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失败1例
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临床疗效分析

计 并 做 积 极 的治 疗 。 15 统 计 学处 理 .
梅毒 是一种 可 以侵犯 皮肤 黏膜 和 内脏 器官 的慢性 性传 播
22 两组 患者不 同时间段血 清学治愈 率比较 . 两组 患者 3 6 1 、4个 月其 血 清学 治愈 率差 异有 统计 学 、 、2 2
意 义 ( < 00 。见 表 2 尸 .5) 。
表2 不同 时间 段血 清学 治愈 率 比较 ( ) % 】
性别 、 梅毒分 期 、 程 、 病 临床表现 以及病情 的严重程度等 差异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00 , 有 可 比 性 。 P .5)具
12 治 疗方 法 .
实 验 组 :采 用 苄 星 青 霉 素 ( 北 制 药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华
H2 0 4 2 ) 0 4 7 7 进行 治疗 ,4 2 0万 U分两侧 臀部肌 肉注射 , 病程长 的患 者治 疗 3周 , 病程 短 的患者 治疗 5周 , 次/ , 周 为 1 1 周 3 个
组 采用苄星青霉 素治疗 , 照组采用 阿奇 霉素治疗 。 结 果 实验组平均 临床治愈时 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 < 00 ; 对 P .5) 两周
后 其临床疗效情 况 明显优 于对照组 ( P< 00 ; 验组 3 6、2 2 .5) 实 、 1 、4个月其血 清学治愈 率明显 高于对照组 ( P< 00 。 .5) 结论 对早期梅 毒患者采用苄 星青 霉素进行治疗 , 以明显 的缩 短患者 的治疗时 间 , 可 增强 患者的疗效 。 [ 关键 词 】 苄星青霉 素 ; 早期 梅毒 ; 临床疗效 ; 血清学疗效
抗生素治疗早期梅毒98例疗效观察

Clnia bs r a i n o 9 te swih e ry s phi sb ntb o i i c lo e v to n 8 pa int t a l y l y a i i tc i
l , N a b Xi o o
C a g h d c lUnv ri c o lo niun u ain i 'a o i c , a g h 4 0 0 , ia h n s a Me ia ie st S h o fCo t igEd c t n Hun nPrvn e Ch n s a y n o 1 0 0 Ch n
[ src]Obe t e T td h fcc fa t i isi rame to al sp is Abta t jci o s y te e ay o ni o c n t t n fe r yhl .Meh d ie eg ter v u i bt e y i t o s N n t ih al y— y
a i r my i s u e n c n r lg o p n h r a me te fc f p te t n t o g o p s a ay e .Re u t a i n s zt o c n wa s d i o t u ,a d t e te t n f to a i n s i w u s wa n l z d h o r e r s ls P t t 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医护 论 坛 ・
22 9 第 9第7 0年 月 1 2 1 卷 期
抗 生素治疗 早期梅 毒 9 例疗效观察 8
袁 小 波
长 沙 医学 院继续 教育 学 院 , 湖南 长 沙
4 00 100
【 要】目的 研 究 抗生 素治 疗早 期 梅毒 的疗 效 。 方 法 选 取 9 摘 8例 早 期 梅毒 患 者并 将其 分 成治 疗 组 和对 照 组 , 疗组 治 采用 苄 星青 霉 素治疗 , 照组 采 用 阿 奇霉 素治 疗 , 对 比两 组 患者 的疗 效 。 结 果 患 者 治疗 2周后 , 对 并 治疗 组 4 9例全
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与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疗效评价

A ssessm ent of efi cacy of benzathine penicillin,procaine penicillin and ceftriaxone in the treatm ent o early syphilis
WANG Song—ting,RUAN Li—ming,L, Guo—ring,et a1.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Beilu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Ningbo City,ZhejiangProvince,Ningbo,315806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benzathine penicillin,procaine penicillin and ceflfiaxone
penicillin g roup,procaine penicillin group,and the ceflriaxone group was 92.68% ,93.93% and 92.85% re— spectively.The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s benzathine penicillin group,procaine penicillin g r oup and cef lriaxone grou p were 26.83% ,20.00% and 19.35% 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total effica ly of the three regiments is smiilar in the treatment of ea r ly syphilis.H owever,the proportion of the patients ivith sero—resistenee was lower in procaine penicillin group and ceftriaxone g r oup.
