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诊治体会

合集下载

78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体会

78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体会
行 术 中冰 冻 检 查 。
中位 年龄 4 . 。多 数为 体检 时发 现 甲状 腺单 发 或多 发结 节 16岁
入 院治 疗 , 明显 临 床 症 状 。超 声 提 示 甲 状 腺 内实 性 或 囊 实 性 无 结 节 , 节 内伴 微 钙 化 灶 及 沙 粒 状 、 状 强 回 声 , 有 丰 富 血 流 结 点 具 信 号 。3例 发 现 颈 部 淋 巴 结 肿 大 。 术 后 病 理 报 告 乳 头 状 癌 6 O 例 , 泡样癌 1 滤 8例 , 有 区 域 淋 巴结 转 移 1 伴 7例 。 12 治 疗 方 法 . 本组 7 8例 甲状 腺 癌 患 者 行 患 叶 加 峡 部 2 9例 ,
周 围颈 部组 织 或 有 远 处 转 移 者 行 甲状 腺 全 切 除 术 … 。对 分 化 型
例 (6 9 %) 滤泡样癌 1 7.2 , 8例 ( 3 0 % ) 伴有 区域 淋 巴结 转移 2 .8 , 1 7例 ( 17 %) 术后发生 暂时性声音嘶 哑 5例 , 2.9 , 低钙抽搐 2例 ,
11 一般资料 .
本组 7 8例 , 1 男 9例 , 5 女 9例 ; 年龄 1 7 7— 8岁 ,
者, 如能在术 中及 时确诊 , 可显 著降低 误诊 率 。因此 , 于术 也 对
中发现 的可疑肿物 , 如肿块质地不 均匀 、 质硬 , 与周 围组织浸 润 , 无完整包 膜 , 壁厚 薄不均 , 围淋 巴结 肿大 且质地较 硬 , 及时 周 应
【 关键词 】 甲状腺癌 ; 术治疗 ; 手 术前 B超及术 中冰冻切片
【 中图分类 号】 R 3. 76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 912 1)3 02 — 2 07 89 (020 — 09 0

浅谈甲状腺癌的诊疗心得

浅谈甲状腺癌的诊疗心得

概述甲状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可分为四种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

其发病率在近年来逐渐上升,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本文将从诊疗角度,结合本人多年诊治甲状腺癌的经验,谈谈甲状腺癌的一些诊疗心得。

诊断与鉴别术前准备在进行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前,需要进行一些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是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检查甲状腺是否存在结节、结构变化等问题。

同时可以进行TSH、FT4、FT3等相应检测,以便判断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

若检测发现结节需要进一步诊断,可以考虑进行穿刺活检。

如果穿刺结果提示可疑恶性,应进一步进行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癌的诊断1.临床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如颈部肿块、喉结、声音嘶哑等,可以初步判断甲状腺癌的可能性。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癌的常用检查方法。

可以初步判断病变部位、大小、形态等特征。

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明确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根据穿刺结果可以对病变进行分级,对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甲状腺癌的鉴别1.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任何局部增大的部位,其大小和形态多种多样。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初步鉴别甲状腺癌和良性结节。

如结节边缘规则、结节内无钙化及微小钙化,多为良性结节;如结节边界模糊、结节内可见多个钙化点,应考虑恶性可能性。

此外,有人提出B超下快速组织融合(RTE)的应用,更有利于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

2.甲状旁腺肿瘤甲状旁腺肿瘤是指甲状旁腺内任何局部增大的部位。

临床鉴别甲状旁腺肿瘤和甲状腺癌需进行动态监测和多项检测。

治疗1.术前治疗术前治疗是指在手术前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管理和调整,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术前治疗包括甲状腺功能调整、支持治疗等。

对于手术前存在贫血或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可以先行纠正。

2.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主要是甲状腺全切术。

适当延长术中时间,仔细检查颈淋巴结的状况,预防癌细胞的转移。

9例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治体会

9例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治体会

9例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治体会桥本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甲状腺疾病,常常伴随着甲状腺功能的异常。

同时,桥本氏病还与甲状腺癌的高发风险密切相关。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仅有5-8%的桥本氏病患者最终发展为甲状腺癌。

