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42例

合集下载

滞针刺法结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64例

滞针刺法结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64例
3 讨 论
复 。 针 刺 配 合 隔 姜 灸 , 可 疏 邪 解 表 祛 风 散 寒 , 能 温 既 又
煦气 血透 达经 络 , 而风 邪得 去 , 从 络道得 通 , 肉得 养 , 筋
则 口 喁 自愈 。
面神 经炎 中 医称 “口眼 喁斜 ” “ 瘫 ” , 年 四 或 面 一 季均 可发病 , 以春 、 两 季 发 病 较 高 , 发 生 于 任 何 但 秋 可
光 明中医 21 0 0年 1 2月 第 2 5卷 第 1 2期
C G M D c m e 0 0 V l 5 1 J MC e e b r 1 . o 2 . 2 2
・ 2 3・ 2 6
后 疼 痛 点 消 失 ; 续 治 疗 至 第 6次 后 , 面 瘫 完 全 恢 复 继 左 健 康 , 者深 感 满意 。 患
术 出 版 社 ,9 6 4 4 18 :1 .
[ ] 邹 奉 璋 , 子 铭 .缶床 疾 病 诊 断 依 据 治 愈 好 转 标 准 [ ] 北 京 : 2 罗 I } S . 人
民 军 医 出 版社 ,9 7 3 4 1 8 :6 .
[ ] 邱 茂 良 , 善 忱 . 灸 学 [ . 海 :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9 5: 3 张 针 M] 上 上 18
神 经 炎 是 属 于 “ 的 病 必 须 看 中 医 ” 针 灸 是 目 前 公 有 。 认 治疗 面瘫安 全有 效 的 首 选疗 法 , 是 针 灸 的优 势病 . 也
神经 炎 的病 因 主要 与人体 正气 不 足 , 脉空 虚 , 络 风寒 之 邪乘 虚侵袭 阳 明 、 阳经 脉 致 经气 阻滞 , 少 经筋 失 养 , 筋
肉 纵 缓 不 收 而 发 病 。 西 医 认 为 面 神 经 炎 是 由 于 茎

临床推拿医案六则-最新文档

临床推拿医案六则-最新文档

临床推拿医案六则例一:女,81 岁,右肩疼痛1 个月余。

自述无明显诱因致右肩疼痛,以昼轻夜重为主,曾在某医院就诊,以肩周炎给予黑膏药贴敷,但治疗1周后效果不明显。

检查发现右肩外展、内收、前屈、后伸及上举皆受限,肩井、天宗穴处压痛明显。

询问患者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其家属否认。

为慎重起见,嘱拍胸片。

胸片结果显示左肺门处见一2cmx2cm阴影,经CT扫描确诊为左肺肺癌。

体会:肩周炎多见于50 岁左右的患者,特别是更年期的女性患者。

此例病人年龄已愈80 岁,虽然症状与肩周炎相似,但考虑患者在外院就诊过,效果不显,所以认为一定不是典型的肩周炎。

考虑到肩部症状往往是胸部病症的表现,所以先拍胸片,从而得到确诊。

此例患者为右肩疼,但却是左肺占位病变所致,是因为癌细胞经淋巴循环转移到右肩部,并且CT片显示右肩胛骨已出现骨质破坏征象。

如果没有经过检查就按肩周炎给予推拿治疗,就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例二:女,52岁,双肩关节疼痛1 周。

自述无明显诱因致双侧肩部突然疼痛。

功能障碍。

检查发现患者双肩外展、内收、前屈、后伸、上举均受限,病人呈痛苦貌。

问及最近查体否,家属肯定查过血脂、血糖。

于是给予肩部针灸推拿常规治疗。

治疗1 个疗程后效果不明显。

于是要求患者复查血糖,经过检查空腹血糖为16.4mmol/ L。

故暂停针灸推拿治疗。

先降糖治疗,等血糖稳定后再给予肩部推拿等康复治疗。

体会:肩周炎的发病原因,不甚明确,中医认为与风寒湿侵犯经络、致经络不通有关。

现代医学则认为可能与肩周局部的无菌性炎症有关;但近来有学者认为肩周炎的发病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关系更为密切,一是大多数女性患者的发病年龄与其更年期相关;二是糖尿病患者肩周炎发病率呈正相关性。

