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锤锻篇

合集下载

20-21版:8 《天工开物》两则(创新设计)

20-21版:8 《天工开物》两则(创新设计)

8《天工开物》两则不忘初心,传承工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要求我们要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新时期,我们要传承工匠精神,以匠心独运践行初心不改。

工匠精神是专注。

像铁匠抡锤砸铁,纵使烟熏火燎、汗流浃背也一如既往,一锤接着一锤砸总会敲出精美的器具。

我们当传承铁匠精神,专注于自身工作,心无旁骛,不放松不懈劲,持续发力做好每一件事,即使所处环境恶劣,也当心如止水、平静自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专注锻造完美人生。

工匠精神是严谨。

木匠以角尺度量世界,一尺一寸在他眼中都有规定,不能多也不能少,毫厘之间便是严谨,正是具有这样严谨的态度,每一块木头之间的衔接才能做到严密契合,每一件作品才显得精致无暇。

只有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才能尽可能减少出错,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提升。

工匠精神是温暖。

花匠每天都坚持浇水护园,让每一片土地不再干涸,让每棵植物都能吮吸甘霖健康生长,从而苍翠挺拔。

此外花匠勤于修剪枝叶,保证每棵植物不会旁枝斜出,做到整齐划一,正是他们的细心呵护,用心栽培,用温暖造就了我们眼中的那片美不胜收的怡人风景。

新时代,无论我们面临着怎样的风险与挑战,只要我们传承工匠精神,做到对工作专注,对事严谨认真,与人为善,用情温暖,初心不改,我们定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作家作品宋应星(1587—?),字长庚,奉新(今属江西)人。

明代科学家。

万历四十三年中举人,但五次会试均告失败。

仕途的失意,使他目睹了官场弊端丛生的黑暗现象,最终与科举仕途决裂,转向实学,尤其是研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他在田间、作坊作了多年考察和广泛的社会调查,获得极珍贵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见闻。

崇祯七年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在这个时期,把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后出任福建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推官、亳州(今安徽省亳州)知府,大约在清顺治年间(公元1661年前后)去世。

《天工开物》简介

《天工开物》简介

《天工开物》简介天工开物简介《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

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

在国外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作者简介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

明末清初科学家。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他2次考中举人。

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

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

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

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

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1638~1654)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

他在《序》中描写这段情况时说:“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乞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

”(想加以验证而无钱,想与同人们讨论真伪而无场馆),只得“炊灯具(备)草”,日夜写书,但“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县学教官)。

期间,他将其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由其朋友涂绍煃资助刊行。

稍后,他又出任福建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推官、亳州(今安徽省亳州)知府。

明亡后作为明遗民,约在清顺治年间(公元1661年前后)去世。

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

宋应星除著《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传。

第8课 《天工开物》两则

第8课 《天工开物》两则

(2)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若田逢旱干、水溢,不可插 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自我核对】本段文字告诉人们,水稻育秧后二十天即
拔起分栽,一亩秧田可移栽二十五亩,即秧田与本田之比 为1:25,而且还说明了插秧的前提是水田不能干旱也不 能水溢。所有这些资料在以前的农业书籍中都未曾提到 过。 前人积累的经验成果对后人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即使 在今天,南方在栽种水稻时仍然在借鉴这些方法,当然, 光讲理论不抓实践不行,理论加实践才能真正促进粮食 事业的发展。
4.谈谈《天工开物》小字夹注的妙用,并举例说明。
【与你交流】《天工开物》全书在正文之间辅以夹注,既对 正文作了补充说明,又传达出更为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且语 言生动有趣,有舒缓叙事节奏、调节阅读气氛的作用。试以 课文用例略加分析。 ①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补充粘稻的特殊功用,带 出南方以糯米酿酒的习俗。“所为”二字,令“糯米”活灵 活现。 ②俗名婺源光之类——指出产地俗名,令人想见当地以“质 本粳而晚收带粘”这一特殊稻米“为粥”的饮食习惯。 ③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补充说明这 两种稻谷(无论长芒短芒)都是早熟品种。长芒在湖南浏阳一 带称霸,短芒在江西吉安一带称雄,可见当时稻谷种植之普遍 ,且竞相争胜,各秀一域。
第三,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整体观照。所谓整体性是指概念或范 畴的不可分解性、有机性和关联性。中国的医学、农学、天文学 ,甚至中国的逻辑学在用这种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概念去描述事物 或进行判断时,则表现出一种没有经过逻辑分析的总体观念。如, 中国古代农学理论也始终把天、地、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 获取农业丰收必须把顺天时、量地利、用人力三要素加以有机结 合,并进行统筹规划。素朴的整体观念,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宏观把 握世界的高度智慧,构成了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独特的理论模式,反 射出中国文化的闪耀光辉。 。

