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神的迷宫》真实的幻觉

合集下载

中学生优秀作文范文:不再天真--观影《潘神的迷宫》后有感

中学生优秀作文范文:不再天真--观影《潘神的迷宫》后有感

不再天真--观影《潘神的迷宫》后有感你已经长大了,你会发现生活和你的童话故事不一样。

这个世界是残酷的地方,你会知道这一点,即使你会受到伤害。

――题记《潘神的迷宫》是由吉列尔莫·德尔托罗执导,道格·琼斯,伊万娜·巴克尔诺等主演的魔幻现实主义戏剧电影。

银幕上展现了魔幻世界中的奇异情境,虚构出一个冥王的女儿“奥菲利亚”去漫游世界。

以1944年为时代背景,法西斯谋杀游击队战士作为现实世界的故事,旨在批判西班牙内战给西班牙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上文内容摘自“百度词条”)在观看这部影片之前,我决定像观看《岁月神偷》那样,向度娘寻求一些可靠信息以此来让我对即将观赏的影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毕竟观看这几部影片是受到朋友的推荐,总要看得明白一些、理解得透彻深入一些才比较不辜负朋友荐影的心意。

然而当我大致读过它的百度百科资料之后,不禁感到这部影片与我上次观赏的《岁月神偷》在各个方面都是天壤之别。

相比而言,这部影片显得更加寓意深刻、曲高和寡,于是我不禁担心我是否能够看懂这部《潘神的迷宫》。

当我怀着无比忐忑的心情开始观影之时我才发现这部电影比我想象中的更要深奥些。

它的深奥之处主要表现在这部电影拥有一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上文的百度词条资料也有介绍。

为了让我不至于稀里糊涂的看完电影却没有丝毫感受,我有急忙中断观影继续向度娘求救。

之后我又大致向无所不知的度娘请教了关于西班牙内战、战情、阵营以及剧中一些神明之间的关系之类的问题。

下面我大致来给大家科普下关于这部剧的历史背景:故事背景中的西班牙内战是指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在当时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的一场内战。

参展双方分别是由国家政府领导的共和政府军等左翼联盟对抗西班牙国民军等右翼集团。

这场内战最后以共和政府军的胜利与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政权的覆灭而结束。

影片中的上尉维达便是一名负责镇压游击队的国民军法西斯军官。

电影中潘神要求奥菲利亚完成三个任务以此来证明她没有变成一个凡人。

影评 潘神的迷宫

影评 潘神的迷宫

黑色童话——影评《潘神的迷宫》从前有一个公主因为向往人类世界而偷偷溜出了自己的王国,阳光刺伤了她的眼睛,抹掉了她的记忆,使她忘记了自己来自何方。

国王于临终前封存她的灵魂,因为,他知道总有一天,公主会回来……有人说《潘神的迷宫》是一部十足的悲剧,它让美丽的童话瞬间幻化于无形;也有人固执的认为这是一部恐怖片,影片中过于现实的手法制造出惊悚的效果。

悲剧也罢,恐怖剧也好,其实《潘神的迷宫》无非是用孩子的观点来看待战争。

战争是残酷的,但是人类心底最纯正的善良还是存在的。

而这种善良的天性,在那个残酷的年代也只能存在于孩子的眼里了。

整部电影由两条线索构成。

主线是奥菲利亚的三个任务,副线是游击队员击败长枪党徒的过程。

电影高明在成功游走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像云幻化出无数的皱襞和色彩。

这有赖于巧妙的结构设置,表面上的主线充满了瑰丽的想象,但是由副线支配的节奏保证了故事叙述的完整和紧凑。

这样由副线撑起的电影保证了故事的层次分明,向上的积极态度得到充分体现,而不是仅由三个任务构成一个单纯而缺乏升华的普通幻想故事。

这样呈现一个渐强直至嘹亮的歌声,“在缤纷的眼泪与微笑、恐惧与希望中回荡”,正是这么多人喜爱这部电影的原因,也让它受到各个大奖的青睐。

影片中的迷宫成为众人的期待,它给我们呈现出一张奇幻瑰丽的幻想世界,而这个世界也是现世的人们逃避现实残酷所能找到的唯一的庇护所。

如果说开始我坚信那个迷宫的存在,看到最后我真的还是怀疑了。

正如影片中女孩的母亲和女侍者一样不断的重复着,“我年轻的时候相信,等长大了就不相信了。

”不能不说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和那残酷的战争岁月人们抛弃了幻想,只剩下了生存下去的本能,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在残酷的现实和艰苦的年代希望和幻想是奢侈品。

