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机构导向装置锥度研磨方法

合集下载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课件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课件

2.定位----模具闭合时,保证动、定模按照 正确的位置闭合。 对导柱导套间隙有要求
3.承受侧压→充模过程中可能有单向侧压力
应有一定强度刚度,如侧压力较大时 应增设锥面定位机构
三、导向机构的形式: 1.导柱、导套导向(见上图) 2. 锥面定位
(通常采用导柱、导套导向)
(二)导柱导向机构
导柱导向机构的主要零件是导柱和导套。 一、导柱
两种导柱的结构特点
1. 带头导柱和有肩导柱的前端都设计为锥形,便于导向。
2. 两种导柱都可以在工作部分带有贮油槽图3.图4所示。 带贮油槽的导柱可以贮存润滑油,延长润滑时间。
3. 装在模具另一侧的导套安装孔可以和导柱安装孔采用 同一尺寸,一次加工而成,保证了严格的同轴,如下 图3所示。
4. 有肩导柱工作部分因某种原因挠曲时,容易从模板中 卸下更换,带头导柱则比较困难,如图4所示。
1. 导柱的结构形式 带头导柱——简单,小批量磨损少则无需 导套。 有肩导柱——较复杂,用于大批量精度要 求高时。
A: 带头导柱或(直形导柱)如图
B:有肩导柱(或阶梯形导柱)
除安装部分的凸肩外,使安装的配合 部分直径比外伸的工作部分直径大如下 图b.C所示。
b ■c 用于固定板太薄的场合,不常用.
■ 二、导套
■1.导套的结构形式 带头导套——用于精度较高合,
如下图所示 直导套——用于简单模具
如右图所示
2.导套设计要求
①导柱孔做成通孔,利于排出孔内空气及残渣废料、如模 板较厚、导柱孔必须做成盲孔时、可在盲孔侧面打一 小孔排气
②导套用与导柱相同材料或铜合金等耐磨材料制造、导套 硬度应低于导柱、以↓磨损、防导柱或导套拉毛,导套
作业:
1、合模导向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2、导向装置选用和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3、导柱的结构形式有哪几种?各自用在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答案(哈工大,赵长发)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答案(哈工大,赵长发)

1-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生产过程—机械产品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之间各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工艺过程—按一定顺序逐渐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铸造、锻造等)、尺寸(机械加工)、相对位置(装配)和性质(热处理)使其成为成品的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1-2.(什么是工序,安装,工步和工位)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工步—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3.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4. 工位—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机床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机床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在一个位置完成的部分工序) 。

5.行程(走刀)—对同—表面进行多次切削,刀具对工件每切削一次,称之为一次行程。

加工余量的概念:指加工过程中所切去的金属层厚度。

余量有工序余量和加工总余量之分。

工序余量: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加工总余量:从毛培变为成品的整个加工过程中某表面切除的金属层总厚度,即毛培尺寸与零件图设计尺寸之差。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1上下表面粗糙度H1a和缺陷层H2a 2上工序的尺寸公差Ta 3上工序的尺寸误差4本工序加工时的装夹误差时间定额的定义: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完成一定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消耗的时间。

时间定额的组成:1基本时间tj 2辅助时间tf 3工作地点服务时间tfw 4休息与自然需要时间tx 5准备终结时间tzz1-3.(生产类型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常用的有哪几种生产类型他们各有哪些主要工艺特征)生产类型—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

一般分为单件生产、成批(批量)生产和大量生产(1)单件(小批)生产—产品产量很少,品种很多,各工作地加工对象经常改变,很少重复。

(2)成批生产—一年中分批轮流地制造几种不同的产品,每种产品均有一定的数量,工作地的加工对象周期地重复。

磨转头的正确方法与技巧

磨转头的正确方法与技巧

磨转头的正确方法与技巧引言:磨转头是一项需要技巧和耐心的工作,它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磨转头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正确进行这项工作。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磨转头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包括扳手、套筒、油石(砂纸)、砂纸粘合剂、抛光膏等。

同时,要确保车辆停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并将车辆固定好,以保证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检查转向部件在进行磨转头之前,需要检查转向部件,确保其没有损坏或松动。

