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介入指南2018中国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二、现场处理及运送
现场急救人员应尽快进行简要评估和必要的急救处理,主要包括:①处理气 道、呼吸和循环问题;②心脏监护;③建立静脉通道;④吸氧;⑤评估有无 低血糖
应避免:①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②过度降低血压;③大量静脉输液
应迅速获取简要病史,包括:①症状开始时间;②近期患病史; ③既往病 史; ④近期用药史
缺血性脑卒中(ICD-11):有神经影像学显示责任缺血病灶时,无论症状/ 体征持续时间长短都可诊断缺血性脑卒中,但在无法得到影像学责任病灶证 据时,仍以症状/体征持续超过24h为时间界限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应注意 多数TIA患者症状不超过0.5-1h)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 (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影像学出现责任病灶或症状/体征持续24h以上;(4)排除非血管性 病因;(5)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1. 脑病变检查: (1)平扫CT:急诊平扫CT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改变,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对指导急性脑梗 死溶栓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3)常规及多模式MRI: CT灌注及MR灌注和弥散成像可为选择适合再灌注治疗的患者提供更多信息,AHA/ASA不推荐对发病 6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用灌注检查来选择适于机械取栓的患者,推荐对于距最后正常时间6-24h的 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进行包括CT灌注、MRI-DWI或MRI灌注成像在内的多模影像辅助患者的评估、 筛选是否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 2. 血管病变检查:在起病早期,应注意避免因此类检查而延误溶栓或血管内取栓治疗时机
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能收入卒中单元接受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指导原则/指南 是从何何来?
指南的形成和临床试验的关系
临床用药指南一般是由官方政府机构(如卫生部/卫计委)或学术 组织(如医学会)组织循证研究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工具书。
什么是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的含义是综合的,目前主要强调4方面:有效性、安全性、 经济性、适当性。
2018.03美国心脏/卒中学会《2018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 处理指南》
脑卒中急诊救治体系
脑卒中的诊治现状
(1)随着时代发展,即使是急性病的诊治也不再依靠个人经验,而 是有正确评价的科学证据做支持。 (2)多家医院已经建立“卒中单元”等诊治绿色通道等急救体系。 (3)以上工作遵循指导原则(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老年痴呆
脑卒中 恢复期
脑病变与血管 病变(神经内 科/神经外科)
高脂血 症
脑萎缩
高血压 病
推荐意见: 增加药品的临床试验(RCT研究)
用药指南
维护专家
企业知名度
药品销售增加
Thanks
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证据等级
临床研究证据可简要分为五级(可靠性依次降低)。
一级: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 Meta 分析。
二级:单个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 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
四级:无对照的系列临床试验。
五级:专家意见(经验分析,未做临床试验)。
02 临床用药和销售
临床用药
•无论是急性脑卒中 还是脑卒中恢复期, 临床用药都要遵循 用药指南/专家共识
药品销售
•进入医保,增加销售增长 的机会 •大型临床试验(RCT研 究),全国范围内知名医 院参加,扩大药物知名度 •试验过程中,可以增加和 研究者的沟通,提高对药 物使用的信息,对未来销 售做好铺垫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改善脑 血循环
特异性治疗
中医中药
神经保护
其他疗法 他汀治疗
溶栓/介入 抗血小板 扩张血管
(一) 改善脑 血循环
抗凝 降纤 扩容
。
1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 病前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 者,可继续使用他汀治疗 (II级推荐,B级证据)。
2.卒中单元
3. 急诊室处理 4.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评估和诊断
一般处理
特异性治疗
急性期并发症 的处理
•病史和体征 •脑病变与血管 病变检查 •实验室及影像 检查选择 •诊断 •病因分型 •诊断流程
•吸氧与呼吸 支持 •心脏监测与 心脏病变处理 •体温控制 •血压控制 •血糖控制 •营养支持
•改善脑血循环 •神经保护 •其他疗法 •中医中药
•
1.院前处理
2.卒中单元
3. 急诊室处理 4.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 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卒中?
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4)双眼向一侧凝 视;5)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 吐.
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8)意识障碍或抽搐.
