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园林赏析
日本景观案例介绍

2021/8/2
14
奈良鹿公园
地点:奈良市 时期: 710-784年(天平时代) 项目介绍:奈良公园在占地660公顷的辽阔区域内,囊括了由天平时代(710-784年)延续下来的东大寺、兴福寺以 及正仓院等名胜古迹,是一座规模雄伟、绿树成荫的历史公园。最为有名的是春日大社的鹿群,它们被看成是神的 使者而受到人们的悉心照顾。是日本现代公园的先驱之一,1922年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家名胜。
2021/8/2
10
NTT公司Green Potatoes Program项目
地点:东京 案例介绍:电信公司NTT推出这个项目,作为拓宽绿色屋顶的一种手法,选择使用航空水培法种植甘薯。红薯叶子宽, 通过较高的蒸腾速率可以提供冷却效果,对抗东京的城市热岛效应。人们可以在屋顶农场享受丰收的乐趣。它还可以 作为环境教育材料。该项目已扩展到香港和日本的多所小学和公司。
习202的1/8场/2所。
9
Pasona O2 building
地点:东京
案例介绍:该建筑曾经是一家银行,由Pasona和设计师Kono Designs进行了大规模的翻新,创造了一个双层绿色外墙, 办公室,礼堂,自助餐厅,屋顶花园和城市农业设施,几乎融入了建筑的每个方面。该项目旨在将农场带到办公室,并教 育员工和当地公众了解农业。利用水培和土壤耕作,作物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共享一个共同的空间。例如,番茄藤蔓悬挂在 会议桌上方,柠檬和西番莲果树被用作会议空间的隔板,沙拉叶在会议室内种植,豆芽在长凳下种植。主大堂还设有稻田 和西兰花田。这些作物配备了HEFL,荧光灯和LED灯以及自动灌溉系统。智能气候控制可监控湿度,温度和微风,以平衡 办公时间内的人体舒适度,并在下班后优化作物生长。这最大化了作物产量和年收成。在双层立面之间的阳台上种植季节 性鲜花和橘子树,部分依靠自然的外部气候来展示叶子和颜色在外立面的变化。所有植物均由Pasona员工在农业专家的 帮助下进行维护和收获。
日本景观庭院植物的设计特色

一、常绿乔木 挺拔秀丽的乔木,成为庭院造景的中心。乔木的 树种包括针叶树的红豆杉、榧树,日本花柏类,日本 扁柏类、柏书树类;阔叶树则有宽叶山月桂、栎树类、 光叶石楠、樟树、铁冬青、月桂、山茶、荚迷锥栗树、 荷花玉兰、女贞、日本女贞、姬虎皮楠、桂花类、冬 青、厚皮香、杨梅、虎皮楠等。配置植物时,如松树 类、柏树类、厚皮香、杨梅等乔木可以种植在大门附 近,,也可以作为主体树木,还可以沿着庭园的四周 或者边界栽种栎树类、荚迷锥栗树、山茶类、桂花类 植物,物皮皮楠等红豆杉可构成一道绿篱,这种植物 耐阴性强,颇耐修剪、作为绿篱使用,可修剪成圆柱 形、球形等形式。
日本景观庭院植物的设计特色
姓名: 学号:
在日本传统造园家眼中,一座园林的四分之三都应由植物、山石和水体 构成。这一点从不难体会。在日本园林中,最基本的植物是常绿树木, 它们被称作是最主要的造园材料之一。常绿植物不仅可以常年保持园林 风貌,也为色泽浅亮的观花或彩叶植物提供了一道天然背景。日本园林 在植物配置上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同一园内的植物品种不多,常常是以 一两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再选用另一两种植物作为点景植物,层次清 楚,形式简洁,但十分美观。所以,当人们从高处鸟瞰园林时,可能会 看到整片庭园树林中所植均为松树。但通过类型较少的几种植物的配置, 例如用一棵松再加上几丛杜鹃,又能够形成丰富多变、构图均衡的各种 空间。
二、常绿灌木 所有树种包括针叶树的刺柏、矮紫杉、铺地柏;阔叶树日本桃叶珊 瑚、马醉木、钝齿冬青、冬山茶、小叶黄杨、栀子、石楠杜鹃、厚叶香 斑木、瑞香、华南十大功劳、圆柏、杜鹃类、海桐、阔叶十大功劳、光 叶柃木、金丝桃、十大功劳、大叶黄杨、龟甲冬青、厚叶香斑木、朱砂 根、八角金盘等。
庭院配置时,可以种在乔木下面加固树根遮盖露土,或种在石 净手旁边作为衬托物,还可以群植,修剪成假山状。
富士山大石公园案例

富士山大石公园案例富士山大石公园是位于日本富士山脚下的一个公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游客们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下面是关于富士山大石公园的十个介绍:1. 富士山大石公园位于富士山的北麓,距离东京市中心约100公里。
这个公园是欣赏壮丽富士山景色的理想地点之一。
2. 公园内有一块巨大的岩石,被称为“大石”。
