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2.消元-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2.消元-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教学重点
-理解消元的概念及其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应用;
-掌握通过加减法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消元的具体步骤;
-学会运用加减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够正确验证结果;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运用加减消元法解决问题。
举例说明:
(1)对于方程组:
\[
\begin{cases}
2x + 3y = 8 \\
在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了主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的主题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改善这一点,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讨论方向的引导,确保他们的讨论能够紧扣主题,提高讨论的效率。
-在验证解时,确保代入原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都满足,以避免漏解或多解。
举例说明:
(1)对于方程组:
\[
\begin{cases}
5x + 3y = 16 \\
3x - 5y = 23
\end{cases}
\]
学生可能会难以确定如何消去变量,需要指导他们通过乘以适当的数来调整系数,如将第一个方程乘以3,第二个方程乘以5,得到:
x - y = 2
\end{cases}
\]
然后应用加减消元法求解。
2.教学难点
-理解消元的本质,即如何通过变换使方程组中的某个变量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
-在进行加减消元时,正确选择相加或相减的方程,避免计算错误;
-在消元过程中,注意保持等式两边的平衡,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对于系数不是整数倍的方程组,如何通过乘以适当的数使得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2.消元-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2.消元-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重点: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温故而知新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的一般步骤:个别提问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第一站——发现之旅认真观察此方程组中未知数y的系数有什么特点,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并尝试一下能否求出它的解。

第二站——探究之旅分析:观察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未知数x的系数相等,都是2。

把两个方程两边分别相减,就可以消去未知数x,同样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解:由①-②得:-8y=8 解得 y=-1把y=-1代入①,得:x=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分析:根据y的系数特点,让学生分组探索出两方程相减能否达到消元的目的,若不能,要怎样做,从而引出加法消元法。

解:由①+②得:5x=10 x=2把x=2代入①,得: y=3让学生在练习本写出解题过程(比比看,谁写的又对又快)。

引导学生观察相同未知数的系数特点。

培养学生从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知识框架的构建,对方程组的解有一个新的认识,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新方法,培养学生概括知识的能力。

⎩⎨⎧=+=+40222yxyx257,23 1.x yx y-=⎧⎨+=-⎩3521,2511.x yx y+=⎧⎨-=-⎩类比应用、闯关练习3x+2y=8 2m-3n=54x+3y=-4 4m+3n=75x-3y=4x+6y=3课知识小结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前提条件是什么?基本思想:加减消元二元----- 一元前提条件:同一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系数相反--------相加系数相等---------相减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变形——加减(消元)——求解——写解(提醒)方程组变形的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总结归纳学以致用作业1、必做题: P98习题8.2第3题及配套练习。

2、选做题: P98习题8.2第5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加减消元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解较为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在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的灵活应用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演示法四、教学准备:小黑板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消元)(二)探究新知1、情境导入(利用小黑板)王老师昨天在水果批发市场买了2千克苹果和4千克梨共花了14元,李老师以同样的价格买了2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花了12元,问:梨每千克的售价是多少元?凭借学生的经验估计他们会在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后马上想到用代入法解方程组,进而解决问题。

这时教师出示两种算法让学生加以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第二种算法是解决这个问题更简单的方法。

师:算法一是代入消元法,算法二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加减消元法。

复习加减消元法的定义:利用等式的性质使方程组中两个方程中的某一个未知数前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然后把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以消去这个未知数,使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而得以求解。

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作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2、例题讲评例①解方程组:⎩⎨⎧=+=+⑵y x ⑴y x 6231225 解:⑴-⑵,得2x=6x =3把x =3代入⑴得12235=+⨯y解这个方程得y =23-∴原方程组的解为⎪⎩⎪⎨⎧==23-3y x 练习:指出下列方程组求解过程中有错误步骤,并给予订正。

