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蓼科扁蓄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意义
中药知识:扁蓄

萹蓄老家村里田埂上,河堤旁,蔓生着很多知名、不知名的野草,小时候这些野草多被我们割去喂猪、喂羊,实际上它们还可能是一味良药,其中就有萹蓄,它的生命力强,根茎发达,是我国一种常见野草。
愿我们如同这萹蓄一样,生于野莽,安于天地。
路边野物,君多采撷。
此物外形一节一节,形似竹子。
茎生节叶似竹名扁竹,萹蓄节间有粉因此也叫粉节草,民间又称节节草、猪牙草。
萹蓄叶绿茎赤,引蔓促节,复节节开花,花极小,常藏于叶基,花开白色,谢时发红。
本品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蓄的干燥地上部分,通常5~7月间割取地上茎叶,当日晒干,扎成小捆,或趁湿切成10cm长段,然后晒干。
萹蓄味苦,性微寒,归膀胱经。
主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苦寒归于膀胱经可利尿通淋,适于膀胱湿热之热淋涩痛、小便短赤。
本品可杀虫,适于虫积腹痛。
另本品既可清热利湿,还可止痒,适于湿热熏蒸、虫积阴蚀之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萹蓄苦平,功专利水清热。
除湿杀虫。
是以小儿病。
儿童面黄肌瘦,反复脐周隐痛,偏食,夜间磨牙,伴有呕吐可服用。
女子阴蚀浸淫瘙痒疽痔诸病。
女人阴痒,男人淋症,无不借此以为主治耳。
萹蓄利湿热,通小便之药也。
其性直遂下行,故《本草》治五淋癃闭,黄疸疮疥,小儿疳蛔,女人阴蚀诸疾。
凡属热湿壅闭为患,如物扁而易藏,蓄而不出者,此药推而下流,使淋者止,闭者通,疸黄者散,疮疥者净,而疳蛔阴蚀,必自已矣。
湿热疮疡,浸淫痛痒,红肿四溢,脓水淋漓等证尤其专职。
本品惟湿阻热结为宜,气虚之病非其治。
因其苦寒,古代医家认为多服则泄精气,损耗阳气。
无湿热水肿者、体弱津液亏损者不可服用。
介绍3个验方:1.牙痛:每日取萹蓄50克,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两次服用,日1剂。
疗效显著。
2.阴囊鞘膜积液:萹蓄、生薏苡仁各30克。
水煎服日1剂。
3.乳糜尿:鲜萹蓄60克,生姜适量,鸡蛋数个。
共同加水煎煮,食蛋饮汤,每日1剂,连服20剂。
真品茎呈圆柱形稍扁,多弯曲,直径约1.5-3毫米,表面棕红色或灰绿色,光滑无毛,具纵直纹理,节膨大,残存红棕色或白色薄膜状透明的托鞘,节间长短不一,叶片绿褐色或灰绿色,花生于叶腋,红色,但多数己萎落不存;花被黄绿色,顶端边缘粉红色,内藏瘦果1枚,三角状卵形;近基部的茎质地坚硬,折断面黄白色,中心具较大的髓部,有时呈空洞状;闻之气微弱,口尝味有清凉感。
蓼科

蓼科简介蓼科(Polygonaceae),双子叶植物,是一种多年生挺水植物种类,高从40厘米到160厘米以上都有。
叶子通常呈现两两互生及长针状,有柄。
花朵则通常长成穗状。
共40属,800种,主产北温带,少数在热带,中国引入的有14属,约228种,全国均有分布,其中有些供食用,如荞麦,有些入药,有些供观赏用。
一般来说,该种植物都生长在水田,人造沟渠或湿地。
在克朗奎斯特系统里为蓼科单独设立一个蓼目。
而最近的APG II系统(2003年)则是将蓼科处理为石竹目下的一个科。
全国均有分布,其中有些供食用,如荞麦,有些入药,有些供观赏用。
一般来说,该种植物都生长在水田,人造沟渠或湿地。
草本,有时亚灌木或稍木质藤本,茎常于节部膨大;叶互生,单叶,全缘;托叶通常膜质,鞘状或叶状,包茎或贯茎;花通常两性,有时单性异株,排成种种的花序;花被2轮排列,裂片3-6,分离或合生,常花瓣状,宿存;雄蕊3-9,稀更多,与花被片对生;子房上位,1室,两侧压扁或三棱形,花柱2-4,分离或基部合生,柱头增大或头状或裂为丝状或流苏状,有胚珠1颗;、瘦果双凸镜形、三棱形或近圆形,全部或部分包藏于宿存的花萼内;种子1颗,有富含淀粉的胚乳。
本科药用植物如掌叶大黄、药用大黄等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扁蓄、何首乌、拳蓼亦为中药材。
栽培作物有荞麦等。
观赏植物有红蓼、珊瑚藤等。
本科植物有些种类为蜜源植物。
形态特征:多为草本。
茎节常膨大。
单叶互生;托叶膜质,包于托叶基部成托叶鞘。
花多两性;常排成穗状、圆锥状或头状花序;单被花,花被3~6片,长花瓣状,宿存;雄蕊多6~9枚,子房上位,心皮2~3枚合成1室,1枚胚珠,基生胎座。
瘦果或小坚果,长包于宿存于花被内,多有翅。
种子有胚乳。
分布:约50属,1150种;世界性分布。
我国有13属,235余种;分布于全国各地;药用的有10属,136种。
显微特征:植物体内常含草酸钙簇晶;大黄属掌叶组的跟或根茎常有异型维管束。
环境变化的指示体:孢粉分析之藜与蒿

化石新知考古探谜环境变化的指示体:孢粉分析之藜与蒿卢纯 牛东伟藜和蒿都是我们在日常环境中经常见到的草本植物,它们广泛地生长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无论是一望无际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广人稀的草原还是温暖湿润的森林,抑或是高楼耸立的城市角落,它们都能够安静且茁壮地生长发芽。
