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院校“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讨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析.doc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析作者:廖钦初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3期[摘要]建设兼职教师队伍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大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的比例,建立兼职教师优质资源库,加强对兼职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培训,创新兼职教师的管理机制等措施,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师资建设[作者简介]廖钦初(1962- ),男,广东河源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等。
(广东广州510300)[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0-0070-01一、高职院校建设兼职教师队伍的意义首先,高职院校建设兼职教师队伍是由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的。
当前,高职教育界一般认为,兼职教师是指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工厂及社会中聘请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丰富实践经验,能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技师或能工巧匠。
兼职教师不但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而且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其次,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深入展开,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日显突出,加大兼职教师的人数比例,完善兼职教师管理体系,提高兼职教师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更好地实施顶岗实习制度,强化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证,也必然是目前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1.对兼职教师的数量要求。
从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来看,兼职教师占了很大比重。
如美国从事高职高专教育的社区学院中,兼职教师的人数比例1960年为42%,1984年为56%,1992年为62%,1995年为61%,1997年为66%;加拿大从事高职高专教育的社区学院中,兼职教师占80%以上。
满足工学结合需要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满足工学结合需要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摘要: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补充教师数量,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力量。
当前高职院校在纷纷进行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显了当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诸如聘任难、管理乱等问题。
本文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构建满足工学结合需要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兼职教师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02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还指出:“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可以看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各高职院校积极推进的一项重要改革,为满足工学结合需要,补充教师数量,优化师资结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也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
一、工学结合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工学结合的内涵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形式多种多样,它们的共同点是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工学交替”。
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人企业、融入社会而得到锻炼。
