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新办法

合集下载

减轻病人注射长效青霉素的疼痛程度及注射技巧

减轻病人注射长效青霉素的疼痛程度及注射技巧

减轻病人注射长效青霉素的疼痛程度及注射技巧作者:罗小霞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11期关键词:长效青霉素疼痛注射技巧长效青霉素又名苄星青霉素,为青霉素的二苄基乙二胺盐与缓冲剂及混合剂适量混合制成无菌粉末,因其在体内吸收慢,排泄亦慢,血中有效的低血液浓度可维持较久,常用于风心病等需长期使用青霉素作预防措施的病人,对二期梅毒、淋病也有较好的疗效,目前临床应用广泛[1]。

此药溶解后为白色混悬液,配制时若放置时间稍长,就容易凝固,要求现配并较快速注射,但在注射过程中仍然经常发生针头堵塞现象,常需更换针头重新注射,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而快速注射也必然会对局部造成较强的刺激性疼痛。

加之长期注射使病人对肌注疼痛产生畏惧就会更加敏感,以致不能坚持而中途放弃治疗,导致病情迁延恶化。

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我们对传统注射方法再加以改进,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用物准备:5ml一次性注射器1个,7号针头1枚(长约3.6~3.8cm),生理盐水1瓶,0.2%盐酸利多卡因1支。

2.嘱病人侧卧或取坐位,将注射一侧的下肢伸直,放松臀部。

同时向患者做好解释,使其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取得其配合。

3.消毒安瓿,利用待干的时间选择好注射部位。

将5ml注射器乳头与7号针头针栓衔接紧密后抽吸4ml生理盐水注入药瓶,注入后注射针头及注射器不拔出瓶外,以免回流于针梗内的药液凝固致抽吸不畅,也可避免因药瓶内压力过高迫使药液随针头喷出造成药液浪费。

然后以震荡法迅速摇动药瓶,以使药物均匀溶解。

4.消毒选择好的注射部位,利用待干的时间抽吸全部药液,排尽空气再缓慢抽吸0.2%盐酸利多卡因0.2ml使之充满注射器的乳头部、针梗和针头[2]。

抽吸时,针头应完全浸没于液面以下,抽吸毕迅速将针头拔出瓶外,作深部肌内注射(使针梗全部刺入肌肉内),回抽无回血后匀速快速地推注药液,切记不能停顿。

5.注射过程中要固定好针柄,以免因推药速度快、压力大导致针栓与注射器乳头衔接处松脱后药液喷出。

提高长效青霉素注射成功率的方法

提高长效青霉素注射成功率的方法

治疗 室 按 照 无 菌 注 射 操 作 规 程 抽 吸 无 菌 生 理 盐 水 4 mL 稀
参 考 文 献 [1] 文 桂 珍 ,杨 丽 华 ,张 佩 .舒 适 的 护 理 在 自 发 性 气 胸 患 者 胸 腔 闭
式 引 流 中 的应 用 .国际 医 疗 卫 生 导报 ,2008,14(7):l13-115. E23 王锡 唯 ,徐 军 ,周 惟 .开 胸 术 后 患 者 疼 痛 的 自我 评 估 与 护 士 评
估 间 差 异 的 比较 研 究 .中 国实 用 护 理 杂 志 ,2012,28(11):72. E33 谭 晓 艳 ,郭伟 航 .舒 适 护 理 在 手 术 室 护 理 中 的 应 运 探 讨 .基 层
医学 论 坛 ,2009,21(5):68—69. E4] 贾祥 革 .舒 适 护 理 在 创 伤 性 血 气 胸 急 诊 治 疗 中 应 用 的 效 果 评
长 效 青 霉 素 又 称 苄 星 青 霉 素 ,对 梅 毒 螺 旋 体 有 抗 菌 作 1.2.1 材 料 :5 mL 注 射 器 一 副 ,0.9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1O
用 ,常 用 于 梅 毒 的 治 疗 ,以及 医务 人 员 被 梅 毒 患 者 针 刺 伤 后 mL一 支 ,苄 星 青 霉 素 120万 U 1支 ,5 mL 注 射 器 针 头 一
的预 防治 疗 。 长效 青 霉 素 混 悬 液 属 非 均 相 溶 液 ,受 粒 子 形 个 。
状 、大 小 、分 布 不 均 的影 响 ,特 别 是 粒 子 表 面 带 电 ,引 起 絮凝 1.2.2 注 射 方 法 :对 照 组 3O例 采 用 传 统 方 法 :① 首 先 在
等 现 象 ,造 成 粒 子 表 面 黏 度 较 大 ,导 致 阻 塞 针 头 _1],容 易 发

