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思品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拔高训练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1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_6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的内容是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第四单元的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能力目标:培养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和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对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理解和尊重的感情;激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四、教学难点:培养对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理解和尊重。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请学生欣赏歌曲《爱我中华》,再让孩子们谈谈听完这首歌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交流后进行小结,并引出课题。
是啊,56个民族风采各异他们犹如一枝枝花散布在祖国各地,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大家庭感受他们各自的风采吧!板书课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各民族团结友好的情景和氛围,在欢快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以此为话题自然引出本课的所学内容。
】(二)、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1、我所知道的民族首先让我们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看看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民族。
2、找一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位置。
3、了解少数民族自治的含义。
4、民族小调查调查的本地、本班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
【设计意图:通过“看谁知道的民族多”的形式进行抢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再通过“找一找”使学生对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的分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并了解少数民族自治的含义。
最后通过调查的本地、本班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受民族的多样性。
】(三)、民族知识知多少1、请同学们现在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四人为一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所收集到的民族知识,每小组选一人为代表汇报。
2、以说说自己的民族为主题,侧重介绍汉族文化。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3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_6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引发学生“我们都是中华儿女”的炽热的情怀。
2. 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知道许多海外华人尽管身在他乡,却有着许多割不断的中国情结,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1. 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体会海外华人的爱国之情,引发学生“我们都是中华儿女”的炽热情怀。
2. 知道海外华人和我们一样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许多华人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海外中国城”的教材内容。
结合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问的?海外华人为什么要建“中国城”?过
中国节?
小结:在中国城里,华人们仿佛回到祖国温暖的“家”,这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也许他们的信仰、政治观点各有不同,但他们却始终保持着中华传统与文化习俗。
正如歌曲《我的中国心》中的歌词描述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板书:中国心)
【设计意图:歌曲《我的中国心》拉近了学生与海外华人的心,“走进中国城”让学生体会到海外华人尽管身在他乡,却有着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
】
把你知道的海外华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吧。
小结:每位海外华人之所以能在事业上、学业上取得骄人成绩,就是因为他们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付出了多于常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汗水。
【设计意图:走进华人世界,了解华人在海外的生活。
】
科目:综合实践。
2019-2020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各族儿女手拉手练习卷C卷

2019-2020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各族儿女手拉手练习卷C卷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1 .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除汉字外,还有________、蒙文、________、朝鲜文等几十种文字。
这些文字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 . “________”,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________。
3 . 唐都长安是(______)和(______)的地方。
它有巍峨的宫城和政府的官署,城内街道规划的有如棋盘,(______)、(______),市场分区设置,布局(______),(_______),设有中轴线等。
4 .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_________ 的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_____个民族。
5 . 每逢端午节和中秋节,朝鲜族的妇女会举行___活动。
6 . 云南少数民族歌舞___文明世界。
7 .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____、小聚居、交错____的特点。
二、判断题8 .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们总人口已达13.7亿。
(______)9 . 少数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服饰、饮食习惯,我们应当尊重他们。
(_____)三、简答题10 . 阐述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和亲的重要意义。
11 .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它们分布在祖国辽阔的疆土上。
请你写出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并写出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哪少数民族自治区?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2、3、4、5、6、7、二、判断题1、2、三、简答题1、2、。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20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中华民族大家庭)一、教材剖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人教版道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子女》主题下的一个活动。
这一活动又分“中华民族大家庭”“谈谈自己的民族”“各具特点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节日”“各具特点的民族体育运动”和“民族风俗与礼仪”六个小的活动。
依据教材安排,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第一个活动:“中华民族大家庭”。
教材一开始安排的是一张少量民族地域散布图和各民族人民衣着民族服饰的团结照。
民族地域散布图旨在指引学生认识少量民族的散布状况,能在地图中找出五大少量民族自治区。
