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_01文学体裁分类及鉴赏技巧
文学作品的体裁

(一)诗歌
诗歌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 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饱含作者的 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 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 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 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 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 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 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 语言。”
(2)叙事诗又称为故事诗,诗中有比较 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 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 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艾里甫与赛乃姆
这首歌流自我智慧的源泉, 象夜莺的悲鸣激荡在每个人的心间。 我放开歌喉歌唱艾里甫与赛乃姆,
为忠诚的恋人献上爱情的花环
《孔雀东南飞》、《木兰辞》、《长恨歌》、 《琵琶行》等都是著名的叙事诗;《阿诗玛》 《嘎达梅林》是少数民族叙事诗;古希腊荷 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英国诗人 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 盖尼·奥涅金》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周 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理
,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你
呵,总理,
在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哪
辽阔大地,
里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
呼唤:
周
周--总--理—
总
广场回音:
理
“呵,轻些呀,轻些,
,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这些字像许多根皮鞭接连地打着觉慧的头,他觉得 他的头快要破碎了。他走出门去,耳边顿时起了一 阵悲惨的叫声。突然他发见在他的面前是一个黑暗 的世界。四周真静,好像一切生物全死灭了。在这 茫茫天地间他究竟走向什么地方去?”他徘徊着。 他抓自己的头发,打自己的胸膛,这都不能够使他 的心安静。一个思想开始来折磨他。他恍然明白了。 她刚才到他这里来,是抱了垂死的痛苦来向他求救。 她因为相信他的爱,
文学常识:文学体裁类别

文学常识:文学体裁类别文学常识:文学体裁类别导语: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
Ⅰ散文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Ⅲ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就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文学体裁知识点总结

文学体裁知识点总结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按照其特定的形式、结构及表现方式进行分类的概念。
在文学创作中,不同的体裁可以给作品赋予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使得文学作品丰富多彩。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文学体裁进行介绍和总结。
一、文学体裁的分类文学体裁根据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在传统的分类体系中,文学体裁主要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和戏剧三大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种体裁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1. 诗歌诗歌是文学中最为典型的一种体裁,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韵律和节奏的追求。
诗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韵律严谨的韵诗,也有自由散漫的自由诗。
古代的诗歌多以五言或七言为主,而现代诗歌则更加注重对意象的表达和想象力的展现。
诗歌常常通过修辞手法和象征符号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感,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抒情性。
2. 散文散文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学体裁,其不受韵律和节奏的约束,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散文随笔、散文小品、散文随笔等等。
散文在表达方式上可以是议论性的,也可以是抒情性的,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文学表现形式。
散文的语言通常比较通俗易懂,也更贴近日常生活,因此受众面更加广泛。
3. 戏剧戏剧是一种适合于舞台表演的文学形式,其最基本特点就是对话。
戏剧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悲剧、喜剧、话剧、歌剧等等。
戏剧的创作需要侧重于角色的塑造和对话的交锋,以及舞台表演的呈现方式。
因此戏剧通常对舞台和表演要求比较高,需要有专业的导演和演员来演绎。
以上三种体裁都是文学中比较典型的体裁,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方式,但各有千秋,没有谁比谁更重要,只是适应不同的创作需求和表达目的。
二、文学体裁的作用文学体裁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文学体裁,就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文学体裁不仅可以赋予作品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方式,更可以满足读者不同的审美需求和文学欣赏体验。
以下将具体介绍文学体裁的作用。
《文学的类型和体裁》课件

05
总结