学生的工作是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给予相应考核成绩。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生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采取边学习边工作的方式进行,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及时提供人才支持,同时企业又为学生实习搭建很好平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与途径

盛丞最喾
29 第7 0/ 总 2 期 01 2 5
文章 编号 :0 1 7 4 2 0 )2—0 1 0 1 0 —8 9 (0 9 1 0 5— 2
孙 百 鸣 , 明海 , 王 许洪 军 ( 黑龙 江农业 工程 职业 学院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8 ) 5 0 8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是 教 育 教 学 管 理 和 经 济 管 理 ; 王 明 海 (9 3一) 男 , 16 , 黑龙 江 安 达人 , 黑龙 江农 业 工程 职 业 学 院 教 学 副 院长 、 教授 ,主要 研 究 方 向是 教 育 教 学 管 理 ;许 洪 军 (96一) 男 , 龙 江 肇 东人 , 16 , 黑 黑龙 江农 业 工 程 职 业 学 院 信 息 系主 任 、 教授 , 要 研 究 方 向是 计 算机 专业 教 学与 教 育 管 主
中图 分类 号 : 7 8 5 G 1 . 文 献标 识码 : B
工 学结 合是 高职 人才 培养 模式 改革 的重 要切 人 1 . % 。双 师素 质教 师 和企业 兼 职教 师数量 不 足严 75 点 ,建 设职 业教 育教 学能力 强 和社会 实 践能 力强 的 重 影响 了工学 结 合人才 培养 模式 的实 施效果 。 3 .高水 平的 专业领 军人 物 十分缺 乏 。 目前 , 有 双师 型教学 团 队是保 证工 学结 合人 才培 养模 式顺 利 的高职 院校 专业 带头 人还 没有 配齐 ,即使有 专业 带 实施 的前提 和基础 。 高职 教学 团 队建设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头人, 其在专业建设能力、 社会影响力、 资源整合力 据 教 育 部 统计 2 0 0 7年底 全 国独 立设 置 的高 职 和团队带动力上还比较弱,多数专业带头人不能成 院校达 到 1 6 18所 , 在校 生达 到 8 0多万 名 。高职 办 为站在专业前沿、 0 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领 学 规模 不断 扩大 ,但 师资 队伍 的数量 和 结构 跟进 的 军人 物 。 速 度却 不是 很快 ,还 不能很 好 地满 足工 学结 合人 才 大多 培 养模式 的需 要 。 1 .教 师 总 量相 对 不足 ,兼 职 教 师 数 量 严 重 不 匠 和工程 技术 人员 担任 兼 职教 师 ,但 这部 分 教师虽 足。 与迅 速增 长 的办 学规模 相 比, 资 队伍 的增 长 速 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缺乏教育教学能力, 师 但因 不 度 相对缓 慢 , 不仅 满足 不 了教 学需 要 , 也难 以满 足工 能很好地承担主要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任务。 此, 因 学结 合人 才培 养模式 运行 的需 要 。 省教 育厅统 计 , 提高这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满足工学结合人 据 20 0 8年底 ,黑 龙 江省 独 立设 置 的高 职 高专 院校 4 才培养模式运行 的必然要求。 4 所 ,在 校 生 达 l. 7 8万人 ,实 际 拥有 专 任 教 师不 足 5“ . 双师 ” 学 团队建 设政 策不 配套 。“ 教 双师 ” 教 80 0 0人 , 加上折 算 后 的兼 职教 师也不 足 9 0 0 0人 , 生 师在职 称评 定 、 资待遇 、 工 福利 待遇 等方 面的政 策和 师 比为 1. : , 师素质 教 师 占 4 . % 。 9 8 1双 68 制度不 配套 , 以体 现 “ 难 双师 ” 师 的价值 , 教 也难 以充 2 .教 学 团队结构 不合理 。从 年龄结 构上 看 , 青 分 调动 他们 的积 极性 。 同时 , 职 院校科学 的教 师实 高 年教 师 比例 偏 多 , 干教 师年 龄老化 , 学 经验较 为 践 能力 考评 体 系 尚未建 立 。对教 师实 践能 力 的考核 骨 教 没有 形成 有效 的机 制 。 丰 富的 中年 教师 比例偏 低 。 学历 结构 上看 , 从 研究 生 与管理 还在 探索 之 中 , 及 以上 学历 的教 师少 , 0 8年黑 龙江省 高 职高专 教 20 二 、工学 结合 人才培 养模 式 下教 学 团队建 设 的 师 中具 有研 究生学 历及 硕士 学位 的教 师 1 7 人 , 68 占 主 要 内 容 1 .专兼 结合教 学团队 的运行机 制 建设 。各 高职 专 任教 师总 数 的 1 . % ,略 高于合 格标 准 。从 “ 79 双 师 ”结构 上看 ,双 师素 质教 师 占 4 . % ,还 达不 到 院校要 根据 学校 专业 布局 与 师资现 状 ,研究 制定 专 68 5 % 。从 “ 0 专兼 ” 结构 上看 , 职教 师 比例偏低 ,0 8 兼结 合 教学 团 队建设 与管 理方 面 的规章 制度 ,保 障 兼 20 年底 , 黑龙 江省有兼 职 教师 13 6 5人 , 占专任 教师 的 行业 、 企业兼 职 教师 的来 源 、 数量 和质 量 以及学校 专
谈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0 0 9年第 1 期 1
第1 1卷 第 1 1期
oNl NG GHER V0CATl Hl 0NAL TE CHNl CAL l Tl Ns TUT 0URNALV 1 I EJ o、 . l 、 、
谈工学结合模 式下 的 “ 双师型"教 师队伍建设
口 王振 国,朱 健
( 阳航 空职 业技 术 学院 ,辽 宁 沈阳 10 3 ) 沈 0 4 1
