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认识Excel第 2 课四则运算(第一课时)第 2 课四则运算(第二课时)第 3 课编辑工作表(第一课时)第 3 课编辑工作表(第二课时)第 4 课修饰工作表(第一课时)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第 4 课修饰工作表(第二课时)第 5 课建立统计图表(第一课时)第 5 课建立统计图表(第二课时)教学随笔(一)在教学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爱玩的特点,指导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启迪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真听取学生发表的意见,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试一试。
“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
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
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
让学生成为主角。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
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
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学会使用常用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
(3)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学会安全上网。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
(2)学会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史(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3)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4)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2. 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1)Word的基本操作(2)字体设置(3)段落设置(4)插入图片和表格(5)文档的保存与打印3. 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1)Excel的基本操作(2)单元格的编辑(3)公式和函数的使用(4)数据的排序和筛选(5)图表的制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2)Word、Excel软件的基本用法。
(3)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安全上网。
2. 教学难点:(1)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2)网络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 使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视频和动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表现,如操作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实践作品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第四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1)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2)幻灯片的编辑与设计(3)动画和过渡效果的设置(4)放映和保存演示文稿七、第五章:网络的基本知识与安全(1)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2)浏览器的使用(3)搜索引擎的运用(4)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八、第六章:电子邮件的使用(1)申请电子(2)收发电子邮件(3)电子邮件的附件发送与接收(4)电子邮件的沟通与交流九、第七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1)QQ和的基本使用(2)网上购物和支付(3)在线学习资源的利用(4)博客和论坛的参与十、第八章:信息素养与道德法规(1)信息素养的培养(2)知识产权的保护(3)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处理(4)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PowerPoint软件的制作与展示。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录制声音真轻松第二课混合生意更达意第三课音频软件本领高第四课获取视频有办法第五课精彩影片巧编辑第六课电子相册我制作第七课图片效果要美化第八课设置音乐和主题第九课完善相片好播放第十课电子表格排数据第十一课数值运算真快捷第十二课轻松编辑工作表第十三课修饰美化工作表第十四课统计图表展数据第十五课综合实践做调研【课例】第八课设置音乐和主题教学目标:1、掌握设置背景音乐的操作。
2、学会使作默认主题方法。
3、培养美化DVD相册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设置背景音乐的操作和学会使作默认主题方法。
2、能为相册中照片录制旁白。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能不能把我们前面录制的诗词添加到电子相册中烘托气氛呢?(设置音乐背景中实现)二、新课探究(一)探究制作活动之一:设置背景音乐1、师:在电子相册中添加合适的音乐,可以为相册增色不少。
在《DVD 拍拍烧》中,可以把单个或多个音频文件作为背景音乐添加到所选的相册中,并设定播放时间和播放区间。
2、如何为电子相册设置背景音乐?教师打开《DVD 拍拍烧》,边讲解,边示范。
操作步骤如下:(1)下图操作,为相册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
(2)播放电子相册,听一听背景音乐的效果。
(3)不满意可以重新设置背景音乐。
3、学生尝试熟悉操作。
4、把喜欢的音乐添加为电子相册的背影音乐,比一比谁使用的背景音乐更能衬托展示照片的主题。
5、设定声音注解。
(1)打开高级音频设置对话框,选定某幅图片。
(2)如果要单独为某幅图片及后面的图片添加背景音乐,需要先删除所有的背景音乐。
(3)把要添加的音乐拖放到指定的图片上,采用从后向前的分割方式,添加其他的音乐文件到用于分段的图片上。
(4)为相册添加声音注解。
(5)选定“区间”选项后,拖动它后面的滑块,可以调整播放时间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6)试听添加声音注解后的效果,效果满意后关闭“高级音设置”对话框。
6、利用《DVD 拍拍烧》,为相册中某些照片录制旁白。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2)学会使用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机、网络等。
(3)学会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传递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遵守信息技术规范和道德,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
(3)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信息技术的认识1.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2. 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 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第2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等。