练习1.解方程组:⎩⎨⎧-=-=-⑵y x ⑴y x 445447 解:⑴-⑵,得2x =4-4,x =0把x =0代入⑴得4407=-⨯y 解这个方程得1-=y∴原方程组的解为⎩⎨⎧-==1y 0x 例②解方程组:⎩⎨⎧-=-=+⑵y x ⑴y x 11522153 解:⑴﹢⑵,得5x =10x =2把x =2代入⑴得3×2+5y=21解这个方程得y=3∴原方程组的解为⎩⎨⎧==32y x 练习:指出下列方程组求解过程中有错误步骤,并给予订正。

加减法 公开课获奖教案 公开课获奖教案

加减法  公开课获奖教案  公开课获奖教案

第2课时 加减法1.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重点)一、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那么如何解方程组⎩⎪⎨⎪⎧2x +3y =-1,①2x -3y =5②呢? 1.用代入法解(消x)方程组.2.解完后思考:用“整体代换”的思想把2x 作为一个整体代入消元求解. 3.还有没有更简单的解法?由x 的系数相等,是否可以考虑①-②,从而消去x 求解? 4.思考:(1)两方程相减的依据是什么? (2)目的是什么?(3)相减时要特别注意什么?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加减消元法解下列方程组:(1)⎩⎪⎨⎪⎧4x +3y =3,①3x -2y =15;② (2)⎩⎪⎨⎪⎧1-0.3(y -2)=x +15,①y -14=4x +920-1.②解析:(1)观察x ,y 的两组系数,x 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y 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所以选择消去y ,把方程①的两边同乘以2,得8x +6y =6③,把方程②的两边同乘以3,得9x -6y =45④,把③与④相加就可以消去y ;(2)先化简方程组,得⎩⎪⎨⎪⎧2x +3y =14,③4x -5y =6.④观察其系数,方程④中x 的系数恰好是方程③中x 的系数的2倍,所以应选择消去x ,把方程③两边都乘以2,得4x +6y =28⑤,再把方程⑤与方程④相减,就可以消去x.解:(1)①×2,得8x +6y =6.③ ②×3,得9x -6y =45.④③+④,得17x =51,x =3.把x =3代入①,得4×3+3y =3,y =-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 =3,y =-3.(2)先化简方程组,得⎩⎪⎨⎪⎧2x +3y =14,③4x -5y =6.④③×2,得4x +6y =28.⑤⑤-④,得11y =22,y =2.把y =2代入④,得4x -5×2=6,x =4.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x =4,y =2.方法总结: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决定消去哪个未知数很重要,一般选择消去两个方程中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绝对值较小的未知数;复杂的方程组一定要先化简,再观察思考消元方案.探究点二:用加减法整体代入求值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x +3y =5,3x +y =-1,求代数式x -y 的值.解析:观察两个方程的系数,可知两方程相减得2x -2y =-6,从而求出x -y 的值.解:⎩⎪⎨⎪⎧x +3y =5,①3x +y =-1,②②-①:2x -2y =-1-5,③ ③2:x -y =-3. 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观察两个方程相同未知数的系数关系,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探究点三:构造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值已知x m -n +1y 与-2x n -1y 3m -2n -5是同类项,求m 和n 的值.解析: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可列出含字母m 和n 的方程组,从而求出m 和n. 解:因为xm -n +1y 与-2xn -1y3m -2n -5是同类项,所以⎩⎪⎨⎪⎧m -n +1=n -1,①3m -2n -5=1.②整理,得⎩⎪⎨⎪⎧m -2n +2=0,③3m -2n -6=0.④④-③,得2m =8,所以m =4.把m =4代入③,得2n =6,所以n =3.所以当⎩⎪⎨⎪⎧m =4,n =3时,xm -n +1y 与-2x n -1y 3m -2n -5是同类项.方法总结:解这类题,就是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利用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等,列方程组求字母的值.三、板书设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①变形,使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②加减消元;③解一元一次方程;④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得方程组的解.进一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初步体会数学研究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1.会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重点)2.会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重点)一、情境导入某农场租用播种机播种小麦,在甲播种机播种2天后,又调来乙播种机参与播种,直至完成800亩的播种任务,播种亩数与天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你能通过图象提供的信息求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吗?你知道乙播种机参与播种的天数是多少呢?学习了本节的内容,你就知道了.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求正比例函数y=(m-4)m2-15的表达式.解析:本题是利用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来确定表达式的,即自变量的指数为1,系数不为0,这种类型简称为定义式.解:由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知m2-15=1且m-4≠0,∴m=-4,∴y=-8x.方法总结:利用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确定表达式:自变量的指数为1,系数不为0. 探究点二: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类型一】 根据给定的点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0,5)、(2,-5)两点,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解析:先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kx +b ,因为它的图象经过(0,5)、(2,-5)两点,所以当x =0时,y =5;当x =2时,y =-5.由此可以得到两个关于k 、b 的方程,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出待定系数k 和b 的值,再代回原设即可.解: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kx +b ,根据题意得,∴⎩⎪⎨⎪⎧5=b ,-5=2k +b.解得⎩⎪⎨⎪⎧k =-5,b =5.∴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5x +5. 方法总结:“两点式”是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基本题型.二次函数y =kx +b 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 、b ,因而需要知道两个点的坐标才能确定函数的关系式.【类型二】 根据图象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们的交点为A(4,3),B 为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且OA =2OB.