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变配电所的信号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第四章监控系统PPT课件

4.3 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及特点
一、基本要求 ▪ 1、实时性:
含义:(1)系统对外界激励及时作出响应的能力 。(2)系统在所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的能 力。
不同的应用系统对实时性有不同的要求。 ▪ 2、可靠性:指无故障运行的能力; ▪ 3、可维护性:指维护工作时的方便快捷程度; ▪ 4、信息采集和输出技术先进; ▪ 5、人机交流方便;
4.2 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
信
信息处理
人
息
子系统
机
电
信息收集
传
联
力
和执行子
输
系
人
系
系统
子
运行状态
子
统
系
分析控制
系
统
统
图4-1 监控系统的功能结构
4.2 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
▪ 信息收集和执行子系统:收集各种反应电力系统 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传送到监控主站(电气量:V I f p、非电气量:温度、湿度);接收主站或上 一级调度根据运行需要而发出的操作、调节和控 制命令,并将该命令转发给相应装置的操作或调 节机构。
器、安全自动装置等厂站内智能装置的实 时/非实时的运行、配置和故障信息,对这 些装置进行运行状态监视。 ▪ 用于远方及站内查看保护信息、定值、连 接片状态,进行定值区切换和连接片切换 操作,完成分散或故障滤波数据的接收、 远传、分析及波形显示。
4.5 监控系统的附属部分
二、操作票专家系统 ▪ 电气操作票:指在给定操作任务的情况下,一些
▪ 人机联系子系统:是将经加工处理的信息通过各 种信息输出设备提供给运行人员,由运行人员对 控制设备进行操作或发出命令。来实现对电力系 统的控制。
变配电所的有关设施设备检查(4篇)

变配电所的有关设施设备检查变配电所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定期对变配电所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变配电所的常见设施设备入手,详细介绍其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变配电所常见设施设备1. 变压器:变压器是变配电所的核心设备之一,其作用是将高压电能转换为低压电能供用户使用。
在检查变压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外观检查:检查变压器外壳、绝缘件等是否存在损坏或漏油等异常情况;- 温度检查:通过测量变压器油温、绕组温升等,判断变压器的运行状态;- 绝缘电阻检查:使用万用表测量变压器绝缘电阻,判断变压器的绝缘状态是否正常;- 油质检查:定期检测变压器油质量,包括酸值、水分、气体等指标,以判断变压器绝缘油的性能是否达标。
2. 开关设备:开关设备用于控制和保护电力系统,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等。
在检查开关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外观检查:检查开关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变形、腐蚀等情况;- 动作检查:检查开关设备的机构是否灵活可靠,能否正常操作;- 绝缘状况:使用绝缘电阻表测试开关设备的绝缘状态;- 保护功能检查:测试断路器的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是否正常。
3. 电能表计:电能表计用于测量电能消耗,是计量电能的重要设备。
在检查电能表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仪表外观检查:检查电能表计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 电流测量:使用专用的电流表检查电能表计的电流测量功能是否准确;- 电压测量:使用专用的电压表检查电能表计的电压测量功能是否准确;- 表码检查:对电能表计的读数进行验证,判断其是否准确。
4. 电缆线路:电缆线路是变配电所输送电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查电缆线路主要是检查其绝缘状况和接头连接是否正常,具体包括:- 绝缘电阻测试:使用专用的绝缘电阻测试仪对电缆线路的绝缘状况进行检查;- 接头检查:检查电缆线路的接头处是否存在松动、腐蚀等情况,是否接触良好;- 外观检查:检查电缆外皮是否完好,有无破损、老化等情况。
水电站电气部分基础知识

额定容量是电气设备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所达到额定电流时的容量。变压器额定容 量用视在功率(kVA)表示;发电机的原动机只能提供有功功率,所以一般以有功功率 (kW)表示;当其额定容量用视在功率表示时,需表明功率因数。电动机也多用有功功 率表示。
水电站电气部分基础知识(五)
二、电气设备、接线和装置 (一)一次设备
水电站电气部分基础知识(五)
图1-4 洞沟电站接入系统图
水电站电气部分基础知识(五)
(四)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按电气设备装设地点不同,可分为屋内配电装置和屋外配电装置。 图1-4中,由峰61开关、峰62开关、峰51开关、峰31开关、峰33开关,峰336刀闸小 车,峰互05PT、峰互03PT等,主要有6.3KV、35KV开关、互感器等设备构成的配电 装置,布置在屋内,称为屋内配电装置;洞沟电站升压开关站采用户内35kV开关室+户 内主变场方案。