1 工 学 结 合 是 建 设 “ 师 型 ”教 师 的 核 心 基 础 、 双
高 职 教 育 的 特 点 决定 了高 职 教 师 队 伍必 须 是 “ 师 在 传播 和实践 企业文 化 的同时 ,培养 良好 的职业 品质 ,形 双 型 ”的。教 师队伍 建设 要走 工学 结合 的道路 ,加 强 校企合 成 以学习促进 工作 、以工作推进 学 习的 良性循 环 。
教 。五 是缺 乏 师资 发展 规 划 ,没有 明确 的师 资发 展 目标 。 产 难题 ,为 企业 创 造价 值 ,从而 达 到 企业 和 院校 “ 赢 ” 双 因此 ,强化 教师 实践 能力培 养 ,加快 “ 双师 型 ”师资 队伍 的 目的 。
的培养 和建设 ,是 目前高职 教育亟 待解决 的问题 。 二 、以工 学结 合为切 入 点 ,开展 “ 双师 型 ”教师 队伍
学合 作 的意识不 够 ,忽视 实践 能力 的锻炼 与提 高 。三是 校 型 ”发 展 。
企合 作办学 机制 还不健 全 ,缺乏深 层 次 的合 作 ,部 分单 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训是 三个 关 键环 节 。 高等 职 业 教育 要 加强 学 生素 质 教育 ,强化 学 生 职 业 道德 ,主 要 培 养面 向生 产 、建设 、服务 与 管理 第 一线 需要 的高 技 能人 才 。高 职 院校 实训 教 师是 完 成 实验 、实 训 教学 环 节 的 重 要 力 量 ,这要 求实 训教 师在 专 业 理论 知 识 和专业 技 能方 面成 为 “ 师型”或 “ 双 双师 素质 ” 的教 师 ,而且 在道 德修 养 方 面也 要 为 学 生 做 出表 率 。本文 针 对 国 内高 职 院校 实 训教 师 队伍 现状 提 出工 学 结 合 人才 培 养 模式 下实 训教 师 队伍 的建 设的 几点 建 议 以及相 应 的措 施 或途 径 , 以供参 考 。
论 水平 。
教育教学。为此 ,对 教师的职业道德、提 出了不同于传统师德的
要 求 ,要求 教师 在基 于工 作 过程 的课 程教 学过 程 中 身体力 行 ,言 行 一 致 ,不 仅 在 课 堂 上做 到 为人 师 表 ,在 课外 和 校 园外也 要 做 到 为 人 师 表 。 但另 一方 面 ,随 着市 场 经 济 的发展 ,社会 上 出 现 了待 奉献 与 索取 、理想 与 实 惠 、奋 斗 与享 受 等方 面 的价 值取 向不 同程 度受 到 一定 的影 响 。另 外 ,高 职实 训 教 师没 有 相应 的技 术 职称 ,仍沿 用实 验 师 、工 程师
的重 点 是 教 学过 程 的 实践 性 、开放 性 与职 业 性 ,实 验 、实 训 、实
2 、结 合 目前 高等 院 校 定 岗定 编 制 度 ,根 据 学 校 具体 情况 , 适度 调 整学 校 岗位 聘 任制 度 ,延伸 出实训 教 师 “ 高级 职 称 ” 系 正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摘要】教师作为教育主导者、实施者和建设者,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在任何时候都要摆在一个很高的高度来认识。
在高职院校里,“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应摆在第一位。
只有建立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一大批具有高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生存质量。
可以通过完善制度框架、定期让教师到企业实践、加强院系与企业的联系,依托企业来培养“双师型”教师、有计划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境外学习并从境外引进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等措施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学结合是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为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工学结合模式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的职业院校起步较晚,各方面的发展滞后,这种滞后尤其表现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因此,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如何在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我国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及作用(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定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学校和企业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特征在于:适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商定教育计划及实施、管理,生产工作是教育计划的组成部分,学生以准职业人身份参与生产。
(二)工学结合模式的作用(1)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虽然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在操作经验、工作态度、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方面无法进行有效培训,而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的紧密结合能够弥补学校教育方面的不足。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析[摘要]“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使得高职院校必须建设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