特别是检查转向拉杆、悬挂套筒等关键部件,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三、装备和技巧1. 佩戴适合的工作装备:在磨转头时,应佩戴手套和护目镜,以防止砂纸碎片或金属碎屑弄伤手部或眼睛。

2. 施加适度的力量:在磨转头时,应施加适度的力量,既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

过轻的力量无法有效磨掉金属,而过重的力量容易造成过度磨损。

3. 均匀磨削:磨转头时,应保证磨削是均匀的,避免出现过度磨损或磨削不足的情况。

要掌握好力度和速度,尽量保持一致。

4. 定时休息:由于磨转头是一项相对于常规维修时间较长的任务,为了避免疲劳,应定时休息,并做适当的放松活动。

四、操作步骤1. 卸下转向杆:首先,切断供电或熄火,然后卸下转向杆与转向机构连接的部件,包括固定螺母和销轴。

2. 拆卸转向头球销:使用扳手和套筒拆卸转向头球销并取出。

3. 磨削转向头球销孔:使用砂纸和砂纸粘合剂将球销孔表面均匀磨削。

要保持磨削的均匀且一致,直到表面光滑,无明显凹凸。

4. 清洁和抛光:使用抛光膏进行清洁和抛光,使球销孔表面更加光滑。

这一步骤能够有效减少磨转头时的摩擦和磨损。

5. 安装新转向头球销:将新的转向头球销安装到球销孔中,并确保与转向护板及时连接。

6. 装配转向杆:重新连接转向杆和转向机构,并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

7. 测试:在完成磨转头和安装工作后,进行转向测试,确保转向灵活、稳定。

总结:磨转头是一项具有一定技巧的工作。

正确地进行磨转头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减少转向杆的磨损。

试卷正文1

试卷正文1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装配钳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注 意 事 项1、本试卷依据2001年颁布的《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0.5分,满分80分。

) 1.职业道德的内容包括( D )。

A 、从业者的工作计划B 、职业道德行为规范C 、从业人员享有的权利D 、从业者的工资收入 2.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不包括( D )。

A 、遵纪守法,廉洁奉公B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 、诚实守信,办事公道D 、搞好与他人的关系 3.具有高度责任心应做到( B )。

A 、责任心强,不辞辛苦,不怕麻烦B 、不徇私情,不谋私利C 、讲信誉,重形象D 、光明磊落,表里如一 4.下列选项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是( B )。

A 、严格遵守生产纪律B 、自己制订生产工艺C 、加强法制观念D 、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政策 5.违反爱护设备的做法是( A )。

A 、定期拆装设备B 、正确使用设备C 、保持设备清洁D 、及时保养设备 6.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明生产的是( C )。

A 、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B 、优化工作环境C 、工作中可以吸烟D 、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7.公差等级最低的是( D )。

A 、IT01B 、IT0C 、IT1D 、IT188.量块的公差等级是( )。

A 、IT08~IT10B 、IT01~IT1C 、IT15~IT18D 、IT5~IT8 9.( A )表示轴承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尺寸,是轴承代号的基础。

A 、前置代号B 、后置代号C 、内径代号D 、基本代号10.形位公差带通常由公差带的大小、公差带的形状、公差带的方向和( B )四个因素组成。

A 、公差值的大小B 、公差带的位置C 、公差带的宽度D 、公差带的多少11.关于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机床概论-第三章 磨床讲解

机床概论-第三章 磨床讲解
转速1440r/min 头架电动机 功率0.55/1.1kW
转速700/1410r/min 内圆磨头电动机 功率1.1kW
转速2830r/min
15
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总布局
1—床身 2—头架 3—工作台 4—内圆磨头 5—砂轮架 6—尾架 A—尾座顶尖脚踏操纵板 16
M1432A与M1332的区别
37
38
M1432B磨床砂轮架
39
23-封口螺钉 22-锁紧螺钉 21-螺套 20-球头螺钉 19-轴瓦
40
砂轮架主要特点
前、后支承——“短四瓦”动压滑动轴承 长径比0.75 主轴轴颈与轴瓦间的间隙0.01-0.02mm 球头中心偏离轴瓦对称中心 采用皮带传动
可在±30内旋转,切入法磨削短圆锥 面
90
128 180
256
28
工件主轴的传动
131
110
1.414

