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层对Al接触反应钎焊过程及接头性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复合材料,性能,结构]制备工艺对Al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影响的分析

[复合材料,性能,结构]制备工艺对Al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影响的分析

制备工艺对Al 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影响的分析Al 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导热、耐磨及摩擦因数高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船舶和工程机械等刹车装置及离合器上。

由于纯Al 强度不高,故采取在Al 基体中添加Cu、Mg、Fe 合金元素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通过改变它们的百分含量来研究基体的摩擦磨损性能。

材料中加入SiC 粉末用以提高摩擦因数,以石墨C 作为润滑组元。

本文采用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Al 基复合材料,研究制备工艺对Al 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 实验实验原料采用粒度m 铝粉( 纯度99. 0%) 和粒度mSiC 粉( 纯度99. 0%) 。

按照质量百分比Al + 20% SiC 配比称取粉末,以无水乙醇为混料介质,在行星式球磨机中混料。

将混合后粉末在100MPa 下单向轴向压制成形,压制后的坯体样品在真空炉中分别在500℃、550℃、600 ℃、650 ℃烧结,保温2h,之后随炉冷却。

采用排水法测量合金烧结体的体积密度,采用显洛氏硬度计测试样品的硬度。

合金样品经砂纸打磨,机械抛光后,用JSM - 6510LA 扫描电镜分析样品组织形貌。

摩擦磨损试验在M - 2000 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

2 结果与讨论由图1 可以看出,烧结温度为550C,样品密度和硬度值最大。

在烧结的过程中,分为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两个过程,固相烧结过程中,坯体的烧结主要依靠不同组分颗粒之间的互扩散与坯体的合金均匀化过程来完成,由于颗粒不能发生相对运动,所以坯体烧结的致密化程度较低,坯体内部存在大量的孔隙。

当液相生成后,在不平衡的毛细管力作用下,固体颗粒进行位置的调整与重新分布以达到最紧密的排布,这时烧结体的致密化程度和密度迅速增大。

因此当烧结温度达到550C 以后,随着烧结温度的继续升高,烧结过程中逐渐出现大量的液相,坯体孔隙率明显下降,致密化程度与密度急剧减少。

由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表达式知道磨损量与硬度成反比所以选择这两组试样做磨损实验,从上图可以看出硬度最大的时候磨损量最小,球磨时间相同时温度越高,磨损量先减少后增加。

Al_45钢高频感应钎焊工艺及界面组织结构

Al_45钢高频感应钎焊工艺及界面组织结构

摘要: 采用扫描电镜 (SEM)、 电子探针 (EPMA)、 显微硬度及 X 射线衍射 (XRD) 等测试方法, 对 Al/45 钢氩气保护高频感应钎焊界
面附近的显微组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结合面钎料润湿效果良好, 界面附近没有发现裂纹等微状, 钎缝中主要存在 Al0.7Fe3Si0.3, Al76.84Fe24, Al, Fe 等物相。 钎焊界面附近 没 有 生 成
率很大。 2.3 界面区的 X 射线衍射分析
对切割好的 Al/45 钢高频感应钎焊接头试样进行 X 射线衍射试验。 钎缝界面相组成的 X 射线衍射 (XRD) 结果如图 5 所示。
800
700

△Fe
600
■ ●
●Al ■Al0.7Fe3Si0.3
500
■△
○Al76.8Fe24
400
衍射强度 (CPS)
参考文献: [1] 高德金. 节能型铝钢复合结构阳极钢爪[J]. 世界有色金属, 2005,
21(10): 17-20. [2] 于 先 进. 铝 冶 金 进 展 [M]. 辽 宁 沈 阳 : 东 北 大 学 出 版 社 , 2001:
431-434. [3] 曹 宝 奎. 电 解 铝 问 题 研 究 及 对 产 业 发 展 前 景 的 认 识 [J]. 中 国 金
属 通 报 , 2005, 13(21): 6-9. [4] 刘 海 石 , 曹 玉 军 , 姚 克 雷 , 等. 技 术 创 新 与 我 国 电 解 铝 工 业 [J].
世界有色金属, 2001, 17 (7): 16-18. [5] Hwang J H, Horny E F, Lin S J, et al. Interface study for stainless

铝及铝合金的钎焊

铝及铝合金的钎焊

铝及铝合金的钎焊08材控 邢钧魁 20080607131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铝及铝合金的分类、性能,以及铝及铝合金钎焊的研究现状、钎焊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具体实施钎焊时钎剂、钎料的选择与搭配,还介绍了施焊前如何对表面进行清理、准备以及焊后的清理与处理工作、注意事项等。

