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揣摩人物的心理

第七章揣摩人物的心理写作指津心理描写就是把人物的心理状态、内心想法如实地描写下来,如心中的喜、怒、哀、乐、思念、向往、苦恼、怨恨、犹豫、惊恐、嫉妒……要想写出生动感人、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光靠描写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细致地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爱憎感情和思想要求等,增强人物形象的感染力。
鲁迅先生曾经赞誉俄国文豪托斯妥耶夫斯基中《罪与罚》的心理描写为“灵魂拷问式”心理描写。
意思是作品能够展现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理过程,尤其是能够以思想流动的方法来表现人物心理的冲突,把人物置于一种从灵魂深处进行责问、审判的境地,来拷问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洁白”。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要受到现实生活的考验。
比如面对利益、金钱、诱惑、民族大义、国家危亡的时候,心里有时候是矛盾的,有时候已经麻木了。
这个时候,把心理活动的状态描写出来,实际上是在拷问你自己的灵魂,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否经受得住考验?由此看来,心理描写就不仅是增强人物形象感染力的要求了,更应当成为我们生活的要求,树立高尚人格的要求了。
心理活动描写最基本的方法是内心独白。
在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里,作者让人物自言自语说出心里话,来表现思想感情或对某一事物的想法。
这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自言自语。
比如《一夜的工作》一文。
“我”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之后写了一段内心独白:“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段内心独白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无比崇敬、爱戴之情。
再比如《变迁》一文。
有一天,爸爸把我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幢大楼面前,我感到很奇怪。
原来爸爸为了给我一个惊喜,事先没告诉我。
“哇。
我们要搬家了!”我走进新房一看,三室一厅,室内已经装修一新。
我连忙冲中进我的小房间,“哈!我的小天地真宽敞,真美啊!”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
如何体会任人物的内心情感

如何体会任人物的内心情感
要体会一个人物的内心情感,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分析和
观察:
1.行为表现:通过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推测其内心的情感
状态。
例如,一个人可能会流露出焦虑、欢乐、悲伤等情绪,这些行为表
现可以反映出他们内心的情感状态。
2.语言表达:人物在日常交流中的语言表达也能够反映他们的内心情感。
通过他们的措辞、语气、语速等,我们可以把握到他们的情感状态。
例如,一个人口气急切、语速加快,可能表明他内心焦虑或紧张。
3.外貌特征:人物的外貌也会反映出其内心的情感状态。
例如,面部
表情、肢体动作、眼神等都能够提供线索,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
例如,一个人表情沮丧、目光无神,可能表明他内心感到低落或失望。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观察,我们还可以通过角色蓝图、背景设定等途
径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
人物的性格、经历等都会对其
情感产生影响,因此了解这些背景信息也是理解角色内心情感的重要途径。
总之,想要体会一个人物的内心情感,我们需要综合运用以上各种途
径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逐渐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只有通过细致入
微的观察和思考,才能更准确地体会和描绘人物的情感状态。
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性格心理

◎ 课外中考经典语段演练
3. 选文两次写父亲的喘息声:第④段写父亲的
“喘气声越来越大”;第⑥段写父亲的“鼻息 变得忽粗忽细”。请结合语境揣摩父亲两次喘 息时的心情。 ◎父亲大清早挑着柴火挨家挨户找买主,既担 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心里 焦急。 ◎因为买主的做法使父亲感到气愤,他很想拒绝, 但是同时他又想到我急需用钱,心情复杂为接受 与拒绝而犹豫不决,感到伤心、屈辱、愤怒(意 对即可)
◎小说知识回顾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 )为中心,通过完 整的( 故事情节 )的叙述和( 环境)描写来反 映社会生活。所以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 ( 情节 )、( 环境 )。 2、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有: 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细节描写
◎ 课内经典语段分析
◎ 课外中考经典语段演练
※阅读《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完成下面问题
1.父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 文中写买柴者付钱时连用了“摸”“抓”“扔” 几个动词,这几个动作体现出了他人性中的哪些 特点? 3. 选文两次写父亲的喘息声:第④段写父亲的 “喘气声越来越大”;第⑥段写父亲的“鼻息 变得忽粗忽细”。请结合语境揣摩父亲两次喘 息时的心情。
◎总结归纳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找出文中对人物的描写。 2、抓住具体事件分析。 3、抓住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分析。 4、抓住对人物的抒情议论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 父亲是一个勤劳、善良、憨厚,有维护人格尊严 向往的普通农民(的人)。
◆人物+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身份(的人)
※ 揣摩人物心理活动
首先搜索上下文,看文中是否有直接描写 人物心情的语句,如没有,就要根据文中发 生的事件或者人物的动作、神态等,设身处 地地思考,最后用简洁的语言描述。
人物心理揣摩知识点总结

人物心理揣摩知识点总结一、心理揣摩概述心理揣摩是指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和揣摩,以及对人物情感、思想、行为、性格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塑造人物形象。