从该病的名称“五十肩”来看,女性五十岁正处于更年期时期,大部分患者有内分泌紊乱的症状,而肩周炎的自愈时间与更年期持续时间大致相符;与糖尿病的关系密切可能是由于糖尿病血液中糖分含量高而易于沉积于小血管壁引起血管壁的增厚,易引起管腔狭窄,从而影响血管的通透性而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巨刺法配合推拿治疗粘连严重型肩周炎30例疗效观察

巨刺法配合推拿治疗粘连严重型肩周炎30例疗效观察

于挥发 油量 的 —C D、包合研 磨时间为 3 m n 0 i,此时所得 包合 物 中细 辛挥发油 的包合率最高 。
33 包合 物 的鉴 别 采 用 薄 层 层 析 法 。 取 包 合 物 05 , 加 入 . .g
9 %乙 醇 2 l 5 m ,振 摇 后 过滤 ,得 样 液 A 另取 细 辛 挥 发 油 2滴 。 。
保 山 680 ) 700
.. 摘 要 :采 用 巨刺法及 发挥 ,同时配合推拿 治 2 11 针 灸 治 疗 :取 穴 以 健 侧 手 阳 明 经 穴 为 主 :肩 锅 、 曲 池 、合谷 、外 关 、肩 内陵及 患 侧条 口穴。先 刺 患侧条 口穴 , 疗粘连严重的单侧肩关节周 围炎 ,观察 3 0例患者的
疗效 ,结果 疗效 明 显。
以 3寸 长 针 ,针 尖 方 向 略 往 上 ,押 手 紧 按 条 口穴 下 方 ,刺 至
关键词 :粘连严重型肩周 炎; 巨刺 法;推拿 疗

中 层 得 气 后 再 透 至 承 山穴 ,行 慢 提 紧 按 之 补 法 , 尽 量 使 针 感 向上 传 导 ,然 后 针 健 侧 上 肢 部 上 述 穴 位 , 针 时 取 迎 随 补 泻 之 补 法 : 即 随 阳 明 经 方 向刺 穴 ,合 谷 、 曲 池 、肩 锅 ,并 加 慢 提 紧按 之 行 针 法 , 留 针 3 rn 0 i,期 间 以 T P照 射 健 侧 。 术 者 立 a D
维普资讯
22 0 年第2 卷第5 0 3 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3 7

针 灸经络 ・
巨刺 法 配 合 推 拿 治 疗 粘连 严 重 型 肩 周 炎 3 疗 效 观 察 O例
陈雁 东 ,钟 家俊

康复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56例

康复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56例

康复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56例2009年6~11月,我院理疗科采用按摩手法、关节松动术和肩关节操治疗肩周炎56例,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56例中,男20例,女36例;年龄39~60岁,平均年龄48.5岁;病程2个月~2年。

临床表现:早期多为肱二头肌长头腱、三角肌等软组织炎症、疼痛,随病情发展至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广泛疼痛、肿胀,疼痛可放射至肘、腕,夜里受凉后加重并影响睡眠。

查体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及广泛压痛,压痛点多位于结节间沟、肱骨大结节附近,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旋,尤其是外旋功能明显受限。

