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副厂房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混凝土工程1、使用振动器的作业人员,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使用带有漏电保护的开关箱。
2、严禁用振动棒拨钢筋和模板,或将振动棒当作锤使用,操作时使振捣棒头碰到钢筋或其硬物而受到损坏。
3、用绳拉平板振动器时,拉绳要求干燥绝缘,振捣器与平板保持紧固,电源线固定在平板上。
4、混凝土泵输出的混凝土在浇捣面处不要堆积过量,以免引起过载7.2.4 砌体结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停放搅拌机的地面必须夯实,用混凝土硬化。
以防止地面下沉造成机械倾倒。
2、砂浆搅拌机的进料口上装上铁栅栏遮盖保护。
严禁脚踏在拌和筒和铁栅栏上面操作。
传动皮带和齿轮必须装防护罩。
3、工作前检查搅拌页有无松动或磨刮筒身现象。
检查出料机械是否灵活。
检查机械运转是否正常。
4、出料时必须使用摇手柄,不准用手转拌和筒。
5、工作中如遇故障或停电,应拉开电闸,同时将筒内拌料清除。
6、不得在砌块运至操作地点时淋湿砌块,以免造成场地湿滑。
7、车子运输砖、砂浆等时应注意稳定,不得高速跑步,前后车距不少于2m。
8、车子推进吊笼里垂直运输,装量和车辆数不得超出吊笼的吊运荷载能力。
9、禁止用手向上抛砖运送,人工传递时,应稳递稳接,两人位置避免在同一垂直线上作业。
10、脚手板不得少于两块,其端头必须伸出架的支承横杆约20cm,但也不许伸过太长做成探头板。
11、脚手板上每块上的操作人员不得超过两人。
堆放砖块不得超过单行3皮。
12、脚手架的高度应低于砌砖高度。
13、不得站在墙上做划线、吊线、清扫墙面等工作,严禁踏上窗台出入平桥。
14、禁止砍砖,防止碎砖落下伤人。
混凝土的输送浇筑措施要求

混凝土的输送浇筑措施要求
本工程高支模部分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板和柱子整体统一浇筑,在砼浇筑过程中应先浇筑中间部位,再往两侧浇筑。
一、混凝土的输送
1)商品砼浇筑均采用2台泵机浇筑和2台半径为12米的布料机。
2)作业工人不得玩闹,醉酒作业,要穿戴好劳保用品。
二、混凝土浇筑
1)本工程的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
2)混凝土泵送施工安全措施
(1)浇筑楼板砼时应随浇随整平,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
梁及柱一次浇筑高度不得大于500mm,布料设备不得碰撞或直接搁在模板上,不得让砼大量堆积在某个施工片区,造成局部荷载过大而对模板支撑不利。
(2)浇筑顺序是先浇柱、再浇梁板。
(3)振捣器电缆不得在钢筋网上直接拉托,以防破皮漏电,电缆长度不应超过30米,操作者应穿胶鞋(靴),戴绝缘手套。
振捣器需维修保养时必须切断电源。
(4)砼浇筑时应必须配备两个以上木工跟班,检查模板支撑;两个钢筋工跟班,整改歪扭钢筋,发现问题,马上解决。
避免出现断松木枋或断支顶事故。
(5)施工现场电动振动设备应由专人使用,不能随地丢放,并配备至少一名电工跟班作业。
三、混凝土施工要求
(1)高支模混凝土浇筑采取先浇筑竖向构件砼且每次浇筑的高度不得超过6m,待竖向构件砼强度达≥C20以后,再施工相应部位的梁板钢筋砼,梁高度超过700mm的应分层浇筑,第一层厚度为400mm。
(2)振动棒快插慢拔。
插点布置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遗漏,不过振。
泵送混凝土浇筑速度快,应备足够的振动机械和人员。
(3)浇筑砼时,应经常检查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和预埋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水泥混凝土面层操作规程范本(2篇)

水泥混凝土面层操作规程范本一、材料准备1. 水泥: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为XXX。
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中,避免受潮。
2. 骨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中砂作为骨料,其级配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干燥、洁净。
3. 混凝土添加剂:添加剂应符合相关标准,且应经过试验合格。
4. 水:使用清洁无杂质的饮用水,不得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水源。
二、设备准备1. 混凝土搅拌机:搅拌机应保持清洁,搅拌叶片完好,搅拌时间应符合标准。
2. 打捆机:用于打捆骨料,保证骨料质量。
3. 刮平机:用于刮平混凝土面层,刀片应保持锋利。
三、施工准备1. 地基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处理,清除杂物和泥浆。
2. 防护措施:对施工现场周围进行围挡,确保工作区域安全。
3. 混凝土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浇筑顺序、分段浇筑等。
四、混凝土浇筑1. 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试验,并确定合适的配合比方案。
2. 骨料测量:按照配合比确定的骨料用量进行测量,并保证测量准确。
3. 水泥测量:按照配合比确定的水泥用量进行测量,并保证测量准确。
4. 水灰比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水灰比,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
5. 搅拌:将骨料、水泥、水和添加剂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要充分,确保混凝土均匀。
6. 合模打捆:将搅拌好的混凝土用合模打捆,保证混凝土密实。
7. 浇筑层次:根据施工方案,按照分段浇筑的原则进行施工。
五、面层处理1. 混凝土抹面:在混凝土刚浇筑完后,立即进行抹面处理,使其表面平整。