关键词 钎焊 铝合金 钎剂 钎料1 铝及铝合金1.1铝及铝合金钎焊的研究现状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和耐腐蚀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汽车、高速铁路车辆、航空航天和军事工业。

由于它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能,其焊接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困难,如氧化、焊缝热裂纹和气孔等。

对于铝合金的焊接,传统的方法主要以熔化焊接为主,设备复杂,且对焊工的技术要求也比较严格。

铝钎焊作为铝合金连接的重要方法,具有钎焊件变形小。

尺寸精度高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

铝及铝合金的钎焊技术近年来研究较多。

随着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铝及铝合金的钎焊工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钎焊方法、钎料及钎剂都有很大的进步。

1.2 铝及铝合金的分类及性能铝及铝合金可以分为工业纯铝、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

变形铝合金是指经不同的压力加工方法制成的板、带、管、型、条等半成品材料;铸造铝合金以合金铸锭供应。

变形铝合金又分为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和能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

铝是一种轻金属,密度小,仅为3/7.2cm g ,约为铜或钢的3/1;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耐蚀性以及优良的塑性和加工性能等。

铝合金仍保持纯铝的密度小和耐蚀性好的特点,且力学性能比纯铝高得多。

经热处理后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要求可以和钢铁材料相媲美。

1.3 铝及铝合金钎焊的问题铝及铝合金的钎焊与其他合金相比比较难,是由于其表面有一层极为致密的氧化膜,这一层氧化膜的性能非常稳定,能够充分抵抗大气的腐蚀,又能在旧摸上随时生成新膜。

铝及铝合金在焊接的时候需要破坏这一层膜,否则熔化的钎料不能与母材润湿;焊后又需要维持保护膜的完整,否则接头将产生严重的腐蚀。

铝合金复合板热轧生产及复合和钎焊机理浅析

铝合金复合板热轧生产及复合和钎焊机理浅析

铝合金复合板热轧生产及复合和钎焊机理浅析[B]摘要:[/B]介绍了铝合金复合板基体合金与包覆层合金的选择,以及包覆层合金中各元素的主要作用,同时介绍了热轧复合工艺。

对复合板热轧复合机理和钎焊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B]关键词:[/B]铝合金复合扳;钎焊;表面预处理;基体;包覆层铝合金复合板是空气分离设备和汽车配件热交换器的关键材料,生产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它是由包覆层合金单面或双面包覆基体合金,经复合轧制而成。

基体合金和包覆层合金均是根据热交换器的不同结构、不同钎焊方式、不同用途等要求而专门研制的新型合金。

热交换器生产线对铝合金复合板的综合技术质量要求很严格,因此,我们首先对基体合金和包覆层合金的成分进行调整,优化控制,其次控制包覆层的均匀性和热轧复合技术。

[B]1 基体合金、包覆层合金的选择[/B][B]1.1 基体合金的选择[/B]基体合金应采用熔点高、高温强度适宜、钎焊过程中与焊料结合性好、弯曲变形小且焊料对其扩散影响不大,同时在使用中具有适中的强度和耐蚀性的铝合金。

国外大多数采用3xxx系合金和6xxx系合金做基体。

鉴于我国引进设备的钎焊工艺为气体保护焊、Nocolok钎焊和真空钎焊三种,考虑到3xxx 系合金具有力学性能优良、钎焊性和耐蚀性好等优点,以及多数使用单位采用3003合金和加Zn的X313合金基体复合板,因此,我们选定3003和X313作为基体合金。

[B]1.2 包覆层合金的选择[/B]包覆层合金作为包覆基体合金的钎焊料,应该是熔点低、流动性好、浸润性好。

国外常用的包覆层合金是4xxx系合金,如适于气体保护焊和Nocolok钎焊工艺的X414、4343、4045、4047和4N43合金;适于真空钎焊工艺的4004、4104和4N04合金。

我们为满足国内各生产线的要求,选择4043、4045、4N43、X414、4004和4N04六种合金作为包覆层合金。

在复合板的钎焊过程中,包覆层合金的流动性、润湿性、间隙填充能力、熔蚀性和接头强度等代表着钎焊质量的优劣。

钎焊分析报告

钎焊分析报告

钎焊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钎焊过程进行分析,以评估钎焊接头的质量和性能。

钎焊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方法,通过在金属表面加热并插入钎料,使钎料在金属表面融化并形成连接。

钎焊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密封性和较低的变形度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电子设备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本报告将对钎焊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挑战和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优化建议。

2. 钎焊过程分析2.1 关键因素分析钎焊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 温度控制钎焊过程中,温度控制是一个关键因素。