X线早期一般无明显改变,晚期可出现肱骨头骨质疏松。

1.2治疗方法1.2.1按摩治疗①放松:患者坐位,医生用滚法、揉法、弹拨法施于患者肩部、肩胛冈区及上臂,往返数次,配合患肢被动外展外旋,重点在肱二头肌长、短头腱处弹拨;接着按揉肩、肩贞穴,并做上肢上举、内收被动活动;然后医生站在患者的稍后方,一手扶肩,一手握住腕部,以肩关节为轴心做环转运动,幅度由小到大;最后医生一只手托起患侧前臂,屈肘使臂内收,令患侧之手搭在健侧肩上,再由健肩绕过头顶移到患肩,反复操作5~7次。

②撕开粘连:患者坐位,医生站在患肩稍前方,一只手握住患侧腕部,并以肩部顶住患肩,握腕之手将患肩用力后伸,重复3~5次;接着医生站在患肩侧方,用一只手肘部拖住患肩,另一只手扶住患侧上臂,随着医生的站立蹲下使患肩耸肩,重复5~6次;然后医生站在患肩外侧,双手握住腕部稍上方将患肢提起,用提抖的方法向斜上方牵拉,重复3~4次。

1.2.2关节松动术①盂肱关节牵引:患者仰卧,患肢休息位,将前臂支撑在治疗师身体侧方,治疗师使用靠近患侧的手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置于腋下顶端,另一只手握持肱骨外侧面,以在腋下的手用力将肱骨向外侧边移动。