2. 刮平处理:使用刮平机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刮平,刀片应保持锋利,并进行水平校平。
六、养护处理1. 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养护处理,采取保湿、覆盖等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养护质量。
2. 温度控制:根据气候条件和混凝土材料性质,控制养护期间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 维护检查:对混凝土养护过程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厂房混凝土地面施工程序

厂房混凝土地面施工程序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厂房混凝土地面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确定地面平整度和厚度要求。
然后,需要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接下来,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图纸进行标线,确定地面的边界和施工范围。
最后,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如混凝土搅拌机、抹光机和混凝土材料等。
二、混凝土浇筑在进行混凝土地面施工时,首先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浇筑之前,需要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将水泥、砂子、骨料和掺合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
混合好的混凝土要进行湿度和坍落度的检测,确保符合施工要求。
接下来,可以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首先,需要在地面边界处安装好挡板,以防止混凝土溢出。
然后,将混凝土逐渐倒入施工区域,利用振动棒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充分填充施工区域。
同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避免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三、初期养护在混凝土地面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初期养护工作,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首先,要对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表面抹平,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的平整度。
抹平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喷水养护,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左右,期间要注意控制养护水的用量和频次,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
四、后期处理在初期养护结束后,需要对混凝土地面进行后期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和耐磨性。
首先,要对地面进行打磨和抛光,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平整。
然后,可以进行地面的密封处理,以增加地面的耐磨性和防水性能。
最后,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地面的彩色涂装,以美化地面的外观。
五、验收和维护在混凝土地面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验收内容包括地面平整度、厚度、强度等指标的检测。
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整改和修复。
同时,要做好地面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清洁地面,防止杂物和污渍对地面的损坏。
总结:厂房混凝土地面施工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初期养护、后期处理、验收和维护等环节。
拉西瓦水电站地下厂房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装 、混 凝 土 浇 筑 和 成 品保 护 等 方 面 介 绍 了拉 西 瓦 水 电 站地 下厂 房 工 程 清 水 混 凝 土施 工 的技 术 措施 及 经 验 体 会 。
关键 词 :清 水 混 凝 土 ;施 工技 术 ;地 下 厂房 工 程 ;拉 西 瓦 水 电站
Fa r f c d Co c e e Co s r c o c n l g o d r r u d P we h u e o x wa Hy r p we t t n i — a e n r t n t u t n Te h o o y f r Un e g o n o r o s f i La i d o o r S a i o
ud rr n o ehueo Lxw r et si rd cdh ri f m t n w r ei n s l t n cn r epae n eg u dp w ros f aiaPo c i n oue ee o h f n okd s na di t l i , o c t l — o j t nr eo g n aao e c
可 直 接 在 混 凝 土 表 面 进 行 涂 料 工 程 的 施 工
永 久 性 主 要 水 工 建 筑 物 为 一 级 建 筑 物 发 电 厂 房 为
地 下 式 厂 房 . 电 站 装 机 容 量 4 2 0 MW ( 7 0 0 6x 0
12 清 水 混 凝 土 内控 质 量 标 准 .