二、现场处理及运送
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问题
心脏监护
急救处理
建立静脉通道 吸氧 评估有无低血糖
应避免
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 过度降低血压 大量静脉输液
应获取
症状开始时间;近期患病史; 既往病史;近期用药史
应尽快
充分应用现代医疗质量管理工具:
1.院前处理
2.卒中单元
3. 急诊室处理 4.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1 2 3 4 5
中 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这个听起来有些专业和复杂的病症,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它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提高诊治水平,我国制定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份指南的重要内容。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简单来说,就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流通,从而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包括突然的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视力模糊甚至昏迷等。
在诊断方面,指南强调了快速准确的重要性。
一旦患者出现疑似症状,医生需要迅速进行评估。
这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神经系统的专科检查。
同时,借助现代的影像学技术,如头颅 CT、磁共振成像(MRI)等,能够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并确定梗死的部位和范围。
治疗是关键环节。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间就是生命。
在发病后的 45 小时内,如果符合条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能够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从而挽救尚未死亡的脑组织。
此外,血管内治疗,如机械取栓,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尤其对于大血管闭塞的患者。
除了这些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一般的支持治疗也同样重要。
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控制血压、血糖,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都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也是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的。
在康复治疗方面,指南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
康复治疗应该尽早开始,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多种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语言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工作同样不容忽视。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都能够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为提高脑卒中防治水平而存在的指南脑卒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种。
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快速发展,其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并且其中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占比例最高。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的出现就是为了推动脑卒中防治水平的提高。
本指南凝聚了业内专家的智慧和心血,更是经过多次实验和调查所得出的系统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几方面简单阐述这份指南。
一、疾病特点以及防控脑卒中在我国每年的发病人数极高,已经直接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占比例最高。
通常这一类患者往往出现的症状比较剧烈,例如无力、言语障碍等。
为了更好的对病人进行治疗,我们需要对这类疾病的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我们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必要知道脑卒中的防控措施,例如健康饮食和日常生活节制等。
二、治疗方案本指南为医生提供了完善的脑卒中治疗方案,从治疗方法、药物分类到药物剂量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该指南也明确指出,医生必须尽快对病人进行治疗,短时间内就需要实施早期治疗和康复治疗。
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病人能够尽早恢复健康。
三、药物使用目前,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所开发出来的药物已经有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本指南中详细解释了当下常见的药物使用方法。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具体操作指导下进行使用,同时医生也应该认真关注患者药物使用的过程,以避免患者忽略或误服药物。
四、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从而使患者在生活中能够重新获得信心和希望。
本指南也详细介绍了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步骤。
康复治疗的过程不仅要依据个体差异做出相应的调整,还需要对康复治疗结果进行有效的反馈,以达到最佳疗效。
总的来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没有什么新的经验和方法,重点是通过整合和梳理现有的治疗方案方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血管介入治疗
• 遵循静脉阿替普酶溶栓优先原则 • 即使患者符合血管内机械取栓的适应症、临床评估后计划行血管内治疗,如果 该患者也符合静脉溶栓指征,则应该先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Ⅰ级推荐, A级证据) • 同时做好术前准备,不应等待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治疗的疗效而延误机械取栓 (Ⅰ级推荐,B级证据) • 推荐结合发病时间、病变血管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综合评估后决定患者是否接 受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发病3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禁忌症
• • • • • • • 血压升高: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 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100x109/L或其他情况 24 h内接受过低分子肝素治疗 口服抗凝剂且INR>1.7或PT>15 s 48h内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或各种敏感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血糖<2.8 mmol/L(50 mg/L)或>22.2 mmol(400 mg/L) 头CT或MRI提示大面积梗死(梗死面积>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2阿替普酶静脉治疗发生症状性脑出血的风险较低在排除禁忌症后可对疑似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尽早启动治疗流程避免安排其他诊断性检查延误治疗级推荐b级证据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代治疗或不治疗的利弊如及时发现证据不支持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则停止溶栓治疗发病3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禁忌症颅内出血包括脑实质出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外血肿等既往颅内出血史近3个月有严重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颅内肿瘤巨大颅内动脉瘤近期3个月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近2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活动性内脏出血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发病3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禁忌
发病3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禁忌症
• 颅内出血(包括脑实质出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外血肿 等) • 既往颅内出血史 • 近3个月有严重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 • 颅内肿瘤、巨大颅内动脉瘤 • 近期(3个月)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 • 近2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 • 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 活动性内脏出血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是中国卒中学专家共同制订的一份临床实践指南,旨在为脑卒中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系统的、科学的诊疗方案,促进卒中诊疗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本文将从指南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指南的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的卒中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急性期卒中抢救不及时、抢救过程中用药不规范等。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系统的诊疗指南势在必行。
二、指南的主要内容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1. 快速评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症状和卒中类型的判断、卒中病因的确定、功能缺失的评估等等。
2. 快速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确定卒中的类型、程度以及卒中相关的并发症和危险因素等。
3. 早期干预:在卒中发生后立即给予必要的早期干预,包括溶栓治疗、血栓抽除术、血管内治疗等等,有效提高卒中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4. 长期治疗:在卒中的后续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西药物治疗、康复训练、预防复发等等,确保病情稳定,避免并发症和复发的发生。
三、指南的临床应用指南的制定有利于规范和提高卒中的诊治水平,具体的应用包括:1.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方便地进行快速评估和诊断,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指南中提供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和用药建议,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3. 通过指南的实施,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优化,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益,降低医疗费用。
总之,为临床卒中医生提供了科学、规范的诊疗方案,是一份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的临床实践指南,将为卒中的诊治提高和改进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精简摘抄版2018

(2018版)
背景
• 2015年4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 病学组发布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 治指南2014》
• 2015年5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 血管介入协作组发布了《中国急性缺血性 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
背景
• 2015 年 10 月 美 国 心 脏 / 卒 中 学 会 发 布 了 《201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治疗 指南更新》
• (2)血糖低于3.3 mmol/L时,可给予10%~ 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目标是达到 正常血糖。
• 三、特异性治疗
• 特异性治疗包括改善脑血循环(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 容等方法)、他汀及神经保护等。
1.静脉溶栓
• (1)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 h内(Ⅰ级推荐,A 级证据)和3~4.5 h(Ⅰ级推荐,B级证据)的 患者,应按照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对禁忌 证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溶栓 治疗。
3.抗血小板:
• (1)对于不符合静脉溶栓或血管内取栓适应 证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 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 mg/d 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急性期后可改 为预防剂量(50~300 mg/d)。(2)溶栓治疗 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24 h 后开始使用(Ⅰ级推荐,B级证据),
6.扩容
• (1)对大多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推荐扩 容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2)对于低血 压或脑血流低灌注所致的急性脑梗死如分 水岭梗死可考虑扩容治疗,但应注意可能 加重脑水肿、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对有 严重脑水肿及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不推荐使 用扩容治疗(Ⅱ级推荐,C级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