这块巨石是公园的标志性景点,也是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热门地点。
3. 富士山大石公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美丽的花卉。
游客可以在公园内漫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4. 公园内的步道被精心设计,可以让游客们欣赏到不同角度的富士山美景。
无论是初升的朝阳还是夕阳西下,都能在这里找到最佳的观赏点。
5. 富士山大石公园还设有休闲区域,提供露天烧烤设施和野餐区,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户外活动并与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时光。
6. 公园内设有观景台,游客可以登上观景台,俯瞰富士山和周围的风景。
观景台高度适中,不仅能欣赏到富士山的壮丽景色,还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7. 富士山大石公园还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在公园内,游客们有机会观察到各种珍稀的鸟类和动物,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8. 公园内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游客可以租借自行车,沿着道路骑行,感受富士山脚下的清新空气和宁静环境。
9. 富士山大石公园附近还有一些温泉和旅馆,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温泉浴和传统的日式料理,舒缓旅途的疲惫。
10. 富士山大石公园每年都会举办一些特色的活动,如花卉展览、户外音乐会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富士山大石公园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无论是追求宁静与放松的旅行者,还是喜欢户外活动和冒险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以桂离宫为例对比中日古典园林异同

文化景观wen hua jing guan17以桂离宫为例对比中日古典园林异同◎官涛1 官珍2 杨燕徽3摘要:地处东亚的中日园林虽为同源,但由于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与哲学思想、历史、文化、审美等文化环境的影响,使其渐渐的发展出不同的路。
哲学思想、空间格局、游览体验、建筑以及植物上二者都各有异同。
关键词:中国园林;日本园林;桂离宫;对比一、正文位于东亚的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都属于东方园林的范畴,“中国园林是本源,日本园林是分支” 。
但由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使其各有发展,下面从5个方面分析异同。
哲学思想方面,儒释道对中日园林都有很大的影响,但中国园林崇文,日本园林尚武。
中式园林代表作有皇家园林与苏式园林。
皇家园林恢宏大气,苏式园林则小巧精致。
日本在公园3~4世纪即有苑囿。
飞鸟时代,中国的建筑、雕刻、绘画等文化从百济传入日本,兴盛起来。
12世纪禅宗传入日本,对日本园林形成极大影响。
中国特有的文人私家园林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而日本以佛教为国教,日本园林是佛道型山水园。
受到道教影响,中、日园林都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但中国园林是“人”型园林,而日本园林是“天”型。
陈从周先生表示“中国园林是人工中见自然,日本园林是自然中见人工” 。
中日园林都采用相似山水园林空间格局。
但由于中日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布局上的不同侧重。
二者都是源于对真实环境的写仿,却分别形成了“大陆文化影响下的山水共生的山水园林和海洋文化影响下的海岛共生的池泉园”两种模式 。
与西方规则式构图不同,中、日园林都是向心式构图。
但是中国园林往往有山有水,但不一定有岛,常以水、岛为平面中心,以山、亭为视觉中心 ,日式园林则是有水有岛,不一定有山,常以水、沙、岛、石为平面中心和视觉中心。
一池三山是中日园林中的常用的母题,但略有差别,例如日本园林经常用石或植物修出龟形或鹤形,称龟鹤岛,中国园林则没有这种做法。
从游览体验来说,中国园林以动为主,日本园林以静为主。