也是危险的东西。

当人的目光只停留在那些他们极为在意的东西上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自然神奇。

但在女孩的心中一切还是都可以用自己的想法解释!女孩的目光那么单纯可爱,坚信于残酷的现实之外还有一个真实的世界。

阴郁浓雾般的暗黑童话——从《潘神的迷宫》浅析电影文学中的西方文化

阴郁浓雾般的暗黑童话——从《潘神的迷宫》浅析电影文学中的西方文化

阴郁浓雾般的暗黑童话——从《潘神的迷宫》浅析电影文学中的西方文化一.引言电影是一个文化载体,它不仅是那些想成为艺术巨匠创作的发挥瑰丽想象力作品,同时也是反映西方文化方方面面的一种媒介。

电影可以再现西方世界的过去,可以表现西方世界的未来,也可以影响现代人的成长,更可以折射或反映出蕴涵在其中的西方特定国家、民族、阶层的某种主观的意识形态及文化。

电影不仅讲述了一个故事,通过电影中主人公的境遇展现人间百态。

然而电影导演想让观众领略的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更重要的电影想要传达的一种文化信息。

通过电影,我们可以认识一个西方国家或显或隐的人文性格与文化精神,包括建筑、绘画、音乐、服装、礼仪、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都是当地文化的体现。

电影营造出来的音画空间堪比一幅幅文化长卷,其中可供咀嚼的地方是数不胜数的。

《潘神的迷宫》正是电影作品中西方文化精粹的典型代表。

本片荣获第79届奥斯卡六项提名,并斩获三项殊荣,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品。

影片的暗黑瑰丽的风格,丰富内涵的政治文化隐喻,无一不给人深刻印象。

下面我浅析一下本片的剧情和文化隐喻。

二.关于本片的剧情本片讲述了1944年二战期间,12岁的女孩奥菲莉亚随母亲和继父上尉弗兰西斯科·弗兰考到西班牙北部的乡下旅行。

奥菲利娅每天在压抑的生活之外,在内心创造出一个幻想中的世界,里面有很多奇幻的事物,借以逃避,并在他们家屋后发现了一个废弃的迷宫,认识了迷宫的守护者,潘神——希腊神话中半人半羊的山林和畜牧之神。

潘揭示了奥菲利娅真正的身份,她其实是一个不小心走失公主。

但她要回到自己的王国,必须在月圆之前完成三个挑战。

在战后的萧条岁月里,奥菲利亚必须面对自己梦想世界的极限,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

当奥菲利娅在为三个理想而努力时,勤杂官莫西迪斯和医生也在秘密合谋游击队,置于法西斯上尉于死地。

这部电影是典型的双线叙述:一条线是奥菲莉亚发现迷宫,得知自己的身份,并努力完成三项任务,最后回到自己的王国;还有一条线是游击队及其在奥菲利娅的继父身边的仆人和医生反抗法西斯军队,最后成功歼灭他们。

蒙太奇手法电影举例解析

蒙太奇手法电影举例解析

蒙太奇手法电影举例解析蒙太奇是一种用于电影制作的独特技巧,通过将不同的画面、镜头和音频片段以创意的方式进行组合和编辑,以达到一种艺术效果或者叙事效果的手法。

本文将以几部著名的电影作品为例,来解析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和表现。

一、《无间道》《无间道》是一部由刘伟强和麦兆辉执导的香港犯罪片。

影片通过交错的叙事,将两名主要角色之间的对抗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最为著名的蒙太奇场景出现在影片开头,两个相互交替的情节让观众充满了紧张和悬念感。

首先,开头镜头给观众展示了一幕令人印象深刻的枪战场景,同时还展示了警察和黑帮两方的存在。

通过迅速切换不同角色的镜头,使得观众可以感受到压力和紧张感。

接着,电影快速切换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场景,展示了一个警察内线的生活,细腻地描绘了他的日常工作和家人关系。

这个情节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有张力,引发了观众对于角色身份的好奇心。

这种不断切换的方式为整个电影建立了一种紧凑而紧张的节奏,使得观众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这就是蒙太奇手法的魅力所在。

