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强度学作业05
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基础 第五章 回复与再结晶

粒长大后趋于缓慢。
8
B:电阻率resistivity:其大小与点阵 中的点缺陷密切相关,随温度升高, 空位浓度下降,故电阻率呈现连续 下降趋势。
C:内应力inner stress:回复之后, 宏观内应力基本消除,微观内应力 部分消除;再结晶后,冷变形造成 的内应力全部消除。
D:密度density:密度在再结晶阶段急剧增加,主要是 由于此时位错密度显著降低造成的。
4th
冷加工变形:加工硬化,可使位错数量增加, 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增加
冷加工缺点:内应力,这种残余应力在金属零 件进一步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应有的变 形,使用中也会由于大气环境与内应力的共同作用, 造成零件的应力腐蚀;冷加工也可能使电阻率增加 等。这时金属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
1
体发
不生
应
锈应
• 再结晶不是一个恒温过程,它是自某一温度开始, 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连续进行的过程,发生再结晶 的最低温度称再结晶温度。
31
影响再结晶温度的因素:
• 1、金属的预先变形度:金属预先变形程度越大, 再结晶温度 越低。当变形度达到一定值后,再结晶温度趋于某一最低值, 称最低再结晶温度。
• 纯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与其熔点之 间的近似关系: T再≈(0.35-0.4)T熔, 其 中T再、T熔为绝对温度K.
R m r m 0
R — 屈服强度回复率
m — 变形后屈服强度 r — 回复后屈服强度 0 — 原始态的屈服强度
1.0
同一变形度的Fe在不同温度下的回复
0.8
300oC
350oC
0.6
400oC
0.4
450oC
0.2
500oC
0 100 200 300 400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作业5及答案详解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作业5(静电场五)及答案详解(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作业5 静电场五2.一平行板电容器中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
已知介质表面极化电荷面密度为σ'±,则极化电荷在电容器中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 0σε' .B 02σε' .C 0r σεε' .D rσε'答案:【A 】解:极化电荷也是一种电荷分布,除不能自由移动和依赖于外电场而存在外,与自由电荷没有区别。
在产生静电场方面,它们的性质是一样的。
在电容器中,正是极化电荷的存在,产生的静电场与自由电荷产生的静电场方向相反,使得电容器中总的电场强度减弱,提高了电容器储存自由电荷的能力,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或者说,储存等量的自由电荷,添加电介质后,电场强度减弱,电容器两极的电势差减小,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正负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都是0/εσ,方向相同,所以,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为0/εσ。
3.在一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一块电介质如图5-1放置,以点电荷q 所在处为球心作一球形闭合面,则对此球形闭合面[ ]。
.A 高斯定理成立,且可用它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 .B 高斯定理成立,但不能用它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C 由于电介质不对称分布,高斯定理不成立 .D 即使电介质对称分布,高斯定理也不成立 答案:【B 】解:静电场的高斯定理,是静电场的基本规律。
无论电场分布(电荷分布)如何,无论有无电介质,也无论电介质的分布如何,都成立。
但是,只有在电场分布(电荷分布和电介质分布),在高斯面上(内)具有高度对称时,才能应用高斯定理计算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
否则,只能计算出穿过高斯面的电通量。
图示的高斯面上,电场强度分布不具有高度对称性,不能应用高斯定理计算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
4.半径为1R 和2R 的两个同轴金属圆筒,其间充满着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均匀介质。
1.2 大连理工材料力学内部习题集及答案 汇总

l2 = c( F )n 2a A
l2
=
2ac
Fn An
则
l
=
3acF n An
(3)当 n=1 时,上述两解答相同。结论:只有当 与 成线性关系时,叠加法才适用于求伸长。
2-5 试求图示构架点 C 的铅垂位移和水平位移,已知两根杆的抗拉刚度均为 EA。
B
D
45°
C F
(a)
F BC
FCD
F (b)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1 一圆截面直杆,其直径 d=20mm, 长 L=40m,材料的弹性模量 E=200GPa,容重γ=80kN/m3, 杆 的上端固定,下端作用有拉力 F =4KN,试求此杆的:
⑴最大正应力;
⑵最大线应变;
⑶最大切应力;
⑷下端处横截面的位移 。
B
B
5004.8N
L x
+
A
A
绳的伸长量为
F (b)
G P
A
B
H CD
L
=
TL EA
=
80 103 8 7 210109 100 10−6
=
4.3510−3 m
在F 作
用下结构变形如图 (c) ,
可得:
(c) 题2-6图
LB + LD = L = 4.3510−3 m (1)
再由三角几何关系得:
LB = AB = 5
(2)
LD AD 9
(1) 试计算杆的总伸长; (2) 如果用叠加法计算上述伸长,则所得的结果如何? (3) 当 n=1 时,上述两解答是否相同?由此可得什么结论?
