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项目可研报告

合集下载

用地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地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地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备受重视。

因此,进行用地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一项用地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以便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某某用地项目2. 项目地点:某某市3. 项目规模:100亩4.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和公共设施等5. 项目投资额:预计总投资额为1亿元6. 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土地取得手续,准备进入项目立项阶段三、市场分析(一)行业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商业、住宅地产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商业综合体项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

因此,商业综合体项目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二)市场需求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某某市商业综合体的市场需求较大,且当地居民对购物、娱乐、休闲等需求不断增长。

因此,商业综合体项目对于满足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优势。

(三)竞争状况目前某某市商业综合体项目还比较少,但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商业综合体项目的竞争也会日益激烈。

因此,项目的定位、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都需要足够重视。

四、技术可行性分析(一)项目选址本项目选址位于某某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土地利用率高,适合用作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等建设。

(二)土地环境选址土地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水电气等配套设施齐全,且土地开发难度较低,符合项目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商业综合体的建设需要引入先进的科技和设备,以提高项目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住宅小区的建设也需要考虑到节能环保和舒适性等因素。

五、经济可行性分析(一)投资规模本项目的投资规模为1亿元,其中包括土地购置费用、项目建设费用、设备购置费用、人员培训费用以及市场宣传费用等。

(二)项目盈利模式商业综合体项目主要通过租金和经营收入来盈利;住宅小区项目则通过售楼盈利。

土地一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一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一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地一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之一引言土地一级开发是指对农村的土地进行规划、开发和利用,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旨在对土地一级开发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政府和农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一、背景我国农村土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下,存在大量荒废和闲置的土地。

同时,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农业劳动力流失严重。

因此,通过土地一级开发,将农村土地转变为农业、工业、商业或住宅用地,可以提高土地产出和效益。

二、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土地一级开发的可行性首先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通过调研和分析市场,了解土地的使用价值和潜在的商业机会。

确保开发的土地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以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政策环境分析土地一级开发需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稳定性对项目的推进至关重要。

因此,开展土地一级开发前,需详细分析政策环境,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3.资源评估土地资源是土地一级开发的基础和核心要素。

通过准确评估土地的地理位置、面积、土地质量、水源等资源情况,可以确保土地一级开发的可行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环境评估,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4.技术可行性土地一级开发需要运用专业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技术。

因此,需要评估技术可行性,确定所需技术是否可行、先进和可操作。

确保项目在技术上具备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5.经济分析土地一级开发的经济分析是评估项目可行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成本投入、土地增值和项目收益的分析,可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同时,需考虑项目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回报周期。

6.社会影响评估土地一级开发涉及到农民的土地流转和职业转变,对社会稳定和农民生计有一定影响。

因此,需要进行社会影响评估,确保项目不会对农民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要充分考虑土地流转的公平性和农民的福利保障。

三、可行性研究方法1.数据收集通过搜集相关的统计数据、调查报告和研究文献,了解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后续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土地整治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整治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整治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土地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整治是指对一定范围内利用价值低、功能单一、结构复杂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通过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功能结构,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力和综合效益,达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的国家,土地整治成为解决土地资源利用矛盾的重要途径。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实施土地整治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查、专家访谈和模型模拟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对土地资源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整治潜力等进行系统评估,综合考量政策、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探讨土地整治实施的可行性及其影响。

三、研究结果1. 土地资源状况分析该地区土地资源面积较大,但土地利用方式落后,存在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其中耕地资源严重受到破坏,水资源亏缺现象普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亟需进行整治。

2. 土地整治潜力评估通过实地调查和模型模拟,确定了该地区土地整治的潜力,包括利用耕地集约化种植、水资源调整和保护、荒漠化治理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生产力。

3. 可行性分析综合考虑政策、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对土地整治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认为该地区土地整治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效益,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农民生活水平。

4. 实施建议在政策方面,应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明确土地整治的政策导向和工作目标。

在经济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

在社会方面,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土地整治的认识和参与度。

在生态方面,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确保土地整治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综上所述,该地区土地整治的可行性较高,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社会效益。

在政策支持、经济投入、社会参与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应积极推动土地整治工作,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全面发展。

土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至关重要。

土地作为一种固定资产,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因此,对土地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本报告旨在针对某市场开发土地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提供决策参考。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某市场开发土地项目2. 项目地点:某市场3.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200亩4. 项目内容:建设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公共配套设施等三、市场环境分析1. 宏观经济环境:当前,某市场所在地区经济稳定增长,政府一直注重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土地市场前景乐观。

2. 土地资源供给:某市场周边存在大量未开发的土地资源,为本项目提供了可靠的土地来源。

3. 竞争行业分析:某市场周边已有多个房地产项目开发,存在一定竞争。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本项目所用建筑技术成熟,施工条件优越,具备必要的技术条件。