3. 学习简单的计算机术语。
第3课时:网络的基本使用1.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网络,如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等。
3. 学习网络礼仪和安全知识。
第4课时:信息的收集与处理1. 学习信息的收集方法,如观察、调查、访谈等。
3. 学习信息的使用方法,如传递、分享、应用等。
第5课时:信息技术与生活1. 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通信、娱乐等。
2. 学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信息技术。
2.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提高。
2. 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五、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
2. 网络资源。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4. 学生作业和实践活动作品。
六、教学内容第6课时:电子文档的处理1. 学习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互联网的起源、发展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2. 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方法和技巧3. 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4. 认识网络陷阱,提高网络安全意识5. 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方法和技巧、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认识网络陷阱,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陷阱,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方法和技巧,强调网络素养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网络陷阱,让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交流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实践作业。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常用计算机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表达和交流。
新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电子邮件课时1 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目标: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教学内容:电子邮件的定义、发送和接收邮件的过程、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观看简短视频介绍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讨论如何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学生模拟发送和接收邮件课时2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目标:学会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 教学内容:电子邮件的编写、附加文件、发送和接收邮件的步骤- 教学活动:教师演示如何编写邮件并发送,学生跟随演示操作发送邮件,学生之间互相发送邮件进行实践课时3 电子邮件的安全性- 目标:了解电子邮件的安全性问题- 教学内容:电子邮件的隐私保护、防止网络钓鱼等安全问题- 教学活动:观看简短视频介绍电子邮件安全问题,讨论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并研究防止网络钓鱼的方法第二单元计算机网络课时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的区别- 教学活动:观看简短视频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生讨论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课时2 网络通信的原理- 目标: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数据传输、IP地址、域名系统(DNS)- 教学活动:教师演示数据传输的过程,讲解IP地址和域名系统的概念,学生自行搜索并分享有关IP地址和DNS的知识课时3 网络应用与安全- 目标:了解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知识- 教学内容:网络应用的种类和用途、网络安全问题与防护措施- 教学活动:观看简短视频介绍常见的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问题,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自己在网络上的安全第三单元网络搜索课时1 网络搜索的基本概念- 目标:了解网络搜索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搜索引擎、关键词、搜索结果的筛选- 教学活动:观看简短视频介绍网络搜索的基本概念,学生自行使用搜索引擎进行关键词搜索并筛选结果课时2 利用网络搜索获取信息- 目标:学会有效地利用网络搜索获取信息- 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关键词、有效地筛选搜索结果、评估信息的可靠性- 教学活动:学生自行选择主题进行网络搜索,并分享他们找到的有用信息和评估信息可靠性的方法课时3 网络搜索的安全问题- 目标:了解网络搜索的安全问题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虚假信息、网络广告、隐私泄露等问题- 教学活动:观看简短视频介绍网络搜索的安全问题,讨论如何避免虚假信息,保护个人隐私以上是新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全册的教案内容。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十五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十五篇)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才能目的:让学生会整理,备份数据情感目的:培养学生保护电脑和养成及时备份,整理重要数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备份与整理重要数据。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数据备份与整理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准备一个含有多种类型文件并未整理的文件夹。
师: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电脑呢,虽然有神通广阔的本领,但它呢,也有天敌。
1、灰尘:会导致散热不畅,发生死机。
〔显示器屏幕上的灰尘有专门的东西擦,一般对电脑硬件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士应每过半年〕2、怕水:机箱受潮会导致短路,天气潮湿时要多开开电脑〔先讲一下电视机的使用原理〕3、怕热:温度太高会烧坏cpu〔先问一下大家电脑的心脏是什么?〕所以一般机房里都装有空调。
4、要尽量保持电脑附近的.干净整洁,特别是键盘边上要干净,不要在电脑附近吸烟。
不要在键盘附近吃东西,不要把喝水的杯子放在键盘附近。