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桥本氏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我们对于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也越来越关注。

以下是我们在9例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治体会中总结的几个方面:1.桥本氏病的诊断:目前,桥本氏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抽血检查和B超检查等。

其中,B超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甲状腺的大小、形态、质地、声像等信息,从而初步排除或确认甲状腺肿瘤的可能性。

2.甲状腺癌的分类和分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甲状腺癌分类系统是根据病理学特点将其分为滤泡性、髓样、未分化和乳头状等类型。

而根据分期标准可以将其分为I~IV期。

不同的分期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3.手术病理学的诊断:手术后的病理解剖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目前,常见的手术病理学因素包括第一次手术时的肿瘤大小、瘤体外扩、淋巴结转移等。

同时,切除的甲状腺组织还可以根据病理学分类和分级,按照不同类型和分期的固有规律选择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法。

4.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整体健康状况、分期、病理学分型等。

对于甲状腺癌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性碘治疗等。

而对于桥本氏病患者而言,一般应该先考虑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要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

5.随访和预后:治疗结束之后,随访和预后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般的随访通常包括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和抗体水平的检查,对于手术患者,还应该进行颈部B超检查、CT、MRI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甲状腺癌的复发或长期恢复的情况。

对于随访期间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处理,改进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预后。

总之,随着桥本氏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也越来越重要。

甲状腺癌78例的诊治体会

甲状腺癌78例的诊治体会
维普资讯
广 西医学 2 0 0 8年 7月第 3 0卷第 7期
1 9 07
甲状 腺 癌7 8例 的 诊 治 体 会
梁寒晖
( 广西合 山市人 民医院普外科 , 合山市 5 6 0 ) 45 8
【 关键词 】 甲状腺 癌 ; 巴结转移 ; 淋 手术 【 中图分类号 】 R761 3. 【 文献标识码 】 B
表 1 病理 类型与术后生存情 况 ( , ) n%
33 1 病理类 型与 预后 : .. 乳头状腺癌最 多见 , 占本组 6 . %。 67 术后 2年 、 5年 、0年 、 0年 生 存 率 分 别 为 10 、 0 %、 1 2 0 % 10
9 . % 、3 4 。其预后 较好 的原因 与癌瘤 的生 物学特 性 有 42 6.% 关 。滤泡状腺 癌 居第 二位 , 2 . % , 后 2年 、 占 31 术 5年 、0 1
【 文章编号 】 05 - 0 (08 0— 7- 23 34 20 )71 8 2 4 0 0
表 3 术式与术后生存情况 ( , ) n%
近2 0多年来 , 甲状 腺癌 发病率 有增 高趋 势 , 小 的甲状 微
腺癌临床诊断较 困难 , 相当部分是 因颈部 淋 巴结肿 大 、 甲状腺 良性疾病手术 时或术 后 才发现 。本文 就我 院 17 9 8年 5月 至 2 0 年月 1 收治 的甲状腺 癌 7 0 4 0月 8例 的早 期诊 断、 治疗 及影 响预后 的因素进行探讨 。
或病检对鉴别诊 断有 一定 帮助 , 但对微 小癌位 于腺体深 部者 , 其结果往往 是假 阴性 J 。总之 , 目前对 甲状腺 癌 的早期 发 现 和诊断 尚有 一定 困难 。本组术 前有 4 3例误 诊为 甲状腺 其 他

甲状腺诊疗经历总结范文

甲状腺诊疗经历总结范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甲状腺疾病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令人谈之色变。

以下是我亲身经历的甲状腺诊疗过程,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为同样面临此类问题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一、初诊与诊断2023年4月,我因嗓子疼痛和颈部肿块,前往当地医院就诊。

医生通过触诊和初步检查,怀疑我患有甲状腺结节。

为了确诊,医生为我安排了甲状腺彩超和血常规等检查。

结果显示,我的甲状腺结节较大,存在一定的恶性风险。

二、寻求治疗方案得知检查结果后,我深感忧虑。

为了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我先后咨询了多家医院的专家。

经过对比,我选择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进一步诊疗。

在医院,医生为我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检查,包括颈部B超、CT、MRI等。

经过综合评估,医生认为我的甲状腺结节性质不明,建议进行活体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手术与康复在充分了解病情和手术风险后,我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顺利,医生为我实施了甲状腺全切手术。

