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节奏与旋律节奏

合集下载

谈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创作手法

谈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创作手法

谈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创作手法【摘要】《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艺术歌曲,歌曲背景深受听众喜爱。

在歌词的创作手法方面,运用了直白而又抒情的表达,引人入胜。

旋律的设计既悲伤又动人,令人回味无穷。

编曲的特点则是简洁大气,凸显歌曲的主题情感。

歌曲表达的情感深沉而感人,让人不禁沉浸其中。

声线运用的技巧独具匠心,打动人心。

这首歌曲的创作手法独特而出色,充分展现了艺术歌曲的魅力。

整体评价上,这首歌曲无疑是一首让人印象深刻、无法忘怀的佳作,深受听众喜爱。

【关键词】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创作手法,歌曲背景,歌词,旋律,编曲,情感表达,声线运用,评价,总结。

1. 引言1.1 介绍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由华语流行音乐天后张靓颖演唱的经典艺术歌曲。

这首歌曲发行于2010年,由何品、祁隆作词,何品作曲。

歌曲风格清新优雅,旋律优美动人,歌词深情细腻。

这首歌曲在发布后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成为了张靓颖的代表作品之一。

歌曲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动人的旋律,表达了爱情中的离别与痛苦,旋律优美动人,歌词深情细腻,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爱情的真挚情感。

这首歌曲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更在于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手法,让人们对爱情的离别与痛苦产生共鸣。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经典的艺术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张靓颖的音乐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让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和痛苦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1.2 歌曲背景《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由华语流行歌手蔡依林演唱的歌曲,收录在她的专辑《舞娘》中。

这首歌曲是由陈信宏作词,林俊杰作曲。

歌曲背景主要围绕着一个女子在失恋后内心挣扎的情感表达,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充满了伤感和忧伤的氛围。

通过这首歌曲,歌手蔡依林将失恋的痛苦和纠结娓娓道来,让人们对于失恋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歌曲背景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歌词的创作手法和旋律的设计,使整首歌曲更加富有感情色彩和戳中人心。

浅谈歌曲创作中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节奏的统一

浅谈歌曲创作中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节奏的统一

三 、旋律 节奏 与歌 词朗 诵节奏 相统 一 的重要性
歌 曲是歌词与旋律的有机结合体 旋律应与歌词的内容、结
构 、节 奏 、音 调等 因素 统一 起 来 ,使旋 律更 符合 歌词 所要 表达 的 思想 感情 ,这 样 的歌 曲往往 意 境吻 合 、形象 准确 、节 奏 上 口、 曲 调 流 畅 。其 中旋律 节奏 与歌 词 朗诵 节奏 的结 合尤 为 重要 。因 为 , 即使 是旋律 与 歌词 的 内容 、结 构 、音调 等 因素都 很 吻合 ,但如 果 没 有恰 当 的节 奏把 这些 因素 串联起 来 ,这些 将会 是 一盘散 沙 。掌 握 这 一 点,对 于初 学歌 曲写作 的人 来说 非常 重要 ,很多作 曲家也 都 以运 用旋 律 节奏 与歌 词 朗诵 节奏 相统 一这 一手 法 ,创作 出 了很 安排 ,使歌 曲旋律 流畅上 口。 多 朗朗上 口,流传 至今 的歌 曲。像 贺绿 汀先 生 的 《 击 队歌 》 , 游 二、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节奏的统一 在 朗诵 歌词 中寻 找体 会 歌词 的 自然节 拍 、节奏 ,体 会歌 词 声 就 是根 据歌 词 朗诵 起来 的 自然 节奏 因素 ,然 后 按设 定的 节奏谱 曲 调 的起 伏 形态 ,在 设计 旋律 节奏 时利 用 这些 形态 ,使 旋律节 奏 与 使歌 词原 本所 要表 达 的音 乐形 象 ,音 乐起 来 , 以使音 乐形 象与 音乐 情绪 更好 的体现 与 实大部 分流 行 歌 曲的创 作也 离 不开 歌词 朗诵 节奏 因 素 ,而后在 此 基 础 之上 不断 地变 化 、发 展 、创新 。所 以,旋 律节 奏应 与歌词 的 抒发 。 i 旋律 节奏 与歌 词 朗诵 强弱 的统 一 。旋律 的拍 子确 定 以后 , . 朗诵节 奏 的统 一 ,对歌 曲写作 时音 乐形 象 的体现 与 音乐情 绪 的表 每小 节的 强拍 是第 一拍 ,在 强拍 的位 置 上 ,应 安排 歌 词 中一些 较 达起着 重要 的作 用 。 重要 的字及 词组 ,把 旋 律节 奏与 歌词 节奏 有效 的 结合起 来 ,突 出