高中语文文化经典研读. 《天工开物》两则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文化经典研读. 《天工开物》两则公开课件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1.从科学史的角度看问题。一方面要看到这些科技著作在当时 世界范围内的领先之处,另一方面要学习科学家在艰苦恶劣的社会 环境或自然环境当中勇于求索的精神。要加强“科学人文”的探求, 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及其永不磨灭的文化 价值。
朝济而夕设版焉 动词,渡河
读音 dān lǎo yì xiāo cuì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六月刈初禾,耕治老稿田 动词,治理 凡治铁成器,取已炒熟铁为之 动词,冶炼 治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动词,达到太平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动词,治理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形容词,安定 生出寸许,其名曰秧 数词,余 勾践既许之 动词,答应 许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动词,答应 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 数词,余 先生何许人也 名词,处,地方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首先,在农业生产方面,记载了培育优良稻种和杂交蚕蛾等许多 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其次,在纺织方面,作者详细记述了明代提花 机的构造,并能够用和现代“轴测投影”类似的方法清楚地表达出提 花机的结构、机件和形状大小、相互关系,并对缫丝、整经、卷纬、 机织、提花、精练、染色等方面做了详尽的介绍,是研究我国古代 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的重要资料;再次,在冶炼方面,记载了用锤锻 方法制造铁器与铜器的工艺过程,其中不少技术至今仍在应用。 《天工开物》不仅全面反映了明末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 发展水平,而且也体现了作者的农本思想。全书自始至终充分肯定 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

《天工开物》两则解析

《天工开物》两则解析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 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4)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 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 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 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 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 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 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⒉明代社会背景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水 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 动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 封建坚冰开始松动、融化。知识分子的注意力开始转 移到生产技术与自然现象的探索上。于是出现了一批 科学家和科技著作。如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 《本草纲目》(李时珍),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 作《农政全书》(徐光启),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的 《乐律全书》(朱载堉)等,而宋应星的《天工开 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第二段介绍用煤和炭炼铁的方法。
⒊凡铁性逐节粘合,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入火挥槌,泥滓成 枵而去,取其神气为媒合。胶结之后,非灼红、斧斩,永不可 断也。凡熟铁、钢铁已经炉锤,水火未济,其质未坚。乘其出 火之时,入清水淬之,名曰健钢、健铁。言乎未健之时,为钢 为铁,弱性犹存也。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中华小 焊用白铜末,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之久,终不可坚。 故大炮西番有锻成者,中国则惟事冶铸也。 大凡把要锻造的铁逐节粘合起来,在接口处涂上黄泥,再 放入火中烧红后捶打,将泥滓打去,只将黄泥作为接合的媒 介。铁器锤合之后,除非烧红、斧砍,否则是永不会断的。 凡是熟铁、钢铁已经经过烧红、锻打后,水火作用尚未调合, 它的质地不坚。乘铁器出炉时,放入清水中淬火,名为健钢、 健铁。这是说未“健”之前,作为钢和铁,还存有软弱的性 质。凡是焊接铁的方法,西洋各国另有奇药。中国小件焊接 用白铜粉作焊药,大件焊接则竭力挥锤而强行接合。经年累 月之后,接口终究不牢。因此大炮虽在西洋有锻成的,而中 国还只靠铸造而成。 第三段介绍锻铁工艺。