文学的类型和体裁的重要性
文学的类型和体裁是文学研究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们对于理解文学作品、 作家和文学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文学的类型和体裁的研究,可 以深入了解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化背 景和社会意义,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 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文学的类型和体裁是文学发展的产物 ,它们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 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文学特点和趋 势。
0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将更加频繁和深入,对文学 的类型和体裁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关注全球范围内文学的发展趋势,以 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0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学的类型和体裁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新 媒体技术将为文学创作和传播带来更多的可能性,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创新。
改编
文学作品改编需要忠实于原著,保留 原著的精华和特色,同时要结合时代 背景和观众需求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 整,使作品更具有时代感和观赏性。
文学作品的教学与学习
教学
文学作品的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分析作品,提高学生 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学习
文学作品的学习需要注重积累和反思,通过阅读不同类型和体裁的作品,积累文学知识,同时要结合 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生智慧。
详细描述
戏剧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现场感,要求演员具备较高的表演 技巧和舞台表现力。戏剧可以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类型 ,还可以按照题材、时代等分类,如莎士比亚戏剧、现代话 剧等。
散文
总结词
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学体裁,不受韵文和形式的限制,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 历。
文体基础知识及阅读鉴赏要点

(文体按表达方式分,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4种;按文学样式分,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4种。
)1.叙述的方法:⑴顺叙。
按照人物的成长过程或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⑵倒叙。
一般将结果或高潮提到文章的前面,有助于造成悬念,使读者急于要看下去。
⑶插叙。
暂时中断主要事件的叙述,插人一段相关的叙述,对主要情节起衬托和补充作用。
2.叙述的线索:线索指有一条或几条鲜明的脉络贯穿全文,使文章的全部题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有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等等。
一篇记叙文一般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要线索。
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复线的,则有主线与副线之分、明线与暗线之别。
3.记叙文的人称:⑴第二人称。
“你”或“你们”,便于对话、抒情。
自由灵活,真实亲切。
(当对话者为物时)起拟人化的作用。
⑵第一人称。
“我”或“我们”。
作为故事的参与者来直接讲述故事,使叙述真实亲切,拉近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议论、抒情。
⑶第三人称。
用“他”或“他们”来叙述。
站在故事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
便于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全面灵活反映现实,深入人物内心。
4.描写的种类:⑴人物描写⑵景物描写⑶场面描写⑷细节描写/⑸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⑹白描(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地勾勒出生动传神的形象)⑺工笔细描(细致入微,工整细密)5.人物描写的方法:⑴肖像描写。
是对人物的体态、服饰、音容笑貌进行的描绘。
⑵语言描写。
专指人物的对话、独白等话语的描绘。
⑶行动描写。
是对人物所做的事情(文章的情节)以及做事时具体动作描绘。
⑷心理描写。
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思想活动的展示。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思路三部分(体现在文章中便是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也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3.主要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喻证法、引申法(归谬法)。
4.论证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文学体裁常识

文学体裁常识文学体裁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它是与实用类文体相对立的一个概念。
文学体裁的四大样式指:散文、小说、戏剧、诗歌。
下面分别简单简绍:一、散文1、定义:现在使用“散文”这一概念,有时指广义散文,有时指狭义散文。
广义散文是指与韵文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范围较宽;狭义散文是指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即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范围较窄。
这里所谈的是狭义散文。
