉形态的研究还有助于科学家识别植物种类,以此为基础构建蔷薇科植物的分类树。
综上所述,槭树科花粉形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繁殖方式和进化历史,从而为蔷薇科植物的分类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育种技术实验

实验一花粉生命力测定目的在经过一段时间储藏的花粉或使用远地花粉时,则必须测定,便于杂交成果的分析与研究。
通过实验, 要求学生掌握花粉生命力测定的方法。
药品及用具测微尺、显微镜、毛笔、载玻片、盖玻片、恒温箱、玻璃铅笔、蔗糖、蒸馏水、硼酸液、联苯胺、苯酚、酒精、碳酸钠、过氧化氢、琼脂。
方法步骤1、方法可分三类: 间接法、直接法、染色法。
2、直接法(1)原理(2)将花粉直接在清洁的同种植物的柱头上, 并且作好隔离工作, 然后观察其雌花之发育, 如果胚珠能够正常发育成种子, 则说明花粉具有生命力,否则, 就没有生命力。
(3)步骤第一步: 将花粉直接授在清洁的同种另一植株花的柱头上, 并作好隔离。
隔1--3天采集已授过粉的柱头, 固定于开水或F.A.A液中。
第二步:染色剂的配置:配置1%苯胺兰溶液、配置0.5%苯胺兰乳酸酚。
A.染色镜检3、花柱固定在开水中, 并于水中煮烂, 而后放在1%苯胺兰水溶液或0.5%苯胺兰乳酚中染色24小时,把花柱撕开,盖上盖玻片,用大姆指轻压。
镜检,若花粉具有生命力,即可观察到花粉管伸入柱头组织,若花粉不具生命力,即无花粉管伸入柱头组织.4、间接法(1)原理(2)借人为创造的特定条件使花粉萌发, 鉴定花粉生命力。
(3)硼酸液培养法配置10、50PPM的硼酸溶液。
用毛笔取少量花粉播入已盛硼酸的清洁小瓶并加盖, 放入恒温箱内培养。
5、取出小瓶充分摇动均匀, 用吸管吸一滴于载玻片凹槽内, 迅速盖上盖玻片固定花粉粒, 然后至于显微镜下观察。
6、观察2-----4个载玻片, 每凹面随机观察5个视野计算发芽率。
7、染色法过氧化物酶测定法(1)原理(2)这是借助于测定花粉内过氧化氢酶活性强弱来确定花粉生命力的方法, 在活的花粉内过氧化氢酶存在, 它可以促进过氧化物放氧分解, 这些刚被放出来的活性氧容易使还原剂氧化, 在本实验中所用的无色的联苯胺和苯酚都是还原剂, 但它们被氧化后确表现红色或玫瑰红色, 如果花粉是活的, 那么这个反应很快, 则花粉都被染成红色或玫瑰红色, 如果花粉是死的, 则这一反应迟迟不能进行, 花粉也就保持原色。
实验三 主要树种花粉形态

实验三主要树种花粉形态、花粉贮藏及花粉生命力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主要树种花粉的形态,花粉储藏及花粉生命力测定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材料与药剂配制供测定树种的花粉、硫酸、氯化钙、蔗糖、葡萄糖、蒸馏水、凡士林、乳酸、苯胺兰、联苯胺、α一苯酚、酒精、碳酸钠、过氧化氢、琼脂等。
染色剂的配制:A 配制1%苯胺蓝水溶液。
将1克苯胺蓝溶于100ml的蒸馏水中。
B 配制0.5%苯胺蓝乳酸酚。
先以一份酚溶解在一份蒸馏水内,然后加入甘油、乳酸各一份做成苯胺蓝乳酸酚。
固体培养基:10g的10%蔗糖(或者葡萄糖)+2克的2%琼脂+100ml 水加热至琼脂完全融化为止。
用纱布过滤冷凝就得出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液:以千分之一的硼酸代替蒸馏水,加5%葡萄糖,加热溶解,最好煮沸几分钟达到消毒目的即可。
(三)实验工具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毛笔,干燥器,小试管或指形管,脱脂棉,花粉筛,标签,玻璃铅笔、显微镜、冰箱、培养皿.悬滴载玻片。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 树木花粉一般形态(1)花粉壁:花粉有两层壁(内壁和外壁)。
外壁是角质化的,有几层组成,一般为三层,表面是光滑的或者呈波浪形(凸起或者凹下),有的还具有各种雕纹(纹饰);内壁是果胶质的,花粉粒经过酸或碱处理后,内壁都被溶解掉,内壁是由透明的玻璃状物质组成的,最易吸水膨胀。
