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列表
小学语文各阶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文教学步骤及课文分析方法(精)

小学语文各阶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文教学步骤及课文分析方法(精)第一篇:小学语文各阶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文教学步骤及课文分析方法(精)第一阶段(1-2年级一、教学目标1.热爱学习,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感受汉字形体美,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2.学会汉语拼音,学习独立认字,借助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3.喜欢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阅读浅近童话、寓言、故事。
向往美好,关心生命。
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体会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8.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
二、教学重点 1.拼音2.识字与写字,积累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三、课文教学步骤1.导入(音乐导入、复习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谈话导入等2.释课题,初读课文。
3.生字词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识记生字词。
4.采取多种方式读通读顺课文(分组读,角色表演等,根据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5.指导书写生字6.课后延伸四、课文分析和理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文的写作顺序2.课文的结构 3.课文的思想情感 4.词句的妙用第二阶段(3-4年级一、教学目标1.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3.初步学会默读,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小学语文教学学习目标计划

小学语文教学学习目标计划一、学习目标1. 语言能力: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流畅、地道地运用中文进行表达和交流。
2. 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阅读态度、方法和技巧,能够理解各种文字材料,并善于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开拓思维。
3. 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规范,构思合理的文章,表达清晰的观点,写出通顺、连贯、具有情感色彩的文章。
4. 语言文化:通过语文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良好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重点1. 识字量:学生在小学阶段应掌握3000个左右的汉字,能够熟练地书写、识别和应用这些汉字。
2. 词语、语法:学生应能掌握一定量的词语和语法知识,理解并运用其中规则和规范。
3. 阅读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阅读表达能力。
4. 写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5. 标准发音:要求学生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准确地发出汉语的声音。
三、学习计划1. 识字与词语教学(1)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以汉字学习为主,逐步掌握常用字的书写和识别。
通过图画、字形、字音、字义等多种方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记忆能力。
(2)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逐渐引入词语教学,学习和掌握一定量的成语、俗语和文言词汇,注重词语搭配和用法的训练。
2. 语法与阅读教学(1)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注重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如主谓宾构造、单句语法结构、基本成分等,培养学生对句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开展简单的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通过声音、字形、词义来理解文章内容。
(2)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逐步引入更复杂的语法知识,如并列句、复合句等,培养学生的句子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扩大知识面和拓展思维。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及计划(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及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实验教材的实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三、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措施:1、加强与生活实际联系,寻取生活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授课能力。
3、加强直观教学,利用教具、学具,增强学生操作、观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4、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书写,认真看书的习惯。
同时注意学习态度的培养。
五、本学期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4、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5、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六、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
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应该是比较艰巨的,因为上学期三年级的语文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虽然有个别学生的成绩很优秀,可是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没有达到我期望的水平,所以在这个学期我还是会继续努力的工作下去,实现教学成绩的大提升。
不过教学成绩不是一时就能提上去的,这需要学生长时间慢慢的积累和老师们坚持不懈的督促,二者的共同努力才会使语文教学成绩得到提升,这才是教学的最根本和学生提高成绩的秘诀之一。
小学语文下册教学总目标(最新完整版)