那么如此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草本植物,在我们考古学中尤其是在环境考古中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它们能够成为分析环境变化的指示体呢?现生藜科——小藜(图源自中国生物志库)藜、蒿分别是什么?藜和蒿在孢粉分析鉴定工作中指的是藜科和蒿属的花粉化石。
孢粉分析,即孢子花粉分析,是一种利用显微镜对植物的孢子和花粉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考古遗址地层中包含着当时周围植被产生并残留下来的孢子和花粉,我们将遗址采集的土样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处理后,从中提取出孢粉化石,然后利用生物显微镜对其种属进行观察和鉴定,最后经统计分析后来重建和复原当时当地的气候环境。
然而,由于考古遗址年代久远,孢粉样品受到地层挤压以及一些外力的破坏和人为的原因,导致科研人员在后期进行花粉鉴定时很难将其鉴定到种,所以在考古学中多是鉴定到科或者属。
藜科,草本、半灌木、灌木,较少为小乔木,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是被子植物的大科之一。
全球藜科植物共约100属1300余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南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干草原、荒漠、盐碱地以及海滨等地区。
中国有39属约186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内蒙古以及东北各省区,其中以新疆最为丰富。
藜科植物对于干旱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达到防风固沙的要求,对于保护农田、交通及村庄有一定的作用;此外,藜科植物多数是荒漠植被的主要成分,在自然区系划分和植被研究工作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意义。
蒿属,菊科管状花亚科春黄菊族,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少数为半灌木或小灌木。
全世界蒿属约有344种和69个变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其中亚欧两大陆最多,北美洲次之,非洲的东、南,中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有少量的分布。
【阔叶草类】扁蓄(蓼科)

【阔叶草类】萹蓄(蓼科)萹蓄图片,萹蓄长怎么样,萹蓄有什么药用价值?除萹蓄用什么除草剂?萹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萹蓄二、别名:扁竹蓼、乌蓼、地蓼三、英文名:common knotgrass四、分类:蓼科蓼属五、形态特征:1年生草本。
1、根:主根粗,生多数褐色或黄褐色须根。
2、茎:基部分枝较多,平卧、斜上或近直立,绿色,其上常有白粉。
具明显节及纵沟纹。
幼枝微有棱角。
株高10~40cm。
3、叶:互生。
叶片狭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6mm,宽1.5~5m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绿色,两面均无毛。
侧脉明显。
托鞘膜质,抱茎,下部绿色,上部透明无色,具明显脉纹,其上之多数平行脉常伸出成丝状裂片。
具短柄或近无柄,2~3mm。
4、花:遍生于全株叶腋,通常1朵或5朵簇生,全露或半露于托叶鞘之外。
花梗短,顶部具关节。
苞片及小苞片均为白色透明膜质。
花被绿色,5深裂,具白色边缘,结果后,边缘变为粉红色。
雄蕊通常8枚,短于花被片。
花丝短。
子房长方形,花柱短,柱头3个,甚短,柱头头状。
5、果实:瘦果卵状3棱形,包围于宿存花被内,仅顶端小部分外露,具3棱,具不明显的细纹及小点,无光泽。
6、种子:长2~3mm,黑褐色。
六、生物学特性:花期6~8月。
果期9~10月。
喜湿润,在轻度盐碱地亦能生长。
耐严寒,对干旱、水涝、高温等逆境适应性强。
七、生长环境:生于田野、路旁、草地、荒地、山坡、荒田杂草丛中及沙地上。
八、危害:旱地常见杂草。
主要危害麦类、蔬菜、果树等作物,棉花、豆类等田间亦有生长。
盐碱稍重的农田危害重。
九、繁殖传播扩散方式:种子繁殖。
种子落地,经越冬休眠后萌发。
十、分布范围:中国广布。
亚洲其他国家、欧洲及美洲也有分布。
十一、用途:全草可提取染料。
园林地被植物。
夏季采收,晒干,切碎,生用叶子互生,披针形,全草入药。
苦降下行,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杀虫除湿止痒,主要用于淋痛及湿疹。
三对节属花粉扫描电镜观察及分类学意义

三对节属花粉扫描电镜观察及分类学意义汇报人:2024-01-04•三对节属花粉的形态学特征•三对节属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三对节属花粉的分类学意义目录•三对节属花粉的进化与演化•三对节属花粉的应用前景01三对节属花粉的形态学特征圆形花粉粒呈长椭圆形,一端较尖,另一端较钝。