青霉素过敏案例

青霉素过敏案例青霉素过敏是指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性反应的一种临床表现,可以表现为轻度的皮肤瘙痒、荨麻疹、红斑;也可以表现为中度的面部水肿、呼吸困难;甚至还可以造成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和死亡。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真实的青霉素过敏案例。
这是一个发生在某医院的一个患者,名叫小明(化名),年仅27岁。
他因为感冒症状较重来到医院就诊,经过医生的诊断,他被诊断为咽炎,并且被开了一种含有青霉素的抗生素药物。
在服药后的第二天,小明开始出现皮疹和瘙痒,他以为这只是正常的药物副作用,没有过多在意。
然而,当天晚上,小明的症状急剧加重,他出现了呼吸急促、喉咙痛、面部肿胀等症状。
他的家人马上将他送到医院急诊科。
在急诊科,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检查患者的症状,怀疑小明可能是青霉素过敏反应,并立即进行了治疗。
医生给小明注射了抗过敏药物,并迅速实施了静脉抢救,同时安排了呼吸充足的氧气。
经过2个小时不懈的努力,小明的症状逐渐得到控制,呼吸困难和肿胀也明显减轻。
经过对小明的详细询问和检查,医生得知小明在之前的药物使用中曾经出现过一次轻度的皮疹和瘙痒,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未向医生提及。
这次服用青霉素后的过敏反应则是更为严重的表现。
医生对小明进行了过敏源检测,确诊为青霉素过敏。
在以后的治疗中,医生将避免使用含有青霉素的药物,同时告诫小明,以后不得再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青霉素过敏并非轻描淡写的小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有过轻度过敏反应的患者。
任何过敏反应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过敏史。
否则,一旦出现更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遇到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时,应认真询问患者过敏史,特别是询问是否有轻度的过敏反应经历。
在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避免使用含有青霉素的药物。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青霉素过敏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患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过敏史。
两种方案治疗早期梅毒患者血清学变化的研究

Huizhou 516008,Guangdong,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clN'e clinical sigmificamce of treatment of ear]y congenital syphilis pateints诵tll eeftriaxone sodium and bicillin in combination. Methods There 1 1 3 patients with early congenital syphili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he study group consisted of 57 cflse8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46 case8.The study group weIe treated with 29 of eoftriaxone sodium by venous injection for 10 or 15 days and 2.4 milliom units of Bicillin by intramuscular inject-X.Zhang F,el a1.Seasonal rainfall vaniability,the incidece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and prediction of the disease in low—lyi“gm哪ofChina[J].AmericanjournalofepidemiologF,1998. 148(3):276—281.
