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土地集约利用实证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协调度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推荐指数 5 3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土地流转 1 土地利用 1 国际竞争战略 1 合作市 1 可持续发展 1 县域发展策略 1 协调机制 1 协调度评估 1 协调发展 1 协同效应 1 协同度 1 协同发展综合度 1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1 区域发展 1 区域协调发展 1 制度创新 1 农村劳动力 1 农业产业链 1 内蒙古 1 公共体育设施 1 保险业 1 体育设施 1 低碳经济 1 低碳竞争力 1 低碳效率 1 低碳发展潜力 1 价值链 1 中国发展战略 1 topsis法 1 resources, environment, economic 1 growth, sustaina inner mongolia, the urban and 1 rural efficiency, s
推荐指数 5 3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浅谈武威市盐碱地改良治理措施

在地形低处河水及潜水携带 的盐不 断注入大量积 累 , 随年代 进程 , 积盐状况有不断发展的趋 势。此 外 , 民勤湖区用地下咸
水灌溉 , 也是盐分注入的途 径之一 。
3 改良治理标准及措施
3 。 1改 良标 准
致 进入灌 区的盐分 积存在耕地 土壤和通 过淋洗 进入浅层 地 下水 中, 长期 以来 地下水矿化度增高 , 水质 逐渐恶化 , 对地下
过对盐碱 地特 点及成 因分析 , 结合典型 区域盐碱地治理历史经验 , 对耕地和 荒地 盐碱地的改 良提 出了不 同治理措施 以及预防 次
生 盐碱 地 发 生 的措 施 。
关键 词 : 盐碱地 分布 ; 改 良治理及预 防;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 ¥ 1 5 6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o 0 3 — 6 9 9 7 ( 2 O 1 7 ) 2 4 — 0 0 3 9 — 0 2
2 . 2 . 2 外来盐分注入 武威石羊河 流域是一个封 闭的盆地 ,
除环河灌 区及收成乡以外的其他灌 区内。 三是 因弃耕后停 止
灌 溉造成 土壤 积盐 , 原有 的盐碱化程 度加重 , 形成新 的盐 碱
地, 这种 主要分布在 民勤湖 区和泉山灌区。
2 盐蠢地特点夏成 因分析
2 . 1盐碱地特点 石羊 河流域 因地处祁连 山和北 山之 间的一个相 对封 闭
洼处 聚积 , 在蒸发强烈 、 降水稀少 的高温干旱气 候作用下 , 土 壤水分上 升 占绝对优 势 , 淋溶极其微 弱 , 导致 土体 上部 累积 愈来 愈多 的盐 分 , 从 而在平地 ( 特 别是低平 部位) 形成大 面积 盐碱土壤 。 武威 市土壤水 分 以上升 水流 占绝对 优势 , 同时 , 含盐地 下水 的存在 , 封 闭的低洼地形 , 为盐渍土广 泛发育 创造 了条 件, 并 以盐分强烈 表聚为其基 本特征 , 尤其 是地处 石羊河 下 游 的民勤县 , 其土壤盐分含量变化多样 。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节集约利用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节集约利用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关于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的文献综述一、序言当前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急剧膨胀,建设用地供需缺口极大,稀缺性更为突出。
一方面土地资源需求巨大,而城市存量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现象突出,农村土地利用浪费更是明显;另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
两者矛盾十分突出,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成为我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集约利用城乡土地引起了理论界、规划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因此,对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评述,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
二、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定性研究(一)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概念及其内涵研究1.基本定义节约集约用地,笼统的说,就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土地,以最小的土地成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需要。
节约集约用地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用地都要尽量节省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既要防止低效,也要防止高强度引起社会问题[1]。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关于城乡建设用地节集约利用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请浏览)“集约”和“粗放”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集约经营原指农业土地的一种经营方式,后引申到其它领域,是指依靠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讲求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的生产经营方式。
粗放经营是集约经营的对称,是一种只追求数量,忽视质量,强调外延扩散,牺牲效率的落后经营管理方式。
由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向集约化的方向转化,不仅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我国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两个方面。
武威的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是什么

武威的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是什么武威的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武威市位于中国甘肃省的东北部,是该省的一个重要地级市。
与其他城市一样,武威也在积极努力发展自己的产业,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市民生活。
本文将对武威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1.现状分析1.1 农业产业武威拥有广阔的耕地和良好的灌溉条件,农业一直是该市的支柱产业。
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和棉花等。
然而,由于水资源短缺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农业产业在武威遇到了一些挑战。
近年来,市政府提出了节水灌溉和农业科技创新等措施,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工业产业武威作为甘肃省的工业基地之一,有着一定的工业基础。
主要的工业领域包括煤炭、化工、建材和纺织等。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武威的传统工业产业面临着调整和改革的需求。
政府正在鼓励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1.3 旅游产业武威以其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而闻名。
著名景点包括鸣沙山、嘉峪关和雷台等。
近年来,武威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市政府正在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以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
2.未来趋势2.1 农业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农业智能化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武威市政府应该引导农民学习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和大数据分析,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市政府可以积极推广农业创新,如土壤改良和新型农作物种植,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2.2 高技术产业发展武威市政府应该积极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提升产业结构的质量和效益。
可行的举措包括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力度。
此外,市政府可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以提高本地区的创新创业能力。
2.3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武威市政府可以进一步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开展文化节庆活动、举办艺术展览和举办音乐剧等活动,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吸引力。
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以南通市为例