术后,我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按时服用药物,并定期复查。

四、术后感受与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我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

回顾这段经历,我有以下几点感悟:1. 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关键。

甲状腺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因此,定期体检和关注身体变化非常重要。

2. 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至关重要。

在治疗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专业医生的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3. 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是成功的关键。

在术后康复期间,我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饮食、休息和运动,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

4. 心态调整同样重要。

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我积极与病友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战胜病魔。

总之,甲状腺疾病的诊疗过程虽然曲折,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心态,我们完全有能力战胜病魔。

在此,我希望我的经历能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愿我们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迎接美好的未来。

76例甲状腺癌的诊治体会

76例甲状腺癌的诊治体会
1 临床 资料
例,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7例 , 探查术 2例。术后病 理证实均为 甲状腺恶性肿瘤 , 其 中病理类型有髓
样 癌 9例 ; 乳头状癌 4 l例 ; 滤 泡状 癌 l 2例 ; 腺 瘤
恶变者 5 例; 未分化癌 5 例; 混合 型 4例。术后均
得 到 长期 随访 , 局 部 复 发或 远 处 转 移 者共 1 8例 , 其 中 3人 已死 亡 , 复 发 或转 移 的时 间 为 3—1 8个
据文 献统 计 , 甲状 腺 癌 约 占全 身 恶 性 肿 瘤 的 0 . 2% 一1 %, 占甲状 腺 疾病 的 4 % 。 由 于病 理 诊
同, 其中 5 5例 行 甲状 腺癌 根 治 +颈 部淋 巴结 清 扫 术, 占总 数 的 7 2 . 3 7 %; 甲状 腺 次 全 切 除 术 者 1 2
者发生血压下降 , 心跳骤停 。 部分神经鞘瘤患者术前没有相关 的神经受损 的临床症状 , 但术 中发现肿瘤已侵犯整条神经 , 需 切断神经而致术后患者出现相应 功能障碍 , 这一
点术前 谈话 应作 充分解 释 与沟 通 并签 手术 知 情 同 意书 , 避免 造成 医患矛 盾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4 - 0 6 )
本组 7 6 例患者 中, 男2 4例 , 女5 2例 , 男女之 比为 6 : 1 3; 发 病 年 龄最 小 者 l 7岁 , 最大者 7 7岁 ; 病程 最短 者 2 0 d , 最长 者 2 0年 , 平均为 3 3 . 4月 ; 双
侧 同 时 发 病 者 5例 , 单侧 者 7 1例 , 其 中左侧 3 6
1 5 . 8 %; 甲状腺 炎 9例 , 占总 数 的 1 . 8 %; 甲亢 者 3

甲状腺癌30例诊治体会

甲状腺癌30例诊治体会

甲状腺癌30例诊治体会张光军;杨治【期刊名称】《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年(卷),期】2003(005)001【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甲状腺癌的术前和术中确诊率以及甲状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

方法:分析3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辅助检查、术中探查情况、手术方式和随访情况,发现本组中24例(80%)仅表现为颈部肿块、30例均表现为肿块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术前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癌可能5例(17%)、术中探查18例(60%)甲状腺与周围组织粘连或肿块质硬或表面高低不平或肿块占据整叶甲状腺、23例(77%)肿块切面呈实质不均质性或有点状坏死或无明显包膜等现象、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11例中9例(82%)获确诊、30例均行惠侧腺叶全切除术。

结果:本组术前诊断为甲状腺癌可能7例(23%),术中诊断为甲状腺癌28例(93%),30例术后均恢复良好,迄今无临床复发,无死亡。

结论:甲状腺癌术前确诊率低,加强术中探查和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可提高确诊率,对低危或疑诊患者行患侧腺叶全切除术是可行的。