水电站电气部分基础知识(五)
(一)真空灭弧室的结构
真空灭弧室是真空断路器的心脏,其基本 结构如图2-2所示。
由于波纹管在轴向上可以伸缩,因而这种
结构既能实现从灭弧室外操动动触头作分合运
水电站电气部分基础知识(五)
电气设备在正常状态下,由于流过导体的工作电流相对较小,相应的电动力也 较小。而在短路时,特别是短路冲击电流流过时,电动力可达到很大的数值,当载流 导体和电气设备的机械强度不够时,将会产生变形或损坏。
导体具有质量和弹性,组成一弹性系统。当受到一次外力作用时,就按一定频 率在其平衡位置上下运动,形成固有振动,其振动频率称为固有频率。由于受到摩 擦和阻尼作用,振动会逐渐衰减。若导体受到电动力的持续作用而发生振动,便形 成强迫振动。如果导体的固有频率接近这两个频率之一时,就会出现共振现象,甚 至使导体及其构架损坏,应避免发生共振。
变配电室安全操作制度(4篇)

变配电室安全操作制度配电房是供电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必要制定和执行严格的配电房安全操作制度。
下面是一个关于配电房安全操作制度的基本框架,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配电房及相关配电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第二章:配电房的安全环境第三条:配电房应设在防火安全距离内,空气流通良好的室内。
第四条:配电房应保持干燥,无积水、无腐蚀性气体、无有害物质。
第五条:配电房内应设置消防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六条:配电房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警示标牌,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第三章: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第七条:配电房操作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培训,并获得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八条:配电房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公司和国家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第九条:配电房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强。
第十条:配电房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程序,严禁违章操作和个人行为。
第四章:配电房的安全操作规程第十一条:配电房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接地可靠。
第十二条:配电房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电工手套、安全帽、防静电鞋等。
第十三条:配电房内禁止进行其他无关工作,不得堆放杂物及易燃易爆物品。
第十四条:在配电房操作时,严禁吸烟、使用明火、进行不安全的操作动作。
第十五条:配电房内设备的操作时,应按规定使用专用工具进行,禁止使用不合格或损坏的设备。
第十六条:配电房操作人员应保持警觉,发现异常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第五章: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第十七条:配电房操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操作,保护现场和周围人员安全。
第十八条:配电房发生设备故障、安全事故时,应按照公司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配电房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应急演习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六章:违规处理第二十条:对于配电房操作人员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记过、停职、辞退等。
变配电所综自系统

班级日期1、综合自动化系统屏:主体设备。
对变配电所的主要设备进行自动监测、护。
2、交直流屏:提供交直流电源。
3、网上隔离开关控制屏:对接触网上隔离开关进行远方控制。
4、环境监控屏:实时监测变配电所工作环境:温度、人员非法出入、电缆沟、明火、空调工作状况等。
5、故障标定装置及电缆头绝缘在线监测。
二、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1.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应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通信与网络技术等,完成对变电所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监视、控制、测量、继电保护、远动控制以及调度通信等二次系统功能。
