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微一轮复习第9讲铝及其重要的化合物微课时练20180509174.doc
高三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讲课课件

2 考点二:两性金属
考点
[典例 2] 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溶
液,又能溶于强碱溶液,但是 Al(OH)3 不溶于氨水,而 Zn(OH)2 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铝溶于 NaOH 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_[_A_l_(O__H_)_4_]-_(_或___A_l_O_- 2_)__(用化学式表示)。
3 考点三:从铝土矿制铝单质
由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提取Al2O3的 两大工艺流程:
方案一:碱溶法
3 考点三:从铝土矿制铝单质
由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提取Al2O3的 两大工艺流程:
方案二:酸溶法
3 考点三:从铝土矿制铝单质
KAl(SO4)2·12H2O
PART THREE
考点讲解
1 考点一:铝及其化合物的
例题 1.(2017·镇江模拟)下列关于铝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铝在空气中不会氧化,所以铝制品的使用寿命都很长 B. 由于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常用铝来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 C. 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说明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D. Al 有良好的导热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物的主要性 国卷Ⅱ13;
,4、铝及其化合物以工艺流程的形
质及其应用 2015·全国卷Ⅰ10、27 式出现。
。
,全国卷Ⅱ 13
5、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PART TWO
自主复习
02 自主复习
01
02
03
04
单质——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盐(某些重要)
(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微一轮复习 第9讲 铝及其重要的化合物微课时练.doc

(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微一轮复习 第9讲 铝及其重要的化合物微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铝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铝坩埚可用于熔融NaOH 实验B .工业上利用电解熔融氯化铝冶炼铝C .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解析:氧化铝能与NaOH 反应,氧化铝坩埚不能用于熔融NaOH 实验,A 错误;工业上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B 错误;明矾用于自来水的净化而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消毒,D 错误。
答案:C2.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相同的是( )A .AlCl 3和NaOHB .硫酸铝和浓氨水C .NaAlO 2和H 2SO 4D .氨水和AgNO 3溶液解析:AlCl 3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起始无沉淀,后有沉淀产生,反之起始有沉淀产生后沉淀溶解;硫酸铝溶液滴入氨水与氨水滴入硫酸铝溶液中现象一样,均为产生沉淀;NaAlO 2 溶液滴入H 2SO 4中起始无沉淀,后有沉淀产生,反之起始有沉淀产生后沉淀溶解;AgNO 3溶液滴入氨水中,起始无沉淀,后有沉淀产生,反之起始有沉淀产生后沉淀溶解。
答案:B3.(2018·黑龙江哈尔滨统考)如图是铝热反应(2Al +Fe 2O 3=====高温Al 2O 3+2Fe)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为镁条B .b 为氧化铁与铝粉混合物C .2 mol 氧化剂参与反应转移电子6N A 个D .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解析:a为镁条,起引燃作用,A正确;b为KClO3,B错误;该反应中氧化剂是Fe2O3,2 mol Fe2O3参与反应转移电子12N A个,C错误;该反应中还原剂是铝,氧化产物是氧化铝,还原剂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错误。
答案:A4.(2018·甘肃一诊)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后,最终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过量Ba(OH)2溶液加入明矾溶液B.过氧化钠投入FeCl2溶液中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解析:A中最终只有白色BaSO4沉淀;B中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最终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C中生成白色 Al(OH)3沉淀;D中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发生反应Na2CO3+H2O+CO2===2NaHCO3,有NaHCO3析出。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3.9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新人教版

5.在含有Ag+、Al3+、Ca2+、Mg2+四种离子的溶液中,逐一加 入有关物质,填写下列空白:
(1)往混合溶液中加盐酸,生成__A_g_C_l_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__A__g_+_+_C_l_-=_=_=_A__g_C_l_↓______。
(2)把实验(1)所得的物质过滤,往滤液中加氨水,使溶液呈碱性, 又出现_白____色沉淀的是__氢__氧_化__镁__、_氢__氧__化_铝___(写名称),
⑦Al(OH)3+3HCl===AlCl3+3H2O; ⑧NaAlO2+HCl+H2O===Al(OH)3↓+NaCl[或
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或 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⑨Al(OH)3+NaOH===NaAlO2+2H2O; ⑩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3)把实验(2)所得物质过滤,往滤液中加碳酸钠溶液,又会出现 _白__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C _a _2 _ _C __O _2 3 __ _ __C _a _C _O _3 _ _。