苄星青霉素注射的技巧

苄星青霉素注射的技巧

苄星青霉素注射的技巧苄星青霉素又称长效青霉素,是一种针剂。

该药物是皮肤性病科治疗梅毒的首选药,也可以用于免疫性疾病预防感染。

使用方法:用生理鹽水稀释后肌肉注射。

苄星青霉素的刺激性低,特别是冬天气温低,稀释后的混悬液稍一放置即出现沉淀,常发生针头堵塞的现象,苄星青霉素遇热凝固)而导致一次性注射失败,因此有极个别护士有注射2——3次都未能成功都现象,从而增加病人的痛苦。

根据自己的成功注射的经验,现介绍一种注射方法:1.准确判断青霉素皮试结果阴性后,用5ML注射器取生理盐水4ML注入苄星青霉素瓶内,充分摇匀后抽吸至注射起中,连接药瓶一起平放在无菌治疗盘内。

2.让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后,放松臀部肌肉,解释安慰患者勿需紧张,同时选择好注射部位并进行消毒,这时将抽吸的药物排气后在抽取1ML的生理盐水,此时快速推注,注射时采取”一深,三快,一均匀”的方法,采取一深三快的目的是:2.1 一深是指注射部位深达肌肉层。

肌注时深大是将整个针梗全部注入约5cm,注射不深时药物可能注射在皮下组织或表皮与皮下组织之间,表皮和皮下组织间有较多的毛细血管及神经,这样会加重病人疼痛,药液在皮下组织和表皮下易形成皮下肿块,不利于吸收,这样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2.2 三快是指进针快,拔针快,推药速度快,与常规注射两快一慢不同。

进针快和拔针快是为了防止在肌肉和皮下时间停留时间较长,加重病人的疼痛;推药速度快是因为苄星青霉素混悬液稍一放置遇热即出现沉淀然后堵塞针头而导致注射失败。

2.3 一均匀是指在推药时推药速度要均匀,忌忽快忽慢。

忽快会加重病人疼痛,过慢容易造成药物凝固然后堵塞针头而导致注射失败。

结语:注射苄星青霉素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注射技巧才能一次注射成功,个人经验,只供参考.。

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配伍、注射流程、注射体位、人文护理等要点总结

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配伍、注射流程、注射体位、人文护理等要点总结

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配伍、注射流程、注射体位、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人文护理等要点总结苄星青霉素与青霉素关系苄星青霉素为长效青霉素,具良好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作用,进而达到杀菌功效。

在注射部位形成贮存库,然后缓慢释放并水解为青霉素,作用与青霉素相同,药效作用时间更久,适用于对青霉素高度敏感微生物感染。

苄星青霉素配伍生理盐水为临床常用溶媒,经肌肉注射后与组织液相混合时刺激组织引起局部疼痛,溶媒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能有效缓解病人疼痛,利多卡因药物本身会对人体心脏以及神经系统产生不同程度副作用,通过胎盘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限制广泛使用。

苄星青霉素注射流程1、传统注射流程用生理盐水4ml配置苄星青霉素120万U,摇晃30s后抽药,取坐位,选择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外上1/3 为注射部位,消毒、进针,进针深度为针梗的2/3。

为避免针头堵塞,临床上常规快速进针,快速注射,快速拔针。

2、改良注射流程①采用选好注射部位,消毒皮肤后溶解药物,再抽吸药液,排尽空气后再吸0.5ml~1ml生理盐水,快速均匀、持续用力地推注药液,边推注药液边拔针,针头拔出2/3时将药液推注完毕,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疼痛和针头阻塞现象。

②作为溶媒,抽吸利多卡因注射液3.5ml,注入苄星青霉素瓶内,用手摇匀1min,待药物溶解,选好注射部位,消毒皮肤后,抽吸全部药液,在注射前再吸0.5ml,针头易梗塞处充满利多卡因注射液,立即进行深部肌肉注射,能避免针头堵塞,提高一次性肌肉注射成功率,能减轻病人疼痛。

