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6章酸碱理论与解离平衡习题及全解答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练习题酸碱反应与pH计算

化学平衡练习题酸碱反应与pH计算

化学平衡练习题酸碱反应与pH计算化学平衡练习题:酸碱反应与pH计算化学中的平衡反应一直是学习者们的难点之一。

特别是酸碱反应和pH计算,更是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通过一些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酸碱反应以及如何计算pH值。

一、酸碱反应基础知识酸碱反应是指酸与碱之间的化学反应。

酸和碱都是广义上的概念,酸能够接受电子对,碱能够提供电子对。

在酸碱反应中,酸会将H+离子释放出来,碱会释放OH-离子。

当酸和碱反应时,H+和OH-会结合形成H2O。

二、酸碱反应实例分析1.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这是一种典型的酸碱中和反应。

在反应中,盐酸释放出H+离子,氢氧化钠释放出OH-离子,然后这两种离子结合形成水。

反应完成后,形成的产物是氯化钠和水。

2. 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H2SO4 + Ca(OH)2 → CaSO4 + 2H2O这个反应是硫酸与氢氧化钙之间的反应。

硫酸释放出2个H+离子,氢氧化钙释放出2个OH-离子,然后结合形成硫酸钙和水。

这种反应也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

三、pH计算的基本原理pH是以酸性和碱性溶液的酸碱度为衡量标准的指标。

pH的值是通过酸碱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来表示的,其计算公式为:pH = -log[H+]其中,H+代表氢离子的浓度。

四、pH计算实例1. 计算盐酸溶液的pH:已知盐酸浓度为0.1 mol/L,根据盐酸的离解反应HCl → H+ + Cl-,可知氢离子的浓度为0.1 mol/L。

带入计算公式,可得:pH = -log(0.1) ≈ 12. 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pH:已知氢氧化钠浓度为0.01 mol/L,根据氢氧化钠的离解反应NaOH → Na+ + OH-,可知氢离子的浓度为0.01 mol/L。

带入计算公式,可得: pH = -log(0.01) ≈ 2五、总结与展望本文通过酸碱反应和pH计算的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酸碱反应及pH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习题答案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习题答案

《酸碱平衡》习题答案1. 计算pH=5.00时,0.10mol·L -1的HAc 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系数及平衡浓度。

解:()36.01076.11010][][500.500.5=×+=+=−−−++θδa r r K H H HAc ()()()1036.036.010.0−⋅=×=⋅=L mol HAc c HAc c r δ()()64.036.0111=−=−=−HAc Ac δδ()()()11064.064.010.0−−−⋅=×=⋅=L mol Ac c Ac c r δ2. 计算0.10mol·L -1的HCOONH 4溶液的pH 。

解:由于HCOO -和NH 4+分别为弱碱和弱酸,此溶液为两性溶液体系,其中:()()()5143441077.110/1077.1−−+−×==×=NH K K NHK HCOOH K b w a aθθθ所以,根据两性物质溶液体系pH 计算公式可得:()()500.6 1077.1101077.1lg lg 51444=×××−=−=−−−+NH K HCOOH K pH a aθθ* 两性物质溶液体系pH 计算公式中涉及到的两个平衡常数均是酸的解离常数。

* 根据有效数字修约规则,本题计算结果需要保留有效数字三位,也就是6.500。

3. 欲配置pH=5.00的缓冲溶液,现有0.1mol·L -1的HAc 溶液100mL ,应加0.1mol·L -1的NaOH 溶液多少毫升?解:设需要加0.1mol·L -1的NaOH 溶液x mL , 则根据缓冲溶液体系pH 计算公式可得:()()()()()()()()()00.5 101.0101001.0101.0lg1076.1lg lg lg ][][lg3335=××−××××+×−=−+=+=+=−−−−−−x x NaOH V NaOH c HAc V HAc c NaOH V NaOH c pK HA n A n pK HA A pK pH r r r a a rr a θθθ解方程得到:()()mL mL x 2106.064×≈=4. 取50mL0.10mol·L -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与20mL0.10mol·L -1的NaOH 溶液混合,稀释到100mL ,测得此溶液的pH=5.25,求此一元弱酸的θa K 。