歌曲写作中旋律与歌词的关系

歌曲写作中旋律与歌词的关系

歌曲写作中旋律与歌词的关系作者:高霏来源:《当代音乐(下旬刊)》2017年第12期[摘要]歌曲是音乐与诗歌,曲情与词有机结合的艺术体。

它们相辅相成,既对立,又融为一体,共同来表现音乐主题,塑造艺术形象。

在歌曲写作中,为了使词曲表现共同的内容与塑造统一的艺术形象,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那么如何处理好歌词与旋律的关系,将是首先要研究的课题。

本文将从旋律音调与歌词语言声调的关系,旋律节奏与歌词语言节奏的关系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歌曲写作;旋律;歌词;旋律音调;旋律节奏;语言声调;语言节奏[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24-0106-02歌曲是音乐与诗歌,曲情与词意有机结合的艺术体。

它们相辅相成,既对立,又融为一体,共同来表现音乐主题,塑造艺术形象。

但是,诗歌与音乐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艺术类别,它们使用不同的材料,各自又具有不同性能的表现手法。

歌词以文学语言为材料,可以直接、明确、正面地表达思想,叙述事物;而音乐则以不同高低、不同节奏的音为材料来表达人的内在情感,并在这个过程中显示思想感情的变化和发展。

可见,歌词与音乐之间既紧密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因此,在歌曲写作中,为了使词曲表现共同的内容与塑造统一的艺术形象,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就要努力研究和把握歌词与旋律的艺术表现规律,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现阶段歌曲写作的主要形式是先有词后有曲,即“依词谱曲”,所以歌词是创作旋律的重要依据。

在写作歌曲时,首先要选择一首好的歌词,然后反复朗读,认真体会和理解歌词的内容。

歌词的内容往往影响和决定着音乐的表现形式。

例如《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歌词以讲故事的形式,表明了新旧社会的对比,所以曲作者采用了叙事歌曲体裁,稍慢的速度与中弱的力度。

旋律开始从中高音起往下滑动,与“月亮在穿行”的歌词形象浑然一体,歌词内容与旋律情绪的结合恰到好处。

歌词创作的原理和方法

歌词创作的原理和方法

歌词创作的原理和方法歌词创作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你进行歌词创作:1. 主题确定:首先确定你想要表达的主题或情感,这可以是爱情、友情、自由、梦想等等。

主题的选择将指导你整个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 找到灵感:寻找灵感的途径有很多种,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观察社会、阅读诗歌或故事等方面寻找灵感。

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发掘其中的情感和故事,以及与主题相关的意象和隐喻。

3. 编写歌词结构:歌词通常由诗句和段落组成,而每个诗句和段落则由歌词行组成。

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押韵、抑扬格或重复等手法来增强歌词的韵律和节奏感。

4. 注意歌词的可唱性:歌词的可唱性非常重要,要确保歌词的音节和节奏与音乐旋律相配合。

这有助于歌曲的吸引力和易于记忆。

5. 情感表达和形象描绘:歌词创作应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形象的描绘。

使用生动的语言和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让听众更容易与歌词产生共鸣。

6. 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歌词创作中,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加表达的层次和吸引力,如比喻、拟人、排比、转喻等。

这些手法可以丰富歌词的语言和意境。

7. 反复修改和完善:歌词创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写完初稿后,反复修改和调整,剔除不必要的文字,提炼出更精炼、更准确地表达主题的词句。

8. 和音乐相结合:最后,将歌词与音乐相结合,进行整体的编排和调整。

确保歌词与旋律和声部的配合和协调,使整个歌曲达到更好的效果。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歌词创作原理和方法,但创作歌词是一项个人化的创作过程,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和灵感进行创作。

关键是保持创造力和灵感的流动,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歌词配曲的节奏处理

歌词配曲的节奏处理
音乐理论基础
歌词配曲的节奏处理
欣赏歌曲:洗澡歌
请一位同学背唱刚刚的旋律
噜啦啦噜啦 啦 噜啦噜啦咧噜啦 噜 啦 噜 啦 噜啦噜啦 咧
噜 啦啦 噜 啦 啦
噜啦 噜 啦咧 噜 啦
噜 啦 噜 啦