F1
F2
a
a
F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材料》在线作业附标准答案 (1)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7.烧结多孔砖的生产工艺与烧结普通砖基本相同。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8.拌和砂浆用水与混凝土的要求相同,不得使用未经试验鉴定的污水。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9.钢筋的屈强比是指钢筋屈服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材料》在线作业附标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 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对于烧结砖,一等品的标准为不出现()泛霜。
A.轻微
B.中等
C.严重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B
2.实心砖指无孔洞或孔洞率小于()的砖。
A.20%
A.轻质多孔
B.保温性能好
C.隔热性能好
D.隔声能力好
正确答案:ABC
三、 判பைடு நூலகம்题 (共 13 道试题,共 52 分)
1.对钢材进行冷加工会降低钢材的强度,但可以提高其塑性。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2.断面收缩率是表示钢材弹性的指标之一。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3.抹面砂浆通常分两层或三层进行施工,各层成分不同,但稠度相同。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10.设计承受反复荷载作用,且需要进行疲劳验算的结构时,应该了解所用钢材的疲劳强度。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11.石膏砌块可用于多层建筑的承重墙。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真题、初始复试考试科目

结构物设计制造
笔试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
082402▲▲轮机工程
面试加 现 代 舰 船 轮 机 《现代舰船轮机工程》,编者:陈国钧、曾
笔试 工程
凡明,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082403▲▲水声工程
面试加 《声学基础》 笔试
《声学基础》,杜功焕、朱哲民、龚秀芬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ISBN 7-305-03631-5, 2001
080203▲▲机械设
社.
计及理论
2.《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纪名刚,高等
080220▲▲微机电
教育出版社。
工程
3.《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清华大学出版社。
080221▲▲工业工
或:《机械原理》,孙桓、陈作模,高等教育出版社,
程
2001 年。
或:《机械原理》,王知行、刘廷荣,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0 年。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答案的核心)
第二,它的几个特征,并简单做一下解释。
第三,和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等进行对比。
4.危机应对
如果出现没有遇到的名词解释,或者不是很熟悉的名词解释,则尽量把相关的能够想到的有条理的放
4.《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第二版),杨素
行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5.《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 3 版,熊诗波、黄长
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6.《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陈隆德、赵福令主
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080401▲▲ 精密仪 面 试 基本知识综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版),卢秉恒编,机