重复5~10次。

②盂肱关节尾端滑动:患者仰卧,将患肢外展至最大角度,肱骨外旋位,治疗师面向患者足部,一只手握住患者手臂,将患者的上肢固定在自己躯干上,另一只手的拇指置于肱骨肩峰突远端,在肱骨近端的手将肱骨往下滑动。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7 4
1 临 床 资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蒙古 中医药
腰部 疼 痛 消失 , 腰部 功 能完 全恢 复者 。 好转 : 腰 部疼 痛减 轻 , 腰 部
本组 6 7例 中 , 男3 8例 , 女2 9例 ; 年龄 最 小 2 0岁 , 最大 6 4 功 能 明显 改 善 , 休 息 和 锻炼 后 , 疼 痛 明 显减 轻 , 脊 柱活 动基 本 正 岁; 病程 1 h~ 2 年; 全部 病 例 均 因急性 腰 椎 扭 伤所 致 , 其 中依 据 常 。未 愈 : 治疗 前后 症 状 、 体 征无 明显 改善 者 。 病 史、 症状 、 体征 、 腰 椎 x线 片及 C T等 检查 , 诊 断 为 单纯 腰 椎后 4 . 2 治疗 结 果 : 本组 6 7例 治 愈 4 3 例, 占6 4 .1 7 %, 好转 2 1 例,
关 节错缝 者 4 3 例, 合 并 有腰 椎 问盘 突 出症 者 1 6例 , 合并 有 腰 椎 占 3 1 . 3 4 %; 未愈 3例 , 占4 . 4 7 % 。其 中单 纯 腰 椎 后 关 节 错 缝 者 骨质 增 生症 者 8 例。 4 3例 , 治愈 4 O例 , 占9 3 . 0 2 %, 好转 3例 , 占6 . 9 7 %; 合 并有 腰 椎 2 诊 断 要 点 间盘 突 出症 者 1 6例 , 治愈 2例 , 占1 2 . 5 %, 好转 1 2例 , 占7 5 %, 2 . 1诊 断标准 : 所 有患 者均 确诊并 且符合 国家 中医药管 理局颁 布 未愈 2 例, 占1 2 . 5 %; 合 并有 腰 椎 骨质 增 生症 者 8 例, 痊愈 1 例, 的《 巾 医病证 诊 断疗效 标 准 ” 中腰 椎后 关 节紊 乱症 的 诊 断标 准 : 占1 2 . 5 %, 好转 6 例, 占7 5 %, 未愈 1 例, 占1 2 . 5 %。 讨 论 ①有 腰部 扭伤 病史 ; ②伤 后腰 部剧 烈疼 痛 , 腰部 的 主动 、 被 动运 动 5 均受 限 ; ③ 站立 时 , 髋、 膝 关节屈 曲 , 卧位 时 , 屈伸侧 卧 , 腰 部呈腰 椎 腰 椎 小关 节紊 乱症 是 骨伤 科 的常见 病 , 多 发病 。 现代 医 学认 每 个腰 椎 有 3 个关节 , 两 个 后关 节 和 1 个椎问关节 , 腰 椎 后 后 凸或腰 部侧倾 的强迫 体位 ; ④ 触诊腰 椎棘 突有异样 改变 , 患椎 椎 为 , 旁有 压痛 同时 x线拍 片及 C T可排 除骨折 及骨病 等 。 关节 ( 后 关 节 即关节 突关 节或 小 关节 ) 面 呈矢 状 位 , 第 5腰椎 后 关 2 . 2 纳 入 标 准符 合上 述诊 断 标 准 , 年 龄在 6 5岁 以下者 。 节面 接 近呈 冠状 位 。各小 关节 外 由关 节囊 包 绕 , 内衬 以滑 膜 , 有 2 . 3排 除标 准合并 有腰椎 结核 、 肿瘤 、 脊柱 骨折 、 先 天性 脊柱 侧弯 、 丰 富的 神经 末梢 , 对 刺激 或炎 症 反应 极其 敏 感 。 腰 椎 小关 节 属微 脊 柱裂及 椎体 峡部不 连者 : 合并 有严 重腰椎 骨质疏 松症者 ; 患有严 动关 节 , 腰部 作旋 转 运动 时 主要 由两 个后 关节 作 运 动 , 腰椎 小关 重心、 脑、 肺 及血液系统 疾患者 : 治疗 部位有严 重皮肤损伤 者。 节 主要 维持 脊柱 的稳 定 和起 一定 范 围 的导 向作 用 。 当腰椎 处 于 3 治 疗 方法 前 屈状 态 , 突 然 转 身起 坐 或 扭身 取 物 , 腰 肌 不 协调 的收 缩 , 牵 拉 3 . 