二、《无人区》《无人区》是一部由强尼·德普执导的冒险片,讲述了一个冒险家在沙漠中寻找神秘宝藏的故事。

该片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来展现主人公的冒险过程和内心世界。

首先,电影通过镜头切换展示了主人公在荒漠中的艰难旅程。

无尽的沙丘、燃尽的太阳和嚎叫的风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环境。

接着,主人公的闪回和幻觉被融入到电影中,为观众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对过去的回忆。

这种切换和混合的手法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在电影的高潮部分,主人公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宝藏。

电影运用了大量的快速剪辑和音效来展示主人公得到宝藏的喜悦和疯狂。

这种流畅而紧凑的编辑方式使得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到主人公的冲动和激动。

《无人区》中的蒙太奇手法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故事的情节,更是为了呈现主人公的内在世界和情感体验。

三、《潘神的迷宫》《潘神的迷宫》是一部由吴汉章执导的奇幻冒险片,讲述了一群孩子在一个神秘岛屿上的冒险历程。

推荐电影《潘神的迷宫》

推荐电影《潘神的迷宫》

• 第二个任务是用金钥匙取得那柄 圣剑。在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 奥菲利娅犯下了巨大的错误,她 吃下了葡萄于是惊醒了灰白骷髅 人,于是两位天使也身首异处了, 与此同时,凶残的上尉重创了游 击队员们,而且杀死了医生,抓 住了女侍者。
• 第三个任务则是对婴儿的争夺。首先说明 的是,这个婴儿被维系下来的主要原因是 在于潘神的魔法,树根似的孩子浸泡在滴 过血的牛奶之中,这是一个明显得土地的 力量,于是,这个新生的孩子便成为西班 牙的象征,所以第三个任务则是对西班牙 的争夺。奥菲利亚勇敢地保住了孩子,但 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残忍的上校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将孩子交到游击 队的手中。这是一个胜利的信号,虽然奥 菲利娅只能躺在迷宫旁任由鲜血浸润这片 一棵大树,因为有 一只巨蟾生活在它的根部, 所以树不开花了,小女孩要 拿上潘神给的三块魔法石, 让巨蟾吃下去,然后在巨蟾 肚子里找到金钥匙。
第二个任务
• 拿上潘神给的一支粉笔、一个沙漏 和金钥匙,在自己房间里画一道门, 这道门会变成真的,让沙漏开始计 时,然后进去,里面会有丰盛的大 餐,但不能吃,那里会有三个小门, 金钥匙能打开其中一扇,打开以后 拿走里面的东西,要在沙漏漏完之 前回来。
• 潘神的迷宫的剧情简介 ······ • 12岁女孩子奥菲丽娅(伊万娜•巴克尔洛 饰) 有一个凶暴的法西斯军官继父维达(塞吉•洛佩兹 饰),维达的任务就是镇压反抗者,研究各种刑 具来折磨残害被抓来的异见人士,奥菲丽娅每天 都目睹让人不愉快的事件。眼看着冷酷的继父和 其党羽每日作恶还以此为乐,母亲又身怀六甲患 病在床,被孤独感和目睹暴行的痛苦困扰的奥菲 丽娅开始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聊以自慰。 一天,奥菲丽娅遇到了迷宫的守护者,潘神 (道格•琼斯 饰)。潘神告诉她,她其实是奇幻 王国失踪的公主,要想恢复身份,必须通过三个 危险的考验。

欲望之上——从神话溯源解读《潘神的迷宫》中的潘神形象

欲望之上——从神话溯源解读《潘神的迷宫》中的潘神形象

作者: 林楠楠[1]
作者机构: [1]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12
出版物刊名: 新闻研究导刊
页码: 111-113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21期
主题词: 潘神;格雷马斯矩阵;革新;美与青春;迷乱
摘要:在墨西哥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的电影《潘神的迷宫》中,不但没有回避森林之神——潘神半羊半人的丑陋外貌这一神话原型,且作为贯穿影片始终的线索人物进行呈现,并将其植入对二战的思考之中,使电影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

这一设定与潘神的神话内核息息相关。

本文回溯潘神的神话核心,以潘神的塑像为切入点,结合格雷马斯的矩阵理论,探索潘神的生命之欲与电影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