(2)发芽沟:发芽沟是外壁上沟状的凹陷,上面蒙着一层薄膜。
花粉发芽时花粉管就从这些地方长出来。
发芽沟的数量对每种树木通常是一定的。
一般1~30个以上的范围内变化,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经常有3个发芽沟,裸子植物只有一个发芽沟。
(3)发芽孔:也是花粉管伸出的地方。
花粉发芽孔数量和形状对某些植物是一定的。
发芽孔往往分布在发芽沟里,并且排列顺序对每一种植物是一定的。
裸子植物中发芽孔很少见。
(4)气囊:裸子植物的某些树种的花粉带有气囊,实际上就是花粉外壁的外层的延长和伸展。
气囊一般有两个,有些树种或者还多于两个。
实验综合3 园林植物花器观察及有性杂交

实验指导五园林植物花器结构及开花习性的观察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园林植物花器结构及开花授粉习性的观察,了解不同园林植物种类的花器官结构特征与开花授粉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熟悉园林植物开花习性调查的主要观察项目和观察方法。
二、实验材料矮牵牛、香石竹、三色堇、非洲菊、鹤望兰、月季、蜀葵、时钟花等园林植物。
三、实验用具放大镜、解剖针、镊子、剪刀、直尺、记录板等。
四、实验原理不同的园林植物因其自身的发育特点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花器官结构特征和开花授粉习性。
如有的园林植物为风媒花,而有的园林植物则靠蜜蜂、蝴蝶等传粉媒介进行授粉;有的植物花器官结构便于自花授粉,而有的则便于异花授粉。
此项观察可作为识别品种、制定杂交计划的主要依据,也可为采留种子,选育自交系等提供理论指导。
五、实验内容以矮牵牛、香石竹、三色堇、非洲菊、鹤望兰、月季、蜀葵、时钟花等园林植物为材料,详细观察其花器官的组成与结构特征,了解其开花授粉特点。
1.花器结构的观察一般两性花植物的花朵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花器官组成,多数植物的花朵基部还着生有花苞片,而单性花则缺少其中的雄蕊或雌蕊。
通过观察比较,明确不同园林植物的花部构造及其形态特征,了解授粉习性与其之间的关系。
2.开花授粉习性的观察1)花芽类型:植物花芽的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纯花芽和混合花芽两种类型。
纯花其芽内只有花器官,芽萌发后,只开花结果,不抽生枝条,多数花卉属于此类;混合花芽在芽内除有花器官外,还存在枝叶或叶的原始体,开花的同时可抽生枝条,如悬铃木等。
2)开花时间及花期长短:不同的园林植物其开花时间差异较大,如梅花、玉兰、连翘等在早春开花,悬铃木、牡丹、芍药等春季开花,荷花夏天开,菊花秋天开,蜡梅则怒放于冬季,而月季、矮牵牛、四季桂等一年四季均能开花。
此外,不同品种的始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及整个开花过程的长短也不相同。
通过观察明确不同植物及品种的花期和开花规律对于人工杂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主要树种花粉形态、花粉贮藏及花粉生命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主要树种花粉的形态,花粉储藏及花粉生命力测定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材料与药剂配制
供测定树种的花粉、硫酸、氯化钙、蔗糖、葡萄糖、蒸馏水、凡士林、乳酸、苯胺兰、联苯胺、α一苯酚、酒精、碳酸钠、过氧化氢、琼脂等。
染色剂的配制:A 配制1%苯胺蓝水溶液。
将1克苯胺蓝溶于100ml的蒸馏水中。
B 配制0.5%苯胺蓝乳酸酚。
先以一份酚溶解在一份蒸馏水内,然后加入甘油、乳酸各一份做成苯胺蓝乳酸酚。
固体培养基:10g的10%蔗糖(或者葡萄糖)+2克的2%琼脂+100ml 水加热至琼脂完全融化为止。