2.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利用多台微型计算机、接口电路、通信网络等组成的自动化系统,通过收集所需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借助计算机的高速计算力和逻辑判班级日期班级日期班级日期TA-21型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图牵引主变压器是牵引变电所最重要的一次设备,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对每一台主变设置一套保护测控单元,按主变主保护、主变后备保护、主变测控三套独立装置设计,每套装置作为一个节点与LonWorks 现场总线交换信息。
完成一台牵引主班级日期班级日期班级日期班级日期图2-41 微机保护装置硬件原理示意图⒈数据采集单元班级日期班级日期⑵开放性。
硬件平台对于未来硬件的升级应具有开放性。
⑶通用性。
不同类型的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具有相同的硬件平台。
⑷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硬件平台应该适用于不同保护装置的不同需求,对于现场的不同保护应用和对资源的不同需求,可增减相应的模块,完全不必对硬件及软件重新设计。
⑸模块化与智能化状态检测。
装置的硬件数量总体上减少,相互通用,功能模块技术成熟,经历更多的检验与现场考验,因而可靠性更高。
(三)提高微机保护可靠性的措施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之一,它包括两个方面:不误动和不拒动。
班级日期班级日期班级日期班级日期班级日期班级日期图2-43 SCADA系统结构示意图)调度端调度所的远动装置部分称调度端,一般设于各分局(或总公司)总部。
变配电所

6.1 变配电所的结构和设备布置图 6.2 变电所的高、低压配电系统 6.3 变电所的继电保护 6.4 变电所的信号系统和断路器的控 制回路 6.5 变电所二次系统 6.6 变电所一、二次系统的运行管理 和维护
6.1变配电所的结构和设备布置图
一、变配电所的设置
四、常用继电器
35 kV及以下电力网中的电力线路和电气设
备继电保护装置(包括供电系统),除了日渐推
广的微机保护外,仍大量采用电磁型和感应型继 电器。下面重点介绍几种反映单一电气量的电磁 型继电器的结构、原理及特性。
(一) 电磁式继电器 常用有DL系列电流继电器、DJ系列电压继电 器、DS系列时间继电器、DZ系列中间继电器和DX 系列信号继电器 1、电磁式电流继电器 电磁式电流继电器在继电保护装置中作为起动 元件,DL系列电磁式电流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和内 部接线图。 (1)动作原理
(一)继电保护的类型
继电保护装置是由各种类型的继电器、电
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等保护元件组成,按照一 定的保护原理及保护方式,联结成一个自动控制 系统进行保护。
在供电线路上发生短路故障时,其重要特征是电 流增加和电压降低,根据这两个特征可以构成电 流、电压保护。反映电流突然增大使继电器动作 而构成的保护装置称为过电流保护,主要包括带 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电压保护主要 是低电压保护,当发生短路时,保护装置安装处 母线残余电压低于低电压保护的整定值时发出保 护动作。电压保护一般很少单独采用,多数情况 下是与电流保护配合使用,例如低电压闭锁过电 流保护。
V、W总是与电流互感器一次U、V、W电流成比例。
三相完全星形接线方式对各种短路故障如三相短路、 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都能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具有相 同的灵敏度。在各种短路时电流相量当发生
变配电所的微机监控系统

这个任务主要是D/A(数模转换器)来完成。
输出通道
I/O口接收到计算机的输出信号 因为D/A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转换期间,
输入待转换的数字量应保持不变,而计算机上 输出的数据稳定的时间很短,因此需要存储器。 D/A转换器 D/A转换的输出信号,一般要先经过滤波电路 使其波形平滑,还需要功率放大使其能驱动受 控设备,就需要驱动电路。
在微机监控系统的基础上,介入微机保护、自动 装置,信号处理以及与调度中心的通信等,这个 一体化的系统称为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基本构成:变电所层,单元层,设备层。三层通 过总线连接成一个整体。
分层结构体系
设备层:变电所内的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 关及其辅助触点、TA、TV等一次设备。
单元层:两级结构,各种数据采集、设备控制、 继电保护有各种不同的单元装置完成,然后由 上层的数据采集控制和保护管理机对上面各个 单元管理。
测量仪表和常规的信号装置进行信息变换时存 在着各种误差,所以不能正确处理事故和全面 了解一次设备运行情况。
强电传输,功率损耗大,传输费用高,不利于 远距离传输。
微机监控及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完成一次设备监视、控制、中央信号、数据采集、 时间顺序记录和屏幕显示、打印等功能的分层分 布式多微机系统。
变电所层:全所性的监控主机,远动通信机等。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微机监控功能 微机保护、故障点测距与录波功能 远动功能 无功综合补偿自动控制与自动调压功能 系统在线自检与自诊断功能
实现综合自动化的优越性