(4)向实验(2)所得物质的沉淀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所观察到 的现象是____部__分__沉__淀__溶__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常用方法 ①守恒法 守恒法是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电
子守恒等。 ②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混合物组分含量求解的常用方法,可设平均摩尔质
4.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则消耗 NaOH溶液的体积(x轴)和生成沉淀的质量(y轴)之间的函数 关系可用如图来表示,则下列关系图正确的是(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9: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11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工业上也用其电解冶炼对应的金属B.明矾水解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C.燃放烟花是利用了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D.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l(OH)3在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类疾病时表现出弱碱性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的实质是Al3++3NH3·H2O===Al(OH)3↓+3NH+4C.Al(OH)3可用于中和馒头制作过程(如发酵阶段)中产生的酸D.Al2O3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而Al(OH)3不能3.(2015·南昌模拟)Al(OH)3和Ga(OH)3均为两性氢氧化物,已知酸性:H2CO3>Ga(OH)3>Al(OH)3。
若把过量的CO2气体通入含等物质的量的NaAlO2和NaGaO2的混合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任何明显现象B.先生成两种沉淀,后沉淀又逐渐溶解C.先出现Al(OH)3沉淀,后出现Ga(OH)3沉淀,沉淀不溶解D.先出现Ga(OH)3沉淀,后出现Al(OH)3沉淀,沉淀不溶解4.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A.试剂X可以为氨水,沉淀中含有铁的化合物B.CO2可以用H2SO4溶液或稀盐酸代替C.反应Ⅱ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O2+AlO-2+2H2O===Al(OH)3↓+HCO-3D.工业上还可采用Fe还原Al2O3的方法制Al,成本更低5.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时,消耗碱量最多的是()A.Al B.Al(OH)3C.AlCl3D.Al2O36.有一块镁铝合金,其中镁与铝的质量比是8∶9。
加入足量稀H2SO4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7.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

镁铝及其化合物一. 选择题1.用铝箔包装0.1mol 金属钠,用针扎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 )A .O 2和H 2的混合气体B 小于0.05molH 2C . 0.05molH 2 D.大于0.05molH 22.有100 mL 3 mol·L -1的NaOH 溶液和100 mL 1 mol·L -1的AlCl 3溶液。
(a)将NaOH 溶液逐滴滴加到AlCl 3溶液中,边滴边振荡,直到滴完;(b)将AlCl 3溶液逐滴滴加到NaOH 溶液中,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
对上述两个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现象相同,沉淀质量相等 B .现象相同,沉淀质量不相等 C .现象不相同,沉淀质量相等 D .现象不相同,沉淀质量不相等 3.铁粉与铝粉混合物中,下列分离这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磁石将铁粉吸出 B.在混合物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过滤C.在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加热、过滤D.在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浓硝酸,加热、过滤 4.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A .Al 3+→Al(OH)3 B. Al→AlO 2- C. Al(OH)3→Al 2O 3 D. Al 2O 3→ Al(OH)35.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的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使用。
铝在下列应用中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 ②制电线 ③制炊具 ④制银色漆颜料 ⑤用明矾净水 ⑥用明矾与苏打作食品膨松剂 ⑦制易拉罐 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 ⑨包装糖果和食品 A .③⑤⑧⑨ B .②⑥⑧⑨ C .③④⑤⑨ D .③⑤⑥⑦⑧⑨7.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 .NH 3B .CO 2C .NaOHD .HNO 38.用含有少量Mg 的Al 片制取纯净的Al(OH)3,下列操作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NaOH 溶液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CO 2生成Al(OH)3 ⑤加盐酸生成Al(OH)3 ⑥加过量氨水生成Al(OH)3A .①⑥③B .①③⑥③C .②③④③D .②③⑤③ 9.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①NaOH 、AlCl 3 ②NaHCO 3、H 2SO 4 ③NaAlO 2、NaHSO 4④Na 2CO 3、HCl ⑤Na 2CO 3、NaHCO 3、Ca(OH)2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⑤D .①②③ 10.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 3 ②(NH 4)2SO 3 ③Al 2O 3 ④Al(OH)3 ⑤Al ⑥NaHSO 4 ⑦AlCl 3 ⑧Na 2SiO 3A .