用纱布过滤冷凝就得出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液:以千分之一的硼酸代替蒸馏水,加5%葡萄糖,加热溶解,最好煮沸几分钟达到消毒目的即可。
(三)实验工具
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毛笔,干燥器,小试管或指形管,脱脂棉,花粉筛,标签,玻璃铅笔、显微镜、冰箱、培养皿.悬滴载玻片。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 树木花粉一般形态
(1)花粉壁:花粉有两层壁(内壁和外壁)。
外壁是角质化的,有几层组成,一般为三层,表面是光滑的或者呈波浪形(凸起或者凹下),有的还具有各种雕纹(纹饰);内壁是果胶质的,花粉粒经过酸或碱处理后,内壁都被溶解掉,内壁是由透明的玻璃状物质组成的,
最易吸水膨胀。
(2)发芽沟:发芽沟是外壁上沟状的凹陷,上面蒙着一层薄膜。
花粉发芽时花粉管就从这些地方长出来。
发芽沟的数量对每种树木通常是一定的。
一般1~30个以上的范围内变化,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经常有3个发芽沟,裸子植物只有一个发芽沟。
(3)发芽孔:也是花粉管伸出的地方。
花粉发芽孔数量和形状对某些植物是一定的。
发芽孔往往分布在发芽沟里,并且排列顺序对每一种植物是一定的。
裸子植物中发芽孔很少见。
(4)气囊:裸子植物的某些树种的花粉带有气囊,实际上就是花粉外壁的外层的延长和伸展。
气囊一般有两个,有些树种或者还多于两个。
气囊一般分布在花粉两侧,近于球状或者半球状。
(5)花粉形状:不同树种区别很大,由长到园各种形状都有。
花粉形态特点与吸水膨胀的程度有关,干花粉一般是椭圆形,湿花粉一般是圆形或球形。
测量花粉的大小是按两个互相垂直的最短轴和最长轴进行,有气囊的花粉按三个向量(体长、体高、全长)进行测量。
2 常见树种花粉形态简介
(1)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松属的一种,本属花粉粒很高,由体和气囊组成。
属于这种类型花粉的树种有松属,冷杉属、云杉属等,因有气囊,飞行较远。
(2)落叶松属(Larix)
形状为圆形,直径为75μm~80μm,没有气囊、发芽沟和发芽孔,内壁比外壁厚,花粉较重,飞行近。
(3)中东杨(Populus berolinensis)
杨属的一种,形状为园形,外壁薄而光滑,或略有纹饰,无发芽沟和发芽孔,直径为
24μm~38μm 。
(4)爆竹柳(Salix bragilis)
柳属花粉为长圆形,柱轴(长轴)为8μm~32μm,赤道面观为窄椭圆形,柱面观为三裂圆形,具2~3个沟,花粉表面具显著的网状雕膜,花粉轮廓腺呈显著波浪形。
(5)胡桃揪(Juglans mandshrica)
属于胡桃属,花粉是扁球形,因为花粉外壁有一面是薄的缩到里面去了,吸水膨胀后这部分又鼓起来变成球形或呈多边形(因为在赤道面上有8~16个发芽孔),外壁厚,没有纹饰,直径24μm~50μm。
(6)白桦(Betula playphylla)
桦木属的一个种,花粉粒从侧面看为椭圆形,从柱面看为三角形或园形,发芽孔有3个、(多数3~4个),外壁很光滑,发芽孔周围加厚,直径为15μm~25μm。
3 实验观察
(1)在显微镜下观察六种花粉在干与湿条件下的片子,先在低倍镜下看,而后用高倍镜下看,从中了解六种花粉在干与湿条件下的颜色和形状。
(2) 在显微镜下鉴定混合后的花粉。
用解剖针撒少量混合后的花粉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识别出所属的树种。
4.花粉贮藏
(1)原理:以人为创造的低温、干燥、黑暗等条件,迫使花粉减低代谢强度,以延长寿命。
(2)方法:将采来的花粉先进行干燥,可放在散射光下晾干,阴干或放入盛有氯化钙的干燥器中初步干燥,一般以花粉由相互粘结到极易分散为度。
然后将其分装在小试管中,一般以1/5体积为宜,瓶口用脱脂棉塞好(有利于气体交换和过滤作用),再在瓶外贴上
标签,在标签上注明树种、贮藏日期、贮藏方法及统一编号),然后放人不同浓度的硫酸或无水氯化钙控制湿度的干燥器中,最后把干燥器放在温度为0℃~4℃的冰箱中(对照条件是室内的自然温度、湿度及阳光)。