2. 经济可行性:通过对土地开发成本、市场需求、投资回报率等方面的分析显示,本项目经济效益可观。

3. 社会可行性:本项目的落地将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 环境可行性:本项目将建设为绿色环保项目,符合当地环保政策和绿色发展理念。

五、风险分析1. 政策风险:政府政策的变动可能对项目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市场风险: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项目销售进度。

3. 技术风险: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会影响项目建设周期。

六、总体建设方案本项目计划建设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和公共配套设施,总占地面积约200亩,建设周期为3年,总投资额预计为5亿元人民币。

七、投资收益预测根据市场调研和经济分析,预计项目建成后年均销售收入为8亿元,年均净利润为1.5亿元,投资回收期为6年。

八、项目实施方案1. 土地获取:与相关部门沟通,获取土地规划许可。

2. 建设规划:制定项目建设规划方案,提交相关审批手续。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土地整治项目一、项目背景土地整治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规划、设计和实施工程措施,对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的过程。

本项目旨在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二、项目目标1.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2. 改善土地生态环境;3. 提高土地产业化水平;4. 增加农村经济收入。

三、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当前土地利用不规范,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壤质量下降,植被退化等问题普遍存在。

因此,市场对土地整治项目需求旺盛。

2. 技术分析:土地整治项目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勘探、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技术手段,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经过调研发现,当前已经存在一些成熟的土地整治技术,可以在本项目中借鉴和应用。

3. 经济效益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进一步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根据初步测算,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将达到20%以上。

四、实施方案1. 项目规模:本项目拟在一个县级行政区范围内进行试点,以总面积5000亩为目标。

2. 时间计划:项目预计在3年内完成,按照年度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3. 技术方案:通过对土地资源、植被分布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

运用土地改良、植被恢复等技术手段进行整治工程实施。

五、风险分析1. 政策风险:国家和地方政策对土地整治等环境保护方面的支持力度可能受到影响,导致项目实施的困难。

2. 市场风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项目可能面临销售收入不及预期的风险。

六、投资计划本项目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包括调查与设计费用、工程建设费用、管理费用等。

资金筹措主要通过政府拨款、银行贷款等方式。

七、结论本项目在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等方面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实施,将能有效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但仍需关注政策和市场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关于地块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于地块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于地块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研究背景二、研究目的三、研究方法四、地块概况五、市场需求分析六、技术可行性分析七、经济可行性分析八、风险分析九、结论与建议一、研究背景地块是指一个固定的土地面积,通常用于建设项目或农业用途。

对地块进行可行性研究是为了评估该地块用于特定目的的可行性,并确定是否值得投资。

在此报告中,我们将对某一地块进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其适合用于何种用途,并且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对地块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其适合用于何种用途,并评估其在技术、经济和市场方面的可行性,以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

三、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进行现场调查,了解该地块的地理位置、土地类型、周边环境等基本情况。

然后,我们将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来评估地块的市场需求情况。

最后,我们将利用相关技术指标和经济模型,评估地块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四、地块概况地块位于某个地区的郊区,总面积为100亩。

该地块周边环境良好,交通便利,适合用于农业、建设等多种用途。

五、市场需求分析1. 土地需求情况在该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一方面,农业用地的需求量随着人口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对开发用地的需求也在增加。

因此,该地块有望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投资项目。

2. 农业需求情况由于该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因此,该地块也可以考虑用于农业种植。

六、技术可行性分析1. 土地条件经过对地块的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块土地肥沃,适合用于农业种植。

同时,土地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适宜用于工业开发。

2. 技术条件在该地区,农业技术和建设技术相对发达,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七、经济可行性分析1. 投资成本对该地块进行开发和利用需要一定的投资成本,包括土地购买成本、建设成本、劳动力成本等。

地块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块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块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人口的增加,地块的利用和开发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议题。

在选择地块进行开发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该地块是否适合开发,并确定最佳的开发方向。

二、地块概况1.地理位置该地块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是一个非常有开发潜力的地块。

2.土地面积该地块总面积为100亩,地形平整,无明显地质灾害隐患。

3.土地利用现状目前该地块为农村宅基地,大部分农田地块已被开垦种植,周边有少量的农村居民聚集。

周边有少量商业设施和工业企业。

三、市场分析1.需求分析根据周边地块的开发情况以及人口流动情况,该地块的居住需求、商业需求和工业需求都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2.竞争分析周边地块的开发情况也需要进行竞争分析,了解周边地块的开发情况以及周边设施的情况,确定自身的定位和优势。