1
22
91 112
头架主轴较高的4级转 速数列为等比数列, 公比为 1.41。
112 165 1.413.55 110 49
头架主轴较低的2级转速都是塔轮最小传动比产生的, 最低的两转速间的比值为2。第3、2级转速间的比值 为 1.70。
64
其它: 提高主要导向及导轨的加工精度; 工作台用液压传动,运动平稳。
65
三、其它类型外圆磨床
66
(一)普通外圆磨床和半自动 宽砂轮外圆磨床
67
(三)无心外圆磨床
工件直接放在砂轮和导轮之间,由托板和导轮支 承,工件被磨削外圆表面即定位基准面。
工件在磨削力以及导轮和工件间摩擦力的作用下 被带动旋转,实现圆周进给运动。

04-第四章-导向机构解读

04-第四章-导向机构解读

2、导向作用 合模时,模具的导向零件首先接触,引导动、 定模准确合模,避免由于某种原因,使得型芯或型腔错误 接触而造成的损坏。
3、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塑料熔体是以一定的注射压力注 入型腔的,型腔的各个方向都承受压力,如果塑件是非对 称结构或模具设计成非平衡进料形式,就会产生单边的侧 向压力,设置导向机构可以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导向机构
导向机构是保证动定模合模和开模 时,正确定位和导向的零件。以确保 制品形状与尺寸精度。并避免各种零 部件发生碰撞与干涉。 基本要求:定位准确,导向精确。具有 足够强度,刚度,耐磨性。
导柱导向 锥面定位
导柱导向
1、定位作用
模具合模时,导向机构可以保证动模和定模 的位置正确,以便使型腔的形状和尺寸精确;另外,导向 机构在模具的装配过程中也起定位作用,方便模具的装配 和调整。

推出零件的设计
推杆的设计---顶针 推管的设计---司筒 推件板的设计---推板 复位机构的设计
1)形状
推杆的设计
A
B
c
D
推杆接触塑料制品,推杆应高出型芯0.1~0.2mm,这样不会影响塑料 制品的外观。
2)推杆位置的设置
(1)应设在脱模阻力大的地方。 (2)应设在制品强度较大处。 (3)力求受力均匀,推出平稳,不变形,要在肋、 凸台、细小凹部多设推杆。 (4)在推压制品的边缘时,为了增加推杆与制品 的接触面积,应尽可能采用直径较大的推杆, 推杆的边缘与型芯侧壁相隔0.1~0.15。 (5)推杆端面应与凸模平面平齐或比凸模平面高 出0.05~0.1。 (6)在空气或废气难以排出的地方,应尽可能设 置推杆,以用它代替排气槽排气。 (7)推杆与凸模推杆孔的配合一般为H8/f7,配合 长度为其直径的1。5~2倍,不应小于15mm。