求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解析:根据A(4,3)可以求出正比例函数表达式,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OA 的长,从而可以求出点B 的坐标,根据A 、B 两点的坐标可以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解:设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1=k 1x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2=k 2x +b.∵点A(4,3)是它们的交点,∴代入上述表达式中,得3=4k 1,3=4k 2+b.∴k 1=34,即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34x.∵OA =32+42=5,且OA =2OB ,∴OB =52.∵点B 在y 轴的负半轴上,∴B 点的坐标为(0,-52).又∵点B 在一次函数y 2=k 2x +b 的图象上,∴-52=b ,代入3=4k 2+b 中,得k 2=118.∴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2=118x -52.方法总结:根据图象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方法:从图象上选取两个已知点的坐标,然后运用待定系数法将两点的横、纵坐标代入所设表达式中求出待定系数,从而求出函数的表达式.【类型三】 根据实际问题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某商店售货时,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一定利润,其数量x 与售价y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列出售价y(元)与数量x(千克)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数量是2.5千克时的售价.数量x/千克售价y/元1 8+0.42 16+0.83 24+1.24 32+1.65 40+2.0 ……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售价由8+0.4依次向下扩大到2倍、3倍、…… 解:由表中信息,得y =(8+0.4)x =8.4x ,即售价y 与数量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8.4x.当x =2.5时,y =8.4×2.5=21.所以数量是2.5千克时的售价是21元.方法总结:解此类题要根据所给的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得出变化关系,并求出函数的表达式,根据函数的表达式作答.三、板书设计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正比例函数y =kx (k≠0)一次函数y =kx +b (k≠0)经历对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探求过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进一步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经历从不同信息中获取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2.2 平方根 第1课时 算术平方根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重点) 2.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重点) 3.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性质.(难点)一、情境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做过:由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得到一个边长为a 的大正方形,那么有a 2=2,a =________,2是有理数,而a 是无理数.在前面我们学过若x 2=a ,则a 叫做x 的平方,反过来x 叫做a 的什么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类型一】 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64;(2)214;(3)0.36;(4)412-402.解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只要找到一个非负数的平方等于这个非负数即可.解:(1)∵82=64,∴64的算术平方根是8;(2)∵(32)2=94=214,∴214的算术平方根是32;(3)∵0.62=0.36,∴0.36的算术平方根是0.6;(4)∵412-402=81,又92=81,∴81=9,而32=9,∴412-402的算术平方根是3.方法总结:(1)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时,首先要弄清是求哪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分清求81与81的算术平方根的不同意义,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2)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常借助平方运算,因此熟记常用平方数对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十分有用.【类型二】 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值3+a 的算术平方根是5,求a 的值.解析: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出3+a 的值,再求a.解:因为52=25,所以25的算术平方根是5,即3+a =25,所以a =22. 方法总结:已知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可以根据平方运算来解题.探究点二: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类型一】 含算术平方根式子的运算计算:49+9+16-225.解析:首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开方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 解:49+9+16-225=7+5-15=-3.方法总结:解题时容易出现如9+16=9+16的错误.【类型二】 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已知x ,y 为有理数,且x -13(y -2)2=0,求x -y 的值.解析:算术平方根和完全平方式都具有非负性,即a ≥0,a 2≥0,由几个非负数相加和为0,可得每一个非负数都为0,由此可求出x 和y 的值,进而求得答案.解:由题意可得x -1=0,y -2=0,所以x =1,y =2.所以x -y =1-2=-1. 方法总结:算术平方根、绝对值和完全平方式都具有非负性,即a ≥0,|a|≥0,a 2≥0,当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各数均为0.三、板书设计算术平方根⎩⎨⎧概念: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性质:双重非负性⎩⎨⎧a≥0,a ≥0让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需要由浅入深、不断深化.概念的形成过程也是思维过程,加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很有帮助的.概念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讲清概念,加强训练,逐步深化.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1.会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重点)2.