这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措施。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学校的问题,更多的是观念问题和外部环境的问题,是管理机制的问题。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兼职教师[作者简介]李国杰(1978- ),男,河南巩义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域创新。
(广东广州 510300)[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71-02一、“工学结合”模式及其对高职兼职教师队伍的要求“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在高校,“工学结合”模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而且要到专业岗位上工作,从而融入社会接受锻炼。
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还要接受学校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sundert and technical college)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 education)。
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并称之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
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在美国成立,总部设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来自40多个国家的协会成员,每年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
2000年该协会理事会决定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work-integrated learning),以进一步凸显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相关政策支持目前,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弱。
许多院校在招聘兼职教师时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导致招聘流程不规范,教师薪酬待遇不确定,难以吸引优秀的兼职教师加入。
2. 教师资质不统一目前,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的资格要求和审核标准不够明确。
有些院校对兼职教师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没有明确要求,导致兼职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
3.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由于兼职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他们往往无法像全职教师一样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这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对策思考1. 完善相应政策法规高职院校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兼职教师的招聘程序和薪资待遇。
同时,建立健全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兼职教师有明确的权益保护。
2. 提高兼职教师的教育背景与素质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制定明确的资格审核标准,要求兼职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以确保其能够胜任相应的教学任务。
3. 加强兼职教师与全职教师的合作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与全职教师的合作,建立有效的交流与协作机制。
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专业特长,与全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设计与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4. 提供合理激励机制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兼职教师,高职院校应当提供合理的薪资待遇和激励措施。
同时,建立评价体系,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公正地对待兼职教师的工作。
5. 加强学生对兼职教师的反馈与评价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估。