全部B .①②③④⑤C .③④⑤⑥⑦D .②③④⑤⑧ 11.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 .2 mol·L -1H 2SO 4溶液B .18 mol·L -1H 2SO 4溶液C .6 mol·L -1KOH 溶液D .3 mol·L -1HNO 3溶液12.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 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2,则样品中铁、铝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3∶2 B .2∶1 C .3∶4 D .4∶313.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52g,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生成标况下的氢气22.4L,则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 )A.Na 和KB. Cu 和AlC. Mg 和AlD.Al 和Fe14.Mg 、Zn 、Al 、Fe 四种金属单质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作用,放出H 2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y 轴表示H 2的量,则①②③④所表示的金属分别是( )A. Al 、Mg 、Fe 、ZnB. Fe 、Zn 、Mg 、AlC. Mg 、Al 、Zn 、FeD. Zn 、Fe 、Mg 、Al 15.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17.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 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训练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训练题(含答案)第二节铝及其重要化合物题号 1 2 3 4 5 5-1 5-2 6 6-1 6-2 6-3 7 8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2012•上海高考)研究表明26Al可以衰变为26Mg,可以比较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硬度和熔点 B.在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将打磨过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将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 2.Al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l对应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 B.铝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 C.制备AlCl3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电解AlCl3时候阴极上产生的是Al单质 3.下列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3NH3•H2O===Al(OH)3↓+3NH+4 B.铁片放入过量的稀硝酸中:3Fe+8H++2NO-3===3Fe2++2NO2↑+4H2O C.将铝片放入过量NaOH溶液中: 2Al+2OH-+2H2O===2AlO-2+3H2↑ D.偏铝酸钠与过量盐酸反应: AlO-2+4H+===Al3++2H2O 4.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A.Al B.Al(OH)3 C.AlCl3 D.Al2O3 5.(2011•中山联考)某溶液中含有Cu2+、Mg2+、Fe2+、Al3+等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Cu2+ B.Mg2+ C.Fe2+ D.Al3+ 5题变式 5-1.实验室将9 g铝粉跟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混合形成铝热剂。
发生铝热反应之后,所得固体中含金属单质为18 g,则该氧化物粉末可能是( ) ①Fe2O3和MnO2 ②MnO2和V2O5 ③Cr2O3和V2O5 ④Fe3O4和FeO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2.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Cl-、SO2-4、HCO-3、MnO-4中的几种。
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微一轮复习第9讲铝及其重要的化合物学案20180509175

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微一轮复习第9讲铝及其重要的化合物学案20180509175性、导电性和导热性,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化学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4.制备和用途(1)制备电解熔融Al2O3:2Al2O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3O2↑。
(2)用途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制备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多维思考】1.常温下为什么能用铝制槽车储运浓硫酸或浓硝酸?提示: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能使铝钝化。
2.在铝与烧碱溶液的反应中氧化剂是什么?提示:H2O。
铝与酸、强碱溶液的反应1.铝能与酸溶液反应生成H2和铝盐(Al3+),但与稀HNO3反应不生成H2,且常温下在浓HNO3、浓H2SO4中钝化。
2.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H2和偏铝酸盐(AlO-2)。
3.铝与酸或碱溶液反应生成H2的量的关系有关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2Al+2OH-+2H2O===2AlO-2+3H2↑(1)等量Al分别与足量酸(H+)和碱(OH-)溶液反应,生成H2之比为1∶1,消耗H+和OH-之比为3∶1。
(2)足量Al分别与含H+和OH-物质的量相等的溶液反应,生成H2之比为1∶3。
(3)若产生H2之比为13<VH+(H2)VOH-(H2)<11,则必定是:①与酸反应时,Al过量、H+不足;②与碱反应时,Al不足、OH-过量。
