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
初识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

初识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性疾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以导致脑卒中或心力衰竭等致残、致死性的并发症,危害较大。
前面提到,房颤的治疗包括抗凝、心室率控制及节律控制3个方面。
节律控制治疗除药物及电复律外,还有相对较新但发展迅速的介入治疗方法——导管射频消融术。
在此简单介绍,希望大家在了解这种技术后可以对其不再陌生或恐惧,以后还会将各部分分开来详细介绍,敬请期待。
一、什么是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导管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外周血管将消融设备送入心脏,通过高频电流能量造成局部心肌坏死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其名字里包括一个“术”字,其实与外科手术不是一个概念,严格讲都不能算作手术,体表也没有明显的伤口,它是一种介入操作,只不过我们内科医生喜欢把这种操作也称作“术”,以区别于药物保守治疗。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是节律控制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或终止房颤的发作以改善症状和生活方式。
它也是目前治疗房颤效果最好的内科方法,显著优于电复律及抗心律失常药物。
二、诞生与发展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诞生于1994年前后,灵感来自于治疗房颤的外科手术,可以说是个比较年轻的技术,算得上“90后”了,但成长却十分迅速。
大约自1998年起,全球电生理室均开始尝试和改进这项技术,我国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也开始于这个时期。
经过10余年的发展,该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三、原理研究表明,房颤大多起源于肺静脉,少数可能来自肺静脉外的一些位点,因此隔离肺静脉的心电活动可治疗房颤。
肺静脉位于左心房后方,是连接肺和左心房的血管,一般有4条(图1)。
名字叫“静脉”,里面流动的实际是动脉血,肺静脉负责把肺里氧合好的血液输送回心脏。
射频是一种高频电流能量,作用于心肌时可以导致局部坏死,此后以瘢痕组织替代愈合,从而截断传导通路。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森林大火时拔除树木和野草而制作的隔离带。
沿肺静脉开口周围或邻近的左心房壁通过消融导管一点一点进行消融,使点连成圈,组成隔离带,将房颤病灶隔离开来,使之不能向整个心脏传导而达到治疗目的(图2)。
射频消融术介绍ppt课件

箭头处的P波清晰可辨 PR 间期典型的正常 P 波形态取决于房速的起源部位
三维下房速的导管消融
三维下房速的导管消融
4、房扑
I型房扑 (典型的AFL) 也称为共同心房扑动或典型心房扑动,这是cavo-tricuspid地峡依赖(CTI) 心房率从240 - 350 bpm,其传导路径涉及到右心房,右房间隔,屋顶,侧墙,三尖瓣峡部以及外侧的冠状窦静脉。 按照房扑的传导方向,典型房扑分为两个亚型, 逆时针心房扑动 顺时针心房扑动 II型房扑 (非典型AFL) 除了典型房扑外的房扑类型。 三尖瓣峡部不参与折返,其传导通路可能在右房或者左房 (常见于房颤术后或者心房手术后)
His
标记希氏束 --- 避免损伤,减少并发症 导管精确显示 --- 指导解剖位置和靶点 提示解剖变异---- 提高手术成功率
三维AVNRT
2、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一般临床特征
另一种折返类型,阵发型室上速 (占室上速35-40%, 占总人口的0.1-0.3%) 心电图 窦性心电图中Discrete P 波能够诊断部分病例 症状 心悸, 头昏眼花, 忧心 男性患者更多,与女性患者比例是, 更多是年轻时候发病
最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类型 (约占全部阵发性室上速的60%左右) ECG (特异性85%) P波为逆行性(Ⅱ、Ⅲ、aVF导联倒置) 常埋藏于 QRS波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 症状 心悸, 胸闷,头晕, 焦虑不安 好发于40-60岁之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
AVNRT体表心电图
I, II, V1-V3导联可见逆传的P波
基本原理
射频消融仪
背部电极板
大头电极
导管射频消融术 (Catheterradiofrequency Ablation) 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
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射频消融、起搏器和手术