《潘神的迷宫》电影影评

《潘神的迷宫》电影影评

《潘神的迷宫》电影影评在 2007 年第 79 届奥斯卡金像奖评选中,《潘神的迷宫》入围了包括最佳外语片在内的六大奖项,并最终获得三项技术奖。

从影片的质量和艺术性来看,《潘神的迷宫》绝不仅仅值这三个技术类奖项。

其摄影复古而精美;奇幻场景的布置与二战末期西班牙田园生活的真实还原,都匠心独具;潘神、无眼怪的化妆造型逼真而传神……然而,成就《潘神的迷宫》的不仅是制作和想象力,还有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在想象力的皮囊下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无论是在二战期间,还是在任何国家的战争时期,人性的黑暗面都会在残酷的战争面前暴露无遗。

自私、贪婪、猜忌、冷漠等,这些在和平年代潜伏着的人性之恶,在战争中被无数人肆意释放。

在影片中,小女孩奥菲利亚的继父效力于弗朗哥独裁政权,而对抗弗朗哥的游击队也并非处于人性的光明之中为了消灭当地的弗朗哥势力,他们甚至利用了奥菲利亚。

如此看来,从奇幻片的角度来看,奥菲利亚或许是这个充满负能量的战争年代中为数不多的纯真善良之人。

因为根据片中的奇幻设定,她是仙界王国公主的转世,只要完成潘神交给她的三个考验,她就可以回到自己的王国。

但从现实题材电影的角度来看,潘神、那三个考验,不过是奥菲利亚对和平生活的憧憬、对战乱的恐惧与厌恶在她的童话想象中的投射。

在这个世界上,连一片净土都不存在,更不可能有真正的仙境。

奥菲利亚终究是现实世界的孩子,有七情六欲,迟早也会陷入人性的黑暗之中。

无论潘神的考验是否真实存在,她都难以通过。

然而,世间再寒冷,也总会有一个相对温暖的角落;世人再无情,有时也会有恻隐之心。

正如影片中的奥菲利亚,尽管她无法免俗,但天真善良的本性使她最终在现实和幻想中都实现了自我救赎。

尽管她成为战争牺牲品的命运无法改变,但她的献身最终唤醒了成人世界中沉睡已久的良知。

这也是影片的一个泪点充满勾心斗角的成人世界终于觉醒了良知,但却是以一个无辜而单纯的孩子的死亡为代价。

由此可见,用“童话”或“反战”来定义《潘神的迷宫》的主题是不全面的。

《潘神的迷宫》电影影评

《潘神的迷宫》电影影评

《潘神的迷宫》电影影评尽管我对西班牙历史有所缺失,但这并未妨碍我对这部影片的理解与喜爱。

《潘神的迷宫》以独特的魔幻魅力,在众多从孩子视角看待战争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影片双线并行,现实与魔幻相互交织,抛开影迷们津津乐道并深入解析的各种映射现实的魔幻符号,单就孩子因厌恶大人世界而构建的魔幻世界来看,其视觉效果和想象力同样令人着迷。

小女孩跟随病弱的母亲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面对陌生的继父,心中充满了惶恐。

偶然间,她在路边捡到一只石刻的眼睛并将其放回神像,由此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现实世界充满了血腥与黑暗,而小女孩的魔幻世界也并非美好纯净。

这里没有美丽可亲的仙子,只有丑陋的癞蛤蟆、吃小孩的僵尸和极其丑陋的引路人;没有天堂仙境,只有幽暗诡异的森林地窖迷宫;没有能够拯救她的白马王子,只有三个需要惊险过关的考验。

这是否反映出小女孩内心认为幸福是如此艰难?开头与结尾处小女孩垂死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知道现实是一场悲剧,但这并不会让我们感到悲伤。

在大人的世界里,纯洁的公主注定无法停留,而在魔幻的世界中,她已经回到了华丽的地宫,与亲生父母一起统治着地下王国。

人间仅留下些许痕迹,证明她曾经存在过。

虽然现实线也值得一提,但我并不想过多赘述。

导演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军权集权社会的轮廓,描绘了一个背负着延续家族与荣耀使命的军官继父,他脸上的刀口宛如一个微笑的小丑;还有柔弱绝望的母亲,以及生活的困苦艰辛。