③采用更换溶媒、留置气泡技术和Z型肌内注射法:使用溶媒0.2%利多卡因3.5 ml配置苄星青霉素120万U,配置时针头与瓶内壁紧贴,将溶媒沿瓶壁缓缓注入,以密封瓶横轴为中点轻轻晃动,拔出针头,苄星青霉素瓶平放于至少垫4层软毛巾桌面上轻轻滚动约60s,避免剧烈震荡,使其充分溶解,注射部位为臀中肌无痛区域。

选择注射部位,消毒患者皮肤后抽取药,抽取气体 0.2~0.3 ml,更换针头,再抽取0.5 ml0.2%,针头保持向上,以Z型肌内注射法进针,进针约4/5左右,做到三快一慢匀速注射,改良肌内注射法较传统注射方法能够降低患者疼痛。

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研究进展

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研究进展

2 溶媒
终处在运动 中,减少 了药物 的聚集 ,且注入少许 的空气 ,对人 体
苄 星 青 霉 素 按 用 药 说 明 书 上 要 求 ,临 用 前 加 适 量 的 注 射 用 不会造成伤害 ,能杜绝针头堵塞 ,减轻患者的痛苦。②抽出药液
水或 生理盐水 成混悬 液 ,肌 肉注射 ,但 临床注 射 时要 做 到“三 后抽取少许 溶剂 ,从药瓶 中抽 出药液排尽气 体 ,再抽吸少量 的
1 注 射 器 针 头 的 选择
式 注射 。
用 药 说 明 建 议 采 用 9号 针 头 ,临床 上 大 多 采用 5 mL须做深部 肌肉注射 ,才 能减 轻
①不完全排气法 ,从药瓶 中抽 出药 液后 不做 完全排气 ,注
疼 痛 和 预 防 硬 结 [31。因 此 护理 人员 应 根 据 不 同 的体 型 患 者 选 择 , 射 器 内留有 0.1~0.2mL空 气州,可在抽 完药 液时 ,轻 轻 回抽 一
在 减轻 患 者 疼 痛 和预 防局 部 硬 结方 面盐 酸 利 多 卡 因 最 佳 。 用 完 。也 可 以针 头在 苄星 青 霉 素 瓶 内排 气 后 立 即 给患 者 注 射 ㈣,
利多卡 因稀释苄星青霉素 ,性质稳定 ,无沉淀和配伍禁忌 ;注射 使 药液在乳头 、针头 内停 留时间短 ,药液不 发生凝 固而提高一
颗粒大 ,极微溶于水Ⅲ,按常规注射 ,往往易堵塞针头 ,且疼痛剧 坐 位 式 、卧 位 式 注 射 进 行 比较 ,结 果 坐 位 式 注 射 成 功 率 比 卧位
烈 ,增 加患者的痛苦 和护 理人员 的工作量 ,同时还 会 出现 用药 式 高 。卧 位 时 垂 直 推 注 药 液 ,受 重 力 作 用 ,注射 器 乳 头 端 的药

长效青霉素注射小窍门

长效青霉素注射小窍门

长效青霉素注射小窍门
张亚莉
【期刊名称】《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2(23)6
【摘要】@@ 长效青霉素又名苄星青霉素,为青霉素的二苄基乙二胺盐与缓冲剂及混合剂适量混合制成无菌粉沫,因其在体内吸收慢,排泄亦慢,血中有效的低血液浓度可维持较久,常用于风心病等须长期使用青霉素作预防措施的病人,对二期梅毒、淋病也有较好的疗效,目前临床应用广泛.
【总页数】1页(P486-486)
【作者】张亚莉
【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门诊部,甘肃,兰州,73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7.2
【相关文献】
1.介绍二种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防堵塞的小窍门 [J], 詹淑美;王碧云
2.改良肌肉注射法在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中的应用 [J], 郑茜;桂明星;冯小波;李红霞;朱琼
3.改良注射法在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患者中的应用 [J], 罗晓兰;陈福河;吕美慧
4.改良注射法在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中的应用 [J], 黄宝玉
5.体位与注射部位对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部位疼痛程度和成功率的影响 [J], 张荣荣;赵亚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良长效青霉素注射法临床研究