a o tsxy p r e t a d fr e c n e p c iey T e tc n lge n x e in e o a r fc d c n rt o sr ci n o b u it e c n n t p re tr s e t l . h e h oo i s a d e p re c s fr fi- a e o ce e c n tu t f o y v o
生产厂房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案

生产厂房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案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厂房的混凝土地面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混凝土地面的施工方案直接影响到生产厂房的使用寿命、安全性以及生产效率。
因此,在进行生产厂房混凝土地面施工时,需谨慎选择合适的方案,并按照规范进行施工,以确保地面质量达标。
1. 施工前准备
•在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清理和整理,确保工地平整无障碍物。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混凝土地面的施工位置和尺寸。
•准备好所需的施工工具和设备,如搅拌机、抹平机、刷涂工具等。
2. 材料准备
•采购符合相关标准的混凝土原材料,如水泥、骨料、粗细骨料等。
•根据设计要求选购适当的混凝土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地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3. 地面处理
•在混凝土地面施工前,需对基础进行处理,确保地面平整、坚实。
•使用专业的工具,如抹平机等,对地面进行初步整平,确保基础面质量符合要求。
4. 混凝土浇筑
•按照预定的浇筑计划,将预先调配好的混凝土均匀浇入施工位置。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避免混凝土振捣不均匀,以免产生空鼓。
5. 地面养护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需对地面进行适当的养护,可采用湿润养护或覆盖保护膜等方式。
•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确保混凝土地面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6. 完工验收
•在混凝土地面养护结束后,需进行完工验收,检查地面平整度、强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有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确保混凝土地面质量达标。
通过以上施工步骤的细致实施,生产厂房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案将得到有效执行,确保地面质量、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为工业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
厂房混凝土地面施工程序

厂房混凝土地面施工程序一、前期准备工作1. 地面勘测: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地面勘测,确定地面的平整度、坡度等情况,以便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2. 地面清理:清理地面上的杂物、尘土等,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
二、地面基础处理1. 基础处理:根据地面情况,进行基础处理,如填充土方、夯实等,以增加地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等高控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面的等高控制,保证地面的统一高度。
三、混凝土浇筑1. 模板搭设:根据设计图纸,搭设混凝土浇筑所需的模板,确保混凝土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
2. 钢筋绑扎:根据设计图纸,在模板内进行钢筋的绑扎,增强混凝土地面的承载能力。
3. 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需注意浇筑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以保证地面的坚固性和平整度。