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射频消融、起搏器和手术房颤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目前,除常规的药物疗法之外,射频消融、心脏起搏器植入及外科手术等多种非药物疗法正在兴起。
不同的手术方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禁忌。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的应用。
一、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术可对房颤起到良好的作用,并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射频消融可以破坏心房内折返环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输送至病变部位,从而消除房颤的病灶,从而控制房颤发作,缓解症状。
射频消融术可用于房颤患者,包括: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期房颤及合并预激综合征的房颤。
尤其是在房颤病情较重的情况下,射频消融能快速有效地治疗心房颤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射频消融术具有微创、快速、安全等优点。
与常规外科相比,射频消融术不需要进行胸腔切开,可以减少病人的疼痛。
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利用先进的导引技术及精准的插管位置,可进一步明确病变位置,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射频消融术的禁忌症包括心脏瓣膜病变、急性心肌炎等。
这些病症可能会对手术造成严重干扰,这种情况会对外科治疗产生极大的影响,并有可能使情况恶化。
有些房颤不适合射频消融术治疗。
比如,有些病人的病情比较复杂,一些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疾病,体质比较弱,外科治疗的危险性也比较大;此外,也有一些房颤的病人有其他的疾病,比如部分房颤患者同时存在心脏血管狭窄等其他病变,也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然而,射频消融并不是房颤的唯一疗法,应根据房颤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房颤病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另外,在进行射频消融治疗之前,一定要做好必要的手术准备,比如停止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心电图检查等,这样才能让医生针对不同的病情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二、起搏器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装置,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收缩,从而控制心率。
心律失常和心电图阻断的房颤病人可使用起搏装置进行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脏射频消融术

心脏射频消融术
术后评估
• 1、了解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 抗凝药物用量、术中出入量的情况等
• 2、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神志、心电 图变化
• 3、穿刺部位情况:出血、疼痛等,足背动 脉搏动
• 4、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 5、并发症的观察 • 6、心理支持
心脏射频消融术
心脏射频消融术
概念
• 心脏射频消融术( catheterradiofrequency ablation) 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 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 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 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 的介入性技术。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 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造成机 体危害。
• (1)假性动脉瘤:发现为搏动性包块(血肿) ,听诊收缩期血管杂音。
• (2)动静脉瘘:局部包块不明显,可否闻及血 管杂音。
• (3)局部出血:压迫不当或肢体过度活动所致 ,一般发生较早,发现后再次压迫包扎止血。
• (4) 动脉血栓的形成:穿刺部位血管因导管或 导丝损伤血管壁,或局部斑块被导管或导管丝 触及而脱落导致血栓栓塞,或因压迫过紧时间 过长形成血栓,患者肢体疼痛、发麻,动脉搏 动减弱或者消失,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
一旦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即给予阿托品静脉推注并补充液体。
• 5、心包填塞:因房间隔穿刺不当、穿刺用力过度、导管误入
左心耳穿孔、左房后壁过度消融、消融中出现爆裂伤导致心脏
穿孔。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烦躁、意 识模糊或
意识丧失,血压下降、心率变化。X线的表现心影增大,心脏 搏动消失:心超可确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烦躁、血压
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ppt课件

❖术后复发者常与肺静脉-左房传导恢复有关
❖29例复发患者 ❖26例再次手术 ❖其中21例肺静脉-左房传导恢复 ❖无复发的7例患者均无恢复 ❖随访6个月,24例患者无房颤
Ouyang, et al. Circulation, 2005. 111:127-135
❖肺静脉-左房传导恢复也是肺静脉口节段 消融术后复发的原因成功率与复发率来自100%77.1%
80%
60%
40%
20%
0% 总成功率
国内基于6435例资料,2007
22.9%
总复发率
消融的安全性
入选16309例
并发症 死亡 心包填塞 气胸 血胸 永久性膈麻痹 动静脉瘘 瓣膜损伤 左房食管瘘 卒中
TIA 需干预的肺静脉狭窄 败血症
例数 25 215 15 4 28 88 11 3 37 115 48 2
主要内容
• 房颤的机制 • 房颤的射频消融方法 • 消融的成功率 • 消融的安全性 • 消融的适应症
房颤的机制:触发
标测:多数阵发性房颤系肺静脉电活动触发
Haissaguerre M, et al. NEJM, 1998, 339: 659
右上肺静脉局灶快速激动(绿色箭头)触发的房颤
APC
APC→AF
复杂碎裂心房电图指导房颤消融部位
• 121例房颤(阵发57例,慢性64例) • 房颤心律下通过CARTO重建左、右心房 • 选择呈现复杂碎裂心房电图(CFAE)的部位进行
消融 • 慢性房颤的CFAE部位多于阵发性房颤 • 消融CFAE部位后,115例(95%)房颤中止
Nademanee K, et al. JACC, 2004, 43: 2004-53
房颤5例。 • 年龄30岁—78岁,其中≥75岁3例。 • 并发症:右侧膈麻痹1例,术后48小时反复窦停1
房颤和射频消融术知识及案例