椭圆形扁圆形多面体形01020403花粉粒呈多面体形,有多个面和棱,表面有明显的网状结构。
花粉粒呈完美的圆形,表面光滑。
花粉粒呈扁圆形,中部较厚,边缘较薄。
花粉的形状03大粒花粉粒直径大于20微米。
01小粒花粉粒直径小于10微米。
02中粒花粉粒直径在10-20微米之间。
花粉的粒径大小花粉外壁光滑,无任何突起或纹饰。
光滑外壁花粉外壁上有许多刺状突起,突起的大小和形状因物种而异。
刺状突起花粉外壁上有网状结构,网眼的大小和形状因物种而异。
网状结构花粉外壁上布满了大小和形状不同的颗粒状突起。
颗粒状突起花粉的外壁结构02三对节属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的表面纹理表面纹理特征三对节属花粉的表面具有独特的纹理特征,如颗粒状、条纹状、网状等,这些特征有助于花粉的识别和分类。
表面纹理与植物分类关系花粉的表面纹理与其植物分类关系密切,通过对花粉表面纹理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推断出植物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
三对节属花粉的萌发孔位置和形态也是其分类学的重要依据之一。
萌发孔的位置、数量、排列方式等特征都可以用于花粉的鉴别和分类。
萌发孔的特征与植物分类关系密切,通过对萌发孔位置和形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植物的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
花粉的萌发孔萌发孔与植物分类关系萌发孔的位置和形态花粉的内部结构内部结构特征三对节属花粉的内部结构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如细胞质、细胞核、生殖细胞等结构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内部结构与植物分类关系花粉的内部结构特征与其植物分类关系密切相关,通过对内部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为植物分类提供更准确的证据。
03三对节属花粉的分类学意义0102花粉形态与植物分类的关系三对节属花粉的形态特征,如花粉粒的大小、形状、表面纹理等,对于确定植物的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木蓼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中国木蓼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张健;闻志彬;张明理【摘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国产蓼科(Polygonaceae)木蓼属(Atraphaxis Linn.)11个种类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探讨其分类学意义,并据此编制了供试11个种类的分类检索表.观察结果表明:供试的11个木蓼属种类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包括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叶表皮表面纹饰、角质膜、气孔器类型、气孔外拱盖内缘类型及其纹饰)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叶表皮细胞形状分为不规则形和多边形2类,垂周壁式样分为弓形和平直2类,多数种类具有不规则的表皮细胞以及弓形垂周壁;叶表皮表面纹饰分为乳头状突起、薄壁区、具条纹和加厚区4类,大多数种类叶片上、下表皮均无乳头状突起;气孔器包括无规则型、不等型和平列型3类,以不等型为主;角质膜可分为具条纹和条状隆起2类且部分种类具颗粒,以具条纹类型居多;气孔外拱盖内缘可分为浅波状和近平滑2类,气孔外拱盖纹饰则可分为具颗粒、近平滑和具条纹3类,供试11个种类以气孔外拱盖内缘浅波状且纹饰具颗粒为主.分析结果显示:木蓼属不同种类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多样性较为丰富,这些特征可作为区分该属部分种类的参考依据.%Leaf epidermal mic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even species of Atraphaxis Linn.