会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重点)一、情境导入某农场租用播种机播种小麦,在甲播种机播种2天后,又调来乙播种机参与播种,直至完成800亩的播种任务,播种亩数与天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你能通过图象提供的信息求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吗?你知道乙播种机参与播种的天数是多少呢?学习了本节的内容,你就知道了.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求正比例函数y=(m-4)m2-15的表达式.解析:本题是利用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来确定表达式的,即自变量的指数为1,系数不为0,这种类型简称为定义式.解:由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知m2-15=1且m-4≠0,∴m=-4,∴y=-8x.方法总结:利用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确定表达式:自变量的指数为1,系数不为0.探究点二: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类型一】根据给定的点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0,5)、(2,-5)两点,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解析:先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因为它的图象经过(0,5)、(2,-5)两点,所以当x=0时,y=5;当x=2时,y=-5.由此可以得到两个关于k、b的方程,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出待定系数k 和b 的值,再代回原设即可.解: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kx +b ,根据题意得,∴⎩⎪⎨⎪⎧5=b ,-5=2k +b.解得⎩⎪⎨⎪⎧k =-5,b =5.∴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5x +5. 方法总结:“两点式”是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基本题型.二次函数y =kx +b 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 、b ,因而需要知道两个点的坐标才能确定函数的关系式.【类型二】 根据图象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们的交点为A(4,3),B 为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且OA =2OB.求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解析:根据A(4,3)可以求出正比例函数表达式,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OA 的长,从而可以求出点B 的坐标,根据A 、B 两点的坐标可以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解:设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1=k 1x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2=k 2x +b.∵点A(4,3)是它们的交点,∴代入上述表达式中,得3=4k 1,3=4k 2+b.∴k 1=34,即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34x.∵OA =32+42=5,且OA =2OB ,∴OB =52.∵点B 在y 轴的负半轴上,∴B 点的坐标为(0,-52).又∵点B 在一次函数y 2=k 2x +b 的图象上,∴-52=b ,代入3=4k 2+b 中,得k 2=118.∴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2=118x -52.方法总结:根据图象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方法:从图象上选取两个已知点的坐标,然后运用待定系数法将两点的横、纵坐标代入所设表达式中求出待定系数,从而求出函数的表达式.【类型三】 根据实际问题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某商店售货时,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一定利润,其数量x 与售价y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列出售价y(元)与数量x(千克)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数量是2.5千克时的售价.数量x/千克售价y/元 1 8+0.4 2 16+0.8 3 24+1.2 4 32+1.6 5 40+2.0 ……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售价由8+0.4依次向下扩大到2倍、3倍、……解:由表中信息,得y =(8+0.4)x =8.4x ,即售价y 与数量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8.4x.当x =2.5时,y =8.4×2.5=21.所以数量是2.5千克时的售价是21元.方法总结:解此类题要根据所给的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得出变化关系,并求出函数的表达式,根据函数的表达式作答.三、板书设计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正比例函数y =kx (k≠0)一次函数y =kx +b (k≠0)经历对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探求过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进一步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经历从不同信息中获取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2课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2课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教案
举例:如方程组
$$\begin{cases}2x+3y=7 \\ x-4y=-3\end{cases}$$
(2)掌握加减消元法的计算步骤:引导学生遵循正确的计算步骤,包括方程的变形、乘法运算、加减运算等,确保求解过程准确无误。
(3)运用加减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从问题中抽象出方程组,然后通过加减消元法求解。
(3)针对实际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表等方法,将问题中的信息转化为方程组,进而求解。
(4)在讲解消元法的局限性时,可以举例说明当方程组中的系数相差较大时,使用加减消元法可能导致计算过程复杂,此时可以寻求代入法或其他解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同时解决两个问题的情况?”(例如:小明去商店买笔和本子,他知道自己总共花了多少钱,以及笔和本子的价格关系,如何求出笔和本子的单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奥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2课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2课,主题为“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原理;
2.学会使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掌握判断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过程;
4.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解决实际问题。
4.在小组讨论与合作中,增强沟通与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加减消元法