超锥角锥孔零件磨削工艺

超锥角锥孔零件磨削工艺

糙度 值 。 附 图 所 示 零 件 内 孔 表 面 粗 糙 度 值 R =
O . 2 m,选用 纵 向磨 削法 具有一 定优 势 。
工件尺寸图
工 件为 单 件 生 产 。 加 工 难 点 之 一 是 锥 孔 度 数
2 .磨削难点
我 公 司 现 有 MB D 2 1 5 、 MD 2 1 5 、 MD 2 1 1 0 和 MD 2 1 1 0 C四种 内孑 L 磨 床 ,其 中 MB D 2 1 5和 MD 2 1 5两 种 内孔磨床 主轴最 大 回转角 度 3 0 。 ,可加 _ T 锥 角 度数 6 0 。 ;MD 2 1 1 0和 MD 2 1 1 0 C内孔 磨 床 主 轴最 大 回转 角
磨 削 热 和 内 应 力 ,减 少 工 件 变 形 ,利 用 石 墨 砂 轮
状 精度 ,零 件 的 表 面 粗 糙 度 和形 状 精 度 均 不 理 想 ,
且 要求有 较 高 的 操 作 技 能 。经 过 试 验 ,不 能 满 足 零 件 的技术 要 求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采 用 切 人 法 磨 削 ,对
T 劬 岬 。 l 工 艺
超锥角锥孔零件磨削工艺
南阳市红宇工模具 制造有 限公 司 ( 河南 4 7 3 0 0 0 ) 牛东尚
我 公 司在 夹 具 、模 具 及量 具 等 工 装 生 产 加 工 过
( 或F 1 2 0 细粒 度 砂 轮表 面 涂 绿 色研 磨 膏 的 方 法 ) 精 磨削 ;选用合 理 的磨 削 参 数 及磨 削 液 充 分 冷 却 的方 法来 加工 这类 大 锥 角 零 件 ,经 过 多 次 调 试 改 进 ,最
4 .粗精磨 的划分
3 .磨削方法
综上 所述 ,要 想 选 用 纵 向 磨 削 法 加 工 低 表 面 粗 糙度 值 的大 锥 角 零 件 ,只 能 选 择 另 外 加 工 范 围 广 的

圆锥滚子外径磨削方法分析

圆锥滚子外径磨削方法分析

c
图3 上、下刀板位置
为了保证达到滚子的圆度要求,必须要适当调整滚子中心高 H,细磨时 H 为 3D/4 左右, 终磨时为 D/2 左右,中心高 H 根据滚子直径大小而定。 2 砂轮和导轮的修整与调整 (1)为了使滚子进口和出口贯穿顺利,在砂轮两端修整出 3 个锥面,砂轮总宽度为 150mm,两端 3 个锥面的角度从外向内分别为 2°、1°及 30′,且每段宽度均为 5mm,使砂 轮逐渐磨削滚子,然后滚子又逐渐脱离砂轮,形成圆滑的过渡,以免磨伤滚子外径表面。砂 轮的出口锥面部分起磨光作用,磨出的滚子表面质量较好。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砂轮形状复杂,修整困难。可按上述砂轮修整的形状,设计制造专门 的靠模版,使操作简单,缩短修整时间。 (2)将砂轮修整成直线形,为了防止滚子磨伤,螺旋导轮进口端车加工成锥度,其长 度是当滚子进到砂轮的 2L/3 时,才开始磨削。把螺旋导轮出口加工到较低位置,当滚子超 出砂轮 L/3 时,进入螺旋槽中,突然离开砂轮,以免磨伤滚子。这种方法使砂轮修整变得非 常简单,减少了修整砂轮的时间。 (3)将砂轮修整成直线形,利用圆柱形导轮倾斜后形成椭圆截面的原理。以圆柱面作导 轮工作面,当导轮相对于工作轴线倾斜β 角后,导轮 XOY 截面(见图 4)为椭圆的一部分,
L tan )( R r) 2
= (R r)+(
对于 3806 /650/HC 滚子,直径为 100mm,长度 L=100mm。半角α =1°15′,砂轮半径 R=250mm 按上式计算,中间凹入量为 0.00198mm。 从上面分析可知,如不采取措施,用止推法磨削出的滚子,最好情况为滚子的素线是 平直的,多数情况是略有凹入。克服这一缺点的办法是用样板将砂轮修整成凹形。其凹入量 不但能补偿滚子凹入,而且还使滚子得到需要的凸度。为了使滚子得到向前进的分速度,导 轮应倾斜一个角度,此角愈大,前进的分速度愈大,所以,粗磨时间为 1°~2°,精磨时 为 30′左右。由于导轮是用磨料制成。可以任意修整,导轮的摩擦系数比贯穿磨削用的螺 旋轮大,因此加工出的滚子精度很高,直径变动量 VDWP 可以达到 0.5μ m 左右,可稳定地加 工Ⅱ级精度滚子。此外,这种加工方法还具有调整容易,工具制造简单等优点,适宜于小批 量生产和加工直径较大的滚子,缺点是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直径尺寸不容易控制。 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导轮转速对滚子圆度和生产效率有很大影响,应根据加工情况 合理选择。 滚子中心高是个重要的调整参数, 对滚子圆度误差和直径变动量 VDWP 有很大影响。 在进口处应正确安装侧板, 侧板安装在导轮一侧入口处, 否则滚子进入或退出时外径容易被 砂轮磨伤。 1.2 切入磨削 切入磨削时砂轮和导轮的修整方法与止推磨削相同,所不同的是导轮架连同滚子一起 作径向移动,磨削时滚子只作旋转运动,不作轴向运动。导轮架一次往复磨削一个滚子。这 种加工方法一次可以切除较多的磨量。 为了解决大圆锥滚子凸度问题,对 MS1080 磨床进行改制,在靠近原机床出口处增加一 个较简单的定位装置,由原来以滚子小头端面定位,改为以滚子基面定位,解决由于非基准 面定位且滚子长度不一样,使终磨外径尺寸散差太大,严重影响滚子配组问题。由于大圆锥 滚子是全凸型的,一般先在 M1080 磨床上采取止推法磨坡,再利用靠模板修整砂轮,将砂轮 修整成凹形,导轮修整成一条直线形,在 MS1080 磨床上成功地实现切入法磨全凸度,可提 高滚子磨削加工精度。但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也大,适用于加工大型滚子。 1.3 螺旋导轮贯穿磨削 螺旋导轮贯穿磨削是将无心磨床的导轮换成用铸铁或钢制造的螺旋导轮,通过螺旋导 轮旋转时挡边的推动及槽面的带动, 实现滚子的前进运动和旋转运动, 贯穿磨削的特点是生 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尺寸差容易控制,适用于中小型圆锥滚子的大批量生产。XF004 和 XF004A 是磨削圆锥滚子的专用磨床。XF004 采取本机床上修磨螺旋导轮的方法;XF004A 是 双支承无心磨床,采取螺旋导轮和轴一起取下来修磨的方法。螺旋导轮回转角度为 3°。 贯穿磨削圆锥滚子时应注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方案
亍E CHNIQUE SOLU T ONS
径向机构导向装置锥度研磨方法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11)潘德昌严锋丁国洪
摘要:针对手工研磨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径向机构导向装置的锥孔配对研磨方法,将锥形压盖通过专用工装联接在钻床主轴上进行机动研磨,大幅降低了工作量及劳动强度。