(Polygonaceae) in China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and its taxonomical significance was discussed.Hereby,key to eleven species tested was also compiled.The observation results show that mic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shape of epidermal cells,pattern of anticlinal wall,surface ornamentation of leaf epidermis,cuticular membrane,type of stomatal apparatus,inner margin type and ornamentation of outer stomatal ledge)of leaf epidermis of eleven species tested appear high diversity.Shape of epidermal cell contains two types of irregular and polygonal,pattern of anticlinal wall contains two types of arched and straight,most species tested possess irregular epidermal cell and arched anticlinal wall.Surface ornamentation of leaf epidermi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of papillae,thin area,striate and thickened area,upper and lower epidermis of most species tested have no papillae.Stomatal apparatu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f anomocytic,anisocytic and paracytic with a majority of anisocytic type.Cuticular membrane contains two types of striate and apophysis,in which some species possess granules and striate ismajor.Inner margin of outer stomatal ledg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f sinuolate and nearly smooth,ornamentation of outer stomatal ledge also contains three types of granules,nearly smooth and striate,and sinuolate inner margin and granules ornamentation of outer stomatal ledge are main among eleven species tested.The analys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diversity of mirc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af epidermis among different species of Atraphaxis Linn.is relatively rich,as a result,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taken as references for distinguishing some species of the genus.【期刊名称】《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3(022)002【总页数】10页(P8-17)【关键词】木蓼属;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分类学意义;检索表【作者】张健;闻志彬;张明理【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744;Q944木蓼属 (AtraphaxisLinn.)隶属于蓼科(Polygonaceae)蓼亚科(Polygonoideae)木蓼族(Tribe.Atraphaxideae)[1-2]。
扁蓄是一种什么的植物

扁蓄是一种什么的植物扁蓄别称粉节草、道生草、扁蔓等,为蓼科蓼属植物扁蓄的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具有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的功效,对热淋涩痛、小便短赤、虫积腹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等病症有治疗作用,那扁蓄是一种什么的植物呢?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扁蓄的功效和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扁蓄的简介扁蓄又名竹片菜,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
茎匍匐或斜上,基部分枝甚多,具明显的节及纵沟纹;幼枝上微有棱角。
叶互生;叶柄短,约2~3毫米,亦有近于无柄者;叶片披针形至椭圆形,长5~16毫米,宽1.5~5毫米,先端钝或尖,基部楔形,全缘,绿色,两面无毛;托鞘膜质,抱茎,下部绿色,上部透明无色,具明显脉纹,其上之多数平行脉常伸出成丝状裂片。