《天工开物》下篇·五金原文及译文

《天工开物》下篇·五金原文及译文

《天工开物》下篇·五金原文及译文下篇·五金原文作者:宋应星宋子曰:人有十等,自王公至于舆台,缺一焉而人纪不立矣。

大地生五金以利用天下与后世,其义亦犹是也。

贵者千里一生,促亦五六百里而生;贱者舟车稍艰之国,其土必广生焉。

黄金美者,其值去黑铁一万六千倍,然使釜、ň、斤、斧不呈效于日用之间,即得黄金,直高而无民耳。

懋迁有无,货居《周官》泉府,万物司命系焉。

其分别美恶而指点重轻,孰开其先而使相须于不朽焉?○黄金凡黄金为五金之长,熔化成形之后,住世永无变更。

白银入洪炉虽无折耗,但火候足时,鼓鞲而金花闪烁,一现即没,再鼓则沉而不现。

惟黄金则竭力鼓鞲,一扇一花,愈烈愈现,其质所以贵也。

凡中国产金之区,大约百余处,难以枚举。

山石中所出,大者名马蹄金,中者名橄榄金、带胯金,小者名瓜子金。

水沙中所出,大者名狗头金,小者名<麦夫>麦金、糠金。

平地掘井得者,名面沙金,大者名豆粒金。

皆待先淘洗后冶炼而成颗块。

金多出西南,取者穴山至十余丈见伴金石,即可见金。

其石褐色,一头如火烧黑状。

水金多者出云南金沙江,(古名丽水,)此水源出吐蕃,绕流丽江府,至于北胜州,回环五百余里,出金者有数截。

又川北潼川等州邑与湖广沅陵、溆浦等,皆于江沙水中淘沃取金。

千百中间有获狗头金一块者,名曰金母,其余皆<麦夫>麦形。

入冶煎炼,初出色浅黄,再炼而后转赤也。

儋、崖有金田,金杂沙土之中,不必深求而得,取太频则不复产,经年淘炼,若有则限。

然岭南夷獠洞穴中金,初出如黑铁落,深挖数丈得之黑焦石下。

初得时咬之柔软,夫匠有吞窃腹中者亦不伤人。

河南蔡、矾等州邑,江西乐平、新建等邑,皆平地掘深井取细沙淘炼成,但酬答人功所获亦无几耳。

大抵赤县之内隔千里而一生。

《岭南录》云居民有从鹅鸭屎中淘出片屑者,或日得一两,或空无所获。

此恐妄记也。

凡金质至重,每铜方寸重一两者,银照依其则,寸增重三钱。

银方寸重一两者,金照依其则,寸增重二钱。

北京市【独家专项】高二语文《天工开物》获奖学案2

北京市【独家专项】高二语文《天工开物》获奖学案2

北京市【独家专项】高二语文《天工开物》获奖学案2 北京市【独家专项】高二语文《天工开物》获奖学案2 北京市【独家专项】高二语文《天工开物》获奖学案2 北京市【独家专项】高二语文《天工开物》获奖学案2 常识积累: 《治铁》选自《天工开物》中卷第十篇《锤锻》,是宋应星论述冶金工艺的重要篇章,从中可以见出他对传统锻造业的重视。 一、 预习作业:朗读下文,解释加点词语,概括每段内容: 治铁 凡治铁成器,取己炒熟铁为〔 〕之.先铸铁成砧,以〔 〕为〔 〕受锤之地.谚云;“万器以钳为祖。〞非无稽之说也。凡出炉熟铁,名曰毛铁。受锻之时,十耗其三为铁华、铁落.若已成废器未锈烂者,名曰劳铁,改造他器与本器,再经锤煅,十止〔 〕耗去其一也。 本段写什么,请概括: 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 〕,木炭居十三〔 〕。凡山林无煤之处,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俗名火矢,扬烧不闭穴火〕,其炎更烈于〔 〕煤。即用煤炭,也别〔 〕有铁炭一种。取其火性内攻、焰不虚腾〔 〕者,与炊炭〔 〕同形而分类也。 本段写什么,请概括: 凡铁性逐节粘合,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入火挥槌,泥滓成枵〔 〕而去,取其神气为媒合.胶结之后,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凡熟铁、钢铁已经〔 〕炉锤,水火未济〔 〕,其质未坚.乘其出火之时,入清水淬之,名曰健钢、健铁。言乎未健之时,为钢为铁弱性犹存也。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 〕有奇药。中华小焊用白铜未〔 〕,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之久,终〔 〕不可坚.故大炮西番有锻成者,中国则惟〔 〕事冶铸也。 本段写 、 、 之法。 三、自我检测: 〔一〕阅读《稻》这篇短文后,完成下列问题: 1、第一段先从稻的种类谈起,以“凡稻种最多〞一句总括其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作者分别从粘性、功用、稻谷的形状、稻米的色泽等几个方面来说明稻的种类的。 B.在分类说明时,作者特别注意细致的区分。比如,同为粘者或不粘者,禾苗与稻米都有不同的名称。 C。同一稻种因为晚收可以改变粘性,功用却不变。 D.有代表性的稻种,如长芒、短芒,都分别被作者冠以著名产地的称号。 2、第二段谈水稻的育种分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湿种〞是第一步,不难看出这与南北地域气候、稻种品质的密切关系。 B.“播种〞是第二步,以稻秆、麦秸包浸之为最重要,这样虽不能防冻,但可以北京市【独家专项】高二语文《天工开物》获奖学案2 增加养分。 C.第三步是“分栽〞,这是水稻种植较为关键和独特的步骤,对农田的湿度要求不高,干旱和洪涝都可以栽种. D.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记述了一些水稻栽培技术,其中秧田和本田之比为25:1,是来自生产实践的科学数据。 3、下列推断正确的为〔〕 A.水稻的收获和成熟,因南北气候及稻种的特性而有所不同,所以与水源丰枯、地势高低无关。 B.香稻因为有香气,专供贵人享用。尽管产量低,营养少,但作者认为可以推广种植。 C。农学是一门最为务实的学问,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论。 D。水稻种植除了避免水旱之灾外,就不再受别的因素的影响了. 〔二〕、阅读《治铁》这篇短文后,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为〔〕: A。第一段总说锻造铁器的方法,即以熟铁为原料锤锻而成。