中外经典园林案例赏析

中外经典园林案例赏析
目录
01
04
景 观
02
03
东
分 析 丨 皇 家 园 林
景 观 分 析 丨 欧 洲 古 典 园
景 观 分 析 丨 枯 山 水 园 林
枯山水的韵律
运动韵律
岩石 你可以将这样一个庭园理解为河流中的岩石,或传说中的神秘小岛,但若 仅从美学角度考虑亦堪称绝作;它对组群、平衡、运动和韵律等充分权衡, 其总体布局相对协调,以至于稍微移动某一块石便会破坏该庭园的整体效 果。 技巧 由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东北庭,通过巧妙地运用 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这里的主石,或直立 如屏风,或交错如门扇,或层叠如台阶,其理石技艺精湛,当观者远眺时, 分明能感觉到“水”在高耸的峭壁间流淌,在低浅的桥下奔流。
枯山水庭院营造
须弥山石 景石分作九个山头来象征须弥山:佛教的宇宙观倡导天动说,据说须弥山被视为世界中心的高 山,按风轮、水轮、金轮的顺序叠为三层。相传它是一座了不起的圣山,可以保佑万物的平安。 石灯笼 日语中有“净火”一词,是指神前净火,意味着用火去净化万物。每当人们在保留火种时就愈 感到火具有的神奇魅力。人们不愿让这神圣的火种熄灭,就用笼去罩住它。石灯笼罩住的圣火 一般被置放在寺庙内,它后来演化为日本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它预示着光明和希望,会给 人带来好运。 龟岛鹤岛 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 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 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 — 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 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像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蓬莱神话传入日本。 石塔 原为佛教意义上的建筑。在古代印度,用石头垒砌成塔状以供奉佛舍利,以求平安。受佛教文 化影响,日本也建造了许多石塔作为供奉。江户时代以后,石塔便被作为古色古香的艺术品引 入园林。石塔不仅美观,而且有镇宅一方之暗喻,还有驱灾避邪保佑平安的寓意。
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日本传统园林有三类:筑山庭。
平庭。
茶亭。
从形式上说,日本园林有三种主要类型:①池泉式庭园(后期为回游式庭园)②枯山水庭园③茶庭,更确切的名称是“露地”日本造园活动发展史古代园林(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形式:早期池泉园、宅院式的寝殿造庭园、作为佛寺的净土庭园•代表作:平等院凤凰堂,金阁寺中世园林(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形式:武家式样和书院式样的宅院,宗教园林中枯山水园林流行•代表作:京都的大仙院和龙安寺近世园林(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主要形式:比较大尺度的回游式庭园以及茶庭•代表作:桂离宫现代园林(明治、大正、昭和及平成时代)桂离宫及仙洞御所、修学院离宫、京都御所,号称京都的四大名园池泉庭园所谓池泉庭园,就是挖坑造园,坑里注满水,里面建上岛屿、钓鱼台、小桥、港湾这样的缩景,并用游廊连接,园子里种植花木,这就是最初的池泉庭园寝殿造庭园寝殿造园林形式是中轴式,轴线为南北向。
园中设大池,池中设中岛,岛南北用桥通,池北有广庭,广庭之北为园林主体建筑寝殿。
寝殿平面形式与唐风时期不同,不再是左右对称,而是较自由的非对称。
池南为堆山,引水分两路,一路从廊下过,一路从假山中形成瀑布流入池中,池岸点缀石组,园中植梅、松、枫和柳等植物。
人们在湖中荡漾着小舟,有音乐的伴奏,吟诗作歌或举行酒宴等活动。
不过这只是一种规范的描述,因地形的变化,湖的形状、建筑的配置等都随之自由地变化。
净土庭园在佛教进一步巩固地位的过程中,平安末期(12世纪70年代)源空开创净土宗,佛家按寝殿造园林格局演化为净土园林,流行于寺院园林之中。
许多舍宅为寺的寺园和皇家敕建或贵族捐建的寺院大多体现了净土园林特点。
园林格局依旧是中轴式、中池式和中岛式,但建筑的对称性明显保留下来。
轴线上从南至北依次是大门、桥、水池、桥、岛、桥、金堂和三尊石(指仿佛教的三座菩萨的石组)。
为与宗教仪式相结合,园林与戒坛结合,用植栽、木牌、垣墙、地形、地物、道路或帷幕把道佛界和俗界分开,石组布局用三尊佛教菩萨作为象征物。