2、分类: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主要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以叙述事情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抒情散文主要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以抒发情感为主,兼有叙事议论。
议论散文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以论述事理为主,兼有抒情叙事。
作为文学体裁的散文,几乎都会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来增强文学性,使其具有“文学”的特点,几乎不存在表达方式单一,只是单纯叙事、单纯抒情、单纯议论的散文。
3、特点:一般认为,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指散文取材广泛,行文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神不散”主要是指散文表达的中心或主旨必须明确而集中。
就一般情况看,用“形散而神不散”来概括散文的特点是相当准确的;当然,对这一概括有人有不同看法。
4、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1.寓情于景,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景物中。
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将清、静、悲凉之情融注于故都秋景的描写之中(有人认为融注的是纯粹的喜悦之情)。
2.即景抒情,即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描写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淡淡的喜悦和淡淡哀愁之情。
3.叙事抒情,即通过叙述事情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
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节,通过叙述“我”因身体残疾,苦闷难熬,百无聊赖地独自到地坛消遣,而母亲关爱担忧却又不愿张扬表露的事情,抒发对母亲的歉疚、感激和赞颂之情。
4.寓情于物,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某一物象中。
如矛盾的《白杨礼赞》,通过描写和赞美白杨树的伟岸形象和坚强品质,来赞美坚持抗战的中国农民。
《大学语文》教案

一、教案名称:《大学语文》教案二、课程性质与目标: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文学鉴赏、文字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现代人才。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章:文学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文学的基本概念、文学体裁、文学批评与鉴赏方法等。
教学安排:讲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文学体裁的特点,教授文学批评与鉴赏方法,并进行相关练习。
2. 第二章:古代诗歌教学内容: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代表诗人及作品等。
教学安排:介绍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分析主要流派的特点,讲解代表诗人的创作风格,欣赏经典诗作,并进行诗歌创作练习。
3. 第三章:现代散文教学内容:现代散文的定义、特点、主要流派、代表作家及作品等。
教学安排:阐述现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分析经典散文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散文阅读和写作练习。
4. 第四章:小说欣赏教学内容:小说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等。
教学安排: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分析小说的结构、人物塑造和艺术手法,欣赏经典小说作品,进行小说创作练习。
5. 第五章:戏剧文学教学内容:戏剧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等。
教学安排:介绍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分析戏剧的结构、人物塑造和艺术手法,欣赏经典戏剧作品,进行戏剧创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学作品选读、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程评价与反馈:1. 课程评价:采取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文学作品鉴赏与批评、期末考试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反馈:通过学生反馈、课堂讨论、教学检查等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化记载的鉴赏和分析方法

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化记载的鉴赏和分析方法一、文学体裁1.诗歌:以抒情、言志为主要目的,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和音乐性。
2.散文:以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为主要表达方式,注重文字的优美和意境。
3.小说: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等元素的刻画,展现生活面貌和人类命运。
4.戏剧:以舞台表演为主要形式,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展现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5.童话:以幻想、寓意为主要特点,针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和审美培养。
6.寓言:以假托的故事寄寓意深刻的思想,旨在启发思考和警示人生。
7.史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民族精神和社会风貌。
二、文化记载1.史书:记录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内容,以真实、客观为原则。
2.志书:记载地理、风俗、人物、物产等一方情况,具有地域性和专题性。
3.传记: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展示人物品质和成就。