4.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工作,包括覆盖保湿膜、定期浇水等,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四、地面修整1. 等高修整: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地面的等高修整,确保地面的平整度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 砂浆找平:在地面修整后,进行砂浆找平,填补地面的凹凸不平处,使地面更加平整。
3. 光面处理:在地面修整和找平后,进行光面处理,使用抹光机对地面进行抛光和打磨,使地面更加光滑。
五、地面保护1. 防尘处理:对地面进行防尘处理,使用专门的地面防尘剂,减少尘土对地面的侵蚀和破坏。
2. 防水处理:根据需要,对地面进行防水处理,使用防水涂料或防水剂,增加地面的防水性能。
3. 防滑处理:根据需要,对地面进行防滑处理,使用防滑剂或防滑涂料,提高地面的安全性能。
六、验收和保养1. 验收:在地面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工作,检查地面的平整度、坡度、强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保养:对地面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清洁、修补等工作,延长地面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通过以上的施工程序,可以保证厂房混凝土地面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并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卫生,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厂房混凝土施工方案

XX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XX水电站位于洮河右岸边,建筑分为主厂房,副厂房,安装间,尾水段,压力钢管段,升压站及其他单元工程,机组安装正向进水,尾水正向出水的方式进行设计。
主厂房长48.85M,宽26。
44M,厂房内装3台单机7MW容量的发电机组,共计装机容量21MW.计划于2006年开工建设,2009年投产发电。
该水电站厂房厂区工程计划为:16个月,主要节点工期为:2007年4月30日厂房开挖完工。
2007年12月31日主厂房封顶,主体完工,具备机组安装条件。
(2)该标段混凝土工程概况:①混凝土范围:主厂房段,副厂房段,安装间段,尾水段,升压段及压力钢管段六大部分。
②混凝土分布:主厂房,副厂房,安装间,尾水的下部混凝土,和其上部梁、柱、板、墙混凝土及一、二期混凝土。
(3)工期:⑴厂房浇筑工程于2007年5月至2007年10月31日前完成。
⑵副厂房浇筑于2007年8月至2008年6月30日前完成。
⑶安装间浇筑于2007年8月至2007年10月31日前完成.⑷尾水及升压浇筑于2008年4月至2008年6月30日前完成。
(4)工程量:该电站厂房混凝土浇筑总量为1.5万m³。
(5)最大仓号:为主厂房基础板为最大分块,混凝土量为300 m³.二、混凝土浇筑施工布置:1、施工布置:(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①搅拌系统布置。
②骨料布置。
③水泥库、钢筋加工厂,木工棚布置。
④拌合用水系统布置。
⑤塔吊布置。
⑥施工用电,24千瓦/时柴油发电机一台,(应急备用)。
2、系统生产力:根据混凝土强度的要求,确定混凝土系统生产的规模为30立方米/小时。
3、搅拌系统布置概述:①搅拌站采用了2台JZC500型搅拌机及1台HPD1200型配料机,进行配制,该型号搅拌机移动灵活,可对骨料、胶合材料及水进行自动称量,自动上料出料,自动化程度高。
搅拌机标牌生产能力25m³/h。
实际平均生产能力为20m³/h×2台=40 m³/h拌合机供料,采用ZLM50-5型装载机上料.考虑到设备检验和其它应素影响再备用2台JZC350型搅拌机,组成混凝土浇筑体系小型拌合站,以备整个拌合系统在浇筑过程中发生机械故障或浇筑中不能满足混凝土质量强度要求时作为应急使用,对于搅拌中的计量派专职人员盘盘过磅记录,不脱岗旁站,严格控制加水量,随时测定砂,石含水率,使坍落度保持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副厂房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1 概述1.1工程概况地面副厂房位于左岸地下厂房区上部的EL821.50平台上,长87.04m,最大宽24.24m,最大高度20.7m,主要为板梁柱砖混结构,其中1#、2#出线竖井出口位于地面副厂房内。
地面副厂房独立基础类型分为8种尺寸(详见附图02所示),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厚10cm,基础采用C25混凝土;DQL条形基础及地坪垫层主要采用C20混凝土,少量DQL 基础采用C25混凝土;地面副厂房电缆沟分为800mm×800mm、600 mm×800mm和400mm 电缆沟,其中800mm×800mm、600 mm×800mm电缆沟衬砌厚度为20cm,400mm电缆沟衬砌厚度为15cm;地面副厂房板厚度分为0.1m、0.12m、0.15m三种类型,板混凝土为C25混凝土;梁最大尺寸为KL0.4m×1.2m,梁混凝土为C25混凝土;柱共7种类型,最大尺寸为KZ0.6m×0.8m,柱混凝土为C30混凝土。