1病 人跨骑于宽 约 6 0 e m 、 高约 7 0 c m方 凳上 , 两 足分 开与肩等 宽 , 腰部 后关 节 突位 置 失常 ,随 即滑 膜被 吸 入关 节 间 隙形 成 嵌 顿或 ( 以芹旋 型棘突 向右侧偏歪为例) 。术者先用拇指触清偏歪 的棘 突后 , 后关 节错 缝 不 能复 原 。 并 同时 引起 小关 节 退行 性 关节 炎 , 加 重关 患 者双手抱 于头枕部 , 全身放松 , 臀部正坐 , 不 准移动 。助 手面对病 节 软骨 与 软 骨 下骨 应 力 , 刺 激周 围关 节 囊损 伤 , 产生 骨 赘 , 加重 人, 双 手按住病人双膝部 , 并维持病人臀部且不可 向医生 同侧旋转或 发 生 小关节 紊乱 的可能 性【 2 I 。 移 动。术者立于患者右侧 , 左手拇指顶住患者腰椎棘突 旁压痛处 , 右 本 法是 依 据 冯 天有 脊 柱定 点 旋 转 复位 法 [ 3 t 的 基 础 上 加 以 改 手 经 患者右腋 下伸 至颈后 ,用手钩 住颈后部 ,使患者 上半 身前 屈 进 的 。其 优点 为 :施 术 时患 者跨 骑 于 方凳 上 ,双腿 与 凳 子边 ( 2 4 5 — 6 O 。 , 再继续 向右侧 弯约 4 5 。, 在患 者最大侧 弯时 , 术 者右 手 点 ) 、 臀 部 与凳 子 面( 1 点) , 形成 了 3 点 崮定 骨盆 , 增 强 了复 位 时 骨 用 力钩 板 , 使 患者躯 干 向后 内侧旋转 , 左手拇 指用 力 向左前 上方 约 盆 的稳 定性 , 同时 助手 压住 患者 双 膝部 , 避 免 了旋 转 和作 用 力 的 4 5 。顶椎 , 感 到指下椎体 轻微错动 , 并有“ 喀喀 ” 响声 时 , 之后检查 偏 分 散 ; 而 且 患者 双 下 肢着 地 , 双 手 抱 于 头枕 部 , 也 避 免 了复 位 时 歪 是否拔 , 如 娇正不够理想 , 可根据情况 , 用右手拇 指推顶棘突 的 患 者不 自主 的反抗 力 。 因此 , 有利 于 复位 手 法完 成和 获 得预 期 效 芹 下角 , 并 向相反的方 向旋转 身体 。最后 用拇 指将棘 上韧带上下 理 果 。 同时配 合本 院 自制 活血 接骨 止 痛膏 外贴 , 达 到活 血 祛瘀 , 消 顺 。旋脊 法的注意事项 : ①病人前屈 的角度要根据病人病变 的部位 、 肿 止痛 , 并 使 肌 肉放松 , 减 缓痉 挛 , 减轻 疼痛 。 身高 、 腰椎生理 曲度 的变化 、 肌紧张 的程度等酌情掌握 。② 医生一手 本方 法 操作 简便 , 用 力轻 巧 , 疗效 确 切 。 经 临床 观察 , 对 急 性 的牵拉( 压 , 与另一手拇 指推顶力是二个旋转合力 , 必须协调 。 ③ 助 腰 扭伤 所致 单 纯腰 椎后 关 节错 缝治 愈 率较 高 ,对 合并 有 腰 椎 间 手 必须牢牢 把住病人 的正 坐姿势 , 使屈 膝屈髋约 9 0 度, 助手压住 患 盘 突 出症 及腰 椎 骨质增 生症 者 效果 较好 。 但本 法 对 骨结 核 、 骨肿 者 双膝部 , 并维g - e e  ̄人臀部且 不可 向医生同侧旋转 或移动。复位后 , 瘤、 严 重 腰 椎 骨 质 疏 松症 、 棘突骨折 、 脊 柱 骨折 、 先 天性 脊 柱侧 患者 可酌情 卧硬板 床休息 2 - 3天 , 避免做 剧烈 的腰部 活动 , 症状 缓 弯 、 椎 体 峡部 不连 等应 禁用 。 解后, 在工作 时腰部应用腰 围固定 , 平 时锻 炼腰背肌 和腹肌 , 增强 腰 参 考 文献 部 的力量和稳定性 , 以巩 固疗效 , 防止疾病再次发生 。 【 1 】 国家 中医 药 管理 局 . 中 医病 证诊 断 疗效 标 准 【 s 】 . 南京 : 南 京 大 3 . 2 药 物 外敷 本 院 自制 制 剂 活 血 接 骨 止痛 膏 ( 当归 、 生地黄 、 大 学 出版社 , 1 9 9 4 : 2 0 2 . 黄、 独活 、 羌活 、 连翘、 白芷 、 赤芍、 乳香 、 没药 、 续断、 三 七等 2 2味 【 2 ] 沈国权 , 严 隽 陶. 推 拿 手 法 图 解【 M ] . 上海 : 上 海科 学技 术 出版 中药 。 ) , 待手 法 复 位后 腰 背部 用 黑 膏药 外 敷 , 配合 T D P神灯 局 社 , 2 0 0 4: 1 0 5 .

