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修建猪生产学补充材料
母猪产后不食的主要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

产后 及 时护理 , 抗 菌消 炎 , 青霉 素 8 O O万 I U, 链
霉素 4 0 0万 I U, 鱼腥 草 2 0 mL, 缩 宫素 2 0 I U。肌 内
注射 , 每 天一 次 , 连用 3 d 。一般 情况 均 有 良好疗 效 ,
2 . 4 产 程 过 长 治 疗
母 猪产后 由于腹压 突然 降低 , 腹腔 体积 变大 , 有 的母 猪采 食量 比产 前 增 加 , 不 加 限制 地 任 其 自由采 食, 吃食 过多 , 产后 第一顿 造成 顶食 , 导致 消化 不 良, 消 化机能 的紊 乱 。
1 . 4 产 程 过 长 性 因 素
1 母 猪 产 后 不食 的 主要 原 因分 析
1 . 1 缺乏 维生 素 B
机能问题 。
2 治 疗 措 施
2 . 1 维 生 素 缺 乏 的 治 疗
维生 素 B 可兴奋 胃肠 道 , 使 其 胃肠蠕 动和 分泌
功能加 强 , 如果 长期 粗 放 的 饲 喂 , 日粮 中缺 乏 钙 磷 、
3 小 结
本 病 发生 原 因很复 杂 , 在平 时生 产 中 , 要 用经 过 正 规 培训 的技 术人 员进 行管 理 , 科学 饲 喂 , 可大 大减 少 该病 得 发生 , 调 动 员 工 积极 性 , 善待猪群 , 精 心 饲
产前 喂食过 多 的精料 , 饲料 中缺 少矿 物质 , 微 量
养, 建立 完 善 的生物 安 全措施 , 真 正 做到 全进 全 出 。
参考 文献 :
元素 , 以及 免疫 抑制性 疾病 使机 体抵 抗力 下 降 、 应激
性增 高 , 致 病 因素直 接 或 间 接刺 激 胃肠 黏 膜 上 的 感
规模化猪场一例母猪产后缺钙的诊治

钙作为猪体内含量较多的矿物质,决定着猪的健康状态。
缺钙的程度不同,母猪的症状也不一样。
轻微缺钙的母猪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走路摇摆化,全身颓靡无力。
母猪的生产性能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日粮矿物质水平是主要影响因素,钙在调控母猪的生产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母猪缺钙多在中小规模猪场或散养户中发生,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长期饲喂青料、玉米、谷类或豆类精料严重缺乏钙磷等微量元素,加上怀孕母猪子宫内胎儿快速发育从母猪体内大量吸取营养致使母猪血钙浓度大大降低,导致母猪产后缺钙高发,严重者造成母猪产后瘫痪[2]。
维生素D 在猪体的钙磷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饲料中的维生素D 有利于对饲料中钙源在十二指肠的吸收[3]。
猪的钙缺乏症作为一种常见的营养学疾病,是长期的饲养管理不当或某些疾病造成的,一旦发生往往出现明显的骨骼病变症状,此时应该积极进行治疗,防止进一步加重而导致骨骼畸形,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4]。
规模化猪场母猪饲料多采用预混料,配比科学,可以满足母猪生产和生长的营养需求。
但是,通过此次临床案例分析,在生猪养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情况下,即使猪群饲喂全价饲料比例越来越高,但仍然需要关注母猪产后营养性缺钙。
母猪是养猪场的核心,在各阶段都需要相应的营养供给,尤其是母猪产后钙、磷的需要量因母猪胎数、胎次、分娩仔猪数而异,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营养需求进行合理搭配。
1基本情况鄂西北某规模化猪场存栏母猪3200头,母猪品种是新美系长大二元,公猪为美系杜洛克,存栏56头,采取人工授精配种。
猪场按照全进全出进行设计,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依次为配怀区、产房、保育区、育肥区、公猪站,实行批次化生产。
母猪配怀区日喂两餐,饲喂某饲料厂妊娠阶段全价颗粒料;产房母猪日喂三餐不限食,饲喂哺乳阶段全价颗粒料,饲料均由散装饲料车运输进场打料至料塔。
2临床症状分娩当天母猪未曾起立与翻身,次日仍未起立,后肢无力,人工辅助提尾帮助站立,但都不能长时间坚持,站立不稳,只能前肢跪地,后肢呈八字型卧地吃食,食欲不振,检查体温38.5℃,未见大便。
总猪生产复习资料

1、影响猪高效生产的因素优质猪肉的高效生产生产的生物学潜力生长,繁殖,胴体,疾病,肉质等饲养管理2、杂交概念:不同品种或品系间的交配称为杂交。
实质是基因型不同或基因频率不同的群体间的交配。
杂交可以分为育种性杂交和经济性杂交,二者目的不同。