各族人民衣着民族服饰的团结照显现了“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欢喜祥和的快乐场景,使学生理解我国是一个一致的多民族国家。
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认识民族地区自治,知道民族地区自治政策保障了少量民族的权益;“我知道的民族”主要指引学生经过各种方式掌握一些少量民族的名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线;同时,也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各民族都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兄弟姐妹。
二、教课目的1、知道我国是一个一致的多民族国家。
2、简单认识少量民族的散布状况,能在地图中找出五大少量民族自治区。
3、让学生认识民族地区自治,知道民族地区自治政策保障了少量民族的权益。
4、活动过程中遇到民族大团结的教育,感觉祖国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暖和。
三、教课要点知道我国是一个一致的多民族国家,遇到民族大团结的教育,感觉祖国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暖和。
四、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MTV《爱我中华》、我国少量民族地域散布图、民族团结照片和表现民族团结的小故事。
2、学生简单认识我国的少量民族,并收集民族团结方面的资料(图片、文字、音像等)。
五、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爱听歌吗?下边让我们一同赏识一首歌曲,会唱的同学能够跟着一同唱。
(MTV《爱我中华》)师生一同边拍手边跟着唱(一段)。
2、师:看得出来,高兴的乐曲深深地感染和感动了每个人,孩子们,高声说出歌曲的名字吧!(学生高声说:爱我中华)3、师:是的,这是一首交口称赞的好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一致的多民族大家庭。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2 各族儿女手拉手》_3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各族儿女手拉手》一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教材提示我们从衣食娱乐文化入手,引领孩子了解中华文明是生活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的不同民族共同创造的,在保家卫国建设家园的征程中,各民族都发挥着自己的独特的作用,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各族人民相互理解和尊重。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社会生活已经有了很多的接触,有比较强的搜集、选择材料的能力,也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但是,他们的这些社会生活体验是零散而肤浅的,本次活动着重就是让他们通过活动,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社会生活体验,鼓励学生通过调查、搜集、体验、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进一步丰富自己独有的生活体验,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初步形成大民族的观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生活调查,了解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凝结而成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饮食、衣着、娱乐等了解中华灿烂文明的由来,开展尝一尝、穿一穿、听一听等活动,分享各民族创造的中华文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各民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懂得理解与尊重其他民族,有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的意识。
【设计理念】通过合作、调查、体验、探究等多种活动方式,进一步丰富自己民族团结的情感体验,初步形成自己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课前生活调查,制作教学课件,安排课堂活动,发现活动孩子们表现出来的积极元素,用于课堂评价与引导。
2、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找找衣食、娱乐等方面哪些民族创造的文明被大家所接收喜爱,方便的话,搜集一些实物课堂展示;搜集自古以来,在国家建设和抗击外侮过程中的突出人物及他们的民族。
【教学过程】活动一:各族儿女共生活1、谈话导入:同学们饿了吗?快品尝一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食品吧!味道怎么样?好吃吗?2、你们刚刚吃的什么?你知道是哪里产的吗?(新疆)新疆离我们多远啊?现在,我们在合肥就可以品尝到这些美食。
人教版政治思品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巩固辅导

人教版政治思品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巩固辅导第1题【单选题】举行火把节的民族是( )A、彝族B、回族C、维吾尔族【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第一个进西藏的公主是:( )A、王昭君B、文成公主C、天平公主【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每年的三月三举办歌节的民族是:( )A、锡伯族B、壮族C、蒙古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善于跳孔雀舞的民族是:( )A、傣族B、白族C、汉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被称为我国“两弹之父”的著名科学家是( )A、华罗庚B、钱学森C、邓稼先【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敕勒歌》这首流传甚广的民歌,是我国古代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我们的民族的始祖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______,这体现了民族之间的______,我们应该______各民族的习俗与礼仪。
A习俗与礼仪B差异C尊重【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______的自由。
A自己文字【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尊重是______的前提,而认同他人的______就是最基本的尊重。
A沟通B品质【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在祖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______的【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有许多海外学子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知道的有______ A华罗庚、邓稼先【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我们的祖国是一个______大家庭,共有______民族,其中,______人数最多,其他民族人数较少,被称为______。
我们都是______?人。
【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二十九届奥运会时间是______地点:在中国的______【答案】:【解析】:第16题【填空题】著名数学家______听到新中国成立毫不犹豫地回到祖国。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2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设计_6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目标: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3、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教学重点:(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教学难点: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整理中华历史上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结晶,杰出人物的成果、事迹等,可以是图片、实物、文字、音像等。
2、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
3、收集民族友好往来的故事。
4、分小组以调查访问、阅读书报、上网查阅、收看新闻等渠道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的各种民族政策,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准备交流。
一、活动主题:共同创建我们的祖国二、活动过程:(一)“劳动结晶”展示导语: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各族儿女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共同创造的,每个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感受中华大家庭的团结。