主要工程量如下(所有钢筋工程的规格详见相关的设计图纸):表1 基础工程量表表2 板梁柱结构工程量表注:板及KL梁工程量未统计。
表3 电缆沟工程量表注:电缆沟盖板工程量未统计。
表5 地面副厂房接地材料用量表1.2编制依据本措施主要编制依据为相关设计图纸、相应的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主要编制依据如下:1、《地面副厂房上部结构布置图(1/3~3/3)》;2、《地面副厂房基础平面布置图》;3、《地面副厂房基础梁DL钢筋图(1/2~2/2)》;4、《地面副厂房独立基础钢筋图(1/2~2/2)》;5、《地面副厂房框架柱钢筋图》;6、《地面副厂房电缆沟平面布置图》;7、《糯扎渡水电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NZD/C5-2)》;8、《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9、《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10、其他相关设计图纸等。
2 施工总布置2.1混凝土供应及材料运输道路地面副厂房基础及板梁柱结构等混凝土由C5-2标120混凝土拌合站拌制,采用6m3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材料及混凝土运输路线为:C5-2标混凝土拌合站(加工厂)→左岸上坝公路→EL821.50平台地面副厂房适当位置。
2.2施工风、水、电布置1、施工用风:主要为局部欠挖处理、清理仓面用风等,配置一台打气泵供风。
2、施工供水:主要为仓面清理和混凝土养护用水等,主要由EL821.50平台2#供水池提供。
3、施工用电:主要为混凝土拖泵、振捣器、电焊机、仓面施工照明等施工用电,由EL821.50平台出线竖井施工的供电系统提供。
2.3施工排水施工废水主要为仓面清理、混凝土养护用水等施工用水,通过集水沟排至EL821.50平台靠山一侧的排水沟。
2.4 施工总程序根据地面副厂房混凝土施工工期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副厂房按结构缝位置把副厂房分成三块进行施工,第一块为1#出线竖井所处位置,第三块为2#出线竖井所处位置,两条竖井中间为第二块。
首先启动第三块,接着第二块滞后第三块10天启动,最后启动第一块。
第三块和第一块施工程序基本一致,程序为:待出线竖井预制件吊装至EL815.6高程时,拆除起吊系统和卷扬机,同时做好隔离平台,然后进行剩余井壁砼和基础开挖施工,接着进行基础和柱子施工,同时进行剩余两层预制件吊装施工,最后进行上部柱、梁、板施工。
第二块施工程序:第二块由于受到1#出线竖井预制件吊装的影响,卷扬机占压部位只能等出线井内预制件吊装完后才能施工,首先进行不受影响部位的基础和电缆沟施工,待1#竖井内预制件吊装完后,进行卷扬系统占压部分基础和电缆沟施工,最后进行上部板、梁、柱施工。
2.5 施工中材料垂直运输地面副厂房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用模板、脚手架、方木、钢筋等材料垂直运输主要配置一台QTZ80C塔吊,2台5t卷扬机扒杆吊,QTZ80C塔吊主要布置在地面副厂房上游侧靠2#出线竖井位置,主要任务是担负塔吊控制范围内的材料吊运,其作业半径为25m,中间第二块塔吊覆盖范围以外的材料吊运,采用2台5t卷扬机扒杆吊运输,扒杆及卷扬机位置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移动到方便操作和吊运的位置。
第一块柱梁板启动时间为2011年11月06日,此时第三块混凝土已经施工完,QTZ80C塔吊拆装至第一块使用,局部可以采用2台5t卷扬机扒杆吊运输。
3 出线竖井井口段施工3.1 井壁混凝土浇筑方案根据《设计通知单》(水工专业,NZD/C5-2-2010-040合同段,第2010-086号),文中对1#、2#出线竖井EL815.650~EL819.815高程钢梁部位混凝土衬砌体型有所改变,导致井口约6.10m井壁不能采用滑模浇筑,另井口外由于卷扬机起吊系统占压影响,副厂房基础及框架结构混凝土无法施工。
为了保证井外副厂房能正常施工,同时兼顾井内剩余工程的完工和缺陷处理。
我部经过认真分析,决定采用以下方案进行井口剩余工程施工:1、卷扬机及起吊系统拆除井内预制件安装至EL815.6层时,即刻拆除卷扬机和起吊系统,在拆除的同时进行封闭平台施工。
2、井内封闭平台施工在进行井口6.1m井壁混凝土施工前必须完成井内隔离平台施工,隔离平台主要作用是保证井内缺陷处理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一道屏障,其材料主要是槽钢、钢筋、方木和层板或胶合板。
出线竖井封闭平台,主要是对GIL竖井、通风道、电缆井等进行封闭,封闭位置选择在EL807.868高程面上,两个通风道封闭位置可上下做调整,详见附图07所示。
