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合集下载

4 一着惊海天

4 一着惊海天

知识链接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典型人物的一种新 闻报道形式。它属于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 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一般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 讯两类。 世界四大通讯社:美国的美联社、英国的路透社、法 国的法新社、美国的合众国际社。 中国最大的通讯社:新华社
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舰载战斗机着舰试验是一个复杂、危 险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同成败密切 相关。要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是不可能的, 也完全没有必要。所以,本文作者抓住重 点,集中笔墨叙写了塔台内指挥和着舰动 作这两个环节,将着舰前后过程清晰、完 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3.文风平实,脉络直观。 作为科技类的新闻题材,要想让读者对事 件有最清晰、最科学的把握,语言就不能太过 含蓄。因此,作者在叙写时,将关键口令和动 作都用实词准确地进行了阐述,为的就是更加 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高深的试验 事件显得更加平实,从而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 神秘面纱。
庆祝
3.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本文的内容、层次。 第一部分(1~4):介绍着舰准备及相关背景 第一层(1、2):检查甲板,做好着舰前的最后一次准备。 第二层(3、4):交代这次舰载机着舰的相关背景。 第二部分(5~20):详细报道舰载机降落到成功着舰的全过 程。 第一层(5~18):记叙了舰、机默契配合,降落过程。 第二层(19~20):展现了舰载机成功着舰。
(4)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 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 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 舰!”为了这一着……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 果,能不激动吗? 侧面描写,突出了我国航母发展过程的艰难,歌 颂了中国人民富国强军的梦想以及实现这一梦想的坚 定信念和无数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表现了我国航母 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巨大历史意义。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考点精讲版】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考点精讲版】

常常是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于 主要是叙述,较少有议
一体。
论、描写,极少抒情。
语言 细腻、形象,感情色彩较浓。
准确、简练、直截了当。
字词清单
读 浩瀚( hàn )

写 镌刻( juān)

殚精竭虑( dān )
镌:雕刻。注意读第一声。
隽:隽永。读juàn。
娴熟( xián)
咆哮( páo )
一丝不苟( ɡǒu ) 白手起家
C. 本文既有新闻事实,又有历史资料;既有精彩故事,又 有昂扬精神,是通讯中的精品。
D. 本文多次描写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正面表现了航母舰 载战斗机着舰的风险之大、意义之重大。
状元贴士 通讯和新闻特写的异同
通讯
新闻特写
相 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
同 点
地报道新闻事实。
不 一般展示新闻事 同 件的纵剖面,来
(三)福建舰 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舷号为 “18”)下水。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 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 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2022年12月,福建舰入围“2022年度央企 十大国之重器”榜单。
语言运用
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通讯 通讯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常常对事件的有关细节进行描写。 本文在写舰载机着舰的情形时就多次运用细节描写,十分生动形 象。请你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一段通讯,报道班级运动员在校 运动会上的表现。
第3、4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插入两段背景材料,指出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重大意 义,并突出强调舰载机着舰的难度与风险,使文章内容更丰富;
②进一步渲染了开头两段营造的紧张氛围,引发读者的阅 读兴趣,为后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心情做铺垫。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文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无私奉献 的精神,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气势和感染力。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 舞蹈”,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当时舰载机着舰的危险性之大,从而增强了 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六、积累台(绘板书)【结语碑】
无数的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智慧、才华,艰辛地 劳动是为了她——我们的祖国!一个民族要独立,要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 基础、和军事实力,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需要一种更为博大深沉 的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 ,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使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
【训练池】
罗阳,1961年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自小“报国”“忠诚”“奉献”等字眼就融入了他的 心灵。高中毕业后,他如愿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在大学的课堂上,他第一次从教授口中 听到“航母”与“舰载机”,听到了这样的比喻:“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的话,舰载 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他更加坚定了“航空报国”的理想。
三、解读园(导方向)
(一)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二)第三、四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三)研读第二部分,体会下列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详略处理的妙处。 1.第6段“刀尖上的舞蹈” 2.第12-15段 3.第18段 4.第19段 5.第21段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
(四)第三部分,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场人的情形,有何作用? (五)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一天之后,圆满完成舰载机试飞任务的辽宁舰回航。随后,参与这次试飞任务的 工作人员陆续离舰。人群中,罗阳显得有些憔悴。他的笑容中,有些疲惫。那是罗阳 留给我们最后的背影,就在离舰登车后,他突发心梗,以身殉职,年仅51岁。