总的来讲杂交: A.可综合双亲本的性状,育成新品种 B.改良家畜的生产方向 C.产生杂种优势,提高生产力3、杂种优势现象概念:生物的不同种群间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表现出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纯合亲本的现象。
杂种优势利用包括对杂交亲本种群的选优提纯、杂交组合的选择和杂交工作的组织;既包括纯繁,又包括杂交,是一套综合措施。
4、获得杂交优势的基本条件A. 要有遗传的差异性。
B. 杂交的效果取决于品种间的配合力。
C. 遗传力低的性状容易获得杂交优势。
D. F1代的表型均值高于双亲的表型均值。
5、获得杂交优势对猪亲本的要求(1)母本的选择A. 应选择本地区数量多、适应性强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
B. 应选择繁殖力高、母性好、泌乳能力强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
C. 母本的体格不要求太大。
(2)父本的选择 A. 应应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的品种或品系作为父本。
B. 应选择与杂种优势所要求的类型相同的品种作父本。
C. 适应性和种育来源可放在次要地位,因而一般多用外来品种作为杂交父本。
6、获得杂交优势对选育的要求(1)分布地区距离较远、来源及类型差别较大、特点不同的品种或品系间杂交可获得较大的杂交优势。
(2)经系统选育的品种或品系,它们的主要经济性状变异较小,可以获得较大的杂交优势。
(3)因此在确定父母本以后要选优、提纯。
7、获得杂交优势对猪环境的要求(1)营养(2)环境温湿条件8、二元杂交概念:两个品种(系)之间的杂交,又称二元杂交、单交。
一代杂种无论是公是母,都不作为种用继续繁殖,而是全部作为商品。
9、三元杂交:用2个种群杂交,所生杂种母畜再与第三个种群杂交,所生二代杂种用作商品。
猪生产学

《猪生产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我国养猪最多的省份是( A )。
A、四川B、湖南C、广东D、山东2、仔猪初生期缺乏(D )。
A、凝乳酶B、乳糖酶C、胰蛋白酶D、胃蛋白酶3、在杂交繁育中,我国地方良种适合作三元杂交的(B )。
A、第一父本B、第一母本C、终端父本D、第二母本4、目前规模化养猪场使用最多的饮水器是( A)。
A、乳头式饮水器B、吸吮式饮水器C、自流式饮水器D、杯式饮水器5、在猪舍中,毒性最强的恶臭气体是(B )。
A、NH3B、H2SC、CO2D、CO6、在猪舍中,对猪的生产性能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是(B )。
A、气压B、温度C、湿度D、气流7、以下猪种中,毛色主要为棕黄色的是( B)。
A、汉普夏B、杜洛克C、金华猪D、大约克夏8、下列猪种中,抗寒能力最强的是(B )。
A、太湖猪B、东北民猪C、内江猪D、大约克夏9、万头猪场的生产指标中,哺乳仔猪的成活率一般应达到(C )%。
A、99B、98C、95D、9010、最容易出现PSE劣质猪肉的猪种是( A)。
A、长白猪B、大约克夏C、杜洛克D、汉普夏11、猪的初生期生长强度最大的是(B )。
A、皮肤B、骨骼C、肌肉D、脂肪12、下列猪种中,平均产仔数最高的是(A )。
A、太湖猪B、杜洛克猪C、汉普夏猪D、荣昌猪13、种公猪一般可利用( B)年。
A、1—2B、2—3C、3—4D、5—614、、某母猪在8月10日配种妊娠,其预产期应为(A )。
A、12月4日B、11月4日C、1月1日D、1月10日15、母猪泌乳高峰期出现在产后(B)天。
A、3—7B、20—30C、10—20D、3—3016、养猪生产中指导进行猪的三定位调教主要是利用了猪的(C )敏感的生物学特性。
A、嗅觉B、视觉C、听觉D、触觉17、仔猪的初生重还不到它成年体重的( A)%。
A、1B、3-4C、5-7D、9-1018、危害最大的一种猪传染病是( B)。
A、猪流行性腹泻B、猪瘟C、猪伪狂犬病D、猪已型脑炎20、母猪泌乳高峰期出现在产后( B)周。
猪场生产培训教材

猪场生产培训教材(规模化猪场生产治理培训教材)目录第一章规模化猪场设计与治理第一节猪场建设第二节猪舍常用设施及修理第三节猪场生产指标、生产打算与生产流程第四节猪场组织架构、岗位定编及责任分工第五节猪场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第六节猪场物资与报表治理第七节猪场各项规章制度第八节每周工作流程第九节猪场存栏猪结构第十节各类猪喂料标准第十一节种猪剔除原那么与更新打算第二章饲养治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一节隔离舍〔后备猪〕饲养治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二节配种妊娠舍饲养治理技术操作规程附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第三节分娩舍饲养治理技术操作规程第四节保育舍饲养治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五节生长育肥舍饲养治理技术操作规程第六节种猪代售栏的治理第三章猪病防制第一节总论及摘要第二节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第三节猪场卫生防疫制度第四节猪场免疫程序第五节猪场驱虫程序第六节猪场消毒制度第七节猪场预防用药及保健第八节猪场常见病防治第九节常见传染病诊断与防制编写组顾问:王继成、曾德年主编:陈立祥、叶纯志编辑:易明启第一章规模化猪场设计与治理第一节猪场建设1.猪场选址原那么猪场建设地应远离村镇、交通要道、其它畜牧场3公里以上,远离屠宰场、化工厂及其它污染源。