1•径向机构导向装置配对研磨存在的问题
出口机车走行系统转向架部分的重要零部件径向机构导向装置的配对研磨主要是靠人工操作来完成的,要求操作者具有丰富的实际加工经验,研磨中存在以下问题:
(1)生产效率低下。

四档人(每档两人)要研磨两周才能完成一台份(每台份为8只孔),折算到单个人每只孔需要研磨80h,该生产进度无法正常保证出口泰国机车的生产节点。

(2)劳动强度很大。

研磨主要依靠人力完成,两人一组像推磨一样重复转圈进给,操作者体力消耗很大。

(3)锥度接触面积不大。

人工操作动力输出不稳定,按照现行加工方式,接触面积为75%左右,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4)产品外形尺寸较大,且不规则,重心不稳,加工和流转过程中易碰伤碰毛。

因此,我们决定改善现有的研磨方法,设计联接工装在摇臂钻床上进行研磨锥孔,提高生产效率并减轻劳动强度。

2•工艺改进设想
根据被加工产品的结构特
点,首先解决安装问题,确保在
摇臂钻床上安装加工。

考虑如何
解决工装要求,使其能和摇臂钻
床相联接使用,自动调整中心,
具有自定心功能,能提供稳定
的转矩。

因此,确定使用万向节
轴。

3•工装设计
万向轴装配如图1所示,联轴
体1、2(见图2)和联接块(见
图3)—起构成万向轴组件,实现
自定心功能。

莫氏锥柄与摇臂钻
床主轴相配,链接套(见图4)与
(a)(b)
图2联轴体1、2
万向轴和研磨体相配。

4•加工工艺路线
加工支架一面的孔时,把支
架内侧面放在钻床方箱上,注意
底面和压板面与工件接触部位用
橡皮垫好后压紧(见图5)。

加工工艺如下:
(1)工件装夹好后,把内锥
擦干净,选择长度合适的锥形压
盖,将锥度擦干净并与万向节头
联接,以0130mm平面定位,由
两个M10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
(见图6)。