密度,从而降低流行性出血热鼠问带毒率和人群发病率。 首先是要落实好《淄博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准确掌握
早期梅毒治疗后特异性梅毒反应阴转3例报告

早期梅毒治疗后特异性梅毒反应阴转3例报告【关键词】早期梅毒特异性梅毒反应早期梅毒包括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早期潜伏梅毒,早期梅毒经规范的苄星青霉素治疗后,非特意性梅毒反应经过一定时间可以转阴这是梅毒治愈的重要指证。
特异性梅毒反应在规范治疗后终生阳性,我们在早期梅毒治疗后的血清学研究时遇到3例特异性反应阴转的病历、实属罕见,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我们观察的病人均系我院门诊和哈医大预防保健医院门诊 1998-2004年的病人,3例特异性梅毒反应阴转病人中男性1例,女性2例,治疗前病期较短,均4个月-6个月之间。
治疗方法是按卫生部制定的早期梅毒治疗方案规定,用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注3次,治疗后的血清学观察也是卫生部规定方案,第一年每3个月检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观察一次直至非特异性梅毒反应阴转做血清学判愈。
血清学研究方法包括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反应和特异性梅毒血清反应,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反应我们应用了快速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RPR)和甲苯胺红反应素试验(TRUST)。
特异性梅素血清试验我们应用反应素了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凝集实验(TPHA)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
非特异性梅毒反应素试验是测定由脂质抗原诱发的抗类脂质抗体,它是以丙种球蛋白M(IgM)为主的抗体,IgM是短命的抗体大约3-6个月抗体分子解体消失。
当治疗后梅毒螺旋体的类脂质不产生了,已产生的抗类脂抗体也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血清反应素试验阴转。
特异性梅毒反应是由梅毒螺旋体表面蛋白抗原诱发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它是以丙种球蛋白G为主的抗体(IgG)致敏记忆细胞,IgG是长寿的可存在2-4年,既使抗原不存在了记忆细胞仍能诱发TC产生新的特异性抗体,所以感染后终生阳性。
2 结果我们将3例病人的临床和血清学反应结果列表如下病例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治疗前病期疗后反应素试验疗后特异性试验病例1 男 36 2004 5个月 6个月RPR(-) 6个月TPHA(-)病例2 女 29 2004 4个月 9个月TRUST(-) 9个月TPPA(-)病例3 女 28 2006 6个月 9个月TRUST(-) 9个月TPPA(-)3 讨论3.1我们观察的上3例病人治疗前的病期平均为5个月,病期较短,病人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浓度较低,治疗前检查为阳性,治疗后由于抗原不产生,已产生的抗体浓度降低故发生了阴性反应。
早期胎传梅毒30例回顾性分析

早期胎传梅毒30例回顾性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0例早期胎传梅毒。
结果皮肤损害30例,早产儿16例,低体重儿18例,贫血24例,肝脾肿大22例,骨损害2例,鼻炎8例,新生儿肺炎8例。
梅毒血清学检查:TPPA阳性30例,RPR阳性28例。
选用青霉素治疗,临床症状消失10例,好转16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
发生吉海反应4例。
结论典型皮肤损害可作为早期胎传梅毒诊断的主要依据;对不明原因的新生儿贫血应警惕胎传梅毒;治疗中可发生吉海反应应引起注意。
【关键词】胎传梅毒临床表现胎传梅毒(congenitalsyphilis)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所致的胎儿先天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蔓延,胎传梅毒也不断增加,探讨胎传梅毒的早期临床表现对防治梅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收治的30例早期胎传梅毒进行了回顾性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收治的早期胎传梅毒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
胎龄:37周16例,37周14例。