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以南通市为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已成为有关各界所重点研究的一项内容。
基于此,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为例,对当地的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同时根据评价结果,从规章制度、土地资源开发方式等多角度入手,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相关措施,以期为今后的有关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前言:土地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是不可或缺的。
而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地区的落后产能仍然存在,这种传统型的高耗能、高投入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此时对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研究恰好符合时代要求,这有助于促进国内各地区逐步实现节约资源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从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更高层次水平。
1基本概况南通市位于江苏东部沿海地区,水土资源较为丰富,地势较为平坦,且地质条件相对较为稳定,因此成为江苏省内适宜进行开发建设的重要区域,其承担着转移接收长三角地区产业的重要任务。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通市的工业企业大部分向周边的开发区和园区进行集中,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等也呈现出显著上升的态势。
整体来看,南通市工业用地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供应总量较大,近年来,全市的工业用地供应,已经占据了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地位,每年的占比均超过52%;二是工业产值地耗已经基本趋于平稳;三是新增建设用地数量已经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南通市各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已经基本较为合理,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部分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仍然相对较低,呈现出粗放的开发管理格局。
2南通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综合评价工作的首要阶段,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科学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层次性原则;(4)全面性与可操作性原则;(5)动态变化原则;(6)引导性原则;(7)弹性原则[1-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现状综述

0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稀缺性矛盾日益明显。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是影响区域发展战略性问题。
随着国土资源部1999~2006年相关部署,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研究成为热点,土地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系统科学等基础理论引入,土地集约利用内涵逐渐丰富起来。
但目前建立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还不完善,需要改进,引入的新方法也处于尝试探索阶段,需要实践检验。
本文将分析总结已有评价模型优缺点及今后发展趋势。
1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分析1.1极限条件法模型极限条件法是基于系统工程中的“木桶原理”,即质量最终取决于条件最差的因子的质量。
根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目的和评价对象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将各个评价标准划分为不同的评价等级,并将评价城市的各个指标的实际值和评价标准进行对照,只要有一个指标的数值超过集约利用标准的上限,或低于适度利用标准的下限,均属于不合理利用的范围[1],以此来确定出评价对象所属等级,其优缺点如下:优点:保证集约的土地每个指标都满足相对应的标准。
缺点:评价标准的确定难度非常大,目前没有统一的设定方案,主观影响太大。
需要继续探讨的地方:对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设定要尽量客观,与当地的经———————————————————————作者简介:吴倩(1986-),女,江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宋永发(1963-),男,吉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全寿命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等。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现状综述Present Research on Evaluting Models of Land Intensive Use吴倩Wu Qian ;宋永发Song Yongfa(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大连116024)(School of Civil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China)摘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评价对象、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和结果的应用,其中评价模型的构建是难点。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威市〈“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威市〈“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威市〈“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中央、省属在武各单位:现将《武威市〈“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31日武威市《“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根据《“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一轴”贯通、“四圈”联动、“多点”协同发展格局,持续巩固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协同推进河西走廊城镇带建设,加快构建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全力打造金武城市经济圈,共创河西走廊合作共赢新局面,谱写统筹协同、高质高效发展新篇章。
到2025年,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以上。
祁连山生态屏障更加稳固,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地级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
关于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的思考