(2)在锥形压盖外圆上涂
上规格320目的研磨砂,要求沿圆
周方向4条对称,轴向长度略大于
锥孔深度,宽10mm、厚度0.5mm
左右即可(见图7),在4条研磨
2019年第10期www t mw!9S0t com 金鬲力"工冷加工
30
工艺方案
TECHNIQUE SOLUTIONS
图5底面和压板面与工件接触部位用橡皮垫好后压紧
(a )
(b )
图6工件的装夹与定位
砂中间锥面上用毛刷涂上少量的 10号或20号润滑机油(见图8),
操作钻床,将锥形压盖放入内孔 锥口慢慢向下进给,此时起动主 轴转速25r/min ,使两锥面轻轻接
触后正转8圈、反转8圈,抬起后
再慢慢放下,使锥面接触(见图 9),这样循环5~8min 后抬起锥
形压盖,停止机床主轴旋转,再 按照以上方法擦净压盖锥面,重 新涂上研磨砂,起动主轴进行循 环研磨,如果在研磨时,主轴在
旋转锥形压盖停顿时,注意手柄 图7涂研磨砂
图8涂润滑机油
把锥形压盖抬出,开反转再慢慢
进刀,同时也要注意研磨砂的损 耗,及时加砂后再进行研磨,研
磨一端时间后,抬起锥形压盖, 用煤油清洗锥孔,擦净后查看接 触面(见图10)。

(3) 清洗后查看内锥接触面
在70%以上(见图11),使白色
部分超过70%以上,黑色部分是 没有研磨出的。

(4) 检查。

首先把内锥表面
用毛刷清洗干净,在外锥上涂上
红丹粉油3条均布,不能厚,看上
图9循环研磨
图10清洗锥子U
白色部分 黑色部分
图11内锥接触面研磨情况
去有红色就好(见图12)。

轻轻
放入内锥来回转动1/3圈,取出外 锥,转过180°轻轻放入内锥,再 来回转动1 /3圈(见图13),取出
外锥,检查内锥上的红丹粉油在 70%以上为合格(见图14)。

(5)加工支架另一面的孔 时,把支架面放在摇臂钻底座
上,用垫块垫起,以便下面放清 洗的节油盘,和上述装夹一样, 与工件接触面用橡皮垫好压紧 (见图15),选择短的锥形压盖
与万向节安装。

之后操作步骤与
2019年 第10期
www.mw!950. com
金爲力"工冷加工
31
工艺方案
TECHNIQUE SOLUTIONS
专家点评
图14检查内锥上的红丹粉油
图12涂红丹粉油
图13检查时来回转动
图15加工支架另一面孔时的装夹与定位
文章采用摇臂钻床+万
向联接轴工装+锥形压盖研
磨棒的方法,打破锥孔研磨
中的传统限制,实现了用机 加工代替手工操作,减轻了
工人劳动强度,并且利用机 床主轴稳定的动力输出和进 给速度,提高了研磨质量, 很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上述锥孔研磨一样,检查合格后 完成操作。

5•结语
实践证明,改善后的锥孔研 磨工装和研磨方法是正确的,在
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 工艺改进实现了用机加工代替纯 手工研磨操作,提高生产效率3倍 以上。

缩短了产品的在制周期, 减少了员工的体力消耗。

经标准
量规检测,研磨后的锥孔接触面
从75%提升到80%以上。

利用机 床主轴稳定的动力输出和进给速 度,有效提升了产品研磨表面质
量,为其他车型的同类产品加工
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
计手册.第1卷[M ]. 3版.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杨叔子.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⑶孟少农.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1996: & 129.
MW (收稿日期:20190625)
机工刀具世界
“机工刀具世界”定位于指 导制造企业一线技术员工如何合
理选择和使用数控刀具,介绍数 控刀具使用技巧。

关注刀具行业
最新技术进展,为广大制造企业 推荐先进、实用数控刀具产品。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2019年 第10期
余爲力*工冷加工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