3.市场预测通过对市场的需求分析和竞争分析,可以预测该地块的开发潜力和未来的市场表现。

四、可行性分析1.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对土地面积、地理位置和市场需求的分析,确定该地块的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分配比例。

2.经济效益分析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包括投资规模、投资成本、开发周期、销售情况等,预测该地块的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分析通过对该地块的开发对周边社会环境和就业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其社会效益。

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评估该地块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制定生态保护措施,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五、风险评估对开发地块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资金风险等,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六、建议和结论通过对地块的可行性研究,可以得出合理的开发建议和结论,包括开发方向、投资规模、土地利用规划、风险应对措施等,为后续地块开发提供参考。

七、参考资料1.《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条例》2.《土地利用规划》3.《市场调查报告》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5.《风险评估报告》以上为该地块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对比分析
将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与类似 地区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项目的优势和不足 。
实地调查法
01
现场踏勘
对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了解项 目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水资源 等自然条件。
调查访谈
02
03
问卷调查
与当地政府、群众代表进行访谈 ,了解他们对土地整治项目的态 度和意见。
对当地群众进行问卷调查,了解 他们对土地整治项目的需求和期 望。
专家咨询法
专家论证
邀请土地整治领域的专家对项目进行论证,提 出意见和建议。
专题研讨
组织专题研讨会议,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对项目进行深入研讨。
咨询评估
委托专业的咨询评估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报告和建议。
05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要求
报告格式要求
统一格式
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包 括标题、目录、正文、附录等部分。
字体字号
报告的字体和字号应符合规范,一般 采用宋体或仿宋体,字号根据内容的
重要性进行适当调整。
图表要求
报告中应使用图表、表格等形式对数 据进行展示,图表应清晰、简洁,表
格应规范、完整。
报告内容要求
全面性
报告应全面反映土地整治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情况,包括项目背景、 目的意义、技术方案、经济分析等方面。
专家评审
组织专家对报告进行评审,对报告内容、技 术方案、经济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修改完善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 提高报告质量和水平。
最终审查
对修改后的报告进行最终审查,确保报告符 合土地整治项目的要求。
报告批准程序
提交申请
项目单位向相关部门提交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申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10村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土资源局二O一二年五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附录一、附表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2、项目区土地利用规划面积汇总表3、项目区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照表4、土地整理项目任务、工程内容及投资估算表5、新增耕地一览表二、附件*********等10村土地整治项目勘测报告。

三、现状图片四、附图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1万)(局部)2、***土地整治规划图 (1:1万) (局部)3、***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 (1:1万)4、土地利用分副现状图 (1:1万)5、*********等10村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1:5000)6、*********等10村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图 (1:5000 )。

第一章项目概况1.1 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1.1.1 项目背景根据国家制定的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负责保持本辖区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法定目标和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实行“占补平衡”的政策要求,济南市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土地整理的政策。

基于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人民政府从实际着想,欲扎扎实实地为农民办实事,为经济建设提供土地保障,提出对***共计11个村土地进行整理。

鉴于本项目投资多,地方政府财力难以承担,特申请将此项目列入济南市土地整理重点项目,由济南市财政投资扶持。

1.1.2 项目原由和建设的必要性(1)是缓解人增地减、人地矛盾加剧的需要人增地减矛盾日益突出,人口和土地逆向发展的形势日趋严峻。

人多地少的矛盾直接制约着全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和集体、个体和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使非农业建设对耕地的需求量日渐扩大,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的难度不断加大。

因此,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成为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科学规划,合理配置田、水、路等基础设施,实现地块的规模化、标准化,提高耕作技术与管理的科技含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4)具有土地开发整理基础为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府、许商街道办事处把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定规划、计划、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

1999年,根据中发[1997]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政府进行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制定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退耕,适度开发的目标,并在工作中抓好试点,逐步推进,确保落实。

1.1.3 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意义(1)通过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能够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的人地矛盾,有力地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

为小城镇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以土地开发整理为契机,依靠当地农业科研技术力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3)通过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项目区整体定位,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4)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建立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应用平台,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项目区传统农业走生态型农业发展道路,带动当地农业生产上水平上档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2.1 项目类型本项目申报市级重点项目。

项目区属平原,地势较为平坦。

项目区涉及***的边庞家村、边张家村、大路家村、东双庙村、***、栾庙村、马集村、石家村、西双庙村、西万坊村、枣林村等11个行政村。

项目区总面积598.24公顷,盐碱地、设施农用地有很大的整理潜力。

通过土地平整可新增耕地53.72公顷。

1.2.2 项目性质本项目属土地整理项目.1.2.3 项目范围涉及***共11个行政村。

项目区北起西万坊村水浇地,南至西双庙村水浇地,西起世家村水浇地,东至马集村水浇地。

(1)建设规模项目区东西长3.79公里,南北宽2.19公里,总面积598.24公顷。

该项目预算总投资1744.41万元,全部由市财政投资。

其中,工程施工费1533.7万元,占总投资的 87.92%,设备购置费0万元,占总投0%,其它费用共计176.48万元,占总投资的10.12%,不可预见费34.20万元,占总投资的1.96%。