考向一铝的性质1.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粉与氧化镁共热可制取金属镁B.足量铝分别与含1 mol HCl、1 mol NaOH 的溶液反应,产生相同量的氢气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D.在浓硝酸中加入等体积的浓硫酸后,立即加入铝片,铝片表面发生钝化解析:Mg比Al活泼,不能用铝粉与MgO共热制取Mg,A错;据关系式2Al~6HCl~3H2,2Al~2NaOH~3H2,当Al足量时,等物质的量的HCl和NaOH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B错;浓H2SO4溶于浓HNO3中,溶液体积增大,放出大量热,促进HNO3挥发,使两种酸的浓度减小,Al片不钝化,D错。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鲁科版201806262192

2.(1)Mg 在 CO2 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双线桥标出此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镁 在 空 气 中 充 分 燃 烧 , 所 得 固 体 产 物 可 能 有 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多维思考——做一做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铝制餐具可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
(2)常温下,铝与稀硝酸反应可以制取氢气。( )
(3)Mg、Al 在空气中性质稳定,因而都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4)氧化铝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
()
(5)冶炼铝时常用焦炭做还原剂。( ) (6)1 mol Al 与足量的硫酸或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 数相同。( ) (7)铝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 NaOH 溶液反 应生成偏铝酸盐。( ) (8)MgO 与 Al 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 ) 答案:(1)× (2)× (3)× (4)× (5)× (6)√ (7)×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讲 铝及其重要的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铝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铝坩埚可用于熔融NaOH 实验B .工业上利用电解熔融氯化铝冶炼铝C .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解析:氧化铝能与NaOH 反应,氧化铝坩埚不能用于熔融NaOH 实验,A 错误;工业上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B 错误;明矾用于自来水的净化而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消毒,D 错误。
答案:C2.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相同的是( )A .AlCl 3和NaOHB .硫酸铝和浓氨水C .NaAlO 2和H 2SO 4D .氨水和AgNO 3溶液解析:AlCl 3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起始无沉淀,后有沉淀产生,反之起始有沉淀产生后沉淀溶解;硫酸铝溶液滴入氨水与氨水滴入硫酸铝溶液中现象一样,均为产生沉淀;NaAlO 2 溶液滴入H 2SO 4中起始无沉淀,后有沉淀产生,反之起始有沉淀产生后沉淀溶解;AgNO 3溶液滴入氨水中,起始无沉淀,后有沉淀产生,反之起始有沉淀产生后沉淀溶解。
答案:B3.(2018·黑龙江哈尔滨统考)如图是铝热反应(2Al +Fe 2O 3=====高温Al 2O 3+2Fe)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为镁条B .b 为氧化铁与铝粉混合物C .2 mol 氧化剂参与反应转移电子6N A 个D .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解析:a 为镁条,起引燃作用,A 正确;b 为KClO 3,B 错误;该反应中氧化剂是Fe 2O 3,2 molFe2O3参与反应转移电子12N A个,C错误;该反应中还原剂是铝,氧化产物是氧化铝,还原剂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错误。
答案:A4.(2018·甘肃一诊)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后,最终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A.过量Ba(OH)2溶液加入明矾溶液B.过氧化钠投入FeCl2溶液中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解析:A中最终只有白色BaSO4沉淀;B中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最终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C中生成白色 Al(OH)3沉淀;D中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发生反应Na2CO3+H2O+CO2===2NaHCO3,有NaHCO3析出。
答案:B5.(2018·大同质检)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23遇浓硝酸钝化,是化学变化。
答案:C6.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图。
反应中镁和铝的(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B .质量之比为3∶2C .摩尔质量之比为2∶3D .反应速率之比为2∶3解析:由关系式:Mg ~H 2,2Al ~3H 2,可知产生等量H 2时,消耗Mg 、A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A 正确;两者质量之比为4∶3,摩尔质量之比为24∶27=8∶9,反应速率之比为 3∶2。
答案:A7.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Al ,但不能溶解Fe ,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 +、Na +、HCO -3、NO -3B .Na +、SO 2-4、Cl -、S 2-C .NH +4、Mg 2+、SO 2-4、NO -3D .H +、K +、Cl -、Na +解析:能溶解Al(OH)3、Al ,而不能溶解Fe 的溶液只能是强碱溶液,A 中的HCO -3,C 中的NH +4、Mg 2+,D 中的H +都不能在强碱溶液中大量共存。
答案:B8.已知X 、Y 、Z 、W 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Y 、Z 中至少有一种相同的元素,该元素可以是金属元素也可以是非金属元素B .物质W 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C .上述转化关系中不可能出现置换反应D .若X 、Y 、Z 中均含有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则W 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解析:根据题示可知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可以是①Al3+―――→适量Al(OH)3―――→适量AlO -2,Al 3+与AlO -2可生成Al(OH)3;②C――→O 2CO ――→O 2CO 2,C 与CO 2可生成CO ;③AlO -2――→HClAl(OH)3――→HCl Al 3+;④H 2S ――→O 2S ――→O 2SO 2,H 2S 与SO 2可生成S 。