提高供电质量。 提高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 降低造价,减少总投资。 促进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模式的实行。
配电网自动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1.名词解释1)配电系统:配电区域内的配电线及配电设施的总称。
它由变电站、配电站、配电变压器及二次变电站以下各级线路、发电厂直配线路和进户线及用电设备组成。
2)配电系统自动化:(DSA)“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等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3)SCADA:(SCADA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
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
4)SA(变电站自动化):包括配电所、开关站自动化。
它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5)FA(馈线自动化):包括故障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馈线数据检测和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主要是在正常情况下,远方实时监测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的状态及馈线电流、电压情况,并实现线路开关的远方分合闸操作;在线路故障时,能自动的记录故障信息、自动判别和隔离馈线故障区段以及恢复对未故障区段的供电.6)DMS(配电管理系统):就是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监控、网络通信、数据处理技术对配电的运行工况进行监视、控制,并对其设备、图纸和日常工作实现离线、在线管理,提高配电运行的可靠性和故障自动分段、故障快速处理.包括配电网SCADA、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LM)和一些配电网分析软件(DPAS),如网络拓扑、潮流、短路电流计算、电压/无功控制、负荷预报、投诉电话处理、变压器设备管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P
返回
作业
预习BC-4型冲击继电器构成的事故信号和 预告信号电路。 下次课分组讨论(5组),讨论完毕后随机 抽组来分析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的动作过 程。
常规的中央信号系统的缺点
冲击继电器一旦故障,整个信号系统失灵, 影响可靠性。 信号数量多时,会漏发信号。 预告信号无闪光,故同时出现两个以上信 号时,先后出现的信号不易分辨。 反映信号不完善。 与微机监控系统连接不方便。
事故信号的原因
1、线路或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由继电保护 装置动作跳闸。
2、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误动作跳闸。 3、控制回路故障误跳闸。
事故信号装置应满足的要求
1、无延时的发事故信号,同时有相应的灯光信号指 出发生事故的对象; 2、启动远动装置,发遥信; 3、能手动或自动复归,能手动试验声、光信号,且 试验时不发遥信; 4、有指明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情况的光信号或 其他形式的信号; 5、自动记录发生事故的时间; 6、能重复动作; 7、启动计算机监控系统;
不同性质的信号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信号装置的动作与没动作应有明显的区别;
信号装置应准确反应发生不正常状态或事故的设备, 以及故障的性质、内容。
3、信号装置的反应速度要快。
事故信号
当电气设备发生事故(一般指发生短路), 应使故障回路的断路器立即跳闸,并发出 事故信号。事故信号由音响和灯光两部分 组成。音响信号一般是指蜂鸣器或电喇叭 发出较强的音响,引起值班人员的注意, 同时断路器位置指示灯(在断路器控制回 路中)发出闪光指明事故对象。
预告信号的动作原理
预告信号的复归。利用事故信号电路的KT1延时 复归。KC3启动后,KC3.2闭合启动KT1, KT1.2延时闭合使KM3的2端子接至正电源而复 归,并自动解除音响信号,实现音响信号延时自 动复归。也可以用SB4实现音响信号的手动复归。 预告信号回路的监视。预告信号回路的FU3或 FU4由熔断监视继电器KVS2监视。正常时, KVS2线圈带电,其动合触点闭合,HL亮。FU3 或FU4熔断或者是接触不良时,KVS2线圈失电, 其动断触点延时闭合,HL闪光。 预告信号的试验。SB2为试验按钮。
装置概述
一次系统故障时,可无延时的发出1000Hz 的事故音响,并发出闪光信号。 主设备发生异常时,延时(0-8秒可调)发 出与事故音响不同频率的音响信号,且信 号灯闪光。 可以实现查灯,音响试验,事故停钟等功 能。
装置工作原理
事故信号 预告信号
事故信号之灯光信号
CP
CP
事故信号的动作原理
事故信号的复归。KT1的触点延时闭合,将KM 的2端子接至负电源。KM1和KM2复归。KC1、 KC2失电,蜂鸣器失电,实现音响信号的延时自 动复归。系统复归等待下次重新动作。按下SB, 也可以实现音响手动复归。 音响信号的试验。音响试验按钮SB1和SB3。按 下SB1和SB3,KM1和KM2启动,发出音响信号, 再经延时后解除音响,实现音响信号的试验。 SB3按下的同时断开发遥信装置,以免误发信号。 事故信号的重新动作。第二台断路器跳闸,KM1 第二次启动,发出音响信号,实现音响信号的重 复动作。