大连理工 材料学院 考博 2014年 回忆版 材料热力学 材料强度学

大连理工大学2012博士入学考试《材料热力学》回忆版
1.名词解释(40分)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容
Henry标准态(应该是亨利定律或标准态,反正没见过亨利标准态)
化学位活度
杠杆定律二级相变
脱溶分解
2.推导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并说明用途(10分)
3.AB二元系,A符合理想溶液的话,证明B也符合理想溶液(10分)
4.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为理想熔体,求Cr的混合偏摩尔自由能,不锈钢的
混合偏摩尔自由能,(某个元素的)的混合偏摩尔熵(10分)
5.已知Zn-Cu二元系,Zn的活度RTln(公式,记不清了),
(1)已知条件若干,求Zn的蒸汽压
(2)已知条件若干,求Cu的活度(10分)
6.分析Spindol分解的驱动力(20分)
大连理工大学2012博士入学考试《材料强度学》回忆版
1.判断(10分)有十个判断题
2.单晶体金属循环变形时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三个阶段的特点(10分)
3.什么是延性断裂?什么是脆性断裂?他们的宏观断口和微观断口分别什么
形状?(16分)
4.名词解释(24分)
断裂韧性扩散蠕变驻留滑移带幂律蠕变(记不全了)
5.已知几个参数,问裂纹是否扩展,求上屈服区强度R(20分)
6.写出幂律本构方程,测试方法?(10分)
7.记不清原题,是用Schmid定律计算应力和临界应力的(10分)。
大连理工大学22春“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材料》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5

大连理工大学22春“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材料》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中、高碳钢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常以残余变形为原长0.5%时的应力为屈服强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抹面砂浆通常分为两层或三层进行施工,各层的成分不同,但稠度基本相同。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石膏的()低。
A.强度B.吸湿性C.耐火性D.保温性参考答案:A4.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元是()。
A.链节B.聚合物C.矿物D.分子参考答案:C钢中溶入过量的氧时,会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而使塑性、韧性指标下降,产生“时效硬化”。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6.材料的微观结构可以决定它的()。
A.强度B.硬度C.熔点D.导热性参考答案:ABCD7.混凝土的渗透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侵蚀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8.配制泵送混凝土时,宜选用的细集料是()。
A.粗砂B.中砂C.细砂D.特细砂参考答案:B9.钢材属于晶体结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人造树脂是一种无机胶凝材料。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1.对于整个砌体来说,砌体强度主要取决于砌筑材料的强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2.钢材的冷弯性质是指在低温条件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3.1立方米烧结普通砖砌体,需要由()块砖砌筑。
A.256B.512C.768D.1024参考答案:B14.硅酸三钙的早期水化包括诱导前期、诱导期、加速期三个阶段。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玻璃属于脆性材料。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6.钢材在受拉弹性阶段的应力和应变()。
A.成正比B.成反比C.成曲线关系D.无关参考答案:A17.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其堆积体积不仅包括所有颗粒内的孔隙,还包括颗粒间的空隙。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8.下列材料中,不属于活性混合材料的是()。