再欣赏一首歌曲:《小苹果》
·
配曲时,歌词中的一个字 用一个旋律音来对应,这就 称为:“音节式”。
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将这个字安排在强拍上P140 加长该音节对应的音符时值
欣赏音乐:《飞得更高》
采用一字多音的“花唱式”
欣赏歌曲:《爷爷泡的茶》
采用旋律线上行或下行
欣赏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
旋律下行1-6-5
旋律上行
6-7为旋律上行
谢谢大家 再见

一个字对应几个音符则称为 “花唱式”。
注意:中文记谱时,若遇音节式,只 要每个字对准其上方音符即可,若遇花唱 式将这个字对准属于她的旋律音的第一个 音符,再用连线讲这些音符包括进去。
给中文歌词配旋律时,同 一个句子,在不同的单子上 加以强调,就会使句子的潜 在意义发生变化。因此,要 突出或强调某个字,可以有 一下几种方法

试论节奏、旋律、情绪与歌词之间的关系

试论节奏、旋律、情绪与歌词之间的关系
永存!
责 任编 辑 王庆 斌
其 声 宛转 凄 断 .不 类 向之 所 闻 。每 句 皆再 唱 . 而第

句 不叠 。 ”他 认 为 “ 本 三 叠 盖 如 此 ” 后 人 主要 唐
依 据 二 人 的 书 中所 文 推 论 : 唐 时 《 阳关 置叠 》 的 唱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试论节奏 旋律 与歌词之 间的关
● 李 国胜
歌 曲创 作 与器 乐 曲创 作 有 所 区别 .这 主 要 表 现 在 歌 曲 的创 作 过 程 始 终 与歌 词 紧密 相 联 这 一 重 要 因 素 它要 符 合 歌词 的结 构 特 点 . 同时 还 应 与 歌 词 的 韵律 有 机 结 合 、
作 致 地 研 究 歌 词 的节 奏 特 点 .不 是 遵 循 歌 词节 奏 与音 家 乐节奏有机结合这一 写作原则 .将歌曲的首句 的第
劣 ? 孰真 孰 假 ?恐 怕 并 不 是 两 、三篇 文章 就 能 解 决
的 问 题 。 关 于唐 时 的叠 唱方 法 .在 自居 易 的 《 酒 对 诗》 ( 上引 ) 中有 所 评 说 , 而 苏 轼 在 《 坡 志 林 》 东 的 书 中 说 到 : “ 传 《 关 》 三 叠 . 然 今 世 之 歌 旧 阳 者 ,每 句 再叠 而 己 ,若 通 一 首 言之 , 又是 四叠 .皆 非 是 ” 歌 曲的 结 构 已 有 所 不 同 苏 轼 又 说 “ 在 余 密 州 ,有 文 勋 长官 以 事 至 密 . 自已得 古 本 《 关》 阳 ,
必 要 的 夸 张 或 进 行 一些 必 要 的艺 术 加 工 的 缘 故 .从 而 使 音 乐 既 能 够 贴 近 生 活 又 能 够 超 越 现 实 生 活 .这

歌曲的构成

歌曲的构成

歌曲的构成
歌曲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歌词:歌词是歌曲的灵魂,它表达了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歌词通常由诗人或词人创作,并与旋律相结合,以传达特定的情感或故事。

2.旋律:旋律是歌曲的音乐部分,它决定了歌曲的节奏和音调。

旋律通常由作曲家创作,并与歌词相匹配,以创造出完整的歌曲。

3.和声:和声是指歌曲中的和声部分,它增加了歌曲的层次感和深度。

和声可以由多个声音同时演唱,以创造出更丰富的音乐效果。

4.节奏:节奏是歌曲的基础,它决定了歌曲的速度和节拍。

节奏通常由鼓或其他打击乐器提供,并帮助驱动歌曲的前进。

5.乐器:乐器是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它们为歌曲增添色彩和情感。

不同的乐器可以用于创造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感氛围。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首完整的歌曲。

在创作过程中,词人、作曲家、音乐家等通常会共同协作,以确定歌曲的结构和风格,并创造出符合他们意图的音乐作品。

音乐情感表现方法

音乐情感表现方法

音乐情感表现方法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声音和乐音的组合来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

音乐情感的表现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将探讨其中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

一、旋律与节奏旋律和节奏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们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体验。

旋律通常由一系列音符组成,可以通过音符的高低、音程的跳跃与连贯等方式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节奏则通过音符的时值、强弱与分布等方式来创造节奏感。

