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52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4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
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
2、生字卡片:《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3、《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杂诗》(唐·王维)三首古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夜书所见》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1、学生自由背诵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出示挂图,观察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朗读节奏参考: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5、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6、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古诗。
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画面中的景象表现了哪几句诗的意思。
2、学生讨论,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质疑:还有什么问题或哪些词语不理解?老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
(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趣味活动1、我说你读。
方法:⑴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⑵老师点挂图上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字条连诗。
方法: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多连几次,让学生基本会背)。
3、情境背诗。
方法:学生可自由下位,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
六、当堂作业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3、自己练习写生字,同桌交换,改正不足。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一、导入活动: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
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
你联想到什么?二、学习新课1、初读课文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爆屠曈换符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屠杀苏醒交换符号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教学后记第二课时设计理念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过程一、谈雪激趣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
2、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师:诗文画面课件或挂图、怀旧音乐带、相关古诗。
学生: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古诗作者的情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首古诗《小池》(一)导入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从1册至今,我们已学过很多古诗,愿意把记得的古诗背一背吗?(抽学生背诵)这些古诗语言简洁,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今天,我们将学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古诗《小池》。
(板书课题)2、简介杨万里的情况。
3、老师出示挂图或课件,旁白: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小池塘初夏时节的勃勃生机,表达出了对自然风光的一种喜爱之情。
(二)初读诗句,学生质疑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学生读,分组读,齐读。
3、再读诗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4、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初知诗句大意。
(三)理解诗句,想象美景1、说说你欣赏的诗句及欣赏它的原因。
2、交流品读情况,师相机点拨,体会作者用字的准确及选取了哪些初夏时节的景物。
如:泉眼无声惜细流中惜,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爱。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露,早有蜻蜓立上头中立。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注意交流、补充。
4、根据古诗和自己的理解想象美景,说说美景,画一画美景。
5、看到这样的美景,诗人的心情怎样?你的心情又怎样?6、品味读古诗。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秋天的焕然生机,再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3、培养孩子乐于背诵古诗,积淀经典文化底蕴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识字写字1、自主认读生字条里的所有生字,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解决。
2、小老师领读。
3、同桌互相听读。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5、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6、扩词练习。
7、写字:⑴分析字形,掌握规律。
⑴师范写“枝”“刘”,提醒此二字的第四笔均是“丶”。
⑴描红、临写,评出优秀。
二、朗读感悟1、《赠刘景文》。
2、整体感知:⑴自读两首古诗,读准字音。
⑴同桌之间听读。
⑴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读诗,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之处?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1、师配乐范读两首古诗,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生说说自己“听诗”的感受。
3、生自由练读──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美,感受诗的韵律美。
4、配乐赛读、评读。
5、指导背诵。
四、实践活动1、从两首诗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进行“诗配画”活动。
2、开古诗朗诵会,每组出两个节目,一个集体朗诵,一个个人朗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教学重点:读议结合,理解诗句的意义,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指导朗读。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想听吗?(播放)。
刚才听到的是李叔同的《送别》。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因为送别而忧伤落泪,并挥笔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23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23篇)《古诗两首》篇1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及要求: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资源和手段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咏柳》)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四、背诵古诗。
人教版《古诗两首》语文公开课教案3篇优秀教案

人教版《古诗两首》语文公开课教案3篇优秀教案《古诗两首》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
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⑴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⑵考虑: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同学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⑶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⑴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⑵考虑: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⑶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语速适中,情感丰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古诗》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4、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望庐山瀑布》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2、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紫川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1、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2、“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3、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飞流直下三千尺: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疑是银河落九天: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6、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绝句》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三、读《绝句》把下面的字音读准:鸣行泊四、出示第二首古诗《绝句》,理解诗意1、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2、《绝句》是什么意思?因作者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标题,解释“绝句”。
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通用7篇)

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通用7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篇1【学习目标】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课前准备】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第一课时学习《春晓》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
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二、学习古诗《春晓》1、初读古诗,正确流利:⑴ 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⑵ 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
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⑶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眠:读(mián),不读(mín)。
闻:前鼻音(wén)。
⑷ 自由练读。
力求会背。
2、再读古诗,了解大意:⑴ 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⑵ 质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① 晓:可以先告诉学生“春晓”是春天的一个早晨,再让学生联系晓的日字旁理解。
② 眠: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是睡觉的意思。
③ 闻:先让学生看门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听)。
顺便进行扩词练习(新闻、闻名、耳闻、见闻) 。
④ 啼鸟:可以倒过来让学生理解(鸟啼)。
⑶ 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处处闻啼鸟”和“处处闻鸟啼”两个句子,在这首中用哪个好?为什么?⑷ 粗略讲讲诗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在反复朗读中发现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
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二、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三、小组朗读
个别读和齐读结合,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
在朗读过程中解决一些不懂的问题,如:对“离离、岁、枯、荣、走”等词语的理解。
四、小组赛读
注意鼓励有个性的朗读。
五、教师范读
学生注意听老师读的语音、语气,体会怎样读更好。
六、学生美读
读后说说自己感觉哪些地方读得最好。
七、畅谈发现
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
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现,自由表达。
八、启发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