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金太阳 二轮复习 专题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重点难点透析专题8近代中国的嬗变——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至五四运动前夕微专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重点难点透析专题8近代中国的嬗变——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至五四运动前夕微专

A (√)
B (×)
C (×) D (×)
题干材料是对列强侵略的一种 疑问,不是颂扬
列强对弱国进行侵略,不可能 担当保护弱国的责任 材料中反映是中国与列强的关 系,未涉及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用“弱肉强食的生存 法则”做干扰因素
提出材料信息不支持 的结论
对材料关键信息理解错误
对材料信息理解有误
基础知识不扎实,因对关键信息 提出材料信息与史实 理解错误而错选;注意夯实基础 不支持的结论 ,提高理解分析能力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救亡图存 的政治探索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 的曲折发展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 与科学和社会主义四大思潮
目录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救 亡图存的政治探索
PART 01
微专题1
知识 整合
ZHISHI ZHENGHE
考点1 ▶ 多角度认识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角度 列强侵华的特征 社会主要矛盾 经济结构变动 阶级关系变动 向西方学习 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新的阶段,即以资本输出为主要特征 的侵略阶段,且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纷纷成立政治团体,救 亡图存运动高涨 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 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向西方的学习开始从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答案
解析
谢 谢 观 赏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前沿 视角
QIANYAN SHIJIAO
辛亥革命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以下材料摘编自杨天树《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 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消逝,但其是非成败,百年以来众说纷纭,俨 然已成世纪之谜。当今对辛亥革命政治史方面主流肯定的评价是辛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旧民主主义革命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旧民主主义革命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旧民主主义革命一、单选题1. 《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 5%,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

这说明当时( )A.协定关税的危害性很有限B.协定关税促进海关的近代化C.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D.清政府对国际公法缺乏正确的认知2. 《中英天津条约》第十六款规定:“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

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

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以昭允当。

”这一规定表明( )A.被告人适用英国法律B.被告人由中国政府管辖C.案件由中英两国会审D.治外法权的进一步强化3. 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矸的定位较高,评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

这主要是看重他( )A.抗击西方列强侵略的领导能力B.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最早进行“师夷”的实践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4. 下表反映了 1837年和1864年清朝总督和巡抚满汉人数的对比情况。

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B.洋务运动增强了地方力量C.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D.中央政府逐步丧失权威A.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B.洋务运动增强了地方力量B.洋务运动增强了地方力量C.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D.中央政府逐步丧失权威5. 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

这反映了( )A.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B.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C.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D.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6. 下表是1845年与1850年广州、上海主要对外贸易数据对照表。

B.对外贸易重心出现北移趋势C.海绖济屮心地位逐渐确立D.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增长缓慢7. 据1879年的《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江浙地区的农妇纺布1周可挣28美分,纺织女工1周可挣60美分;农民种地1个月挣1.5美元,码头搬运工1个月挣4一5美元。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2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2

古今中外法制专题一.知识归纳新课标版(一)中国古代史1.商鞅变法:制定秦律——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

轻罪重罚,轻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法律的严酷,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

2.秦朝灭亡、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之一是刑罚严酷。

(二)中国近现代史1.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理可限制总统的权力。

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还规定了国家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透析 课件 (共37张PPT)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透析 课件 (共37张PPT)

知识 衔接
ZHISHI XIANJIE
四、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格局与新时期的中国政治外交
4.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 (1)特点: (2)原因: (3)对外政策的调整:
知识 衔接
ZHISHI XIANJIE
四、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格局与新时期的中国政治外交
5、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
三、“一带一路”承载中国梦,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1.“一带一路”是中国梦也是世界的梦 2.秦汉是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时期 3.隋唐是丝绸之路的全盛时期 4.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发展由低落到繁荣 5.明清时期,丝绸之路趋于萧条,几近停滞 6.丝绸之路留给人们的历史启迪 7.“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 8.“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6、新形势下不断拓展和深化外交战略布局的要求
7、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贵在“特色”二字,旨在走出一条 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强国之路
PART 02
热点2 “中国梦”——把握战略机遇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知识 衔接
ZHISHI XIANJIE
一、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 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
1.1840年以来一系列的侵略战争。 2.无数仁人志士艰辛探索为实现梦想而 不懈奋斗。 3.中国共产党“迈步从头越!”。
知识 衔接
ZHISHI XIANJIE
二、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3.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开端 (1)政治上: (2)经济上: (3)思想上: 4.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全面近代化的 展开 (1)政治领域: (2)经济领域: (3)思想文化领域: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5 近代中国经济(讲)(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5 近代中国经济(讲)(含解析)