花6~10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短;苞片及小苞片均为白色透明膜质;花被绿色,5深裂,具白色边缘,结果后,边缘变为粉红色;雄蕊通常8枚,花丝短;子房长方形,花柱短,柱头3枚。
瘦果包围于宿存花被内,仅顶端小部分外露,卵形,具3棱,长2~3毫米,黑褐色,具细纹及小点。
花期6~8月。
果期9~10月。
生长于田野、路旁以及潮湿阳光充足之处,产于南方大部分地区。
扁蓄的功效和作用【性味】味苦,性微寒。
【归经】膀胱经。
【功效】利尿通淋、杀虫止痒,主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虫积腹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
【相关论述】1、《本经》: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
2、《别录》:疗女子阴蚀。
3、《纲目》:治霍乱,黄疸,利小便。
【相关配伍】1、用于小便不通、止喘:用红秫黍根二两,扁蓄一两半,灯心百茎,上捣罗。
每服半两。
2、用于热淋涩痛、小便短赤以及石淋:如八正散可,与木通、瞿麦、车前子等同用。
【药用选方】1、治尿道炎,膀胱炎:鲜扁蓄60克,鲜车前草30克。
捣烂绞汁。
分2次服。
2、治尿路结石:扁蓄、活血丹各15克,水煎服,或扁蓄、海金沙藤、车前草各30克,水煎服。
3、治乳糜尿:鲜扁蓄30~60克,加鸡蛋1~2只,生姜适量。
显花蓼植物百科知识资料_形态特点功效作用

显花蓼植物百科知识资料_形态特点|功效作用显花蓼(Polygonum japonicum var. conspicuum)是蓼科,蓼属的蚕茧草的变种。
看到这样的,很容易知道来自于蓼属。
不过是什么蓼,有些懵。
感谢猪猪老师帮我定的种。
蓼科有多种经济植物,大黄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何首乌是沿用已久的中药,拳参、草血竭、赤胫散、金荞麦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荞麦、苦荞麦是粮食作物,蓼蓝可作染料,有些种类是蜜源、观赏植物。
蓼属下面分了几个组,比如萹蓄组,头花蓼组,这个很容易归到蓼组。
现在发现离找到他的名字更近了一些。
蓼组下面有20多个左右。
看了看显花蓼和蚕茧草的图片,和眼前这个蓼都很像。
他们的区别是种子是否有光泽。
所以两个名字,在这里,我先不区分了。
因为没有拍到果实的图片。
而他们其他都很像。
拉丁学名解释:Polygonum:<中>蓼属[(希)Polys多的+gonu 膝],指茎具膨大的节。
本变种与原变种极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本变种果实无光泽。
关于显花蓼的文献,差不到。
即然他来自于蚕茧草,那我搜一搜蚕茧草看看。
找到一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献,写着南京药学院。
有些历史了,上面的南京药学院应该就是我们中国药科大学吧。
遥远时候用过的名字。
不过后面再没有关于蚕茧草新的抗生育方面的深入研究了。
我们先来看文献吧。
蚕茧草乙醇浸出液或药粉都能引起小鼠怀孕率下降,交配后给药也有一定的作用。
可见对小鼠受精卵的着床有一定的影响。
蚕茧草所引起的不育是暂时的,停药12天后,生育即可恢复。
蚕茧草对小鼠性周期无明显影响,亦无对抗雌激素作用,且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蚕茧草对家兔排卵无抑制作用。
大剂量(40%)蚕茧草药米喂饲三周可使雌鼠垂体促性腺激素活性下降,并可引起肾上腺、卵巢重量明显下降。
按以上实验表明,蚕茧草高剂量较长时间应用可使雌性小鼠垂体前叶机能减退,因而肾上腺、卵巢、子宫等器官重量下降。
故其抗生育作用可能与紫草相似,也是通过抑制垂体前叶机能而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U Y uan T ong1, 2, QU Chang Y ou1, LU F a Jun1, L I Fa Zeng1*
( 1. K ey Labora tory of S tress P lan t R esearch, Colleg e of L if e S ciences, Shandong N orm al Un iversity, J inan 250014, Ch ina; 2. Colleg e of L if e S cien ces, Q ufu N orma l Un iv ersity, Q ufu, Shandong 273165, Ch in a; 3. Shand ong D rag and F ood Vocat iona l Colleg e, W eiha,i Shandong 264210, C h ina)
12 8
武汉植物学研究
第 25卷
series 6. Salsug inae Kom.; series 7. Bellard iif orm es K om. 和 series 8. M olliif orm es K om. [ 7] ; Stew ard A. N. ( 1930) [ 8] 、李安仁 ( 1998, 2003) [ 9, 10] 也接受 H ooker ( 1890) [ 6] 的处理意见。