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运用神态描写,突出航天人工作的极其辛苦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5.试分析“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 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富有感染力。
6.文章是怎样描写舰载战斗机着舰时“惊心动魄的一幕”的?
运用对偶和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的动作娴熟和谨慎 态度。“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 间”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 的安全和平衡。
采用了抒情和记叙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表达出人们的激动 兴奋心情,同时也点明了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 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2.文中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场人的情形,有何作用?
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 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 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 ④侧面描写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承载着中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破解了世界公认的最 具风险的难题,标志着我国海军真正进入航母时代。
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
1.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 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 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桅杆(wéi )
娴熟(xián )
镌刻(juān)
舰艉( wěi )
咆哮(xiào)
一丝不苟(gǒu) 殚精竭虑(dān)
词语理解
娴熟:熟练。 镌刻:雕刻。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一 着 惊 海 天
开端——着陆准备(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
飞机临空从容 发展——着陆经过
航母前行娴熟 舰机配合默契
惊心动魄
高潮——着舰成功 稳稳 结局——圆满 欢呼 激动
振场 奋景 人壮 心观
紧 迫 性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 风险的难题。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 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 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比喻,突出舰载机着 舰难度很高。
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 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 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 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2.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请结合文 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落后于人, 中华民族先后遭受到帝国主义国家 的侵略,经历了百年屈辱。惨痛的 历史教训让中国人民懂得了“落后 就要挨打”的道理,富国强兵,一 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
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辽宁 舰”舰载机首次着舰并获得成功的 过程,这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 道路上取得的一次大胜利,所以振 奋人心。
读一读,说说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 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 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 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 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 梦想,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 的喜悦作铺垫。
1.有人说,第③、④两个自然段插叙航母舰载战斗机 着舰的特殊性,与这次报道歼-15舰载机着舰的关系 不大,可以删除。你认为呢? 这两段将新闻的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增强 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其中描述的危险性也让读者不由 自主地担心起来。读者会想,首次着舰能不能成功? 首次着舰的过程是怎样的?读者有了这样的品读胃口, 反映出作品的吸引力所在。虽属插叙,却很有必要。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课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课件
( zài )满载而归
( chà )一霎时 刹
( shā)刹车
◆词语集注
( )雕刻。 (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 )刺骨地寒冷。 ( )水势盛大;形容广大或繁多。 ( )熟练。 ( )比喻本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建起一番事业。 (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 )连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学习目标
• 1、了解新闻通讯的体裁特点,掌握“澎湃 、镌刻”等生词。
• 2、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与文章主题。 • 3、培养献身国防的爱国主义精神。
写作背景
• 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有改动。 多少年来,航母建设一直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的 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 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在跨过“ 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 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2012年11月23日,备 受关注的中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 刻,举世期待……
2、文章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①-④):开端,导语。写歼-15舰载机做好 了首次着舰飞行的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⑤-⑰):发展。写“刀尖上的舞蹈”——舰 载机着舰飞行——开幕了。 第三部分(⑱、⑲):高潮。写“刀尖上的舞蹈”—— 舰载机着舰飞行——成功了。 第四部分(⑳-26 ):结局。写现场的人们欢庆歼-15 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
6.最后一段重点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答案】有何作用?重点采用了抒情和记叙的表达方式, 进一步表达出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同时也点明了舰 载机成功着舰这个事件的重大意义。
写作特色
1、很有价值感 2、很有层次感 3、很有现场感 4、很有美感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答案】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
—它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
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 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 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小结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 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 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相同点:两者都是新闻体裁都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要求迅速及时。 不同点: 1、从题材上说,消息选材范围广泛,通讯选材较严,它一般只报道有意义 的、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 2、从内容上说,消息通常只作概括、简要的报道,通讯不但要告诉读者生 活中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而且还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3、从结构形式上来说,消息通常要遵守一定的格式,按照导语、主体、结 尾、背景材料等几个部分来写,通讯往往根据写作对象不同而采取灵活多 样的结构; 4、从表达方式上说,消息以叙述为主,通讯则多种表达方式综和运用; 5、从语言上来说,消息要求简洁、明了,通讯则要求生动、形象; 6、从时效性说,消息要争分夺秒,耽误了时间就丧失了新闻的价值。通讯
二读课文,理清消息的内容、结构
自学指导:
默读通讯,把握文意,思考下面的问题,划分段 落层次,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朗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全班交流。
2、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消息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
渤海某海域
航母工作人员、飞行员、记者
人物: 经过:
结果: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
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 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 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 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 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 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C.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末无尾水句之号源应;在没引有号信内心。,拼搏只能是无本
之木。 D.“进化论嘛!”鲁迅先生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
句中的冒号应为逗号。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 排比 )
6.本文语言优美,刻画细致,请从修辞或描写的角度赏析 下面一段话。
比喻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 声音
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 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 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速载度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 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着陆安全平稳
结合“积极心态”这一主题进行描述。
示例:刘诗雯曾因心态问题与冠军失之交臂,也因为调 整心态而获得冠军。这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我 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消极的心态只会磨灭我们的斗 志,徒增坎坷。
7.关于本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A.这篇新闻特写详细报道了我国航空母舰辽宁舰舰载战斗 机首次成功着舰的经过,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B.主标题揭本示文体了裁这是篇通通讯讯,的不主是旨新,闻突特写出。了我国航空母舰舰 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重要意义。 C.副标题对主标题进行了补充,对通讯中叙述的事实予以 概括揭示。 D.这篇报道自始至终都洋溢着自豪感。
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删去“被”)
D.因为共同的坚守,共同的信念,之所以“最美村镇”评选活动才
能从2013年的“发现”走到今天。(删去“之所以”)
4.[2019•天水改编]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解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标志着
我国海军真正进入航母时代。