每当现实变得过于严酷时,小女孩便会进入魔幻世界,两者相互呼应。

尽管本片中魔幻与现实的联系被一些影迷诟病过于简单,但我认为电影并非是供学者考据的学术著作,而是要将观众带入故事之中,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彼时彼地那些人的所思所想、悲欢离合,并为之动容。

这便是一个好导演和一个好故事所应具备的,而我为之着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神的迷宫》——真实的幻觉“她的足迹,只有那些有心人才会发现。

”首先对于看完这部电影的人最喜欢讨论的问题就是,这小女孩所经历的到底是不是她的幻觉。

这个小女孩是不是有精神分裂。

意见很多。

但是最首要需要清楚的是,个人对“幻觉”这个词的理解就有所不同了。

至少让一位精神病医生和一个普通人回答这同一个一个问题,答案肯定是不一样的。

而且在不同情境下的幻觉也是有所不同的,我这里主要是讨论影片中小女孩的“幻觉”。

所以既然对“幻觉”理解都有所不同,之后的“是不是幻觉”这个问题就更是众说纷纭了。

首先我对此影片中幻觉的理解是,它对于发生者也就是这个小女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绝对以及肯定真实发生的事情。

但是对于影片中的除了小女孩之外的其他人,都也有充分理由认定这是小女孩的主观臆想。

对局外人来说是主观臆想也绝对没错,因为他们看不见,他们不能理解小女孩的经历。

此事与我无关。

让我们想一下一些有幻觉的精神病人,我相信通过各种途径都略有耳闻,他们经常被一些幻觉所折磨。

这是他们想要的吗?他们看起来疯疯癫癫,胡言乱语,这是他们想要的吗?我们通常所说的幻觉对他们来说是真实的,但是我们之所以称它为“幻觉”是因为我们看不到听不到,我们不能与精神病人感同身受,所以我们觉得他们的行为可笑之极。

一个病人说我看到了死神,他想带我下地狱,如果他不是个骗子,那么这就是真的。

对他来说确有其事,所以他被折磨地疯癫,精神失常。

他想要这个幻觉吗?无疑,这个幻觉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且不被人理解,这是一种极大的痛苦。

因为如此痛苦,他根本就不会想要这个幻觉。

但是幻觉还是会来骚扰他,我们还能说这是病人的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吗?这是强加在他身上的一种东西,他是摆脱不了的,就像很多病人会说“别来骚扰我了!”,他也很烦,这可是真的,他是真的不想让这些强加在他身上的幻觉来影响他。

更多情况下这是一种潜意识的骚扰。

然而没有过幻觉的正常人通常是不能够理解的。

如果发生者不能很好地对待这一种幻觉,被幻觉弄得团团转,再加上别人的不理解,所以他们的最终结果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他们的样子。

说了这么多,也只是希望更多的人们能够仔细思考“幻觉”这一问题,或许这是我们换一种方式理解这部影片的一个前提。

我在这里还是要先表态一下,小女孩发生的所有事情包括她死之后的所有幻觉都是真的。

概括来说,这是“真实的幻觉”。

我对这部影片的分析,是包含着我的主观情感和主观意愿的。

其实我并不同意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影片,不知道导演有没有亲口承认。

不过,这无所谓,这部影片为我的思想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我想借这个影片来表达出我的想法,我想也可以为解释这部影片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下面让我们来看这部影片。

开头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我们会发现这个童话故事正是我们的女主人公所读的童话书,小女孩大概是有12,3岁。

或许这一年龄正是我们要步向青春期的时候,是我们丢弃这些所谓的“童话故事”的时候。

但是小女孩很显然仍然对这些故事感兴趣,虽然身旁她的体弱的母亲称这些为“无稽之谈”。

让我们想想自己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时候吧!那是多少年前呢?我们抱着童话书一遍又一遍地让我们的母亲读,长大一点的时候可以自己读。

我们是不是曾经幻想过引路的小精灵,美丽的天使?是不是也曾经幻想过一些恶毒的巫婆,可怕的魔鬼?是不是曾经幻想过我们是勇士,我们战胜了敌人最终能够到达梦幻的国度?然而,又是什么时候,我们不再看这些童话了,我们觉得这些童话故事是可笑的,我们称这是“骗小孩子的玩意儿”。