日本景观设计大师户田芳树作品赏析

日本当代三大著名景观设计师之一——户田芳树摘要:户田芳树被称为日本当代三大著名景观设计师之一,在简明、有力的空间中溶入柔和与温馨的意蕴;生态型设计、以追求细节上的完美体现品质。
在他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无限的“生命力”。
我想户田芳树的思想来源就是禅宗和民族意识。
关键词:自然生态禅宗民族意识流水枯山水意境(一)户田芳树简介第一次接触枡野俊明的设计作品是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随手翻起一本杂志,看到了一摊散乱的石子,油油的大石块,还有感觉随意堆放的几块景观石,旁边栽着矮矮的绿绿的松,整张图就是白色和绿色,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觉得他的石子的铺装和没有我们中国景观石的那种“透瘦漏”的景观石一起组起整个庭院的,这种设计实在让我惊讶,不像是中国的植物来表现庭院的空间和植物的造景,完全就是石与木,与水,这些自然元素赋与这个庭院灵魂!于是我记住了这样一个名字——枡野俊明户田芳树被称为日本当代三大著名景观设计师之一,1947年生于广岛县尾道市,1970年毕业于东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后到日本都市设计就职。
1980年成立(株)户田芳树风景计画研究所。
1989年凭借“诹访湖畔公园”项目荣获东京农业大学造园大奖。
1994年凭借“科利亚庭园”获日本公园绿地协会奖。
1995年主创的修善寺“虹之乡”项目荣获造园协会奖。
2005年出任爱知世博会景观总监。
他的设计理念是“看”、“体验”、“描述”;作品特点:在简明、有力的空间中溶入柔和与温馨的意蕴;生态型设计、以追求细节上的完美体现品质。
作品中充满了流畅的曲线、大面积的缓坡草坪、通畅简捷的空间、散置的构筑物、蜿蜒的小溪流水以及似水墨画般的水中倒影。
这些作品在表现“自然的再现”、“自然的体验”的同时,更注重对“自然的描述”。
(二)对户田芳树的作品赏析即作品表达方式S K I N G和我的欣赏理由一、绿色津南中央庭园赏析户田先生较早期的代表作品为绿色津南中央庭园(1982年)。
该设计项目中,在规划区域附近有一条叫“七之釜”的溪流,本作品利用这个典故作为设计主题,把七处各具特色的溪流做成完整的连续景观。
日本园林史

石景
四石组(洗手钵石组)
三尊石
石景
七五三石
石景
佛菩萨石
石景
• (四)池岛
• 池泉园是日本园林的最初形式,表达了日 本园林的造园环境是岛国。 • 从构图上看,池泉园分为苑园式、轴线式 和中心式。
轴线式 净琉璃寺庭园
轴线与对称 法成寺庭园
池岛 轴线式
中心式 西本愿寺大书院 庭园
中心式 六义园
塔
小石塔 涉成庭
多层观光式塔 清 水寺庭园
塔
• (二)园山 • 从构成上分,日本园林的园山有两类,一 是土山,二是石山。
• (三)石景 • 日本园林主要是为了表现石景。 • 石材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中国园林。而且这 些创造性的石头景观也成为日本园林所特有的石文 化。
坐禅石 妙觉寺庭园
水中须弥山石 等持院庭 园
坐观式庭园 退藏院庭园
回游式池泉 园 等持院庭园
池泉园
3、筑山庭
是在庭园内堆土筑成假山,缀以石组、树木、飞石、 石灯笼的园林构成。一般要求有较大的规模,以表现 开阔的河山,常利用自然地形加以人工美化,达到幽 深丰富的景致。日本庭院中一般有池泉,但不一定有 筑山,即日本以池泉园为主,筑代平城宫东院庭园平面图
二、平安时代
• 从794年到1184年。当时日本国内比较太平,民 风淳朴、社会安定,观花赏月之风盛行。如平安 时代前期对庭园中石组细流,一草一木的经营都 十分重视,而且要求再现自然。这一时期也标志 着日本庭园艺术的真正诞生。
三、镰仓时代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封建时代,政治上的势力, 从贵族转移到武士手中,武士出生于农村,文 化程度较低,加上受禅宗的影响,比较注重实 际与实用,反奢华简谱成为时尚。 在庭园建造方面,已由从前的象征性形式,演 变为将自然风景置于小块园地内,加以临摹缩 影再现的形式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庭 也叫露庭、露路,是把茶道融入园林之中,为 进行茶道的礼仪而创造的一种园林形式。 面积很小,可设在筑山庭和平庭之中,一般是 在进入茶室前的一段空间里,பைடு நூலகம்置各种景观。 步石道路按一定的路线,经厕所、洗手钵最 后到达目的地。茶庭犹如中国园林的园中 之园,但空间的变化没有中国园林层次丰富。 其园林的气氛是以裸露的步石象征崎岖的 山间石徂,以地上的松叶暗示茂密森林,以蹲 踞式的洗手钵象征圣洁泉水,以寺社的围墙、 石灯笼来模仿古刹神社的肃穆清静。