加减消元法

中小学教师教学(学案)设计模板消去这个未数。

练习一:1.指出下列方程组求解过程中是否有错误步骤,并给予订正:7x -4y =45x -4y =-4解:①-②,得 解 ①-②,得2x =4-4 -2x=12 x=0, x=-6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2)(四)例题分析用加减法解方程组(想一想:怎样用加减法解下面的方程组?)解:点悟:找最小公倍数,变成某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相等的新的方程组,从而为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创造条件. 练习二: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点悟: 先化简:去分母、去括号、约分等, 然后在用加减法进行消元,可以简便计算。

(五).应用与拓展1.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求a 、b 的值。

3414542x y x y -=+=7239219x y x y -=+=-653615m n m n -=+=-⎩⎨⎧=+=+17431232y x y x 23(1)4311x y x y +=⎧⎨-=⎩21(2)329x y x y =+⎧⎨-=⎩3(1)(2)3(3)1136x y x y --+=⎧⎪⎨-+=⎪⎩812781(4)3004001500x y x y +=⎧⎨+=⎩23231358a b a b x y ++-++=+=-x y23 1.⎩出问题,探索新知除了用代入法,还有别的方法吗?想一想应怎样解方程组①②由①+②得: 5x=10由②-①得:8y=-8消去x,得 5y=5”中隐含了那些步骤?(三).归纳总结,获得新知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归纳: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时,若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可以直接消去这个未知数。

若同一个未知数系数相等,则可以直接消去这个未数。

练习一:1.指出下列方程组求解过程中是否有错误步骤,并给予订正:7x-4y=45x-4y=-4解:①-②,得2x=4- 4-2x=12x=0,x=-6(四)例题分析用加减法解方程组(想一想:怎样用加减法解下面的方程组?)解:练习二: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加减消元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加减消元教案

3.3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加减消元法(4)一、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加减消元法地基本思想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地一般步骤.2、能利用加减消元法解决一些简单地二元一次方程组变形题.二、学习重难点: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地一般步骤:(1)方程两边同乘一个数,使同一个未知数地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2)将变形后地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地值(4)把求得地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求得另一个未知数地值(5)写出方程组地解(二)、知识探究1、自学课本例3完成下面试题2、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34165633x y x y +=⎧⎨-=⎩分析:这两个方程中没有同一个未知数地系数相反或相同,直接加减两个方程不能消元,试一试,能否对方程变形,使得两个方程中某个未知数地系数相反或相同..①×3,得 9x-12y=3 ③,②×2,得 10x-12y=6, ④这时候y 地系数互为相反数,③+④就可以消去y ,思考:用加减法消去x 应如何解?解得结果与上面一样吗?3、同类演练4、例题分析:应重视方程组地化简①②5、失误警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往往需要对原方程组变形,在去分母、括号、移项时要特别注意符号地改变.二、学习小结:三、你地收获:达标检测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p1Ean。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DXDiT。

数学《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数学《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数学《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引入加减消元法第二课时:解决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三课时:引入倍加消元法第四课时:解决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课堂活动:第一课时:1.引入问题:小明有 6 条红色的绳子, 8 条绿色的绳子和 10 条蓝色的绳子,共计有多少条绳子?同学们快速作答并验证答案。