向阳避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万头猪场日用水量约100-150吨〕、水质好、排水方便、交通较方便。
最好配套有渔塘、果林或耕地。
2.猪场布局猪场布局应设置四区,即生活治理区、生产配套区〔饲料车间、仓库、兽医室、更衣室等〕、生产区和种猪运动区;生产区应包含繁育、保育、育肥区,每区应相距10米以上;配种舍、怀孕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或育成〕舍、装猪台建设,应按从上风向下风方向排列。
配种舍要设有运动场。
3.防疫环境与生物安全猪场大门需设消毒池并配备消毒机,车辆要消毒;设人员消毒通道,进入人员登记消毒;猪场周围禁止放牧,协助当地周围村镇的免疫工作;最好设围墙、防疫沟及防疫林。
4.粪尿处理与环保建场前要了解当地政府30年内的土地规划及环保规划、相关政策,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排污系统工程,专门应注意沼气配套工程的建设。
猪的繁殖饲养中的营养需求与补充

猪的繁殖饲养中的营养需求与补充猪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畜禽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家畜。
在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合理的营养供给是保证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猪的繁殖饲养中的营养需求与补充,以帮助养殖户做出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和管理。
一、幼猪的营养需求及补充幼猪是指出生至断奶前的阶段,这一阶段是猪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幼猪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能量和矿物质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幼猪饲养中,应注重以下几点的营养需求和补充:1. 蛋白质:幼猪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对赖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需求量较大。
因此,需要在饲料中添加高含量的优质蛋白源,如鱼粉、豆粕等,以满足幼猪对蛋白质的需求。
2. 能量:幼猪对能量的需求也较高,主要是用于维持生长发育和体温调节。
为了满足幼猪对能量的需要,应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油脂或谷物,如玉米、小麦等,以提供足够的能量供给。
3. 矿物质和维生素:幼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其中,钙、磷、铁、锌等矿物质对幼猪的骨骼发育和免疫力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维生素A、维生素D等维生素的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种猪的营养需求及补充种猪作为猪群繁殖的核心,其健康状况和营养供给直接影响后代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在种猪饲养中,应注重以下几点的营养需求和补充:1. 蛋白质和能量:种猪需要较高的蛋白质和能量来维持其繁殖能力和生产活力。
因此,应在饲料中添加高蛋白质和高能量的成分,如豆粕、玉米、麦麸等。
同时,种猪还需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以提高怀孕和哺乳过程中的营养水平。
2. 矿物质和维生素:种猪在繁殖过程中需要适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以保证其繁殖效果和后代的健康。
特别是在怀孕和哺乳期间,需要增加对钙、磷、锌、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的供给。
三、育肥猪的营养需求及补充育肥猪是指经过生长发育期后,进入肥肉积累的阶段。