建立学生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为教师提供改进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 , 选聘标准模糊 , 选聘难度大 。 兼 职教 师 的聘 任是兼 职教 师队伍建 设第 一
关 , 质量高低直接影响 队伍 的素 质。高 其
的发展 , 各高职 院校 已经基本 形成了各 自 的相对稳定 的兼 职教师队伍 。但是 , 在新
的形势下 , 原来 的兼职教 师队伍建设模式 已经不能适应 , 因此高职 院校建设兼职教 师 队伍迫在眉睫 。
一
导要求 ,以指 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为主 , 辅 以操作技能 。 顶岗实习阶段校外指导教师 的作用是对学 生实施针对性指导 , 使学生 熟练 掌握 岗位 技能和工作技巧 , 指导学生
模 式的重大创新 , 广西 的很多高 职院校都
制定 了“ + ” 才培养 方案 , 2 1人 即前两 年在 校学习 , 三年到企业进行顶 岗实习 。在 第
这样一种新型 的人才 培养模式下 , 教师 队
实践教学兼职 教师分为“ ” 2 阶段专周 实训课兼职教 师及 “ ” 1 阶段顶 岗实习指导 的兼职教师教学 。 这两个 阶段 的兼职教师
广西高职院校“+ ’ 2 1工学结合 ’ 人才培养模式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讨
口广西工商职业技术 学院 粟卫红
【 摘
要】 高职院校“+” 学结合人 2 1工
容灵 活 , 贴近生产 , 实用性强 , 他们可 以根
据 职 业 现 状 、 业 需 要 , 择 有 针 对 性 的 就 选
存在 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第一, 兼职 教师 队伍 未成 规模 , 师资 结构不合理。 据对广西几所高职院校 的调
学 会做 人 、 学会 做 事 、 会 沟通 、 会 生 学 学 活 , 学生进 行专业 素质 教育 ; 与学生 对 参
有接受 资格 审查 或试讲 。同时 , 对企业兼
职教师 的聘用标 准较模糊 , 职院校传统 高 的标准是 以学历 达到本科 , 或取 得中级 以 上职 称为标 准 , 目前 , 但 除一 些 国有 企业 的职工有职称 的竞升外 , 中小 企业并不看
第二 , 职教师建 设力 度小 , 想认 兼 思
识不到位 。 一些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还没 有 充分认识到在“ + ” 2 1 工学结合架构对兼 职 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的重要性 , 在聘用 兼
职教师时出于成本效益 的考虑 , 或认 为兼 职教 师难管 理 ,对 于聘用兼 职教 师不 积
工学 结合是 我 国高职 教育 人才 培养
重 学 历 职称 的取 得 , 些 企 业 的 员 工 可 能 这
、
兼职教 师 队伍建 设在 “+ ” 才 2 1人
培养模式 中的作用
实 习成绩 的评 定 。通过手把手 的教学 , 作
为“ 准职业 人” 的高 职生掌 握 了相 关 的劳
根据教学环节 和教学改革需要 , 高职 院校 聘请兼 职教 师 的主要作 用是 强化 实 践教学 , 解决理论教学 和实践教学脱节 的 问题 。 “+ ” 在 2 1人才培养模式 中, 职教师 兼
才培养模 式 下兼职教 师 队伍 建设 管理 存
在 不少问题 。 对此 , 政府应 完善相 关政策 ; 学校应搭 建校 企合作 平 台 ,引入 激励 机
制 , 设 兼 职教 师 队 伍 。 建
教 学 内容 , 联系专 业 的最 新动 态 , 在教学
中更能做到理论联 系实 际。 此阶段兼职教 师的作用是 : 通过兼 职教师 的教育教学使
队伍作用贯穿高职教学全过程 。
( ) 一 理论课程兼职教 师的作 用
可 以说 ,聘 请兼 职教师 是 高职院 校 的一种 战略选 择 ,是 快速 提高师 资 队伍
实践教 学水平 ,实 现产学 结合 的一个 重 要保证 。 二 、 职院 校“ + ” 学结 合架构 下 高 2 1工 兼职 教师队伍 建设存在 的问题
社会各 行业请 专 家 、 技术人 员 、 工巧匠 能
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一种共识 。 经过几年
职 院校兼职 教师 的聘用有 分散招 聘 和集
中招聘两种方式。 但从几所高职院校 的调 研数据看 ,大多采用 的是系部分散招聘 , 以熟人介绍 为主 ,由于是熟 人介绍 的, 有 的碍于情面 , 兼职教师在 到学校授 课前没
动技 能 , 高 了实际工作 能力 , 强 了职 提 增 场工 作 能力 , 快速适应 工作 岗位 , 可 将理 论知识运用到工作 中。
存 在职称 和学历 都不 能达到 学校所 定 的 招聘要 求 , 致使 系部 在选 聘兼职教师 时无
所适从 。在 “ + ” 式下 , 1阶段的企业 2 1模 “”
研, 兼职教 师与专任 教师之 比仅 为 1: , 5
其 中来 自企 业 的兼 职教 师 占外聘 教 师 的 比 例 为 2 % ,具 有 高 级 职 称 的 仅 为 3
89 % 。 .6
【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设
兼职教 师
建
学生初步认识所学专业 , 初步 了解生 产实
际, 培养对 专业课 的学 o1. 6/in 40 di0 99.s. 5— : 3 j 0 s
9 8 () 0 0 .2 8 9C. 1.8 0 2 1 0
领域 , 激发其学习热情 。 1阶段理论教学 “” 兼职 教师 的主要任 务是结 合企业 实 际和
生产现场进行理论教学 , 进一步 学习专业
理论知识 。 ( ) 二 实践 教 学 兼 职教 师 的 作 用
极 , 为能用本 校专 任教师就尽量用本 校 认 专任教师 , 这导致有的专任教师周课 时达
2 0节以上 , 严重影响授课质量 。
伍建设 出现 了新 的问题 : 方 面 , 一 专业教
师和实践指导教 师实 践能力不足 , 另一方 面数量严重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 问题 , 从
虽然教学 活动场所 有所 不同 , 都要求他 但 们具 备丰 富 的工 作经验 、较强 的业 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