机械工程材料(大连理工)课后习题答案(全)

机械工程材料 课后习题答案大连理工版1-1、可否通过增加零件尺寸来提高其弹性模量。
解:不能,弹性模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本性,除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外,其他强化材料的手段如热处理、冷热加工、合金化等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很小。
所以不能通过增大尺寸来提高弹性模量。
1-2、工程上的伸长率与选取的样品长度有关,为什么?解:伸长率等于,当试样(d)不变时,增加,则伸长率δ下降,只有当/为常数时,不同材料的伸长率才有可比性。
所以伸长率与样品长度有关。
1-3、和两者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情况下两者相等?解:为应力强度因子,为平面应变断裂韧度,为的一个临界值,当增加到一定值时,裂纹便失稳扩展,材料发生断裂,此时,两者相等。
1-4、如何用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判断材料的韧性?解:所谓材料的韧性是指材料从变形到断裂整个过程所吸收的能量,即拉伸曲线(应力-应变曲线)与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
2-1、从原子结构上说明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解:原子在三维空间呈现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而原子在空间呈无序排列的固体称为非晶体。
晶体长程有序,非晶体短程有序。
2-2、立方晶系中指数相同的晶面和晶向有什么关系?解:相互垂直。
2-4、合金一定是单相的吗?固溶体一定是单相的吗?解:合金不一定是单相的,也可以由多相组成,固溶体一定是单相的。
3-1、说明在液体结晶的过程中晶胚和晶核的关系。
解:在业态经书中存在许多有序排列飞小原子团,这些小原子团或大或小,时聚时散,称为晶胚。
在以上,由于液相自由能低,晶胚不会长大,而当液态金属冷却到以下后,经过孕育期,达到一定尺寸的晶胚将开始长大,这些能够连续长大的晶胚称为晶核。
3-2、固态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是否属于同素异构转变?为什么?解:不属于。
同素异构是物质在固态下的晶格类型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而不是晶化过程。
3-3、根据匀晶转变相图分析产生枝晶偏析的原因。
解:①枝晶偏析:在一个枝晶范围内或一个晶粒范围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叫做枝晶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学习内容小结
1. 屈服条件:在单向拉伸(或压缩)条件下,屈服条件为:s σσ=;对于复杂应力状态,屈服条件是该点6个独立的应力分量的函数,0)(=ij f σ。
2. 四个强度理论:
(1) 最大拉应力准则: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拉应力达到极限值,材料就会发生 脆性断裂。
材料断裂破坏的因素为最大拉应力,即][1σσ=;
(2) 最大拉应变准则: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达到
极限值,材料就发生脆性断裂。
材料断裂破坏的因素为最大拉应变,即][)(321σσσνσ=+-;
(3) 最大剪应力条件(Tresca 准则):最大剪应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材料就发生
屈服,即[]13s
n σσσσ-≤=。
(4) 畸变能条件(Mises 准则):物体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对应的畸变能达到某
一数值时,该点屈服。
s σ=;
[]s n
σσ= 3. 流变应力(flow stress ):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以一定的应变速率发生塑性变形所需的应力;流变应力是材料的组织结构、温度及应变速率的函数:
),,(ε
σσ T S f f =, 其中,S :材料的组织结构:晶体结构,位错结构,晶粒大小,第二相粒子大小、分布等;T :温度;ε :应变速度。
(1) 晶体的理论屈服强度:设想两层原子面之间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刚性滑移,
滑移所需的切应力应该是位移的周期函数(周期等于b )
2sin x k b πτ⎛⎫= ⎪⎝⎭,切应力与切应变满足胡克定律,