合理的营养供给可以提高育肥猪的肉质品质和生产效益。
因此,在育肥猪饲养中,应注重以下几点的营养需求和补充:1. 蛋白质:在育肥期间,适量的蛋白质供给可以促进肌肉的发育,提高肉质品质。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方案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方案篇一:生猪养殖技术培训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材料目录一、实用简易养猪技术二、生猪养殖技术方案、工艺流程与技术参数三、生猪繁育四、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五、常见猪病的五个药方第一章实用简易养猪技术一、实行保护性饲养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或者封闭式圈,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二、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
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
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三、育肥猪超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四、品种要优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
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五、栏舍要简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六、饲料要廉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
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
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
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在此,我建议大家使用全价料,也是生猪养殖的发展趋势,饲料生产企业的配方都比较成熟,都能分到五个阶段左右,营养均衡,适合换季节等要求。
如资金充裕,最好不要赊账,那样就会有一大块利润被经销商拿走了,能到饲料生产企业的当地办事处订货或者厂家直接发货,会省去一部分中间费用,从而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七、防疫要严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八、出栏要适时如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
正大标准化养猪 引领中国养猪新革命

作者简介:冉小波(1982- ),男,重庆人,动物营养师,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正大标准化养猪引领中国养猪新革命冉小波摘要:中国传统的规模化养猪主要有专业户和工厂化养猪两种模式。
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养猪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科学养猪的要求。
为适应养猪业改革的需要,正大集团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进行高密度、高效率、高质量的标准化养猪生产模式。
本文对正大标准化养猪的优点和标准化养猪发展趋势作一介绍。
关键词:正大;标准化;养猪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08)36-15904-03Standardized Production Model of Pigs in Chia Tai Group will lead the new revolution of Chinese hog industryRan Xiao-bo et al (ChiaTai Group in Anhui of China , Chuzhou ,Anhui 239000)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large-scale pig production in China mainly has two models of peasant household cultivation and industrial cultiv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pig industry, the