温度过高会导致材料烧损和变形,温度过低则无法使钎料完全融化并与基材充分结合。

因此,合理控制钎焊温度是保证焊接接头质量的关键。

2.1.2 钎料选择钎料的选择对接头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熔点和流动性,选择合适的钎料可以提高接头的强度和稳定性。

2.1.3 表面处理在进行钎焊前,对金属表面进行适当的处理可以提高钎焊接头的质量。

表面处理包括清洁、去氧化和糊剂涂覆等步骤,能够消除表面污染物,提高钎料的湿润性。

2.2 挑战和常见问题分析在钎焊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挑战和常见问题:2.2.1 温度不均匀由于钎焊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比较复杂,容易导致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温度不均匀会导致焊接接头强度不均匀,甚至出现裂纹等质量问题。

2.2.2 钎料不匹配选择不合适的钎料或钎料与基材不匹配,会导致接头强度不够或无法形成良好的焊缝。

钎料的选择应根据基材的性质和需求来确定,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

2.2.3 气孔和夹渣在钎焊过程中,由于气体和杂质的存在,容易出现气孔和夹渣等问题。

这些缺陷会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

2.3 解决方案和优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和优化建议:2.3.1 温度控制优化通过合理的温度控制装置,监测和控制钎焊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保证温度均匀,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2.3.2 钎料选择优化根据基材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钎料,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

Al合金接触反应钎焊接头力学响应及中间层厚度的确定

Al合金接触反应钎焊接头力学响应及中间层厚度的确定

Al合金接触反应钎焊接头力学响应及中间层厚度的确定接触反应钎焊是目前常用的材料连接方法。

为了合理选择中间层材料的厚度,本文以Si作中间层接触反应钎焊LF21铝合金为例,采用有限元(FEM)模拟的办法,对不同宽度的钎缝对外加拉伸载荷的力学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钎缝对外载荷的力学响应的应力集中区位于接头表面的钎缝与基体的界面处;且最大应力值与外载荷呈线性关系。

即钎缝对外载荷的力学响应的实质是对外载荷的线性放大,因此本文将此放大系数定义为钎缝的力学响应因子。

随着钎缝宽度的增加,其力学响应因子增大,钎缝的承载能力降低。

在试验证明FEM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的基础上,给出了Si为中间层进行LF21铝合金接触反应钎焊时,其合适的钎缝宽度范围是50~80μm。

最后本文根据相图对相应的Si中间层厚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Si中间层的厚度范围为6.6~10.0μm。

0 序言从原理上讲,接触反应钎焊(CRB)依靠材料间的冶金反应(如共晶反应)产生液相来实现材料的连接,目前该工艺已被应用于陶瓷、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的连接中。

为了控制钎焊过程中产生的液相量,通常在钎焊中普遍采用中间夹层的接头形式,这样液相总量以中间层的厚度来确定。

为此中间层的厚度是接触反应钎焊中要求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中间层太厚,生成液相太多,对母材溶蚀严重;太薄,则液相量小,难以得到致密、牢固的接头。

而采用试验的方法确定中间层的厚度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因此本文以Si作中间层接触反应钎焊LF21铝合金为例,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不同宽度的钎缝对外加拉伸载荷的力学响应过程,确定了最佳的钎缝宽度范围;并根据相图对相应的Si中间层厚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和选择。

1 有限元模型假定Al合金接触反应钎焊钎缝抗拉强度试验试件为10mm×50mm的棒形试样,两侧为基体LF21铝合金;中间是Al-Si合金钎缝,在接触反应条件下其成分为近共晶成分[7]。

钎焊复合材料

钎焊复合材料

大规格铝合金钎焊材料技术报告一、前言铝合金钎焊材料主要用于制氧设备和汽车散热器,它因具有重量轻,耐腐蚀、钎焊性好、性能可靠等优点而获得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和空分厂工艺改进,对钎焊材料包覆层厚度均匀性、尺寸、性能等指标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生产汽车散热器和空调器用的大规格铝合金钎焊材料大量依赖进口。

因而,为了满足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目标的需要,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轻量化和国产化,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节省外汇,节约能源及增强我国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研究和开发汽车用大规格铝合金钎焊箔和空分设备钎焊板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适应市场的需要,西南铝首先对国内数家大型轿车所用钎焊箔及国内数家空分设备制造厂所用铝合金钎焊板进行广泛调研,并分别针对汽车行业和空分设备用钎焊材料,进行了多次的实验、测试和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理论探索计算和大胆的创新实践,最终成功地开发出可替代进口的大规格铝合金钎焊板(箔)。