摘 要: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中国萹蓄属 ( Polygonum ) 13种、1变 种、1变型植物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 中国萹蓄
属植物的花粉粒为长球 形或超长球形, 具三孔沟, 外壁纹饰可分为 4种类型: ( 1) 花粉粒表 面具细网状 纹饰; ( 2)花
粉粒表面具颗粒纹饰; ( 3)花粉粒表面仅两端具颗粒纹饰, 其余部分光滑; ( 4) 花粉粒 表面仅沟间 区两端肩部 光滑,
Bo iss. 和铁马鞭组 section P lebeia T zve.l 。
关键词: 萹蓄属; 蓼科; 花粉形态; 分类
中图分类号: Q 949. 744; Q 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470X ( 2007) 02 0127 09
The P ollen M orphology of the genus Polygonum s. str. ( Polygonaceae) in China and its C lassific Significance
将印度的该类植物, 处理为一个组 sect ion A vicularia M e isn. 放到 P olygonum s. la.t 内, 并分为多年生和一 年生 两 类 [ 6] 。1936 年 K om arov V. L. 接 受 H ooker ( 1890) 的处 理意见, 将该类植物处 理为 P olygonum s. la.t 的一个组 sect ion A vicularia, 并根据 植物 的习 性、花序特征等将苏 联的该组植物 划分为 8个 系: series 1. F ruticulosae Boiss. ( 1879) ; ser ies 2. Cognatae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7, 25( 2): 127~ 135 Jou rna l of W uhan B otanical R esearch
中国蓼科萹蓄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意义
侯元同 1, 2, 曲畅游 1, 3, 鲁法军 1, 李法曾 1*
( 1.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逆境植物重点实验室, 济南 250014; 2.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曲阜 273165; 3.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山东威海 264210)
Kom.; series 3. P erennes Bo iss. ( 1879 ) ( part im ); se
ries 4. A vicularif orm es Kom.; ser ies 5. A croanthae K om.;
收稿日期: 2006 11 13, 修回日期: 2006 12 2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中国蓼族植物系统学研究, 30270107 ) 。 作者简介: 侯元同 ( 1964- ), 男, 副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植物资源与分类学研究。 * 通讯作者 ( A uther for correspond ence. E m ai:l l ifz@ sdnu. edu. cn ) 。
1913年 Gross H. 根据该类植物的瘦果无翅、柱 头头状、花被 4~ 5裂、5~ 8枚雄蕊、花腋生、叶柄基 部有关节、托叶鞘顶端无缘毛等特征, 认为是一个自 然类群, 并将其提升为属 P olygonum s. str. [ 11] 。后来 这一观 点被 许多 植物学 家 所承 认, 如 H edberg O. ( 1946 ) [ 12] 、H araldson K. ( 1978 ) [ 13] 、T zve lev N. ( 1987) [ 14] 、R onse D ecraene L. P. ( 1988, 2000) [ 15, 16] 、 L ee Y. N. ( 1996) [ 17] 、H ong S. P. ( 1998) [ 18] 、W u C. Y. ( 2003, 2004 ) [ 19, 20] 和 F reem an C. C. & R eveal J. L. ( 2005) [ 21] 等。本文采用这一观点。