我们丢弃了这些纯洁心灵的童话,我们忙碌于学习,工作,投身物质生活中,我们的头脑中小精灵不再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我们想要快点变成大人。

我想,这个时候你已经失去见着小精灵的机会了。

即使小精灵就停留在你的肩上,你也是看不到它们的,你不具备那样的心灵那样的眼睛。

然而我们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正因为她仍然坚信着这些童话故事,她是那样毫无保留地坚信着,所以小精灵才会对她显示自己的真身,并且她也能用“能看见精灵”的双眼看见这些精灵。

在我们如今的这个世界,不但这些童话故事不被流传,而且也不再有新的故事被创造出来了。

我们可以想象大多数童话故事被创造出来的时期,也许不只是童话故事,各种神话故事也遭到了同样的对待,被抛至一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变得越来越理性主义,越来越教条主义,这是一种时代病。

白昼所遗忘的神话黑夜继续叙述,人不能再创造寓言。

结果,人的所失颇多,因为谈论不可思议的事物既重要又有益。

这种谈论犹如坐在壁炉旁边、叼着烟斗说一个引人入胜的鬼的故事一样。

首先,我们得注意一下周边的环境,天是阴暗的,错综复杂的森林,整个画面的色调是阴沉的,几乎没有鲜艳的色彩,这似乎暗示着这并不是一个明快的故事。

小女孩被脚边的一块石头所指引,石头象征着亘古不变的事物,它们鉴证着历史。

她看到一个形状古怪的石雕,似乎是有两个眼睛,缺的一块眼睛正好是小女该手上拿着的石头。

她把石头嵌了上去,看到似乎是从嘴巴处出来了一个可以飞的虫子,至少在观影人看来是如此,很丑的有点像螳螂的灰色有翅膀的虫子。

小女孩显得很兴奋,对她的母亲说我刚才看到了精灵。

可以看出,小女孩显然是一个大胆的女孩。

即使是相信童话的其他女孩们看到了这个“虫子”,会吓着,绝对不会认为它是“精灵”。

然后女主人公却高兴地认为这是精灵,我们不得不说小女孩并不是只沉湎于色彩绚烂的童话中,她能接受甚至有点阴暗的童话。

我们俗称“黑童话”。

这可以说是小女孩具备之后冒险故事的一个前提也是条件,如果只是相信那些漂亮的小精灵的小女孩,我想是不会追随着那个丑陋的“精灵”的。

所以这个我们的女主人公才会追随着这个精灵,第一次来到了“潘神的迷宫”。

夜晚,“精灵”再次来访。

小女孩指着书中精灵的模样,意思是这才是精灵的模样。

这个丑陋的虫子竟变成了精灵的模样。

只不过,色彩依旧灰暗,样子甚至有点像小妖怪,和我们想象中漂亮的小精灵的样子相去甚远。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导演所给我们展示的童话世界大致会是什么样的。

这里是没有漂亮的小精灵的。

精灵有是有,只不过是丑陋的。

看上去甚至是邪恶的。

这个被营造出来的世界深深地吸引了作为观影者的我,好像在告诉我,确实有着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奇幻的世界,只不过并不像童话书里所描述的绚烂,他是灰暗的,不洁的,所以这里的小精灵是没有办法变成漂亮的,他只有是丑陋的,因为原本就是丑陋的,它并不具备变漂亮的特质,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只是对于我,比起色彩绚烂的奇幻世界,我更喜欢这个色调阴暗的世界,在我的意识里,似乎确实应该是这样的。

那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是这样的。

小女孩受到了精灵的指引,再一次来到了迷宫,这次更加深入,在地底下,她第一次见到了潘。

潘神,专门照顾牧人和猎人、以及农人和住在乡野的人。

他有人的身体,头上长角,长耳朵,下半身及脚长的像是羊的脚,也是森林之神。

这和影片中描述的非常相近,只是,影片中的潘神第一眼给我们的感觉,我想应该是不好的,甚至是丑陋的,恐怖的。

他一开始就对这个突然造访的女孩表现出了友好。

“我?我有太多的名字…古老的名字只有风和树才能读出来。

我是高山、森林和大地。

我是…我是一个半人半羊的农牧神。

是你最卑微的仆人,我的殿下。

”这是他对自己的介绍,并且称呼女孩是殿下。

这里,我想对潘神定个性。

在我看了第二遍的时候,我才能肯定地说出我的想法,潘是一个骗子。

不是一个好人。

他必定是非常的了解这个女孩,而这些都是他的仆人精灵们告诉他的。

他对女孩说的故事,也就是这个女孩的“真正身份”,恰好就是女孩童话书中的故事。

他深知这个女孩,他知道她是如此向往着那个童话故事。

并且这个女孩有着能看到精灵和潘神自己的特质,实在是妙!他在引诱她,他骗她,他甚至知道女孩肩膀上的月牙形的胎记,对于潘神来说,知道这个实在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他骗她这是公主的证明。