出生体重:2500g18例,2500g12例。
其中2例因“先天性巨结肠”收入儿外科,2例因“白陶土大便”疑为“先天性胆道闭塞”收入儿科,此4例确诊胎传梅毒后均转本科治疗。
还有10例因贫血于输血前检查,后确诊为胎传梅毒。
2结果2.1临床表现皮肤损害30例,表现为红斑、斑丘疹、水疱,躯干及四肢末端脱屑,口周皮肤干燥,线状皲裂,其中4例早产儿全身皮肤发红、起皱、大疱、皮肤剥脱。
皮疹出现时间:出生时8例,其余于出生后3-7天开始发皮疹。
早产儿16例,病理性黄疸12例,全身浮肿4例;肝脾肿大22例,鼻炎8例,骨损害2例,肺炎8例,出生时新生儿窒息4例,便秘2例,白陶土大便2例。
2.2合并症合并多器官(心肺肝肾)功能衰竭4例;新生儿败血症2例;左大腿深在溃疡2例。
青霉素过敏反应2例分析

青霉素过敏反应2例分析青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以及青霉素的某些特性,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例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病例,探讨其症状、诊断和处理方法,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病例一:患者A,女性,30岁,曾患鼻窦炎多次。
某日因鼻塞、头痛等症状复发就诊,医生根据病史和体征诊断为鼻窦炎复发,开具了青霉素类抗生素(阿莫西林)。
但在服用第二天,患者出现皮疹、呼吸困难和全身发冷等症状,即时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分析:患者A的症状表明可能出现了青霉素过敏反应。
皮疹、呼吸困难和全身发冷是常见的过敏反应症状,其中呼吸困难属于过敏反应中较为严重的症状。
这种类型的过敏反应被称为“即时型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机制主要涉及免疫系统,患者对青霉素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症状的出现。
处理:急诊科医生立即对患者A进行过敏反应处理。
首先,停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并给予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以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同时,给予患者注射剂型的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以抑制免疫反应。
患者的症状在处理后得到了缓解,后续给予其他类别的抗生素治疗鼻窦炎,避免再次使用青霉素。
病例二:患者B,男性,45岁,患有慢性支气管炎。
因血痰增多就诊,医生诊断为感染性加重并开具了青霉素类抗生素(阿莫西林)。
然而,在用药第三天,患者出现了皮疹、面部肿胀和呼吸急促等症状,前往医院就诊。
分析:患者B的症状同样暗示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皮疹、面部肿胀和呼吸急促是过敏反应的常见症状,也可能属于“即时型过敏反应”。
然而,由于患者B已经有慢性支气管炎,他可能存在其他过敏机制,如非特异性过敏反应。
这种类型的过敏反应可能是由于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死亡释放大量细菌成分导致的。
处理:医生在急诊科对患者B进行了类似的处理。
停用青霉素,并给予抗组胺药物和注射剂型的皮质激素。
此外,由于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医生还考虑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以减轻支气管的痉挛和呼吸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见有1 c 大小的溃疡,软骨样硬度,无明显压痛 ,溃疡表面有 .m 5 少量渗出物 ,双侧腹股可扪及数个1  ̄ .c 大小淋巴结 ,无压痛。 . 25m 5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小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R R P
( ),滴度 1 1,T . (),H V— a (),H V b (), + :6 P A + P I b 一 P _a - 取 阴唇后 联合溃疡表面 渗出物于暗视野显微 镜下检查可见 到大 量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 又称苍白螺旋体) 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经典的