作业1
作业2
信 事 号 故 电 音 源 响 小 小 母 母 线 线
脉 冲 变 流 器
脉 冲 继 电 器
预 告 信 号 小 母 线
转 换 开 关
控 制 开 关
一次系统发生故障,断路器QF1跳闸时, 不对应回路启动。 U的一次侧将流过一个持续的直流电流 (阶跃脉冲) U的二次侧只有在一次侧电流从初始值 达到稳定值的瞬变过程中才有感应电动 势。二次侧的电流是一个尖峰脉冲电流。 此电流使KM启动,KM动作后再启动中 央事故信号电路。 KM U一次侧电流稳定后,二次侧感应电动 势消失,KM可能返回,也可能不返回, 依KM类型而定。 QF1的辅助动断触点 再有事故发生,U一次侧再次电流变化, 二次侧再次启动,可重复动作。
事故信号启动回路
U仍接受故障信号脉冲,并转换成尖峰脉 冲使继电器KM动作,但启动回路及重复 动作的构成元件不同。
1、事故信号是利用不对应原理启动;预 告信号是利用继电保护装置出口继电器K 的触点接通预告信号小母线来启动的。
2、事故信号是在每一启动回路中串接一 电阻启动的,重复动作是通过突然并入 一启动回路(突然并入一电阻)引起的 电流突变启动的;预告信号是在启动回 路中用光字牌代替电阻启动,重复动作 则是通过启动回路并入光字牌实现。
JC-2型冲击继电器内路图
负电源复归
极化继电器
JC-2型冲击继电器内部电路图
正电源复归
JC-2型冲击继电器构成的事故 信号和预告信号电路
事故信号启动回路
(a)事故信号回路
冲 击
(a)事故信号回路
事故信号的动作原理
事故信号的启动。事故信号启动回路(708L和 700L-)接通,给出脉冲电流信号,使冲击继电 器KM1启动,其动合触点闭合(端子1和3接通), 启动中间继电器KC1,KC1.1闭合启动时间继电 器,KC1.2闭合启动蜂鸣器HA1,发出音响信号。 发遥信。808L是专为向中心调度所发遥信的小母 线,断路器事故跳闸时需要发遥信时,808L接负 电源700L-,启动KM2,随之启动KC2,KC2.1 和KC2.2闭合启动KT1和蜂鸣器,KC2.3闭合启 动遥信装置,向中心调度所发遥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规的中央信号系统 第三节 新型的中央信号系统
变电所的信号装置作用:
供值班人员监视所内各种设备和系统
运行状态。
一、信号系统的类型
1. 按其电源分
强电信号回路
弱电信号回路
事故信号 中央信号 预告信号 位置信号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信号
2. 按其性质分 (或用途)
位置信号:指示开关电器、控制电器及其设备的位置 状态的信号。如断路器用灯光表示合、跳闸位置。
一、信号系统的类型(续)
平光信号
3. 按信号的 表示方式分
灯光信号 闪光信号
不同颜色闪光频率的光信号
声音信号:分不同音调或语言的声音
信号
二、信号装置的基本要求
1、信号装置的动作要准确可靠。 2、声光信号要明显。
事故信号的动作原理
事故信号回路的监视
当FU1或FU2熔断或者是接触不良时,KVS1失
电,其动断触点(在预告信号电路中)闭合,点
亮光字牌,并启动预告信号电路。
预告信号启动回路
(b)预告信号回路
(b)预告信号回路
预告信号的动作原理
预告信号的启动。当设备出现不正常的运行状况 时,预告信号的启动回路接通,把700L+引至预 告信号小母线709L和710L上,再经S的13-14、 15-16触点将冲击继电器接至700L+上。KM3启 动,KM3的1-3端子接通,启动时间继电器KT2, KT触点经短延时闭合,启动KC3,继而启动警铃 HA2,发出音响信号。
预告信号
当电气设备出现不正常的运行状态时,并 不使断路器立即跳闸,但要发出预告信号, 帮助值班人员及时地发现故障及隐患,以 便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处理,以防故障扩 大。预告信号也有音响和灯光两部分构成。 音响信号一般由警铃发出,同时标有故障 性质的光字牌灯光信号点亮。
常见的预告信号
发电机和变压器过负荷;汽轮机发电机转 子一点接地;断路器跳、合闸线圈断线; 变压器轻瓦斯保护动作、变压器油温过高、 变压器通风故障;发电机强行励磁动作;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交、直流回路 绝缘损坏发生一点接地、直流电压过高或 过低及其它要求采取措施的不正常情况如 液压操作机构压力异常等。
预告信号装置应满足的要求
1、与事故信号有区别的音响信号
2、能手动或自动复归
3、能重复动作
4、能手动试验音响和灯光信号
常规的中央信号系统
以冲击继电器为核心。
中央复归,能重复动作。
冲击继电器可接收各种事故脉冲,各类型 的冲击继电器都有接收信号的元件以及相 应的执行元件。
一、中央信号的启动回路 二、JC-2型冲击继电器构成的事故信号和 预告信号电路 三、BC-4型冲击继电器构成的事故信号和 预告信号电路
新型的中央信号系统
由若干模块构成,形成模块式信号 系统。 主要特点:每个要发出的信号,都 先接到一个模块上,每个信号模块 完成以下功能:
记忆功能 显示功能 启动音响 扩展信息
新型的中央信号系统
EXZ-1型组合式信号报警装置
装置概述
结构上采用组合式,有灯光盒和音响盒两种。 可根据需要,由若干灯光盒和音响盒组成任意规 模的中央信号系统。 每个灯光盒可接16个信号,并有指示灯。 电路设计上,采用CMOS集成电路和小密封继电 器。 音响冲击回路采用电容冲击。
预告信号启动回路
用于检查光字牌的灯泡是否完 好。 由于接至预告信号小母线的光 字牌数目较多,为了保证在切 换过程中转换开关S的触点不致 烧坏,每侧S都是采用三对触点 串联,以加强断弧能力。
光 字 牌 检 查 回 路
返回
作业
1、对信号装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分析事故信号启动回路的启动过程。 (教材54页图4-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