快速、高亢的旋律和节奏常常被用来表达喜悦、兴奋的情感,而缓慢、柔和的旋律和节奏则更适合表达伤感、哀愁的情感。

二、音色和表演技巧音色是每个乐器或声音的独特特点,不同的音色给人不同的情感印象。

例如,小提琴的音色纤细婉转,可以表达浪漫、温柔的情感;大提琴的音色丰满有力,可以表达庄重、慷慨的情感。

演奏者通过运用不同的表演技巧,如颤音、滑奏、音色变换等,来丰富音乐的情感表现。

这些技巧可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让听众更深刻地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

三、和声与音乐结构和声是指多个声部或乐器在时间上的交织与组合。

不同的和声方式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情感效果。

例如,和声的层数和复杂度增加可以增加音乐的张力和丰富度,进而表达激动、紧张的情感;而简单的和声则更适合表达宁静、舒缓的情感。

音乐结构也是情感表现的重要方面,如复杂的变奏曲结构可以表达丰富多样的情感,而简单的旋律短曲则更容易带来直接、明确的情感体验。

四、歌词与主题歌词是音乐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歌词的内容、选词与表达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听众对音乐情感的理解。

歌词可以通过描述、比喻、抒情等方式来传达情感,同时也可以通过词曲搭配来强化情感的表达。

不同主题的音乐也会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悲伤、希望、爱情等主题都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每种主题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表现方法。

总结起来,音乐情感的表现方法包括旋律与节奏、音色和表演技巧、和声与音乐结构,以及歌词与主题等方面。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作曲家和演奏者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带给听众不同的情感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词节奏与旋律节奏
歌曲的创作离不开歌词,一般的作曲方法是先有歌词,然后努力去挖掘歌词中各种潜在的音乐因素,依照歌词自身的特点创作出相应的旋律,使词曲结合得更加吻合,完美,其中歌词的节奏因素是为歌词谱写旋律中设计旋律节奏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包括歌词朗诵节奏特点和形象节奏特点,在设计旋律节奏时应符合歌词的这两个节奏特点,使旋律节奏与歌词节奏统一起来,这是准确表达歌词,也是表达音乐形象和意境的基础。

初学歌作的人,大都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写出的东西一般是一音对一字,这样做出来的旋律有时也会很好听(现在的大多数通俗歌曲都是一字对一音,不过是在节奏上进行了很大的变动),但根本满足不了歌曲表达的需要。

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旋律尽量避免一字对一音呢?我们先弄清一个概念:歌词节奏。

什么是歌词节奏呢?它不同于歌曲节奏。

歌词节奏是指歌词的朗读节奏。

比如“春天在哪里”这五个字。

我们可能把它写作各种不同的框架节奏,然后再在这个大节奏中进行细致调节,歌词节奏与歌曲节奏的关系就象是我国民乐中的基本旋律和加花旋律,这样你写出的旋律就不再是一音对一音了。

几种常见的节奏简述:
1、规整节奏:在慢速的情况下,给人一种沉重、坚定感。

在中速情况下,给人一种平稳、祥和之感,而在快速情况下,给人一种激进、震荡的感觉。

2、附点节奏:在慢速的情况下,给人一种低沉、拖拉感。

在中速情况下,给人一种抒情、柔美感,而在快速情况下,给人一种更加紧凑、奋进感。

3、切分节奏:切分节奏因为改变了常见的重音位置,使它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强。

所以应尽量与其他节奏配合使用。

而不要单独使用。

它在慢速情况下,产生极不稳定的感觉。

在中速情况下则显得很稳定。

在快速情况下,则是作为其他节奏最好的调味剂。

4、连音节奏:连音,我们这里指的主要是三连音、五连音、七连音等。

它属于不规整节奏,但由于它们一般在一拍内完成,重音位置没有改变,所以并不会产生太大的不稳定,只作为音色节奏的调味剂,或在华彩乐句中使用。

诠释歌词节奏基本要领:
1、划分句子的语法成分,以多种语气反复夸张地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节奏、音调特点,找出读音的平仄规律,注意语调的起伏,找出句子中音调的最低点和最高点,注意上声字的读音,在歌词上做好标记。

2、照顾汉字的语言节奏美,一般不要随意破坏这种韵律感。

除非理由充分,否则关键词汇不要倒字,以免产生误解。

旋律的节奏应符合歌词的节奏,两者统一起来,这是准确表达歌词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和意境的基础。