1、吃穿用的:问:我们现在吃穿用的实物,有哪些是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结晶?(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
(2)教师补充。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4、85页了解。
2、文学作品:有哪些民族儿女曾经在文学方面做出巨大贡献?(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
(2)教师补充。
3、音乐绘画:有哪些民族儿女曾经在音乐绘画方面做出巨大贡献?(1)现在我们使用的哪些乐器是由少数民族乐器演变来的?(2)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4、你还知道哪些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分小组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实物、文字、音像资料等,根据需要边展示边介绍。
过渡:各族人民不仅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而且在不同时期在不同战线上也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1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_29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教学目标[德育目标]:通过介绍祖国--些不同区域不同时代人们服饰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们怎样适应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智育目标]:知道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知道服饰与当地气候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在不断变化;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生活陋习。
[素质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知道服饰与当地气候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在不断变化;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生活陋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可以是文章、采访记录,故事,图片,实物)1、了解服饰的学问。
2、搜集一些传统服饰的故事和传说。
3、看视频资料,懂得服饰文化的差异。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活动设计小组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会了人们养蚕、缫丝、织帛的本领。
从此,人们既会制衣,又会做鞋子,从上到下都装束起来,改变了远古时代穿树叶、披兽皮的习惯。
服饰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
这就是衣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
(二)衣裳的传说介绍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的故事。
(三)绚丽的丝绸1、师:早在四千年前,勤劳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养蚕、缫丝,织出灿若云霞的丝绸。
当中国的丝绸运到西方,传到古代的罗马帝国时,那里的人们看到五颜六色、灿烂夺目的丝绸,赞不绝口,当地的贵族都以拥有一件中国的丝绸衣裳为荣。
2、请学生边看图边介绍丝绸的生产过程。
(四)不同地域的服饰1、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中华服饰多姿多彩,形式各异。
但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在服装上又有着共同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政治思品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拔高训练
第1题【单选题】
举行火把节的民族是( )
A、彝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每年的三月三举办歌节的民族是:( )
A、锡伯族
B、壮族
C、蒙古族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 )是民族觉醒很政治进步的象征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第一个进西藏的公主是:( )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天平公主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被称为我国“两弹之父”的著名科学家是( )
A、华罗庚
B、钱学森
C、邓稼先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举行泼水节的民族是( )
A、傣族
B、白族
C、藏族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我们的民族的始祖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当我们谈到中华儿女时,自然会想到那些生活在海外的______。
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______、同样的______。
A华人
B血脉
C根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二十九届奥运会时间是______地点:在中国的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______大家庭,共有______民族,其中,______人数最多,其他民族人数较少,被称为______。
我们都是______?人。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族儿女在相互______与______中共同创造的,各民族都为______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A交流
B融合
C中华文化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敕勒歌》这首流传甚广的民歌,是我国古代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在祖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______的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山东一带活跃着一支威振四海的少数民族抗日武装——______,这支部队的总队长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5题【填空题】
尊重是______的前提,而认同他人的______就是最基本的尊重。
A沟通
B品质
【答案】:
【解析】:
第16题【填空题】
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人民始终致力于民族间的______,共同维系着______和
______。
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始终致力于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共同维护着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
A互相理解
B民族团结
C国家安定。
【答案】:
【解析】:
第17题【填空题】
1300多年前,唐朝______公主与吐蕃王______和亲,开创了唐蕃友好交往的新时代。
【答案】:
【解析】:
第18题【填空题】
为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______,保障少数民族有同样______,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______,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
A文化
B参政议政权利
C经济发展
【答案】:
【解析】:
第19题【填空题】
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______和独特的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0题【填空题】
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1题【填空题】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______的自由。
A自己文字
【答案】:
【解析】:
第22题【问答题】
为什么中国人要到海外却生
活?
【答案】:
【解析】:
第23题【问答题】
班上组织野炊,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尊重回族同学马小青的饮食习惯。
波波说:“应该少数服从多数。
”你认为波波说得有道理吗?到底该怎么做?
【答案】:
【解析】:
第24题【问答题】
华人生活的地方为什么叫唐人街?
【答案】:
【解析】:
第25题【问答题】
华人为传播中国文化作了哪些贡献?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