细读感悟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
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
势,具有感染力。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
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

“震耳欲聋”“轰
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
时巨大的声音,“眨眼
之间”“刹那间”“疾
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
斗机着舰时震撼场面。

“牢牢地”“稳稳地”生动地写出我国着
舰技术的成熟和飞行员操作技能的娴熟。“定 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的特写镜 头,既是对当时情景的生动再现,更是表现了 作者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喜 悦和自豪。
这两段文字,揭示我国航母
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巨大历史意义。

③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许多
人落泪了! 反复写人们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人们对我国 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当时紧张的氛 围、胜利的喜悦等。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 染力。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的重

品味语言
①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艳红的八一军
旗迎风招展。
环境描写,把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置
于渤海雄伟壮阔的背景中,既增加了紧张的气
氛,又能展现中国海军的自信、自豪。

②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其中绝大部分 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④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终
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侧面描写,突出我国航母发展过程的艰难, 歌颂中国人民和海军强军梦想、坚定信念和奉 献精神,表现我国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历史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 着舰的过程及意义。 2.品读细节,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 着舰惊心动魄的气势。 3.寻读课文,找出叙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 成功着舰中穿插的其他内容,体会其作用。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把握叙述顺序,概括我国航 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主要环节。 着舰前检查准备 指挥调整战机的着舰姿态 成功着舰 欢呼庆祝

时 间 顺 序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有何意义?
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梦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