解离平衡与酸碱滴定j

解离平衡与酸碱滴定j

Ka1
c(H )c(HCO3 ) c(H2CO3 )
4.3 107
一级解离常数
HCO3 H CO32
Ka2
c(H )c(CO32 ) c(HCO3 )
5.6 1011
二级解离常数
∵同离子效应
K
a1远大于K
a2
∴第二步解离可以忽略,平衡时c(H+) 可视为完全由
第一步解离产生
例: H2CO3: 0.040 mol·L-1,计算平衡时的c(H2CO3), c(H+),c(HCO3- )和c(CO32- )
一、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1. 一元弱酸 HB H B
起始浓度 c 转化浓度 x 平衡浓度 c-x
00 xx xx
标准解离常数:
K
a
{c
(
H
) / c }{c(B ) {c(HB) / c }
/
c
}
代入经验解离常数:K a
c(H )c(B ) c ( HB )
xx cx
a、当 c / Ka 380 或 c(H ) 0.05 c, 0.05
c(H+) c(盐)+c(H+)
加入NaAc : c(Ac-)增大 (NaAc → Na+ + Ac-)
平衡左移, c(H+)减小,α减小
盐效应:在弱电解质(HAc)中加入一种含有不同离子 的强电解质(NaCl)后,解离度略有提高
HAc H Ac
加入NaCl:H+与Ac- 结合机会减小 HAc的解离度α略有提高
精确计算:c(OH ) Kb Kb2 4Kbc
2
3.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同离子效应:由于在弱电解质(HAc)中加入一种含有 相同离子(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强电解质(NaAc)后, 解离平衡发生移动,解离度下降

【分析化学】第六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及解答

【分析化学】第六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及解答

C (CH2ClCOO-)
精品课件
(3)0.10mol•L-1 CH2ClCOOH ;
已知:Ka (CH2ClCOOH) =1.4×10 -3 c Ka =0.10 ×1.4×10 -3 ≥ 10 -8 所以能直接准确滴定
化学计量点时为 CH2ClCOOKb
解:c Kb ≥ 20 Kw C (CH2ClCOO-)
(1)0.10mol•L-1 NaF ;
已知:Ka (HF) =3.53×10 -4 Kb ×Ka = Kw Kb = = = 2.83×10-11 cKb = 0.10×2.83×10-11 ≤ 10 -8 所以不能直接准确滴定
精品课件
(2)0.10mol•L-1 HCN ;
已知:Ka (HCN) =4.93×10 -10
缓冲溶液: pH = pKa + lg
当: pH = pKa 溶液的缓冲能力最大 所以选择(1) 配置pH=3.0的缓冲溶液
精品课件
6-8 在100.0 mL 0.10mol•L-1HAc溶液中,加入 50.0mL 0.10mol•L-1 NaOH溶液,求此混合液的pH.
已知 Ka(CH3COOH)= 1.76×10-5
精品课件
6-5 计算下列溶液的pH (2) 0.10mol •L-1 CH2ClCOOH 已知 Ka(CH2ClCOOH)= 1.4×10-3 解:c Ka ≥ 20 Kw c /Ka ≥ 500 C() pH= -logc(H+) = - log 1.18×10-2 = 1.93
精品课件
(3) 0.10mol •L-1 NH3•H2O 已知 Kb(NH3•H2O)= 1.77×10-5 解:c Kb ≥ 20 Kw c /Kb ≥ 500 C( pOH= -logc(OH-) = - log 1.33×10-3 = 2.88 pH= 14 – pOH =14 - 2.88 = 11.12

酸碱平衡

酸碱平衡

第六章 酸碱平衡一、选择题1.在相同溫度下,和1%的尿素22[CO(NH )]水溶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6126(C H O )溶液的浓度约为A 、2%B 、3%C 、4%D 、5%2.测得人体血液的冰点降低值0.56K f T ∆=。