工程施工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224.64万元,占总投资的12.88%;农田水利工程234.53万元,占总投资的13.44%;田间道路工程1059.60万元,占总投资的60.75%;其他工程14.88万元,占总投资的 0.85%。

其他费用包括前期工作费:70.07万元,占总投资的4.02%;工程监理费:20.83万元,占总投资的1.20%;竣工验收费:46.01万元,占总投资的2.64%;业主管理费:33.53万元,占总投资的1.92%(见表1)。

项目实施拟分一期进行,总工期1年,2013年1月开工,2013年12月竣工。

1.2.6 项目任务目标项目整理区总面积598.24公顷。

通过开发整理,达到新增耕地率8.98%的目标。

(见表4)通过配套基础设施和生态防护林网,灌溉保障率达到75%以上,建成“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旱能浇,涝能排”的基本农田。

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将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

表1-1 预算汇总表第二章报告编制依据2.1 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2.2 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政策(1)《土地开发整理标准》;(2)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8]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3)国土资发[1999]39号《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4)国土资发[1999]50号《关于设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通知》;(5)《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办法》;(6)《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7)《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8)国家制定的其他土地开发整理政策、规定;(9)鲁财综[2007]128号《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试行)》;2.3 相关设计规范(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7)《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9)部颁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10)部颁SL18-91《沟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11)部颁SDJ127-84《灌溉排水沟系设计规范》;(12)《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

2.4 地方有关文件、规划、计划(1)《***土地整治规划》(局部);(2)《***土壤志》;(3)《***土地资源调查报告》;(4) ***水务、农业、林业、环保、交通、电力等部门有关文件;(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局部);(6)《***水利志》;(7)《***水利区划报告》;(8)《***综合农业区划报告》;(9)《***水利区划报告》;(10)《***农村电力网“十五”发展规划》;(11)《***统计年鉴(2010年)》;(12) ***水务、农业、林业、环保、交通、电力等部门有关文件。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3.1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区位于北纬37°16′36″~37°17′48″,东经117°01′12″~117°03′41″,项目区北起西万坊村水浇地,南至西双庙村水浇地,西起世家村水浇地,东至马集村水浇地。

涉及***共11个行政村。

包括:***的边庞家村、边张家村、大路家村、东双庙村、***、栾庙村、马集村、石家村、西双庙村、西万坊村、枣林村等11个行政村。

3.2 自然条件3.2.1气象项目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季节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旱涝交替,冬季寒冷干燥。

多年平均气温12.8℃,年最高气温40.5℃,年最低气温-22.6℃。

多年平均无霜期195天,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05毫米。

降雨年内分配很不均匀,3~5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2.5%,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6%。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164毫米,多年平均风速2.9米/秒,历年最大风速29米/秒。

3.2.2地形地貌项目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貌类型为沿黄缓平坡地,土壤成土母质为黄河冲积物。

地面高程在14~16.5米之间,土地平整度差。

项目区内形成了岗、坡、洼地相间的微地貌。

3.2.3水文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造成了结构层次交错、岩性复杂多变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其厚度达数百米。

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储存于粉细砂层中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埋深2~3米,水平径流缓滞,垂直运动强烈。

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河流间歇性补给。

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为中碳酸岩型水,矿化度一般为1~2克/升。

水质良好,适于灌溉。

3.2.4植被项目区内大部分为农田,周围植被较好。

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蔬菜等,部分农路两侧种有少量林木,树种主要有:杨树、柳树等;零星分布的废弃地、闲散地等处多为自然植被,品种有紫穗槐等野生灌木和爬地龙、蒲公英等野草。

3.2.5土壤项目区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壤为壤质潮土和壤质盐化潮土。

可耕性好,适宜农作物生长。

但由于土壤发育弱,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含盐量偏高,有强石灰反应,致使盐碱地在项目区内分布较广。

3.2.6 自然灾害项目区常见自然灾害有:旱灾、涝灾、干热风等。

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利工程设施得不到有效利用,农田多存在“旱时无水灌,涝时无处排,农民靠天收”的局面。

干热风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危害较大,尤其对小麦生长不利,使小麦得不到灌浆所需的水份导致灌浆不足,使小麦籽粒不饱并提前成熟而导致减产。

3.3 社会经济条件项目涉及***共11个行政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