温针灸配合中频药透治疗肩周炎40例临床观察

温针灸配合中频药透治疗肩周炎40例临床观察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7 V ol.(9) No.2 -102-温针灸配合中频药透治疗肩周炎40例临床观察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40 cases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by warming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lus intermediate frequency medication penetration陈晓娟(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人民医院,甘肃白银,730913)中图分类号:R32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17)02-0102-03证型:IG【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频药透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

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中频药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周治疗6次,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经统计学分析(x2=4.8,P<0.05)。

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 AS)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功功能(Constant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温针灸配合中频药透治疗肩关节性周围炎临床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温针灸;中频药透;临床观察【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warming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lus intermediate frequency medication penetration on frozen shoulder. Methods: 4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0 cases in each.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warm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lus IF. Results:The efficiency (90.0%)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0.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V A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Warm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lus IF on periarthritis is effective.【Keywords】Warm acupuncture; Intermediate frequency medication penetration; Clinical observation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02.052肩周炎中医别称为漏肩风、肩凝症和冻结肩,是周围软组织和肩关节关节囊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性改变,该病高发于45~80岁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

针炙与推拿治疗肩周炎56例临床分析

针炙与推拿治疗肩周炎56例临床分析

1g羌 活 1g 白术 1g 细辛 5 、 5、 2、 5、 g枸杞 子 1g 山萸 肉 1g川 芎 1g 乳 香 5、 5、 2、 s 、 药 5 。加减 法 : E没 g 风湿邪 盛者 加桑 枝 、 术 ; 湿 邪 盛 者加 制 附 子 、 苍 寒 苍 术 、 黄; 姜 湿热 邪盛 者加 知母 、 黄芩 、 秦艽 ; 虚 湿盛 者 加 苍术 、 苓 、 前 脾 茯 车 子 ; 肾亏 虚者加 熟 地 、 志 ; 肝 远 阳虚 者加 淫羊藿 、 巴戟 天 、 肉桂 ; 气血 两 虚 者 加人 参 、 黄芪 、 当归 、 白芍 ; 瘀者 加 自附子 、 痰 白芥子 、 天南 星 、 白僵 蚕 ; 气滞 血瘀 者加 红花 、 仁 、 香 、 仁 ; 桃 木 砂 久瘀 阻络 者加 地龙 、 山 甲 、 穿 乌梢 蛇 。 以 上水 煎服 , 日 1 。 早晚 两 次服 用 。 以连 续 治疗 4周 为一 个 疗 程 , 每 剂 分 治 疗 一 个疗 程后 观察 治疗 效果 。 13疗 效评 价标 准 _ 显效 : 僵 、 力 、 节部 位 疼 痛肿 胀 等 症 状 完 . 2 J 晨 乏 关 全 消失 , 风湿 因子 检查 阴性 , 类 血沉 正 常 ; 效 : 有 以上 临 床 症 状 明显 减 轻 , 类 风 湿 因子及 血沉 检查 水 平 明显改善 ; 无效 : 达 到以上 指征 者 。 未
想 , 得 I 推广 应 用。 值 艋床
【 关键 词 】 类风 湿性 关 节炎 ; 中药 ; 活血 化瘀 ; 肾 补
类 风湿 性 关 节 炎 ( h u t d a his R 是 一 种 非 特 异性 炎 症 。 r ema i r ri, A) o t t 表
现 为 多发性 和 对称 性慢 性关 节炎 , 其特 点 是关 节 痛 和 肿胀 反 复 发 作 逐渐 导 致关 节破 坏 、 直和 畸形 , 强 是全 身结 缔组 织疾病 的局部表 现 。该 病 属 于 中医 。 痹症 ” 的范 畴 , 医对 于 该 病很 早 就 有所 认 识 , 对 治 疗 痹症 提 出 中 且 了许 多有效 的 治疗方 法 。本 文就 自拟 祛风 化湿 汤加 减治疗 15例 类 风湿 2 性 关 节炎患 者 的I 临床效 果报 告如 下 , 同时探讨 用 药的方 法 :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60例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60例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60例发布时间:2022-12-09T08:43:09.86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4期作者:王跃颖[导读] 目的:探讨肩周炎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王跃颖北京市第六医院针灸科 100007【摘要】目的:探讨肩周炎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病例采集自本院 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诊的 60 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 30 例,运用针灸治疗,针刺穴位:肩贞、肩髃、肩髎、天宗以及阿是穴;风寒湿证加阴陵泉、风池、合谷;肝肾亏虚加太溪、太冲;气血虚亏,加足三里、气海;针刺深度 2 ~ 3 cm,平补平泻,得气后保持半小时,日1次, 10次1疗程,共3疗程。

