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速度 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导学案
《速度、时间与路程》(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速度、时间与路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会运用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公式进行计算。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速度、时间与路程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1. 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概念及其关系。
2. 速度、时间与路程的计算方法。
三、学习难点1. 速度、时间与路程关系的理解。
2. 速度、时间与路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学习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汽车行驶、步行等,引导学生关注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
2. 新课导入(1)速度的概念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时间的概念时间是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是连续不断的。
(3)路程的概念路程是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路线长度。
(4)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速度 = 路程÷ 时间,即 v = s ÷ t。
3. 课堂讲解与例题解析(1)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公式运用通过讲解和例题,让学生掌握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公式运用,如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等。
(2)速度、时间与路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概念及其关系,以及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例,运用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公式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概念及其关系,学会运用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公式进行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速度、时间与路程的问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及其计算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练习课)人教版

(4)速度×时间=( )。
2.选一选。
(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4小时可行多少千米?算式是( )
①80×4②4+80 ③80÷4
(2)已知时间和路程,求速度。数量关系式是( )
①速度×时间=路程②路程÷速度=时间
③路程÷时间=速度
(3)下面三句话分别表示什么?
小组内交流
学生回答
教学
反思
重点展讲规范指导
12分
小明每分钟走78米,大剧院到学校的路程是小明家到学校的3倍。
(1)小明14点从家里出发,经过15分钟走到了学校,请问小明家离学校多远?
(2)小明家到大剧院的路程是多远?
1.分小组交流
2.师生共同总结解决这类题的方法
归纳提高体验成功
3分钟
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学科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 主备人:
授课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练习课
任课
教师
课型
问题
拓展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
时间
年月日
教材
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学生
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中的内容。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能根据三者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新知。
3.体会学习速度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请了三个小伙伴,小牛,小象和小羊,他们时常为谁跑得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绩来:PPT:小牛:4分钟跑280米小象:4分钟跑240米小熊:3分钟跑240米师: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读题一遍师:那哪个数据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哪个数据是路程?生: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80米。
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40米。
时间是3分钟,路程是240米(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1.全班交流:师:、如果他们两个人一组进行赛跑,例如小牛和小象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生:小牛和小象比赛,小牛快,因为都是4分钟内,小牛跑得路程比小象跑的远师:也就是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路程,路程越远,跑得越快。
师:那要是小象和小羊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生:小象和小熊比赛,小熊跑的快,因为小象和小熊跑相同的路程,小熊用的时间短,因此跑得快。
师:因此在路程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跑得越快。
(引导学生思考:相同时间比路程远近,相同路程比时间长短,来确定快慢。
)2) 比较小牛和小熊师:比较小牛和小熊时,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怎样比它们的快慢呢?有什么办法?(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比较单位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导学案

《时间、路程和速度的关系》导学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体会简明清楚的特征。
2、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路程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问题。
3、通过感知速度,扩大认知视野,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时间、路程与速度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探究新知。
1.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信息:(预习提示:带有“分、时”等时间单位的数据称为时间,带有“千米、米”等长度单位的数据是行走的距离,称为路程)小明和小华进行1500米赛跑,小明跑完全程用了3分钟,小华跑完全程用了3分40秒。
小明和小华谁跑得快?(你能说出理由吗?)随后小明和小华又进行了1分钟的往返跑,结果小明跑了350米,而小华跑了400米,这一轮谁跑得快?(你的理由又是什么呢?)2.现在再来读一则数学信息:卡车2时行驶了120千米,大客车3时行驶了210千米。
哪辆车跑得快些?你能像刚才一样直接比较哪辆车快吗?很明显,直接比时间或直接比路程都是不行的。
你能把道理讲清楚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见解。
怎样才能准确地比较出两辆车的快慢呢?你有好办法吗?在下面写一写。
在解决行程等数学问题时,借助“线段图”有时会给我们帮上大忙的。
观察下面的线段图,你能分辨出哪辆车跑得快吗?通过这道题,你能写出求“时间”的等量关系式吗?=时间也可以写作时间=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是多少米?通过这道题,你能写出求“路程”的等量关系式吗?=路程也可以写作路程=3.把下表补充完整。
二、学习体会。
这节课的任务可不轻呀,你有什么收获或不明白的地方?。
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⑶. 汽车每小时行 90 千米,行了 360 千米。需要几小时?
想:问题中的汽车每小时行 90 千米是( ),行了 360 千米是( ),
需要几小时是( )
数量关系式(
)○(
)=(
)
列式是:
六、自我评价★★★★★
预习
合作
展示
倾听
达标
( )(
)(
)
()
(
)
课后 反思
),10 分钟是(
),行多
少千米是(
)。
3、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
这两道题都是知道了(
)和(
),求(
)。
4、我知道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 );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 程,叫做( );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 )。
5、上面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 ),可以写成
,读作
6、我知道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
习
过
程
一、复习导入,解读目标。
教师“复备”栏 或学生笔记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小明每天早上步行上学,他走路的速度是每分钟 70 米,走了 10 分钟,他 家到学校有多远?
2、想:问题中的他走路的速度是每分钟 70 米是( ),走了 10 分钟( ), 他家到学校有多远?是( )
3、解读目标。
二、用心思考,独立探究。独学我能行:
四会市城中街道中心小学四年级 数学 科导学案
主备人
江伙珍
复备人
审批人
编号 38
时间
学生姓名
班级
小组
课 题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 5) 课 型 新知探究 课时
1
本周行为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导学案