小学语文下册教学总目标(最新完整版)小学语文下册教学总目标小学语文下册教学总目标如下:1.识字与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汉字____3000个____,其中____2500个____会写。
2.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习作:(1)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
(2)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4.口语交际:(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速适当。
希望以上关于小学语文下册教学目标的整理对您有所帮助!小学语文单元习作教学目标小学语文单元习作教学目标如下:1.能够留心观察生活,乐于表达,加深对生活的认识。
2.愿意与人交流,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有意识地练习口头表达。
3.写日记、习作,有内容,有条理,注意字词的运用,并能写信。
4.能在写作中,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丰富*内容。
5.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6.能在写话和作文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7.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以上都是小学语文单元习作的教学目标,通过这些目标的完成,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铁杵成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以下是小学语文铁杵成针的教学目标:1.掌握“杵、练、杵、炼、媳”等5个会认字,会写“练、杵、炼、媳、咬、傲”等12个字。
2.理解词语“铁杵、磨成针、持之以恒、刻苦努力、坚持不懈、感动、钦佩、领悟”,并能用“不仅……而且……”的句式,表达自己由故事而获得的感悟。
小学语文各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单 元 课题 教时 教学目标(包括教养、教育、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步骤 教具
第 一 单 元
1、《找春天》 2、《古诗两首》 3、《笋芽儿》 4《小鹿的玫瑰花》 语文园地一 3 2 3 3
3
1、会认和会写本组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体会春天的美景。
3、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体会笋芽儿的向往和奋发精神。
4、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从中体会春天的美好风景。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生字词卡片 图片 单元教学目标 单 元 课题 教时 教学目标(包括教养、教育、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步骤 教具
第 二 单 元 5、《泉水》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7、《我不是最弱小的》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语文园地二 2 2 2 2 3 1、会认、写本组的生字词。 2、有感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4、感受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与之内容。 2、感受善良美好的童心。 1、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生字词卡片 挂图
录音带 单元教学目标 单 元 课题 教时 教学目标(包括教养、教育、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步骤 教具
第 三 单 元
9、《日月潭》 10《葡萄沟》 11《难忘的泼水节》 12《北京亮起来了》 语文园地三 2 2 2
2 3
1、认和会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的美丽。
3、有热爱宝岛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总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总目标(一)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一学段(1—2年级)学段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识字。
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一览表

201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一览表1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i 阅验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佥,感受语言的优美。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取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受\ / ,4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 4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问题。
小学语文教案万能目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如查阅资料、请教他人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4)通过角色扮演、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2)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4)写作能力的提高。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积累与应用。
(2)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3)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4)写作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故事、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2. 字词教学(1)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词,注意读音、书写和意义。
(2)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运用。
3. 课文理解(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停顿和语气。
(2)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4. 语言表达(1)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等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
5. 写作指导(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2)布置写作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列表 表一: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情感态度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识字写字量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 800~1000个会写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识字能力 5、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识汉字。能用拼音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写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画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表二:阅读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兴趣 习惯 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10、喜欢图书,爱护图书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阅读 方法 2、 学习用普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3、学习默读 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词句 理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把握 内容 领悟 方法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的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各种 文体 阅读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童、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的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 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面、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标点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6、在理解语句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积7、 在阅读中积累词8、 积累课文中的优10、背诵优秀诗文60累 语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篇 11、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表三:小学作文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情感 态度 1、对写话有兴趣 1、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积累习作素材 内容 形式 1、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3、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4、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3、 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达 4、 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语言 运用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标点 符号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6、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修改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习作次数速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度 表四: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1、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 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 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量 2、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换 3、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1、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 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 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 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 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表五: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 第三学段(5~6年级) 1、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1、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1、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影、电视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小学中年级语文复习提纲 一、汉语拼音 要点:1、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符号和整体认读音节。 2、 能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学习普通话。 3、 会按拼音背诵字母表,会默写小写字母,认识大写字母。 4、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5、 会读轻声、儿化韵。 复习载体:一~三年级教材生字表,各课文后练习及各单元练习 题例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发酵. xiàn 棘.手jí 强.壮 qiáng B、呜咽. yàn 蓓.蕾bèi 从.
容cōng
C、拘泥.nì 机械.xiè 提.防dí D、关卡.qiǎ 歼.灭qiān 冗.长rǒng 题例2、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的一组是( ) A、花草鱼虫 B、风霜雨雪 C、刀光剑影 D、云露山水 题例3、按照括号里说的条件,下列句子朗读的重音表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不是别的节日) B、牡丹花...是中国的国花(不是别的花) C、明年..暑假我要去旅游(不是今年) D、那时王明的数学书...。(不是王明的) 题例4、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花儿..(huā ér) 眼珠儿...(yǎn zhu ér)B、麦苗儿..(miáor) 树叶儿..
(yèr)
C、舌尖儿..(jiānr) 小豆儿..(dòur) D、门洞儿..(dòngr) 山歌儿..
(gēr)
二、识字与写字 二会字:生字表生字(/后)1350个 要求:会读,会认。 四会字:生字表生字(/前)1530个生字及词语表的词语。 要求:1、会认会写,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理解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地运用,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2、知道汉字的基本知识,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画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会查字典 3、会观察、比较、分析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和多义字。会改正常见的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