关于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的思考
郭天孝
【期刊名称】《农村科学实验》
【年(卷),期】2022()17
【摘要】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匮乏,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对土地资源进行更加精细的管理。
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在土地资源上进行的,所以土地的综合管理工作是当下的燃眉之急。
相关人员需要切实转变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规划国土空间开发,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逐步减少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消耗。
【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郭天孝
【作者单位】武威市自然资源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
【相关文献】
1.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
2.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
3.论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
4.浅析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
5.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浅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2 武威 市 2 0 — 0 7年 平均 单 位 用 地 财 政 支 出 0520
年份
2 o o 5
财政支出 ( 元) 万
l6 4 35 4
建 成区土地面积 ( 方公里 ) 平
2 .4 46
地均财政支出 ( 元 / 方公里) 万 平
5 415 5 .6
用地 固定 资 产 投 入 用 20 0 6年武威市单位面积用电总量与
标体 系。
I总 竣工 计
9 4 5l 66
三 、 威 市 土 地 集约 利用 宏 观 评 价 武
0 10 闲 27 置
z ∑ 鲁/ 3
i13 O0 20源自用 现状 , 对其集约利用进 行研 究, 立 及 结 论 建 ( ) 一 城市土地集 约利用评 价指标
分 析 及 合 理值 确定
态 、 济 、 会 综合 效 益 的最 大 化 , 实 3人 均 城 市工 矿 用 地 过 大 , 地 利 用 不 经 社 是 . 土
20 07
竣工
4 2 1 701
现 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 的重要 问题 。 本 够 集 约 。 文全 面分析武威 市城 市土地 资源 的利
了适 合 武 威 市土 地 集 约 利 用 的 评 价 指
公 里 2 0 . 万 3年 的平 均 值 从 时 间 上 动 态 的 反 映 地 56 1 9 2 全社会 固定资产 建成 区土地面积 单位 面积固定 资产投 元 。2 0 0 6年 武 威 市 均用 电总量的情况 , 其计算公式 为 : 年 份 投 入 ( 元 ) 万 ( 方公里 ) 入( 平 万元 / 方 公 里 ) 平
资 产 投 入 为 每 平 方 年用 电总 量 于 城 市 土地 面积 之 比 。 近 取
状 , 共有 未利 用地 1 3 8 . h 年 , 全市 5 06 m , 5 4 4 武威市平均每年城市单位用地 固定
表 1 武 威 市 2 0 — 0 7年 平 均 单位 用地 固定 资 产 投 入 0 52 0
2 o O3 6 9 -8 30 . 2 31O1
z 鲁/ , = 3
( 3 )
平均值
261 9 50. 2
由表 3数据计算可得 ,o5 0 7 2 0 ~2 o 20 0 5 ̄2 0 年 . 07 武 年 , 武威市平均单位面积用 电总量为每
威 市 直 属 县 区 单 位 平方 公 里 4177 千 瓦 。 6 . 7万 这里 同样 采
为 2 0 . 万 元/ 武威市直 属县区 的平 均值 比较 的方法 56 1 9 2 平 方公 里 , 两 者 平 确定 。 其 其平均值为 43 0 7 2 . 万千瓦/ 2 平方 均 值 为 2 1.5 公里作 为地均用电总量 的合理值 。 88 61 万 元/ 方 公 里 。 作 为 平 2土 地 利 用 程度 分 析 .
上的重要城市 , 土地资源利用盲 目性大 且利用率低 , 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如何
年 份 2 0 o5
2 o O6
类 型 竣工
竣 工
总面 积 ( 平 方 米 ) 万 2 4 8 289
2 9 1 556
1 城乡建设用地分布极不平衡 ;. . 2 城
合 理配置武威 市的土地 资源 ,达 到生 市 工矿 用地 由城市 中心 向四周 辐射 ;
一
、
调 财 , 程}有 居全 农
15 803 h 定资产投入的情况 , 6 99 .3 m , 其计算公式为 :
3
法确定 。其 平均值为 80 6 1 2 . 万元, 9 平
占全 市 总 面积 的 5 .0 ;. 用 地 现 03% 2建设 状 ,武威 市共 有建 设用地 5 2 . h z 63 00 m , 9
2 o 0 6
10 9 79 4
2 . 46 4
6 3 .9 9 96
2 o o7
29 0 1 79
2. 46 4
8 2 .5 9 OO
平均值
7 3 .7 l37
地均 资 产投 入 合理
( ) 标 S: 地 闲 置状 况 。 1指 土 土地 闲
( 2 )
由表 2数据计算可得 ,0 5 0 7 20  ̄2 0 年, 武威市平 均每年城 市单位用地财政
关键 词 : 市土地 土地集约 评 价 城
武 威 市 土 地 利用 现状
1 . 土地投入强度
() 1指标 z : 地均资产投入 , 用单位 支 出 为每 平 方 公 里 7137 3 . 7万元 。 里 这 面积的固定资产投人来表示 。 取近 3 年 采用 2 0 0 6年武威 市单位面积财政支 出 1 用地 现状 , 武威 市土 地 利用 的平均 值从时 间上 动态的反 映城市 固 与 武 威 市 直 属 县 区 的平 均 值 比 较 的 方 农 根据
Z= / 。∑ 3
() 1
方公里作为地均财政支 出的合理值。 说
明该市还需要 加大财 政支 出来满 足城
() 3 指标 z : 均 用 电 总量 , 城 市 地 用
占全市 总面积的 1 1 3未利用 地现 . %;. 7
由表 1 数据计算可得 ,0 5 0 7 市社 会 经 济 的 发展 。 2 0  ̄2 0
学 术 纵 横
FZA ・USUoG EG AH NX EH zN HN
武葳 市 土地集约 剥用 实证研 究
口 姚丽娟 杨 林
表 5 武威市 商品房空置率计算过程表
摘
要 : 威 市 是 甘 肃 省 河 西 走廊 占全 市 总 面 积 的 4 . % 。 武 65 3 二 、 威 市 土 地 利 用 的特 点 武 .
单位 用 地 固定 资产 投 入 为 3 3 .1 20 1 万 O 元, 方 公 里 , 平
2 5 0o
4 0 3 6 3 6
2 6 4.4
1 68 . 7 8 24
2 6 oo 2 o o7
6 2 6 487 794 824
2 .4 46 2. 4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