traditional pig cultivation model has not adapted to the demands of modern and scientific pig production more and more. In order to meet the reform demands of pig industry, Chia Tai Group in China used the advanced process and techniques to establish the standardized pig production model with high density,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quality. The advantages of the standardized pig production of Chia Tai Group i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the standardized pig production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Key words: Chia Tai Group ; Standardization ;Pig cultivation我国传统养猪长期依靠农村分散粗放的喂养方式,缺乏统一的饲养管理,难以适应先进的科学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生产学补充资料 一、猪群类别划分 为便于对猪饲养,组织生产,统计报表,对各种不同年龄,体重,性别,生理阶段的猪划分类别,方法如下: 1 、哺乳仔猪:从出生到断奶的仔猪。(指1—35日龄,体重7—8kg)。 2、断奶仔猪:指从断奶到70日龄的保育猪,( 35-70日龄,体重7--25公斤)。 3、育成猪 :从70日龄到4月龄留作种用的猪。公的叫育成公猪,母的叫育成母猪。 4、 后备猪:从5月龄(一般体重90kg)到开始配种并暂时留作种用的猪。公的叫后备公猪,母的叫后备母猪。 5 、种公猪:已正式参加配种的公猪。在育种场分为: (1)检定公猪:指8月龄以后配种至第一批仔猪断奶的公猪。视其与配母猪的产仔成绩,仔猪断奶成绩确定是否转入基础公猪群。 (2)基础公猪:经检定合格留作种用的公猪,年龄在1.5岁以上。 6、种母猪:已正式 参加配种产仔的母猪,在良种繁殖场和育种场又将种母猪分为: (1)检定母猪:指配种至所产第1胎仔猪断奶时的母猪(1.5岁以上)。 (2)基础母猪:指经鉴定合格留作种用的母猪。 7 、生长育肥猪:包括生长猪和育肥猪。 (1)生长猪:70--130日龄,体重25--60公斤。 (2)肥育猪:指130--180日龄,体重在60-100公斤以上。
二、 猪场的猪群结构 猪场的猪群结构是由种猪,后备种猪,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生长猪,育肥猪组成。 1、 猪场各类猪群的适宜比例。 (1)可繁殖母猪群占猪群的7.5%。 (2)后备母猪群占可繁殖母猪群的25% (3)种公猪占母猪群的比例:本交1:20--30,人工授精1:100--300。 (4)后备种猪群选留种猪的适宜比例 种公猪的选留比例为5:1 种母猪的选留比例为3:1 2 猪群的适宜年龄结构 (1)繁殖母猪群的年龄结构 a 、3--6胎龄壮年母猪占猪群的60% b、6胎以上生产性能好的母猪不超过10-15% c、初产母猪不超过25-30% (2)种公猪的年龄结构 a 、2-3岁龄占60% b 、1-2岁龄占30% c、 3岁以上占10% 三、 配种与断奶之间的健康方案 天数 应采取的措施 0(-112) 配种后减少母猪的饲料至正常水平(约2kg/天) 21(-91) 检查母猪是否发情(3周检查) 28-35(-84-77) 妊娠测试 42(-79) 7周检查,每2周(至少)还应检查营养状况 82(-30) 增加饲料1/2—1kg(妊娠补饲) 102(-10) 第一次皮肤处理,药物清洗皮肤 105(-7) 驱虫 109(-3) 用肥皂清洗母猪,第二次母猪皮肤处理,将母猪安置在经过消毒的分娩圈 112(0) 分娩前几天可将饲料减至2kg/天 112-118 分娩,检查安排是否正常,必要时采取相 应行动 注:括号内数字是距分娩剩余天数
四、产房猪群保健(分娩后的健康方案) 1. 观察母猪 (1) 吃料与否 (2) 是否站起来 (3) 是否哺乳仔猪 (4) 呼吸是否正常 (5) 安静或易惊 (6) 体况情况 (7) 有无跛行、发烧、便秘、拉稀、体苍白、乳房硬、阴道流分泌物等眼睛直观性疾病。 2. 观察仔猪 (1) 被毛是否光亮 (2) 体况如何 (3) 是否扎堆 (4) 是否喜欢运动 (5) 有无跛行,拉稀,外伤
五、分娩后健康方案 天数 应采取的措施 0 消毒脐带,必要时去齿,断尾,称重 0—3 仔猪补铁(有时还需Vit A、D、E) 5—7 给仔猪另加饲料和铁或饮用水 7—21 母猪接种预防猪丹毒疫苗 0—14 阉割公仔猪(疝留待以后处理) 21—70 断奶(取决于管理水平) 21—28 称仔猪重量 31—80 不发情母猪注射激素,通常断奶后10天以后仍不发情者即可注射激素,(高产母猪不注射)