关于萹蓄属内组的划分问题, 植物学界一直存在 争议。 1978年 H ara ldson K. 根据毛簇的类型、茎及叶 柄的解剖特征等, 将 Polygonum 划分为 3个组, section Polygonum、section T ephis ( Adanson) M e isn. 和 section Duravia W atson. ; 1987年 T zvelev N. 根据叶柄基部关 节的有无, 将萹蓄属植物划分为 2个组, section Poly gonum和 section P lebeia T zve.l; 1988年 Ronse Decraene L. P. 根据来自花的证据, 将萹蓄属植物划分为 2个 组, sect ion P olygonum ( 包括 section Duravia W atson. 和 section P seudom ollia B ioss. )和 section T ephis ( Ada nson) M eisn. ; 1998年 H ong S. P. 根据花被片表皮微 形态特征, 将萹蓄属植物划分为 4个组, section Poly gonum、section T ephis ( Adanson) M eisn.、section P seu dom ollia B ioss. 和 sect ion Duravia W atson。 2000 年 Ronse Decraene L. P. 的果皮解剖特征也支持这一观 点; 2004 年 Ronse Decraene L. P. 全面 研究 了 P oly gonella的系统位置, 认为应放到 P olygonum 内, 并对 Polygonum 的属内组的处理做出了新的修订, 该属包 括 sect ion Polygonum [ 包 括 subsection P olygonum, subsection T ephis ( M e isn. ) Ronse Decraene L. P. ]、 sect ion P seudom ollia B ioss. 和 sect ion Duravia ( 包 括 subsection D uravia、subsection P olygonella ) ; [ 22] 2005 年 F reem an C. C. 和 Revea l J. L. 在 F lora of N orth Am erica中根据植物茎的形态、叶脉序式样以及花药 颜色等特 征, 将萹 蓄属植 物划分为 2 个组, sect ion Polygonum 和 section D uravia S. W ateaus C. 在他的著作 Species P lanta
rum 中, 从 P olygonum 分出萹蓄组 P olygonum, 仅包 括 4种植物 [ 1 ] 。M e issner C. F. 1826 年将这类植物
作为 section A vicularia M eisn. 放到 P olygonum s. la.t 内 [ 2] , 1856年又从该组中分出 sect ion T ephis ( A dan son) M e isn. [ 3] ; 1880年 Bentham G. 和 H ooker J. D. 在 M eissner C. F. 的基础上又分出 section P seudom ol lia ( Bo iss. ) Bentham & H ook. [ 4] , 这种观点后来得到 D amm er U. ( 1893)的承认 [ 5] 。 1890年 H ooker J. D.
Abstract: T he po llen m orpho logy of 13 species, 1 varieties and 1 form a o f the genusP olygonum s. str. ( P olygonaceae) in Ch ina w ere exam ined through the scann ing electron m icroscope ( SEM ). T he results show the pollen gra ins pro late or perpro late, trico lporate, but ex ine o rnam entat ions are sharp ly various and m ay be d iv ided into 4 types: ( 1) Po llen surface f inely reticu late; ( 2) Po llen surface granu late; ( 3) Po l len surface g ranu late m erely on the shou lders o f m escolpium, but sm oo th a ll the res;t ( 4) P ollen surface sm ooth on the shou lders of m esco lp ium, but granulate a ll the res.t B asing on the po llen m orpho log ica l fea tures and the hab i,t petio les and ped ice ls art iculate or no,t num ber of the styles and stigm ata and shape o f achenes as w el,l the authors propose a four sectiona l classificat ion of the genusP olygonum s. str. in Chi na: ( 1) Sect ion F ruticulosae ( Bo iss. ) F. Z. L i et Y. T. H ou, sta.t & com b. nov. ; ( 2 ) Section P olygo num; ( 3) Section P seudom ollia Bo iss. ; ( 4) Sect ion P lebeia T zve.l K ey w ord s: Po lygonum s. str. ; P olygonaceae; Po llen m orpho logy; C lassificat 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