谢谢欣赏!
二零一三年二月
枯山水 又叫假山水,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 的精华。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即在庭园内敷 白砂,缀以石组戒适量树木,因无山无水而得名。 池泉园 是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体现日本园林的本 质特征,即岛国性国家的特征。园中以水池为中 心,布置岛、瀑布、土山、溪流、桥、亭、榭等。
筑山庭 是在庭园内堆土筑成假山,缀以石组、树木、 飞石、石灯笼的园林构成。一般要求有较大的 觃模,以表现开阔的河山,常利用自然地形加以 人工美化,达到幽深丰富的景致。日本筑山庭 中的园山在中国园林中被称为岗戒阜,日本称 为“筑山”(较大的岗阜)戒“野筋”(坡度较缓 的土丘戒山腰)。日本庭院中一般有池泉,但不 一定有筑山,即日本以池泉园为主,筑山庭为辅。
平庭 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觃划和建设的园林,一般 在平坦的园地上表现出一个山谷地带戒原野的 风景,用各种岩石、植物、石灯和溪流配置在 一起,组成各种自然景色,多用草地、花坛等。 根据庭内敷材不同而有芝庭、苔庭、砂庭、石 庭等。平庭和筑山庭都有真、行、草三种格式。
样式 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是指在大型 庭园中,设有“回游式”的环池设路戒可兼作水 面游览用的“回游兼舟游式”的环池设路等,一 般是舟游、回游、坐观三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从 而增加园林的趣味性。有别于中国园林的步秱 景随,日本园林是以静观为主。
日本园林赏析
分类: 日本园林一般可 分为枯山水、池 泉园、筑山庭、 平庭、茶庭、露 地、回游式、观 赏式、坐观式、 舟游式以及它们 的组合等。
日本园林的特点
清纯 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人工之中见自然”,而是 “自然之中见人工”。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 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自然 在表现自然时,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浓缩,幵创造出能使人入静入定、超凡脱俗 的心灵感受,从而使日本园林具有耐看、耐品、值得细细体会的精巧细腻,含而不露的特色; 具有突出的象征性,能引发观赏者对人生的思索和领悟。 小巧 日本园林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小巧而精致,枯寂而玄妙,抽象而深邃。大者不过一亩余,小者 仅几平方米,日本园林就是用这种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日本园林虽早期 受中国园林的影响,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在小庭院方面产生了颇 有特色的庭园。
日本园林的特点
植物 日本园林的四分之三都由植物、山石和水体构成,因此,从种植设计上,日本园林植物配置 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同一园中的植物品种不多,常常是以一二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再选用 另一二种植物作为点景植物,层次清楚,形式简洁,但十分美观。选材以常绿树木为主,花卉 较少,且多有特别的含义,如松树代表长寿,樱花代表完美,鸢尾代表纯洁等等。 佛禅印象 公元538年的时候,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幵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 术文化。13世纪时,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 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 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 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