已知-11.86K mol kg f K =⋅⋅。

则在体温37 C ︒时的渗透压是A 、1776 kPaB 、388 kPaC 、776 kPaD 、194 kPa3.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既可以作为酸,又可作为碱的是A 、[]3+26Al(OH ) B 、[]3+26Cr(OH ) C 、[]+242Fe(OH )(OH) D 、3-4PO 4.根据质子理论,下列水溶液中碱性最弱的是哪一个 A 、-3NO B 、-4ClO C 、2-3CO D 、2-4SO 5.弱酸弱碱盐实际上是包含一种酸1A 和一种碱2B 的化合物,它的水解常数应该等于A 、2b K ϑB 、1a K ϑC 、12a b w K K K ϑϑϑD 、12w a b K K K ϑϑϑ 6.醋酸的-5 = 1.810 a K ϑ⨯,欲配制PH = 5的醋酸与醋酸钠组成的缓冲溶液,其/m m 酸碱的比应为A 、5:9B 、18:10 1:18 D 、1:36 7.已知3-5-10-5(NH )(HCN)(HAc) = 1.810 , = 4.910 , = 1.810b a a K K K ϑϑϑ⨯⨯⨯,下列哪一对共轭酸碱混合物不能配制PH = 9的缓冲溶液A 、HAc - NaAcB 、43NH Cl - NHC 、 (A)、(B)都不行D 、HCN - NaCN8.某酸溶液的pH 为9,其氢离子浓度为A 、1.0×10-10B 、1.0×10-9C 、1.0×10-8D 、1.0×10-79. 将NaAc 溶液加热之后,溶液的PH 值将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基本不变10. NH 3的共轭酸A 、NH 2-B 、NH 2-C 、NH 4+D 、HCl11. 欲配制pH=4.50的缓冲溶液,选用下列哪种K Θa 值的酸的缓冲对最适宜A 、6.4×10–4B 、1.4×10–3C 、1.8×10–5D 、6.23×10–812. 在0.1mol·L -1的氨水中加入固体 NH 4Cl ,则氨水的电离度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基本不变二、计算题和问答题1.已知0.01-3mol dm ⋅HAc 溶液的解离度为4.2%,试求HAc 的电离常数,并计算溶液中的[H +],pH 及0.1-3mol dm ⋅HAc 的电离度。

第六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推荐下载

第六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推荐下载

(3)
pK
pK
pK
(4) pKθa = 4.66
θ b
θ b
θ b
=
=
=
4.69
4.75
10.25
pKθa 和弱碱
习题 6-4 计算 0.10 mol·L-1 甲酸(HCOOH)溶液的 pH 及其离解度。
解: c/ Kaθ >500
c(H )
pH = 2.38
cK
θ a

pK
θ b
NH
+ 4
的值,求它们的共轭碱和共轭酸的
HCO3- = H+ + CO32-
K
θ a2
=5.61×10-11
c(
CO32-
)≈
K
θ a2
=
5.61×10-11
(mol.L-1)
习题 6-7 欲配制 pH=3 的缓冲溶液,有下列三组共轭酸碱对 (1)HCOOH-HCOO- (2)HAc-Ac-
(3)
NH
+ 4
-NH3
问哪组较为合适?
解:(1) HCOOH-HCOO- ( pKθa = 3.75)较为合适
(2)NH4+ pKθa =9.25
(4)苯胺 pKθa = 9.34
0.10 1.77 104 4.2 103 (mol L1 )
c(H ) / c (4.2 103 ) / 0.10 100% 4.2%
习题 6-5 计算下列溶液的 pH (1) 0.050 mol.L-1 HCl (3) 0.10 mol.L-1 NH3·H2O
习题 6-6 计算室温下饱和 CO2 水溶液(即 0.0400 mol.L-1)中, c(H+), c( HCO3- ),c( CO32- )