4.日记: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写的文字,记录心路历程和所见所闻。
5.文献:具有历史、学术价值的书籍、文章、碑帖、档案等。
三、鉴赏和分析方法1.阅读理解:认真阅读作品,理解作者观点、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把握作品主题。
2.审美欣赏: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品味语言、形象、情感等审美要素。
3.批判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审视作品,分析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
4.历史文化背景了解:研究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时代特点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5.比较分析:将不同作品或同一作品的不同方面进行对比,找出特点和共性。
6.文本细读:仔细分析作品中的细节,挖掘隐含意义,领会作者匠心独运之处。
7.主题探讨:从作品中发现和挖掘主题,分析作品对人生、社会、人性的思考。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和鉴赏分析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化记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诗歌《静夜思》的作者是谁?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解题方法:通过阅读《静夜思》这首诗,可以知道作者是李白。
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 材 亲情 忧国忧民 乡情 山水田园 友情 哲学与神学 爱情
诗歌· 诗歌概述
诗歌的特点
高度凝炼地反映社会生活 语言精炼、形象 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具有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
诗歌· 诗歌的欣赏技巧
了解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的内涵之一是指作者所处的 历史时代,另一内涵是指作者自身的经历 等对作品思想情感的影响。 例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有“故国 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之句采用 了倒装和省略。
诗歌· 诗歌概述
返回
元代出现的散曲与传统诗词相比,大大扩 展了表现范围。其形式更自由,语言更活泼, 具有俚俗韵味,给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套曲)两种形式: 小令是单支曲子,套曲是由两支以上属同一宫 调的曲子依次连缀而成。 前期代表作家是关汉卿、马致远,其作品 通俗平易、诙谐泼辣。后期代表作家是张可久、 乔吉,他们一改前期散曲的本色,风格趋于雅 正典丽。
清朝初期,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 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 清中叶以后,考据学风极旺,影响到当时 的诗坛。相对而言,郑燮反映民情,袁枚直抒 性情,黄景仁独写哀怨较有特色。 道光、咸丰年间,内忧外患,龚自珍揭露 社会黑暗,抒发报国大志,成为近代诗歌史上 开一代风气的第一位大诗人。 黄遵宪则是继龚自珍之后,给“诗界革命” 开辟道路的最为杰出的诗人。
戏剧文学与戏剧
戏剧文学即剧本,是与诗歌、散文、小说相并 列的一种文学文本样式,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
现代剧 历史剧 神话剧
独幕剧 多幕剧
分类
悲剧 喜剧 正剧 话剧 歌舞剧 诗剧
舞台剧 街头剧 广播剧
戏剧· 戏剧文学概述
中国戏剧的发展
上古至五代出现的各种含戏剧因素的艺术形 式是中国戏剧的萌芽 汉代兴起的“角觝戏”是中国戏剧的雏形。 南北朝时出现“踏摇娘”,戏剧成分都已具备。 唐代的“参军戏” ,类似于现代的相声。 宋代,产生了宋杂剧,并于南宋时南北分流。 到了元代,元曲成为时代主流文学。元曲包括 两部分,杂剧和散曲。“元曲四大家”的《窦娥冤》 《汉宫秋》《墙头马上》《倩女离魂》《西厢记》
余光中(1928—), 福建永春人,生于 江苏南京。中国当 代学者、作家、翻 译家。
小说· 小说概述
小说起源于劳动时休息时彼此谈论的故事。
小说在相当长时间里受到排斥,发展很慢。 汉以后,零星出现和流传的小说被称为古小说。 到了唐代, “则始有意为小说”。唐人小说 被称为唐传奇,影响较大的元稹的《莺莺传》。 宋代产生了白话小说,代表为“三言”、“二 拍”。 元末明初至明末,《三国演义》、《水浒 传》、《西游记》、《金瓶梅》。 清代《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 “五四” 以后,《狂人日记》《子夜》、《激 流三部曲》、《骆驼祥子》、《边城》
第一部分
文学体裁分类及鉴赏技巧
学习内容
1 2 3 4
诗歌 散文 小说 戏剧
诗歌· 诗歌概述
诗歌的发展
1 2 3 4 5 6
帝尧 周代 战国后期 汉代 魏晋 唐代
7 8 9 10 11
宋代
元代 明朝 清朝 五四时期
诗歌· 诗歌概述
诗歌的分类
叙事诗 内 抒情诗 容 分类 格律诗 式 自由诗 形
小说· 小说欣赏技巧
总体解读故事、了解人物
1
重视故事
小说“寓教于乐”的审美功能常常是通过 可读性很强、艺术感染力较大的故事来实现的。 重视人物 在了解故事轮廓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把握 小说人物,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2
小说· 小说欣赏技巧
体味细节、把握情节
1
注重细节
要着分析每个情节单元的写人细节,把握 人物性格。
小说· 例文赏析
老人与海(节选)
小说以写实手法展现了捕鱼老 人桑提亚哥在重压下仍保持的 优雅风度,这种精神上永远不 可战胜者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 的“硬汉”形象之一,表达作 者一贯推崇的勇敢、坚毅、意 志力等精神。
海明威(1899— 1961),美国小说 家,1954年诺贝尔 文学奖获得者
戏剧· 戏剧文学概述
戏剧· 戏剧文学的欣赏技巧
掌握戏剧结构
内部结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纵向的戏剧线索:一条或多条 常见结构:开放式、锁闭式、人物展览式
戏剧· 戏剧文学的欣赏技巧
品味戏剧语言,感受其艺术美
舞台说明 :说明动作、心理、布景、环境 人物语言 (台词):对白、独白、旁白
1 2
精炼美:表达的内容丰富而深刻 含蓄美: “寄不尽之意于言表之外”
诗歌· 诗歌概述