参照组 30 例,运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同时对肩部痛点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mL+醋酸泼尼松龙2mL,每周/次,3 次 1 个疗程,共3疗程。

运用不同疗法对干预后的疗效、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等情况做出对比。

结果:经治疗,经针灸治疗后,实验组显效:22例(73.33%);有效:6例(20%);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28例(93.33%)。

参照组治疗后,显效:10例(33.33%);有效:14例(46.66);无效6例(20.00%);总有效率24例(79.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本研究中,在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总有效率,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上,实验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针灸治疗肩周炎可有效改善疼痛,帮助恢复肩部功能,其效果较常规治疗更为理想。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对症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即肩周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并伴有肩关节功能受限,逐渐加重及夜间疼痛较甚,达到某种程度后可自行缓解为主要临床表现。

西医认为肩周炎为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周炎为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A X OU NA R ING IJ R L OF T ADI I NAL C NES TO HI E MEDI I CNE
针 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 4 例 2
★ 刘峰 ( 南京 中医药大学 附 属徐州 市 中医 院 徐 州 2 10 ) 20 0
摘要: 目的 : 察针 灸疗法配合推拿 治疗肩周炎的临床 疗效。方法 :4例肩 周炎患者 随机 分成 治疗组 和对照组各 4 观 8 2例 , 疗 治 组采用针灸疗法配合相应的推拿 治疗, 对照组采 用单纯的针 灸疗法 , 每天 1次。两组均 以 1 0天为一疗程 , 连续治疗 3个疗程
⑤搓法 : 医者用搓法 自患侧肩部至前臂反复搓动 3 分 钟 , 束 治疗 。每 日 1次 ,0 日为 一 疗 程 。 两疗 结 1
程 问 间隔 3— 4天 。
22 对 照组 .
疗组。 3 治疗 结 果
单纯 采用针 灸 治疗 , 穴及 疗程 同治 取
治疗 组痊 愈 ( 部疼 痛完 全 消失 , 肩 活动 自如 )2 2 偏 于治 疗相 应脏 腑 的急 性 实 证 , 练 掌握 募 穴 的位 熟 置使用 技巧 及 主治规 律 , 治 疗 脏 腑 疾病 有 着 的较 对
中 图 分 类 号 : 4 R 2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笔 者 自 20 0 6年开 始 使 用针 灸 配合 推 拿 方法 治 疗 肩关 节周 围炎 , 床疗效 非 常满意 , 临 现报 道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程 问间隔 3— 4天 。
() 2 推拿 治疗 。 出针后 , 患者 取 坐位 : 放 松 手 ①
实, 调整阴阳的 目的。募穴作 为调整脏腑的要穴更

5 ・ 2
各4 2例。治疗组中男 2 2例, 2 女 0例 ; 年龄 4 — 2 6 7 岁, 平均 5 6岁 ; 病程 2个 月 一 3年 ; 肩 1 , 左 7例 右肩
2 5例 。对 照组 中男 1 , 2 7例 女 5例 ; 年龄 4 3—7 5岁 , 平 均年 龄 5 8岁 ; 程 15个 月 一3年 余 ; 肩 2 病 . 左 3