改良长效青霉素注射法临床研究

改良长效青霉素注射法临床研究目的:提高长效青霉素一次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注射疼痛,减轻医护人员、病人的心理压力.方法:对100例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240万U的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分两侧肌内注射,每侧注射120万U.左侧采用传统方法肌内注射(生理盐水作溶媒),右侧采用改良方法(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在注射前抽取0.2%利多卡因0.2mL充满注射器乳头部、针梗和针头)肌内注射.观察记录一次注射成功率和注射疼痛程度.结果:改良方法一次注射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患者注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传统方法(P<0.01).结论:采用生理盐水稀释长效青霉素,在注射前抽取0.2%利多卡因0.2mL充满注射器乳头部、针梗和针头,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长效青霉素注射成功率.标签: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传统方法;改良方法;注射疼痛;成功率。

长效青霉素又名苄星青霉素,是青霉素的长效制剂,本品肌肉注射后缓慢释放出青霉素而起抗菌作用,特点是吸收慢,维持时间长。

常用链球菌感染所致风心病和梅毒治疗。

一般每周或隔周1次。

但由于该药溶解后为混悬剂,颗粒大,注射时易出现针头堵塞致注射失败,被迫需要进行重复注射。

为了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我们对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进行改进,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12年3月-2014年3月行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100例,其中男43例,女57例,年龄18-58岁。

2操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观察。

左侧采用传统方法;右侧采用改良方法。

皮试阴性者,向其解释清楚,征得同意和配合,并在同意书上签名。

传统方法:用生理盐水4ml稀释120万U长效青霉素,轻轻转动,充分溶解,用5ml 带8号针头的注射器吸取药液,排空注射器内空气,然后再抽取少许生理盐水注射液,以充满注射器乳头部和针头为宜;改良方法:用生理盐水4ml稀释120万U长效青霉素,轻轻转动,充分溶解,用5ml带8号针头的注射器吸取药液,排空注射器内空气,再抽取0.2%利多卡因0.2ml,使其充满注射器乳头部和针头。

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再改进

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再改进
Ju nl f rigS i c Jn 0 2 Vo. 7 No 1 ( n rl dcn ) o ra o sn c n e u .2 1 Nu e 12 . 1Ge ea Meiie
长 效 青 霉 素 肌 内注射 方 法 再 改 进
尹 小 艳 , 巧 梅 鲁
mL带 8号 针头 的注射 器 吸取 药 液 , 尽 气再 抽 取 排
起抗 菌作 用 , 具有 吸收慢 、 维持 作用 时 间 长等 特点 , 适
用 于对 敏感 菌所致 的轻 度或 中度 感染 , 适用 于 链球 也 菌 感染 和梅 毒 的治疗 , 一般 每周 或隔 周 1次 。 由于此 药为 白色结 晶状 粉末 , 颗粒 大 , 溶 于水 , 溶解 后 呈 微 且 白色浑 浊状 , 射 过 程 中易 堵 塞 针 梗 而 使 注射 失 败 , 注 需 拔针 重 复多 次注 射 ; 推 药 过 慢 , 易 导 致 针梗 堵 若 也 塞, 因此 不 能采用 普 通 的“ 快 一 慢 ” 射方 法 , 两 注 往往 需 要快 速 推注 药液 , 易致 患 者 疼 痛 难 忍 , 至 会 产 但 甚 生晕针 现象 。为 了保 证肌 内注射 的顺 利 进行 , 轻 患 减
3 0例 次 。 6 1 2 方 法 .
I rvmet ni rmuc l jci f ogat gpncln/ i ay n. “ a me mp oe n ta sua i et no n-ci e i l /Y nXioa L Qio i i n rn o l n ii
摘要 : 目的 提 高长 效 青 霉 素 一 次 注 射 成 功 率 , 轻 患者 注射 疼 痛 。方 法 对 6 减 O例 肌 内注射 长 效 青 霉 素 2 0万 U 的 患 者 进 行 自身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新办法
长效青霉素又名“苄星青霉素”,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菌针剂,特点:稀释后的颗粒大不易溶于水,且颗粒表面带电,遇热和静止后1—2秒易凝结沉淀阻塞针头。

此药用于早期梅毒、钩端螺旋体病,也用于治疗青霉素G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或需长期维持血药浓度的风湿病时预防链球菌感染,此药不能代替青霉素G用于治疗重症急性感染[1]。

治疗时采用常规“二快一慢”的注射方法,既使用9#、12#针头的10ml注射器也经常会出现针头阻塞,且针头粗局部组织损伤面大。

另外,用力过大推注时由于针头阻塞,注射器易与针头分离,药液浪费,且在注射时局部压力增加和药液的刺激,会引起较强的疼痛感,让病人难以接受,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恐惧,又浪费了药液[2]。