熟铁有两种,一为刚出炉的“毛铁〞,加工时要耗去十分之一的杂质;一为没有生锈的废旧铁器,加工时只损耗十分之三的杂质。 B。第二段谈炼铁用炭。炼铁所用炭,以煤炭居多,为十分之七;以木炭较少,为十分之三。但是因为煤炭比木炭的火还要炽烈,所以没有煤炭的地方才用木炭. C。第三段论述锻铁工艺。首先指出铁性“逐节粘合〞的特点,只有不断锤打,才能合为一体。而淬火是其中关键的一步,铁器的坚韧与否,全在这一环节上。 D.第三段最后对比中西的焊接技术,指出中国与西方在铁器的接合上存在“铸成〞与“锻成〞的区别,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学习西学冶金方面知识的信心,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5-18题. 科学家最近的发现将有助于解释记忆存储这一最不为人所知的大脑活动。期中的关键因素是一种以朊毒体〔pnion〕形式活动的蛋白质。 发表在《细胞》月刊上的研究报告说,这种蛋白质在朊毒体状态时会发挥好的作用,而此前普遍的看法是,有朊毒体活动的蛋白质是有毒性的,至少不能起到正常作用——正如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研究所揭示的那样。 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负责人苏珊·林德奎斯特说:“我们已经对记忆存储的原理有了一些了解,但一直不清楚关键的存储手段是什么。此次研究揭示了可能的存储手段,不过让人惊奇的是,‘朊毒体活动’竟然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蛋白质功能的关键是其形状,大多数蛋白质在其存在期间只保持一种形状。朊毒体则是能突然改变形状或发生错误交叠的蛋白质。它们不仅自身发生错误交叠,还会影响同一类型的其它蛋白质也再现这种现象。就已知的情况来看,这类错误交叠的蛋白质会停止正常功能,然后死亡或是对细胞——最终对组织——产生致命作用。 北京市【独家专项】高二语文《天工开物》获奖学案2 因此研究人员在发现这种名为CPEP的蛋白质具有特定朊毒体特征时感到非常惊讶。它与维持长期记忆有关,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上,这是大脑中连接神经的枢纽.记忆就被存储在这一约有1万亿个神经细胞和突触的复杂网络中。随着经历和知识的的不断增多,新的枢纽形成,老的则不断加强。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使突触可以长期保存这些记忆。 研究人员从海参中提取了CPEB,将它与其它蛋白质混合,然后观察它们在多种酵母模型中的活动。结果发现,CPEB改变了形状,并使其它蛋白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功能恰似朊毒体。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然发挥了它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合成。 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突触中,CPEB的朊毒体特征可能就是使突触和神经细胞存储长期记忆的机制,科学家计划对这一理论做进一步的研究。 15.下列对“朊毒体〞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是在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中发现的一种病毒. B.是一种能突然改变形状或发生错误交叠的蛋白质。 C.是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上的一种蛋白质。 D.是哺乳动物的神经突触中用以存储记忆的细胞. 16.对“这种蛋白质在朊毒体状态时会发挥好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朊毒体在发生错误交叠时仍保持了正常的功能。 B.朊毒在记忆存储过程中会发挥好的作用。 C.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保持了它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合成。 D.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使突触长期保存这些记忆。 17.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CPEB在朊毒体状态下仍保持了它的正常功能的事实,证明此前人们对朊毒体的认识是错误的. B.了解CPEB在记忆存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客观上对揭示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病理不无帮助。 C.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这实际上就是“朊毒体活动〞在发挥作用. D.由于可能的记忆存储机制已经发现,人类大脑中记忆活动的奥秘很快就会揭开。 18.文中揭示的可能的记忆存储手段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B A项中把“朊毒体〞说成是“一种病毒〞是错误的,对“疯牛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研究〞,只不过证明了“此前普遍的看法是,有朊毒体活动的蛋白质是有毒性的〞。 C项是对CPEB 的解说,而非“朊毒体〞,属偷换概念。 北京市【独家专项】高二语文《天工开物》获奖学案2 D项的判断过于绝对化,原文结尾“CPEB的朊毒体特征可能就是使突触和神经细胞存储长期记忆的机制〞,表述的仅仅是一种可能。