具体方法如下:1)、GIL竖井封闭平台制作方法:采用14号槽钢,横跨YL1和YL2梁,分别在梁上打4根插筋固定槽钢,插筋采用Φ25钢筋,锚入梁内20cm,外露20cm,排距控制在1.2左右;在槽钢上面铺5cm×8cm方木,在方木上面钉层板或胶合板进行封闭;2)、电梯井利用EL807.868安全门空挡,在YL1和YL2梁悬挑出两根14号槽钢,每根槽钢利用在YL1和YL2梁打设的四根插筋固定,井内垂直于槽钢铺设两根2.7m长14号槽钢,然后在槽钢上面铺5cm×8cm方木,在方木上面钉层板或胶合板进行封闭;3)、电缆井、通风道位置孔洞及其他小孔洞,利用Φ25钢筋按孔洞形状焊接成钢筋网(间排距按20cm×20cm控制),钢筋网利用在井壁或同一高程预制件上打设膨胀螺栓与之焊接连接,在钢筋网上直接铺设层板或胶合板进行封闭。
4)、通气孔统一留在GIL竖井内封闭平台上,利用300mm钢管制作,共预留三个通气孔,见附图07中所示。
封闭平台工程量见附图07所示。
3、井壁混凝土施工方案出线竖井剩余井壁混凝土分两层施工,层高为3.0m,单层井壁一次浇筑成型,模板采用3015钢模板拼装,模板加固采用Φ12拉筋固定,拉筋间距为0.75m×0.75m;模板垂直背档采用Φ48钢管,水平背枋采用双根圆弧钢管或Φ28螺纹钢筋加固。
出线竖井由于施工范围比较狭窄,半径比较小,因此施工排架按1.4m×1.4m×1.5m搭设成满堂架;满堂架底部必须落到预制构件上面,有悬空的必须加斜撑进行加强。
脚手架底部有孔洞的地方必须采用竹跳板进行封闭,竹跳板必须与脚手架绑扎结实。
4、封闭平台通气孔预留通气孔统一留在GIL竖井内封闭平台上,利用300mm钢管制作,共预留三个通气孔,见图中所示。
3.2 预制件吊装方案在进行井口副厂房基础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预先预留出3根柱子,见附图02虚线框所示。
利用预留空地,采用两台25吨汽车吊吊运安装井口两层预制构件,其中预制件安装顺序、焊接工艺、安全、质量控制等措施见出线竖井预制构件吊运安装措施。
4 混凝土施工方法4.1 混凝土分层分块1、混凝土分块地面副厂房在长度方向分为3块浇筑,分别为:地面副厂房纵0+0.00~0+15.72,地面副厂房纵0+19.60~0+68.145,地面副厂房纵0+68.245~0+87.04,详见附图04所示。
2、混凝土分层地面副厂房最大高度为20.7m,最低高度7.2m,由于板梁柱等结构复杂,高度方向上分层施工。
第Ⅰ块和第Ⅲ块分为6层浇筑,分层高度分别为:EL821.80~EL827.6,EL827.60~EL829.00,EL829.00~EL835.80,EL835.80~EL837.20,EL837.20~EL841.0,EL841.00~EL842.00,第Ⅱ块分为2层浇筑,分层高度分别为:EL821.80~EL827.80,EL827.80~EL829.00。
混凝土分层示意图详见附图05所示。
4.2 模板方案地面副厂房独立基础类型分为8种尺寸,最大尺寸为J-1:3.0m×3.0m×0.90m(长×宽×高),基础模板采用木模施工;电缆沟主要采用普通钢模施工,局部倾斜地段及拼缝采用木模;地面副厂房板厚度分为0.1m、0.12m、0.15m三种类型;梁尺寸种类较多,最大尺寸为KL0.4m×1.2m;柱共7种类型,最大尺寸为KZ0.6m×0.8m,板、梁、柱结构混凝土模板采用胶合板,局部辅以木模拼缝。
4.3 模板安装模板运输至工作面后,安装前,先由测量放样控制混凝土结构面和模板边线,并焊好混凝土垫托及限位钢筋。
模板拼装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做到立模准确,支撑固定可靠,以确保混凝土体型尺寸及浇筑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地面副厂房基础及电缆沟模板安装,在基础钢筋安装结束后进行,按设计线放出模板的安装线,采用等标号的混凝土垫托定位出模板边线,根据基础结构安装模板。
模板安装好后先安装竖向背枋,竖向背枋采用单根1.5″钢管,间距50cm;然后安装水平背枋,水平背枋采用双钢管,基础每层(30cm)安装1根水平背枋,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水平背枋上布置拉筋,拉筋采用φ12钢筋,横向间距50cm,竖向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拉筋焊接牢固在预先打设的插筋上。
柱模板安装在该部位钢筋安装结束后进行,按设计线放出模板的安装线,采用等标号的混凝土垫托定位出模板边线,根据柱分层高度安装模板。
模板安装好后,竖直方向上每个面安装3根5cm×8cm方木,间距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木外用2根1.5″钢管铺设水平背枋,以便于布置对穿拉筋,拉筋采用φ12钢筋,每个面布置2根,拉筋竖向间距1.5m;柱箍架竖向间距和柱对称拉筋竖向间距均为1.5m,柱箍架和对称拉筋错开0.75m,间隔设置;柱子施工排架采用钢管按1.2m×1.2m×1.5m(纵×横×高)的尺寸搭设,边柱外侧脚手架搭设3排即可,其余脚手架按满堂脚手架搭设,以便上部梁板施工,扫地杆距地面0.2m,满堂架横、纵向必须设置剪刀撑,最大跨度不大于4跨;柱每个面用2根1.5″钢管加密,间距根据现场施工调整;为保证浇筑过程中立柱不变形,水平背枋尽可能与施工排架或梁板承重排架采用扣件牢固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