4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项目 内 容1.一个电影院共有812个座位,票价每张15元。
这些电影票一共能卖多少元?2.认识速度。
(1)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就是速度,单位时间有每小时、( )、( )等。
(2)速度的读法:30千米/时,读作( )。
3.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行驶多少米?想:每分钟行225米,求10分钟行多少米,就是求( )个225是多少。
列式为( )×( )=( )(米)。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 )。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列车每小时所走的路程就是( ),路程=( )×( ),我还知道了速度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比如每分钟走60米,可以记作60( )/( )。
5.我还有( )不明白。
6.表示出下面的速度。
(1)蜗牛爬行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9厘米。
写作:( )(2)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
写作:( )7.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分钟,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
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你能写出数量关系再解答吗?温馨提示知识准备:路程和时间的相关知识。
参考答案:1. 812×15=12180(元)2. (1)每分钟每秒(2)三十千米每时3. 10 225 10 2250 速度×时间=路程4. 速度速度时间米分5. 略6. (1)9厘米/分(2)110千米/时7. 速度×时间=路程120×15=1800(米)--------------------------------------------------每日名言励志名言: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这句话出自杰克·霍吉的《习惯的力量》。
奥维德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
”习惯是一个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
习惯让我们减少思考的时间,简化了行动的步骤,让我们更有效率;也会让我们封闭,保守,自以为是,墨守成规。
第六单元路程、时间、速度(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六单元:路程、时间、速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
2.学会计算简单的路程、时间、速度问题。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 学习重点1.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和关系。
2.理解速度的计算公式。
2. 学习难点1.对于速度问题的实际应用。
2.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熟练应用。
三、预习内容及方法1. 阅读教材1.仔细阅读第六单元的内容,理解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和定义。
2.注意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反比例关系。
2. 完成练习题1.完成第六单元课本上的练习题。
2.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自行车骑行速度的计算,公交车到站时间的预估等。
3. 课前思考问题1.什么是路程?它与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是什么?2.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四、课堂学习内容及方法1. 概念讲解1.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和定义2.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变形2. 实例讲解1.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应用路程、时间、速度的方法。
2.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练习题解析1.收集学生的难点问题进行解答。
2.解析一些典型的习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课后拓展1.再次复习课本内容,加深对路程、时间、速度的理解。
2.尝试解答更复杂的速度问题,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实际的应用场景可以用到速度的计算。
六、学习成果评价1.能够准确使用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能够熟练解决简单的速度问题。
3.能够运用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实际的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1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1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2.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2.理解“路程 = 速度× 时间”公式的含义。
教学难点:1.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复杂的关系;2.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3.1 教学内容1.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2.路程 = 速度× 时间的公式;3.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3.2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即了解了什么是速度和时间。
并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步骤二:知识点讲解1.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
2.路程 = 速度× 时间的公式教师让学生学习路程 = 速度× 时间的公式,并通过一些简洁的例子让学生掌握这个公式。
3.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实例解析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运用路程 = 速度× 时间公式处理多个实际问题。
步骤三:案例演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案例,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步骤四:练习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与本节课相近的练习题,并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3.3 小结通过教学,学生了解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掌握了路程 = 速度× 时间的公式,熟练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同时,教师也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公式应用上还需要提高,希望在以后教学中更加注重实际应用。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标准1.观察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知识点,并能够举一反三,运用知识到实际问题中;2.计算能力:掌握路程 = 速度× 时间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此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链接
1、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课下完成55页8、9题,复习本单元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达标
测评
总结
提升
1、填空: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时间)。
2、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完成下面各题。
(1)、小玲每分钟走60米,她15分钟走多少米?
(2)、声音每秒传播340米,声音传播1700米要用多长时间?
3、判断:
(1)已知3小时走的路程,可以求速度。()
小学四年级数学《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导学案
课题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课时
6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
主备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学会速度的写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2、小组研讨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3、汇报结果教师点评。
精读
点拨
深化
理解
教师讲解,学生练习。
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
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
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
重点
难点
1、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2、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导学案
情境
导入
预习
检测
情境导入:
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
2、导言: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路程的问题,请同学们提出预习问题。
确立
目标
自主
学习
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
出示学路导航一: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我们把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的路程叫做什么?还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可以写成16千米/时。(用统一的符号怎样表示速度)
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
小林每分钟走60米。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
2、小组交流并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教师点拨做小结。
合作
探究
汇报
展示
1、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出示学路导航二: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