无机及分析-酸碱平衡

无机及分析-酸碱平衡

离子强度I:反映离子之间相互作用强弱的物理量。
I
1 2
ci zi2
2021/4/16
第6章 酸碱平衡
9
离子强度越大,活度系数 值越小。当离子强 度小于1×10-4时, γ值接近于1,即活度近似等于 实际浓度。高价离子的γ 值小于低价离子,特别 是在较大离子强度的情况下两者的差距很大。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和活度之间一般是有差别的, 严格地说,都应该用活度来进行计算,但对于稀 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难溶强电解质溶液作近似 计算时,通常就用浓度进行计算。这是因为在这 些情况下,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很低,离子强度很 小, γ值十分接近于1的缘故。
第6章 酸碱平衡
28
2) 酸碱的相对强弱
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Ki(一)
2021/4/16
第6章 酸碱平衡
29
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Ki(二)
K
θ a
102
~ 107
K
θ a
107
K
θ b
通常把 Ka=102~ 107的酸称为弱酸,把 Ka 107的酸 称为极弱酸;同理,弱碱也可以按 Kb的大小进行分类。
2021/4/16
第6章 酸碱平衡
32
4)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
H 3PO 4 H 2O
H 3O
H
2
PO
4
Ka1
c(H
3O
)c(H
2PO
4
)
c(H3PO 4 )
7.6 10 3
H
2
PO
4
H2O
H 3O
HPO
2 4
Ka2
c(H3O
)c(HPO
2 4
)
c(H2PO4 )

解离平衡习题及答案

解离平衡习题及答案

=
(3.16×10 )
0.50 - 3.16×10 = 2.01 ×10
-5
【第14题(P96)】 按照酸性、中性、碱性,将下列盐分类: K2CO3,CuCl2,Na2S,NH4NO3,Na3PO4, KNO3,NaHCO3,NaH2PO4,NH4CN,NH4Ac
【解】 (1) 酸性:CuCl2,NaH2PO4,NH4NO3, (2) 中性:KNO3,NH4Ac (3) 碱性:K2CO3,Na3PO4,NaHCO3, NH4CN, Na2S
= 11.78
【第18题(P97)】在1.0L 0.20 mol· -1 HAc溶液中, L
加多少固体NaAc才能使[H+]为6.5×10-5 mol· -1 。 L HAc ⇌ H+(aq) + Ac-(aq) 【解】 起始浓度/(mol· -1) : 0.20 L 0 x 平衡浓度/(mol· -1) :0.20-[H+] L [H+] x + [H+] = 1.76×10
= 9.03
(2) 查P451附录三可得H2CO3的二级解离常数为:
K
ө ө ө
(H2CO3) = 5.6×10-11 a2
则其共轭碱CO32-的解离常数为:
K (CO32-) = K w/ K b1
ө a2(H2CO3)
=1.0×10-14 / 5.6×10-11 = 1.79×10-4
∵c/ K
【第15题(P96)】求下列盐溶液的pH:
(1) 0.20 mol· -1 L (2) 0.20 mol· -1 L 【解】 (1) 查P451附录三可得HAc的解离常数为: K
ө ө ө ө
NaAc Na2CO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 酸碱理论与解离平衡习题及全解答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判断下列物质那些是酸,那些是碱,哪些是两性物质,哪些是共轭酸碱对?HCN,H 3AsO 4,NH 3,HS —,HCOO —,[Fe(H 2O)6]3+,CO 32-,NH 4+,CN —,H 2O ,H 2PO 4—,ClO 4—,HCO 3—,NH 2-NH 2(联氨),[Zn(H 2O)6]2+,PH 3,H 2S,C 2O 42—,HF,HSO 3—,H 2SO 3答:酸:HCN, H 3AsO 4, [Fe(H 2O)6]3+, NH 4+, H 2O, [Zn(H 2O)6]2+, H 2S, HF, H 2SO 3, HS —, H 2PO 4—, HCO 3—, HSO 3—,H 2O碱:NH 3, CO 32—,CN —,ClO 4—,NH 2-NH 2, PH 3, C 2O 42—, HCOO —, HS —, H 2PO 4—, HCO 3—, HSO 3—,H 2O两性:HS —, H 2PO 4—, HCO 3—, HSO 3—,H 2O共轭酸碱对:NH 3-NH 4+, HCO 3——CO 32—, HSO 3——H 2SO 3, HS ——H 2S,HCN-CN —2. 在酸碱质子理论中为什么说没有盐的概念?下列各物质是质子酸还是质子碱?指出它们的共轭物质。

Ac —,CCl 4,[Al(H 2O)6]3+,[Al(H 2O)4(OH)2]+,HC 2O 4—,HPO 42—答:在酸碱质子理论中,盐也可以看作是离子酸或离子碱,故没有盐的概念。