可知A 、B 、D 正确,C 项错误。
答案:C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氯化铝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4NH 3+Al 3++2H 2O===AlO -2+4NH +4B .将铝片打磨后置于NaOH 溶液中:2Al +2OH -===2AlO -2+H 2↑C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Al 3++2SO 2-4+2Ba 2++4OH -===2BaSO 4↓+AlO -2+2H 2OD .向Ba(AlO 2)2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2AlO -2+CO 2+3H 2O===2Al(OH)3↓+CO 2-3解析:A 项,氨水不能溶解Al(OH)3;B 项,氧元素不守恒、电子得失不守恒;D 项,通入少量CO 2时,应有BaCO 3沉淀生成。
答案:C10.某同学研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①:2.7 g Al ―――→100 mL 稀盐酸X 溶液―――→NaOH 溶液Al(OH)3沉淀方案②:2.7 g Al―――→100 mL NaOH 溶液Y 溶液―――→稀盐酸Al(OH)3沉淀NaOH 溶液和稀盐酸的浓度均是 3 mol·L -1,如图是向X 溶液和Y 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 溶液和稀盐酸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溶液溶质为AlCl 3,Y 溶液溶质为NaAlO 2B .b 曲线表示的是向X 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C .在O 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浓度相等D .a 、b 曲线表示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n(Al)= 2.7 g 27 g·mol-1=0.1 mol ,n(HCl)=n(NaOH)=3 mol·L -1×0.1 L=0.3 mol 。
据反应2Al +6HCl===2AlCl 3+3H 2↑,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可知,X 为含0.1 mol AlCl 3的溶液,Y 为含0.1 mol NaAlO 2和0.2 mol NaOH 的混合溶液,A 错;曲线a 表示向X(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的曲线,[滴入NaOH 溶液开始即产生Al(OH)3沉淀],而曲线b 表示向 Y(NaAlO 2 与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的曲线,曲线a 、b 表示的反应均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 、D 错;曲线a 中当生成0.1 mol Al(OH)3沉淀时,得到NaC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Cl)=0.3 mol +=1.5 mol·L -1,曲线b 中当生成0.1 mol Al(OH)3沉淀时,则c(NaCl)=0.2 mol +0.1 mol +=1.5 mol·L -1,C 正确。
答案:C二、非选择题11.铝是中学化学学习阶段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 2的金属,就铝的这一特殊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H 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
(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H 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 、NaOH 溶液中,两者产生的H 2相等,则HCl 和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___________。
(4)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 -1的盐酸和NaOH 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A .5.4 gB .3.6 gC .2.7 gD .1.8 g 解析:(1)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Al +6HCl===2AlCl 3+3H 2↑、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HCl 、NaOH 足量时,参加反应的Al 的量相等,所得H 2的量必相等。
(2)因为在反应中Al 过量,产生的H 2由HCl 和NaOH 的量决定。
则6HCl ~3H 2、2NaOH ~3H 2,故当HCl 、NaOH 物质的量相等时,两者产生H 2的体积比为1∶3。
(3)因为Al 足量且产生H 2相等,根据关系式n(HCl)∶n(NaOH)=3∶1,又因为两溶液体积相等,故物质的量浓度c(HCl)∶c(NaOH)=n(HCl)∶n(NaOH)=3∶1。
(4)由上述化学方程式知,当n(HCl)=n(NaOH)=3 mol·L -1×0.1 L=0.3 mol 时,产生H 2的体积比是1∶3,而题设条件体积比为1∶2,则说明Al 与盐酸反应时铝粉过量,故Al 与盐酸反应生成H 2 0.3 mol×12=0.15 mol ,所以Al 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H 2:0.3 mol ,即m(Al)=0.3 mol×23×27 g·mol -1=5.4 g 。
答案:(1)1∶1 (2)1∶3 (3)3∶1 (4)A12.若甲、乙、丙三位同学用规定的药品制备Al(OH)3。
规定必用的药品如下:350 g 70% H 2SO 4溶液,NaOH 固体240 g ,足量铝屑、水(不能用其他药品)。
甲、乙、丙用各自设计的方案制得Al(OH)3的质量分别是W 1、W 2、W 3。
三种实验方案如下:甲:铝→加NaOH 溶液→加H 2SO 4溶液→W 1 g Al(OH)3乙:铝→加H 2SO 4溶液→加NaOH 溶液→W 2 g Al(OH)3丙:⎩⎪⎨⎪⎧ 铝→加H 2SO 4溶液铝→加NaOH 溶液→W 3 g Al(OH)3试回答:(1)从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和提高产率等因素分析,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2)三位学生制得的Al(OH)3,W 1、W 2、W 3其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