心理揣摩的目的是为了使人物更加立体化、丰满化,更真实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心理揣摩在文学创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让人物更加有血有肉,也能够让作品更加富有厚重感。
同时,通过心理揣摩,作家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思绪内核,更好地折射出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寓意。
二、心理揣摩要点1.人物的情感世界在进行心理揣摩时,首先需要深入揣摩人物的情感世界。
人物的内心情感是其行为、思想的源泉,深入揣摩其情感世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动机和行为,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塑造人物的形象。
在进行情感揣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析人物的情感体验,包括喜怒哀乐、恐惧、悲伤等各种情感。
深入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有助于更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2)揣摩人物的情感动机,即人物行为背后的情感支撑。
深入揣摩人物的情感动机,有助于更准确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3)挖掘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即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通过揣摩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有助于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具有戏剧性和吸引力。
2.人物的思想境界人物的思想境界是其认识世界和理解自我的重要方面。
通过揣摩人物的思想境界,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在进行思想揣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析人物的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认识。
深入揣摩人物的思想世界,有助于更准确地刻画人物的思想特点和认识特点。
(2)揣摩人物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即人物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深入揣摩人物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有助于更好地塑造其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3)挖掘人物内心的成长与变化,即人物内心世界的发展轨迹。
通过揣摩人物内心的成长与变化,有助于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更具有发展性。
3.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的行为表现是其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也是人物形象塑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2024届中考语文真题第一轮专项复习—答题技巧13(揣摩、补写人物心理类题型)付解析

2024届中考语文真题试卷第一轮专项复习—答题技巧13(揣摩、补写人物心理类题型)题型概述|模板构建|真题试卷试炼考什么(题型特点)怎么考(考查方向)问什么(常见设问形式)揣摩、补写人物心理类试题的命题一般比较直接,变化不大。
比较具体的问法是结合关键词句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或作者心理发生的变化,题目中一般会出现“发挥想象”“任选角度”“揣摩”“第一人称”“描写”“补写”等词语,有的还有字数要求。
命题中往往还会结合情节来进行。
揣摩、补写人物心理活动,一般出现在记叙性材料试题中,是中考试题中难度较大的一类题型。
其命题有两大方向,一是揣摩、分析人物在某一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二是在此基础上将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表述出来。
1.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将人物此刻的心情描述出来。
2.请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3.请揣摩××(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
4.请用简洁的文字以第一人称描写出××(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
答|题|技|巧第一步:审读审读题目:细读题目,审清题目要求,明确答题方向,是揣摩分析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还是补写“我”或其他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描述、补写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句子,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根据具体的语境分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感动、欣喜、伤心、难过、自豪、急切等。
2.从关键词句的角度:抓住动词和形容词等,结合情节发展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抓住修饰、限制词语,分析人物在具体化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中考·题型概述总结·模板构建3.选择适当方法进行描述或补写。
一般用第一人称,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
第三步:检验 补写完之后,还要将所补写的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特点,能否体现故事情节的要求。
『典型问答』1.第4段写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二年级语文下册心理描写

二年级语文下册中,对于心理描写的表达相对较为简单和直观。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心理描写方式:
1. 直接描述内心感受:例如,在故事中描述一个人物的快乐、悲伤、恐惧、愤怒等情绪时,可以通过直接描述人物内心的感受来表达心理活动。
例如:“他感到心里非常害怕,因为他一个人在黑暗的房间里。
”
2. 使用内心独白:在故事中,可以让角色通过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例如:“他心里想,这个房间真是太可怕了!”