《天工开物》两则课件

《天工开物》两则课件
大凡锻造铁器,用炒过的熟铁制成.先铸铁做成 砧板,把它作为承受锤打的底座.有句俗话说,"万 器以钳为祖",并非无稽之谈.凡是刚出炉的熟铁, 叫毛铁.锻打时,损耗其十分之三,变成铁花、铁 滓.若已成废品还未锈烂的,叫劳铁,可用来改制 成别的器物或原来的器物,再经锻造,只损失其十 分第之一一段.总说锻造铁器的方法,即以熟铁为原料锤锻而成.
凡是稻秧已经分栽后,早熟的在七十天后即可收获〔粳稻有" 救公饥""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银"等品种,各地方言名称很多, 不可尽述,最晚熟的要经过夏天,直到冬天共二百多天后才能收 获.那些在冬季播种,到仲夏就能收获的,是XX的水稻,因为此地 没有霜雪.稻田十天无水,就有干旱之虞.夏种冬收的水稻,必须 种在有山间水源不断的田里,这种水稻生长期长,地温又低,不 能催苗速长.靠湖边的田,要待夏天洪水过后,六月才能插秧.育 这种秧的稻种要在立夏时播种,撒在地势高的田里,以待农时.
⒉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 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 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秧生三十 日,即拔起分栽.若田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 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 供移栽二十五亩.
浸湿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称为"社种"〔这时遇 到天寒,有冻死不生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后.凡是播种,先用 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等到发芽后,撒播到田 里,长到一寸左右,称做秧.稻秧长到三十天,就要拔起分栽. 若稻田遇到干旱或积水过多,都不能插秧.育秧期已过〔仍 不插秧,秧就要变老而长节,即使栽到田里,也不过长几粒 谷,只能算是长出谷粒罢了.大凡一亩秧田所育出的秧,可 供移栽二十五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鼓風爐( Blast Furnace)與焦炭、石灰等熔化冶煉而成,供作鑄造、 煉鋼、及製造煉鐵、熟鐵之用。其含鐵量約 94﹪、碳 3.0~5.5﹪、 其餘為矽、錳、硫、磷等元素。 2. 熟鐵( Wrought Iron):由生鐵用平爐法製成,含碳量少於 1﹪的鐵金 屬,通常含有 1~3﹪極細而均勻分佈之熔渣,不能鑄造,僅可鍛造。 其含碳量甚低,故不能淬火硬化,富展延性與韌性,易於鍛接。 3. 鑄鐵( Cast Iron):生鐵在鼓風爐熔融後,調整其成分為含碳 1.7﹪以 上及其他幾種百分比較少的元素之碳鐵合金。普通鑄鐵含碳 2.70 ~3.60﹪,其餘為矽、錳、硫、磷等元素,鑄鐵性硬脆,不能鍛造。 含碳 0.15~0.5﹪之碳鐵合金稱為鑄鋼。 4. 鋼( Steel):鐵、碳及若干金屬元素的合金稱為鋼。鋼不含熔渣,在 臨界溫度以下淬火時會硬化,可用於鑄造、輥軋或鍛造。
30﹪之損耗量。 4. 已成廢品而未銹爛的鐵器叫做勞鐵(廢鐵)。勞鐵鍛打時只損耗一成。 5. 鍛鐵爐的燃料