师:请同学们帮我找出在以123命名的文件夹。
师:是不是找一个文件夹要花费我们很多时间。
看来我们有必要整理一下这个文件夹了,有同学会整理吗?小练习:发给大家一个含有多种类型文件的文件夹,让同学们整理好来。
整理好的同学可以玩金山打字通或金山画王。
师:上节课我在c盘放了一个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文件夹,里面放了备课资料,可是如今找不到了,原来是上节课某个教师以为没用删掉了,那我怎么办啊。
我翻开f盘看一下,里面也有一个,原来上节课我在c,f盘都放了一个,这叫什么呢?师:数据备份,所以我们有重要的文件呢也要备份起来。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二一、教学目的1.可以运用“挪动”模块使小猫前进、后退,学会使用脚本区放大功能。
2.通过对小猫的操作,体会模块化程序的乐趣,进步动手操作才能。
3.通过学习scratch软件以及操作,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scratch软件的认识及“挪动”模块的使用。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如互联网、IP地址等。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1.2 教学内容网络的定义与发展历程互联网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网络使用的注意事项与网络安全1.3 教学活动观看网络发展历程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网络的发展讲解互联网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网络的运作方式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第二章:电子邮件的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知识,如地址、邮件发送与接收等。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子邮件,提高信息交流能力。
2.2 教学内容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与结构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方法电子邮件的使用注意事项2.3 教学活动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与结构,让学生理解电子邮件的组成部分演示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过程,引导学生掌握使用方法讨论电子邮件的使用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第三章:搜索引擎的使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高效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搜索引擎的基本概念与功能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与技巧搜索引擎的注意事项3.3 教学活动讲解搜索引擎的基本概念与功能,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作用演示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搜索技巧探讨搜索引擎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文字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
培养学生规范排版文档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文档的格式设置与排版文字处理软件的注意事项4.3 教学活动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熟悉软件界面与功能演示文档的格式设置与排版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排版技巧讨论文字处理软件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文档处理能力第五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数据输入、公式应用、数据筛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认识Excel
第 2 课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第 2 课四则运算(第二课时)
第 3 课编辑工作表(第一课时)
第 3 课编辑工作表(第二课时)
第 4 课修饰工作表(第一课时)
第 4 课修饰工作表(第二课时)
第 5 课建立统计图表(第一课时)
第 5 课建立统计图表(第二课时)
教学随笔(一)
在教学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爱玩的特点,指导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启迪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真听取学生发表的意见,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试一试。
“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
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
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
让学生成为主角。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
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
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
第 6 课认识FrontPage(第一课时)
第 6 课认识FrontPage(第二课时)
第7 课创建站点(第一课时)
第7 课创建站点(第二课时)
第8 课制作网站首页(第一课时)
第8 课制作网站首页(第二课时)
一、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性,让其多探究、多操练,同时教师给予及时示范,如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信息技术是在接受新知识后及时地掌握。
二、上课前可请同学们先自学课本,找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几个任务,或者教师把本节课的任务告知学生,这个环节可使同学们做到心中有数,带着目的进行学习,上课时容易集中精力。
三、打破每个任务的学习全部是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学生代表上讲台演示——教师总结评价——学生再练习的模式,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多设几个教学环节,其中有些环节可让学生先自主探索,小组间相互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派代表上台演示,进而教师总结评价。
四、由于同学们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有快有慢,可以在讲完前个任务请学生再练习的时候,请完成的同学提前进入下一环节的探究,未完成的同学继续练习,以体现分层教学。
第9 课修饰网站首页(第一课时)
第9 课修饰网站首页(第二课时)
第10 课制作迷人风光网页(第一课时)
第10 课制作迷人风光网页(第二课时)
第10 课制作迷人风光网页(第二课时)
第11 课制作书海采撷网页(第一课时)
第11 课制作书海采撷网页(第二课时)
第12 课制作表单网页(第一课时)
第12 课制作表单网页(第二课时)
第13 课制作框架网页
第14 课网页动态效果(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