六、育仔舍猪群保健 (1) 猪只断奶:应激 (2) 猪只转群:饲料改善 (3) 每日观察 (4) 治疗
七、猪温度控制 猪适宜生长的温度 日龄 温度(℃) 1-7 32—28 8-28 28—25 5周 27 6周 26 7周 25 8周 23 9周 21 10周以上 18 育肥舍 13—15 配种妊娠舍 15--20
八、 大型养猪场基本要求 育仔猪死亡率 5% 育成猪6—7周 存活率 98% 育肥猪7—8周 99% 配种分娩率 >85% 病残淘汰率 <5% 年淘汰种公猪 <33% 平均空怀天数 <10天 断奶后勤5—8天返情率 >85% 30天妊检率 >90% 50天妊检率 >85% 饲料报酬 全期 1:2.8 育仔期 1:1.9 育成期 1:2.8 育肥期 1:3.2 育仔舍转群 >23kg 育成舍转群 >55kg 育肥舍转群 >90kg 九、产房饲养管理工作日程 仔猪日龄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措施 泌乳母猪饲养管理措施
1日龄 接产、断脐、剪牙、断尾、打耳 号、口服抗生素,出生后2小时内 吃上初乳、固定乳头,弱在前、强 在后,保温箱温度35℃。 24小时值班监护,临产前用0.1%高锰酸钾液清洗阴部、挤净奶头内分泌的残留物;接产时注射青、链霉素、催产素;今日不给料,饮给麸皮水(麸皮250克,食盐25克,温水1000毫升)
2日龄 细心观察仔猪情况,固定奶头, 保温35℃。 观察母猪情况,喂给1.5千克哺乳母猪全价饲料
3日龄 铁剂、VE/Se剂、抗生素三针注 射;保温35℃,相对温度65%--70%, 训练仔猪饮水。 充足饮水,喂给适量青饲料,防止便秘,日喂2.0千克哺乳母猪全价饲料
4日龄 防止踩压、预防黄、白痢(全窝注 射抗生素),若有一头腹泻,必须全窝 治疗,保温33--35℃。
给母猪3.0千克全价饲料
5—6日龄 将母母猪泌乳量不足的部分仔猪寄 养给乳量好的母猪;重复以前的日常 事务工作。
5日龄喂给母猪4.0千克饲料
7日龄 从今日起补料(叫槽),人工按头 塞喂,2—3次/日,接种伪狂犬苗、 萎缩性鼻炎。
母猪喂给4.5千克全价料
8—15日龄 10日龄第二次补铁、硒,认真调教 仔猪吃料、细心观察仔猪健康状况, 10日龄—15日龄保温28℃。补饲有机 酸、添加抗生素,防止拉稀;到15日 龄基本学会吃食。夏季母猪降温水滴不 能淋在仔猪身上。 9日龄起给母猪5.0千克饲料,11日龄母猪日喂料5.5千克,太瘦母猪喂6.0千克,较胖的猪喂4.5千克,中等肥度猪喂5.0千克。
4周龄断奶: (16—25日龄) 或5周龄断奶: (16—32日龄)
每天喂料3-6次,少添勤添,保证饲 料新鲜,每天清洗料槽;充分让仔猪多 吃饲料,保温不低于26℃;20日龄时注 射猪瘟疫苗。 观察母猪健康状况,做好记录;太瘦母猪催肥。夏季母猪降温只能滴水,不能浇淋。
4周龄断奶: (26—28日龄) 或5周龄断奶: (33—35日龄) 继续保温26℃,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准备断奶。仔猪断奶原窝饲养,转入保 育舍。30—35日龄接种副伤寒疫苗、五 号病疫苗、链球菌苗。 26日龄或33日龄喂料降至3.0千克,28日龄或34日龄母猪只喂1.0千克料或不给料。下床时接种五号病疫苗。 十、 猪群饲养日粮定额参数 猪群类别 日喂量 (千克/头) 饲养日数 (天) 注 1.成年公猪 2.待配查情母猪 3.妊娠前期母猪 4.妊娠后期母猪 5.泌乳母猪 3.0 2.0 2.0 2.5 4.5 365 32 80 34 35 断奶后7天,性周期25天 妊娠1—80天 妊娠81—114天
6.乳猪:乳猪期35天,平均增重7千克/头,料重比为1:0.44 7.保育猪:培育期35天,平均增重17千克/头,料重比为1:2.2,乳猪 料30%,育成料70% 8.育成猪:育成期56天,平均增重39千克/头,料重比为1:2.8,保育 料30%,育成料70% 9.肥育猪:肥育期56天,平均增重40千克/头,料重比为1:4.0,育成 料30%,肥育料70%
十一、 种猪场基础免疫 1. 母猪,后备母猪 (1) 猪瘟: 母猪:在分娩后1—3周之间免疫接种一次,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2周免疫接种一次 (2) 细小病毒病 母猪:在分娩后1—3周之间免疫接种一次,每年至少免疫接种一次。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2周免疫接种一次 (3) 伪狂犬病 母猪:在分娩后1—3周之间免疫接种一次,每年至少免疫2次,如果是感染群,每年至少免疫3次。 (4) 猪丹毒 母猪:分娩后1—3周之间接种猪丹毒菌,每年至少免疫2次(注意,绝不能在母猪妊娠时进行免疫接种)。 后备母猪:在6—7月之间,配种前2周前接种 (5) 萎缩性鼻炎 母猪:分娩前6周和前2周分别接种萎缩性鼻炎菌苗 (6) 大肠杆菌病 母猪:怀孕90天时接种大肠杆菌菌苗。 后备母猪:怀孕60天和90天时分别注射大肠杆菌菌苗。 仔猪:庆大霉素2ml/头,一天二次,连用3天,肌注,氟哌酸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