因以上的原因,护士在注射长效青霉素时,治疗方法不当,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压力大,造成注射失败。

为了提高注射成功率,减轻医患压力和恐惧,针对难题,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讨,不断积累经验,对长效青霉素的肌注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就将我站改进后,2010年2月-2013年8月期间,门诊进行治疗的62例病人258人次,年龄40--60岁,报告如下:
1 治疗方法
1.1 治疗前的准备
了解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常规作青霉素皮试,介绍注射时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如有过敏史或皮试阳性者禁用。

嘱患者选坐位,不易卧位,腿部肌肉放松,选臀大肌或臀中肌,按压注射部位,避开红肿、硬结、破溃、瘢痕、皮肤病处、化脓感染炎症等部位进针。

1.2 治疗过程
准备好用物,根据医嘱先将药液稀释,取备用的6ml 溶剂,抽取5ml稀释药液,1ml留于安瓿内,溶剂推人后将药液充分摇匀(1分钟),用7#针头的10ml注射器向药液瓶内注入3ml空气,针头不拔出来,快速抽药液于针筒内,先不排空气和气泡,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后,待消毒液干的同时,排出针筒内的空气和气泡,迅速抽取留用的1ml溶剂,针头内充满,即刻将针筒转至水平位后轻摇,针头与注射部位皮肤垂直,右手握持针筒快速深部进针,左手立即回抽、用力加压推注,同时将右手向下移,拇指和食指固定在针筒上,其余手指按揉肌注部位周围的皮肤,推药过程中与患者进行交流,以分散注意力来减轻疼痛。

推药完毕拔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药液外漏。

整个注射过程动作要连贯,速度快,并且药液稀释后、治疗前、治疗时始终处于动态中。

1.3 治疗后观察
嘱患者放松腿部肌肉,观察疼痛程度及有无过敏反应的
症状,30分钟无不适方可离去。

2 离站指导
(1)告知如有青霉素迟发过敏反应,应及时就近就诊,缓解过敏症状,以防延误而致休克的发生,危及生命。

(2)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红肿,用毛巾湿热敷或土豆切薄片外敷来减轻症状。

3 结果
62例肌注患者,258人次,一次性成功255人次,3例推注后期针头欠通畅,药液有少许浪费。

4 讨论
此药注射方法与普通的方法完全不同,成功的关键点在于:(1)注射成功与药物溶解的关系密切,由于此药颗粒大,难溶于水,并且溶解后药液呈混浊状,因此需要充分摇匀,减小药粒体积,降低针头阻塞的机率。

(2)活动的药液粒子表面带电,遇热1—2秒钟凝结,因体内温度较药液高,针头内充满溶剂:a针头进入体内注射时溶剂可降低注射部位局部温度;b即使受热,热量通过针头内溶剂也不会太快传到药液;c右手进针,左手回抽,加压推注动作连贯,做到“三快”,既缩短了药液在体内的受热时间,又让药液内无静止状态的颗粒停留防阻塞针头。

(3)溶剂内注入空气,抽吸药液时瓶内压力大,药液快速进入针筒,缩短在针头内的停留时间。

(4)患者坐位,针筒水平位,由于重力的作用,
药液内不溶解颗粒不易沉积于针头而阻塞。

(5)进针部位选择臀大肌或中肌,此处肌肉层较厚,且远离大神经和血管,相对减轻疼痛敏感度。

(6)按揉肌注部位周围皮肤和分散注意力也可相应减轻疼痛。

(7)选用7#针头10ml注射器,针孔面积相对小,对局部组织创伤小和疼痛也相应减轻。

(8)治疗过程中药液一直处于动态,以防颗粒静止而凝结。

总之。

注射长效青霉素方法与其它药物常规“两快一慢”的方法完全不同,因此熟练掌握改进后的治疗技巧和方法,才能提高一次性注射的成功率,达到治疗目的和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恐惧的心理,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信心,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增加了注射成功的自信,又避免了药液的浪费和多次注射造成的组织损伤。

此注射方法简单易学,好掌握。

参考文献:
[1] 廖晓玲.肌注长效青霉素的新体会[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12. 2
[2] 鲁巧梅,尹小艳.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