心房纤颤疾病简介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我国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为0.77%,男性房颤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80岁以上房颤患病率达7.5%。
此外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会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一般将房颤分为三种类型:阵发性房颤是指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正常心率)的房颤患者,一般持续时间小于48 h ,但反复发作是阵发性房颤的重要特点。
发作持续48h以上未能自行转复而需要药物或非药物干预后才能转复的称为持续性房颤;经治疗也不能终止的房颤(发作持续≥7天)为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房颤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等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此外还可以合并有其它类型心律失常。
随着患者病程的发展,有的患者房颤复发常常出现某种条件依赖性,房颤发作与日常生活中的某种活动有关,即某种活动往往成为触发房颤的条件。
如劳累、饮食、生气、焦虑、熬夜,严重者甚至连上厕所、某种睡觉的姿势都会成为诱发房颤的因素。
上述条件依赖性,有很大的个性差异,这与个体房颤病的成因和病程进展有关。
房颤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诱发房颤的条件也会越多.疾病症状房颤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1)心悸:感到心跳、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劳累;(2)眩晕:头晕眼花或者昏倒;(3)胸部不适: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4)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此外有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详解导管射频消融技术

详解导管射频消融技术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详解导管射频消融技术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到底算手术吗李毅刚教授:导管射频消融术严格来讲,应该算是一种微创手术。
治疗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穿刺血管,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引导下,把电极导管沿着血管送入心腔,精确定位引起心动过速的关键病灶,用电极导管头端紧紧贴靠该处,在局部释放射频电流(100千赫兹~兆赫兹),在很小的范围内(约3~4毫米直径及深度)产生热效应,使局部组织内水分蒸发,直接摧毁关键病灶,从根本上治疗心动过速。
是否每个房颤患者都能做导管射频消融李毅刚教授:房颤患者病情千差万别,而把握好房颤消融术适应证是关键。
阵发性房颤无疑是导管消融术的最佳适应证,随着射频消融术的发展,持续性或者持久性房颤、心房明显增大(大于45毫米)的阵发性房颤也成为其适应证。
对于发作频率很小的阵发性房颤和同时合并需要进行外科开胸手术的房颤患者,目前暂不推荐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术。
导管射频消融术优势在哪李毅刚教授: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特点是微创、不留疤、不需要全身麻醉。
以下三类人选择房颤导管消融术的话,获益比较多:①吃抗心律失常药控制不了、症状比较明显、发作非常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②持续性房颤的患者;③合并其他心脏病,例如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等的患者。
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比如心衰、高血压型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的患者来说,导管消融术和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相比,可以明显降低房颤的复发率,增加成功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衰发作频率越频繁越容易出现房颤,有房颤就会更容易心衰。
经过临床研究证实,导管消融术能够终止这个恶性循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在心功能检查上,能够看到反映心功能的指标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BNP(脑利钠肽)降低;在症状上,患者能感受到心衰症状的明显缓解,过去稍微活动一下就累,手术后活动量增加或者能够正常活动。
详解导管射频消融技术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到底算手术吗?