22sin x x x k k G b b a ππτ⎛⎫=≈= ⎪⎝⎭
理论屈服强度就等于切应力的极大值k
2t G b k a τπ=∙ 表1一些材料的理论屈服强度和实际屈服强度
晶体的理论屈服强度比实际屈服强度大3个数量级,说明塑性变形不是滑移面整体滑动,而是通过位错来实现。
流变应力应等于位错运动的阻力。
位错运动的阻力:晶格摩擦力,其他位错,晶界、固溶原子和第二相粒子等。
(2)晶格摩擦力(P-N 力):晶体点阵对位错运动的阻力; 简化模型结果为:22exp 1(1v)p G a v b πτ⎛⎫=- ⎪--⎝⎭,其中a 为滑移面间距。
(3)位错的长程弹性相互作用
分为两类:平行位错和林位错
晶体中平行位错所产生的长程引力场的振幅的数量级应为:
1/211p Gb ταρ=
这说明流变应力与位错密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与林位错的相互作用:
1/21j f Gb ταρ=
产生割阶对流变应力的贡献与林位错密度的平方根呈正比。
各种位错因素对流变应力的贡献都与位错密度的平方根成正比,考虑位错以外因素的作用,则临界切应力可用下面的关系式表达:
可粗略地看作P-N 力(实际上还有点缺陷,杂质等的作用)。
(4)流变应力与温度:低(室)温下,流变应力对应变速率很不敏感,故较低温度下的变形可以不考虑应变速率的影响:
塑性变形时,位错增殖、相互交截等过程导致位错密度及位错结构发生变化,如加工硬化现象
高温下,流变应力对应变速率非常敏感,较高温度下变形时应变硬化和回复软化过程同时发生。
(5)位错运动的障碍:长程内应力(晶体内所有位错应力场叠加的结果)和短程局部障碍(林位错、固溶原子等)
(6)变形的热激活滑移理论 一定温度、应变速率下变形所需应力⎪⎩⎪⎨⎧>≤∆-+=0
000,)/ln(T T T T a b kT Q i i , τγγττ
当
时,变形是热激活过程,流变应力依赖与温度和应变速率;
当时,流变应力与温度和应变速率无关。
4. 强化机理:固溶强化、弥散强化、细晶强化
(1)固溶强化:位错在固溶体合金中运动时必须克服溶质原子的应力场,因此位错运动的阻力比纯金属大,这就是固溶强化。
另外,溶质原子的存在使基体晶格发生畸变,这种畸变必然对位错应力场作功,产生溶质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能。
(2) 位错与溶质原子的交互作用:
1).尺寸效应:
只有位错周围存在静水压力分量时才产生尺寸效应(只有刃位错与溶质存在尺寸效应); 纯螺型位错应力场(在一级近似下)没有正应力分量,因此溶质原子和纯螺型位错的交互作用没有尺寸效应。
引起体积的变化,3b V X ε∆=Ω,其中3b Ω=为溶质的原子体积;
'b R R R ε-=为溶质与溶剂的错配度;3(1)2(12)'(1)v K X v K v K
-=-++; 2).位错与溶质的交互作用能, 1sin (1)b Gb
v W X v r
θεπ+=∙∙∙Ω-;
3).Cottrell气团。
由于结合能的存在,位错周围溶质浓度可表为:
0exp()L
W
C C
kT
这表明溶质总是被吸引到位错周围形成原子气团,这种气团称为Cottrell气团。
4).模量效应:a.软的溶质与位错相互吸引,硬的溶质与位错相互排斥,也适用于第二相粒子;b.模量效应是短程的;c.第二相粒子一般不考虑的尺寸效应,但模量效应很大。
(3) 溶质原子对位错的障碍:溶质原子的长程内应力场;位错与溶质相遇时的短程作用力。
非均匀强化:气团钉扎位错的本质:脱钉使系统自由能升高。
(4) 弥散强化:复相合金变形的强化机制
(a) Orowan 应力与温度无关,是非激活的;外应力低于Orowan应力时,无论在低温还是高温下位错也不能通过Orowan过程越过粒子。
(b) 位错切割第二相粒子:当第二相粒子的强度较低且与基体共格的情况下,位错将切割第二相的粒子;位错切割粒子所需应力可按位错克服溶质原子的障碍一样考虑。
强化机理:化学强化、有序强化、层错强化、共格强化。
(5)细晶强化:多晶体塑性变形强化机制。
多晶体与单晶体变形的区别:多晶材料中存在晶界—细晶强化;各晶粒的取向不同—协调变形及Taylor因子。
5. 位错动力学
位错运动形式:滑移,攀移,交滑移。
其中,刃位错:滑移,攀移;螺位错:滑移,交滑移。
滑移面上有许多障碍的情况下位错的运动速度通常是由位错越过障碍的过程控制,而不是由滑移速度控制;攀移产生空位或剩余物质因而需要较大的能量,攀移比滑移困难得多。
实际的攀移是通过割阶沿位错线的运动来实现的。
攀移阻力是化学力。
位错攀移速度与应力成正比,攀移激活能等于原子扩散激活能。
无论滑移或是攀移,位错运动与宏观应变速率关系可用Orowan 关系式描述。
层错包括内禀层错(又称滑移型层错)和外禀层错。
层错能:单位面积层错所增加的系统能量。
分位错:层错区与完整晶体之间的边界。
肖克莱分位错:滑移型内禀层错的边界,1126
a b = 弗兰克分位错:抽出型内禀层错的边界,或插入型外禀层错的边界,1113
a b = 扩展位错:两个分位错中间夹着一片层错的组态。
扩展宽度:两个分位错间的斥力与层错的表面张力引起的吸力达到平衡时扩展位错的宽度。
扩展位错的平衡宽度与层错能成反比,层错能越低,扩展宽度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