(1) 煤炭佔 70﹪,木炭佔 30﹪。 (2) 火墨(俗名火矢,以堅硬的木條燒成,火焰比煤更猛烈。) (3) 鐵炭(火焰不高的碎煤)。 6. 鐵的接合---在接口處塗上黃泥,鐵燒紅後立即把它錘合。錘合後,須燒 紅再以斧斬斷,否則永不折斷。 7. 健鋼、健鐵---熟鐵和鋼鐵燒紅錘鍛後,質地還不夠堅固,乘出爐時把它 放進清水裏淬之稱為健鋼、健鐵。 8. 焊鐵法 (1)西洋各國使用焊藥。 (2)中國小焊用白銅粉做焊料,大焊(鍛接)則用錘打接合。 (3)西方的大砲有些是鍛成的,中國的大砲靠冶鑄。(註 4) 【註解】 1. 生鐵( Pig Iron):由赤鐵礦(含 40~60﹪Fe)或磁鐵礦(含 72﹪Fe)
溫度 F 1650 600 570 550 530
溫度 C 899 316 299 289 277
顏色 紫黃 深黃 草黃 淡黃 灰黃
溫度 520 490 470 450 430
溫度 271 254 243 231 220
8. 錘鍛工具 (1)鍛鐵爐(Forge Furnace ):爐身為磚鐵合製而成,如圖 2---1 示。 (2)鐵砧(Anvil Block):多用鍛鐵製造,砧面則鍛合厚度 6mm 鋼板,
均勻置入密閉的被覆爐中,然後依被覆的種類,選擇另一種被 覆材料,由爐壁噴入燃燒之,使被覆材料包覆在原材料上面。
四. 鋤鎛 1.鋤、鎛(闊口鋤)是開墾土地種植的農具。 2.鋤用熟鐵鍛成,將熔化生鐵淋在鋤口,經淬火後,其質硬且堅韌。 鋤每重 1 斤淋生鐵 3 錢,少則不夠堅硬,多則過硬容易折斷。 【註解】 生鐵淋口:在熟鐵(含碳量 0.25﹪以內)鍛成的鋤口加熱至 1200℃,
圖(a)、(b)為二螺旋槽,一般用於金屬及非金屬材料之鑽 孔。
圖(c)、(d)為三螺旋槽及四螺旋槽,用於把孔擴大。 圖(e)為直槽鑽頭,用於軟質材料,如銅鋁鎂及其合金之
鑽孔。 圖(f)、(g)、(h)為平鑽頭,自古以來所用的鑽頭,形狀簡
單而容易製作,適於軟質材料或薄板之鑽孔,不適用於鋼
2. 各種兵器(五兵)和金屬樂器(六樂)若無『鉗與錘』的作用是無法製 成的。
3. 各種工具、製品,同樣經過猛烈的爐火加熱後,再行錘鍛,可製成大小 形狀不一,有重達千斤的鐵錨,也有輕如羽毛(一髮)的小針。
4.『冶鑄鍾鼎』的技巧讓位給『錘鍛五金』的奇功。
1
二. 治鐵
1. 鐵製器具是用炒過的熟鐵做成的。 2. 將鐵鑄成砧(鐵砧),做為承受錘打的墊座。 3. 剛出爐的熟鐵稱為毛鐵。毛鐵鍛打時變成鐵華、鐵落(氧化鐵皮),而有
(4)滲碳硬化法:鋼材置於滲碳箱內,再將滲碳劑填入後予以 封閉,置於爐中加熱至 900~950℃,施以滲碳作用後,將滲碳 箱原封不動由爐中取出,放置空氣中徐冷之。
7. 鋼鐵加熱燒紅後,表面產生氧化鐵之薄膜,因其極薄,故透明而 反光,現出各種顏色,工作者由薄膜顏色可以判斷溫度之高低,如 表示。
顏色 櫻桃紅 蒼藍 深藍 深紫 淡紫
鋼概分為兩大類:一為碳鋼,係在鐵中加 1.7﹪以下的碳。它有低 碳鋼(含碳 0.3﹪以下)、中碳鋼(含碳 0.3~0.7﹪)、高碳鋼(含碳 0.7~2 ﹪)。另一為合金鋼,係在鋼中添加 1 種或數種相當份量的鎳、鉻、 鉬等元素,使其具有特殊性質。它有低合金鋼(含特別元素之和少於 8.0﹪)及高合金鋼(含特別元素之和超過 8.0﹪)。
(2)退火(annealing)是徐徐冷卻的意思,其目的是使鋼質軟 化。 一般將淬火過的鋼加熱至約 650℃,施以長時間加熱後, 放置於熔槽中、空氣中或以細砂、稻草灰覆蓋之,讓其慢慢 冷卻。
(3)回火(tempering drawing)之主要目的是增加鋼質靭性。一 般將淬火過的鋼加熱至約 720℃以下,施以長時間保溫後,放 置於水中、油中或空氣中冷卻之。