诊 断标 准参照 国家 中医药 管 理 局颁 布 的 《 中医 病 证诊 断疗 效标准 》 ¨。
2 治疗 方法
手托住患肢肘部 , 肩关节外展 、 旋 、 施 外 内收 、 内
旋、 前屈 、 伸 等 被 动 活 动 , 个 动作 重 复 6 7次 。 后 每 、
2 1 治 疗组 ( ) 灸 治疗 。根 据 肩 部 的 压 痛 部 . 1针 位, 采取 局部 取 穴 与循 经 取 穴 相结 合 的方 法 。取 患 侧 肩髑 、 肩贞 、 井 、 前 、 肩 肩 阿是穴 、 曲池 、 外关 、 谷 。 合 患者 坐位或 健侧 卧位 , 师用 2寸 毫 针 待局 部 皮 肤 医 常规 消毒后 对 准穴 位快 速进 针 , 刺 得 气后 施 以泻 针 法, 留针 3 0分 钟 , 日 J次 ,0 日为 一 疗 程 。两 疗 每 1 久立 , 中痛 濯 濯 ” 用 天枢 , 小 便 有 热 , 色 黄 , 腹 选 “ 溺 溢饮 下坚 痛 ” 用 中极 。“ , 言 , 火 , 骂 羁 ” 选 狂 妄 恶 善
综 上所 述 , 穴 是作 为 脏 腑之 气 结 聚 于胸 腹 部 募 的腧 穴 , 能够 通 调脏 腑 , 气 止 痛 , 而 达 到驱 邪 泻 行 进
[ ] 曾. 4徐 经络全书[ . M]北京 : 中医古籍 出版社 , 9 : . 1 27 9 7
( 收稿 日期 :0 l 30 责任编辑 : 2 1 - -6 0 秦小珑)
例, 右肩 1 9例 。两组 间 一般 情况 比较 P > .5 具 00 ,
有 可 比性 。
能忍受胀痛为肩 部 使 其 固定 , 另一 手 在 肩部 弹拨 肱
二头 肌长 、 短头 肌腱 , 喙肱 肌 肌 腱 等 3分钟 , 力度 以 患 者能忍 受胀 痛为 宜 。④ 摇法 : 医者 一手 按压 患肩 ,
法 : 用滚 法 、 指禅 推法 、 采 一 掌根揉 法 、 拿捏 法等 手法
门诊 8 确诊 患 者 随 机分 成 治 疗 组 和对 照组 4例
充分放松患侧肩背部 1 分钟。②点按法 : 0 医者站立
于患 侧 , 用拇 指 点 按肩 髑 、 贞 、 井 、 肩 肩 肩前 、 宗等 天 穴位 , 寻 找 明显 的痛 点穴 按压 3分钟 , 并 力度 以患 者
上海 : 科学出版社 ,0 0 8 . 2 1 :3 [] 3 王湃 , 孙瑜 , 高碧霄 . 浅析 皇甫谧 对郄 穴 的贡献 [ ] 四川 中医 , J.
20 ,9 4)5 0 1 1 ( :.
里脏腑的疾病。如 中脘可用于治疗 “ 伤忧思气积 , 腹胀不通 , 中伤饱 , 寒 食饮不化” 之足太阴脾经的所 属病 症 。
选用 巨阙。( ) 3 运用募穴治疗相表里之脏腑病。由
于脏 腑互 为表 里 , 经络 联 系密 切 , 血 相互 沟 通 , 气 故 针灸 募穴 不仅 治疗 本 脏 腑疾 病 , 而且 还 能 治疗 相 表
好的作用。
参 考文献
[] - 甫 . 1 晋 皇 谧 针灸甲乙经 [ . M] 北京 :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0 : . 2 6 1 0 8 [] 2 张永臣 , 贾红玲 , 宋桂红 , 人体特效穴位之 背俞穴 、 等. 募穴 [ M]
后观察 其临床 疗效。结果 : 治疗组的总愈显率为 9 .4 , 照组 为 7 . 9 , 52% 对 6 1% 治疗纽疗效明显优 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00 ) P< .5 。结论 : 针灸疗法配合相应的推 拿治疗肩周炎有非常明显的疗效 , 临床上值得推广使 用。
关键词 : 灸; 拿 ; 针 推 肩周 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