【总页数】3页(P23-25)【作者】张光军;杨治【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外科20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1【相关文献】1.钙化灶在66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的诊治体会 [J], 徐阳;范瑞;吴光锋;王博2.38例甲状腺癌诊治体会 [J], 潘建良3.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治体会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J], 张龙4.钙化灶在66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的诊治体会 [J], 徐阳;范瑞;吴光锋;王博;5.一例以多灶性甲状腺癌为肠外表现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诊治体会 [J], 李朋; 刘军; 王东来; 韩彬; 韦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腺癌实习报告

甲状腺癌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作为一名医学实习生,我有幸在XX医院内分泌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旨在了解甲状腺癌的诊治流程、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措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1. 甲状腺癌基础知识学习在实习期间,我认真学习了甲状腺癌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通过查阅文献、参加科室讲座,我对甲状腺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临床病例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位甲状腺癌患者的诊疗工作。

以下为其中一位患者的病例:患者,男,45岁,因“颈部肿块、吞咽困难1个月”入院。

查体:颈部可触及一肿块,质地硬,活动度差,局部皮肤无红肿。

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颈部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右叶实性结节,大小约2cm×1.5cm,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

诊断为甲状腺癌。

3. 诊疗过程(1)入院后,医生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完善了相关辅助检查。

(2)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甲状腺癌病灶,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3)术后,患者接受了放疗和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4.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适应性训练,如深呼吸、床上排便等。

(2)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伤口敷料是否干燥,及时更换。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感染。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预防肺部并发症。

(3)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4)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关爱和支持。

三、实习体会1.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生、护士等多学科协作。

2. 临床医生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便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癌诊治体会
[导读] 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针吸细胞学检查和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的测定。

如果多年存在的结节迅速增大,成年男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及儿童甲状腺结节应高度怀疑恶性可能。

如果在短期内迅速出现甲状腺结节质地变硬,腺体在吞咽时上下移动性减少、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者压迫邻近器官,则多为未分化癌;如果这些症状逐渐出现,则腺癌可能性最大。

甲状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约80%的甲状腺癌是分化较好的腺癌,早期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高达75%以上,这说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针吸细胞学检查和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的测定。

如果多年存在的结节迅速增大,成年男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及儿童甲状腺结节应高度怀疑恶性可能。

如果在短期内迅速出现甲状腺结节质地变硬,腺体在吞咽时上下移动性减少、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者压迫邻近器官,则多为未分化癌;如果这些症状逐渐出现,则腺癌可能性最大。

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正确率可以达到80%以上。

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在分化型腺癌水平明显增高。

甲状腺癌需要与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乳突状囊性腺瘤相鉴别,超声检查和化验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甲状腺癌的治疗除未分化癌以外,手术治疗是各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

术后根据病情辅以放射性核素、内分泌及外部放射治疗。


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侵犯的范围不同,手术方法也不同。

方法如下:
1.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适用于肿块直径大于4cm,已有远处转移,双侧癌结节,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或者不良病理类型的患者。

2.腺叶切除:适用于无颈部放射史,无远处转移,肿块直径小于1cm,无甲状腺外侵犯的患者。

3.术前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病变,术后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者,若切缘阴性,对侧正常,肿块直径小于1cm可临床观察,否则,需要二次手术。

4.甲状腺髓样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甲状腺全切或者近全切。

根据多例临床观察发现,甲状腺微小癌,肿块直径小于1cm,年龄在44岁以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后口服左甲状腺素片,多可取得满意疗效,10年存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近年来微小甲状腺癌手术后密切监测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水平,部分患者可以在术后3年左右停用左甲状腺素,恢复良好。

肿块直径大于1cm,小于4cm的甲状腺癌,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即可获得满意疗效,尤其对于有生育要求的青年女性,术后监测甲状腺功能显示,TSH 波动水平明显优于甲状腺全切的患者。

对于肿块直径大于4cm的甲状腺癌,双侧切除更为合理。

基层医院,缺少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如果
术中切开皮肤、皮下后,发现甲状腺结节与肌层粘连,触诊结节质地较硬,应引起高度重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争取术中做到患侧全切,峡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可以使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避免二次手术,即使术后病理回报示良性的患者,经短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随着残留甲状腺逐渐代偿,也不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