3. 利用身体语言和表情:通过描述身体语言和表情的变化,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如:“他皱着眉头,紧紧地咬着嘴唇,心里好像很着急。
”
4. 借助环境描写:通过描写环境的气氛和景象,可以烘托出人物的心理状态。
例如:“他慢慢地走在小路上,周围一片寂静,心里感到很孤独。
”
总之,对于二年级语文下册的心理描写,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情境,从多方面进行描写和表达,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新课标高考复习作文写作专题揣摩人物的心理教案

新课标高考复习作文写作专题揣摩人物的心理教案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范文示例(一)不能松手阮红松两年前,父亲在街上散步,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女工撞倒,摔断了右大腿骨。
给他洗澡,便成了我每日晚间的必修课。
我家房子小,没有专门的卫生间,洗澡在厕所里,面积不足两平方米。
我感觉到,人越是年老,皮肤感觉越敏锐,洗澡就越不能马虎。
洗澡令人愉快,想必父亲是深有感受的。
这套功课,从准备到完成,大约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钟。
热气腾腾的厕所里温度当在四十度以上,运作之中感受如何,只有我自己清楚。
若与人言,只道是父亲洗的热水澡,我洗的是桑拿浴。
大约到了去年夏天,父亲已经能扔下双拐,凭一根单手杖帮忙走路了。
那天晚上,我放下手中活计,照例准备赤膊上阵时,父亲突然说:“今天我自己洗。
”父亲是认真的,说这话时带着笑,但语气并不十分肯定,眼中流露出征询、试探、无奈、歉然,而又分明带着几分凄凉的神情。
一股酸楚的眼泪突然涌上了我的眼眶,我强忍着没让它掉下来。
父亲视力极差,不会看见的;他的听力也极差,我什么都不必说,一如既往地只是履行自己的职责。
“我自己洗”这句话,很久很久以前,我也曾大声地对父亲说过。
小时侯,父亲肯定给我洗过澡,但怎样洗的,已毫无记忆。
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那次在大河洗澡的情景。
那时很多人说的洗澡,其实就是游泳。
大概是七岁那年夏天,父亲带我去洗澡,河里人很多,父亲牵着我沿一处石阶下河,水刚淹过他的膝盖就漫过我的胸脯,我浮起来了,开始拼命扑腾,父亲紧紧抓住我的双手不肯放开。
我于是一边扑腾,一边大声喊叫:“我自己洗。
”无奈父亲不但不松手,反而开心地大笑起来,笑得我莫名其妙,扑腾变成了挣扎。
因为我感到了屈辱和愤怒。
“我自己洗”这句话,儿子也对我说过。
儿子从小就喜欢我给他洗澡,因为可以边洗边讲故事,边取笑逗乐,总是洗得满厕所欢声笑语。
儿子也怕我动作太快,说是一快就痒,就笑就躲。
有时笑声变成了尖叫,她妈妈就吼:你爷俩在疯啥呢!不知不觉一疯就到儿子七岁了。
小说人物心理揣摩教案

小说人物心理揣摩教案教案标题:小说人物心理揣摩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人物心理揣摩,深入理解小说情节和主题。
3. 学生能够运用心理揣摩技巧,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
2. 运用心理揣摩技巧,分析人物心理动机和行为。
3. 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小说教材或故事片段,例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
2. 班级分组表或小组名单。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引入教学话题,提问学生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揣摩有何了解。
2. 引发学生对于心理揣摩的兴趣,例如分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心理揣摩的案例。
步骤二:讲解心理揣摩的概念 (10分钟)1. 解释心理揣摩的定义和作用,即通过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对话以及作者的描写等,推测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动机。
2. 引导学生明白心理揣摩对于理解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阐述的重要性。
步骤三:示范心理揣摩技巧 (15分钟)1. 选择一段小说故事或片段,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心理揣摩。
2. 分析人物的外在表现和作者的描写,推断人物的内心感受和动机。
3.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共同揣摩人物的心理状态。
步骤四:小组活动 (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小说故事或片段进行心理揣摩。
2. 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并记录下来。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心理揣摩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步骤五:个人实践 (10分钟)1. 学生个人选择一本小说阅读,并选择一个人物进行心理揣摩。
2. 学生用文字或图表形式记录下他们对人物心理的揣摩结果。
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心理揣摩作品,并相互评价和讨论。