返回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具有楚 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楚辞(骚体)。 楚辞句式长短参差,以六言、七言为主,多 用“兮”字。 楚辞奠基人屈原,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 大诗人。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 等。 《诗经》和《楚辞》是后世诗歌发展的两大源 头,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
戏剧· 例文赏析
哈姆雷特(节选)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 创作的最高成就。剧中王子哈 姆雷特和国王克劳狄斯的冲突 是悲剧的主要冲突,这一冲突 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 理想和封建专制的黑暗现实的 尖锐矛盾。
莎士比亚(1564— 1616),文艺复兴 时期英国伟大的戏 剧天才和诗人。
诗歌· 诗歌概述
戏剧· 戏剧文学概述
戏剧文学的特点
与诗歌、散文和小说相比,戏剧文学除了 具有文学的共性外,又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戏剧情景高度集中 戏剧冲突强烈紧张 戏剧结构严密完整
戏剧语言具有个性化
戏剧· 戏剧文学的欣赏技巧
领会戏剧冲突及体现的社会意义
1 2 3
首先了解冲突的起因、性质 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 从而完整地把握剧本的情节
诗歌· 诗歌概述
返回
宋诗成就不如唐诗,但自成特色。宋诗坛 成就最大的是苏轼和黄庭坚。苏轼是宋代文艺 大家,他的诗说理抒情,启人心智;黄庭坚是 江西诗派的宗主,注重诗歌语言的借鉴和创造。 南宋诗人的杰出代表是“中兴四大诗人”陆游、 尤袤、杨万里、范成大,他们都出于江西诗派 而终能自成一家。 南宋后期出现“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 他们的作品现实感不强,诗格比较浮弱。 宋末,文天祥、汪元量等人的爱国诗篇, 为宋代诗坛添上了最后一抹光彩。
诗歌· 诗歌概述
返回
汉末魏晋时期,文学进入自觉时代。 “三曹” 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的诗作为其顶峰代表。 他们的抒情浓烈,感情细致,风格遒劲刚健,后 称“建安风骨”。 建安诗歌以曹植和王粲的成就最为杰出。陶 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 一扫当时玄言诗盛行的局面,给诗坛吹进了一阵 清新之风。陶诗多写田园生活,风格自然,对唐 代山水田园诗派有直接影响。
戏剧· 戏剧文学概述
中国戏剧的发展
近代,京剧成为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群英会》 《打渔杀家》《铡美案》。同时话剧产生。
新中国成立后,《龙须沟》《茶馆》《蔡文姬》 《关汉卿》等优秀剧目大量涌现。
戏剧· 戏剧文学概述
西方戏剧的发展
戏剧起源于古希腊,约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 戏剧达到全盛时期。 中世纪时,教会创造了宗教戏剧,15世纪后出现 了世俗戏剧,主要包括道德剧、愚人剧和笑剧。 17世纪,古典主义文艺思潮。法国,莫里哀 。 18世纪,启蒙运动。歌德,《浮士德》。 19世纪,雨果,《艾那尼》。 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果戈里和挪威的易卜生。 进入20世纪,创作呈现出多元化。
诗歌· 诗歌概述
返回
汉代的“乐府诗”是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的 名称 “乐府”而来的,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 精华。 汉乐府民歌继承《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富有生活气 息。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 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
把握情节 首先,看小说情节事件的典型性。其次, 看小说情节组合形式的机智性。
2
小说· 小说欣赏技巧
分析主题、掌握欣赏技巧
1
分析主题
小说的主题隐含在小说的因果情节和人物 描写里,通常与作者的主观意图有直接联系。
2
掌握技巧
塑造人物和设计情节等方面。
1.正面延宕与侧面衬托的写人技巧 2.多重突转与反跌对比的情节技巧
返回
诗歌产生于生产与劳动相传是帝尧时代的《击 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 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诗歌· 诗歌概述
返回
到了周代,《诗经》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第 一部诗歌总集应运而生。《诗经》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部分,都是可以 配乐演唱的。 《诗经》的篇章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 民性,善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 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和回环往复的句式。
散文· 散文欣赏技巧
追根溯源
1 2
纵贯式 横为线索 3 纵横交贯式
散文· 散文欣赏技巧
领悟意趣,品尝意味
意趣与意味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文中的人、事、 景有机融合,品味散文离不开对散文所刻画的人、 事、景的把握和体悟。 写人讲究用少量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神采,表 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鲁迅的《范爱农》。 叙事不在乎情节的完整,如丰子恺的《梦痕》。 写景真实细腻,重在写意如《永州八记》。
诗歌· 诗歌概述
返回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初唐四杰”和后来的陈子昂。 盛唐时期两大流派:一是以王维、孟浩然 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另一个是以高适、 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接着,出现了“诗仙” 李白和“诗圣” 杜甫。 中唐时期,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代表 作《长恨歌》、《琵琶行》。 晚唐诗人中以李商隐、杜牧成就最高,有 “小李杜”之誉。李商隐擅七律,风格绮丽婉 曲,杜牧擅七绝,咏史怀古、抒情写景。
散文· 散文欣赏技巧
找准文眼,细察理趣
“文眼”,是指文中那些能够表达或暗示出作 者情感或文章主题的精炼警策的词句,透过它我们 就可以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把握作者的情感律动, 从而领会文章的意蕴。 1 一是注意从字面上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