酸: HC 2O 4—,HPO 42—,[Al(H 2O)6]3+, (共轭碱:C 2O 42—,PO 43—,[Al(H 2O)5(OH)]2+)碱:Ac —,CCl 4,SO 2,[Al(H 2O)4(OH)2]+,(共轭酸: HAc,[Al(H 20)5(OH)] 2+)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越强,其共轭碱就越 __________ ;碱越强,其共轭酸就越 ________ 。

反应方向是__________ ,生成__________。

答:弱,弱。

强酸与强碱作用,弱酸和弱碱4.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可作为路易斯碱的是(1)H 2O (2)NH 3 (3) Ni 2+(4)CN —答:Ni 2+5.试解释解离常数与解离度的概念,并说明温度或浓度对它们的影响。

答:解离常数K ⊙:发生解离达到平衡时,平衡组成不随时间变化,各物种浓度幂的乘积是一常数。

解离度 α:解离平衡时,已解离部分所占的百分数。

温度对K ⊙和α均有影响,而浓度对K ⊙无影响,对α有影响。

6.解离度大的酸溶液中c(H 3O +)就一定大,对吗? 答:不对7.计算下列溶液中的c(H 3O +)或pH 。

(1) 0.050mol/L Ba(OH)2 溶液(2)0.050mol/L HAc 溶液 (3)0.50mol/L NH 3·H 2O 溶液 (4)0.10 mol/L NaAc 溶液 (5) 0.010 mol/L Na 2S 溶液 解:(1)c(OH -)=2⨯0.050=0.10mol/L+--14-133w c(H O )=K /c(OH )=1.010/0.10=1.010mol/Lθ⨯⨯pH=13.0(2) HAcH ++ Ac -0.05-x x x x 2/ (0.05-x)=1.8⨯10-5c(H 3O +⨯10-3mol/LpH =3.02 (3) NH 3 + H 2ONH 4++ OH –0.5-x x x2-5x =1.8100.5-x ⨯c(OH -⨯10-3mol/L-14+-12w3-3-3K 1.0 10c(H O )===3.33 10mol/L 3 10 3 10θ⨯⨯⨯⨯pH =11.48 (4)Ac -+ H 2OHAc + OH -0.1-x x x2w a(HAc)X /(0.1-x)= K /K θθ--6c(OH 10mol/L =⨯-14+--93w -61.010c(H O )= K /c(OH )==1.3 10mol/L 7.510θ⨯⨯⨯pH=8.88(5)Na 2S 只考虑一级水解S 2-+ H 2OHS — + OH —0.01-x x x22214w 15a (H S)K 1.010 1.40.01K 7.110x K x θθθ--⨯====-⨯不能近似计算,解一元二次方程 x 2+ 1.4x –0.014=0--3c(OH 9.9210/mol L=⨯14+-12331.010c(H O )==1.010 mol/L 9.9210--⨯⨯⨯pH=12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1) 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大小表示了该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程度的大小; (2) 同离子效应使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减小;(3) 浓度为1.0⨯10-10mol/L 的盐酸溶液的pH=7;(4) 中和等体积pH 相同的HCl 和HAc 溶液,所需的NaOH 的量相同; 答:(1)9. 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其pH 由小到大的顺序如何?3223233434345711,1,13813,1,2,3( 1.8510; 4.210; 4.710;6.710; 6.210; 4.510)HAc NH H O H CO H CO H PO H PO H PO K K K K K K K θθθθθθθ---⋅---==⨯=⨯=⨯=⨯=⨯=⨯(1)HAc (2)NaAc (3)NaCl (4)NH 4Cl (5)Na 2CO 3 (6)NH 4Ac (7)Na 3PO 4 (8)(NH 4)2CO 3答:HAc 〈NH 4Cl 〈NaCl= NH 4Ac 〈(NH 4)2CO 3〈NaAc 〈Na 2CO 3〈Na 3PO 410.已知H 2S 的1a pK 6.88θ=, 2a pK 14.15θ=,NH3H 2O 的b pK 4.74θ=,试比较S 2-、HS —和NH 3的碱性强弱。