简单来说,有依字行腔(侧重歌曲的文学性)、依意行腔(侧重歌曲的音乐性)之法,以创作出方便理解、方便记忆、方便演唱
的旋律为前提。

一、旋律节奏应以歌词的朗诵节奏为基础
在朗诵歌词时,会很自然的遇到由各种不同的字、词、词组组合起来所形成的各种节奏与句逗,这是歌词本身具有多方面的自然节奏因素。

所谓的自然节奏,就是将歌词按照自然简单的语气朗诵所形成的语气、速度及字音时值。

例1:
a、歌唱吧,亲爱的祖国。

b、我的家乡在远方,回不了多悲伤。

上例中a“歌唱吧,亲爱的祖国”在朗诵时,自然的会把“唱”“爱”“祖”“国”读的强些,歌词的自然节奏使旋律节奏在处理上把这些词安排在强拍上,体现了自然节奏的强弱特点。

同时在情感的作用下不仅强调了“祖”“国”,还适当地拖长语气,又体现了自然节奏的长短特点。

从上例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自然节奏包括强弱特点、长短特点与快慢特点。

既然旋律的节奏应以歌词的朗诵节奏为基础,理所当然应与自然节奏中的强弱、长短、快慢为基础,合理安排,使歌曲旋律流畅上口。

二、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节奏的统一
在朗诵歌词中寻找体会歌词的自然节拍、节奏,体会歌词声调的起伏形态,在设计旋律节奏时利用这些形态,使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节奏统一起来,以使音乐形象与音乐情绪更好的体现与抒发。

1.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强弱的统一。

旋律的拍子确定以后,每小节的强拍是第一拍,在强拍的位置上,应安排歌词中一些较重要的字及词组,把旋律节奏与歌词节奏有效的结合起来,突出歌词所要表达的含义。

例2:美丽其格词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在上例中,朗诵歌词时强调了蓝、天、白、飘、马、跑;挥、鞭、响、方、百、齐、翔,所以在旋律节奏的设计上,把这些词放在每小节的强拍上,使词义表达更准确到位。

2.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长短的统一。

在朗诵歌词时,不可能每个字都一样的长短,有的字读得长些,有的字读得短一点,有的词需要连贯,有的词需要停顿,这时旋律节奏的设计需要根据歌词朗诵时长短特点来加以变化,使词曲结合的疏密相间,宽紧结合,这样歌词的音乐情绪、意境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例3:青海民歌《水红花令》
这里的字有三种处理,“星星”、“呀”、“出”、“着”、“眨”“睛”各占一拍,“眼”占两拍,“来”占六拍。

这样处理节奏疏密相间,表现了一种活泼俏皮的音乐形象和愉悦的情绪。

如果把它处理为一个音一拍或者一个音两拍等等,则在情绪的表达上就变得平庸了。

3.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快慢的统一。

朗诵时根据歌词的情感,有时轻快,有时较慢,这时旋律节奏的设计需要根据歌词的快慢特点处理好词曲结合时节奏的快慢问题。

正确的处理才能使歌词的音乐情绪表现出来。

例4:光未然词、冼星海曲《怒吼吧,黄河》
这首歌词充满了振奋人心的力量,朗诵时感情也会随之激动、激烈,所以在旋律节奏速度的处理上较快,体现了全人民发出警号时那迫切、激动的音乐情绪。

反之处理成较慢的速度,则难以感染人心。

三、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节奏相统一的重要性
歌曲是歌词与旋律的有机结合体。

旋律应与歌词的内容、结构、节奏、音调等因素统一起来,使旋律更符合歌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歌曲往往意境吻合、形象准确、节奏上口、曲调流畅。

其中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节奏的结合尤为重要。

因为,即使是旋律与歌词的内容、结构、音调等因素都很吻合,但如果没有恰当的节奏把这些因素串联起来,这些将会是一盘散沙。

掌握这一点,对于初学歌曲写作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很多作曲家也都以运用旋律节奏与歌词朗诵节奏相统一这一手法,创作出了很多朗朗上口,流传至今的歌曲。

像贺绿汀先生的《游击队歌》,就是根据歌词朗诵起来的自然节奏因素,然后按设定的节奏谱曲使歌词原本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音乐情绪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大部分流行歌曲的创作也离不开歌词朗诵节奏因素,而后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变化、发展、创新。

所以,旋律节奏应与歌词的朗诵节奏的统一,对歌曲写作时音乐形象的体现与音乐情绪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