二、主要研究内容:以汽车散热器用大规格铝合金钎焊板(箔)的开发为重点,设计大规格基体铸锭规格、优化成分、开发大规格铸锭一次压延热复合工艺、优化热处理及精整工艺,形成大规格铝合金钎焊复合材料批量化生产工艺。

三、技术指标1、汽车用铝钎焊复合板(箔)⑴包复层厚比:10-17%⑵厚度及公差:0.1-0.2mm,≯5%⑶力学性能:σ≥120Mpa,δ≥4%2、制氧设备用钎焊复合材料每面包复层厚度0.12-0.18mm四、工艺开发路线制定最佳的工艺路线,是研究和开发优质的汽车散热器、空调用钎焊铝箔及空分设备散热器用钎焊板的关键所在。

自项目研发以来,查阅和剖析了大量资料和实物,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并通过多次工业性试验、对比、优化,形成了目前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

钎焊板生产工艺路线:基体和包覆材料制造→复合前的加热→热轧复合→热精轧及冷轧→成品热处理→成品矫直及检查、包装。

钎焊箔生产工艺路线:基体和包覆材料制造→复合前的加热→热轧复合→热精轧及冷轧→中间热处理→箔材轧制→分切订→成品热处理→成品检查、包装(一)基体及包覆层金属成份优化及冶金质量优化基体和包覆层金属成分和冶金质量是影响铝合金钎焊板(箔)焊接性能的关键因素,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合理设计基体和包覆材料化学成分,并开展冶金质量优化工作。

铝合金复合板钎焊后微观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铝合金复合板钎焊后微观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铝合金复合板钎焊后微观组织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铝合金复合板钎焊后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了解钎焊对铝合金复合板微观组织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铝合金复合板的加工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钎焊是指利用钎料与被连接材料之间相互扩散和溶解形成新的连接材料的一种焊接方法。

在铝合金复合板的钎焊过程中,由于不同材质之间存在着化学反应和扩散作用,因此会对铝合金复合板的微观组织产生影响。

三、实验步骤1. 首先准备好需要进行钎焊的铝合金复合板样品,并将其进行清洗和表面处理。

2. 将准备好的样品放入钎焊设备中,并按照设备要求进行操作。

3. 钎焊完成后,取出样品并将其进行切割。

4. 将切割后的样品进行打磨处理,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5. 使用光学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所得到的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光学显微镜对铝合金复合板钎焊后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钎焊区域的晶粒尺寸明显变小,且晶粒形状不规则。

2. 钎焊区域的晶界处存在着较多的气孔和裂纹。

3. 钎焊区域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物质。

以上结论表明,在铝合金复合板的钎焊过程中,由于不同材质之间存在着化学反应和扩散作用,因此会对铝合金复合板的微观组织产生影响。

而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晶粒尺寸变小、晶界处存在气孔和裂纹以及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等方面。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铝合金复合板钎焊后微观组织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同时也发现,在铝合金复合板的加工和应用过程中,钎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连接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钎料和工艺参数,以保证连接效果和材料性能的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对钎 焊接 头施加 一 定 的压 力 ,在 纯 度 为 9 . 9 99 %
接 触共 晶茇应 钎焊是 利用 某些异种 金属 能形成 共 晶的特 点,在 界面接 触 良好 且 加热 至高 于共 晶温 度的条 件下 ,依靠 金属原 子 问的互 扩散在 界 面 处形 成共 晶反应层作 为钎 料把 金属钎 焊起 来 的方法 。此 种钎 焊方 法 的焊 接 温 度 低 ,但 钎 缝再 熔 化 温 度 高, 且不用钎 剂,近年 来 引起 了 广泛重 视 l 。铝 和许 4 多金 属 可 以 形 成 共 晶, 目前 已经 开 展 了 C ,N , u i Ag n等 单层 的 接触 共晶 反应钎 焊 过程 和 机理 ,Z
效益 。
验要 求 ,将 Z n制 成 0 2 0mm,C u分 别制 成 0 2 0
mm, 5mm, .0mm, .5㈣ 01 01 00 膜。 和 0 0 Tl的 .31r L l
箔片。钎 焊 前 所 有 材 料都 进行 化 学 处 理 去 除 氧 化 将处理 过 的 z 箔 和 C n u箔夹 于两个 A 试 件间 , J 如图 1 示 ,放 入 特 制 的气体 保 护 钎 焊 加 热 炉 中, 所
中 国有 色 金 属 学 报
20 0 2年 4月
晶反应层 的形成较单 层 时要复 杂得多 。 n在 4 91 z 1 3
效 地破 坏 了 A1 表面氧 化膜 此 时,形 成的 C — 1 uA 共
熔化 ,在 441 与 c 2 3 u发 生 包 晶 反应 ,c u和 Al 在
5 81 发 生共 晶反应 l 4 3 1 …,反 应层 的形 成是上 述 反 应 的 复合过程 ,和单 层 A1 触共 晶反应 钎焊 比较 ,也 接 可分 为 3个阶段 l . 1 】 。 I
复合层对 A 接触反应钎焊过程及接头性能 的影响 l
殷 世 强 ,邱 小 明 .孙 大 谦
吉林 大学 材料 科 学 与 工程 学 院 ,长 春 1 02 ) 3 0 5
[ 摘
要 ]研究了 C, n u z 复合层对 A接触反应钎焊过程和接头质量的影响规律 l
和 A 形成共晶液相破坏了 t