答:碱性:S2->NH 3>HS—因为22b w a ()pK pK pK 0.15S θθθ-=-=-,1b w a ()pK pK pK 7.12HS θθθ-=-=11.已知298K 时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0.010mol/L ,测得其pH 为4.0,求其a K θ和α,以及稀释至体积变成2倍后的a K θ、α和pH 。

解:(1)HA + H 2O = A —+H 3O +0.010-10-4 10-4 10-442-6a 4(10)K 1.0100.01010θ--==⨯-410 =1001%0.01α-⨯=(2)稀释后,a K θ不变HA + H 2O = A —+ H 3O +0.0102x - x x261.0100.005x x -=⨯-+53c(H O 7.110-=⨯pH=4.1557.110100% 1.42%0.005α-⨯=⨯=12.计算0.20mol/L H 2C 2O 4水溶液中各离子的平衡浓度。

解:1-2a K =5.410θ⨯2-5a K =5.410θ⨯ 按一元弱酸处理计算溶液中的c(H 3O +)H 2C 2O 4 + H 2O HC 2O 4—+ H 3O +0.20-x x x1225.4100.20ax K x θ-=⨯=-x 2+0.054x –0.0108=00.080x ==c(H 3O +)=c(HC 2O 4-)=0.080mol/LC 2O 42—来自于HC 2O 4 —的解离 HC 2O 4 — + H 2OC 2O 42— + H 3O +0.080-y y 0.080+y2-5a (0.080)K =5.4 100.080y y y θ+=⨯-c(C 2O 42—)=y=5.4⨯10—5mol/L14133 1.010() 1.2510/()0.080w K c OH mol L C H O θ---+⨯===⨯13.已知氨水溶液的浓度为0.10mol/L 。

(1)计算该溶液的OH —浓度、pH 和氨的解离度。

(2)若在该溶液中加入NH 4Cl,使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10mol/L,计算此溶液的OH —浓度、pH 和氨的解离度。

(3)比较上述结果,说明了什么? 解:(1) NH 3 + H 2ONH 4++ OH —0.10-x x x31.3410x -===⨯c(OH -)=x=1.34⨯10— 3mol/L pH=14- pOH=11.13α=31.3410 1.340.10-⨯=%(2) NH 3 + H 2ONH 4++ OH —0.10-x 0.10 x50.10 1.8100.10xx -⨯=⨯- 51.810x -=⨯5() 1.810/c OH mol L --=⨯ pH=9.2651.8101000.018%0.10α-⨯=⨯=(3)说明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将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

14.分别计算两性物质HCOONH 4溶液和NaHCO 3溶液的pH,并解释为何前者呈弱酸性,而后者呈弱碱性。

解:HCOONH 4:41.810a K θ-=⨯51.810b K θ-=⨯NaHCO 3:21428371.010() 2.4104.210b K CO θ----⨯==⨯⨯713() 3.1610c H O +-===⨯pH=6.5923() 4.4410c H O +-===⨯pH=8.3515.求300mL 0.50mol/L H 3PO 4和500mL 0.50mol/L NaOH 的混合溶液的pH. 解:H 3PO 4 + NaOH = NaH 2PO 4 +H 2O 0.3⨯0.5 0.3⨯0.5生成0.15molNaH 2PO 4,消耗0.15molNaOH,剩余NaOH 0.50.50.150.1mol ⨯-= NaH 2PO 4 + NaOH = Na 2HPO 4 + H 2O 0.15-0.1 0.1 0.10.1mol NaOH 继续与NaH 2PO 4作用生成0.1mol Na 2HPO 4,余NaH 2PO 4 0.05mol故:最终变成24240.050.10.80.8NaH PO Na HPO -混合溶液即:0.0625mol/L NaH 2PO 4-0.125mol/L Na 2HPO 4224a 24()0.125pH=pK lg = 7.21lg =7.51()0.0625c HPO c H PO θ--++16.已知由弱酸HB(65.010a K θ-=⨯)及其共轭碱B —组成的缓冲溶液中,HB 的溶液为0.25mol/L,在100mL 此溶液中加入0.20g NaOH 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所得溶液的pH 为5.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