性 传播性疾病【 l 】 。据世界卫生组 织 ( O)估计 ,全球 每年10万新 WH 20 发梅 毒病 例 ,主要分布在 拉丁美洲 、非洲 、东南亚 。我 国18- 19 9 9 98 年 ,梅毒 的发病增长2倍 ,先天梅毒报告发病 率平均增长7. 】 0 91 。半 %口 个 多世纪 以来 ,青 霉素一直是治疗梅 毒的首选药物 ,目前国 内外很少 有梅 毒螺旋 体对青霉 素耐药 的报道 。我 科于2 1年 1月份发生 l 00 2 例早 期梅毒患 者用青霉素治疗失败 ,现报道如下 。
等抗生素的情况,且治疗不规则,这种因素是否可能导致梅毒螺旋体
的抗药性增 强或产生耐青霉 素的菌株 ,值得 我们 去关注。一旦产生对
青霉素耐药的梅度螺旋体菌株,将会给梅毒的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凡是与早期梅毒患者有性接触的伴侣,不论其有无临
床表现 ,不 论其梅毒血清学检 查是否 阳性 ,均应使 用青 霉素作预 防治
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是对于是否已经产生耐青霉素的菌株,目前尚缺 少这方面的报道。目前认为导致青霉素治疗梅毒失败的因素有以下几
个方面 :治疗 是否及时 ,疗程 是否规范 ,剂量是否 充足 ,有无再 次感
染或合并神经梅毒。从该患者确诊后的治疗情况看,上述因素均可排
除 ,但是该 患者 在确诊 为梅毒 的3 个月 前有服用 阿奇霉素 和加替 沙星
该患者从流行病学 ,l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来看,诊断为
早期梅霉 ,依据充分 。但 是该患者经过两个疗程 的卞星青霉素治疗 和
一
个 疗程 的青 霉素治 疗 ,其躯 干四肢 部梅 毒疹不 能 消退 或短 期 内消
患者女 性 ,4 岁 ,因 “ l 躯干 … 四肢 红斑 1 ”于2 1年 1月到 周 00 2 我 院皮肤科 就诊 。患 者 1 前发现双 侧手掌 、足底 出现 甲盖样 。经L khr uea 等学者的研究 :其失败发 t 】 生的原因可能与梅毒螺旋体发生基因突变,进而产生耐药菌株有关。
该耐 药菌株在2 rN 基 因上 发生点 突变 ,该位 点是大环 内酯抗生 素 3R A 起作用 的位点 。并且这 种发生率 正在不断增 加 ,在一些 发达国 家已 】
退后又再 次出现新 发皮 疹。R R P 滴持 续不降或上升 ,经美满霉素治疗 后 ,该患者 临床表现 消退 ,R R 后下 降超 过4 。以上情 况均提示 P滴 倍 该患者对青 霉索的治疗不敏 感。 目前 国内外有 很多关于梅毒经大环 内
圆形脱屑性红斑,数天后躯干、四肢有黄豆样大至绿豆样大小的玫
21 0 2年 1月第 1 0卷 第 3期
・
病例报告 ・ 2 4 1
青霉素治疗早期梅 毒失败 1 例
冯志 勇
( 苏省如东县第 四人 民医院 ,江苏 如东 2 6 0 ) 江 24 0
【 摘要】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最佳治疗药 ,目 物 前国内 外很 l有关于梅毒对青霉素耐 药的报道。 少 我科发生 1 例早期梅毒经青霉素治疗失败,
瑰色斑疹 ,无明显瘙痒 ,而来我院就诊 。患者既往体健 ,发病 前无特 殊服 药史 ,否认有 非婚性性 生活史 。其 丈夫3 个月前 因 “ 生殖器 出现 溃 疡” 曾在我 院确 诊一 期梅 毒 ,给予美 满霉 素规则 治疗 ( 青霉 素过 敏 )症状消退 。当时该 患者 无任何 临床 ,作R R PP 检查 均为 阴 P ,T —A 性 。因为 其不愿意使用 青霉素治疗 ,给予 该患者阿奇霉素 ,加替沙星 等 口服。体格检查 :一 般情况 良好 ,各 系统检查未见异 常。皮肤科专 科情 况 : 干 ,四肢见有 泛发性分布 的黄 豆样大小玫瑰色斑疹 ,双侧 躯 手掌 脚底 见有指 甲样大小 圆形脱屑性 红斑 ,呈铜红色 ,边 缘有 高起的 鳞屑 , 门周围见有多 发性扁平湿疣 ,表 面覆有灰 白色 薄膜 ,阴唇后 肛
其 发 生的原 因 可能 与不规 则使 用抗 生素 ,进 而导致梅 毒 螺旋体抗 药性增 强 。
【 键词 】梅 毒 ;青 霉素 ;抗 药性 关
中图分类号 :R 5 . 1 7 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 7- 14 (0 2 3 04 — 1 6 1 8 9 2 1 )0 — 2 1 0
螺旋体。脑脊液检查无异常。诊断:一二期合并梅毒。治疗经过:给
予该 患者 卞星青霉2 0 4 万u,分 两侧臀 部肌注 ,每周 1 ,共3 。治 次 次 疗前 3 天给予醋酸 泼尼松 1mg 0 ,每 日 次 ,预防吉 海反应 。治疗 过程 三 中,患者 躯干 ,四肢 掌趾 及肛周皮疹逐渐 消退 ,会 阴部 溃疡 愈合。疗 程结 束后 1 月左右 ,患者躯 干四肢再 次出现散在 分布黄 豆样大 小玫 个 瑰色斑 疹 ,手掌足底及 肛周未 出现特征性 梅毒疹 复查R R ( ),滴 P + 度 1: 2 3 ,考虑 为梅毒复发 。再 次给予 卞星青霉素2 0 万分两 侧臀部 4U
1临床 资料
2讨
论
自青霉素问世以来,因其对梅毒治疗的疗效显著,而且使用方
面 ,价格 低廉 ,一直是梅 毒治疗 的首选药物 ,临床上也很少有青霉 素 治疗 梅毒 失败 的报道 。国内外 制定 的梅毒 治疗指 南 中 ,卞 星青霉 素 20f 4 ̄U,分两便臀部肌 内注射 ,仍是治疗早 期梅霉 首选方 案【 0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