材。
七. 鋸 1. 鋸由熟鐵鍛成薄條,不加鋼亦不淬火。把薄條燒紅取出降溫,再于錘打
以增強韌性,然後用銼刀銼成齒狀。 2. 鋸片裝置在鋸弓的方法
如圖 7---1 示,鋸片裝在兩支短木柄的下端,短木柄作為鋸把,中間橫 木為樑,短木柄的上端纏繞繩索,繩索中間插一支竹篾,旋轉竹篾拉緊 鋸弓使鋸片伸直。 3. 長鋸用來剖開木料,短鋸用來截斷木料,最細的鋸齒用來鋸竹子。 4. 鋸齒用鈍時,用銼刀銼得鋒利。 【註解】 木工用鋸約分為下列五種: 1. 板鋸:鋸片寬又厚,屬於粗鋸,用於直線鋸割木材如圖 7---2 示。 2. 夾背鋸:鋸切比較小的木材如圖 7---3 示。 3. 規鋸:俗稱牛尾鋸,鋸切木材的圓孔或內曲面如圖 7---4 示。 4. 側鋸:鋸切開鑿長溝之兩側及鋸開木板中央部分如圖 7---5 示。 5. 線鋸:又稱彫花鋸、鋼絲鋸、弓鋸,鋸切彎曲度很小的木材如圖 7---6
天工開物---錘鍛篇
時間:2003.10.31 地點:圖書文物大樓 3F 會議室 主讀人:洪良德
* 本文對於事實的陳述皆以諺語或以明確的數據表示,如 1.『莫邪、甘將』雙龍飛躍,毋其說亦有徵焉者乎?(前言) 2. 諺云:「萬器以鉗為祖」,非無稽之說也。(治鐵) 3. 受鍛時「十耗其三」為鐵華、鐵落。(治鐵) 4. 凡爐中熾鐵「用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 」。(治鐵) 5.「每鍬、鋤重一斤者,淋生鐵三乾為率」。(鋤鎛) 6. 經錘折耗,「鐵損其十者,銅只去其一」。 (治銅)
* 本文共分為十二節: 1. 前言 2. 治鐵(鍛接) 3. 斤釜(刀具) 4. 鋤鑮(工具) 5. 差(木工刀具) 6. 錐(木工刀具) 7. 鋸 (木工刀具) 8. 刨(木工刀具) 9. 鑿(木工刀具) 10. 錨(鍛造成品) 11. 針(鍛造成品) 12. 治銅(銅材)
一. 前 言
1. 金屬及木材經過加工可成為各式各樣的器物。雖有如魯班、捶等名師巧 匠,若無優良的工具,還是無法展現他們的巧藝。
淋上一層薄的生鐵水,再將其加熱至 800℃,入水淬火約 5 秒 鐘,使鋤口外表堅硬而內部柔韌,正是一般農具或手工具必要 的特性。
五. 鎈 1. 鎈:目前通稱銼刀,用純鋼製成。 2. 銼刀的製法:先用小鑿在鋼質銼胚表面削出成排的縱、斜紋,鑿
時要斜向進刀,紋溝才能有火燄式的鋒芒,鑿好後燒紅,取出稍 冷一下,入水淬火,即成銼刀。 3.銼刀的種類及用途 (1)開鋸齒先用三角銼,然後用半圓銼。
(2)熔接法:被接合材料之接合部位以氧乙缺火燄加熱或電弧熔接, 達到熔接溫度,再將焊條熔解成液球滴下填充於接合部位。