2.老师通过上述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消元法。

3.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让学生通过加减消元法来解决。

4.让学生自己找到一些二元一次方程组,让同桌分别用加减消元法来解决。

第二课时:1.老师总结昨天加减消元法的解决方法,引入倍加消元法,告诉学生在某些情况下倍加消元法可能更适合。

2.老师给出一个适合倍加消元法的问题,让同学们快速求解。

3.让一些同学将他们在昨天找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倍加消元法来解决。

第三课时:1.老师对昨天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

2.展示一些更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让同学们思考如何用加减消元法或倍加消元法来解决,让同学们互相讨论。

3.让一些同学来解决这些问题,记录下解题过程。

第四课时:1.老师对昨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同学们回顾、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2.老师给出几道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让同学们通过加减消元法或倍加消元法来解决,让同学们互相讨论。

3.让一些同学来解决这些问题,记录下解题过程并与同学分享。

作业安排:1.课后练习,让同学们运用加减消元法和倍加消元法来解决一些二元一次方程组。

2.让同学们自己编写一些二元一次方程组,让同桌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 消元——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思想。

2. 能理解、运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漫画引出问题:之前我们用什么方法解过下面这个方程组?

⎨⎧=-=+13768376y x y x
由①得 =y . ③,把③代入①得 .从而达到消元的目的(即把二元一次方程变成我们较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

2、用代入法解方程的关键是什么?基本步骤是什么呢?
3、根据等式性质填空:
<1>若a=b ,那么a ±c= . (等式性质1) <2>若a=b ,那么ac= . (等式性质2) <3>思考:若a=b ,c=d,那么a ±c=b ±d 吗? 二、3站之旅:
(一)第1站——发现之旅
1. 解这个方程组⎩⎨⎧=-=+137683
76y x y x ,除了用代入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2. 观察x 或y 的系数,还有其他的消元方法吗? 3.探讨:观察y 的系数,“①+②可消去y ,得 x=8”中隐含了那些步骤?
4. 思考:观察x 的系数,想一想应怎样解方程组⎩⎨⎧=-=+13768376y x y x
5.总结得出加减法的定义。

(二)第2
(三)第31、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时,将这两个方
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

2、利用相等系数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 利用相反系数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
3、议一议: (1)、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的特点是什么? (2)、解这类方程组基本思路是什么? (3)主要步骤有哪些? 三、应用新知
1.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时,在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
(1)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可以直接 消去这个未知数; (2)如果某个未知数系数相等,则可以直接 消去这个未知数。

2、(1)已知方程组⎩⎨⎧=-=+63217
3y x y x 两个方程只要两边 就可以消去未知数 。

(2)已知方程组⎩⎨⎧=+=-1062516
725y x y x 两个方程只要两边 就可以消去未知数 。

3、选一选
(1)用加减法解方程组⎩⎨⎧=--=+175619
76y x y x


A.①
-②消去y. B.①-②消去x.
C. ②-①消去常数项.
D. 以上都不对.
(2)方程组⎩⎨⎧=-=+5
231323y x y x 消去y 后所得的方程是 ( )
A.6x=8.
B.6x=18.
C.6x=5.
D.x=18.
4、指出下列方程组求解过程中是否有错误步骤,并给予订正:
(1)、⎩⎨⎧-=-=-4454
47y x y x
解:①-②,得
2x =4-4, x =0
(2)、⎩⎨⎧=+=-2451443y x y x 解:①-②,得
-2x =12 x =-6
5、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1929327)1(y x y x
⎩⎨⎧-=+=-43412
4)2(y x y x
四、小结
1、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基本思想是什么?
2、前提条件是什么?
3、基本步骤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课本习题8.2第3大题第(1)、(2)小题;
2、课后思考题:这个方程组能用加减消元法来解吗?
⎩⎨
⎧-=+-=+741
23y x y x 【课后拓展】
已知a 、b 满足方程组⎩⎨⎧=+=+728
2b a b a ,则a+b 的
值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