【 盘 项 目]吉 林 省 科 技发 展 基 金 资 助 项 目(6 9 9 基 90 0 ) [ 简 升 ]段 世 强 (9 6 ) f着 15 一 ,男 ,工 程 师
[ 稿 日期 ]2 0 0 —0 ; 修 订 日期 ]2 0 —0 收 0 1— 6 4 【 0 1 8—2 0
维性 好 、密度 小 、抗腐
mm×3 mm。实验 中选 取 以纯 C u和纯 Z n复合作 为 共品 反 应 层和 进 行接 触 共 晶 反 应钎焊 。根据 实
蚀性强 、价低等优 点 ,近 年 来在 生产 中的 应用 日趋 广 - ] 3。因 此 ,研 究 开 发 铝 及 铝 合 金 钎 焊 新 方 法 、新材 料、新技术 将会 带 来相 当大 的经 济和社 会
研 究。C u和 z n作 共 晶反 应 层进 行 接 触 共 晶 反 应钎焊是 较 合 适 的。C u作 为共 晶反 应 层 有 破 除 氧 化膜,促进共 晶液相 润 湿铺 展 的作 用,但 接 头 的抗 电化学腐 蚀性 能较 差,且共 晶反应层较 脆 ; n作 为 Z
氩气 保 护 条 件 下 ,将 试 件 加 热 至 50℃ ,保 温 5 6 mi。 焊 后 ,试 件放 在 0 1 H2O n钎 .% S 4水 溶 液 中保
A 表面氧化膜,促使 c n包晶液相和 Al nc 1 uz — —u共晶液相在 A 表面润湿。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层进行 A 接 触共 z l 1 晶反应钎焊 时,c u和 z 厚度 比例合适,可提高 钎焊接头 的抗电化学腐蚀性能和接头强度 。 n
[ 关键词 ] 钎焊; 共晶反应, 复合层 [ 中图分 类号 ] G45 T 2 [ 文献 标识 码 ] A
持 1 0 ,然后制 成金 相样 品。通过焊 态 和腐蚀后 的 5 h
接头 强度变 化来评 定接头 的抗 电化学 腐蚀性 能 接
头强度 实验是 按 G 8 — 1 6 B 91 3 3方法进 行 的。
共晶反应 层可 明 显提 高接 头 的抗 电化 学腐 蚀性 能 , 且 AJ 可以溶 解 大 量 z , 中 n 和z n形 成 有 限 固溶 体对 钎焊接 头的性 能 有 利,但 其无 破 除氧 化膜 ,促 进共 晶液 相润湿铺 展 的作用 [ 9。作者 利用 c ,z 7 ] - u n 的优 点 ,用 c 和 z u n作 为复合反 应 层,探 讨 复合 层 对 接触共 晶反 应 钎 焊过 程 及 接 头质 量 的影 响规
维普资讯
第1 卷第2期 2
V l1 o 2No2
中田有色金■学报
T eChn eJ w fNo 几・ h i ̄,  ̄ ml o Ⅱ 咄 Meas tl
20 0 2年 4月
AD r 2 0 0 2
【 文章编号 ] 0 4 00 (0 20 — 33 0 10 — 6 920 )2 02 — 4
晶液相 与 原 有 的 液 相 相 互 溶 解 扩 散 ,将 氧化 膜 浮
起 、破碎 ,液相 混合在 一起 ,在 A1 表面 润湿铺 展。
律。
图 1 复合层示意 图
Fi . S h ma i o o o n y r g1 c e t fc mp u d l e c a
2 结果与讨论
1 实验
21 A 复 合层 接触共 晶反应 钎焊过 程 . 】 实验 用母 材 为工 业 纯 ,规 格 是 2 ×1 5mm 0 采 用复 合层 进行 Al 接触 共 晶反 应 钎 焊 ,其 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