潘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她帮助他完成任务,这必定是潘神自己不能完成的。

潘给了女孩书,记载了她需要完成的3个任务。

女孩一开始见到潘神的时候,还是持有怀疑态度的,或许因为潘面相就有点可憎。

但是当她看见原本空白的书上出现了古老的图画和文字的时候,并且当她看见她的肩膀确实真有一块月牙形记号的时候,她笑了,她喃喃着“公主。

”。

这是我想她相信了潘,相信了自己是公主,相信只要她完成了3个任务,她就可以恢复她那公主高贵的身份。

我实在是有点佩服这个女孩的,她非常的勇敢,有着男孩骨子里的冒险精神。

虽然当她看见母亲为她准备的漂亮的绿色裙子的时候,我同样是欢喜的,只是她却更看重她的任务,所以她又再次脱掉了她漂亮的裙子。

她的第一个任务,是取得蟾蜍体内的钥匙。

她按照书中所写来到了目的地,她进去了老树洞中。

那是一个非常肮脏泥泞的地方,错综复杂的老树枝,地下是肮脏的泥土,并且爬满了巨大的虫,空间很小,她只能匍匐前进,并且钥匙还在一个丑陋的蟾蜍体内,我们可以再次看出这实在是一个灰暗的故事。

蟾蜍——丑陋而恶毒的宝物。

莎士比亚有一首是这样写道:“苦尽甘来,就像那丑陋而恶毒的蟾蜍,却头戴着珍贵的宝石。

”我想产出体内的金钥匙就象征着宝石吧。

这样一个地方,换成是男子,都不一定能够一直前进。

然而女主人公还是一直前进着,这可以看出她的勇敢,更体现了她对潘对他说的深信不疑,以及恢复公主身份的渴望。

她取得了钥匙,身上却弄的泥泞不堪。

她的母亲数落了她几句,她不以为然,并且很开心自己完成了第一个任务。

当她看着她的任务书,发现竟流淌着鲜血,推门一看,发现正是她的怀孕的母亲在流血。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本书也有启示与预言的的功能,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因为母亲的事情,奥菲利亚并没有及时完成第二个任务,当天晚上,潘神前来找她。

一开始潘是责备的口吻问她为何那么晚没有完成任务,奥菲利亚解释是因为她的母亲。

这时潘拿出了曼德拉草,说这种植物可以治愈,并交代了第二个任务。

可以看出,潘带来了曼德拉草其实早已知道她的母亲的病情,但是开始的时候还不忘先训斥一下奥菲利亚,提醒着她的重任,并且可以看出潘还是很急切的。

曼德拉草,经常出现在炼金术中。

它被认为是可以制造人造人——赫姆克鲁斯的原料。

曼德拉草的根的模样和人体极为相像。

被拔出的时候会发生尖叫,通常采摘这种植物的炼金术师都会用蜡堵住耳朵。

曼德拉草一般长在绞刑台下,据说绞刑架上的死者的**会化作曼德拉草。

曼德拉草有男女之分。

一般来说,用乳汁和蜂蜜,或者动物的血来喂养曼德拉草根,它就会慢慢变成一个小人儿,成为主人的随从,保护主人的安全。

奥菲利亚做的第二个任务我认为是整个影片中最精彩的。

我反复看了很多遍,我实在是为这个场景所着迷。

通过潘给她的粉笔画出了一道门,进去了异次元世界,并且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某样东西完成任务。

门内的世界是奇妙的。

色调还是暗沉的,走廊的尽头是较之之前较大的空间,巨大的桌子上摆满了鲜艳的水果食物,散发着诱人的透明的红色。

只是桌子的一边坐着一个纹丝不动的“怪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