步骤六:总结和评价 (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心理揣摩对于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他们在心理揣摩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指导——揣摩人物心理活动一、课前导入(家庭作业讲解)二、知识点讲解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往往需要体会句子、文段或全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包括文章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的心理和情感倾向及其变化。
我们既可以结合故事情节发展体会,也可以结合人物细节描写体会。
(一)结合故事情节发展、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记叙文阅读,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体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可以在文章的各个部分找到相应的表示心理或情感变化的现成词语,将它们概括、串联起来就是人物的心理或情感变化过程,随后用简洁的语言对故事情节进行概括,就能分析出任务心理和情感变化的具体原因。
(二)结合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阅读中,对人物的塑造要用到很多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这些描写不仅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能反应人物的思想情感变化。
所以,我们在揣摩人物心理和情感时,一定要准确把握人物的细节描写。
三、例题分析1、自己出声音读第一篇短文《爱如山路十八弯》,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爱如山路十八弯晓月一直比较倔强。
倔强,是她用来对付父亲的。
她的父亲,是个军人,军人的作风,让他的威严总是多于温和。
小时,晓月曾试图用她的优秀瓦解父亲脸上的威严,她努力做着好孩子,礼貌懂事。
当她把一张一张的奖状捧到父亲眼前时,父亲只是淡淡看一眼,说:“还要继续努力。
”如此的不在意,深深刺痛了她。
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亲亲生的,一个父亲怎么能对自己的女儿这样的不关心,真是太让人伤心了!母亲抚着她的头说:“你父亲其实很爱你,生你的时候,他一高兴,从不喝酒的人,喝掉半斤呢。
”晓月回头看父亲,他正不动声色地翻一份报,怎么看也不像一个爱她的人。
这以后,她总跟父亲对着干,惹得父亲对她频频发火。
大学填报志愿时,父亲要她填师范专业,照父亲的想法,女孩子做老师,是最理想的了,安静又安全。
她偏不,心中暗暗想着:你不是不关心我吗?我就不听你的安排,看你能怎么办?于是她填报了建筑专业,气得父亲干瞪眼。
大学毕业那年,她是可以在父母所在的城市找到工作的。
如果父亲很温和地劝她留下,她一定会留下,但父亲没有。
她一气之下,跑到了远隔千山万水的外地去了,心中依然充满了对父亲的不满:到现在你还是这样不关心我的前途,我再也不会回来了!一个人在外拼搏,很难。
举目的陌生,更是让她的心多了几层寒冷。
好在公司看大门的张伯,总对她关怀备至。
下雨天他会为她送伞,家里做了好吃的,他会用半旧的饭盒装着,给她带来。
她好奇地问张伯:“怎么对我这么好?”张伯笑笑说:“你像我的女儿啊,我也有个你这么大的女儿,在外地读大学呢。
”那天,张伯过生日,喊她去他家吃饭。
在张伯家,她受到张伯老两口最热情的接待。
她陪他们一起包饺子,热热乎乎像一家人。
吃饭时,张伯一高兴,喝多了,对她说:“孩子,你有一个好爸爸啊,他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拜托我要好好照顾你,说你性格倔,怕你吃亏呐。
什么时候他来看你了,我一定要和他喝两盅。
”晓月的惊奇无以复加。
“你怎么认识我爸?”张伯摇摇头呵呵乐了,说:“我是你父亲一个战友的朋友的朋友,和你父亲也只是电话里认识,还没见过面呢。
”她的心顷刻间翻江倒海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原来,山路十八弯,通向的,是一个叫爱的地方。
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一个父亲的爱。
1、用直线画出描写晓月心理想法的句子。
2事件心情3、晓月听了张伯的话,想到了什么?请把文章中的横线补充完整。
四、随堂练习运用学习到的方法,我们来阅读第二篇短文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
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
记忆中,父母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住呼吸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室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不发生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当时,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
渐渐地,我还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
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
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
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的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旋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另人回味。