李毅刚教授:导管射频消融术严格来讲,应该算
DSA)引导下,把电极导管
(100千赫兹~1.5兆赫兹),在很小的范围内(约
~4毫米直径及深度)产生热效应,使局部组织内水
直接摧毁关键病灶,从根本上治疗心动过速。
李毅刚教授:房颤患者病情千差万别,而把握好
心房明显增大(大于45毫米)的阵
3个月后,约有70%阵发性房颤和60%持续性
90%以上。 如何看待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要做2~3
李毅刚教授:首先,目前治疗房颤的主流术式是
其次,虽然导管消融手术成功率相当高,但术后
再次,一般二次消融须在3个月或半年以后才能
1个月内房颤复发,甚至出
20%~
的患者会出现延期治愈,通常会在术后3个月内
周的恢复,封堵器完全内皮化,就将左心耳和左心
(编辑 王 幸)
对于3~6个月仍存在房颤
最后,对于慢性频能量对左心房的损伤需要一定
3个月内,有近50%患者出现房
?g后要服用
另一方面,高血压病、
也可能导致房颤的复发。 有
李毅刚教授:高龄患者消融手术不能做,栓塞的
达到预防中风的创新技术。术后经过4~
李毅刚教授:所有打算进行导管消融术的房颤患
需要接受3~6个月甚至更长时
有的老年患者体质较弱,常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一些80岁以上的高龄房颤患者也接受了导
告别了房颤。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
李毅刚教授: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心脏介入性诊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欧美等发达国家,
80%~95%。单次房
目前暂不推荐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术。 导管射频消
李毅刚教授: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特点是微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说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
马长生医生2014-11-27 21:54:56房颤左心房导管阅读(5196)评论(1)分享到
通过前面的几次介绍,大家可能对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这种介入性治疗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下面这些绘制的示意图,我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更加直观的印象(不代表真正的解剖关系,为显示清晰局部可能有夸)。
图1.心脏正面观,显示心脏的大致结构。
可以看到4条肺静脉开口于左心房,是连接肺与心脏的血管(肺并非实际位置及大小,仅用于示意肺静脉的作用)。
同时可见下腔静脉开口于右心房。
图2.心脏反面观,即把上图翻过来看。
可见左心房、4条肺静脉、下腔静脉及右心房。
图3.如果把心脏比作房屋,其结构就如下图。
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及右心室4间屋子。
二尖瓣是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门,只能向左心室单向开放。
同理,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门叫三尖瓣,也只能向右心室单向开放。
左心房与右心房、左心室与右心室之间是没有窗户的墙壁,互不相通。
左心房有来自于肺的4条走廊(肺静脉),左心室有通向全身的走廊(主动脉),通向右心房的是来自于全身的走廊(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而右心室的走廊通向肺(肺动脉)。
主动脉走廊口和肺动脉走廊口也有小门,只能向走廊侧单向开放。
如果把血液比作房间里流通的空气(蓝色箭头),墙壁的阻隔保障动脉血液与静脉血液相互间不混合,而单向开放的门保障空气在房间单向流通不能返回。
图4.左心房与肺静脉局部,目前认为绝大多数房颤起源于肺静脉开口(仅标注了4条肺静脉中的1条),也是导管消融的部位。
图5.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前需要完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以除外左心房血栓。
食管紧邻心脏后方(左心房在人体的实际位置是在心脏的最后方,即与食管相邻),将超声探头由口深入至食管心脏水平就能清楚显示心房的微小结构,有无血栓一目了然。
图6.进行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时,在腹股沟(大腿根)进行股静脉穿刺(示意图仅显示右侧,实际术中需要穿刺双侧股静脉)。
图7.由穿刺处送入导管。
图8.导管进入股静脉,继而沿着下腔静脉直达右心房(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的关系参看图1~3)(心脏在人体的大小及位置仅为示意)。
图9.导管在房间隔进行穿刺(穿个很小的洞),由右心房进入左心房。
图10.于肺静脉开口处进行消融。
图11.从左心房外面显示环肺静脉消融的位点(蓝色圆点),连起来围绕4条肺静脉组成隔离带。
图12.隔离带建立后验证两侧的电信号传导阻滞,也不能再次诱发心律失常,操作结束,拔除导管,腹股沟穿刺局部加压包扎(纱布及弹力绷带),平卧制动8~12小时止血后即可下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