为了解其生活力的变化情况,可以每隔一定时间(10天、20天或一个月以要求精度而定)取出部分进行发芽试验,以确定其生命力,最后把结果编制成表3-2。
表3-1在0℃温度下,控制各种温度所需之硫酸的浓度
表3-2 各种储藏条件下花粉生活力保持情况统计表
(3)注意事项
①花粉采集后及时晾干,避免晾干
②始终保持用具清洁以避免菌类孢子混入,以致引起发霉而影响花粉的生命力。
③每次取用花粉动作要快,尽量不使正在贮藏过程的花粉受到温度的变化。
5 测定花粉生命力
有三类:直接法,间接法,染色法
(1)直接法
将花粉直接授在同种植株的雌蕊柱头上,并做好隔离工作,观察其雌花的发育。
如果胚珠能够正常的发育成种子,则说明该花粉具有生命力,否则,就没有生命力。
花粉在柱头上的发芽步骤是:
①将花粉直接授在清洁的(没有花粉的)同种另一植株花的柱头上,并做好隔离工作。
隔1d~3d采集已授过粉的柱头,固定于60℃温水中。
②染色制片。
将花柱固定于60℃温水中煮10-15min,而后放在1%苯胺蓝水溶液或0.5%苯胺蓝乳酸酚中染色24 h,把花柱取出放在载玻片上撕开,盖上盖玻片,用大拇指轻压,在显微镜下观察。
若花粉具有生命力,即可观察到花粉管深入到柱头组织(花粉管染成蓝色)。
若花粉不具有生命力,即无花粉管伸入柱头组织。
果实较大,发育期较长的树种,必须在树上授粉,而果实较小、发育期短的树种如杨、柳、榆等可在室内切枝上进行。
这种方法是可靠的,柱头本身就是花粉发芽的最合适条件,但不易测出发芽率,又由于这种方法所需时间特别长,所以不宜作为主要方法。
(2)间接法
该法有两种,一种是固体培养基法,另一种是悬滴法
固体培养基法:一般用于杨树、柳树、白桦、椴树、洋槐等。
①将固休培养基加热溶化;
②将载玻片擦干净,滴二滴培养基;
③将冷凝后用解剖针挑一点花粉抖落在上边;
④放在显微镜上观察是否均匀,一个视野50--100粒左右;
⑤将培养皿里滴上一些水,将准备好的载玻片小心放人,将培养皿盖养好后记住号码放人发芽箱或温箱中,温度18—20℃为宜;
⑥过8-24小时统计发芽率,共找五个视野,计算发芽与未发芽之花粉数,计算出百分数。
悬滴法:一般适于松、水曲柳、胡桃揪。
①将载玻片和培养皿用酒精擦拭消毒;
②待载玻片上之酒精蒸发干后,滴二滴5 %葡萄搪培养液于载玻片的二凹点上,
③,用解剖针挑少量花粉抖落在二液滴上(注意要分散且少)
④将载玻片小心翻转使液滴朝下;
⑤将载玻片放人培养皿内的二个小木棒上,随后往皿底注入少量蒸馏水(盖皿底即可);
⑥盖好培养皿,记住号码,放人发芽箱或温箱中,其温度保持在25-27℃为宜,72小时后统计发芽率。
(3)染色法(生物化学方法)
这是借助于测定花粉内过氧化氢酶活性强弱来确定花粉生命力的方法。
在活的花粉内有过氧化氢酶存在,它可以促进过氧化物放氧分解,这些刚被放出的活性氧很容易使还原剂氧化。
在本实验中所用的无色的联苯胺和α-萘酚都是还原剂,但它们被氧化后却都呈现红色或玫瑰红色。
如果花粉是活的,那么这个反应很快,则花粉都被染成红色或玫瑰红色;如果花粉是死的,则这一反应迟迟不能进行,花粉也就保持原色。
①配制药液:
A、将0.20g联苯胺溶于l00ml 50%的洒精中,盛人褐色瓶中,置黑暗处;
B、将0.15g α-萘酚溶于100ml 50%的酒精中,盛人褐色瓶中,置黑暗处;,
C、将0.25g碳酸钠溶人l00ml蒸馏水中,盛人白色瓶中;,
D、以上三种溶液等量混合,即成“甲液”,盛入褐色瓶中,置黑暗处。
E、将3%过氧化氢,临用前用蒸馏水稀释成0.3%,即成“乙液”。
②制片:取少量花粉放在悬滴载玻片的凹点内,滴人一滴甲液,置片刻后,再滴人一滴0.3%的过氧化氢,三分钟后进行观察。
③统计发芽率:在显微镜下观察,凡表现红色或玫瑰色的,都是有生命力的花粉,黄色的(不着色的)为没有生命力的花粉
(五)作业
1.花粉生活力测定结果记载:
花粉名称实验时间:年月日
花粉收集方法
实验前花粉保存方法
显微镜倍数
表3-3 花粉发芽率测定结果记录表
2 分析花粉发芽率高或者低的原因
3 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
表3-4 蔗糖和葡萄糖不同溶液浓度称重计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