专题05 近代中国经济考向一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异1.讲高考(1)考纲要求1.要关注晚清经济结构变异的原因和发展特点。

2.关注晚清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尤其是经济现代化,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等。

(2)命题规律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异是高考中必考内容之一,是历年高考核心考点之一;主要考察的内容有:一是晚清经济结构变异的原因;二是晚清经济结构变异的发展特点;对于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异考察近两年来考的较多,考生加强复习。

例1(2018年江苏卷文综历史6)6. 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

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

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

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

这表明,洋务企业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答案】B点睛:2018年4月16日美国宣布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无疑会重挫中兴的发展。

中兴事件对中国企业是个镜鉴,中国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创新,尽快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题隐性契合民族工业的热点问题,强调民族工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不能受制于人。

本题涉及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例2(2018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14)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

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

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

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2019届高考历史备考二轮复习专题《中国古代史经济篇》精练卷含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备考二轮复习专题《中国古代史经济篇》精练卷含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备考二轮复习专题《中国古代史经济篇》精练卷(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高三·铜仁摸底)《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

材料反映了()A.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B.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2.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多种样式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主要的货币样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而铸造的圜钱。

这说明当时赵国() A.手工业技术很发达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C.一度取得霸主地位D.积极开展商贸活动3.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等法律极力限制不合规定的商业活动,禁止非商业单位经商,禁止官吏经商;统一商品价格,重要商品由国家专营。

秦的这些商业政策()A.为商业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B.限制了商业活动的正常发展C.缓和了当时的社会阶级矛盾D.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4.(2019届高三·成都期末)汉代盐铁专营后,拥有上千人规模的私营生产企业不复存在,地方诸侯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

由此可见,盐铁专营()A.使官营手工业处于垄断地位B.极大削弱了地方割据力量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D.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政府5.以下是两汉人口的变化统计,据表分析可见()(国华制表) A.东汉大部分人口集中到长江流域B.古代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D.我国北方经济整体呈衰退的趋势6.北魏文成帝兴安元年(公元452年),陕城镇将崔宽看到弘农(今河南灵宝附近)这个地方出产的漆、蜡、竹、木价钱比南朝市场上便宜好几倍,于是他利用职权走私,发了大财。

这说明当时() A.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效卓著B.官商勾结营私之风盛行C.北方经济水平高于南方D.南北地区经济往来仍在继续7.《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第3讲 Word版含解析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第3讲 Word版含解析

明清时期(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继续发展的时期,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时期。

时段特征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

经济上:发展与迟滞。

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文化上:承古萌新。

一方面,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小说繁荣,京剧形成并发展,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抨击;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考情分析:全国卷考题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考向一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和地方(边疆)治理1.明清君主专制的特点和认识(1)特点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如清延明内阁,而军机处则体现了发展。

②专制范围空前广泛。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和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③专制程度空前强化。

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④体现了时代特征。

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认识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是专制皇权空前加强的表现,本质是封建政治制度的畸变;清朝设军机处使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了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2.明代的地方管理体制(1)发展演变①明初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

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合称三司。

三司鼎立,互不隶属,各自听命于朝廷,以加强皇权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②明朝中期,为进一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开始设立巡抚和总督。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课件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习题课件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16
解析 据材料信息“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提 案”“特别关心国运”可知,科举制度结合时政进行考 试,故A项正确;“诗歌取士”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 项;“制约君权”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民主议 政”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17
8.(2018·辽宁四校联考)《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 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 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 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 闻。”这表明宋代( )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4
2.(2018·湖南衡阳一模)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 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 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 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 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 )
A.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B.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C.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D.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12
解析 据材料可知,自秦以后,地方主官由中央任命 成为定制,这反映出在统一政权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 强,故B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 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主官的任命,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13
6.西汉前期,丞相下设“十三曹”,处理全国政 治、经济、司法等各个领域的事情;皇帝下设“六尚”, 其中“五尚”只管皇帝私人的衣食起居,只有尚书是管文 书的。据此可知( )
9
根据以上史料能够确定的是( ) A.秦朝设郡数目不一 B.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 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 D.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