(3)鑞附法:被接合材料之接合面研磨清淨後,將焊劑塗於接合部位, 待其乾燥後,置於火爐內或用氧乙缺火燄加熱接合部位,使焊料 熔合黏著金屬接合之。鑞附法可分為--*軟焊(soft soldering):用錫與鉛之合金為焊劑,其熔點低, 接合部位之強度較小。 *硬焊(hard soldering):用銀、銅及鋅之合金為焊劑,其熔 點高,接合部位之強度較大。
5
(2)修平銅線用方長牽銼。 (3)加工鎖和鑰匙用方條銼。 (4)加工骨角用劍面銼。 (5)加工木器用香銼。 【註解】 1. 銼齒的形狀分為單銼齒、雙銼齒、棘銼齒、曲銼齒,如圖 5--1
示。 2. 銼刀依斷面形狀分類,如圖 5--2 示。 (1)平銼:用於銼削一般平面。 (2)方銼:用於銼削方孔、溝槽等。 (3)三角銼:用於銼削凹角。 (4)圓銼:用於銼削圓孔及凹曲面。 (5)半圓銼:用於銼削圓孔及凹曲面。 3. 組合銼刀:由五支、七支等組合成一套,如圖 5--3 示,用於銼削
3
6. 健鋼、健鐵:目前通稱淬火。一般含碳量 0.5%以上的鋼才有可淬 性。鋼經過淬火後通常需要再予退火或回火處理,以改善鋼 質、增廣用途。
(1)淬火(quenching)是驟然急速冷卻的意思,其目的是使鋼 質硬化。一般將鋼材加熱至高溫約 750~770℃,並經過一段 時間保溫後,放置於水或油中冷卻之。
較細小的平面或曲面,如加工鎖和鑰匙。
六. 錐 1. 錐用熟鐵錘成,不必加鋼。 2. 鑽的種類 (1) 裝釘書刊用圓鑽。 (2) 穿縫皮革用扁鑽。 (3) 木工轉索鑽孔用蛇頭鑽。 (4) 鑽銅片用雞心鑽。 (5) 鑽身上有三條陵的叫旋鑽。 (6) 鑽深四方而末端尖銳的叫打鑽。 【註解】
1. 木材用鑚頭,如圖 6---1 示。 2. 轉索式鑽孔,如圖 6---2 示。 3. 手搖式鑽孔,如圖 6---3 示。 4. 一般鑽頭,如圖 6---4 示。
以增加其抵抗強度,如圖 2---2 示。 (3)鐵錘(Hammer):分為手錘及大鐵錘。手錘重量為 2.5~3 磅,大
鐵錘重量為 8~14 磅,如圖 2---3 示。 (5)夾鉗(Tong):用於夾住紅熱工作物以便於鐵錘之錘擊。夾鉗依
夾持材料的形狀分為平嘴夾鉗、圓嘴夾鉗、三角夾鉗等,如圖 2---4 示。 (6)鏨錘(Chisel):用於切斷工作物,如圖 2---5 示。 (7)型砧錘(Molder):用於方形、扁形或半圓形工作物,如圖 2---6
5. 鐵的接合法 鐵的接合法有鍛接法(forge welding)、熔接法(fusion welding)、 鑞附法(solder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