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
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
那一刻,我的心里却怎么也不能平静,1、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读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想一想“我”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请用一两句话,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写“我”的心理活动。
五、课后作业A组(三)羡慕安小宝孩子往往羡慕大人,大人往往羡慕孩子。
普通人往往羡慕名人,名人往往羡慕普通人。
打记事起,人们就开始羡慕他人,也开始不停地变换着羡慕的对象。
羡慕的感觉都是相似的,羡慕的对象各有不同。
许多人喜欢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感叹人生苦短,无缘富贵,却对自身拥有的一切视而不见。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能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幸运,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则是最大的幸运。
无论你是谁,一定有许多相识的或不相识的人在由衷地羡慕着你。
上帝是不公平的,于是便有了穷与(1)、善与(2)、美与(3)、成功与(4)、幸福与(5) 。
上帝又是公平的,它给了你金钱,往往就要夺走你的真诚与善良;它给了你成熟,往往就要夺走你的年轻和纯真;它给了你美貌,往往就要夺走你的智慧和能力;它给了你成功,往往就要夺走你的健康和幸福;,。
羡慕别人所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哪怕是疼痛,是肤浅,是追悔,是无奈,是无声无息,是普通平凡。
当你暮年回首时,这一切的一切将成为永不复来的青春证明和生命印记,美好而生动。
永远不要在一味羡慕他人的沼泽中失去自己,永远不要在羡慕他人时轻视自己。
因为你羡慕的人也许正在羡慕你,明天的你也许要羡慕今天的你……1.联系语境,给第5段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 (2) (3) (4) (5)2.模仿第6段的句式,在该段空格处补写一个句式相同但内容不重复、与上文文意相连贯的句子。
3.选文开头列举了种种羡慕的现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4.选文的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5.你是否同意本文的观点?为什么?B组父爱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上,孩子正睡得香甜。
一旁,阿久伯凝视着她红嘟嘟的睡脸,良久,两颗泪水静静地滑了下来。
和以往—样,他下班回家。
孩子也放学了。
晚饭后,孩子照例要求听他讲故事。
“爸爸,讲你的‘拇指’故事嘛! ”孩子撒娇地抬起晶亮的眼,极可爱的模样。
他最是不能拒绝这种惹人怜惜的撒娇口吻,尽管他已将这个故事说了不下数十遍,但孩子爱听嘛,在她的心目中,它正可证明她爸爸的英雄形象。
“那是小琪琪还在妈妈肚里的时候……一天晚上,小偷进入我们的家……爸爸为了保护妈妈,和小偷打起来……小偷走了,但是爸爸右手的大拇指被小偷拿着的小刀削去一片肉。
”他随着孩子的目光也瞧了瞧右手大拇指。
“痛不痛?”孩子照例问,关切地。
“不痛不痛,爸爸保护妈妈和小琪琪是应该的。
”孩子得到她心中满意的回答,再次高兴地笑了。
但是,只有他心里明白,他不过是一个最平凡的爸爸。
那拇指伤痕,只是他—个爱心的表露罢了,算不了什么的。
他结婚得很迟,而可怜的小琪琪,一生下来就成了没妈妈的孩子。
两年前的一个夜晚:就是孩子刚满六岁的那晚,她发高烧,口里吐着白沫。
他本该在她嘴里放只汤匙防她啮咬,但又怕伤了她稚嫩的舌头,于是,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里。
那夜过后,小琪琪的烧退了,但也咬掉了他指端的肉块。
小床上,月光下的孩子正唾得香甜。
他擦干了泪水,嘴角隐约地浮起了笑意。
偶然,睡梦中的孩子翻了翻身。
他也就轻轻地为她盖上了滑下去的被子。
1、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照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惹人怜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阿久后手指上有伤痕。
他对女儿说这伤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事实上,阿久伯手指的伤痕是这样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之所以不愿意对女儿说实放,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阿久伯十分疼爱他的女儿琪琪,人物的哪些言行最能表现人物的这一特点?请你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4、写出句子中带点词语的不同意思。
(1)月光下的孩子正唾得香甜。
()家乡的苹果味道香甜,远近闻名。
()(2)他最是不能拒绝这种惹人怜惜的撒娇口吻。
()猪八戒那长长的口吻是化妆师的杰作。
()(3)在她的心目中,它正可证明她爸爸的英雄形象。
( ) 领导给他写了一个学历证明。
()5、用波浪线画出与第一句互相照应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